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

盾构施工过程包括盾构始发接收和正常掘进, 始发接收和正常掘进是隧道施工中的两道关键工序。因此,加强这两道工序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对两道工序分别进行分析。

盾构正常掘进:

盾构掘进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主要工序,要保证隧道的实际轴线和设计轴线相吻合,并确保管片圆环拼装质量,使隧道不漏水,地面不产生大的变形。

一、土压平衡式盾构正面阻力过大

(1) 现象

盾构推进过程中,由于正面阻力过大造成盾构推进困难和地面隆起变形。

(2) 原因分析

① 盾构刀盘的进土开口率偏小,进土不畅通;

② 盾构正面地层土质发生变化;

③ 盾构正面遭遇较大块状的障碍物;

④ 推进千斤顶内泄漏,达不到其本身的最高额定油压;

⑤ 正面平衡压力设定过大。

(3) 预防措施

① 合理设计进土孔的尺寸,保证出土畅通;

② 隧道轴线设计前,应对盾构穿越沿线作详细的地质勘查,摸清沿线影响盾构推进的障碍物的具体位置、深度,以使轴线设计考虑到这一状况;

③ 详细了解盾构推进断面内的土质状况,以便及时优化调整土压设定值、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

④ 经常检修推进千斤顶,确保其运行良好。

⑤ 合理设定平衡压力,加强施工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控制平衡压力值。

(4) 治理方法

① 采取辅助技术,尽量采取在工作面内进行障碍物清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采取大开挖施工法清理正面障碍物;

② 增添千斤顶,增加盾构总推力。

二、盾构后退

(1) 现象

盾构停止推进,尤其是拼装管片的时候,产生后退的现象,使开挖面压力下

降,地面产生下沉变形。而且盾构后退过多会严重损害盾尾密封装置寿命。

(2) 原因分析

① 盾构千斤顶自锁性能不好,千斤顶回缩;

② 千斤顶安全溢流阀压力设定过低,使千斤顶无法顶住盾构正面的土压力; ③ 盾构拼装管片时千斤顶缩回的个数过多,并且没有控制好最小应有的防后退顶力。

(3) 预防措施

① 加强盾构千斤顶的维修保养工作,防止产生内泄漏;

② 安全溢流阀的压力调定到规定值;

③ 拼装时不多缩千斤顶,管片拼装到位及时伸出千斤顶到规定压力。

(4) 治理方法

盾构发生后退,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后退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如因盾构后退而无法拼装,可进行二次推进。

三、 盾尾密封装置泄漏

(1) 现象

地下水、泥及同步注浆浆液从盾尾的密封装置渗漏进入盾尾的盾壳和隧道内,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甚至对工程安全带来灾难。

(2) 原因分析

① 管片与盾尾不同心,使盾尾和管片间的空隙局部过大,超过密封装置的密封功能界限:

② 密封装置受偏心的管片过度挤压后,产生塑性变形,失去弹性,密封性能下降;

③ 盾尾密封油脂压注不充分,盾尾钢刷内侵入了注浆的浆液并固结,盾尾刷的弹性丧失,密封性能下降;

④ 盾构后退,造成盾尾刷与管片间发生刷毛方向相反的运动,使刷毛反卷,盾尾刷变形而密封性能下降,严重影响盾尾密封寿命;

⑤ 盾尾密封油脂的质量不好,对盾尾钢丝刷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或因油脂中含有杂质堵塞泵,使油脂压注量达不到要求。

(3) 预防措施

① 严格控制盾构推进的纠偏量,尽量使管片四周的盾尾空隙均匀一致,减少管片对盾尾密封刷的挤压程度;

② 及时、保量、均匀地压注盾尾油脂;

③ 控制盾构姿态,避免盾构产生后退现象;

④ 采用优质的盾尾油脂,要求有足够的粘度、流动性、润滑性、密封性能。

(4) 治理方法

① 对已经产生泄漏的部位集中压注盾尾油脂,恢复密封的性能;

② 管片拼装时在管片背面塞人海绵,将泄漏部位堵住;

③ 有多道盾尾钢丝刷的盾构,可将最里面的一道盾尾刷更换,以保证盾尾刷的密封性;

④ 从盾尾内清除密封装置钢刷内杂物。

四、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

(1) 现象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过量,引起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损坏。

(2) 原因分析

① 盾构开始掘进后,如不能同步地进行注浆或注浆效果差,则会产生地面沉降;

② 盾尾密封效果不好,注浆压力又偏高,浆液从盾尾渗入隧道,造成有效注浆量不足:

③ 浆液质量不好,强度达不到要求,不能起到支护作用,造成地层变形量过大;

④ 注浆过程不均匀,推进过程中有时注浆压力大,注浆量足,有时注浆量少,甚至不注浆,造成对土体结构的扰动和破坏,使地层变形量过大。

(3) 预防措施

① 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

② 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通过地面监测情况调整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③ 提高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的浆液的强度;

④ 推进时同时、均匀、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的使用功能。

(4) 治理方法

① 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

② 损坏的盾尾进行更换,或采用在盾尾内垫海绵的方法对盾尾进行堵漏; ③ 注浆口离盾尾太近引起盾尾漏浆,可采用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的方法,减少浆液的渗漏。

五、 同步注浆浆管堵塞

(1) 现象

采用单液浆注浆时浆管堵塞,无法注浆,甚至发生浆管爆裂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2) 原因分析

① 停止注浆的时间太长,留在浆管中的浆液结硬,引起堵塞;

② 浆液中的砂含量太高,沉淀在浆管中,使浆管通径逐渐减小,引起堵塞; ③ 浆管的三通部位在压浆过程中有浆液积存,时间长了就沉淀凝固。

(3) 预防措施

① 停止推进时定时用浆液打循环回路,使管路中的浆液不产生沉淀。长期停止推进,应将管路清洗干净;

② 拌浆时注意配比准确,搅拌充分;

③ 定期清理浆管,清理后的第一个循环用膨润土泥浆压注,使注浆管路的管壁润滑良好;

④ 经常维修注浆系统的阀门,使它们启闭灵活。

(4) 治理方法

将堵塞的管子拆下,将堵塞物清理干净后重新接好管路。

六、管片压浆孔渗漏

(1) 现象

管片压浆孔处渗漏,压浆孔周围有水渍,压浆孔周围混凝土有钙化斑点。

(2) 原因分析

① 压浆孔的闷头未拧紧;

② 压浆孔的闷头螺纹与预埋螺母的问隙大。

(3) 预防措施

① 要用扳手拧紧压浆孔的闷头;

② 在闷头的螺丝上缠生料带,以起到止水的作用。

(4) 治理方法

① 将闷头拧出,重新按要求拧紧;

② 在压浆孔内注少量水泥浆堵漏,然后再用闷头闷住。

七、 管片接缝渗漏

(1) 现象

地下水从已拼装完成管片的接缝中渗漏进入隧道。

(2) 原因分析

① 管片拼装的质量不好,接缝中有杂物,管片纵缝有内外张角、前后喇叭等,管片之间的缝隙不均匀,局部缝隙太大,使止水条无法满足密封的要求,周围的地下水就会渗漏进隧道;

② 管片碎裂,破损范围达到粘贴止水条的止水槽时,尤其是管片角部碎裂,止水条与管片间不能密贴,水就从破损处渗漏进隧道;

③ 纠偏量太大,所贴的楔子垫块厚度超过止水条的有效作用范围; ④ 止水条粘贴质量不好,粘贴不牢固,使止水条在拼装时松脱或变形,无法起到止水作用; .

⑤ 止水条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强度、硬度、遇水膨胀倍率等参数不符合要求,而使止水能力下降;

⑥ 对已贴好止水条的管片保护不好,使止水条在拼装前已遇水膨胀,管片拼装困难且止水能力下降。

(3) 预防措施

① 提高管片的拼装质量,及时纠环面,拼装时保证管片的整圆度和止水条的正常工况,提高纵缝的拼装质量;

② 对破损的管片尤其是管片角部及时进行修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应在贴止水条以前修补好。对于因为管片与盾壳相碰而在推进或拼装过程中被挤坏的管片,也应原地进行修补,以对止水条起保护作用;

③ 控制衬垫的厚度,在贴过较厚衬垫处的止水条上应按规定加贴一层遇水膨胀橡胶条;

④ 应严格按照粘贴止水条的规程进行操作,清理止水槽,胶水不流淌以后才能粘贴止水条:

⑤ 采购质量好的止水条产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抽检止水条的质量,产品须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⑥ 在施工现场加工雨棚等防护设施,加强对管片的保护。根据情况也可对膨胀性止水条涂缓膨胀剂,确保施工的质量。

(4) 治理方法

① 对渗漏部分的管片接缝进行注浆;

② 利用水硬性材料在渗漏点附近进行壁后注浆;

③ 对管片的纵缝和环缝进行嵌缝,嵌缝一般采用遇水膨胀材料嵌入管片内侧预留的槽中,外面封以水泥砂浆以达到堵漏的目的。

八、 隧道上浮解决措施

(1) 问题分析

在隧道掘进施工中,拼装后的成形隧道或多或少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根据施工经验隧道产生的上浮现象比较常见,而隧道的上浮会对隧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其成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本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2) 总结以往施工经验,该现象产生的成因有如下几点:

① 对于盾构掘进后的建筑空隙浆液没有及时填充;

② 由于建筑空隙的存在致使地下水、裂隙水的涌入造成隧道上浮;

③ 浆液凝固时间长;

④ 盾构掘进速度过快;

(3) 施工技术措施

为了减少隧道的上浮量,使隧道尽快稳定,控制隧道可能会发生上浮的现象,确保隧道的稳定。因此采取下列措施:

①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隧道轴线,使盾构尽量沿着设计轴线推进,每环均匀纠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② 均衡施工,必要时减慢隧道掘进速度,让填充的浆液有充足的时间凝固,确保拼装好的管片稳定性。

③ 根据推进监测的结果对注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调整注浆部位、注浆量、配制快凝及提高早期强度的浆液等。

④ 为了正确观测隧道纵向变形,消除潮汐对隧道的影响,正确地判断隧道是否稳定,必要时采用连通管进行纵向变形监测。

⑤ 加强对管片的监测工作,以指导盾构机姿态调整,如果出现管片上浮和下沉量突变,则应加大监测频次,并采取二次压注双液浆的方法对管片进行稳定,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⑥ 在盾构刚始发掘进时,由于盾构处于试推进阶段,所以盾构掘进较慢,有利于隧道的稳定。另外,由于试推进本身的目的就在于摸索盾构对本标段地层

的适应性,所以在掘进此段时,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对策如壁后二次注浆、调整浆液配比、调整注浆位置等措施来解决此问题,从而形成一套适用今后盾构在本标段掘进碰到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

九、圆环管片环面不平整

1、现象

同一环管片在拼装完成后迎千斤顶一侧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不同块之间有凹凸现象存在,给下一环的拼装带来影响。导致环向螺栓穿进困难,管片碎裂等问题。

2、原因分析

(1)管片制作误差尺寸累计;

(2)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

(3)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环缝间的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

(4)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

(5)止水条粘贴不牢,拼装时翻到槽外,使与前一环的环面不密贴,引起该块管片凸出;

(6)成环管片的环、纵向螺栓没有及时拧紧及复紧。

3、预防措施

(1)拼装前检测前一环管片的环面情况, 决定本环拼装时纠偏量及纠偏措施;

(2)清除环面和盾尾内的各种杂物;

(3)控制千斤顶顶力均匀;

(4)提高纠偏楔子的粘贴质量;

(5)检查止水条的粘贴情况,保证止水条粘贴可靠;

(6)盾构推进时骑缝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

4、治理方法

对于已形成环面不平的管片,在下一环及时加贴楔子纠正环面,使环面平整。

十、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

1、现象

拼装完成后的管片迎千斤顶的一侧整环环面与盾构推进轴线垂直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造成下一环管片拼装困难,并影响到盾构推进轴线的控制。示意图如下:

图1管片环面与隧道中心线不垂直示意图(临界状态)

2、原因分析

(1)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使相邻块管片间的环缝张开量不均匀;

(2)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累计后使环面与轴线不垂直;

(3)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

(4)前一环环面与设计轴线不垂直,没有及时地用楔子环纠正;

(5)盾构推进单向纠偏过多,使管片环缝压密量不均匀而使环面竖直度差。

3、预防措施

(1)拼装时做好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杂在管片环缝间;

(2)尽量多开启千斤顶,使盾构纠偏的力变化均匀;

(3)在施工中经常测量管片环面的垂直度,并与轴线相比较,发现误差,及早安排制作楔子纠环面消除。

4、治理方法

(1)合理地修改管片的排列顺序,利用增减楔子环(曲线管片)来进行纠偏;

(2)根据需要纠偏的量,在管片上适当的部位加贴厚度渐变的传力衬垫,形成楔子环,对环面进行纠正。一般一次加贴衬垫的厚度最厚不超过6mm 。偏差大可连续多环的纠偏达到目的;

(3)当垂直度偏差较大,造成管片拼装极困难,盾壳卡管片严重时,可采用纠偏量较大的刚性楔子。

十一、 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

1、现象

纵缝质量差表现在同环相邻的管片相互位置发生变动,致使纵缝出现了前后喇叭、内外张角、内弧面产生踏步、纵缝过宽、两块管片相对旋转等质量问题。对于隧道的防水、管片的受力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2、原因分析

(1)拼装时管片没有放正,盾壳内有杂物,使落底块管片放不到位或产生上翘、下翻,环面有杂物夹入环缝,也会使纵缝产生前后喇叭;

(2)拼装时管片未能形成正圆,造成内外张角;

(3)前一环管片的基准不准,造成新拼装的管片位置亦不准;

(4)隧道轴线与盾构的实际中心线不一致,使管片与盾壳相碰,无法拼成正圆,只能拼成椭圆,纵缝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3、预防措施

(1)拼装前做好盾壳与管片各面的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入管片之间;

(2)推进时勤纠偏,使盾构的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尽量减少,保证管片能够居中拼装,管片周围有足够的建筑空隙使管片能拼装成正圆;

(3)环面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使拼装完成的管片中心线与设计轴线误差减少,管片始终能够在盾尾内居中拼装;

(4)管片正确就位,千斤顶靠拢时要加力均匀,除封顶块外每块管片至少要有两只千斤顶顶住;

(5)盾构推进时骑缝的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

4、治理方法

(1)用整圆器进行整圆,通过整圆来改善纵缝的偏差;

(2)管片出盾尾,环向螺栓再进行一次复紧,可改善纵缝的变形。管片被周围土体包裹住以后,椭圆度会相应地减小,纵缝压密程度提高,此时对螺栓进行复紧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3)采用局部加贴楔子的办法,作纵缝质量的纠正。

十二、圆环整环旋转

1、现象

拼装成环的管片与设计要求的拼装位置相比较,旋转了一定的角度,使盾构的后续车架及电机车轨道的铺设不平整,影响设备的运行,也增加了封顶成环的拼装难度。

2、原因分析

(1)千斤顶编组不合理,使管片受力不均匀,管片产生相对转动;

(2)管片环面不正,千斤顶的顶力方向与环面不垂直,盾构推进时就会产生使管片转动的力矩,导致管片旋转;

(3)拼装时管片的位置安放不准确,导致拼装时形成旋转;

(4)管片上的螺栓孔和螺栓之间由于拼装需要,一般留有5-8mm 的间隙,这样就给两环管片之间相互错动留有了条件,如果在管片就位时随意操作,就会引起旋转偏差;

(5)拼装时后拼装的管片与已就位的管片发生碰撞,使已拼装的管片发生移位,如果长时间采用相同的顺序拼装管片,管片向同一方向发生旋转偏差,累积的偏差量就较大;

3、预防措施

(1)控制好盾构推进的姿态,千斤顶编组情况要使推力的变化均匀,调整好管片环面的角度,减少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转动力矩;

(2)拼装管片时管片要放置正确,千斤顶靠拢时要有足够的顶力使管片不发生相对滑动;

(3)拼装机操作时要动作平缓,旋转缓慢,这样有利于拼装的准确性;

(4)对已成环的管片的旋转情况要经常进行测量,并及时纠正;

(5)经常变换管片拼装的顺序。

4、治理方法

利用管片之间可相互错动的余地,在落地块管片拼装时,管片纵向螺栓穿进后,利用拼装机钳着管片向需要纠正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然后靠拢千斤顶,并拧紧纵向螺栓。以落底块管片为基准,正确拼装其余管片,就可使整环管片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连续数环管片拼装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旋转误差得到纠正。

十三、连接螺栓拧紧程度没达到标准要求

1、现象

螺栓的拧紧力矩未达到要求,有些螺母用手就能拧动。双头螺柱一头超出螺母另一头缩入螺母,使螺纹的有效连接长度不能保证,严重时个别的螺栓没有穿进。

2、原因分析

(1)拼装质量不好,导致相邻管片之间错位严重,有的螺栓无法穿进;

(2)螺栓加工质量不好,螺纹的尺寸超差,造成螺母松动或无法拧紧;

(3)施工过程中只注意进度,忽视了拧紧螺栓的工作。有时甚至出现螺栓上未套螺母的情况;

(4)未及时进行复紧,尤其是底部、两肩部位的螺栓,复紧难度大,往往漏拧。

3、预防措施

(1)提高管片拼装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或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度等,使每个螺栓都能正确地穿过手孔;

(2)严格控制螺栓的加工质量,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螺栓应退换;

(3)加强施工管理,做好自检、互检、抽检工作,确保螺栓穿进及拧紧的质量。

4、治理方法

(1)未穿入螺栓的管片,可采用特殊工具对螺栓孔进行扩孔,使螺栓可以穿过;

(2)对不能穿过的孔换用小直径等强度的螺栓;

(3)加工专用平台,对隧道的所有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和复紧。

十四 、管片碎裂

1、现象

拼装完成的管片有缺角掉边和裂缝,使结构强度受到影响,且产生渗漏。

2、原因分析

(1)管片在脱模、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致使管片的边角缺损;

(2)拼装时管片在盾尾中的偏心量太大,管片与盾尾发生磕碰现象,以及

盾构推进时盾壳卡坏管片;

(3)定位凹凸榫的管片,在拼装时位置不准,凹凸榫没有对齐,在千斤顶

靠拢时会由于凸榫对凹榫的径向分力而顶坏管片;如下图所示:

图2 有凹凸榫管片定位不准导致管片碎裂

(4)管片拼装时相互位置错动,管片与管片间没有形成面接触,盾构推进时在接触点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管片的角碎裂;如下图所示:

图3 管片局部接触应力过大而碎裂示意图

(5)前一环管片的环面不平,使后一环管片单边接触,在千斤顶的推动下形同跷跷板,管片受到额外的弯矩而断裂。在封顶块与邻接块的接缝处的环面不平,也是导致邻接块两角容易碎裂的原因;

(6)拼装好的邻接块开口量不够,在插入封顶块时间隙偏小,如强行插入,则导致封顶块管片或邻接块管片的角崩落;如下图所示:

图4 邻接块开口量不足造成管片碎裂示意图

(7)拼装机在操作时转速过大,拼装时管片发生碰撞边角崩落。

3、预防措施

(1)管片运输过程中,使用弹性的保护衬垫将管片与管片之间隔离开,以免发生碰撞而损坏管片。在起吊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磕坏管片的边角;

(2)管片拼装时要小心谨慎,动作平稳,减少管片的撞击;

(3)提高管片拼装的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整度、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

垂直度、纵缝偏差等质量问题;

(4)拼装时将封顶块管片的开口部位留得稍大一些,使封顶块能顺利地插入;

(5)发生管片与盾壳相碰,应在下一环盾构推进时立即进行纠偏。

4、治理方法

(1)因运输碰损的管片进行修补后方能使用,修补须采用与原管片强度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

(2)在井下吊运过程中损坏的管片,如损坏范围大,影响止水条的部位的,

应予以更换。如损坏范围小,可在井下修补后使用;

(3)推进过程中被盾壳拉坏的管片,应立即进行修补,以保证止水效果;

(4)内弧面有缺损的管片进行修补时,所用的材料应与原管片强度等级相同,以保证强度和减少色差。

十五、管片环高差过大

1、现象

拼装完成的两环管片间内弧面不平,环高差过大。

2、原因分析

(1)管片拼装的中心与盾尾中心不同心,管片与盾尾相碰,为了将管片拼装在盾尾内,将管片径向内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

(2)管片拼装的椭圆度较大,造成环高差过大;

(3)管片的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如继续上一环的方向拼装将会与盾尾相碰,将管片向相反方向位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

(4)管片在脱出盾尾后建筑空隙没有及时填充,管片在自重的作用下落低,造成环高差过大。

3、预防措施

(1)将管片在盾构内居中拼装,使管片不与盾构相碰;

(2)保证管片拼装的整圆度;

(3)纠正管片环面与隧道轴线的不垂直度;

(4)及时、充足地进行同步注浆,用同步注浆的浆液将管片托住,减少环高差;

(5)严格控制盾构推进轴线和盾构姿态,确保管片能拼于理想的位置上。

4、治理方法

拼装过程中发现新拼装的管片与前一环管片的环高差过大,可拧松连接螺栓,逐块调整管片的位置。

十六、管片椭圆度过大

1、现象

拼装完成的管片的水平直径和垂直直径相差过大,导致椭圆度超过标准。

2、原因分析

(1)管片的拼装位置中心与盾尾的中心不同心,管片无法在盾尾内拼装成正圆,只能拼装成椭圆形;

(2)管片的环面与盾构轴线不垂直,使管片与盾构的中心不同心;

(3)单边注浆使管片受力不均匀。

3、预防措施

(1)经常纠正盾构的轴线,使盾构沿着设计轴线前进,管片能居中拼装;

(2)经常纠正管片的环面,使环面与盾构轴线垂直,管片始终跟随着盾构的轴线,使管片与盾尾的建筑空隙保持均匀;

(3)注浆时注意注浆管的布置位置,使管片均匀受力。

4、治理方法

(1)采用楔子环管片借隧道的轴线,使管片的拼装位置处在盾尾的中心;

(2)控制盾构纠偏,使管片能在盾尾内居中拼装;

(3)待管片脱出盾尾后,由于四周泥土的挤压力近似相等,使椭圆形管片逐渐恢复圆形,此时对管片的环向螺栓进行复紧,使各块管片的连接可靠。

盾构始发接收:

盾构始发接收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在始发接收过程中,施工环节多工作量集中,各工种交叉施工频繁,设备、人员众多,工作零乱,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一、 凿除洞门时产生涌土

(1) 现象

在拆除洞封门过程中,洞门前方土体从封门间隙内涌入工作井(接收井) 内。

(2) 原因分析

① 封门外侧土体加固方案不当或加固效果欠佳,自立性达不到封门拆除所需的时间;

② 地下水丰富,土体软弱自立性极差;

③ 封门拆除工艺编制不合理或施工中发生意外,造成封门外土体暴露时间过长。

(3) 预防措施

① 在盾构始发接收前,必须对始发井进行土体加固,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及压密注浆方法。对旋喷和注浆材料要进行检查、试验,同时要严格控制其水灰比及注浆流量、压力、提升速度等参数,并且根据地质情况和灌注情况及时调整参数,保证洞门打开后土体具有良好的自立性和止水性。

② 为了确保始发时土体不塌方,在洞门砼凿除前洞门的渗水情况及土体变形进行检查,以达到对土体的加固质量进行评估,若有大的质量隐患必须对土体进行二次加固。

③在凿除内排钢筋时,全体工作人员就位,一旦钢筋全部割断,清理完毕后,马上推进,刀盘迅速切入土体,进洞过程结束。

④ 期间若发生塌方,或大量涌水,必须对洞门暂时封堵,并进行补加固。 ⑤ 塌方时必须疏散地面人群,并开始执行处理危急情况的流程。

(4) 治理方法

创造条件使盾构尽快进入洞口内,对洞门圈进行注浆封堵,减少土体流失。

二、盾构进出洞时洞口土体大量流失

(1) 现象

进、出洞时,大量的土体从洞口流入井内,造成洞口外侧地面大量沉降。

(2)原因分析

① 洞口土体加固质量不好,强度未达到设计或施工要求而产生塌方,或者加固不均匀,隔水效果差,造成漏水、漏泥现象;

② 在凿除洞门混凝土后,盾构未及时靠上土体,使正面土体失去支护造成塌方;

③ 洞门密封装置安装不好,止水橡胶帘带内翻,造成水土流失;

④ 洞门密封装置强度不够,经不起较高的土压力,受挤压破坏而失效; ⑤ 盾构外壳上有突出的注浆管等物体,使密封受到影响;

⑥ 到达时土压力未及时下调,致使洞门装置被顶坏,井外大量土体塌入井内。

(3)预防措施

① 洞口土体加固应保证加固后土体强度和均匀性;

② 洞口封门拆除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进、出洞的准备工作;

③ 洞门密封圈安装要准确,在盾构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盾构刀盘的周边刀割伤橡胶密封圈,密封圈可涂牛油增加润滑性;洞门的扇形钢板要及时调整,改善密封圈的受力状况;

④ 盾构到达时要及时快速将洞门封好;

⑤ 盾构在到达口时,要降低正面的平衡压力。

(4)治理措施

① 将受压变形的密封圈重新压回洞口内,恢复密封性能,及时固定弧形板,改善密封橡胶带的工作状态;

② 对洞口进行注浆堵漏,减少土体的流失;

③ 注浆堵漏,仍无法达到出洞所需的土压时,在洞口可重新设计加工第二套密封装置,以达到洞门密封效果。

三、洞门漏水

(1) 盾构始发时,在盾尾未完全脱离洞门,不能进行封堵时,在洞圈与盾构外壳之间会出现漏水,严重时出现喷水。

(2) 始发时,现场准备好麻袋、钢板等堵水材料,以作备用。

(3) 加强地面监测,若有塌方及时通报。

(4) 当出现小规模漏水时,可不做封堵,盾构机快速前进,以期在短时间内推进洞门。

(5) 若发生洞门喷水,全体人员立刻抢险,用泥袋堵住水源,或用钢板封住盾构外壳与洞门间隙,以减少涌水量,盾构机快速推进,脱离洞门。

(6) 一旦盾构机脱离洞门,马上进行洞门封堵,用预先加工好的洞门钢板将四周空隙全部焊接封住,再进行注浆。

四、盾构基座变形

(1) 现象

在盾构进出洞过程中,盾构基座发生变形,使盾构掘进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2)原因分析

① 盾构基座的中心夹角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平行,则盾构在基座上纠偏产生了过大的侧向力;

② 盾构基座的整体刚度、稳定性不够,或局部构件的强度不足;

③ 盾构姿态控制不好,盾构推进轴线与基座轴线产生较大夹角,致使盾构基座受力不均匀;

④ 对盾构基座的固定方式考虑不周,固定不牢靠。

(3)预防措施

① 盾构基座形成的中心夹角轴线应与隧道设计轴线方向一致,当洞口段处于隧道设计轴线的曲线时,应考虑盾构基座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放置,切点必须设于洞口内侧面处;

② 基座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能抵抗盾构出洞段施工土体加固区所产生的

推力;

③ 合理控制盾构姿态,尽量使盾构轴线与盾构基座中心夹角轴线保持一致; ④ 盾构基座的底面与始发井的底板之间要垫平垫实,保证接触面积满足要求。

(4)治理方法

① 对已发生变形损坏的构件,进行相应的加固或调换;

② 盾构基座的变形严重,将盾构脱离基座,对基座作修复加固。

五、盾构后靠支撑位移及变形过大

(1)现象

在盾构出洞过程中,盾构后靠支撑体系在受盾构推进顶力的作用后发生支撑体系的局部变形或位移过大。

(2)原因分析

① 盾构推力过大,或受出洞千斤顶编组影响,造成后靠受力不均匀、不对称,产生应力集中;

② 盾构后靠混凝土充填不密实或填充的混凝土强度不够;

③ 组成后靠体系的部分构件的强度、刚度不够,各钢构件间的焊接强度不够;

④ 后靠与管片间的结合面不平整。

(3)预防措施

① 在推进过程中合理控制盾构的总推力,且尽量使千斤顶编组合理。使之均匀受力;

② 采用素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充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时,除填充密实外,还必须确保填充材料强度和养护;

③ 对系统的各构件必须进行强度、刚度校验,对受压构件一定要作稳定性验算,确保连接强度和焊接质量;

④ 尽快安装上部的后盾支撑构件,完善整个后盾支撑体系,以便开启盾构上部的千斤顶,使后盾支撑系统受力均匀。

(4)治理方法

① 对产生裂缝或强度不够的缝隙填充料凿除,重新充填,并经过养护后达到要求强度再恢复推进;

② 对变形的构件进行修补及加固。根据推进油压及千斤顶开启只数计算出

发生破坏时的实际推力,对后靠体系进行校验;

③ 对于发现裂缝的接头及时进行修补。

六、盾构到达时姿态突变

(1)现象

盾构到达后,最后几环管片往往与前几环管片存在明显的高差,影响了隧道的有效净尺寸。

(2)原因分析

① 盾构到达时,由于接收基座中心夹角轴线与推进轴线不一致,盾构姿态产生突变,使在盾尾内的或环管片位置产生相应的变化;

② 最后两环管片在脱出盾尾后,由于洞口处无法及时地填充空隙,使管片产生沉降。

(3)预防措施

① 盾构接收基座要设计合理,使盾构下落的距离不超过盾尾与管片的建筑空隙;

② 将到达段的最后一段管片上半圈的部位用槽钢相互连结,增加隧道刚度; ③ 在最后几环管片拼装时,及时复紧管片的拼装螺栓。提高抗变形的能力; ④ 到达前调整好盾构姿态,使盾构标高略高于接收基座标高。

(4)治理方法

① 在洞门密封钢板未焊死以前,用整圆装置将下落的管片向上托起,纠正偏差;

② 将洞口处的管片拆除,重新按正确的轴线位置立模板,浇混凝土。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

盾构施工过程包括盾构始发接收和正常掘进, 始发接收和正常掘进是隧道施工中的两道关键工序。因此,加强这两道工序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对两道工序分别进行分析。

盾构正常掘进:

盾构掘进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主要工序,要保证隧道的实际轴线和设计轴线相吻合,并确保管片圆环拼装质量,使隧道不漏水,地面不产生大的变形。

一、土压平衡式盾构正面阻力过大

(1) 现象

盾构推进过程中,由于正面阻力过大造成盾构推进困难和地面隆起变形。

(2) 原因分析

① 盾构刀盘的进土开口率偏小,进土不畅通;

② 盾构正面地层土质发生变化;

③ 盾构正面遭遇较大块状的障碍物;

④ 推进千斤顶内泄漏,达不到其本身的最高额定油压;

⑤ 正面平衡压力设定过大。

(3) 预防措施

① 合理设计进土孔的尺寸,保证出土畅通;

② 隧道轴线设计前,应对盾构穿越沿线作详细的地质勘查,摸清沿线影响盾构推进的障碍物的具体位置、深度,以使轴线设计考虑到这一状况;

③ 详细了解盾构推进断面内的土质状况,以便及时优化调整土压设定值、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

④ 经常检修推进千斤顶,确保其运行良好。

⑤ 合理设定平衡压力,加强施工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控制平衡压力值。

(4) 治理方法

① 采取辅助技术,尽量采取在工作面内进行障碍物清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采取大开挖施工法清理正面障碍物;

② 增添千斤顶,增加盾构总推力。

二、盾构后退

(1) 现象

盾构停止推进,尤其是拼装管片的时候,产生后退的现象,使开挖面压力下

降,地面产生下沉变形。而且盾构后退过多会严重损害盾尾密封装置寿命。

(2) 原因分析

① 盾构千斤顶自锁性能不好,千斤顶回缩;

② 千斤顶安全溢流阀压力设定过低,使千斤顶无法顶住盾构正面的土压力; ③ 盾构拼装管片时千斤顶缩回的个数过多,并且没有控制好最小应有的防后退顶力。

(3) 预防措施

① 加强盾构千斤顶的维修保养工作,防止产生内泄漏;

② 安全溢流阀的压力调定到规定值;

③ 拼装时不多缩千斤顶,管片拼装到位及时伸出千斤顶到规定压力。

(4) 治理方法

盾构发生后退,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后退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如因盾构后退而无法拼装,可进行二次推进。

三、 盾尾密封装置泄漏

(1) 现象

地下水、泥及同步注浆浆液从盾尾的密封装置渗漏进入盾尾的盾壳和隧道内,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甚至对工程安全带来灾难。

(2) 原因分析

① 管片与盾尾不同心,使盾尾和管片间的空隙局部过大,超过密封装置的密封功能界限:

② 密封装置受偏心的管片过度挤压后,产生塑性变形,失去弹性,密封性能下降;

③ 盾尾密封油脂压注不充分,盾尾钢刷内侵入了注浆的浆液并固结,盾尾刷的弹性丧失,密封性能下降;

④ 盾构后退,造成盾尾刷与管片间发生刷毛方向相反的运动,使刷毛反卷,盾尾刷变形而密封性能下降,严重影响盾尾密封寿命;

⑤ 盾尾密封油脂的质量不好,对盾尾钢丝刷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或因油脂中含有杂质堵塞泵,使油脂压注量达不到要求。

(3) 预防措施

① 严格控制盾构推进的纠偏量,尽量使管片四周的盾尾空隙均匀一致,减少管片对盾尾密封刷的挤压程度;

② 及时、保量、均匀地压注盾尾油脂;

③ 控制盾构姿态,避免盾构产生后退现象;

④ 采用优质的盾尾油脂,要求有足够的粘度、流动性、润滑性、密封性能。

(4) 治理方法

① 对已经产生泄漏的部位集中压注盾尾油脂,恢复密封的性能;

② 管片拼装时在管片背面塞人海绵,将泄漏部位堵住;

③ 有多道盾尾钢丝刷的盾构,可将最里面的一道盾尾刷更换,以保证盾尾刷的密封性;

④ 从盾尾内清除密封装置钢刷内杂物。

四、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

(1) 现象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过量,引起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损坏。

(2) 原因分析

① 盾构开始掘进后,如不能同步地进行注浆或注浆效果差,则会产生地面沉降;

② 盾尾密封效果不好,注浆压力又偏高,浆液从盾尾渗入隧道,造成有效注浆量不足:

③ 浆液质量不好,强度达不到要求,不能起到支护作用,造成地层变形量过大;

④ 注浆过程不均匀,推进过程中有时注浆压力大,注浆量足,有时注浆量少,甚至不注浆,造成对土体结构的扰动和破坏,使地层变形量过大。

(3) 预防措施

① 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

② 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通过地面监测情况调整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③ 提高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的浆液的强度;

④ 推进时同时、均匀、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的使用功能。

(4) 治理方法

① 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

② 损坏的盾尾进行更换,或采用在盾尾内垫海绵的方法对盾尾进行堵漏; ③ 注浆口离盾尾太近引起盾尾漏浆,可采用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的方法,减少浆液的渗漏。

五、 同步注浆浆管堵塞

(1) 现象

采用单液浆注浆时浆管堵塞,无法注浆,甚至发生浆管爆裂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2) 原因分析

① 停止注浆的时间太长,留在浆管中的浆液结硬,引起堵塞;

② 浆液中的砂含量太高,沉淀在浆管中,使浆管通径逐渐减小,引起堵塞; ③ 浆管的三通部位在压浆过程中有浆液积存,时间长了就沉淀凝固。

(3) 预防措施

① 停止推进时定时用浆液打循环回路,使管路中的浆液不产生沉淀。长期停止推进,应将管路清洗干净;

② 拌浆时注意配比准确,搅拌充分;

③ 定期清理浆管,清理后的第一个循环用膨润土泥浆压注,使注浆管路的管壁润滑良好;

④ 经常维修注浆系统的阀门,使它们启闭灵活。

(4) 治理方法

将堵塞的管子拆下,将堵塞物清理干净后重新接好管路。

六、管片压浆孔渗漏

(1) 现象

管片压浆孔处渗漏,压浆孔周围有水渍,压浆孔周围混凝土有钙化斑点。

(2) 原因分析

① 压浆孔的闷头未拧紧;

② 压浆孔的闷头螺纹与预埋螺母的问隙大。

(3) 预防措施

① 要用扳手拧紧压浆孔的闷头;

② 在闷头的螺丝上缠生料带,以起到止水的作用。

(4) 治理方法

① 将闷头拧出,重新按要求拧紧;

② 在压浆孔内注少量水泥浆堵漏,然后再用闷头闷住。

七、 管片接缝渗漏

(1) 现象

地下水从已拼装完成管片的接缝中渗漏进入隧道。

(2) 原因分析

① 管片拼装的质量不好,接缝中有杂物,管片纵缝有内外张角、前后喇叭等,管片之间的缝隙不均匀,局部缝隙太大,使止水条无法满足密封的要求,周围的地下水就会渗漏进隧道;

② 管片碎裂,破损范围达到粘贴止水条的止水槽时,尤其是管片角部碎裂,止水条与管片间不能密贴,水就从破损处渗漏进隧道;

③ 纠偏量太大,所贴的楔子垫块厚度超过止水条的有效作用范围; ④ 止水条粘贴质量不好,粘贴不牢固,使止水条在拼装时松脱或变形,无法起到止水作用; .

⑤ 止水条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强度、硬度、遇水膨胀倍率等参数不符合要求,而使止水能力下降;

⑥ 对已贴好止水条的管片保护不好,使止水条在拼装前已遇水膨胀,管片拼装困难且止水能力下降。

(3) 预防措施

① 提高管片的拼装质量,及时纠环面,拼装时保证管片的整圆度和止水条的正常工况,提高纵缝的拼装质量;

② 对破损的管片尤其是管片角部及时进行修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应在贴止水条以前修补好。对于因为管片与盾壳相碰而在推进或拼装过程中被挤坏的管片,也应原地进行修补,以对止水条起保护作用;

③ 控制衬垫的厚度,在贴过较厚衬垫处的止水条上应按规定加贴一层遇水膨胀橡胶条;

④ 应严格按照粘贴止水条的规程进行操作,清理止水槽,胶水不流淌以后才能粘贴止水条:

⑤ 采购质量好的止水条产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抽检止水条的质量,产品须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⑥ 在施工现场加工雨棚等防护设施,加强对管片的保护。根据情况也可对膨胀性止水条涂缓膨胀剂,确保施工的质量。

(4) 治理方法

① 对渗漏部分的管片接缝进行注浆;

② 利用水硬性材料在渗漏点附近进行壁后注浆;

③ 对管片的纵缝和环缝进行嵌缝,嵌缝一般采用遇水膨胀材料嵌入管片内侧预留的槽中,外面封以水泥砂浆以达到堵漏的目的。

八、 隧道上浮解决措施

(1) 问题分析

在隧道掘进施工中,拼装后的成形隧道或多或少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根据施工经验隧道产生的上浮现象比较常见,而隧道的上浮会对隧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其成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本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2) 总结以往施工经验,该现象产生的成因有如下几点:

① 对于盾构掘进后的建筑空隙浆液没有及时填充;

② 由于建筑空隙的存在致使地下水、裂隙水的涌入造成隧道上浮;

③ 浆液凝固时间长;

④ 盾构掘进速度过快;

(3) 施工技术措施

为了减少隧道的上浮量,使隧道尽快稳定,控制隧道可能会发生上浮的现象,确保隧道的稳定。因此采取下列措施:

①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隧道轴线,使盾构尽量沿着设计轴线推进,每环均匀纠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② 均衡施工,必要时减慢隧道掘进速度,让填充的浆液有充足的时间凝固,确保拼装好的管片稳定性。

③ 根据推进监测的结果对注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调整注浆部位、注浆量、配制快凝及提高早期强度的浆液等。

④ 为了正确观测隧道纵向变形,消除潮汐对隧道的影响,正确地判断隧道是否稳定,必要时采用连通管进行纵向变形监测。

⑤ 加强对管片的监测工作,以指导盾构机姿态调整,如果出现管片上浮和下沉量突变,则应加大监测频次,并采取二次压注双液浆的方法对管片进行稳定,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⑥ 在盾构刚始发掘进时,由于盾构处于试推进阶段,所以盾构掘进较慢,有利于隧道的稳定。另外,由于试推进本身的目的就在于摸索盾构对本标段地层

的适应性,所以在掘进此段时,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对策如壁后二次注浆、调整浆液配比、调整注浆位置等措施来解决此问题,从而形成一套适用今后盾构在本标段掘进碰到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

九、圆环管片环面不平整

1、现象

同一环管片在拼装完成后迎千斤顶一侧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不同块之间有凹凸现象存在,给下一环的拼装带来影响。导致环向螺栓穿进困难,管片碎裂等问题。

2、原因分析

(1)管片制作误差尺寸累计;

(2)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

(3)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环缝间的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

(4)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

(5)止水条粘贴不牢,拼装时翻到槽外,使与前一环的环面不密贴,引起该块管片凸出;

(6)成环管片的环、纵向螺栓没有及时拧紧及复紧。

3、预防措施

(1)拼装前检测前一环管片的环面情况, 决定本环拼装时纠偏量及纠偏措施;

(2)清除环面和盾尾内的各种杂物;

(3)控制千斤顶顶力均匀;

(4)提高纠偏楔子的粘贴质量;

(5)检查止水条的粘贴情况,保证止水条粘贴可靠;

(6)盾构推进时骑缝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

4、治理方法

对于已形成环面不平的管片,在下一环及时加贴楔子纠正环面,使环面平整。

十、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

1、现象

拼装完成后的管片迎千斤顶的一侧整环环面与盾构推进轴线垂直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造成下一环管片拼装困难,并影响到盾构推进轴线的控制。示意图如下:

图1管片环面与隧道中心线不垂直示意图(临界状态)

2、原因分析

(1)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使相邻块管片间的环缝张开量不均匀;

(2)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累计后使环面与轴线不垂直;

(3)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

(4)前一环环面与设计轴线不垂直,没有及时地用楔子环纠正;

(5)盾构推进单向纠偏过多,使管片环缝压密量不均匀而使环面竖直度差。

3、预防措施

(1)拼装时做好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杂在管片环缝间;

(2)尽量多开启千斤顶,使盾构纠偏的力变化均匀;

(3)在施工中经常测量管片环面的垂直度,并与轴线相比较,发现误差,及早安排制作楔子纠环面消除。

4、治理方法

(1)合理地修改管片的排列顺序,利用增减楔子环(曲线管片)来进行纠偏;

(2)根据需要纠偏的量,在管片上适当的部位加贴厚度渐变的传力衬垫,形成楔子环,对环面进行纠正。一般一次加贴衬垫的厚度最厚不超过6mm 。偏差大可连续多环的纠偏达到目的;

(3)当垂直度偏差较大,造成管片拼装极困难,盾壳卡管片严重时,可采用纠偏量较大的刚性楔子。

十一、 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

1、现象

纵缝质量差表现在同环相邻的管片相互位置发生变动,致使纵缝出现了前后喇叭、内外张角、内弧面产生踏步、纵缝过宽、两块管片相对旋转等质量问题。对于隧道的防水、管片的受力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2、原因分析

(1)拼装时管片没有放正,盾壳内有杂物,使落底块管片放不到位或产生上翘、下翻,环面有杂物夹入环缝,也会使纵缝产生前后喇叭;

(2)拼装时管片未能形成正圆,造成内外张角;

(3)前一环管片的基准不准,造成新拼装的管片位置亦不准;

(4)隧道轴线与盾构的实际中心线不一致,使管片与盾壳相碰,无法拼成正圆,只能拼成椭圆,纵缝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3、预防措施

(1)拼装前做好盾壳与管片各面的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入管片之间;

(2)推进时勤纠偏,使盾构的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尽量减少,保证管片能够居中拼装,管片周围有足够的建筑空隙使管片能拼装成正圆;

(3)环面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使拼装完成的管片中心线与设计轴线误差减少,管片始终能够在盾尾内居中拼装;

(4)管片正确就位,千斤顶靠拢时要加力均匀,除封顶块外每块管片至少要有两只千斤顶顶住;

(5)盾构推进时骑缝的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

4、治理方法

(1)用整圆器进行整圆,通过整圆来改善纵缝的偏差;

(2)管片出盾尾,环向螺栓再进行一次复紧,可改善纵缝的变形。管片被周围土体包裹住以后,椭圆度会相应地减小,纵缝压密程度提高,此时对螺栓进行复紧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3)采用局部加贴楔子的办法,作纵缝质量的纠正。

十二、圆环整环旋转

1、现象

拼装成环的管片与设计要求的拼装位置相比较,旋转了一定的角度,使盾构的后续车架及电机车轨道的铺设不平整,影响设备的运行,也增加了封顶成环的拼装难度。

2、原因分析

(1)千斤顶编组不合理,使管片受力不均匀,管片产生相对转动;

(2)管片环面不正,千斤顶的顶力方向与环面不垂直,盾构推进时就会产生使管片转动的力矩,导致管片旋转;

(3)拼装时管片的位置安放不准确,导致拼装时形成旋转;

(4)管片上的螺栓孔和螺栓之间由于拼装需要,一般留有5-8mm 的间隙,这样就给两环管片之间相互错动留有了条件,如果在管片就位时随意操作,就会引起旋转偏差;

(5)拼装时后拼装的管片与已就位的管片发生碰撞,使已拼装的管片发生移位,如果长时间采用相同的顺序拼装管片,管片向同一方向发生旋转偏差,累积的偏差量就较大;

3、预防措施

(1)控制好盾构推进的姿态,千斤顶编组情况要使推力的变化均匀,调整好管片环面的角度,减少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转动力矩;

(2)拼装管片时管片要放置正确,千斤顶靠拢时要有足够的顶力使管片不发生相对滑动;

(3)拼装机操作时要动作平缓,旋转缓慢,这样有利于拼装的准确性;

(4)对已成环的管片的旋转情况要经常进行测量,并及时纠正;

(5)经常变换管片拼装的顺序。

4、治理方法

利用管片之间可相互错动的余地,在落地块管片拼装时,管片纵向螺栓穿进后,利用拼装机钳着管片向需要纠正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然后靠拢千斤顶,并拧紧纵向螺栓。以落底块管片为基准,正确拼装其余管片,就可使整环管片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连续数环管片拼装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旋转误差得到纠正。

十三、连接螺栓拧紧程度没达到标准要求

1、现象

螺栓的拧紧力矩未达到要求,有些螺母用手就能拧动。双头螺柱一头超出螺母另一头缩入螺母,使螺纹的有效连接长度不能保证,严重时个别的螺栓没有穿进。

2、原因分析

(1)拼装质量不好,导致相邻管片之间错位严重,有的螺栓无法穿进;

(2)螺栓加工质量不好,螺纹的尺寸超差,造成螺母松动或无法拧紧;

(3)施工过程中只注意进度,忽视了拧紧螺栓的工作。有时甚至出现螺栓上未套螺母的情况;

(4)未及时进行复紧,尤其是底部、两肩部位的螺栓,复紧难度大,往往漏拧。

3、预防措施

(1)提高管片拼装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或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度等,使每个螺栓都能正确地穿过手孔;

(2)严格控制螺栓的加工质量,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螺栓应退换;

(3)加强施工管理,做好自检、互检、抽检工作,确保螺栓穿进及拧紧的质量。

4、治理方法

(1)未穿入螺栓的管片,可采用特殊工具对螺栓孔进行扩孔,使螺栓可以穿过;

(2)对不能穿过的孔换用小直径等强度的螺栓;

(3)加工专用平台,对隧道的所有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和复紧。

十四 、管片碎裂

1、现象

拼装完成的管片有缺角掉边和裂缝,使结构强度受到影响,且产生渗漏。

2、原因分析

(1)管片在脱模、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致使管片的边角缺损;

(2)拼装时管片在盾尾中的偏心量太大,管片与盾尾发生磕碰现象,以及

盾构推进时盾壳卡坏管片;

(3)定位凹凸榫的管片,在拼装时位置不准,凹凸榫没有对齐,在千斤顶

靠拢时会由于凸榫对凹榫的径向分力而顶坏管片;如下图所示:

图2 有凹凸榫管片定位不准导致管片碎裂

(4)管片拼装时相互位置错动,管片与管片间没有形成面接触,盾构推进时在接触点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管片的角碎裂;如下图所示:

图3 管片局部接触应力过大而碎裂示意图

(5)前一环管片的环面不平,使后一环管片单边接触,在千斤顶的推动下形同跷跷板,管片受到额外的弯矩而断裂。在封顶块与邻接块的接缝处的环面不平,也是导致邻接块两角容易碎裂的原因;

(6)拼装好的邻接块开口量不够,在插入封顶块时间隙偏小,如强行插入,则导致封顶块管片或邻接块管片的角崩落;如下图所示:

图4 邻接块开口量不足造成管片碎裂示意图

(7)拼装机在操作时转速过大,拼装时管片发生碰撞边角崩落。

3、预防措施

(1)管片运输过程中,使用弹性的保护衬垫将管片与管片之间隔离开,以免发生碰撞而损坏管片。在起吊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磕坏管片的边角;

(2)管片拼装时要小心谨慎,动作平稳,减少管片的撞击;

(3)提高管片拼装的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整度、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

垂直度、纵缝偏差等质量问题;

(4)拼装时将封顶块管片的开口部位留得稍大一些,使封顶块能顺利地插入;

(5)发生管片与盾壳相碰,应在下一环盾构推进时立即进行纠偏。

4、治理方法

(1)因运输碰损的管片进行修补后方能使用,修补须采用与原管片强度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

(2)在井下吊运过程中损坏的管片,如损坏范围大,影响止水条的部位的,

应予以更换。如损坏范围小,可在井下修补后使用;

(3)推进过程中被盾壳拉坏的管片,应立即进行修补,以保证止水效果;

(4)内弧面有缺损的管片进行修补时,所用的材料应与原管片强度等级相同,以保证强度和减少色差。

十五、管片环高差过大

1、现象

拼装完成的两环管片间内弧面不平,环高差过大。

2、原因分析

(1)管片拼装的中心与盾尾中心不同心,管片与盾尾相碰,为了将管片拼装在盾尾内,将管片径向内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

(2)管片拼装的椭圆度较大,造成环高差过大;

(3)管片的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如继续上一环的方向拼装将会与盾尾相碰,将管片向相反方向位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

(4)管片在脱出盾尾后建筑空隙没有及时填充,管片在自重的作用下落低,造成环高差过大。

3、预防措施

(1)将管片在盾构内居中拼装,使管片不与盾构相碰;

(2)保证管片拼装的整圆度;

(3)纠正管片环面与隧道轴线的不垂直度;

(4)及时、充足地进行同步注浆,用同步注浆的浆液将管片托住,减少环高差;

(5)严格控制盾构推进轴线和盾构姿态,确保管片能拼于理想的位置上。

4、治理方法

拼装过程中发现新拼装的管片与前一环管片的环高差过大,可拧松连接螺栓,逐块调整管片的位置。

十六、管片椭圆度过大

1、现象

拼装完成的管片的水平直径和垂直直径相差过大,导致椭圆度超过标准。

2、原因分析

(1)管片的拼装位置中心与盾尾的中心不同心,管片无法在盾尾内拼装成正圆,只能拼装成椭圆形;

(2)管片的环面与盾构轴线不垂直,使管片与盾构的中心不同心;

(3)单边注浆使管片受力不均匀。

3、预防措施

(1)经常纠正盾构的轴线,使盾构沿着设计轴线前进,管片能居中拼装;

(2)经常纠正管片的环面,使环面与盾构轴线垂直,管片始终跟随着盾构的轴线,使管片与盾尾的建筑空隙保持均匀;

(3)注浆时注意注浆管的布置位置,使管片均匀受力。

4、治理方法

(1)采用楔子环管片借隧道的轴线,使管片的拼装位置处在盾尾的中心;

(2)控制盾构纠偏,使管片能在盾尾内居中拼装;

(3)待管片脱出盾尾后,由于四周泥土的挤压力近似相等,使椭圆形管片逐渐恢复圆形,此时对管片的环向螺栓进行复紧,使各块管片的连接可靠。

盾构始发接收:

盾构始发接收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在始发接收过程中,施工环节多工作量集中,各工种交叉施工频繁,设备、人员众多,工作零乱,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一、 凿除洞门时产生涌土

(1) 现象

在拆除洞封门过程中,洞门前方土体从封门间隙内涌入工作井(接收井) 内。

(2) 原因分析

① 封门外侧土体加固方案不当或加固效果欠佳,自立性达不到封门拆除所需的时间;

② 地下水丰富,土体软弱自立性极差;

③ 封门拆除工艺编制不合理或施工中发生意外,造成封门外土体暴露时间过长。

(3) 预防措施

① 在盾构始发接收前,必须对始发井进行土体加固,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及压密注浆方法。对旋喷和注浆材料要进行检查、试验,同时要严格控制其水灰比及注浆流量、压力、提升速度等参数,并且根据地质情况和灌注情况及时调整参数,保证洞门打开后土体具有良好的自立性和止水性。

② 为了确保始发时土体不塌方,在洞门砼凿除前洞门的渗水情况及土体变形进行检查,以达到对土体的加固质量进行评估,若有大的质量隐患必须对土体进行二次加固。

③在凿除内排钢筋时,全体工作人员就位,一旦钢筋全部割断,清理完毕后,马上推进,刀盘迅速切入土体,进洞过程结束。

④ 期间若发生塌方,或大量涌水,必须对洞门暂时封堵,并进行补加固。 ⑤ 塌方时必须疏散地面人群,并开始执行处理危急情况的流程。

(4) 治理方法

创造条件使盾构尽快进入洞口内,对洞门圈进行注浆封堵,减少土体流失。

二、盾构进出洞时洞口土体大量流失

(1) 现象

进、出洞时,大量的土体从洞口流入井内,造成洞口外侧地面大量沉降。

(2)原因分析

① 洞口土体加固质量不好,强度未达到设计或施工要求而产生塌方,或者加固不均匀,隔水效果差,造成漏水、漏泥现象;

② 在凿除洞门混凝土后,盾构未及时靠上土体,使正面土体失去支护造成塌方;

③ 洞门密封装置安装不好,止水橡胶帘带内翻,造成水土流失;

④ 洞门密封装置强度不够,经不起较高的土压力,受挤压破坏而失效; ⑤ 盾构外壳上有突出的注浆管等物体,使密封受到影响;

⑥ 到达时土压力未及时下调,致使洞门装置被顶坏,井外大量土体塌入井内。

(3)预防措施

① 洞口土体加固应保证加固后土体强度和均匀性;

② 洞口封门拆除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进、出洞的准备工作;

③ 洞门密封圈安装要准确,在盾构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盾构刀盘的周边刀割伤橡胶密封圈,密封圈可涂牛油增加润滑性;洞门的扇形钢板要及时调整,改善密封圈的受力状况;

④ 盾构到达时要及时快速将洞门封好;

⑤ 盾构在到达口时,要降低正面的平衡压力。

(4)治理措施

① 将受压变形的密封圈重新压回洞口内,恢复密封性能,及时固定弧形板,改善密封橡胶带的工作状态;

② 对洞口进行注浆堵漏,减少土体的流失;

③ 注浆堵漏,仍无法达到出洞所需的土压时,在洞口可重新设计加工第二套密封装置,以达到洞门密封效果。

三、洞门漏水

(1) 盾构始发时,在盾尾未完全脱离洞门,不能进行封堵时,在洞圈与盾构外壳之间会出现漏水,严重时出现喷水。

(2) 始发时,现场准备好麻袋、钢板等堵水材料,以作备用。

(3) 加强地面监测,若有塌方及时通报。

(4) 当出现小规模漏水时,可不做封堵,盾构机快速前进,以期在短时间内推进洞门。

(5) 若发生洞门喷水,全体人员立刻抢险,用泥袋堵住水源,或用钢板封住盾构外壳与洞门间隙,以减少涌水量,盾构机快速推进,脱离洞门。

(6) 一旦盾构机脱离洞门,马上进行洞门封堵,用预先加工好的洞门钢板将四周空隙全部焊接封住,再进行注浆。

四、盾构基座变形

(1) 现象

在盾构进出洞过程中,盾构基座发生变形,使盾构掘进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2)原因分析

① 盾构基座的中心夹角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平行,则盾构在基座上纠偏产生了过大的侧向力;

② 盾构基座的整体刚度、稳定性不够,或局部构件的强度不足;

③ 盾构姿态控制不好,盾构推进轴线与基座轴线产生较大夹角,致使盾构基座受力不均匀;

④ 对盾构基座的固定方式考虑不周,固定不牢靠。

(3)预防措施

① 盾构基座形成的中心夹角轴线应与隧道设计轴线方向一致,当洞口段处于隧道设计轴线的曲线时,应考虑盾构基座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放置,切点必须设于洞口内侧面处;

② 基座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能抵抗盾构出洞段施工土体加固区所产生的

推力;

③ 合理控制盾构姿态,尽量使盾构轴线与盾构基座中心夹角轴线保持一致; ④ 盾构基座的底面与始发井的底板之间要垫平垫实,保证接触面积满足要求。

(4)治理方法

① 对已发生变形损坏的构件,进行相应的加固或调换;

② 盾构基座的变形严重,将盾构脱离基座,对基座作修复加固。

五、盾构后靠支撑位移及变形过大

(1)现象

在盾构出洞过程中,盾构后靠支撑体系在受盾构推进顶力的作用后发生支撑体系的局部变形或位移过大。

(2)原因分析

① 盾构推力过大,或受出洞千斤顶编组影响,造成后靠受力不均匀、不对称,产生应力集中;

② 盾构后靠混凝土充填不密实或填充的混凝土强度不够;

③ 组成后靠体系的部分构件的强度、刚度不够,各钢构件间的焊接强度不够;

④ 后靠与管片间的结合面不平整。

(3)预防措施

① 在推进过程中合理控制盾构的总推力,且尽量使千斤顶编组合理。使之均匀受力;

② 采用素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充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时,除填充密实外,还必须确保填充材料强度和养护;

③ 对系统的各构件必须进行强度、刚度校验,对受压构件一定要作稳定性验算,确保连接强度和焊接质量;

④ 尽快安装上部的后盾支撑构件,完善整个后盾支撑体系,以便开启盾构上部的千斤顶,使后盾支撑系统受力均匀。

(4)治理方法

① 对产生裂缝或强度不够的缝隙填充料凿除,重新充填,并经过养护后达到要求强度再恢复推进;

② 对变形的构件进行修补及加固。根据推进油压及千斤顶开启只数计算出

发生破坏时的实际推力,对后靠体系进行校验;

③ 对于发现裂缝的接头及时进行修补。

六、盾构到达时姿态突变

(1)现象

盾构到达后,最后几环管片往往与前几环管片存在明显的高差,影响了隧道的有效净尺寸。

(2)原因分析

① 盾构到达时,由于接收基座中心夹角轴线与推进轴线不一致,盾构姿态产生突变,使在盾尾内的或环管片位置产生相应的变化;

② 最后两环管片在脱出盾尾后,由于洞口处无法及时地填充空隙,使管片产生沉降。

(3)预防措施

① 盾构接收基座要设计合理,使盾构下落的距离不超过盾尾与管片的建筑空隙;

② 将到达段的最后一段管片上半圈的部位用槽钢相互连结,增加隧道刚度; ③ 在最后几环管片拼装时,及时复紧管片的拼装螺栓。提高抗变形的能力; ④ 到达前调整好盾构姿态,使盾构标高略高于接收基座标高。

(4)治理方法

① 在洞门密封钢板未焊死以前,用整圆装置将下落的管片向上托起,纠正偏差;

② 将洞口处的管片拆除,重新按正确的轴线位置立模板,浇混凝土。


相关文章

  • 一级市政知识点问答汇总2014
  • 一级市政核心知识点问答200句快速记忆宝典 巧记加勤记 自然出成绩 (一).基础记忆: 1.投标文件技术部分中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应有哪些?(方案.组织管理体系.质量.安全.环保文明体措) 2.投标报价的计价方法有哪几种?(工料单价-分部 ...查看


  • 一建市政答题技巧及口诀
  • 一.回答问题的技巧: 1.问你上述事件怎么纠正 ,(1)(2)(3)应该怎么改, 你要记住还要补充:如何落实.检验.防护.检测.方案.报批.反馈等,增加拿分点. 2.题中如有监测检查.注意防止漏项,形成条件反射,用X测量Y,注意X.y两个方 ...查看


  • 一级市政核心速记口诀知识点(制作者十一月)
  • 原创作者 十一月,不要被其他人利用了. 一级建造师市政案例核心提高篇 一.回答问题的技巧: 1.问你上述事件怎么纠正 ,(1)(2)(3)应该怎么改, 你要记住还要补充:如何落实.检验.防护.检测.方案.报批.反馈等,增加拿分点. 2.题中 ...查看


  • 2015年一建市政学习笔记
  • 20150821 一.在实际的市政施工中很少有单独的道路施工,一般情况下,道路施工都是结合市政管线,市政管线施工完成回填后开始土路床施工. 市政道路施工:控制点交接--现场踏勘--管线保护--清表测量放线--地下管线构筑物管线施工--管线回 ...查看


  • 2014一建市政记忆口诀240条(11月)
  • 市政十一月记忆口诀240条 前言 本内容是为了帮忙记忆书本的一些纯粹干货,为了辅助一些选择题和一些案例的齐全记忆,同时增加了你上考场备战的信心,书本基本上需要记忆的我都记住了.信心有了考试自然发挥的好.所以市政的记忆还是一种辅助,千万不要以 ...查看


  • 一建市政工程实务技术案例题考点归纳很有用
  • 一建市政工程实务技术案例题考点归纳 道路工程 一.路基压实做试验段的目的是?确定预沉降量.合理选用压实机具.确定压实遍数.确定虚铺厚度.确定压实方式(5点) 二.石灰稳定土基层材料应满足什么要求?1宜采用塑性指数为10~15的粉质粘土.粘土 ...查看


  • 一建市政工程实务案例题考点归纳
  • 一建市政工程实务技术案例题考点归纳 道路工程 一.路基压实做试验段的目的是?确定预沉降量.合理选用压实机具.确定压实遍数.确定虚铺厚度.确定压实方式(5点) 二.石灰稳定土基层材料应满足什么要求?1宜采用塑性指数为10~15的粉质粘土.粘土 ...查看


  • 一级建造师市政终极背诵
  • 第2部分:管理背诵 lK420011 市政公用工程施王招标投标管理 1.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 ★3公1诚 2.招标文件主要内容: (1)投标邀请书:(2)投标人须知:(3)合同主要条款:(4)投标文件格式: (5)工程量清单:(6)技术条 ...查看


  • 隧道管片渗漏水及破损原因分析及措施
  • 隧道管片渗漏水及破损原因分析及措施 [摘要]通过莞惠6(B )标大朗盾构区间工程施工实践, 对局部管片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其治理方法,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盾构隧道; 管片渗漏水; 原因分析 1工程概况 莞惠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