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方位的典型人物报道

  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真心诚意为残疾人办实事。2005年2月,王延勤病故后,大批残疾人自发赶来送别,场面十分感人。此时,宁波各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王延勤先进事迹的报道。中国宁波网在这一报道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特色,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评论、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成为了网络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成功案例。

  

  自采新闻 掌握第一手报道材料

  

  自采新闻是目前部分新闻网站正在积极探索的发展之路,从转发新闻到整合新闻再到自采新闻过程,正是新闻网站发展壮大的历程。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中,自采新闻为网站记者、编辑了解这一人物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有利于他们在发布新闻、整合新闻及把握整个新闻事实时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在对王延勤这一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中,中国宁波网记者主动出击,对王延勤家人、朋友和受过他帮助的残疾人等10余人进行采访,搜集了大量有关王延勤的生平点滴和具体事例。王延勤的事迹之所以能牵动广大群众的心,是因为王延勤心系群众、关注弱势群体;残疾人对他的深厚感情,来源于他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有一位采访对象这样对记者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要学习我们身边像他这样的共产党员。有了这一深刻的感性认识,对记者取材、写作甚至在影响编辑思路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们深知,站在关注弱势群体的角度报道这一人物,将更能引起网民的共鸣;站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报道这一人物,将使这一人物更具有典型性。

  为了使报道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中国宁波网主要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报道,先后采访并制作了《讲述王延勤》、《呼唤王延勤感动在人间》、《专访王延勤妻子赵宝枝》、《专访王延勤儿子王宁》、《专访三市养怡院院长邵素月》等视频节目共计130多分钟。真实的展现了王延勤工作、生活过的环境,原生态的渲染了报道氛围。他的家人、朋友及一些残疾人对王延勤的深情回忆,在网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整合资源 展现强势报道特色

  

  互联网的海量性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以这种海量性来报道典型人物,将拓宽典型人物报道的广度,而依托这些海量新闻进行整合,将突出强势报道效果,增加典型人物报道的深度。

  在王延勤这一典型人物推出后,各媒体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中国宁波网通过整合各媒体的报道,分别建立了专区报道和专题报道。专区报道突出有关这一典型人物的最新、最快的新闻,专题报道涵盖这一典型人物报道的最全、最丰富的内容,并进行分类,突出重点。此外还有网友对王延勤报道的反馈。中国宁波网首页在醒目位置进行刊发,使得网站对这一人物的强势宣传报道效果明显。

  其中,“共产党员王延勤”专题集文字、图片、视音频新闻于一体,通过设立“最新报道”、“王延勤先进事迹报道”、“你说我说王延勤”等小栏目,重点报道了王延勤生前做的平常“小事”:有在王延勤帮助下摘了多年低保帽子的肢残人,有王延勤经常去看望的孤残老人,有王延勤拆了家中空调给他开按摩店用的盲人……既有了网站的自采新闻,又整合了报纸的文字图片新闻,其视频新闻更是克服了广播、电视受时段限制的弱点,让网民随时点击收看。

  

  网络互动 增强典型报道效果

  

  网络新闻互动优势,使网络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存在的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问题。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互动性拉近了典型人物与网民的距离,网民在互动中接受教育,从而也提高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效果。

  在对王延勤的报道报道中,中国宁波网通过论坛、评论及“对话”栏目展开互动报道,网上一时兴起了讨论王延勤的高潮。

  天一论坛专门开辟了“我看王延勤”专区,网名为“王靖波”、“宁波市兴泰”、“天涯一根草”等认识王延勤的网民借助这一专区向其它网友讲述了王延勤的生平点滴;众多不认识王延勤的网民在看到了王延勤的报道后纷纷留言,阐释他们对这一人物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王延勤的无限敬意。有网友说:“我在王延勤身上看到了宝贵的两个字――责任”、“我要路向王延勤同志学习,沿着他的路走下去”、“我们要学习他,就是要充分结合自身岗位,干好本职工作”……

  宁波时评栏目在首页专辟评论特区,精选网友评论进行刊发,诸如“王延勤的事迹之所以让人感动,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他以一个普通人的善良之心热情地投入到恰好需要更多行善的工作之中,并以他的善心赢得了他所服务群体的认可和拥戴。其实,做官与做人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有是好人,才会成好官。希望王延勤的事迹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更多的善心和良知,使广大的党员干部更加用心地尽守职责,为民办事。”“王延勤凭着自己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认识、忠诚,不遗余力地做了他能做的一切,确实值得敬仰和报道。”这些评论来源于普通网民,反映着网民的心声,拉近了王延勤与网民的距离,在报道这一典型人物、正确理解这一人物以及引导网上舆论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对话・我看王延勤》更是把这种互动报道推向了高潮,当网友得知王延勤的家人、同事及部分受过帮助的残疾人都到了直播现场时,不少网友纷纷发帖:“怀念你,老好人,王叔叔”、“愿做王延勤式的好党员、好同志”、“王宁,坚强的王宁”……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近9万人次参与了活动。

  

  报网联动 实现媒体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受众面有所不同,有的受众愿意接受传统媒体,而有的受众更愿意接受网络媒体,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联动,有利于营造强大的舆论报道声势,扩大典型人物报道的影响力和影响面。

  在王延勤这一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中国宁波网与《宁波日报》优势互补再次证明了报网联动带来的更为广泛的报道效果。《宁波日报》的王延勤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极大丰富了网上报道的内容,而远在宁波以外又非常关心王延勤报道的人,包括王延勤远在河南的亲人正是通过中国宁波网来了解这些报道的。特别是中国宁波网利用论坛的互动优势,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在《宁波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期间,每天收集网上舆情,对网友发表的有关王延勤的精彩帖子进行编辑,刊发于宁波日报的专版上,共计刊发网友言论近30条,成为了专版内容的有益补充。

  综上,王延勤的报道,是中国宁波网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有效偿试,是做大做强正面报道的一次成功实践,它证明了网络媒体在参与重要典型报道上是大有可为的。

  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真心诚意为残疾人办实事。2005年2月,王延勤病故后,大批残疾人自发赶来送别,场面十分感人。此时,宁波各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王延勤先进事迹的报道。中国宁波网在这一报道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特色,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评论、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成为了网络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成功案例。

  

  自采新闻 掌握第一手报道材料

  

  自采新闻是目前部分新闻网站正在积极探索的发展之路,从转发新闻到整合新闻再到自采新闻过程,正是新闻网站发展壮大的历程。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中,自采新闻为网站记者、编辑了解这一人物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有利于他们在发布新闻、整合新闻及把握整个新闻事实时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在对王延勤这一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中,中国宁波网记者主动出击,对王延勤家人、朋友和受过他帮助的残疾人等10余人进行采访,搜集了大量有关王延勤的生平点滴和具体事例。王延勤的事迹之所以能牵动广大群众的心,是因为王延勤心系群众、关注弱势群体;残疾人对他的深厚感情,来源于他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有一位采访对象这样对记者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要学习我们身边像他这样的共产党员。有了这一深刻的感性认识,对记者取材、写作甚至在影响编辑思路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们深知,站在关注弱势群体的角度报道这一人物,将更能引起网民的共鸣;站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报道这一人物,将使这一人物更具有典型性。

  为了使报道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中国宁波网主要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报道,先后采访并制作了《讲述王延勤》、《呼唤王延勤感动在人间》、《专访王延勤妻子赵宝枝》、《专访王延勤儿子王宁》、《专访三市养怡院院长邵素月》等视频节目共计130多分钟。真实的展现了王延勤工作、生活过的环境,原生态的渲染了报道氛围。他的家人、朋友及一些残疾人对王延勤的深情回忆,在网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整合资源 展现强势报道特色

  

  互联网的海量性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以这种海量性来报道典型人物,将拓宽典型人物报道的广度,而依托这些海量新闻进行整合,将突出强势报道效果,增加典型人物报道的深度。

  在王延勤这一典型人物推出后,各媒体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中国宁波网通过整合各媒体的报道,分别建立了专区报道和专题报道。专区报道突出有关这一典型人物的最新、最快的新闻,专题报道涵盖这一典型人物报道的最全、最丰富的内容,并进行分类,突出重点。此外还有网友对王延勤报道的反馈。中国宁波网首页在醒目位置进行刊发,使得网站对这一人物的强势宣传报道效果明显。

  其中,“共产党员王延勤”专题集文字、图片、视音频新闻于一体,通过设立“最新报道”、“王延勤先进事迹报道”、“你说我说王延勤”等小栏目,重点报道了王延勤生前做的平常“小事”:有在王延勤帮助下摘了多年低保帽子的肢残人,有王延勤经常去看望的孤残老人,有王延勤拆了家中空调给他开按摩店用的盲人……既有了网站的自采新闻,又整合了报纸的文字图片新闻,其视频新闻更是克服了广播、电视受时段限制的弱点,让网民随时点击收看。

  

  网络互动 增强典型报道效果

  

  网络新闻互动优势,使网络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存在的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问题。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互动性拉近了典型人物与网民的距离,网民在互动中接受教育,从而也提高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效果。

  在对王延勤的报道报道中,中国宁波网通过论坛、评论及“对话”栏目展开互动报道,网上一时兴起了讨论王延勤的高潮。

  天一论坛专门开辟了“我看王延勤”专区,网名为“王靖波”、“宁波市兴泰”、“天涯一根草”等认识王延勤的网民借助这一专区向其它网友讲述了王延勤的生平点滴;众多不认识王延勤的网民在看到了王延勤的报道后纷纷留言,阐释他们对这一人物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王延勤的无限敬意。有网友说:“我在王延勤身上看到了宝贵的两个字――责任”、“我要路向王延勤同志学习,沿着他的路走下去”、“我们要学习他,就是要充分结合自身岗位,干好本职工作”……

  宁波时评栏目在首页专辟评论特区,精选网友评论进行刊发,诸如“王延勤的事迹之所以让人感动,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他以一个普通人的善良之心热情地投入到恰好需要更多行善的工作之中,并以他的善心赢得了他所服务群体的认可和拥戴。其实,做官与做人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有是好人,才会成好官。希望王延勤的事迹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更多的善心和良知,使广大的党员干部更加用心地尽守职责,为民办事。”“王延勤凭着自己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认识、忠诚,不遗余力地做了他能做的一切,确实值得敬仰和报道。”这些评论来源于普通网民,反映着网民的心声,拉近了王延勤与网民的距离,在报道这一典型人物、正确理解这一人物以及引导网上舆论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对话・我看王延勤》更是把这种互动报道推向了高潮,当网友得知王延勤的家人、同事及部分受过帮助的残疾人都到了直播现场时,不少网友纷纷发帖:“怀念你,老好人,王叔叔”、“愿做王延勤式的好党员、好同志”、“王宁,坚强的王宁”……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近9万人次参与了活动。

  

  报网联动 实现媒体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受众面有所不同,有的受众愿意接受传统媒体,而有的受众更愿意接受网络媒体,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联动,有利于营造强大的舆论报道声势,扩大典型人物报道的影响力和影响面。

  在王延勤这一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中国宁波网与《宁波日报》优势互补再次证明了报网联动带来的更为广泛的报道效果。《宁波日报》的王延勤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极大丰富了网上报道的内容,而远在宁波以外又非常关心王延勤报道的人,包括王延勤远在河南的亲人正是通过中国宁波网来了解这些报道的。特别是中国宁波网利用论坛的互动优势,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在《宁波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期间,每天收集网上舆情,对网友发表的有关王延勤的精彩帖子进行编辑,刊发于宁波日报的专版上,共计刊发网友言论近30条,成为了专版内容的有益补充。

  综上,王延勤的报道,是中国宁波网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有效偿试,是做大做强正面报道的一次成功实践,它证明了网络媒体在参与重要典型报道上是大有可为的。


相关文章

  • "板凳妈妈"的报道热度何以三年不衰
  • 在人们习惯于对正面典型心存质疑和挑剔的当下,无论是有着非凡壮举的"瞬间英雄",还是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人生的先进人物,能在数年时间内保持报道上"恒温"的情况并不多见.3年来,只有半截身子,义务照料弃婴 ...查看


  • 深度报道如何写
  • 深度报道如何写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q ...查看


  • 什么叫新闻摄影
  • 第一章 什么叫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第二节 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 新闻摄影的上述定义,揭示了以下儿个方面的涵义: (一) 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 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 ...查看


  • 宣传组工作总结9.21
  • 纯教办宣传组工作总结 我市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宣传组在纯教办领导的指挥下,主动出击,全方位.多触点.深层次开展纯洁性教育试点工作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加大策划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加强组织力.深化渗透力.扩大影响力.提升感染力. ...查看


  • 59.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
  • 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 云南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通 ...查看


  • 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 篇一: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住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提升绩效管理,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提升全局信息宣传水平,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城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更好地发挥信息宣传工作在 ...查看


  • [新闻采访写作]简答题doc
  • 上编简答----1. 简述记者采访的目的与任务. 答: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 并迅速地传播新闻.这就要求记者关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为人们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新鲜事实,而且这种事实要有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 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 ...查看


  • 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中传媒版)
  • 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 新闻业务概论 一.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编写评四个部分: 二.新闻业务工作者的修养: 政治修养.知识修养.文字修养.思维修养: 三.坚持的规范: 坚持新闻报道规律:真实性.公正.平衡.全面.客观: 坚持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规 ...查看


  • 新闻稿讲义[1]
  •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党委宣传部院报记者团 新 闻 稿 培 训 讲 义 新闻记者部瞿敏 一.新闻稿含义 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