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民间音乐游戏

《开发民间音乐游戏 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报告

青山区第一幼儿园小牛津分园 课题组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开发民间音乐游戏 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充分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特点,通过开发民间音乐游戏,增强教师音乐教育创新意识,促进幼儿身体、认知、语言等综合素质发展,使之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道德品格。

我们提出这个研究课题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认识:

1、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游戏是幼儿通过思考、想象、尝试、验证、

创造、吸收,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民间音乐游戏具有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童谣

容易表现,更贴近自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历程,重视探索儿童游戏与教育的关系逐渐成为今后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民间音乐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应该继承和发扬。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开发民间音乐游戏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课题。旨在通过开发民间音乐游戏,进一步探索民间音乐游戏与教育的关系,融合多元音乐文化思想,真正达到教育优势互补,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均明确规定了游戏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关于儿童游戏观、活动区创设、自选游戏指导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关于“小幼衔接中的游戏问题”、“幼儿园音乐游戏”、“自主游戏”的研究等等;大批有关游戏研究的理论专著、教材、资料汇编、幼儿园教师用书及翻译著作纷纷出台。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对实践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指导作用。

同时,国外幼教机构在发展本土文化,创新民族教育中也在突飞猛进。韩国的幼教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强调爱国主义与礼貌教育,幼儿园里除了有完善的设施外,环境创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爱国主义氛围。美国学前教育的传统是与家庭密切合作,这种重视家庭、与家庭密切合作、对幼儿生存环境的立体式关注已经成为美国学前教育的传统。日本教育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品格。国外幼教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幼教的重视,国务院相续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大环境的成熟,造就了我园在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历程,重视探索儿童游戏与教育的关系逐渐成为今后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幼教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教学观,“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长期以来难以扭转。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许多幼儿园重技能,轻游戏,尤其是民间音乐游戏。同时在音乐教

育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中的音乐元素等仍是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另外音乐教育中缺乏游戏化研究,由此看来,幼儿园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一命题,又逐渐演变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不论是“主导活动”抑或是“基本活动”,都肯定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虽然认识到游戏与学前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我国在教育学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较为薄弱,大多还停留在游戏的年龄特点及教育建议的水平上,仅就游戏的指导谈游戏,简单移植游戏心理学理论与研究,对游戏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民间音乐游戏具有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目前许多幼儿园及家庭重视音乐技能培养,而轻视音乐游戏对幼儿所起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一些好的民间音乐游戏越来越被教师遗忘。

目前存在民间音乐游戏开发少,音乐游戏形式单一等现状。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状况,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几乎等于空白,这就很难发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真正意义,游戏往往被当作一个教学手段单独包含于幼儿园教育领域之中。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童谣容易表现,更贴近自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三、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

从实践到理性探索,形成相关游戏活动、幼儿个案追踪、游戏案例、家园配合、游戏评价等基本形成可操作的我园园本课程指导。促进幼儿在情感、道德、审美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子目标:

(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特征,整合有利的教育因素,构建适合于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民间音乐游戏课程目标、内容和形式。

(2)分解音乐教育研究内容,探讨自主与规则、生成与预成、合作与创造、不同游戏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自主发展,提高教师理性研究能力。

(3)通过游戏内容、游戏手段、游戏形式、生活环节、社会资源、游戏的评价多层面有机联系,初步开发具有操作性的民间音乐游戏。

四、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是以育人为目的,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为手段,以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为基础,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包括:

1、理论基础的研究。

2、以幼儿为主体的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的研究,包括音乐游戏与其它活动的整合。

3、以民间音乐游戏为主要活动的音乐教育形式,针对区域游戏、传统民间游戏、音乐游戏、主题性游戏等不同方面,进

行有关环境材料、师生互动、观察方式、学习方式等教育策略的研究。

4、民间音乐游戏对于幼儿音乐潜能、性格、社会化能力、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研究。

5、以民间音乐游戏为主体的课程研究。

五、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一)思路:

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支撑点进行实施,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音乐感知规律的方法,通过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用感受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即兴创造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让幼儿在听听、唱唱、玩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感知、理解、创造音乐。培养幼儿对民间音乐游戏的兴趣作为音乐活动的首要任务。

(二)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

1、采用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完善有效教学方案和实施策略,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良教育现状,形成园本特色的目的。

2、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研究信息、研究资料,找准突破口。

3、采用调查、测查法了解幼儿原有情况和前后差异,评价幼儿素质发展情况。

4、采用各类观察手段、现代多媒体技术等,记录、分析幼儿行为能力的变化,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整理成果。

(三)研究步骤:

2006年9月选题、拟订课题研究方案

2007年6月:立项、开题

2007年9月:开始进行课题研究

2008年10月:课题中期小结

2010年6月:课题结题

六、研究结果及分析:

音乐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培养能与自我、社会、自然和谐的人。民间音乐游戏突出幼儿主体性,使幼儿表现出在音乐活动中有亲和力、有分享精神、对音乐反应敏捷、节奏表现能力强、动作协调、富有一定创造精神、思维有序等使幼儿的音乐经验得到生长。

(一)从音乐作品的儿童化入手,提升幼儿整体的音乐素养。

由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弱,因此必须把音乐游戏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民间音乐游戏恰恰体现了这一特点,较好地满足了幼儿的需要。作为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充分调动孩子的激情,启动联想,发展想象,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实现素质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见表一、表二)

表一:幼儿音乐素质测试统计表

表二:幼儿在游戏中的音乐素质观察统计表

儿旋律感知的规律,并更加印证了柯达伊提出的“儿童自然发展法”理论,使幼儿感受民间音乐作品就显得并不那么费力,也更加体现了幼儿身心的发展特征。此外,很多民间音乐游戏以童谣方式呈现,歌词简单,音乐表现方式多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为主,为孩子广泛熟悉的,贴近日常生活的。无论从节奏表现、音准、模仿以及反应等方面,孩子们都表现出轻松自然参与活动中,当然掌握的完整性就更加的游刃有余。观察统计表显示,实验班幼儿对音乐的感知,

再现、辨别、节拍表现、哼唱等能力明显高于对比班幼儿。由于积极贯彻落实一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利用民间音乐作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精神环境(进餐环境、入睡环境、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坚持一贯地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幼儿综合音乐素养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对幼儿亲和力、分享精神、对音乐的反应、节奏、动作协调及音乐思维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有助于陶冶情操及艺术修养。

(二)将音乐游戏的内容生活化,利于幼儿亲身体验并加以创新。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生活,民间音乐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大多数民间音乐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来源于现实生活,其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还可以适当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抓住游戏特色,丰富游戏形式,寻找游戏新的突破口。(见表三)

表三:部分民间音乐游戏分类举例

以上游戏分类是分别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游戏特色及表现加以归纳总结。幼儿对游戏的理解水平,也会因为年龄不同而获得的游戏经验不尽相同。大班幼儿容易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习俗知识及社会关系,并在游戏中通过合作,获得生活经验,并能大胆表现和创编游戏情节。中班幼儿容易观察生活中某些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特征,结合词曲和动作变化进行游戏。小班幼儿能用动作形象地表现生活中存在的熟悉的事物,对有词类游戏更感兴趣,常常在边唱边游戏中感受躲、藏、抓、求助等情节。游戏作品的生活化,帮助幼儿理解了生活情境。如教师创编的“老鼠嫁女”游戏曲,就以传统民间故事为背景,改编成童谣,编曲采用民族小调,再配以唢呐的和声伴奏,既便于幼儿了解民风民俗,又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还有带有舞蹈意味的动作意向。把曲子的音乐表现性用相对简单的动作表达出来。幼儿可以像学舞蹈一样地学这些动作,幼儿一旦掌握的动作,就会百做不厌、百听不厌,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在身体愉悦中感悟音乐。. 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幼儿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丰富了相关生活知识技能。

(三)利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和感性经验。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奥尔夫特别强调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学习环境,他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是最重要的。” 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开放鼓励的环境、提供幼儿自主和主动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是确保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游戏形式上,灵活改变游戏对象,从单一游戏方式向多种游戏方式转变,涵盖了亲子、平行班、大带小不同游戏方式。对幼儿游戏经验的提升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见表三)

1、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幼儿感受强烈的民俗特色。

民间音乐游戏离不开音乐,民间音乐能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游戏氛围,使孩子在音乐游戏情景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为

音乐感染。教师在研究中能抓住幼儿喜爱有词游戏的特点开发游戏,同时借鉴我国民乐独有的特点,巧妙地用音乐指导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我们这样富有感染的音乐情景中,孩子更加投入和充满热情。如:教师创新的以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为游戏背景的大班“贴烧饼”游戏,和以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为游戏音乐的中班“彩巾飘飘”游戏,都是将民间游戏与民族器乐有效结合,体现出浓郁的民间音乐文化氛围,音乐的停止和变换,巧妙地成为了游戏的信号,提升了游戏的美感。

2、提供因地制宜的材料,可供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自主选择。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生活,因此很多游戏材料也可以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根据游戏的进展和需要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既省去了教师反复介绍游戏玩法的时间,也给了幼儿足够的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空间。如:在“碰一碰”这个游戏中,可以投放了不同的游戏材料,可以是玩具作为道具,有人边唱歌边根据材料不同特征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也可以是不同水果、不同动物头饰作为道具,幼儿学习找相同种类的朋友。无论幼儿运用的是什么道具,他都是在练习根据物品不同特征进行归类,并能根据音乐来发展变换情节。

3、设计交替变化的游戏玩法,逐步满足幼儿情感与生活的需要。

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游戏形式多变是幼儿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在民间音乐游戏中,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根据不同的游戏风格改变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好朋友”和“摇啊摇”幼儿不仅可以自主交换同伴,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由两人找到多人找,在难度和形式上可以更丰富多样,在按一定数量要求找朋友时,又体现与数学相结合,游戏让幼儿充分享受到自由,没有心里压力,情绪放松。如幼儿在游戏“小老鼠上灯台”中,幼儿进行的是一个共同的游戏内容,当歌曲停下后,将幼儿放在手下的手指抓住。幼儿通过不同的分组可以尝试各种游戏技能,如;有的是抓自己的手指,有的是几个小朋友的手指一起顶在一个小朋友的手上,有的是围成圆,依次抓旁边幼儿的手指。还可以自己扮演老鼠从某“灯台”上向下跳,从某个坡上滚下来等。

4、随机把握游戏过程中的难度,关注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幼儿的差异。

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的娱乐性,游戏玩法不是一成不变固定模式。很多民间音乐游戏可以在大、中、小三个年级段进行,在同一年龄段也可以体现不同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把握。如“找朋友”这个游戏,通过音乐自然过度,到换一个好朋友继续下一轮的游戏。小班:一对一游戏,中班:幼儿分成相同两组,内外圈游戏,大班: 1-2-4 -8„„由一个朋友向多个朋友递增发展,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法,请被邀请的好朋友坐上自己的列车里。与每个游戏配备的音乐、演唱方式和形式也不一样。“找朋友”的游戏音乐,旋律和歌词就有多个版本。如民间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以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为“灯台”、老鼠头饰等道具,幼儿能根据情景扮演不同角色。小班可以根据歌词模仿动作,中班体现动作技能,如在游戏中的向下跳和追逐跑的动作,而到大班则更注重逼真的表现情绪、情节。

(四)利用丰富化的情感教育,深入浅出地优化幼儿的个性品质。

自信、活泼、开朗、大方„„这些东西对孩子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

成功与失败。民间音乐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民间音乐游戏因为玩法有趣,材料简单,游戏规则可由玩者随机制定,不受环境、材料的限定,孩子们玩得开心、自在,为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奠定了基础。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1、帮助幼儿逐渐形成活泼乐观情绪。

情感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情感始于情绪。实验证明,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婴孩或者是精力充沛的孩童,都会对音乐游戏这个脍炙人口的情感表达方式做出较为积极的情绪反应。民间音乐游戏充满着无穷的趣味性和音乐性,在游戏中加入儿歌、音乐后,更显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孩子们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创造快乐、分享快乐,它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如“快快开锁”的游戏,在“金锁锁、银锁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歌声中,消除幼儿 和 老师及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中自由地高兴地活动。在孩子们感受快乐游戏的同时,也看到平时一些不太活泼、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变得异常的活跃和投入,这说明民间音乐游戏对于孩子性格、情绪的培养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

2、协助幼儿积极应对困难和竞争。

幼儿的活动能力十分有限,交往的圈子小,这就使得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到现实生活中去接受磨练,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则为孩子们提供了这种磨练的机会。如“划龙船”游戏,孩子们两组手拉手分别是两艘龙船,在音乐伴奏下,唱儿歌“划龙船呀 伙嘿!划龙船呀伙嘿„„”需要前面一名队员带头喊,后面队员齐声吆喝,到音乐停止时,看哪艘船划的距离远。让孩子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成败。也可以请一名队员冲破对方的“船舷”。如果队员冲破“船舷”即表明对方的一名成员将成为自己的队友,这表明本组的“龙船”加长,幼儿会萌生比比哪组麻绳长的愿望。当幼儿没能冲破对方的防线时,会面临失败所产生的挫折感,但丰富有趣的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这样反复的情绪和内心体验,使幼儿逐渐养成做事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

3、鼓励幼儿敢于自主合作与交往。

同伴是幼儿获得社会支持、发展社会技能是一个重要来源。民间音乐游戏不可能独立完成,大多是以自由结伴的方式组织的,如两两合作到多人合作,再到集体合作,或同伴之间的互相同化,互相模仿。由于参加游戏的人多,免不了会出现争执和矛盾。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商量、磨合,最终确定游戏方案,如民间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就需要一只老鹰、一只鸡妈妈和许多小鸡三种类型的角色。“开锁”游戏需要一个人当开锁人,其他人手拉手连成锁。“抬花轿”的游戏中,需要三人协商解决角色扮演的问题——谁抬花轿和坐花轿。孩子们在一起参加游戏讨论,商议游戏玩法和规则的过程中打开了交友空间。在熟悉游戏后幼儿又创编多种游戏玩法,商议变换游戏的角色。幼儿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习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想法、观点、情绪情感,形成和发展着幼儿的

同情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产生群体归属感。

4、积极激发幼儿集体主义的情感。

《纲要》中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率和尊重他人。民间游戏大都是群体性游戏,需要个人作为集体成员要彼此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准则,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技能。每个游戏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时必须自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在游戏中,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游戏的进行。例如“丢手绢”、“网小鱼”就需要数目相对稳定的人数和听音乐指令做动作,如果游戏者不按规则要求,在指令未发出就过早抢占位置,就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使游戏失去趣味性。这些游戏的违规者就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而民间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又使得幼儿能愉快地心甘情愿地去顺从游戏的规则和要求,而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会得到其他幼儿的提醒和督促,从而使其有效地矫正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养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良好习惯。

民间音乐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着民族文化教育的熏陶,增强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了诚实、自信、坚定勇敢等健康的性格特征。民间音乐游戏是一副良药,能在愉悦的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五)创设自由化的情境,增进亲子关系。

教育研究的成功,除了教师的努力外,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和理解。研究中我们发现亲子游戏、伙伴游戏与大带小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民间音乐游戏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并能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在参与游戏中和孩子共同成长。(见表三)

1、模仿游戏情境,促进亲子学习。

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但并不是孩子的专利。适当的动物类模仿游戏是促进家长参与的有力方式,也使得大人模仿小动物起来就更具有不一样的情趣。如:在游戏《小鱼游》中,家长很热衷于连起手来做成一张大鱼网、幼儿扮演小鱼在网中快乐地穿梭,根据歌词或音乐的变化,并共同感受小鱼被网住的惊险场面。游戏《大鸡小鸡》飞中,家长扮演大鸡抖动翅膀,幼儿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扮演小鸡展开翅膀,孩子和家长成为互相学习的好伙伴。

2、交换合作伙伴,增进亲子交往。

学会交往合作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在交往合作性游戏中,家长不仅看到自己孩子的变化,更学会关注周围孩子的发展,也让家长成为幼儿学习交往合作的一面镜子。如《摇啊摇》中,家长和幼儿互相摇动手臂并进行双手翻的动作之后,互相交换游戏对象,每一个家长不再是单独面对自己的孩子游戏,通过和其他孩子游戏,也将对自己孩子的一份情感同样倾注到别的孩子身上。如《找朋友》,家长和幼儿在寻找不同的好朋友的过程中相互给与一种面对陌生环境的勇气给与胆量。此外,游戏的难度也可因为家长的参与而灵活变化。

3、渗入民俗特色,引起亲子共鸣。

民间特色文化渊源流传,带有民间特色的游戏更能引起参与者的共鸣。我们将民风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同时在活动中探索如何引导家长主动参与游戏的方法。如迎新年游戏《卷鞭炮》,利用红绸布当炮仗,家长和孩子

被卷在其中,家长带着孩子走成螺旋形即卷成一个炮仗,再进行点“鞭炮”游戏,突出了我国过大年放鞭炮的民族特色。迎端午节游戏《划龙船》中,划龙船不再是大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传统喜庆节目。因为家长的参与,使得幼儿明白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真正意义,一声声整齐的喊号子节奏,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划桨动作,让过端午赛龙舟的传统项目更深入人心。

七、研究的体会和反思:

1、体会。

本次课题研究由于是我园独立承担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边学习、变实践、边总结提炼经验。我们感到最大的收获是:

1)促进幼儿综合音乐素质提高。

2)提高教师灵活的音乐教育技能。

3)转变了家长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增进家园互动。

2、反思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尤其在艺术修养上,尽管有不少教师在进行相关培训(有的在进修本科、有的在拜师学琴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但如何体现整合的有效性、合理性,如何对幼儿在民间音乐游戏中的艺术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还觉不够,还期待专家的引领,评价方式还要更科学合理。

八、课题研究成果

省级:

·在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论文评奖中

二等奖 吴敏 《寻找民间游戏与音乐活动的结合点》

张彤 《浅谈民间音乐游戏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潘燕君《民间音乐游戏的利用价值》

三等奖 郭碧虹《浅析幼儿园音乐教育利于幼儿成长》

马有彬《浅谈音乐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市级:

·张彤 论文《社会性关系在幼儿游戏发展中的作用及现状思考》在《武汉市教育学刊》2007年第四期刊

·张彤 论文《运用民间音乐游戏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获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中期优秀成果暨第

三届“新课程改革教科研论文评比”获二等奖。

区级:

· 潘燕 君 、吴敏在“十一五”课题中期检查中承担优质课展示,执教教学活动《老鼠嫁女》(张彤

谱词曲)、《金锁锁银锁锁》

2009年

省级:

·在湖北省2009年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

一等奖 张彤《教师音乐理论素质状况调查及对策》

二等奖 肖云《如何将民间音乐游戏和亲自活动相结合》

吴敏《运用现代化符号教学,创新民间音乐游戏》

习施《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三等奖 郭碧虹《让音乐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马有彬《将音乐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实践与探讨》;

市级:

·在武汉市家庭与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活动中,

一等奖 张彤《让民间音乐游戏成为家园沟通的桥梁》;

·在2009年武汉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赛论文评比活动中

一等奖 张彤《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幼儿音乐素质发展》; ·武汉市圈“中华传统美德”征文评比

二等奖 张彤 《让传统美德在音乐教育中沁入心田》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 2001年出版

[2]《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沛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出版

[3]《学前儿童经验音乐教育》王秀萍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9年出版

[4]《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焱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年出版

[5]《学前游戏论》丁海东著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出版

[6]《儿童游戏通论》刘焱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7]《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陈淑琴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出版

[8]《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编 196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9]《音乐艺术教育》齐易 张川著 人民出版社 2002年出版

11

《开发民间音乐游戏 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报告

青山区第一幼儿园小牛津分园 课题组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开发民间音乐游戏 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充分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特点,通过开发民间音乐游戏,增强教师音乐教育创新意识,促进幼儿身体、认知、语言等综合素质发展,使之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道德品格。

我们提出这个研究课题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认识:

1、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游戏是幼儿通过思考、想象、尝试、验证、

创造、吸收,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民间音乐游戏具有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童谣

容易表现,更贴近自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历程,重视探索儿童游戏与教育的关系逐渐成为今后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民间音乐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应该继承和发扬。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开发民间音乐游戏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课题。旨在通过开发民间音乐游戏,进一步探索民间音乐游戏与教育的关系,融合多元音乐文化思想,真正达到教育优势互补,创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均明确规定了游戏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关于儿童游戏观、活动区创设、自选游戏指导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关于“小幼衔接中的游戏问题”、“幼儿园音乐游戏”、“自主游戏”的研究等等;大批有关游戏研究的理论专著、教材、资料汇编、幼儿园教师用书及翻译著作纷纷出台。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对实践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指导作用。

同时,国外幼教机构在发展本土文化,创新民族教育中也在突飞猛进。韩国的幼教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强调爱国主义与礼貌教育,幼儿园里除了有完善的设施外,环境创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爱国主义氛围。美国学前教育的传统是与家庭密切合作,这种重视家庭、与家庭密切合作、对幼儿生存环境的立体式关注已经成为美国学前教育的传统。日本教育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品格。国外幼教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幼教的重视,国务院相续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大环境的成熟,造就了我园在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历程,重视探索儿童游戏与教育的关系逐渐成为今后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幼教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教学观,“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长期以来难以扭转。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许多幼儿园重技能,轻游戏,尤其是民间音乐游戏。同时在音乐教

育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中的音乐元素等仍是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另外音乐教育中缺乏游戏化研究,由此看来,幼儿园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一命题,又逐渐演变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不论是“主导活动”抑或是“基本活动”,都肯定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虽然认识到游戏与学前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我国在教育学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较为薄弱,大多还停留在游戏的年龄特点及教育建议的水平上,仅就游戏的指导谈游戏,简单移植游戏心理学理论与研究,对游戏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民间音乐游戏具有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目前许多幼儿园及家庭重视音乐技能培养,而轻视音乐游戏对幼儿所起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一些好的民间音乐游戏越来越被教师遗忘。

目前存在民间音乐游戏开发少,音乐游戏形式单一等现状。纵观我国游戏研究的发展状况,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几乎等于空白,这就很难发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真正意义,游戏往往被当作一个教学手段单独包含于幼儿园教育领域之中。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童谣容易表现,更贴近自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三、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

从实践到理性探索,形成相关游戏活动、幼儿个案追踪、游戏案例、家园配合、游戏评价等基本形成可操作的我园园本课程指导。促进幼儿在情感、道德、审美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子目标:

(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特征,整合有利的教育因素,构建适合于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民间音乐游戏课程目标、内容和形式。

(2)分解音乐教育研究内容,探讨自主与规则、生成与预成、合作与创造、不同游戏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自主发展,提高教师理性研究能力。

(3)通过游戏内容、游戏手段、游戏形式、生活环节、社会资源、游戏的评价多层面有机联系,初步开发具有操作性的民间音乐游戏。

四、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是以育人为目的,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为手段,以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为基础,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包括:

1、理论基础的研究。

2、以幼儿为主体的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的研究,包括音乐游戏与其它活动的整合。

3、以民间音乐游戏为主要活动的音乐教育形式,针对区域游戏、传统民间游戏、音乐游戏、主题性游戏等不同方面,进

行有关环境材料、师生互动、观察方式、学习方式等教育策略的研究。

4、民间音乐游戏对于幼儿音乐潜能、性格、社会化能力、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研究。

5、以民间音乐游戏为主体的课程研究。

五、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一)思路:

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支撑点进行实施,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音乐感知规律的方法,通过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用感受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即兴创造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让幼儿在听听、唱唱、玩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感知、理解、创造音乐。培养幼儿对民间音乐游戏的兴趣作为音乐活动的首要任务。

(二)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

1、采用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完善有效教学方案和实施策略,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良教育现状,形成园本特色的目的。

2、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研究信息、研究资料,找准突破口。

3、采用调查、测查法了解幼儿原有情况和前后差异,评价幼儿素质发展情况。

4、采用各类观察手段、现代多媒体技术等,记录、分析幼儿行为能力的变化,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整理成果。

(三)研究步骤:

2006年9月选题、拟订课题研究方案

2007年6月:立项、开题

2007年9月:开始进行课题研究

2008年10月:课题中期小结

2010年6月:课题结题

六、研究结果及分析:

音乐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培养能与自我、社会、自然和谐的人。民间音乐游戏突出幼儿主体性,使幼儿表现出在音乐活动中有亲和力、有分享精神、对音乐反应敏捷、节奏表现能力强、动作协调、富有一定创造精神、思维有序等使幼儿的音乐经验得到生长。

(一)从音乐作品的儿童化入手,提升幼儿整体的音乐素养。

由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弱,因此必须把音乐游戏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民间音乐游戏恰恰体现了这一特点,较好地满足了幼儿的需要。作为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充分调动孩子的激情,启动联想,发展想象,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实现素质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见表一、表二)

表一:幼儿音乐素质测试统计表

表二:幼儿在游戏中的音乐素质观察统计表

儿旋律感知的规律,并更加印证了柯达伊提出的“儿童自然发展法”理论,使幼儿感受民间音乐作品就显得并不那么费力,也更加体现了幼儿身心的发展特征。此外,很多民间音乐游戏以童谣方式呈现,歌词简单,音乐表现方式多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为主,为孩子广泛熟悉的,贴近日常生活的。无论从节奏表现、音准、模仿以及反应等方面,孩子们都表现出轻松自然参与活动中,当然掌握的完整性就更加的游刃有余。观察统计表显示,实验班幼儿对音乐的感知,

再现、辨别、节拍表现、哼唱等能力明显高于对比班幼儿。由于积极贯彻落实一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利用民间音乐作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精神环境(进餐环境、入睡环境、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坚持一贯地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幼儿综合音乐素养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对幼儿亲和力、分享精神、对音乐的反应、节奏、动作协调及音乐思维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有助于陶冶情操及艺术修养。

(二)将音乐游戏的内容生活化,利于幼儿亲身体验并加以创新。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生活,民间音乐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大多数民间音乐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来源于现实生活,其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还可以适当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抓住游戏特色,丰富游戏形式,寻找游戏新的突破口。(见表三)

表三:部分民间音乐游戏分类举例

以上游戏分类是分别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游戏特色及表现加以归纳总结。幼儿对游戏的理解水平,也会因为年龄不同而获得的游戏经验不尽相同。大班幼儿容易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习俗知识及社会关系,并在游戏中通过合作,获得生活经验,并能大胆表现和创编游戏情节。中班幼儿容易观察生活中某些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特征,结合词曲和动作变化进行游戏。小班幼儿能用动作形象地表现生活中存在的熟悉的事物,对有词类游戏更感兴趣,常常在边唱边游戏中感受躲、藏、抓、求助等情节。游戏作品的生活化,帮助幼儿理解了生活情境。如教师创编的“老鼠嫁女”游戏曲,就以传统民间故事为背景,改编成童谣,编曲采用民族小调,再配以唢呐的和声伴奏,既便于幼儿了解民风民俗,又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还有带有舞蹈意味的动作意向。把曲子的音乐表现性用相对简单的动作表达出来。幼儿可以像学舞蹈一样地学这些动作,幼儿一旦掌握的动作,就会百做不厌、百听不厌,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在身体愉悦中感悟音乐。. 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幼儿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丰富了相关生活知识技能。

(三)利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和感性经验。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奥尔夫特别强调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学习环境,他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是最重要的。” 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开放鼓励的环境、提供幼儿自主和主动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是确保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游戏形式上,灵活改变游戏对象,从单一游戏方式向多种游戏方式转变,涵盖了亲子、平行班、大带小不同游戏方式。对幼儿游戏经验的提升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见表三)

1、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幼儿感受强烈的民俗特色。

民间音乐游戏离不开音乐,民间音乐能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游戏氛围,使孩子在音乐游戏情景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为

音乐感染。教师在研究中能抓住幼儿喜爱有词游戏的特点开发游戏,同时借鉴我国民乐独有的特点,巧妙地用音乐指导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我们这样富有感染的音乐情景中,孩子更加投入和充满热情。如:教师创新的以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为游戏背景的大班“贴烧饼”游戏,和以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为游戏音乐的中班“彩巾飘飘”游戏,都是将民间游戏与民族器乐有效结合,体现出浓郁的民间音乐文化氛围,音乐的停止和变换,巧妙地成为了游戏的信号,提升了游戏的美感。

2、提供因地制宜的材料,可供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自主选择。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生活,因此很多游戏材料也可以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根据游戏的进展和需要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既省去了教师反复介绍游戏玩法的时间,也给了幼儿足够的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空间。如:在“碰一碰”这个游戏中,可以投放了不同的游戏材料,可以是玩具作为道具,有人边唱歌边根据材料不同特征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也可以是不同水果、不同动物头饰作为道具,幼儿学习找相同种类的朋友。无论幼儿运用的是什么道具,他都是在练习根据物品不同特征进行归类,并能根据音乐来发展变换情节。

3、设计交替变化的游戏玩法,逐步满足幼儿情感与生活的需要。

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游戏形式多变是幼儿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在民间音乐游戏中,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根据不同的游戏风格改变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好朋友”和“摇啊摇”幼儿不仅可以自主交换同伴,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由两人找到多人找,在难度和形式上可以更丰富多样,在按一定数量要求找朋友时,又体现与数学相结合,游戏让幼儿充分享受到自由,没有心里压力,情绪放松。如幼儿在游戏“小老鼠上灯台”中,幼儿进行的是一个共同的游戏内容,当歌曲停下后,将幼儿放在手下的手指抓住。幼儿通过不同的分组可以尝试各种游戏技能,如;有的是抓自己的手指,有的是几个小朋友的手指一起顶在一个小朋友的手上,有的是围成圆,依次抓旁边幼儿的手指。还可以自己扮演老鼠从某“灯台”上向下跳,从某个坡上滚下来等。

4、随机把握游戏过程中的难度,关注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幼儿的差异。

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的娱乐性,游戏玩法不是一成不变固定模式。很多民间音乐游戏可以在大、中、小三个年级段进行,在同一年龄段也可以体现不同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把握。如“找朋友”这个游戏,通过音乐自然过度,到换一个好朋友继续下一轮的游戏。小班:一对一游戏,中班:幼儿分成相同两组,内外圈游戏,大班: 1-2-4 -8„„由一个朋友向多个朋友递增发展,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法,请被邀请的好朋友坐上自己的列车里。与每个游戏配备的音乐、演唱方式和形式也不一样。“找朋友”的游戏音乐,旋律和歌词就有多个版本。如民间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以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为“灯台”、老鼠头饰等道具,幼儿能根据情景扮演不同角色。小班可以根据歌词模仿动作,中班体现动作技能,如在游戏中的向下跳和追逐跑的动作,而到大班则更注重逼真的表现情绪、情节。

(四)利用丰富化的情感教育,深入浅出地优化幼儿的个性品质。

自信、活泼、开朗、大方„„这些东西对孩子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

成功与失败。民间音乐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民间音乐游戏因为玩法有趣,材料简单,游戏规则可由玩者随机制定,不受环境、材料的限定,孩子们玩得开心、自在,为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奠定了基础。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1、帮助幼儿逐渐形成活泼乐观情绪。

情感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情感始于情绪。实验证明,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婴孩或者是精力充沛的孩童,都会对音乐游戏这个脍炙人口的情感表达方式做出较为积极的情绪反应。民间音乐游戏充满着无穷的趣味性和音乐性,在游戏中加入儿歌、音乐后,更显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孩子们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创造快乐、分享快乐,它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如“快快开锁”的游戏,在“金锁锁、银锁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歌声中,消除幼儿 和 老师及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中自由地高兴地活动。在孩子们感受快乐游戏的同时,也看到平时一些不太活泼、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变得异常的活跃和投入,这说明民间音乐游戏对于孩子性格、情绪的培养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

2、协助幼儿积极应对困难和竞争。

幼儿的活动能力十分有限,交往的圈子小,这就使得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到现实生活中去接受磨练,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则为孩子们提供了这种磨练的机会。如“划龙船”游戏,孩子们两组手拉手分别是两艘龙船,在音乐伴奏下,唱儿歌“划龙船呀 伙嘿!划龙船呀伙嘿„„”需要前面一名队员带头喊,后面队员齐声吆喝,到音乐停止时,看哪艘船划的距离远。让孩子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成败。也可以请一名队员冲破对方的“船舷”。如果队员冲破“船舷”即表明对方的一名成员将成为自己的队友,这表明本组的“龙船”加长,幼儿会萌生比比哪组麻绳长的愿望。当幼儿没能冲破对方的防线时,会面临失败所产生的挫折感,但丰富有趣的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这样反复的情绪和内心体验,使幼儿逐渐养成做事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

3、鼓励幼儿敢于自主合作与交往。

同伴是幼儿获得社会支持、发展社会技能是一个重要来源。民间音乐游戏不可能独立完成,大多是以自由结伴的方式组织的,如两两合作到多人合作,再到集体合作,或同伴之间的互相同化,互相模仿。由于参加游戏的人多,免不了会出现争执和矛盾。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商量、磨合,最终确定游戏方案,如民间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就需要一只老鹰、一只鸡妈妈和许多小鸡三种类型的角色。“开锁”游戏需要一个人当开锁人,其他人手拉手连成锁。“抬花轿”的游戏中,需要三人协商解决角色扮演的问题——谁抬花轿和坐花轿。孩子们在一起参加游戏讨论,商议游戏玩法和规则的过程中打开了交友空间。在熟悉游戏后幼儿又创编多种游戏玩法,商议变换游戏的角色。幼儿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习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想法、观点、情绪情感,形成和发展着幼儿的

同情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产生群体归属感。

4、积极激发幼儿集体主义的情感。

《纲要》中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率和尊重他人。民间游戏大都是群体性游戏,需要个人作为集体成员要彼此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准则,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技能。每个游戏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时必须自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在游戏中,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游戏的进行。例如“丢手绢”、“网小鱼”就需要数目相对稳定的人数和听音乐指令做动作,如果游戏者不按规则要求,在指令未发出就过早抢占位置,就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使游戏失去趣味性。这些游戏的违规者就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而民间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又使得幼儿能愉快地心甘情愿地去顺从游戏的规则和要求,而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会得到其他幼儿的提醒和督促,从而使其有效地矫正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养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良好习惯。

民间音乐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着民族文化教育的熏陶,增强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了诚实、自信、坚定勇敢等健康的性格特征。民间音乐游戏是一副良药,能在愉悦的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五)创设自由化的情境,增进亲子关系。

教育研究的成功,除了教师的努力外,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和理解。研究中我们发现亲子游戏、伙伴游戏与大带小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民间音乐游戏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并能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在参与游戏中和孩子共同成长。(见表三)

1、模仿游戏情境,促进亲子学习。

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但并不是孩子的专利。适当的动物类模仿游戏是促进家长参与的有力方式,也使得大人模仿小动物起来就更具有不一样的情趣。如:在游戏《小鱼游》中,家长很热衷于连起手来做成一张大鱼网、幼儿扮演小鱼在网中快乐地穿梭,根据歌词或音乐的变化,并共同感受小鱼被网住的惊险场面。游戏《大鸡小鸡》飞中,家长扮演大鸡抖动翅膀,幼儿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扮演小鸡展开翅膀,孩子和家长成为互相学习的好伙伴。

2、交换合作伙伴,增进亲子交往。

学会交往合作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在交往合作性游戏中,家长不仅看到自己孩子的变化,更学会关注周围孩子的发展,也让家长成为幼儿学习交往合作的一面镜子。如《摇啊摇》中,家长和幼儿互相摇动手臂并进行双手翻的动作之后,互相交换游戏对象,每一个家长不再是单独面对自己的孩子游戏,通过和其他孩子游戏,也将对自己孩子的一份情感同样倾注到别的孩子身上。如《找朋友》,家长和幼儿在寻找不同的好朋友的过程中相互给与一种面对陌生环境的勇气给与胆量。此外,游戏的难度也可因为家长的参与而灵活变化。

3、渗入民俗特色,引起亲子共鸣。

民间特色文化渊源流传,带有民间特色的游戏更能引起参与者的共鸣。我们将民风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同时在活动中探索如何引导家长主动参与游戏的方法。如迎新年游戏《卷鞭炮》,利用红绸布当炮仗,家长和孩子

被卷在其中,家长带着孩子走成螺旋形即卷成一个炮仗,再进行点“鞭炮”游戏,突出了我国过大年放鞭炮的民族特色。迎端午节游戏《划龙船》中,划龙船不再是大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传统喜庆节目。因为家长的参与,使得幼儿明白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真正意义,一声声整齐的喊号子节奏,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划桨动作,让过端午赛龙舟的传统项目更深入人心。

七、研究的体会和反思:

1、体会。

本次课题研究由于是我园独立承担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边学习、变实践、边总结提炼经验。我们感到最大的收获是:

1)促进幼儿综合音乐素质提高。

2)提高教师灵活的音乐教育技能。

3)转变了家长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增进家园互动。

2、反思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尤其在艺术修养上,尽管有不少教师在进行相关培训(有的在进修本科、有的在拜师学琴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但如何体现整合的有效性、合理性,如何对幼儿在民间音乐游戏中的艺术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还觉不够,还期待专家的引领,评价方式还要更科学合理。

八、课题研究成果

省级:

·在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论文评奖中

二等奖 吴敏 《寻找民间游戏与音乐活动的结合点》

张彤 《浅谈民间音乐游戏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潘燕君《民间音乐游戏的利用价值》

三等奖 郭碧虹《浅析幼儿园音乐教育利于幼儿成长》

马有彬《浅谈音乐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市级:

·张彤 论文《社会性关系在幼儿游戏发展中的作用及现状思考》在《武汉市教育学刊》2007年第四期刊

·张彤 论文《运用民间音乐游戏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获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中期优秀成果暨第

三届“新课程改革教科研论文评比”获二等奖。

区级:

· 潘燕 君 、吴敏在“十一五”课题中期检查中承担优质课展示,执教教学活动《老鼠嫁女》(张彤

谱词曲)、《金锁锁银锁锁》

2009年

省级:

·在湖北省2009年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

一等奖 张彤《教师音乐理论素质状况调查及对策》

二等奖 肖云《如何将民间音乐游戏和亲自活动相结合》

吴敏《运用现代化符号教学,创新民间音乐游戏》

习施《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三等奖 郭碧虹《让音乐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马有彬《将音乐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实践与探讨》;

市级:

·在武汉市家庭与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活动中,

一等奖 张彤《让民间音乐游戏成为家园沟通的桥梁》;

·在2009年武汉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赛论文评比活动中

一等奖 张彤《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幼儿音乐素质发展》; ·武汉市圈“中华传统美德”征文评比

二等奖 张彤 《让传统美德在音乐教育中沁入心田》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 2001年出版

[2]《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沛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出版

[3]《学前儿童经验音乐教育》王秀萍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9年出版

[4]《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焱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年出版

[5]《学前游戏论》丁海东著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出版

[6]《儿童游戏通论》刘焱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7]《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陈淑琴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出版

[8]《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编 196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9]《音乐艺术教育》齐易 张川著 人民出版社 2002年出版

11


相关文章

  •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永春仓满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 方莉梅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 ...查看


  • 韩国文化贸易
  • 韩国文化贸易综述 摘要: 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促进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韩国的文化贸易在近二十年的努力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仅促进了本国的文化产品的"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韩国文化的影 ...查看


  • 阳光大课间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 > 曲阜市 曲阜市民族小学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2013-05-16 15:53 作者:李丹 邱西焕 来源:大众网济宁站 曲阜市鲁城街道民族小学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多年来学校在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基础上,挖掘和 ...查看


  • 洞庭湖区民歌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 摘 要:洞庭湖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现今湖湘文化的中心.洞庭湖区蕴涵着深厚的音乐文化资源,其特有的湖区文化中富有强烈的湖湘文化气息,包含着浓郁地楚风楚韵.其中,风格独特.艺术价值很高的民间 ...查看


  •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上传: 彭湘晖 更新时间:2012-12-29 21:04: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 ...查看


  •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
  •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 一.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数字软件技术为支撑.以数字硬件产品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产业.日本文化创业产业分为4类:⑴声像(含广告).⑵音乐和音响(含广告).⑶游戏.⑷图书.报纸.图像.教材(含广告). ...查看


  •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 成都市各类幼儿园管理体制研究 2 国家政策导向与幼教发展趋势研究 3 灾后重建幼儿园现状调查 4 成都市乡镇中心园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5 成都市各级各类幼教机构师资需求调查 6 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模式研究 7 幼儿园 ...查看


  • 民间游戏案例
  • 小班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捕小鱼> 设计与执教:吴燕霞 时间:2016年4月6日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主要是由于我们园的幼儿是乡村的孩子,周一早上来园的时间,我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交流的甚欢,我便过去听了听,原来他们在一起讨论有关捕鱼的 ...查看


  • 腾冲的民俗资源
  • 腾冲的民俗资源与开发 一.腾冲民俗资源概况 腾冲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比如汉民间的腾越古乐.皮影戏.花灯.仙灯.鱼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