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要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

2、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类地行星 )

木星 土星 (巨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远日行星)

3、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①地表温度适宜(原因:日地距离适中)

②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原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存在液态水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影响:(见教材第8页四个框)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内到外):光球 色球 日冕 (2)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3)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原因:电磁波扰动电离层);

②产生―磁暴‖现象(原因: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

磁场);

③产生“极光”现象(原因:高能带电粒子碰撞两

极地区的大气)

④影响地球气候。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 1、基本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一个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速度: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 其他任何地点为15。/h

线速度:南北两个极点为0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 昼夜交替:

①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 6 :00(晨线与赤道的交

点)和 18 :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太阳高度是 0 度

(二)A 、地方时的计算: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东早西晚

经度每隔 15 度相差 1 小时,每隔 1 度相差 4 分钟

B 、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 两地相隔时区数(同减异加)×1h

① + :东加西减

相隔时区数: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 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②确定中央经线:150×时区数 ③确定时区:经度数÷150=整数+余数(余数>7.5则取整数+1 余数

图1-17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

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公转 1、基本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近日点最快(1月份)

远日点最慢(7月份)

2、黄赤交角:大小:23度26分

影响: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形成二分二至

(重点看图:教材15页 图1.18)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会看二分二至日时的光照图)

(1)季节变化:a. 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则北(南)半球的白昼渐长

b. 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大于夜

直射点在赤道上,则全球昼夜等长

c. 直射北(南)回归线时,则北(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地区出现极昼,南(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d. 赤道上全年昼=夜

(2)纬度变化: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例如: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 12 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3)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 ①. 求某地某日昼(夜)长的方法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0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150 a. 同一条纬线上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等 b.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c. 极昼区昼长24h, 极夜区昼长为0h ②. 已知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 昼长=(正午12:00 – 日出时间)×2 夜长=(子夜24:00 – 日落时间)×2

③. 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12-昼长/2) 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12+昼长/2)

④. 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经过极点,该日全球昼夜平分,都是6:00日出,18:00日落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三)四季的变化(了解)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 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 月为春季,6、7、8 为夏季,9、10、11 为秋季,12、1、2 为冬季。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 地球内部的圈层(重点看图 教材21页)

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 、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 、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 、大气受热过程: 波)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结论:①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根本能量来源。

②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③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 ④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二、热力环流:(理解热力环流的过程) 结论: 1、比较气压高低必须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一般情况下,近地面温度高的地区形成低气压,温度低的地区形成高气压。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3、高压地区等压线向上凸起,低压地区等压线向下凹下 案例: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动力

-------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结论: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平行等压线(在高空)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在近地面)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教材34页图2.10)

2、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三、气候类型

掌握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教材40页的图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与天气 项目 冷锋 暖锋 形成原因 暖气团运动状况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雨区分布 符号

举例

夏季暴雨, 冬季寒潮, 春

季沙尘暴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

移动 移动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

气温高 气压低 晴朗 气温低,气压高 晴朗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 晴朗 天气 晴朗 锋后 锋前

祝愿同学们: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要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

2、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类地行星 )

木星 土星 (巨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远日行星)

3、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①地表温度适宜(原因:日地距离适中)

②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原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存在液态水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影响:(见教材第8页四个框)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内到外):光球 色球 日冕 (2)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3)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原因:电磁波扰动电离层);

②产生―磁暴‖现象(原因: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

磁场);

③产生“极光”现象(原因:高能带电粒子碰撞两

极地区的大气)

④影响地球气候。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 1、基本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一个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速度: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 其他任何地点为15。/h

线速度:南北两个极点为0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 昼夜交替:

①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 6 :00(晨线与赤道的交

点)和 18 :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太阳高度是 0 度

(二)A 、地方时的计算: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东早西晚

经度每隔 15 度相差 1 小时,每隔 1 度相差 4 分钟

B 、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 两地相隔时区数(同减异加)×1h

① + :东加西减

相隔时区数: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 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②确定中央经线:150×时区数 ③确定时区:经度数÷150=整数+余数(余数>7.5则取整数+1 余数

图1-17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

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公转 1、基本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近日点最快(1月份)

远日点最慢(7月份)

2、黄赤交角:大小:23度26分

影响: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形成二分二至

(重点看图:教材15页 图1.18)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会看二分二至日时的光照图)

(1)季节变化:a. 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则北(南)半球的白昼渐长

b. 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大于夜

直射点在赤道上,则全球昼夜等长

c. 直射北(南)回归线时,则北(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地区出现极昼,南(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d. 赤道上全年昼=夜

(2)纬度变化: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例如: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 12 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3)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 ①. 求某地某日昼(夜)长的方法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0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150 a. 同一条纬线上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等 b.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c. 极昼区昼长24h, 极夜区昼长为0h ②. 已知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 昼长=(正午12:00 – 日出时间)×2 夜长=(子夜24:00 – 日落时间)×2

③. 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12-昼长/2) 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12+昼长/2)

④. 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经过极点,该日全球昼夜平分,都是6:00日出,18:00日落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三)四季的变化(了解)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 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 月为春季,6、7、8 为夏季,9、10、11 为秋季,12、1、2 为冬季。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 地球内部的圈层(重点看图 教材21页)

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 、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 、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 、大气受热过程: 波)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结论:①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根本能量来源。

②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③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 ④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二、热力环流:(理解热力环流的过程) 结论: 1、比较气压高低必须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一般情况下,近地面温度高的地区形成低气压,温度低的地区形成高气压。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3、高压地区等压线向上凸起,低压地区等压线向下凹下 案例: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动力

-------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结论: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平行等压线(在高空)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在近地面)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教材34页图2.10)

2、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三、气候类型

掌握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教材40页的图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与天气 项目 冷锋 暖锋 形成原因 暖气团运动状况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雨区分布 符号

举例

夏季暴雨, 冬季寒潮, 春

季沙尘暴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

移动 移动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

气温高 气压低 晴朗 气温低,气压高 晴朗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 晴朗 天气 晴朗 锋后 锋前

祝愿同学们:


相关文章

  •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
  • 篇一:初中地理教学总结 初中 地理教学总结 大坝中学 沈 惠琴 本学期我任七八年 级地理课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 准,结合制定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 学 ...查看


  • 高二地理教学总结小结,反思
  • 上学期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高二6个班的地理课.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 ...查看


  • 高中毕业班地理工作总结1文档
  •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 段凤娇 高三地理复习中,我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通过原理分析.规律总结和解题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认 ...查看


  • 2016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 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经验和收获 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 ...查看


  • 地理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 党员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何广森 转眼一瞬,工作已经一年,回顾2008-2009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感慨万千,有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也有力不从心的无赖,还有感觉自身知识能力不足的压力和快速提高教学和管理能里的急迫.但我相信世上之事为之难者亦已易, ...查看


  • 八年级地理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 八年级地理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20XX 匆匆而过,马上迎来了20XX ,20XX 是一个难以忘记的一年,是一个让全中国人激动的一年,08又是一个收获的年月,08叫我明白了很多很多. 随着08年8月8日奥运会的举办,迎来了新的学期,参加教育工作 ...查看


  • 高一组总结和个人总结
  •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地理集备组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集备组 王 雪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地理集备组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这学期我和吴凯老师执教高一的地理课,虽已教过几年,对教材也熟悉了 ...查看


  • 文科生如何学好地理
  • 怎样学好地理呢?(高中文科生) 我认为学地理最要紧的是在头脑中要有两张图,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首先搞清楚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各个省份的具体位置.形状.地理物特征等.其次,要学会画图.如气旋与反气旋.地形剖面图.折线图(人口)等.自己 ...查看


  • 十四中地理课改总结材料
  • 彰 显 地 理 学 科 特 色 展 示 课 堂 教 学 魅 力 辽阳市十四中学 地理教研组 2014年6月 2013-2014学年度,辽阳市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和我们十四中学建立了地理学科基础教研协作关系,我们十四中学作为初中地理教研课改基地, ...查看


  • 2011-2012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 2011-2012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课以及六班的写字课和实践课.由于我是产假后才接手这些班级,所以对班级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仅管带着小孩上课很辛苦,但我还是尽量挤出时间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