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器 教学设计 彭庆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陕西省丹凤中学生物组 彭庆

一、设计思想

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微观水平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教学过程既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教学内容要增加直观性,促进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讲授《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部分内容时,不应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而是通过实验探究及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制造细胞器模型,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模型,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与细胞有关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初中已学习过相关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社会知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但是,由于细胞器对于学生来说较抽象,所以教师课前就带领学生制作细胞器的模型,帮助学生对细胞器由一个直观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识别各种细胞器的电镜图和模式图。 ③判断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②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③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所做的细胞器的模型,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建立“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思想。 ②通过制作细胞器模型,现场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②各种细胞器的电镜图和模式图的识别。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采用“模型展示——观察描述——对比学习——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模型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指导学习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细胞器模型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十、板书设计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

形态:椭球形 结构:

外膜 内膜 基质 嵴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

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结构: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3、内质网 4、高尔基体 5、核糖体 6、溶酶体 7、液泡 8、中心体

二、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 动物细胞:

有中心体;无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高等植物细胞:

无中心体;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十一、教学反思

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课前指导学生制作细胞器的模型,因此在课堂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细胞器模型,对细胞器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直观的了解,这对于本节课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学生所做的模型,投影展示,

通过观察,学生总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并通过结构对比讲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及分布。体现“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完成重点内容后,对于其他六种细胞器,我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展开,并提前给出任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3、 学习完八种细胞器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细胞器从结构和分布等方面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细胞器的认识和掌握。同时,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做的细胞器现场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投影展示学生所做的模型以及我课前所做的细胞器的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别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模型,并总结出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发挥学习中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也提升了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从问题解决中获得成就感,增强生物学习的兴趣。

4、 本节课的不足是:(1)开始时较紧张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本应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所做的细胞器,但由于紧张最终变成教师自己介绍。(2)临场发挥应变能力差,学生组装好细胞模型时,应对学生所做的模型进行点评,并对所做的模型做简单的说明。(3)学生参与较少,课堂个别提问人数较少,集体回答次数较多,应该增加个别提问人数,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4)课堂时间处理的不够好,有点前松后紧,线粒体和叶绿体讲解时间较长,后面的知识提升和练习就稍微显得有点紧张。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陕西省丹凤中学生物组 彭庆

一、设计思想

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微观水平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教学过程既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教学内容要增加直观性,促进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讲授《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部分内容时,不应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而是通过实验探究及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制造细胞器模型,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模型,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与细胞有关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初中已学习过相关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社会知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但是,由于细胞器对于学生来说较抽象,所以教师课前就带领学生制作细胞器的模型,帮助学生对细胞器由一个直观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识别各种细胞器的电镜图和模式图。 ③判断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②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③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所做的细胞器的模型,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建立“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思想。 ②通过制作细胞器模型,现场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②各种细胞器的电镜图和模式图的识别。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采用“模型展示——观察描述——对比学习——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模型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指导学习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细胞器模型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十、板书设计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

形态:椭球形 结构:

外膜 内膜 基质 嵴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

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结构: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3、内质网 4、高尔基体 5、核糖体 6、溶酶体 7、液泡 8、中心体

二、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 动物细胞:

有中心体;无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高等植物细胞:

无中心体;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十一、教学反思

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课前指导学生制作细胞器的模型,因此在课堂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细胞器模型,对细胞器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直观的了解,这对于本节课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学生所做的模型,投影展示,

通过观察,学生总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并通过结构对比讲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及分布。体现“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完成重点内容后,对于其他六种细胞器,我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展开,并提前给出任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3、 学习完八种细胞器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细胞器从结构和分布等方面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细胞器的认识和掌握。同时,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做的细胞器现场组装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投影展示学生所做的模型以及我课前所做的细胞器的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别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模型,并总结出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发挥学习中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也提升了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从问题解决中获得成就感,增强生物学习的兴趣。

4、 本节课的不足是:(1)开始时较紧张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本应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所做的细胞器,但由于紧张最终变成教师自己介绍。(2)临场发挥应变能力差,学生组装好细胞模型时,应对学生所做的模型进行点评,并对所做的模型做简单的说明。(3)学生参与较少,课堂个别提问人数较少,集体回答次数较多,应该增加个别提问人数,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4)课堂时间处理的不够好,有点前松后紧,线粒体和叶绿体讲解时间较长,后面的知识提升和练习就稍微显得有点紧张。


相关文章

  • 高中生物必修1概念图汇编--人教版
  • 第1章 走进细胞 概念图汇编 -------人教版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概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 统及层次,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细胞学说 次要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细 ...查看


  • 生物必修1(人教版)滚动检测卷(一)
  • 滚动检测卷(一) 1.(2016·南京市高一期末) 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的是 ( ) A .HIV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 .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 D .父母 ...查看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赵占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三年.三年来,实验区不断扩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 ...查看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赵占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三年.三年来,实验区不断扩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 ...查看


  • 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走进细胞教案
  • 第一章走进细胞(教案)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cell的基础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cel ...查看


  • 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的衔接
  • 人教版初中生物和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衔接分析 2012级 学科教学 辛渭清 生物学科是一门很接近生活的自然科学,因此不管是初中生物授课还是高中生物授课都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和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及能力 ...查看


  • 高中全套课本清单-20140912
  • 高中全套课本清单 首先,高中有以下课程: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高考科目,都有学分) 体育,美术(或音乐),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分科目) 心理,自习,班会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九门课共有课本(必修和选修)共111本,清单如下 书名 价 ...查看


  •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封开县江口中学 陶 勇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它们的起源一直以来多被认为有别于其他细胞器.在人们为这两种细胞器设计的起源假说中,内共生起源学说很好地贴合 ...查看


  • 高中生物新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高中生物新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摘要 自2009年我省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已经过了3年的实践.从起初对新课程的好奇懵懂,和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到如今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等等,更有了真切深刻的认识.且对于常规的教学及其方向的把握心里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