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法则

  Mumford & Sons就像一群逃离现实生活的同学好友。经过两年世界巡演,他们的名气已经大到顺道就和电影明星结上婚的地步。那么现在呢?他们仍再接再厉。“我们希望在这个世界上传播美好。”他们这样告诉《Q》记者James Medd。   国纽约州Canandaigua的Marvin Sands表演中心,时间已近日上中天。建筑与3辆大型巡演巴士间,4个人在遮阳篷下的舞台上搭起了临时办公室,在手提电脑前忙忙碌碌。他们身边,一群身穿乐器主题T恤的工作人员默默地坐着。一张乒乓球桌已经在平台中央摆好了。此时,一个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穿着背心短裤的身影从一辆巴士上下来,走进阳光里。12点30分,对Mumford & Sons的“Country”Winston Marshall来说,漫漫巡演路上的新一天又开始了。   今天是这个纽约州北部城镇的大日子。   Marshall发现同样穿着背心的键盘手Ben Lovett已经在舞台上,而一会儿之后晃悠来的贝斯手Ted Dwane也撞衫了。只有主唱兼吉他手Marcus Mumford没能保持队形,一身T恤和黑色低腰牛仔裤出现了。不过有一点这4人是一致的:他们对冒险旅程中拥有的这片新舞台充满激情,但也有点想不明白自己是如何做到的。这就是Mumford & Sons,勃勃野心与极度谦逊在他们身上和睦共处。除却Adele、Coldplay与选秀偶像One Direction,他们就是眼下最大牌的英国乐队。他们的主唱和好莱坞明星、奥斯卡奖提名者、英国演员Carey Mulligan结了婚―正是同一个人,在自家的巡演巴士上接受《Q》采访时想抽烟,还礼貌周到地事先征求同意。Mumford & Sons的走红让许多人都大跌眼镜。5年前,人们觉得这4个精英学校出身的男孩玩玩蓝草音乐,只是为了在“间隔年”自娱自乐一把罢了。没人能料到,有朝一日他们会实现Oasis、Arctic Monkeys等英伦希望之星的未尽理想,打入美国市场,外加卖出近500万张唱片。他们的成功秘诀就印刻在Marshall的左臂上:班卓琴图案的文身上方,“巡演”这个词正沐浴着Canandaigua的阳光。   Mumford & Sons以“旅行乐队”自居。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们每12个月就有9个月是在路上度过的。他们从热爱的音乐中继承来那种云游四方的精神,渴望像江湖艺人和行吟诗人那样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也正是他们正在实践的。Lovett解释说:“这也是我们几个人聚在一起的原因,因为我们都热爱巡演,热爱冒险,热爱……在这样的地方一觉醒来,满怀兴奋地准备晚上的演出。”   当天晚些时候,结束了演出的Marcus Mumford与暖场乐队Dawes一起在Nashville的一家酒吧里,用两架鼓演绎了Bruce Springsteen的“Dancing In The Dark”。“太开心了。昨晚我们做了同样的事情,去酒吧与50个人一起在麦克风前即兴表演。上轮巡演的时候,我们会在演出后坐到观众席上继续弹唱,一瓶威士忌手手相传。”   巡演以外的任何事情似乎都成了累赘,就连录音也一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首张专辑《Sigh No More》之后花了3年时间才推出后续之作。“我们也想很高产,”Dwane语带嘲讽地说,“但是巡演和录唱片,两者很难兼顾。只有在几段行程之间我们才得以抽空进录音棚。”这么看来,新专辑《Babel》的成果还挺不赖。正如他们自己所说,Mumford & Sons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转型,而是稳扎稳打地在前进―依旧宏大,依旧激昂,依旧兼具英国民谣摇滚的戏剧感和内省,以及美国蓝草音乐的欢乐与活力。但比起前作来,新专辑变得更有层次、明暗杂糅,曲调也更为出色,而且似乎也更具流行潜质。今天碰巧是英国BBC Radio 1首播新单曲“I Will Wait”的日子,大家在办公区热切地期待着电台DJ Zane Lowe宣布的那一刻。Mumford & Sons自己则相对平静,Dwane试着融入了一下,最后还是小声嘀咕着走开了:“这歌我都听过无数遍了。”   果Marcus Mumford的哥哥当年没有给他录那盘蓝草音乐合辑,一切将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每个人接触音乐时都会被一个身边的人像毒贩子似的带上道,我哥哥就是‘贩’给我音乐的那个人。”Mumford说,“他给我听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流行乐、美国乐队Phish、Dave Matthews Band,还有Beatles、Oasis和Radiohead。我十几岁的时候第一个真正迷上的乐队就是Radiohead。”正是在那个时候,在温布尔登的高中King’s College School里,Marcus Mumford和Ben Lovett一起加入了一支名叫Détente的即兴爵士乐队,Mumford担任鼓手。两人8岁相识,12岁时在音乐老师、如今乐队的现场小号手Nick Etwell指导下开始玩乐队,至今已结下了17年的友谊。当年沉迷于重型乐队Deftones和Slipknot的Lovett回忆起Etwell的轶事来头头是道,似乎比老师的音乐还熟稔:“他一直是The Glenn Miller Memorial Band的成员,一周来辅导我们一次。很摇滚的一个人,总是一副宿醉未醒的样子。”   不着衬衫、包着头巾就来调音,承认自己在音乐方面最geek的键盘手本人此时看起来也十分摇滚。不过也许Marshall才是最有跑江湖气质的那个,尤其是考虑到他在乐队成立之初留的是脏辫。他最先接触重金属,后来才听了Bob Dylan,看了电影《O Brother, Where Art Thou?》。“之前我也听过民谣,但是这部电影给了它一种语境。就好像有的时候只有看过现场,你才能理解一支乐队,然后了解他们的品性,最终这一切加在一块儿,形成完整的印象。”   Marshall上的是伦敦的另一所名牌高中St Paul’s,他坦言自己当年就是个“典型的操蛋私校生”。他在那里也有自己的乐队Captain Kick,可惜“糟糕透顶,实际上不过是招集了9个混球而已”。Marshall的父母希望他能上大学,事实上在高中最后一年之前,他的成绩确实也十分不错。“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演出和出去玩上了。”(Marshall觉得自己也许现在还在某大学的神学系注册着。)因为Captain Kick找不到演出场所,Marshall大手笔地租下了一间地下室酒吧,并渐渐在那里发展出一项定期的演出活动,Mumford & Sons、Noah & The Whale和Laura Marling等民谣乐队都是从这里诞生的。   Mumford & Sons的第四位成员Ted Dwane从小就立志成为爵士乐手,并接受了一整套相关训练。28岁的他是乐队中最年长的,有时候这一点显而易见。“我偶尔会觉得自己有点老大哥的气质,尤其是在Winston面前。这不,Marky(Marcus)那小子昨晚就喝得烂醉,真受不了他那蠢样。”Dwane的人生经历与其他几位也惊人地一致:从Somerset的私立学校Millfield毕业后,他本要去利兹音乐学院报道,但是很快他就觉得,“每天被人教育实在太没意思”,于是就退学了。他搬去了布莱顿,加入同学Alan Pownall在那里组的一支乐队,而该乐队的鼓手正是Marcus Mumford。后来两人都被炒了鱿鱼,不过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这是家常便饭。“Winston起初是Laura Marling乐队里的,然后他被炒了。Marcus顶替了他,然后又把我拉了进去,最后我们都被炒了。Jay Jay Pistolet,也就是Justin Young在加入The Vaccines之前也是如此命运多舛。”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要被如此对待?“这个啊……被炒、被取代,反正就是被解雇了嘛。不过我每周有4天要和Marcus他们一起演出,所以很难配合已经制定好的巡演计划。搞乐队本来就是桩流动性很大的事嘛,Marcus在2007年开始组乐队的时候,也是到处挖墙角的。”   Marcus是Mumford & Sons4人中唯一接受过昂贵大学教育的,尽管他在爱丁堡大学的古典文学系只待了短短一年就回伦敦玩音乐了。不过他至今没有放弃进修的念头:“我考虑过拿个开放大学的文凭之类,不过我真的很想去学农学,因为我对农场什么的很感兴趣,那是个多么迷人、多么让人惊奇的所在啊。”《Q》在Marcus Mumford负责的乐队官网读书俱乐部板块上了解到,他刚读完了电影《老无所依》原著作者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血色子午线》(Blood Meridian)(“很棒,非常非常黑暗”),以及“权力游戏”系列(“我喜欢骑士、宝剑那类玩意儿,可能因为和古典比较沾边吧”)。尽管如此,Marcus还是告诉我们“其实乐队里最爱读书的人是Winny(Winston)”,而且“被叫成‘文学’乐队也挺傻的,因为我们并不是”。   可以想见,《Babel》绝大数应该是和Marcus Mumford的新婚妻子有关吧?不过在这个话题上我们的主唱始终三缄其口,因此关于歌词的探讨也收获甚微。他说他们“不想被某种成见框死”,也承认自己“有时含蓄得厉害”。他执意避免人们对他个人的关注,即使在过去也是如此:早在上学期间,他“无论在哪个圈子里都是边缘人物,既不是热衷开怀畅饮的酒友,也不最擅长足球。只是会在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去踢球,每天放学后要练练乐器罢了”。然而Mumford的低调也许并没有完全成功,现在他是乐队主唱,写大部分歌的歌词―不过看上去确实还不怎么酷(整天穿着帆船鞋,在舞台上也是),而且总是免不了一副郁郁寡欢的沉思表情。   被误解是他最担心的事,也是新专辑取名为“巴别塔”的原因―这个《圣经》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世上会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人们总是会误读这个误解那个,但是去你的,我们只是一支乐队,我们只是表演音乐的,所以就想痛痛快快地表达我们想表达的东西。”有着经营新教教会的父母和身为电影明星的妻子,Mumford毫无疑问是很排斥媒体的。“媒体会给人带来无穷烦恼。”他说,“我身边有些人都被那些流言蜚语整崩溃了。YouTube页面、Facebook,甚至我们自己的网站上,各种恶意的留言无处不在。”不光针对他本人,舆论有时甚至把整支乐队塑造成一群名不副实的公子哥,并宣称他们是这种玩票新潮流的先驱者―这一指控是他们竭力否认的。“我们都曾努力工作,并没有什么资助。”Lovett抗议道,“我在南伦敦的一家婚礼礼品公司做过打包工人,其他人也去古董仓库干过。我很尊敬我白手起家的父亲,不过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啃老族,而且也一直被灌输一个思想,就是无论你想做什么,都要靠自己努力。”   在低调做人的同时,Mumford & Sons也很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Lovett与好友一同经营的Communion厂牌,已发行了Gotye、Michael Kiwanuka等新人的唱片。而Gentlemen Of The Road Stopovers这样的音乐节本是给自己长脸的好机会,Mumford & Sons却不遗余力地为邀请来的其他乐队做宣传。Lovett说:“我们不是主角,我们更希望在一种齐心协力的氛围中。”   上9点,当Mumford & Sons走上舞台时,观众集体起立并再也没有坐下来。坐在《Q》左边20岁出头的女孩们尖叫起来,右边的一对情侣跳起舞来。《Sigh No More》里的任何一首歌都能引来大合唱。乐队在歌曲间歇没有太多话,但他们与观众紧密得显而易见。通过对美国观众的观察我们发现,他们在Mumford & Sons的音乐中找到了也许和英国人截然不同的感点。他们对所有凯尔特元素的衷爱,使得他们更接受外向、欢腾的爱尔兰吉格舞曲合唱。最令人震撼的是,身为英国人,这支乐队竟是那么实诚,没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气质,而这恰恰合了美国观众的心意。4位成员都是那么谨慎、那么勤奋,礼貌得就像商店店员,与之前的一代代充满朋克戏谑意味的典型英国乐队完全不同。不过要说他们刻意表现得谦虚,委实有些冤枉,正如Winston所言:“我们为什么要说‘哦,这不过是一场演出’之类的话呢?因为这一切真的太精彩了嘛。巡演总是让我们很兴奋,更不用说是在美国了!”他们的这种积极态度在自己的地盘英国也丝毫没有被削弱的迹象。   凌晨1点,乐队的巴士即将驶向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朴茨茅斯,在那里再次为观众带来难忘一夜。《Q》离开时,有人送来了香槟,而乐队似乎并没有接受好意的想法。   Mumford & Sons新专辑《Babel》现已上市。

  Mumford & Sons就像一群逃离现实生活的同学好友。经过两年世界巡演,他们的名气已经大到顺道就和电影明星结上婚的地步。那么现在呢?他们仍再接再厉。“我们希望在这个世界上传播美好。”他们这样告诉《Q》记者James Medd。   国纽约州Canandaigua的Marvin Sands表演中心,时间已近日上中天。建筑与3辆大型巡演巴士间,4个人在遮阳篷下的舞台上搭起了临时办公室,在手提电脑前忙忙碌碌。他们身边,一群身穿乐器主题T恤的工作人员默默地坐着。一张乒乓球桌已经在平台中央摆好了。此时,一个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穿着背心短裤的身影从一辆巴士上下来,走进阳光里。12点30分,对Mumford & Sons的“Country”Winston Marshall来说,漫漫巡演路上的新一天又开始了。   今天是这个纽约州北部城镇的大日子。   Marshall发现同样穿着背心的键盘手Ben Lovett已经在舞台上,而一会儿之后晃悠来的贝斯手Ted Dwane也撞衫了。只有主唱兼吉他手Marcus Mumford没能保持队形,一身T恤和黑色低腰牛仔裤出现了。不过有一点这4人是一致的:他们对冒险旅程中拥有的这片新舞台充满激情,但也有点想不明白自己是如何做到的。这就是Mumford & Sons,勃勃野心与极度谦逊在他们身上和睦共处。除却Adele、Coldplay与选秀偶像One Direction,他们就是眼下最大牌的英国乐队。他们的主唱和好莱坞明星、奥斯卡奖提名者、英国演员Carey Mulligan结了婚―正是同一个人,在自家的巡演巴士上接受《Q》采访时想抽烟,还礼貌周到地事先征求同意。Mumford & Sons的走红让许多人都大跌眼镜。5年前,人们觉得这4个精英学校出身的男孩玩玩蓝草音乐,只是为了在“间隔年”自娱自乐一把罢了。没人能料到,有朝一日他们会实现Oasis、Arctic Monkeys等英伦希望之星的未尽理想,打入美国市场,外加卖出近500万张唱片。他们的成功秘诀就印刻在Marshall的左臂上:班卓琴图案的文身上方,“巡演”这个词正沐浴着Canandaigua的阳光。   Mumford & Sons以“旅行乐队”自居。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们每12个月就有9个月是在路上度过的。他们从热爱的音乐中继承来那种云游四方的精神,渴望像江湖艺人和行吟诗人那样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也正是他们正在实践的。Lovett解释说:“这也是我们几个人聚在一起的原因,因为我们都热爱巡演,热爱冒险,热爱……在这样的地方一觉醒来,满怀兴奋地准备晚上的演出。”   当天晚些时候,结束了演出的Marcus Mumford与暖场乐队Dawes一起在Nashville的一家酒吧里,用两架鼓演绎了Bruce Springsteen的“Dancing In The Dark”。“太开心了。昨晚我们做了同样的事情,去酒吧与50个人一起在麦克风前即兴表演。上轮巡演的时候,我们会在演出后坐到观众席上继续弹唱,一瓶威士忌手手相传。”   巡演以外的任何事情似乎都成了累赘,就连录音也一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首张专辑《Sigh No More》之后花了3年时间才推出后续之作。“我们也想很高产,”Dwane语带嘲讽地说,“但是巡演和录唱片,两者很难兼顾。只有在几段行程之间我们才得以抽空进录音棚。”这么看来,新专辑《Babel》的成果还挺不赖。正如他们自己所说,Mumford & Sons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转型,而是稳扎稳打地在前进―依旧宏大,依旧激昂,依旧兼具英国民谣摇滚的戏剧感和内省,以及美国蓝草音乐的欢乐与活力。但比起前作来,新专辑变得更有层次、明暗杂糅,曲调也更为出色,而且似乎也更具流行潜质。今天碰巧是英国BBC Radio 1首播新单曲“I Will Wait”的日子,大家在办公区热切地期待着电台DJ Zane Lowe宣布的那一刻。Mumford & Sons自己则相对平静,Dwane试着融入了一下,最后还是小声嘀咕着走开了:“这歌我都听过无数遍了。”   果Marcus Mumford的哥哥当年没有给他录那盘蓝草音乐合辑,一切将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每个人接触音乐时都会被一个身边的人像毒贩子似的带上道,我哥哥就是‘贩’给我音乐的那个人。”Mumford说,“他给我听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流行乐、美国乐队Phish、Dave Matthews Band,还有Beatles、Oasis和Radiohead。我十几岁的时候第一个真正迷上的乐队就是Radiohead。”正是在那个时候,在温布尔登的高中King’s College School里,Marcus Mumford和Ben Lovett一起加入了一支名叫Détente的即兴爵士乐队,Mumford担任鼓手。两人8岁相识,12岁时在音乐老师、如今乐队的现场小号手Nick Etwell指导下开始玩乐队,至今已结下了17年的友谊。当年沉迷于重型乐队Deftones和Slipknot的Lovett回忆起Etwell的轶事来头头是道,似乎比老师的音乐还熟稔:“他一直是The Glenn Miller Memorial Band的成员,一周来辅导我们一次。很摇滚的一个人,总是一副宿醉未醒的样子。”   不着衬衫、包着头巾就来调音,承认自己在音乐方面最geek的键盘手本人此时看起来也十分摇滚。不过也许Marshall才是最有跑江湖气质的那个,尤其是考虑到他在乐队成立之初留的是脏辫。他最先接触重金属,后来才听了Bob Dylan,看了电影《O Brother, Where Art Thou?》。“之前我也听过民谣,但是这部电影给了它一种语境。就好像有的时候只有看过现场,你才能理解一支乐队,然后了解他们的品性,最终这一切加在一块儿,形成完整的印象。”   Marshall上的是伦敦的另一所名牌高中St Paul’s,他坦言自己当年就是个“典型的操蛋私校生”。他在那里也有自己的乐队Captain Kick,可惜“糟糕透顶,实际上不过是招集了9个混球而已”。Marshall的父母希望他能上大学,事实上在高中最后一年之前,他的成绩确实也十分不错。“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演出和出去玩上了。”(Marshall觉得自己也许现在还在某大学的神学系注册着。)因为Captain Kick找不到演出场所,Marshall大手笔地租下了一间地下室酒吧,并渐渐在那里发展出一项定期的演出活动,Mumford & Sons、Noah & The Whale和Laura Marling等民谣乐队都是从这里诞生的。   Mumford & Sons的第四位成员Ted Dwane从小就立志成为爵士乐手,并接受了一整套相关训练。28岁的他是乐队中最年长的,有时候这一点显而易见。“我偶尔会觉得自己有点老大哥的气质,尤其是在Winston面前。这不,Marky(Marcus)那小子昨晚就喝得烂醉,真受不了他那蠢样。”Dwane的人生经历与其他几位也惊人地一致:从Somerset的私立学校Millfield毕业后,他本要去利兹音乐学院报道,但是很快他就觉得,“每天被人教育实在太没意思”,于是就退学了。他搬去了布莱顿,加入同学Alan Pownall在那里组的一支乐队,而该乐队的鼓手正是Marcus Mumford。后来两人都被炒了鱿鱼,不过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这是家常便饭。“Winston起初是Laura Marling乐队里的,然后他被炒了。Marcus顶替了他,然后又把我拉了进去,最后我们都被炒了。Jay Jay Pistolet,也就是Justin Young在加入The Vaccines之前也是如此命运多舛。”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要被如此对待?“这个啊……被炒、被取代,反正就是被解雇了嘛。不过我每周有4天要和Marcus他们一起演出,所以很难配合已经制定好的巡演计划。搞乐队本来就是桩流动性很大的事嘛,Marcus在2007年开始组乐队的时候,也是到处挖墙角的。”   Marcus是Mumford & Sons4人中唯一接受过昂贵大学教育的,尽管他在爱丁堡大学的古典文学系只待了短短一年就回伦敦玩音乐了。不过他至今没有放弃进修的念头:“我考虑过拿个开放大学的文凭之类,不过我真的很想去学农学,因为我对农场什么的很感兴趣,那是个多么迷人、多么让人惊奇的所在啊。”《Q》在Marcus Mumford负责的乐队官网读书俱乐部板块上了解到,他刚读完了电影《老无所依》原著作者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血色子午线》(Blood Meridian)(“很棒,非常非常黑暗”),以及“权力游戏”系列(“我喜欢骑士、宝剑那类玩意儿,可能因为和古典比较沾边吧”)。尽管如此,Marcus还是告诉我们“其实乐队里最爱读书的人是Winny(Winston)”,而且“被叫成‘文学’乐队也挺傻的,因为我们并不是”。   可以想见,《Babel》绝大数应该是和Marcus Mumford的新婚妻子有关吧?不过在这个话题上我们的主唱始终三缄其口,因此关于歌词的探讨也收获甚微。他说他们“不想被某种成见框死”,也承认自己“有时含蓄得厉害”。他执意避免人们对他个人的关注,即使在过去也是如此:早在上学期间,他“无论在哪个圈子里都是边缘人物,既不是热衷开怀畅饮的酒友,也不最擅长足球。只是会在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去踢球,每天放学后要练练乐器罢了”。然而Mumford的低调也许并没有完全成功,现在他是乐队主唱,写大部分歌的歌词―不过看上去确实还不怎么酷(整天穿着帆船鞋,在舞台上也是),而且总是免不了一副郁郁寡欢的沉思表情。   被误解是他最担心的事,也是新专辑取名为“巴别塔”的原因―这个《圣经》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世上会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人们总是会误读这个误解那个,但是去你的,我们只是一支乐队,我们只是表演音乐的,所以就想痛痛快快地表达我们想表达的东西。”有着经营新教教会的父母和身为电影明星的妻子,Mumford毫无疑问是很排斥媒体的。“媒体会给人带来无穷烦恼。”他说,“我身边有些人都被那些流言蜚语整崩溃了。YouTube页面、Facebook,甚至我们自己的网站上,各种恶意的留言无处不在。”不光针对他本人,舆论有时甚至把整支乐队塑造成一群名不副实的公子哥,并宣称他们是这种玩票新潮流的先驱者―这一指控是他们竭力否认的。“我们都曾努力工作,并没有什么资助。”Lovett抗议道,“我在南伦敦的一家婚礼礼品公司做过打包工人,其他人也去古董仓库干过。我很尊敬我白手起家的父亲,不过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啃老族,而且也一直被灌输一个思想,就是无论你想做什么,都要靠自己努力。”   在低调做人的同时,Mumford & Sons也很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Lovett与好友一同经营的Communion厂牌,已发行了Gotye、Michael Kiwanuka等新人的唱片。而Gentlemen Of The Road Stopovers这样的音乐节本是给自己长脸的好机会,Mumford & Sons却不遗余力地为邀请来的其他乐队做宣传。Lovett说:“我们不是主角,我们更希望在一种齐心协力的氛围中。”   上9点,当Mumford & Sons走上舞台时,观众集体起立并再也没有坐下来。坐在《Q》左边20岁出头的女孩们尖叫起来,右边的一对情侣跳起舞来。《Sigh No More》里的任何一首歌都能引来大合唱。乐队在歌曲间歇没有太多话,但他们与观众紧密得显而易见。通过对美国观众的观察我们发现,他们在Mumford & Sons的音乐中找到了也许和英国人截然不同的感点。他们对所有凯尔特元素的衷爱,使得他们更接受外向、欢腾的爱尔兰吉格舞曲合唱。最令人震撼的是,身为英国人,这支乐队竟是那么实诚,没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气质,而这恰恰合了美国观众的心意。4位成员都是那么谨慎、那么勤奋,礼貌得就像商店店员,与之前的一代代充满朋克戏谑意味的典型英国乐队完全不同。不过要说他们刻意表现得谦虚,委实有些冤枉,正如Winston所言:“我们为什么要说‘哦,这不过是一场演出’之类的话呢?因为这一切真的太精彩了嘛。巡演总是让我们很兴奋,更不用说是在美国了!”他们的这种积极态度在自己的地盘英国也丝毫没有被削弱的迹象。   凌晨1点,乐队的巴士即将驶向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朴茨茅斯,在那里再次为观众带来难忘一夜。《Q》离开时,有人送来了香槟,而乐队似乎并没有接受好意的想法。   Mumford & Sons新专辑《Babel》现已上市。


相关文章

  • 读[荒野的呼唤]有感
  • 杰克.伦敦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独树一炽,充满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这本<荒野的呼唤>也不例外,它展现了动物(包括人类)原始.阳刚.野性的一面,和它们对生命的呼唤. 这本书讲述了一只温顺.高贵的家犬巴史逐渐回归野性.重返荒 ...查看


  • [荒野求生]读后感
  • <荒野求生>读后感 <荒野求生>读后感 <荒野求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各种生存技能,充分让我们在大饱眼福之余,吸收到更多实用的知识技能. 荒野历险爆笑漫画,少年野外求生手册,该书以队长金炳万名字命名, ...查看


  • "狼"与"狗"的嬗变--[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比较阅读
  • "狼"与"狗"的嬗变 --<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比较阅读 徐福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63) 摘 要: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和<白 ...查看


  •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思想矛盾和复杂性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第6期)1卷(01782 0 (J.ShanxiAric.Univ.SocialScienceEdition)No.6Vol.112012 g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思想矛盾和复杂性 赵永 ...查看


  • 永不放弃的希望
  • 永不放弃的希望 --读<荒野求生>系列有感 六(2)班 李天任 "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这是生存技能的基石.除此之外,荒野求生的第一条法则就是永远保持微笑,只要你活着就有希望."这句话,就是世界著名野外生存专家. ...查看


  • 奔向荒野读后感
  • 篇一:奔向荒野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我终于认认真真的把<奔向荒野>这本扣人心弦,情节曲折的书看完了.这本书主要内容讲的是,9岁小男孩威尔和他妈妈得知爸爸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死讯,痛不欲生.为了缓解悲伤,他们去美丽的万岛之国--印度尼西 ...查看


  • 森林现状与保护
  • 森林现状与保护 摘要: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可以净化空气,过滤尘埃,它能制造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此外,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森林面积却逐年锐减,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生态问题.所以, ...查看


  • 爱国名言:爱国主义名言
  •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 --巴斯德 劳动者的组织性. ...查看


  • 荒野求生分析
  • 姓名:杨宁 班级:广电131 学号:[1**********]1 <荒野求生秘技>画面分析 摘要: <荒野求生>是Discovery频道的一档户外纪实电视节目,也称<荒野求生>.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