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学科代码:070201

学 号:[1**********]0

贵 州 师 范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

—以人教版为例

学 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 业:科学教育(物理学方向)

年 级:2008级

姓 名:杨仪祥

指导教师:xxxx (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

—以人教版为例

杨仪祥

摘要:简述了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的意义,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产生的不同背景及其对教材编写的不同要求,重点分析比较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结构,呈现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分析新教材的优点,并简单讨论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变和反思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新教材、旧教材、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研究

Abstra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comparative significance, discuss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compiling teaching materials, a detai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in the content,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t presentation modes, analysis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discus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change of reflection

Key words: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person teaches printing plate,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ld presentation mode, comparative study

0.引言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依据,担任着传递知识的重要角色。教材内容的编写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因此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改革都丛教材入手,不断改进和编制新教材。初中物理教材作为物理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担负着落实教学目标,发挥物理教学功能的重任。本文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2001年版(以下称为“旧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称为“新教材”)人教版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并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称为《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案例分析、教材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体系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客观分析、评价它们的异同和优缺点,并讨论新课程教材对教师的挑战和教师应做出的应对措施。

1.选题意义

课程标准较教学大纲,有了很大的变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

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了更新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等。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是师生贯彻新课程目标最基本、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可以说新教材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有什么样的课程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新课标下的教材与教学大纲下的教材在版面设计、结构体系、内容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体现了编者们的编写思想和理念。本人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人教版为蓝本,考察新教材对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把握情况。

与旧教材相比,着重从结构体系的问题、科学内容问题、呈现方式的问题、语言风格的问题、图文并茂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新教材以新见新,阐述新教材的精髓,从实践的角度,透视整个初中物理教材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深刻地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意义。通过本论文的写作,促进自己超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理解教材背后隐藏的教育思想,成为教材的研究者和实施者。

2.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比较

2.1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产生的不同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并成为当前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主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也将相应地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调整。现行的《九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2000年4月经教育部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后颁布的,其修订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新课程改革深入和发展,属于一个过渡性的教学大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落实课程纲要的要求,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在专家、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努力下出台,并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按教育部的要求,2002年秋季全国10-15%地区要求进入实验区,逐年提高比例,至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进入实验区。深刻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内容,准确区分其与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的差异,对于理解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要求,并能尽快地掌握新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2物理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的比较

《大纲》中规定初中物理的课程性质是一门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同时规定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向,即通过物理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体而言,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一个引导,两个培养”,“一个引导”即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两个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标准》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五个通过”即: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3《大纲》与《标准》的内容结构

2.4《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长期的教学实践反映出现行的《大纲》仍然存在着以下弊端:从目标上看,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同时仅仅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原则性的叙述,不便于操作和实施。而《标准》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规定了物理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物理《标准》代替《大纲》反映了“三个转向”,即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关注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具体而言,《标准》不是从学科本位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并且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面向全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新成就;改进评价体系;教学要求灵活多样,有弹性。

3. 新旧教材分析比较

3.1新旧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

旧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以传统教科书形式呈现,共两册,8、9年级各一册。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呈现的形式与旧教材不同,共3册,8年级分上、下两册,9年级一册。

从(表二)可以看出,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打破了旧框架,过去的物理教材都是按经典物理的力、热、光、电这一学科体系的顺序来编排的。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一反常态,大胆革新,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编排,变为了声、光、电、力、热。仔细的分析,其实新教材这样的编排设计是有明确目的。首先,力学虽说是物理学的基础,但力学现象不如电磁、光现象那样鲜明、生动、形象、有趣,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二,力学实验个数不如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个数那么多,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更喜欢合作学习,更多实验课的开展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作为一种直接兴趣恰好又是初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兴趣。其三,力学规律的得到通过探究学习方式的获得有时比电磁、光规律通过探究方式获得更困难,如力学中探究重力G 与质量的关系,要真正使学生得到重力G 与质量的关系G=mg,除了通过实验测定相关数据外,还应要求学生通过图象,作出G 与m 的关系图,从图象的表现形式,才能得到G 与m 成正比关系。而电磁学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学生只要正确使用电流表,读出数据,比较后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而正确使用仪表,却是比会画图象更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四,旧教材的安排一开始就要学生进行一些枯燥无昧的测量、计算,涉及自然现象不多,学生多感枯燥;不久在密度的学习中,出现了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一部分学生开始掉队,紧接着又要求学生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力的相互作用中感觉力的存在,抽象出力的概念,少数学生这时感到已不喜欢物理,破坏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心境和兴趣。其后在浮力的学习中又有更多的难题,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痛苦不堪,带着这样的心情,学生不会有信心往前走下去,从而对物理产生惧怕心理,降低学习物理的兴趣。综上所述,把力学排在后面,光学、电磁学安排在前面,正是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的“人文性”的理解,其目的宗旨就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师们应该认识到新教材的这种安排意图,调整教案和教学安排,充分利用新教材所提供的这一有利特点,使过去调动不起来,互动不起来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学生真正实现乐学,为初中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铺路搭桥。

3.2新旧教材学科内容的比较

初中物理新教材内容与旧教材内容相比,内容难度适中,适当降低了深、难度要求,但知识面有了适当的扩宽,注意科学知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强调从单纯积累知识、探究知识,转化为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注重与其他学科、

不同领域知识的渗透,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材中的体现,提倡学习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以新旧教材在《声现象》这一章节的内容安排做下简单分析:

从(表三)我们看出:首先,新教材内容比旧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增添了一些时代信息。如:新教材在《声现象》这一章中增加了声音的利用,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应用,充分体现了“学习物理不能忘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思想。其次,新教材内容比旧教材内容更有趣味性,关注物理与身边事物的联系。如:新教材在《声现象》这章中增加了我们怎么听到声音这一节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音的原理,增加同学们对振动产生声音的理解,了解双耳效应及应用等都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还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再之,新教材相对旧教材在内容上也减少了不少知识。如《声现象》这章新教材就没有“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响度与发音体距离有关”等有关复杂计算的相关知识。在过去的教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枯燥。而新教材中不再出现传统物理教材类似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感兴趣的不涉及任何公式及运算的生活现象,避免了上述弊端的出现。如光学部分中的凹透镜、照相机、幻灯机、球面镜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想了解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对计算公式的弱化,去掉一些繁、难、偏、深、旧、的知识,降低了对某些深、难知识的要求。这样做,一是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增强自信心,改变当前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枯燥无味的现状。二是考虑到初、高中物理的有机衔接,三是有利于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法定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21世纪产业劳动大军打基础,而不是着眼于高级科技人才的精雕细刻。

3.3新旧教材实验内容的比较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物理教学正在努力落实课程的三维教 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提高 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是通过科学实验的活动方式获得的,是人类的一种优秀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实验可以呈现科学事实,可以辨析真伪,可以引发认知冲突,还可以培养研究实际问题和实践的能力,长期以来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沃土。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或被用来验证物理学的规律,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或用来引导学生研究问题。物理实验本身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本身就是在加强学习基础,获得形成规律和原理的基本素材的体验。下面我们对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实验部分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从表(四)可看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实验数量有明显的增加。旧教材物理实验有两大特点:其一,实验教学形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其二,实验教学模式是以验证性

教学为主。新教材物理实验以探究实验为主,如八年级安排了20个,九年级安排18个。两个年级共安排探究活动38个,与旧教材中的17个学生实验相比,数量上是原来的2.3倍,为教学提供了比较宽广的科学探究课题,让学生与生具来的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在探究活动中获得一些满足。

新教材的实验设计突出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新教材设置的科学探究,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于课程目标的理解、对于教学的把握以及实现教学的思路。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程独立、主动地获取知识,能够学会学习和思考,早日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得到健康的发展。

新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并不是对过去物理教学实验的否定,而是一种进步和发展。教材中设计的探究内容,大部分是从原来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小实验改造过来的,许多内容的器材学校已经具备,方法也是教师比较熟悉的,只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又赋予了这些内容以新的教育内涵,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3.4新旧教材语言和图片的比较

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中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插图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新教材采用彩色印刷,每章都有牵头图,并配有散文体的引语,这也是全面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的一种尝试。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分布在各章各节中的,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旧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用黑白色的绘图图片,它在美感上不及新教材。新教材用新颖的图片去展示新奇的物理现象,用简单的图片去体现复杂的物理问题,用生动有趣的实验去吸引学生,去诱导学生,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乐学。插图和照片反映了物理学科的新发展(如纳米技术应用、超导应用、激光技术等)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反映了科学技术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如神舟飞船的发射、光纤通讯,地球卫星等) ;有时代感,激起学生的科学理想,尤为重要的是插图与照片还体现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像过去那样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体现生活,对其有亲近感,兴趣倍增,换言之,教材插图体现了课程标准的STS 的功能,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教材章节的命名是非常好的,非常有特色。编者很细腻,很了解学生的心理。新教材中“有趣的声”“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现代顺风耳———电话”“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等,每一个章节的命名对初中生来说都非常的有吸引力,而不像旧教材那样干巴巴的,纯知识性的“声现象”“光的折射”“功率”等。初中生就

喜欢一些有趣的东西,新奇的东西,新教材就抓住了这一点。

4. 新教材的特色分析

(1)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

(2)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以便学生将根多的精力

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以便培养多方面人才。

(3)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 传统的教材考虑到热、

电等内容要用到力学知识,所以把运动和力的知识放在最前面。但力学内容概念多,比较抽象,这些知识与声、光、电等内容相比较稍显枯燥。而且初中生对实验感兴趣。声、光、电的知识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课程标准对许多电磁学内容降低了要求,不过多地追求微观机理的电磁学内容,完全可以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也就是电磁学内容比力学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进行探究中,使用的仪器主要是电表,掌握电表的使用方法后,对电路的规律进行探究,许多结果都是显性的,更适合初二学生。所以教材把力学放在了电学的后面,把电磁学放在初中二年级。

(4)充分体现 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社

会相联系的。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书中的科学世界栏目,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使学生既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活生生的。

(5)注意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所以教材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眼镜的度数、望远镜和显微镜等。

(6)形式生动活泼。 新教材一改以往板着面孔说科学的作风。使用轻松、活泼的语

言、彩色图片、滑稽的卡通人物造型等等方法表现严肃的科学内容,这种做法更贴近初中生的生活,更容易拉近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在不同的篇章里面力图设计了一些学生喜欢、有趣的活动和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有趣、有用的事例,如会跳舞的小人、用牙齿听声音、小小音乐会 、唱片是如何记录声音的等等。在每一章的开头,都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一章的内容娓娓道来。每章的章首图后,都有一段以散文的形式出现的章首语。这些章首语的编写力图从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中,

挖掘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连篇的遐想,把学生散乱的思维引到物理学习的轨道上,在思考和探索中开始科学的学习。这所有的安排主要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愿意学习物理。

5. 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变及思考

5.1新教材对教师的挑战

新教材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关于社科技的新进展、新成果,增加了许多物理学与社会 生活方方面面联系的内容。相比之下,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涉及面狭窄的现象显 得十分突出。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而传统师范教育体制培养的教师在知 识结构上往往专业化有余、综合知识不足。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 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过去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学参考,如今的教学参考有了很大的变化,己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只是启发教师的教学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去教学了,老师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而且可以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这在很大程度上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眼睛再不能只是盯着 知识点,只顾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运用多 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课堂教学由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究式、自主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并蓄的教学方 式。这对教师的挑战不言而喻。

5.2教师就如何应对新课标教材的挑战和机遇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 师是直接的实践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满怀激情地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

面对新课标教材,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只有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变很好地应对。其次拓宽阅读面,更新知识结构。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很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要求教师除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外,必须广泛阅读,丰富知识储备。此外,教师还要学习现代教学手段,提够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

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在新教材中,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中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要求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新教材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呈现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关注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首先要有科学探究的教学意识,把探究式教学作为转变教学行为方式的重点。对于每一模块要求的探究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学校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全面的规划。精心选择合适探究的内容,积极创造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条件,努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教师对探究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循序渐进。探究活动的要素从少到多、探究范围从小到大、探究内容从简单到复杂,探究层次要求从低到高,逐步地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课堂探究教学中,还要考虑课时的制约,把握开展探究活动的时机和时间,既要让学生能充分活动,又要避免活动费时过多,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有活力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学生 与文本之间交流和互动,还要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拓展;不仅要植根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还要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进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对所学知识做横向的拓展,还要做纵向的延伸;不仅要求拓展知识,还要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教与学的方法。

5.3新教材下教师教学的思考

新教材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1)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2)强调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针对这些变化特点,作为当代教师的教学也要相应作出一些调整,当然这些转变都不是一簇而就的,都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慢慢进行探索。那么教学中该探索哪些问题呢?首先,探索该教什么?其次,探索该如何教?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总之,当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 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过程,使自己变得好学,从而到达乐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希望我对初中物理新旧两套人教版教材的研究比较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师更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有所帮助。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深刻地理解新教材,很好地完成课教材下的教学工作。此外,我还要继续深入实践教学,听取学生和优秀教师的

意见,做出更客观、更有价值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 物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第一、第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2002.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下,九年级)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

[3]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高凌. 关于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6]阎金铎. 初中物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7]柳菊兴. 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8]廖伯琴. 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9]王义堂.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 ].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6

[10]张晖.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11]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 课程与教学论[M ].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9

[12]钟启泉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13]裴娣娜. 提升教师对现代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中国教育报》[J].2003.6

[14]李彩云. 重视物理探究性实验《青海教育》[J].2006年第5期

[15]赵保钢. 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探究? 《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30日第005版.

[16]丁玉祥. 科技与人文并重,从生活走向物理—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特点

介绍《物理教师》[J].2003年第5期第24卷

致 谢 词

本文是在xx 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xx 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此也一并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科代码:070201

学 号:[1**********]0

贵 州 师 范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

—以人教版为例

学 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 业:科学教育(物理学方向)

年 级:2008级

姓 名:杨仪祥

指导教师:xxxx (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

—以人教版为例

杨仪祥

摘要:简述了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的意义,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产生的不同背景及其对教材编写的不同要求,重点分析比较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结构,呈现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分析新教材的优点,并简单讨论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变和反思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新教材、旧教材、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研究

Abstra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comparative significance, discuss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compiling teaching materials, a detai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in the content,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t presentation modes, analysis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discus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change of reflection

Key words: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person teaches printing plate,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ld presentation mode, comparative study

0.引言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依据,担任着传递知识的重要角色。教材内容的编写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因此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改革都丛教材入手,不断改进和编制新教材。初中物理教材作为物理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担负着落实教学目标,发挥物理教学功能的重任。本文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2001年版(以下称为“旧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称为“新教材”)人教版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并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称为《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案例分析、教材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体系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客观分析、评价它们的异同和优缺点,并讨论新课程教材对教师的挑战和教师应做出的应对措施。

1.选题意义

课程标准较教学大纲,有了很大的变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

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了更新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等。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是师生贯彻新课程目标最基本、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可以说新教材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有什么样的课程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新课标下的教材与教学大纲下的教材在版面设计、结构体系、内容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体现了编者们的编写思想和理念。本人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人教版为蓝本,考察新教材对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把握情况。

与旧教材相比,着重从结构体系的问题、科学内容问题、呈现方式的问题、语言风格的问题、图文并茂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新教材以新见新,阐述新教材的精髓,从实践的角度,透视整个初中物理教材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深刻地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意义。通过本论文的写作,促进自己超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理解教材背后隐藏的教育思想,成为教材的研究者和实施者。

2.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比较

2.1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产生的不同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并成为当前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主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也将相应地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调整。现行的《九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2000年4月经教育部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后颁布的,其修订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新课程改革深入和发展,属于一个过渡性的教学大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落实课程纲要的要求,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在专家、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努力下出台,并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按教育部的要求,2002年秋季全国10-15%地区要求进入实验区,逐年提高比例,至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进入实验区。深刻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内容,准确区分其与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的差异,对于理解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要求,并能尽快地掌握新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2物理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的比较

《大纲》中规定初中物理的课程性质是一门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同时规定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向,即通过物理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体而言,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一个引导,两个培养”,“一个引导”即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两个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标准》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五个通过”即: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3《大纲》与《标准》的内容结构

2.4《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长期的教学实践反映出现行的《大纲》仍然存在着以下弊端:从目标上看,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同时仅仅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原则性的叙述,不便于操作和实施。而《标准》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规定了物理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物理《标准》代替《大纲》反映了“三个转向”,即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关注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具体而言,《标准》不是从学科本位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并且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面向全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新成就;改进评价体系;教学要求灵活多样,有弹性。

3. 新旧教材分析比较

3.1新旧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

旧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以传统教科书形式呈现,共两册,8、9年级各一册。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呈现的形式与旧教材不同,共3册,8年级分上、下两册,9年级一册。

从(表二)可以看出,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打破了旧框架,过去的物理教材都是按经典物理的力、热、光、电这一学科体系的顺序来编排的。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一反常态,大胆革新,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编排,变为了声、光、电、力、热。仔细的分析,其实新教材这样的编排设计是有明确目的。首先,力学虽说是物理学的基础,但力学现象不如电磁、光现象那样鲜明、生动、形象、有趣,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二,力学实验个数不如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个数那么多,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更喜欢合作学习,更多实验课的开展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作为一种直接兴趣恰好又是初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兴趣。其三,力学规律的得到通过探究学习方式的获得有时比电磁、光规律通过探究方式获得更困难,如力学中探究重力G 与质量的关系,要真正使学生得到重力G 与质量的关系G=mg,除了通过实验测定相关数据外,还应要求学生通过图象,作出G 与m 的关系图,从图象的表现形式,才能得到G 与m 成正比关系。而电磁学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学生只要正确使用电流表,读出数据,比较后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而正确使用仪表,却是比会画图象更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四,旧教材的安排一开始就要学生进行一些枯燥无昧的测量、计算,涉及自然现象不多,学生多感枯燥;不久在密度的学习中,出现了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一部分学生开始掉队,紧接着又要求学生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力的相互作用中感觉力的存在,抽象出力的概念,少数学生这时感到已不喜欢物理,破坏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心境和兴趣。其后在浮力的学习中又有更多的难题,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痛苦不堪,带着这样的心情,学生不会有信心往前走下去,从而对物理产生惧怕心理,降低学习物理的兴趣。综上所述,把力学排在后面,光学、电磁学安排在前面,正是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的“人文性”的理解,其目的宗旨就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师们应该认识到新教材的这种安排意图,调整教案和教学安排,充分利用新教材所提供的这一有利特点,使过去调动不起来,互动不起来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学生真正实现乐学,为初中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铺路搭桥。

3.2新旧教材学科内容的比较

初中物理新教材内容与旧教材内容相比,内容难度适中,适当降低了深、难度要求,但知识面有了适当的扩宽,注意科学知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强调从单纯积累知识、探究知识,转化为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注重与其他学科、

不同领域知识的渗透,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材中的体现,提倡学习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以新旧教材在《声现象》这一章节的内容安排做下简单分析:

从(表三)我们看出:首先,新教材内容比旧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增添了一些时代信息。如:新教材在《声现象》这一章中增加了声音的利用,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应用,充分体现了“学习物理不能忘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思想。其次,新教材内容比旧教材内容更有趣味性,关注物理与身边事物的联系。如:新教材在《声现象》这章中增加了我们怎么听到声音这一节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音的原理,增加同学们对振动产生声音的理解,了解双耳效应及应用等都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还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再之,新教材相对旧教材在内容上也减少了不少知识。如《声现象》这章新教材就没有“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响度与发音体距离有关”等有关复杂计算的相关知识。在过去的教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枯燥。而新教材中不再出现传统物理教材类似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感兴趣的不涉及任何公式及运算的生活现象,避免了上述弊端的出现。如光学部分中的凹透镜、照相机、幻灯机、球面镜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想了解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对计算公式的弱化,去掉一些繁、难、偏、深、旧、的知识,降低了对某些深、难知识的要求。这样做,一是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增强自信心,改变当前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枯燥无味的现状。二是考虑到初、高中物理的有机衔接,三是有利于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法定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21世纪产业劳动大军打基础,而不是着眼于高级科技人才的精雕细刻。

3.3新旧教材实验内容的比较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物理教学正在努力落实课程的三维教 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提高 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是通过科学实验的活动方式获得的,是人类的一种优秀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实验可以呈现科学事实,可以辨析真伪,可以引发认知冲突,还可以培养研究实际问题和实践的能力,长期以来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沃土。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或被用来验证物理学的规律,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或用来引导学生研究问题。物理实验本身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本身就是在加强学习基础,获得形成规律和原理的基本素材的体验。下面我们对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实验部分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从表(四)可看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实验数量有明显的增加。旧教材物理实验有两大特点:其一,实验教学形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其二,实验教学模式是以验证性

教学为主。新教材物理实验以探究实验为主,如八年级安排了20个,九年级安排18个。两个年级共安排探究活动38个,与旧教材中的17个学生实验相比,数量上是原来的2.3倍,为教学提供了比较宽广的科学探究课题,让学生与生具来的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在探究活动中获得一些满足。

新教材的实验设计突出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新教材设置的科学探究,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于课程目标的理解、对于教学的把握以及实现教学的思路。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程独立、主动地获取知识,能够学会学习和思考,早日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得到健康的发展。

新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并不是对过去物理教学实验的否定,而是一种进步和发展。教材中设计的探究内容,大部分是从原来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小实验改造过来的,许多内容的器材学校已经具备,方法也是教师比较熟悉的,只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又赋予了这些内容以新的教育内涵,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3.4新旧教材语言和图片的比较

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中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插图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新教材采用彩色印刷,每章都有牵头图,并配有散文体的引语,这也是全面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的一种尝试。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分布在各章各节中的,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旧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用黑白色的绘图图片,它在美感上不及新教材。新教材用新颖的图片去展示新奇的物理现象,用简单的图片去体现复杂的物理问题,用生动有趣的实验去吸引学生,去诱导学生,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乐学。插图和照片反映了物理学科的新发展(如纳米技术应用、超导应用、激光技术等)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反映了科学技术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如神舟飞船的发射、光纤通讯,地球卫星等) ;有时代感,激起学生的科学理想,尤为重要的是插图与照片还体现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像过去那样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体现生活,对其有亲近感,兴趣倍增,换言之,教材插图体现了课程标准的STS 的功能,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教材章节的命名是非常好的,非常有特色。编者很细腻,很了解学生的心理。新教材中“有趣的声”“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现代顺风耳———电话”“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等,每一个章节的命名对初中生来说都非常的有吸引力,而不像旧教材那样干巴巴的,纯知识性的“声现象”“光的折射”“功率”等。初中生就

喜欢一些有趣的东西,新奇的东西,新教材就抓住了这一点。

4. 新教材的特色分析

(1)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

(2)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以便学生将根多的精力

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以便培养多方面人才。

(3)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 传统的教材考虑到热、

电等内容要用到力学知识,所以把运动和力的知识放在最前面。但力学内容概念多,比较抽象,这些知识与声、光、电等内容相比较稍显枯燥。而且初中生对实验感兴趣。声、光、电的知识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课程标准对许多电磁学内容降低了要求,不过多地追求微观机理的电磁学内容,完全可以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也就是电磁学内容比力学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进行探究中,使用的仪器主要是电表,掌握电表的使用方法后,对电路的规律进行探究,许多结果都是显性的,更适合初二学生。所以教材把力学放在了电学的后面,把电磁学放在初中二年级。

(4)充分体现 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社

会相联系的。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书中的科学世界栏目,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使学生既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活生生的。

(5)注意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所以教材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眼镜的度数、望远镜和显微镜等。

(6)形式生动活泼。 新教材一改以往板着面孔说科学的作风。使用轻松、活泼的语

言、彩色图片、滑稽的卡通人物造型等等方法表现严肃的科学内容,这种做法更贴近初中生的生活,更容易拉近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在不同的篇章里面力图设计了一些学生喜欢、有趣的活动和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有趣、有用的事例,如会跳舞的小人、用牙齿听声音、小小音乐会 、唱片是如何记录声音的等等。在每一章的开头,都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一章的内容娓娓道来。每章的章首图后,都有一段以散文的形式出现的章首语。这些章首语的编写力图从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中,

挖掘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连篇的遐想,把学生散乱的思维引到物理学习的轨道上,在思考和探索中开始科学的学习。这所有的安排主要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愿意学习物理。

5. 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变及思考

5.1新教材对教师的挑战

新教材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关于社科技的新进展、新成果,增加了许多物理学与社会 生活方方面面联系的内容。相比之下,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涉及面狭窄的现象显 得十分突出。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而传统师范教育体制培养的教师在知 识结构上往往专业化有余、综合知识不足。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 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过去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学参考,如今的教学参考有了很大的变化,己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只是启发教师的教学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去教学了,老师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而且可以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这在很大程度上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眼睛再不能只是盯着 知识点,只顾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运用多 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课堂教学由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究式、自主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并蓄的教学方 式。这对教师的挑战不言而喻。

5.2教师就如何应对新课标教材的挑战和机遇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 师是直接的实践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满怀激情地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

面对新课标教材,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只有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变很好地应对。其次拓宽阅读面,更新知识结构。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很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要求教师除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外,必须广泛阅读,丰富知识储备。此外,教师还要学习现代教学手段,提够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

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在新教材中,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中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要求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新教材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呈现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关注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首先要有科学探究的教学意识,把探究式教学作为转变教学行为方式的重点。对于每一模块要求的探究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学校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全面的规划。精心选择合适探究的内容,积极创造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条件,努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教师对探究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循序渐进。探究活动的要素从少到多、探究范围从小到大、探究内容从简单到复杂,探究层次要求从低到高,逐步地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课堂探究教学中,还要考虑课时的制约,把握开展探究活动的时机和时间,既要让学生能充分活动,又要避免活动费时过多,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有活力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学生 与文本之间交流和互动,还要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拓展;不仅要植根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还要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进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对所学知识做横向的拓展,还要做纵向的延伸;不仅要求拓展知识,还要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教与学的方法。

5.3新教材下教师教学的思考

新教材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1)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2)强调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针对这些变化特点,作为当代教师的教学也要相应作出一些调整,当然这些转变都不是一簇而就的,都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慢慢进行探索。那么教学中该探索哪些问题呢?首先,探索该教什么?其次,探索该如何教?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总之,当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 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过程,使自己变得好学,从而到达乐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希望我对初中物理新旧两套人教版教材的研究比较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师更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有所帮助。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深刻地理解新教材,很好地完成课教材下的教学工作。此外,我还要继续深入实践教学,听取学生和优秀教师的

意见,做出更客观、更有价值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 物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第一、第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2002.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下,九年级)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

[3]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高凌. 关于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6]阎金铎. 初中物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7]柳菊兴. 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8]廖伯琴. 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9]王义堂.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 ].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6

[10]张晖.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11]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 课程与教学论[M ].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9

[12]钟启泉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13]裴娣娜. 提升教师对现代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中国教育报》[J].2003.6

[14]李彩云. 重视物理探究性实验《青海教育》[J].2006年第5期

[15]赵保钢. 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探究? 《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30日第005版.

[16]丁玉祥. 科技与人文并重,从生活走向物理—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特点

介绍《物理教师》[J].2003年第5期第24卷

致 谢 词

本文是在xx 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xx 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此也一并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关文章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相比,无论在教育还是教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此时,作为新入学的学生要调整好心态并完成两个转变,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和从"学会"到 ...查看


  • 对步入高一的大多数新生来说,最难学的科目应该就是物理学了
  • 如何帮助学生消除高中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 徐薇薇 摘要: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对学习物理比较"头疼",以至于有的学生一谈到物理,就"恨之入骨",常常埋怨道:"高中物理太难学了,上课能听懂就是遇到 ...查看


  • 九年物理教学计划
  • 2008-2009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王珊珊 一. 全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物理学科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阅读.听课.讨论.探究.训练等学习活动,初步理解某些简单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掌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阐述和解释简单的 ...查看


  •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突破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难点
  •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突破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难点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夏季云 211300 关键词:新课程 突破 衔接 难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 ...查看


  • [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 <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 2.掌握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恒定电流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 ...查看


  •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 篇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案例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理论上说,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任何目标和它的实现方式都是不可分离的.很难设想单纯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能发 ...查看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刚刚结束完中考的学生如今又该为新学期的到来忙碌了.初中升高中不仅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学业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的衔接工作,成为 ...查看


  •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习题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及物理实验的教学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的三大支柱. 在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分化现象,总是从初中物理的习题教学开始的.由于没有 ...查看


  •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答案]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主要有: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即迁移越容易.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