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份合金体系相图的绘制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 程 名 称:

实 验 名 称:

学 院: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报告人:班级:

实 验 时 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目的要求

1、用热分析法测量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2、学会热电偶测温技术。;

3、掌握可控升降温电炉和数字式控温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二组分固-液相图

以体系所含物质的组成为自变量,温度为应变量所得到的T-X 图是常见的一种相图。

二组分体系的自由度与相的数目有以下关系:

自由度=组分数-相数+2

图Ⅱ-7-1(a )以邻-、对-硝基氯苯为例表示有低共溶点相图的构成情况:高温区为均匀的液相,下面是三个两相共存区,至于两个互不相溶的固相A 、B 和液相L 三相平衡共存现象则是固-液相图所特有的。在三相共存的水平线上,自由度等于零。处于这个平衡状态下的温度TE 、物质组成A 、B 和XE 都不可改变。TE 和XE 构成的这一点称为低共熔点。

2、热分析法和步冷曲线

热分析法是相图绘制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按一定比例配成均匀的液相体系,让它缓慢冷却,以体系温度对时间作图,则为步冷曲线。

图Ⅱ-7-1(b )为与图(a)标示的三个组成相应的步冷曲线。曲线(Ⅰ)表示,将纯B 液体冷却至TB 时,体系温度将保持恒定直到样品完全凝固。曲线上出现一个水平段后再继续下降。在一定压力下,单组分的两相平衡体系自由度为零,TB 是定值。曲线(Ⅲ)具有低共溶物的成分。该液体冷却时,情况与纯B 体系相似。曲线(Ⅱ)代表了上述两组成之间的情况。设把一个组成为X1的液相冷却至T1,即有B 的固相析出。与前两种情况不同,这时体系还有一个自由

度,温度将可继续下降。不过由于B 的凝固所释放的热效应将使该曲线的斜率明显变小,在T1处出现一个转折。

三、仪器与试剂

KWL-09多头可控升降温电炉。

SWKY -1型数字控温仪,配控温热电偶和测温热电偶。

微型计算机,金属相图测绘软件。

1~6号样品,分别为含铅0、20、40、60、80、100%的铅锡合金

实验者自备U 盘一个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操作:

1、检查1~6号样品管是否依次放在试管架上,控温探头Ⅰ是否放入加热腔内,测温探头Ⅱ应放在1号样品管内。

2、依次打开微型计算机和SWKY ―1型数字控温仪的电源开关,调节SWKY ―1型数字控温仪至380℃;按“工作/置数”键使工作指示灯亮,电炉开始通电升温。

3、从微型计算机桌面双击“金属相图1.5”软件,进入软件主界面,点击“设置坐标”,弹出对话框,设置温度范围0~400℃,时间20min 。

4、从试管架上取出1号样品管放入电炉加热腔内,待“温度显示Ⅱ”示数(即样品的温度) 升至380℃时(整个实验期间要绝对避免温度超过400℃,以免损坏仪器),小心将l 号样品管连同测温热电偶移至冷却腔内,把2号样品管放入加热腔内加热。待“温度显示Ⅱ”示数开始下降时,点击“开始绘图”,金属相图软件会记录1号样品的步冷曲线图,当温度降至140℃,点击“停止绘图”。点击“保存”,文件名为“实验者姓名―00”,然后将1号样品管放回试管架原位置,将测温探头Ⅱ插入2号样品管内,待温度超过350℃时,小心将2号样品管连同测温热电偶移至冷却腔内,按照1号样品相同步骤冷却绘图,并保存文件名为“实验者姓名―20”。

5、用同样的方法测余下4个样品的步冷曲线图。(在绘制6号样品图像的同时,把1号样品放在炉腔加热。) 完毕后关闭SWKY ―1型数字控温仪。

(二)数据处理与绘图:

1、记下“实验者姓名-00”跟“实验者姓名-100”的平台温度,以及“实验者姓名-20”、“ 实验者姓名-40”、“ 实验者姓名-60”、“ 实验者姓名-80”的平台温度和拐点温度。

2、点击主界面“打开”键,在弹出对话框后选择文件“实验者姓名―00”,用鼠标点击图像,在平台曲线前中后各取1点,读取3点的 “纵坐标”并取这3点“纵坐标”的平均值,记录于下表,同时清屏;打开“实验者姓名―100”用鼠标点击图像,在平台曲线前中后各取1点,读取3点的 “纵坐标”并取这3点“纵坐标”的平均值,记录于下表,同时清屏;打开“实验者姓名―20”,点击第一拐点,读取并记录拐点温度,并找出该曲线的平台曲线温度,并记录于下表,同时清屏;依次读取“实验者姓名―20” “实验者姓名―40”、“ 实验者姓名―60”和“实验者姓名―80”的拐点与平台温度。

3、退出程序“金属相图1.5”,打开程序“金属相图1 .1”,设置坐标“温度

0-400℃,时间20min ”. 点击“步冷曲线/金属相图”后,设置坐标“0-400℃”,再点击“相点坐标”,弹出对话框“金属相图坐标点”,输入低共熔点温度(即“实验者姓名―20”、 “实验者姓名―40”、“ 实验者姓名―60”、“ 实验者姓名―80”平台温度的平均数) ,测试次数为6。点击“添加”,此时下方会给出6组数据填写框,在其左侧方格内分别填入实验者姓名―00平台温度、实验者姓名―100平台温度、实验者姓名―20拐点温度、实验者姓名―40拐点温度、实验者姓名―60拐点温度、实验者姓名―80拐点温度,在右侧依次为0、100、20、40、60、80,点击“确定”后,在主界面上点击“绘制相图”,此时软件会拟合出金属相图,保存文件名为 “实验者姓名-TU ”。

五、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二组份合金体系相图

数据分析:根据相图得出,最低共熔点:T=177.98(℃),ωSn =65.51%。

理论值,铅-锡的最低共熔点为T 理=183.00(℃),ωSn 理=61.9%

相对误差:E 1=(177.98—183.00)/183.00*100%=—2.74%

E 2=(65.51—61.9)/61.9*100%=5.83%

本实验测得最低共熔点的相对误差为—2.74%,锡含量的相对误差为5.83%。实验误差不是很大,比较成功。实验中关键是测量相变的温度,由其原理可知,当实验药品降温接近平衡态时实验结果才准确,所以在读取平台跟拐点温度时的偏差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这个误差的主要来源。

六、思考与讨论

1、对于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 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

答: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在其熔点出现水平段, 混合物在共熔温度出现水平段。

2、步冷曲线各段的斜率以及水平段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斜率有散热速度决定,散热速度取决于物质种类和温差,还与平衡记录仪的走纸速度和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比例有关。平台的长短由相变持续时间决定。当相变持续时间长,则相变中持续放热,平台就长;反之则短。

3、试从实验方法比较测绘气-液相图和固-液相图的异同点?

答:不同点:确定坐标的方式不同,气-液相图是温度—组成相图,而固-液相图是步冷曲线/金属相图。

相同点:都是确定温度与浓度的关系,数据都是热力学平衡下的结果。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 程 名 称:

实 验 名 称:

学 院: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报告人:班级:

实 验 时 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目的要求

1、用热分析法测量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2、学会热电偶测温技术。;

3、掌握可控升降温电炉和数字式控温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二组分固-液相图

以体系所含物质的组成为自变量,温度为应变量所得到的T-X 图是常见的一种相图。

二组分体系的自由度与相的数目有以下关系:

自由度=组分数-相数+2

图Ⅱ-7-1(a )以邻-、对-硝基氯苯为例表示有低共溶点相图的构成情况:高温区为均匀的液相,下面是三个两相共存区,至于两个互不相溶的固相A 、B 和液相L 三相平衡共存现象则是固-液相图所特有的。在三相共存的水平线上,自由度等于零。处于这个平衡状态下的温度TE 、物质组成A 、B 和XE 都不可改变。TE 和XE 构成的这一点称为低共熔点。

2、热分析法和步冷曲线

热分析法是相图绘制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按一定比例配成均匀的液相体系,让它缓慢冷却,以体系温度对时间作图,则为步冷曲线。

图Ⅱ-7-1(b )为与图(a)标示的三个组成相应的步冷曲线。曲线(Ⅰ)表示,将纯B 液体冷却至TB 时,体系温度将保持恒定直到样品完全凝固。曲线上出现一个水平段后再继续下降。在一定压力下,单组分的两相平衡体系自由度为零,TB 是定值。曲线(Ⅲ)具有低共溶物的成分。该液体冷却时,情况与纯B 体系相似。曲线(Ⅱ)代表了上述两组成之间的情况。设把一个组成为X1的液相冷却至T1,即有B 的固相析出。与前两种情况不同,这时体系还有一个自由

度,温度将可继续下降。不过由于B 的凝固所释放的热效应将使该曲线的斜率明显变小,在T1处出现一个转折。

三、仪器与试剂

KWL-09多头可控升降温电炉。

SWKY -1型数字控温仪,配控温热电偶和测温热电偶。

微型计算机,金属相图测绘软件。

1~6号样品,分别为含铅0、20、40、60、80、100%的铅锡合金

实验者自备U 盘一个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操作:

1、检查1~6号样品管是否依次放在试管架上,控温探头Ⅰ是否放入加热腔内,测温探头Ⅱ应放在1号样品管内。

2、依次打开微型计算机和SWKY ―1型数字控温仪的电源开关,调节SWKY ―1型数字控温仪至380℃;按“工作/置数”键使工作指示灯亮,电炉开始通电升温。

3、从微型计算机桌面双击“金属相图1.5”软件,进入软件主界面,点击“设置坐标”,弹出对话框,设置温度范围0~400℃,时间20min 。

4、从试管架上取出1号样品管放入电炉加热腔内,待“温度显示Ⅱ”示数(即样品的温度) 升至380℃时(整个实验期间要绝对避免温度超过400℃,以免损坏仪器),小心将l 号样品管连同测温热电偶移至冷却腔内,把2号样品管放入加热腔内加热。待“温度显示Ⅱ”示数开始下降时,点击“开始绘图”,金属相图软件会记录1号样品的步冷曲线图,当温度降至140℃,点击“停止绘图”。点击“保存”,文件名为“实验者姓名―00”,然后将1号样品管放回试管架原位置,将测温探头Ⅱ插入2号样品管内,待温度超过350℃时,小心将2号样品管连同测温热电偶移至冷却腔内,按照1号样品相同步骤冷却绘图,并保存文件名为“实验者姓名―20”。

5、用同样的方法测余下4个样品的步冷曲线图。(在绘制6号样品图像的同时,把1号样品放在炉腔加热。) 完毕后关闭SWKY ―1型数字控温仪。

(二)数据处理与绘图:

1、记下“实验者姓名-00”跟“实验者姓名-100”的平台温度,以及“实验者姓名-20”、“ 实验者姓名-40”、“ 实验者姓名-60”、“ 实验者姓名-80”的平台温度和拐点温度。

2、点击主界面“打开”键,在弹出对话框后选择文件“实验者姓名―00”,用鼠标点击图像,在平台曲线前中后各取1点,读取3点的 “纵坐标”并取这3点“纵坐标”的平均值,记录于下表,同时清屏;打开“实验者姓名―100”用鼠标点击图像,在平台曲线前中后各取1点,读取3点的 “纵坐标”并取这3点“纵坐标”的平均值,记录于下表,同时清屏;打开“实验者姓名―20”,点击第一拐点,读取并记录拐点温度,并找出该曲线的平台曲线温度,并记录于下表,同时清屏;依次读取“实验者姓名―20” “实验者姓名―40”、“ 实验者姓名―60”和“实验者姓名―80”的拐点与平台温度。

3、退出程序“金属相图1.5”,打开程序“金属相图1 .1”,设置坐标“温度

0-400℃,时间20min ”. 点击“步冷曲线/金属相图”后,设置坐标“0-400℃”,再点击“相点坐标”,弹出对话框“金属相图坐标点”,输入低共熔点温度(即“实验者姓名―20”、 “实验者姓名―40”、“ 实验者姓名―60”、“ 实验者姓名―80”平台温度的平均数) ,测试次数为6。点击“添加”,此时下方会给出6组数据填写框,在其左侧方格内分别填入实验者姓名―00平台温度、实验者姓名―100平台温度、实验者姓名―20拐点温度、实验者姓名―40拐点温度、实验者姓名―60拐点温度、实验者姓名―80拐点温度,在右侧依次为0、100、20、40、60、80,点击“确定”后,在主界面上点击“绘制相图”,此时软件会拟合出金属相图,保存文件名为 “实验者姓名-TU ”。

五、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二组份合金体系相图

数据分析:根据相图得出,最低共熔点:T=177.98(℃),ωSn =65.51%。

理论值,铅-锡的最低共熔点为T 理=183.00(℃),ωSn 理=61.9%

相对误差:E 1=(177.98—183.00)/183.00*100%=—2.74%

E 2=(65.51—61.9)/61.9*100%=5.83%

本实验测得最低共熔点的相对误差为—2.74%,锡含量的相对误差为5.83%。实验误差不是很大,比较成功。实验中关键是测量相变的温度,由其原理可知,当实验药品降温接近平衡态时实验结果才准确,所以在读取平台跟拐点温度时的偏差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这个误差的主要来源。

六、思考与讨论

1、对于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 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

答: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在其熔点出现水平段, 混合物在共熔温度出现水平段。

2、步冷曲线各段的斜率以及水平段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斜率有散热速度决定,散热速度取决于物质种类和温差,还与平衡记录仪的走纸速度和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比例有关。平台的长短由相变持续时间决定。当相变持续时间长,则相变中持续放热,平台就长;反之则短。

3、试从实验方法比较测绘气-液相图和固-液相图的异同点?

答:不同点:确定坐标的方式不同,气-液相图是温度—组成相图,而固-液相图是步冷曲线/金属相图。

相同点:都是确定温度与浓度的关系,数据都是热力学平衡下的结果。


相关文章

  •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姓 名: 蔡晓 学号: ...查看


  • 二元合金相图的测定实验
  •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金属的塑性变形 组别 第6组 学号.姓名: 2012034036 学号.姓名: 2012034035 学号.姓名: 2012034034 学号.姓名: 2012034037 学号.姓名: 2012034038 学号.姓名 ...查看


  •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 1
  •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 ...查看


  • 金属材料答案
  • 1.何谓共晶转变.共析转变.固溶体的二次析出转变?根据Fe-Fe 3C 相图写出 它们的转变方程式,并说明转变产物的名称.形态及对铁碳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答: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晶 ...查看


  • 二组分合金相图实验的改进研究
  • !!型!!!!二兰!堕 CNl2一1352/N 实验室科学第13卷第5期2010年10月 V01.13 No.5 OeL2010 LABORATORY SCIENCE 二组分合金相图实验的改进研究 吴梅芬,王晓岗,曹同成,许新华,胡慧康 ( ...查看


  •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一)-机制
  • 机械制造基础(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一)Machine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一) 课程编码: Z105048 总学时/总学分:56/3.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56/3.5 适用专业:机械 ...查看


  •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教学大纲
  •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键合(4学时) 了解物质由原子组成,而组成材料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键合是决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1 原子结构 (一).原子结构: (二).原子间的键合: (三).高分子链. §2 原子间的键合 (一).金属键 ...查看


  • 分离工程考试题重点
  •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 )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 )的逆过程. 2.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 )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 3. 分离过程是( )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 )来达到分离目的. 4. 工业上常 ...查看


  • 相图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 相图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对材料的需求以及要求从未间断.很明显,工业越发达,对材料的要求越高.更高端的产业,对材料的要求自然也更加苛刻.像我们应用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材料要求更是极端苛刻的.但是在人类历史上,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新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