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朝伟廉政征文

论新形势下高校的腐败问题及预防措施

史朝伟

内容摘要:高校曾经被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的净土,但随着并轨招生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腐败的瘟疫已悄然侵蚀进着象牙塔,特别是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的锒铛入狱使人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高校。腐败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健康发展、影响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高校腐败有经济腐败、学术腐败、权力寻租三种表现形式。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本文提出了五条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校腐败 表现 原因 措施

我国高校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几年媒体曝光的系列高效腐败案件又引起了人们对高校腐败问题的关注。

一、新形势下高校腐败的表现形式

根据腐败的表现形式不同,当前高校腐败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经济腐败

经济腐败主要集中表现在五个领域。

1.基建领域。尽管高校领导都深知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老先生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各地大都在建设大学城、职教园区、新校区是不争的事实。“大

楼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在教育系统也得到了应验。动辄几个亿、甚至十几亿的资金确实令建筑商眼馋。于是挖苦心思、想尽办法,去接近贿赂那些高校基建领域的领导。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检察机关查处了当地4所高校工程建设环节贿赂犯罪案件38件,查处副处级以上干部13人。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入狱也与工程建设有关。腐败分子的行为严重玷污了“象牙塔”下的神圣殿堂,也为校园工程安全留下隐患,败坏了校园的风气,降低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2.校办产业。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推进,高校以大股东的身份参与办了很多产业。校办产业负责人通常由学校的工作人员出任。由于学校领导对校办产业的管理关系还没有理顺,校办产业产权管理不规范,在校办产业的经营过程中,部分权力人物在个人得到某些好处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人为操作,中饱私囊,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物资采购。购销领域一直是商业贿赂最严重的地方,学校也不例外。首先,高校大宗仪器设备采购领域是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区位。其次,医疗医药采购领域职务犯罪在高校附属医院中问题比较突出。再次,图书教材采购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收取“回扣”和“手续费”。原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某在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伙同图书馆工作人员吴某、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王某、图书馆会计王某等人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在图书馆订书过程中,将图书经销商付给的订书折扣款私自截留并私分,每人各分得45000元。四川省检察机关根据9个书商交代和检举的线索,从调查高校教材购销问题入手,统一部署开展了查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专项行动。总计涉及10所高校和2所中专,共42人,涉案总金额近1000万元。

4.财务领域。由于财务工作人员直接和钱打交道,所以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的领域之一。大额资金的存放地点是众多银行、私营业主必争的资金。2005年昆明某高校财务处长伙同其他财务人员将公款借给企业老板。将企业老板给的利息中饱私囊,私自截留贪污,最终深陷囹圄。

5.自筹办学经费。高校的各种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班、补习等是创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少数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借筹资办学、办班创收、引入科研经费等工作之便,私设“小金库”,贪污、挪用公款,滥发奖金等等。都成为腐败的源泉。2005年3月下旬,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成教办副主任田艳因贪污所收取的自考班办学经费38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二)学术腐败。

1.论文造假。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2011年的政协会议上说,尽管我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但引用率却排在100位之后。我国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中国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几家杂志靠收版面费来度日。有人根据媒体披露的高校抄袭和剽窃事件,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形式,即“全篇搬用法”、“偷观

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拼装法”、“抢先发表法”等等。

2.谋取学术成就。一些学校的领导利用行政权力谋取学术成就,也是一种比较典型与普遍的学术腐败。原西安交大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李连生凭借一定的职务和造假,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自己开发的;把沈阳鼓风有限公司1998年和2001年已经获奖的两种产品,都说成是采用他的技术研发的,凭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在举报下被科技部撤销奖项。

3. 滥用科研经费。据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揭露出来

的资料,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排的一个项目,到审计时开支的经费中,实验材料费仅占5.6%,而招待费、管理费、劳务费、办公用品、电话费等开支竟占到94.4%。山东大学两个科研项目分别有14笔和9笔开支是以“计算机耗材”、“办公用品”等虚假品名的发票报销。

(三)权力寻租腐败

1、寻租与权钱交易

权力应该在阳光下运行, 否则极易产生权力寻租,腐败也就不避免。

1.决策腐败。国家一直在积极探索高校管理模式,但短期

内高校管理的行政化方式不会根除,长官意志管理仍难以彻底取消。大学像其他行政单位一样仍然是行政化管理,形成官僚的阶

层结构,大学的一切仍然是围绕着长官的意志来进行。独断专行决策的结果往往容易产生腐败。

2.权力腐败。(1)招生。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了自己子女上个理想中的学校,不惜代价。阳光高考喊了很多年,但仍然无法逃脱个别权力者的暗箱操作。2010年查处的吉林省人民政府总督学于兴昌受贿千万主要来源就是招生、转学、自主招生、调整专业等。(2)入党。甚至在很严肃的入党事件上也有个别人至党性于不顾,通过开后门走关系搞腐败,其实严重败坏了党风。

(3)各种评优、奖助学金。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人数和金额越来越多。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评选,都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苏州大学某班主任,多次以学生成绩差、旷课、评优、入党、评定奖学金等为由,向学生索要钱、物达 3 万余元,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最后受到严肃处理。

二、当前高校腐败现象探源

1、主观上,个人价值观悖离。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清高,素有“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统。但在个别教师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在市场经济中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思想道德防线崩溃,对法制的淡漠,对职权的歪曲和对贪欲的纵容,是高校腐败多发的主观原因。

2、客观上的一些做法不到位是产生腐败的现实原因。

(1)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缺陷使腐败分子有漏洞可钻。首先,权力运行缺乏监督,过度集权,缺乏透明度。比如,校办产业没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缺乏有效

的管理制度导致的漏洞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学校财务审批、复核、报销制度和财务检查、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小金库”泛滥财务审计部门难辞其咎。有的高校在管理体制上赋予行政主要领导较多的决策权与处臵权,在经费的管理上不论金额大小,基本上实行主要领导“一支笔”签字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三是制度执行情况不理想,一些很好的制度形同虚设。领导干部不照章行事,容易导致上行下效,一些本来较完善的制度被破坏,极易产生腐败问题。

(2)监管体制不完善。高校监督体制不完善是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部门内设的纪检监察机关往往对腐败发现的时间较晚和惩处力度不够。由于腐败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及时被查处,而一但发现就是大案,倒下一片。另外,有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缺乏力度,对腐败分子的处理常常大事化小,小时化了。违法分子得不到法纪应有的惩处,势必会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社会风气影响。近期媒体曝光了染色馒头、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类案件,总理痛斥这些人道德严重滑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道德滑坡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高校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的诱因。教师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防范治理措施

(一)思想教育。社会转型期腐败异常突出的重要原因是人们

思想的变化过程。对于高校干部,我认为教育还是一条重要的手段。因为高校教师的收入总的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腐败的成本很高,通过教育那些想腐败的人总会有所收敛的。学校可以通过政治学习、组织生活、警示教育各种群体性会议等来教育干部职工,消除其对教育腐败的模糊认识。其次,认真学习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法律规章,确保做到人人知晓,懂得违法违纪是条高压线。

(二)强化教育行政监察。 教育行政监察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反腐倡廉制度。学校的教育监察部门、上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各级监察与检察就爱难关应分工合作,形成校内与校外监督,同级与上级监督一般与重点监督常规性与专门性监督相结合的教育行政监督网络。将各种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领导修养。校级领导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是腐败预防工作流于形式,从而造成高校的廉政文化淡漠。教育系统的腐败往往是从领导开始的,如果领导能够坚持正义,坚持原则,下面就不敢乱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防范和监控措施,才意味着对这些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在每一个岗位中相应建立积极的防范措施,查缺补漏,建章立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才能有效的预防和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三重一大”制度,“公开制度”“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度”都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有效制度。

(五)执法必严,重点治理。招生、后勤管理、物资采购、

财务、后勤、成教、教育科研是学校的实权部门,所以应该加强监管,对于这些部门的应该警钟长鸣,坚强重点监管。说实话,一般的部门也没有腐败的机会。对于容易产生腐败的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强内部审计。自然也就消除了腐败的源泉。对于基建后勤等管钱管物的部门,可以实行定期轮岗制度,避免长期经营形成小团体,可以加强制约。 对于制定的各项制度,必须落到实处,而不是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赵文正等,关于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探讨[J],孝感学院学报,2006,(4).

2.夏云强,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深层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3.安徽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课题研究组,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考[J],学术界,2005,(3).

作者简介:史朝伟(1974——),男,汉族,河南汝州人,法学硕士,讲师,执业律师,现任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办公室主任。

论新形势下高校的腐败问题及预防措施

史朝伟

内容摘要:高校曾经被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的净土,但随着并轨招生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腐败的瘟疫已悄然侵蚀进着象牙塔,特别是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的锒铛入狱使人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高校。腐败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健康发展、影响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高校腐败有经济腐败、学术腐败、权力寻租三种表现形式。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本文提出了五条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校腐败 表现 原因 措施

我国高校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几年媒体曝光的系列高效腐败案件又引起了人们对高校腐败问题的关注。

一、新形势下高校腐败的表现形式

根据腐败的表现形式不同,当前高校腐败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经济腐败

经济腐败主要集中表现在五个领域。

1.基建领域。尽管高校领导都深知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老先生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各地大都在建设大学城、职教园区、新校区是不争的事实。“大

楼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在教育系统也得到了应验。动辄几个亿、甚至十几亿的资金确实令建筑商眼馋。于是挖苦心思、想尽办法,去接近贿赂那些高校基建领域的领导。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检察机关查处了当地4所高校工程建设环节贿赂犯罪案件38件,查处副处级以上干部13人。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入狱也与工程建设有关。腐败分子的行为严重玷污了“象牙塔”下的神圣殿堂,也为校园工程安全留下隐患,败坏了校园的风气,降低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2.校办产业。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推进,高校以大股东的身份参与办了很多产业。校办产业负责人通常由学校的工作人员出任。由于学校领导对校办产业的管理关系还没有理顺,校办产业产权管理不规范,在校办产业的经营过程中,部分权力人物在个人得到某些好处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人为操作,中饱私囊,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物资采购。购销领域一直是商业贿赂最严重的地方,学校也不例外。首先,高校大宗仪器设备采购领域是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区位。其次,医疗医药采购领域职务犯罪在高校附属医院中问题比较突出。再次,图书教材采购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收取“回扣”和“手续费”。原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某在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伙同图书馆工作人员吴某、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王某、图书馆会计王某等人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在图书馆订书过程中,将图书经销商付给的订书折扣款私自截留并私分,每人各分得45000元。四川省检察机关根据9个书商交代和检举的线索,从调查高校教材购销问题入手,统一部署开展了查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专项行动。总计涉及10所高校和2所中专,共42人,涉案总金额近1000万元。

4.财务领域。由于财务工作人员直接和钱打交道,所以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的领域之一。大额资金的存放地点是众多银行、私营业主必争的资金。2005年昆明某高校财务处长伙同其他财务人员将公款借给企业老板。将企业老板给的利息中饱私囊,私自截留贪污,最终深陷囹圄。

5.自筹办学经费。高校的各种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班、补习等是创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少数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借筹资办学、办班创收、引入科研经费等工作之便,私设“小金库”,贪污、挪用公款,滥发奖金等等。都成为腐败的源泉。2005年3月下旬,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成教办副主任田艳因贪污所收取的自考班办学经费38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二)学术腐败。

1.论文造假。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2011年的政协会议上说,尽管我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但引用率却排在100位之后。我国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中国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几家杂志靠收版面费来度日。有人根据媒体披露的高校抄袭和剽窃事件,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形式,即“全篇搬用法”、“偷观

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拼装法”、“抢先发表法”等等。

2.谋取学术成就。一些学校的领导利用行政权力谋取学术成就,也是一种比较典型与普遍的学术腐败。原西安交大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李连生凭借一定的职务和造假,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自己开发的;把沈阳鼓风有限公司1998年和2001年已经获奖的两种产品,都说成是采用他的技术研发的,凭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在举报下被科技部撤销奖项。

3. 滥用科研经费。据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揭露出来

的资料,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排的一个项目,到审计时开支的经费中,实验材料费仅占5.6%,而招待费、管理费、劳务费、办公用品、电话费等开支竟占到94.4%。山东大学两个科研项目分别有14笔和9笔开支是以“计算机耗材”、“办公用品”等虚假品名的发票报销。

(三)权力寻租腐败

1、寻租与权钱交易

权力应该在阳光下运行, 否则极易产生权力寻租,腐败也就不避免。

1.决策腐败。国家一直在积极探索高校管理模式,但短期

内高校管理的行政化方式不会根除,长官意志管理仍难以彻底取消。大学像其他行政单位一样仍然是行政化管理,形成官僚的阶

层结构,大学的一切仍然是围绕着长官的意志来进行。独断专行决策的结果往往容易产生腐败。

2.权力腐败。(1)招生。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了自己子女上个理想中的学校,不惜代价。阳光高考喊了很多年,但仍然无法逃脱个别权力者的暗箱操作。2010年查处的吉林省人民政府总督学于兴昌受贿千万主要来源就是招生、转学、自主招生、调整专业等。(2)入党。甚至在很严肃的入党事件上也有个别人至党性于不顾,通过开后门走关系搞腐败,其实严重败坏了党风。

(3)各种评优、奖助学金。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人数和金额越来越多。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评选,都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苏州大学某班主任,多次以学生成绩差、旷课、评优、入党、评定奖学金等为由,向学生索要钱、物达 3 万余元,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最后受到严肃处理。

二、当前高校腐败现象探源

1、主观上,个人价值观悖离。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清高,素有“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统。但在个别教师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在市场经济中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思想道德防线崩溃,对法制的淡漠,对职权的歪曲和对贪欲的纵容,是高校腐败多发的主观原因。

2、客观上的一些做法不到位是产生腐败的现实原因。

(1)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缺陷使腐败分子有漏洞可钻。首先,权力运行缺乏监督,过度集权,缺乏透明度。比如,校办产业没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缺乏有效

的管理制度导致的漏洞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学校财务审批、复核、报销制度和财务检查、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小金库”泛滥财务审计部门难辞其咎。有的高校在管理体制上赋予行政主要领导较多的决策权与处臵权,在经费的管理上不论金额大小,基本上实行主要领导“一支笔”签字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三是制度执行情况不理想,一些很好的制度形同虚设。领导干部不照章行事,容易导致上行下效,一些本来较完善的制度被破坏,极易产生腐败问题。

(2)监管体制不完善。高校监督体制不完善是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部门内设的纪检监察机关往往对腐败发现的时间较晚和惩处力度不够。由于腐败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及时被查处,而一但发现就是大案,倒下一片。另外,有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缺乏力度,对腐败分子的处理常常大事化小,小时化了。违法分子得不到法纪应有的惩处,势必会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社会风气影响。近期媒体曝光了染色馒头、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类案件,总理痛斥这些人道德严重滑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道德滑坡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高校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的诱因。教师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防范治理措施

(一)思想教育。社会转型期腐败异常突出的重要原因是人们

思想的变化过程。对于高校干部,我认为教育还是一条重要的手段。因为高校教师的收入总的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腐败的成本很高,通过教育那些想腐败的人总会有所收敛的。学校可以通过政治学习、组织生活、警示教育各种群体性会议等来教育干部职工,消除其对教育腐败的模糊认识。其次,认真学习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法律规章,确保做到人人知晓,懂得违法违纪是条高压线。

(二)强化教育行政监察。 教育行政监察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反腐倡廉制度。学校的教育监察部门、上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各级监察与检察就爱难关应分工合作,形成校内与校外监督,同级与上级监督一般与重点监督常规性与专门性监督相结合的教育行政监督网络。将各种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领导修养。校级领导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是腐败预防工作流于形式,从而造成高校的廉政文化淡漠。教育系统的腐败往往是从领导开始的,如果领导能够坚持正义,坚持原则,下面就不敢乱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防范和监控措施,才意味着对这些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在每一个岗位中相应建立积极的防范措施,查缺补漏,建章立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才能有效的预防和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三重一大”制度,“公开制度”“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度”都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有效制度。

(五)执法必严,重点治理。招生、后勤管理、物资采购、

财务、后勤、成教、教育科研是学校的实权部门,所以应该加强监管,对于这些部门的应该警钟长鸣,坚强重点监管。说实话,一般的部门也没有腐败的机会。对于容易产生腐败的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强内部审计。自然也就消除了腐败的源泉。对于基建后勤等管钱管物的部门,可以实行定期轮岗制度,避免长期经营形成小团体,可以加强制约。 对于制定的各项制度,必须落到实处,而不是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赵文正等,关于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探讨[J],孝感学院学报,2006,(4).

2.夏云强,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深层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3.安徽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课题研究组,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考[J],学术界,2005,(3).

作者简介:史朝伟(1974——),男,汉族,河南汝州人,法学硕士,讲师,执业律师,现任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办公室主任。


相关文章

  • 关于开展福州大学第二届_高校反腐倡廉建设_征文活动的...
  • 关于开展福州大学第二届"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征文活动的通知 校部机关党工委.各学院党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省纪委八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进一步推动 ...查看


  • 抓住五个环节促进廉洁从业(学准则.学规定征文--薛煤人)
  • 薛煤人 <廉政准则>是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形成用制度规范从业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对于加强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干部队伍建设和深入推进企 ...查看


  • 党风廉政征文
  • 一是统一思想,深化主体责任认识.通过反复学习研究.宣讲灌输的方式,推动形成对党委主体责任的共识和认知.去年11月以来,市委中心组先后3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王岐山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市委常委会先后9次.市政府常务会先后6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 ...查看


  • [征文]传承庆阳老区革命传统 加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
  • 传承庆阳老区革命传统 加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 2011-07-18 10:00:54 作者:邓莉娟 来源:庆阳市纪委 浏览次数:109 中共宁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邓莉娟 庆阳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长期以来积淀形 ...查看


  • [廉政准则]大家谈征文:加强人民法院惩防体系建设
  • 人民法院要以贯彻<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载体,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认真学习廉政准则,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科学的防范机制:及时逗硬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构建严厉的惩戒机制:解决干警后顾之忧, ...查看


  • 关于"廉政.勤政"的征文
  • 品味人格 人格是什么?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而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 廉政,现在讲得很多,但贪污腐败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虽然抓得不少,判得不少,杀得不少,中国历史上因腐败而被杀头甚至株连九族的 ...查看


  • 高校教师廉洁文化征文
  • 廉洁从教,奉献育人 部 门: 姓 名: 廉洁从教,奉献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廉政文化的重要推进地.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受感染,学到了很多. 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 ...查看


  • 新中国党风廉政60年征文
  • 既勤又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摘要: 在共和国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紧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在胡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反腐倡廉工作再次受到重视,报告有多处涉及.全党同志特别是 ...查看


  • 纪检干部廉政征文
  • 永葆廉政本色 争当廉洁先锋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 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乡镇纪委干事,通过一段时间以来从事的纪检工作,仅谈一下自身的一点党风廉政建设的 ...查看


  • 廉政文化进校园之征文
  • 廉政文化进校园之 廉洁从教 从我做起 枫香中学 黄选玉 廉洁从教,不仅是教师有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人格条件和内在基础,而且对社会风尚的文明倡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是受人尊重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