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职单招的考试大纲 1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依据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学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专业培养目标。

(二)命题原则

根据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考试大纲的要求, 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科学性: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到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材料简洁、明确,参考答案合理、准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试题的难度要求适当,思考量、阅读量和书写量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考生的发展潜力。

3.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 笔试 。

2.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试卷满分: 100 分。

4.内容比例:立体几何 约占5%;平面解析几何 约占20%;其他 约占75%.

5.题型比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解答题包含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三种形式。各种题型比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30%,填空题25%,解答题45%。

6.试题难度:基础题70%;中等难度题20%;较难题10%。

7.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三、考核目标与要求

考核目标:本考试大纲以教育部2009年新颁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三项技能和四项能力(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考核要求: 对考试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基础模块的内容, 以教育部公布的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四、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 集合

1. 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能够熟练地应用“∈”和“∉”,熟练区分“φ”和“{0}”的不同。

2. 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能够灵活地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能够准确地区分“五个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及其符号。

3. 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能够分清子集与真子集的联系与区别,分清集合间的三种关系和对应的符号,能准确应用集合与集合关系的符号和元素与集合关系符号。

4. 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能够很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对用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运算,会用数轴帮助解决。

5. 了解充要条件。能够正确区分一些简单的“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实例。

(二) 不等式

1. 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记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会根据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写出九种区间所表示的集合意义和几何意义,能够直接应用区间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并能将一些问题(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结果表示成区间形式。

3. 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能够熟练地作出简单二次函数的草图,根据图像写出对应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4. 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三) 函数

1. 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够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白函数的“三要素”。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仅限含分母,开平方及两者综合的函数)、函数值和值域。

2. 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根据题意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的表格,并能根据作函数图像的具体步骤作出图像。作图像时,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函数值。

3.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能够根据函数图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和单调区间。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能根据定义和图像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4. 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会根据简单的目标函数(含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作出图像,并能用函数观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 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对根式形式和分数指数幂形式进行熟练转化,并会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值。能够熟练运用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计算和化简式子。

2.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从简单函数中辨别出幂函数。

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并举例,能根据图

像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

4. 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能够熟练地对指数式和对数式进行互化并应用,熟记对数的性质(log a a =1, log a 1=0)。理解并能区别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log a N )ln N , 5. 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lg N ,

的方法。记住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能作简单应用,会用计算器熟练计算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和一般对数的值。

6. 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能举出简单的对数函数例子,会描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能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五、三角函数

1.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陈述正角、负角、零角的规定;对所给角能判断它是象限角还是界限角;能根据终边相同角的定义写出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和规定范围内的角。

2. 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能够快速地把角由角度换算为弧度或由弧度换算为角度(可借助计算器)。

3. 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能结合图形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根据概念:理解这三种函数的定义域;判别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正负;理解并熟记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4. 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能利用计算器熟练求解一般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5.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 2α+cos 2α=1、tan α=sin α。根据三角cos α

函数概念理解这两个基本关系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

6. 了解诱导公式:2k π+α、-α、π±α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了解以上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这三类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化简或证明。

7、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够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写出正弦函数的性质。

8、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根据余弦函数图像说出余弦函数的性质。

9、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10、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的方法。能够熟练利用计算器求已知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在指定范围内的角。

六、数列

1. 了解数列的概念。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并写出通项公式。

2.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

3. 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

4. 了解数列实际应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简单问题。

七、平面向量

1. 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利用平面中的向量(图形)分析有关概念

2. 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会利用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数乘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运算。

3. 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会用向量的坐标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判断向量是否共性。

4. 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理解用坐标表示内积、用坐标表示向量垂直关系。

八、直线和圆的方程

1. 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

2.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利用斜率公式进行倾斜角和斜率的计算。

3.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灵活应用两种方程进行直线的有关计算。

4. 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理解几种形式方程的相互转化,由一般式方程求直线的

斜率。

5. 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会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 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会求过一点且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7. 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会求过一点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

8.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9.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由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方程。

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1. 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会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解决非常简单的应用题。

九、立体几何

1. 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初步了解平面的性质,了解确定平面的条件。

2. 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几种平行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3. 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会利用简单的空间图形进行有关角的计算。

4. 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积种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5. 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了解几种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与体积。

十、概率与统计初步

1. 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利用分类、分步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理解随机事件。会判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

3. 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会求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4. 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布。

5. 理解总体与样本。能判断某实验过程的总体、个体与样本。

6. 了解抽样方法。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等抽样方法。

7.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 。利用均值、标准差,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做出判断。

8.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 。

附: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姓名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10⨯3%)

1、设全集I ={1, 2, 3, 4, 5},A ={1, 2, 5},B ={2, 4, 5},则(C I A ) (C I B ) =(

A 、{1, 2, 4, 5} B 、{3} C 、{3, 4} D 、{1, 3}

2、(2x-1)(x+3)>0解集为( )

A 、⎧⎨⎩x x ≤-3或x ≥1⎫

2⎬⎭ B 、⎧⎨⎩x -3

2⎬⎭

⎧⎨x x 1⎫⎧1⎫

C 、⎩2⎬⎭⎨x -

D 、⎩2

3、(x +3)(x -2) =0是x=2的( )条件

A 、充分且不必要 B 、必要且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4、二次函数y =2x 2-8x +5在( ) 内是单调递增函数。

A 、[2, +∞) B 、(-∞, -2] C 、(-∞,2] D 、[-2, +∞)

5、设自变量x ∈R ,下列是奇函数的是( )

A 、y=x-2 B、y=3x2-1 C 、y=-|2x| D 、y=-4x

6

、函数y = )

5⎫5⎫5⎫5⎫⎧⎧⎧⎧A 、 ⎨x |x ≤⎬ B 、⎨x |x ⎬ 2⎭2⎭2⎭2⎭⎩⎩⎩⎩

1117、等比数列1, -, , -,...... 的第8项是 ( ) 248

1111A 、- B 、 C 、- D 、 [1**********]6

8、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 )

A 、a =(4,2),b =(-3,5) B 、a =(-3,4), b =(4,3)

C 、a =(5,2),b =(-2, -5) D 、a =(2,-3), b =(3,-2)

9、圆方程为x 2+y 2-2x +6y +2=0的圆心坐标与半径分别是( )

A

、(-1,3), r =B

、(1, -3), r = C

、(1, -3), r = D 、(-1,3), r =4

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C 、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等长线段必平行。

D 、若平面外的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a ∥平面α。

二、 填空题(12⨯2%)

1、集合{1,2,3}的子集共有____________个。

2、2x -

⎧3-x 2,(x ≤0) 3、若f(x)= ⎨, 则f(2)= 。

⎩2x +3,(x >0)

4、求近似值(0.125)+log 0.36。 0.2= (精确到0.0001)

5、已知sin α=-0.4632,且00≤α≤3600,那么α= (精确到0.010)

6、AB +CD +BC = 。

7、两点A(-3,1)与B(2,-4)间的距离是 。

8、已知斜线长是它在平面α上射影长的1.5倍,则斜线与平面α所成的

角是 (精确到10)。

-13

9、在20张奖券中,有1张一等奖,3张二等奖,从中任抽一张,则中奖的概率是 。

10、y =2-3sin x 的最大值是 。

11、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12, a 5=0,则该数列的前8项之和S 8=_________。

12、用数字1,2,3,4可以组成 个三位数。

三、解答题:46%(共7题,1,2,3每题6分,4,5,6,7每题7分。)

1、已知集合A ={x x 4},B ={x -2≤x ≤3}则A ∩B ,A B

2、求证: cos 4α-sin 4a =cos 2α(1+tan α)(1-tan α)

3、解不等式:2x >2x +2

4、已知直线l 1:x -2y +2=0, 直线l 2经过点P (0,-7),并且垂直于直线l 1, 求:(1)直线l 2方程(2)直线l 1与l 2的交点坐标。

5、若f (x ) 在(-∞, 0)上是减函数,且f (1-m )

6、一个阶梯教室里设有30排座位,每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4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30个座位,则这个教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7、已知圆经过点P(2,-1),圆心在直线2x+y=0上,并且与直线y=x-1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2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3%)

1.B 2.C 3.B 4.A 5.D 6.C 7.C 8.B 9.B 10.D

二、 填空题(12⨯2%)

1. 8 2. {x |-2

332.410 6. A D

4. 2.6348 5. 207.590,

17. 8. 480 9. 5

10. 5 11. 12 12. 64

三、解答题:46%(共7题,前3题每题6分,后4题每题7分。)

1. 解: 画数轴表示

A B ={x |-2≤x

A B ={x |x ≤3或x >4}

2. 解:证明

cos 4α-sin 4a =(cos2α+sin 2a )(cos2α-sin 2a ) =cos 2α-sin 2a cos 2α⋅(1+tan α)(1-tan α) =cos 2α⋅(1-tan 2α) =cos 2α-cos 2α⋅tan 2α =cos 2α-sin 2a ∴cos 4α-sin 4a =cos 2α(1+tan α)(1-tan α)

2x >2x +2 23. 解:

∴x 2>x +2

∴x 2-x -2>0

(+1) > 0 (x -2) x

x >2或x

∴不等式解集是 {x | x >2或x

4. 解:(1)直线l 2与直线l 1互相垂直,且k l 1= ∴k l 2=-2 1 2

∴直线l 2的方程是:y=-2x-7

16⎧x =-⎪⎧x -2y +2=0⎪5 (2)⎨,解得:⎨ 3y=-2x-7⎩⎪y=-⎪⎩5

163 ∴直线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 -) 55

5. 解: f (x ) 在(-∞, 0)上是减函数,且f (1-m )

⎧1-m

⎪1-m >m -3⎩

⎧m >1⎪ ∴⎨m

⎪m

∴1

6. 解: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问题。

n =30, d =4, a 30=130

依题意得130=a 1+29⨯4

a 1=14

(14+130) ⨯30 ∴S 30= 2

=2160

答:这个教室一共有2160个座位。

7. 解: 设圆心为M (a,b ), 半径为r, 则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x -a ) 2+(y -b ) 2=r 2

⎧⎪2a +b =0⎪⎪依题意得:⎨(2-a ) 2+(-1-b ) 2=r 2

=r 11

⎧a =1⎧a =9⎪⎪解得⎨b =-2或⎨b =-18

⎪⎪⎩

r =⎩r =∴所求圆的方程为(x -1) 2+(y +2) 2=2或(x -9) 2+(y +18) 2=338

12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依据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学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专业培养目标。

(二)命题原则

根据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考试大纲的要求, 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科学性: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到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材料简洁、明确,参考答案合理、准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试题的难度要求适当,思考量、阅读量和书写量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考生的发展潜力。

3.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 笔试 。

2.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试卷满分: 100 分。

4.内容比例:立体几何 约占5%;平面解析几何 约占20%;其他 约占75%.

5.题型比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解答题包含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三种形式。各种题型比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30%,填空题25%,解答题45%。

6.试题难度:基础题70%;中等难度题20%;较难题10%。

7.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三、考核目标与要求

考核目标:本考试大纲以教育部2009年新颁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三项技能和四项能力(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考核要求: 对考试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基础模块的内容, 以教育部公布的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四、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 集合

1. 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能够熟练地应用“∈”和“∉”,熟练区分“φ”和“{0}”的不同。

2. 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能够灵活地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能够准确地区分“五个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及其符号。

3. 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能够分清子集与真子集的联系与区别,分清集合间的三种关系和对应的符号,能准确应用集合与集合关系的符号和元素与集合关系符号。

4. 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能够很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对用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运算,会用数轴帮助解决。

5. 了解充要条件。能够正确区分一些简单的“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实例。

(二) 不等式

1. 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记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会根据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写出九种区间所表示的集合意义和几何意义,能够直接应用区间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并能将一些问题(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结果表示成区间形式。

3. 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能够熟练地作出简单二次函数的草图,根据图像写出对应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4. 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三) 函数

1. 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够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白函数的“三要素”。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仅限含分母,开平方及两者综合的函数)、函数值和值域。

2. 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根据题意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的表格,并能根据作函数图像的具体步骤作出图像。作图像时,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函数值。

3.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能够根据函数图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和单调区间。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能根据定义和图像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4. 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会根据简单的目标函数(含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作出图像,并能用函数观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 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对根式形式和分数指数幂形式进行熟练转化,并会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值。能够熟练运用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计算和化简式子。

2.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从简单函数中辨别出幂函数。

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并举例,能根据图

像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

4. 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能够熟练地对指数式和对数式进行互化并应用,熟记对数的性质(log a a =1, log a 1=0)。理解并能区别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log a N )ln N , 5. 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lg N ,

的方法。记住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能作简单应用,会用计算器熟练计算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和一般对数的值。

6. 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能举出简单的对数函数例子,会描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能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五、三角函数

1.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陈述正角、负角、零角的规定;对所给角能判断它是象限角还是界限角;能根据终边相同角的定义写出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和规定范围内的角。

2. 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能够快速地把角由角度换算为弧度或由弧度换算为角度(可借助计算器)。

3. 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能结合图形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根据概念:理解这三种函数的定义域;判别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正负;理解并熟记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4. 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能利用计算器熟练求解一般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5.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 2α+cos 2α=1、tan α=sin α。根据三角cos α

函数概念理解这两个基本关系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

6. 了解诱导公式:2k π+α、-α、π±α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了解以上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这三类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化简或证明。

7、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够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写出正弦函数的性质。

8、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根据余弦函数图像说出余弦函数的性质。

9、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10、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的方法。能够熟练利用计算器求已知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在指定范围内的角。

六、数列

1. 了解数列的概念。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并写出通项公式。

2.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

3. 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

4. 了解数列实际应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简单问题。

七、平面向量

1. 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利用平面中的向量(图形)分析有关概念

2. 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会利用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数乘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运算。

3. 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会用向量的坐标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判断向量是否共性。

4. 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理解用坐标表示内积、用坐标表示向量垂直关系。

八、直线和圆的方程

1. 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

2.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利用斜率公式进行倾斜角和斜率的计算。

3.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灵活应用两种方程进行直线的有关计算。

4. 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理解几种形式方程的相互转化,由一般式方程求直线的

斜率。

5. 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会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 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会求过一点且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7. 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会求过一点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

8.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9.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由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方程。

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1. 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会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解决非常简单的应用题。

九、立体几何

1. 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初步了解平面的性质,了解确定平面的条件。

2. 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几种平行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3. 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会利用简单的空间图形进行有关角的计算。

4. 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积种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5. 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了解几种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与体积。

十、概率与统计初步

1. 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利用分类、分步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理解随机事件。会判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

3. 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会求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4. 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布。

5. 理解总体与样本。能判断某实验过程的总体、个体与样本。

6. 了解抽样方法。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等抽样方法。

7.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 。利用均值、标准差,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做出判断。

8.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 。

附: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姓名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10⨯3%)

1、设全集I ={1, 2, 3, 4, 5},A ={1, 2, 5},B ={2, 4, 5},则(C I A ) (C I B ) =(

A 、{1, 2, 4, 5} B 、{3} C 、{3, 4} D 、{1, 3}

2、(2x-1)(x+3)>0解集为( )

A 、⎧⎨⎩x x ≤-3或x ≥1⎫

2⎬⎭ B 、⎧⎨⎩x -3

2⎬⎭

⎧⎨x x 1⎫⎧1⎫

C 、⎩2⎬⎭⎨x -

D 、⎩2

3、(x +3)(x -2) =0是x=2的( )条件

A 、充分且不必要 B 、必要且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4、二次函数y =2x 2-8x +5在( ) 内是单调递增函数。

A 、[2, +∞) B 、(-∞, -2] C 、(-∞,2] D 、[-2, +∞)

5、设自变量x ∈R ,下列是奇函数的是( )

A 、y=x-2 B、y=3x2-1 C 、y=-|2x| D 、y=-4x

6

、函数y = )

5⎫5⎫5⎫5⎫⎧⎧⎧⎧A 、 ⎨x |x ≤⎬ B 、⎨x |x ⎬ 2⎭2⎭2⎭2⎭⎩⎩⎩⎩

1117、等比数列1, -, , -,...... 的第8项是 ( ) 248

1111A 、- B 、 C 、- D 、 [1**********]6

8、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 )

A 、a =(4,2),b =(-3,5) B 、a =(-3,4), b =(4,3)

C 、a =(5,2),b =(-2, -5) D 、a =(2,-3), b =(3,-2)

9、圆方程为x 2+y 2-2x +6y +2=0的圆心坐标与半径分别是( )

A

、(-1,3), r =B

、(1, -3), r = C

、(1, -3), r = D 、(-1,3), r =4

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C 、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等长线段必平行。

D 、若平面外的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a ∥平面α。

二、 填空题(12⨯2%)

1、集合{1,2,3}的子集共有____________个。

2、2x -

⎧3-x 2,(x ≤0) 3、若f(x)= ⎨, 则f(2)= 。

⎩2x +3,(x >0)

4、求近似值(0.125)+log 0.36。 0.2= (精确到0.0001)

5、已知sin α=-0.4632,且00≤α≤3600,那么α= (精确到0.010)

6、AB +CD +BC = 。

7、两点A(-3,1)与B(2,-4)间的距离是 。

8、已知斜线长是它在平面α上射影长的1.5倍,则斜线与平面α所成的

角是 (精确到10)。

-13

9、在20张奖券中,有1张一等奖,3张二等奖,从中任抽一张,则中奖的概率是 。

10、y =2-3sin x 的最大值是 。

11、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12, a 5=0,则该数列的前8项之和S 8=_________。

12、用数字1,2,3,4可以组成 个三位数。

三、解答题:46%(共7题,1,2,3每题6分,4,5,6,7每题7分。)

1、已知集合A ={x x 4},B ={x -2≤x ≤3}则A ∩B ,A B

2、求证: cos 4α-sin 4a =cos 2α(1+tan α)(1-tan α)

3、解不等式:2x >2x +2

4、已知直线l 1:x -2y +2=0, 直线l 2经过点P (0,-7),并且垂直于直线l 1, 求:(1)直线l 2方程(2)直线l 1与l 2的交点坐标。

5、若f (x ) 在(-∞, 0)上是减函数,且f (1-m )

6、一个阶梯教室里设有30排座位,每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4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30个座位,则这个教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7、已知圆经过点P(2,-1),圆心在直线2x+y=0上,并且与直线y=x-1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2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3%)

1.B 2.C 3.B 4.A 5.D 6.C 7.C 8.B 9.B 10.D

二、 填空题(12⨯2%)

1. 8 2. {x |-2

332.410 6. A D

4. 2.6348 5. 207.590,

17. 8. 480 9. 5

10. 5 11. 12 12. 64

三、解答题:46%(共7题,前3题每题6分,后4题每题7分。)

1. 解: 画数轴表示

A B ={x |-2≤x

A B ={x |x ≤3或x >4}

2. 解:证明

cos 4α-sin 4a =(cos2α+sin 2a )(cos2α-sin 2a ) =cos 2α-sin 2a cos 2α⋅(1+tan α)(1-tan α) =cos 2α⋅(1-tan 2α) =cos 2α-cos 2α⋅tan 2α =cos 2α-sin 2a ∴cos 4α-sin 4a =cos 2α(1+tan α)(1-tan α)

2x >2x +2 23. 解:

∴x 2>x +2

∴x 2-x -2>0

(+1) > 0 (x -2) x

x >2或x

∴不等式解集是 {x | x >2或x

4. 解:(1)直线l 2与直线l 1互相垂直,且k l 1= ∴k l 2=-2 1 2

∴直线l 2的方程是:y=-2x-7

16⎧x =-⎪⎧x -2y +2=0⎪5 (2)⎨,解得:⎨ 3y=-2x-7⎩⎪y=-⎪⎩5

163 ∴直线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 -) 55

5. 解: f (x ) 在(-∞, 0)上是减函数,且f (1-m )

⎧1-m

⎪1-m >m -3⎩

⎧m >1⎪ ∴⎨m

⎪m

∴1

6. 解: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问题。

n =30, d =4, a 30=130

依题意得130=a 1+29⨯4

a 1=14

(14+130) ⨯30 ∴S 30= 2

=2160

答:这个教室一共有2160个座位。

7. 解: 设圆心为M (a,b ), 半径为r, 则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x -a ) 2+(y -b ) 2=r 2

⎧⎪2a +b =0⎪⎪依题意得:⎨(2-a ) 2+(-1-b ) 2=r 2

=r 11

⎧a =1⎧a =9⎪⎪解得⎨b =-2或⎨b =-18

⎪⎪⎩

r =⎩r =∴所求圆的方程为(x -1) 2+(y +2) 2=2或(x -9) 2+(y +18) 2=338

12


相关文章

  • 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 关于2012年湖北省高考方案的说明 2009年秋季我省高中整体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厅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厅基教处.职成教处.考试院.招办.教研室等单位联合开展2012年新高考方案的调研和制定工作.历经2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方案起草,经过相关 ...查看


  • 专升本报名通知
  • 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 升本科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字[2011]16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关于做好2012 ...查看


  •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发布:实行3+3考试模式
  • 刚刚从广东省考试院获悉,经教育部备案同意,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广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那么广东省的高考改革 ...查看


  • 天津高考改革方案出台 取消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考
  • 本月是天津市教育政策频发季.继幼儿园入园.幼升小.小升初等教育招生工作先后启动后.近日,<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也将正式对外公布.关于天津高考改革,有新的变化吗? 英语一年两考 从2017年高考开始,在现有英语听力 ...查看


  • 课题成果公报(实例参考)
  • 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 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批准号:Xjk03CZC019 课题类别:自筹经费 学科分类:职成教育 课题负责人:张孝理(教授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成员:陈运胜.周元明.李超任.叶国 ...查看


  • 福建新高考改革政策
  • 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扭转"唯分数论",促学生全面发展 2016年秋季,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起.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 ...查看


  •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考试范围
  •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考试范围(2013届.2014届) 高考各科的考试内容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 语文 必考内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语言文字应用. 选考内容:" ...查看


  • 2013甘肃高考方案·高考大纲
  • 2013甘肃高考新方案 根据高中新课改课程,甘肃对高考方案进行重大改革.也就是说,从2013年起,我省高考考生将按新高考方案参加考试.昨日,省政府公布了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与"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 ...查看


  • 2016年天津最新高考改革方案一览(转载)
  • 转载:2016年天津最新高考改革方案一览 启动时间 执行时间 内容要点 1.取消文理分科: 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 天津 2017年 2020年 3.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4.探索" ...查看


  • 2012浙江专升本计划
  • 浙教试院[2012]7 号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公布 2012 年专升本 各类别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2+2" 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 各有关院校: 现将 2012 年专升本分校分类别分专业招生计划和"2+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