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知识入门

摄影知识入门

傅春山 刘文健

第一章 一张好照片的三个基本原则

摄影家的眼力

我们在书籍中,网络上常常能看到让我们拍手叫好的美丽的照片,我们也渴望自己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来,在摄影论坛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摄影初学者看到一幅好照片时问,是什么相机拍的,什么镜头拍的,光圈快门多少?其实这些都只是技术细节,即使知道了这些也无助于拍摄出佳作来。就像尽管知道了达·芬奇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画笔,却无法画不出《蒙娜丽莎》。

对于每个初学摄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拍摄照片时应当追求什么。在通过照片逐步理解这些指导原则的过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懂得在周围世界该追求什么。这种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

现在我们在看一幅照片时,只集中讨论三条基本原则。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剔除或者虚化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捕捉画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三条基本原则的运用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是:

第一、 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举一张普通的日常生活照来举例,这幅作品

的主题是什么呢?它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寓意--这

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个主角的看法了。就拿哈姆雷

特这个角色来说吧,人们对他就争论了几百年,

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幅成功的

照片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换句话说,一幅照片的寓意取决于观赏者对它的

理解。这和作者的意图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左。

第二,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

这是一张在集

市上的照片,熙熙攘

攘的人群中,我们的

一下子注意到这位

背着缝纫机的妇女,

她背着并不轻的缝

纫机穿过集市,靠手

工挣点辛苦钱,但她

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拍摄者抓住了这位妇女展开笑容的那一瞬间,抓拍下这张照片,并且通过景深的控制,使这位妇女前后的人群虚化,使人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到她的身上。

第三:画面简洁了吗?

照片中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

力的内容。

这两张是非典时期的北京的照片,前一张在巨型的广告牌下一个行人戴着白口罩快速前行,当时处于非常时期,要求北京市民尽量少出门,不扎堆,必须戴白口罩,尽量减少传播非典病毒的途径。这张照片选取了宣传画的一部分,宣传画上的文字带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相对完整“团结一致,SARS病毒终将倒下”,本张照片的主题一下子明确,并且等待单个市民经过时进行拍摄,使得画面非常简洁,排除掉电线杆,垃圾桶,前后的其他行人,观赏者的注意力不被分散。第二幅照片拍摄的是黄金周时的天安门广场,往年此时到处是喧闹的游人,而此时,桥上只有一位老人。

小 结:

第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第三、 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弃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

以上就是你在拍摄和研究每幅照片时都应考虑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二章 镜头的基本结构及两大特征

镜 头

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并从镜头开始深入学习一些基本部件的详细知识.

光线沿直线传播,通过被称作孔径的圆孔投射到胶片上.

镜头并不是胶片成像所必需的,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针孔照相机,其工作时就没有镜头.来自被摄体的光线通过一个微小的针孔进入不透光的盒子,如上图所示,并在胶片上形成一幅倒立的影像.

考虑到针孔照相机的工作特性如此之简单,因而其产生的影像应该说是相当令人满意了,但并不能算是足够好的,原因如下:

1. 即使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也不是非常的清晰.

2. 由于通过针孔所进入的光量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充分的胶片曝光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会长达数小时.

而镜头会解决这些问题:

1. 镜头能聚焦光束,可以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影像.

2. 镜头允放接纳大量的光线,只需若干分之一秒的很短时间即可获得适当的曝光.

如上图所示,镜头的孔径比针孔大很多倍,所以在确定的一段时间内,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照相机

镜 头 速 度

什么是镜头速度

镜头的速度是指特定的镜头在特定的时间内所能传送的光量.传送光量多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传送光量相当少的镜头则被称为慢镜头.

不要把这里所说的快慢概念同镜头所能捕捉快速运动物体的能力相混淆. 把

下图中所示这只镜头的右侧边缘刻有1:2.8-4.8的标记,代表这只镜头的最大孔径

是f/2.8。

如何表示镜头的速度

照相机的光圈看上去就像图2.19示意图。它由系列叶片组成,在中央形成一个圆形孔。调节叶片就可以调整圆孔的大小。圆孔越大,进入照相机并到达胶片的光线越多。

从现在开始,我们用孔径这一术语代表由光圈所形成的圆孔。

正如所看到的左图,调整光圈就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孔径。在摄影技术中,用f值表示不同大小的孔径。

现在马上就介绍不同f值含义。我们已经知道,关键在于用镜头最大孔径所表示的f值可以描述特定镜头的

应该记住的要点是,任何两只镜头,只要它们设定的f值相同,那么它们所传送的光量就是完全一样的。例如,两只不同的镜头均设定为f/2.8,并对准相同的场景,如果其他的条件也相同,那么就会有相同的光量通过镜头到达胶片。

快镜头有什么优点

快镜头究竟有哪些优越性?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快镜头能够在较慢的镜头根本无法拍摄的暗淡光线条件下进行拍摄。

假设现在有两架照相机,一加装有f/2镜头,另一架装有f/4镜头。如果想在暗淡的光线下拍摄一张室内照片,检查测光表(随后将介绍)的结果后就会发现将镜头的孔径开到

f/2,并使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刚好可以捕捉到足够的光线,拍摄到一张曝光适当的照片。结果:正如这些照片所示,使用f/2镜头以1/30秒的速度可以拍摄这一场景;而使用f/4镜头并以1/30秒的速度就不能进行成功地拍摄,因为它能够传送到胶片的最大光量也不足以使底片得到适当的曝光。所以,快镜头可以使摄影者在更宽泛的照明环境下不增加人工光而进行拍摄工作。

什么是孔径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镜头的速度是指镜头传送光线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希望镜头接纳最大的光量,就需要一种减少通过镜头光量的方法。我们是利用改变镜头孔径大小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孔径就是由可变光圈(叶片组)在镜头中央产生的圆孔如下图所示

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

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

镜头孔径的大小可以用一个诸如f/1.2、f/8、

f/16…的数字来表示,称之为f值。f值越小,镜头的圆孔越大。因此,假设某只镜头设置为f/2时,看上去可能如图2.23x所示,而同一只镜头设置为f/16时,则可能会如右图所示。

F/2 F/16

这些特定的f值光圈数字具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组

这个概念就这么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f /4孔径所接纳的光线是f/5.6的两倍,f/5.6接纳的光线是f/8的两倍,f/8接纳的光线又是f/11的两倍,依此类推。

f值的完整序列如下:

f/1,f/1.4, f/2, f/ 2.8,f/ 4,f/ 5.6,f/8,f/ 11,f/16, f/22,f/32, f/ 44,f/64。

例如:f/ 2.8,f/ 4,f/ 5.6,f/8,f/ 11,f/16,在这个例子中,这只镜头应该叫做f/ 2.8,镜头因为这是它的最大孔径。

(f/2) (f/1.4)

焦 距

什么是焦距

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所涉及的速度只是所有镜头的一个特性,镜头的第二个特性就是焦距。镜头的焦距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例如,使用100mm镜头所拍摄的影像,其高度和宽度都是在同一架照相机上使用50 mm镜头所拍摄影像的2倍;400 mm镜头产生影像的高度和宽度是100 mm镜头的4倍,等等

定焦镜头都具有由其光学系统所决定的确定的焦距。确切地讲,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聚焦于无穷远处时投射在胶片平面上的清晰影像之间距离的测量值就决定了焦距的长度。这里所说的无穷远是指聚焦非常远的被摄体(比如地平线)时镜头的距离设定值。

镜头的焦距可以英寸(in)、厘米(cm)或毫米为其计量单位。在本课程中,我们使用毫米(mm)作为镜头焦距的单位。25 mm近似等于1英寸。所以,50 mm镜头大约是2英寸镜头,100 mm镜头差不多与4英寸镜头是一样的。

如图2.33所示,一般情况下焦距越长,镜头筒也越长。

考察图中的这两只镜头。二者具有相同的焦距,都是135mm。但是,其中一只镜头的最大孔径是f/3.5,而另一只则能够开大到f/1.8。为了接纳更多的光线,f/1.8镜头具有更大的直径。

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如何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胶片给定的画面区域所适合的场景大小.较长的焦距会产生较大的影像.影像越大,适合画面区域的场景部分就越小.正像我们看到的这组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在同一拍摄位置所拍摄的同一场景照片.

应当注意,影像的大小与焦距成正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焦距加倍.例如,使用

50mm镜头在10英尺的距离拍摄被摄体,如果现在换用100mm镜头,则被摄体看去像2倍那么大,如果换用25mm镜头,被摄体则只有一半大小了

.

第三章 取景系统

取景系统(Viewfinder)

取景器是摄影者观察想要拍摄的景物的“窗口”。目前相机的取景器大致被分为四种:旁轴光学取景器,LCD取景器,TTL光学取景器和EVF电子取景

旁轴光学取景器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由一组简单的光学元件组成,这套元件与镜头的光学系统相连,让光学取景器中的影像与进入镜头的影响同步相连。这种取景器体积小巧,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取景误差。取景器通常置于镜头上方,从光学取景器上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在传感器上的影像是不同的,在短距离拍摄中,这种 “视差”就更为明显了。一般的光学取景器只能让用户看到镜头实际覆盖范围的80%到90%。如果想准确取景,还是使用无视差的LCD比较好。戴眼睛的朋友 在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时候最好看一下取景器旁是否有屈光度调节,如果有的话会方便不少。

光学取景器与镜头平行是造成视差的原因 在短距离(如1.5米内)拍摄容易造成视差

非专业数码相机的LCD取景

消费级数码相机的LCD取景让用户能实时观察到想拍摄的影像,这个影像与镜头投射在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不会有视差产生。消费级的数码相机一般同时具有旁轴光学取景器和LCD取景器两种。但我们知道,使用LCD取景是很耗电的,而且在阳光猛烈的时候,我们很难看到LCD上的画面。这就促使我们使用光学取景器或下面将谈到的EVF取景器。另外,数码单反上的LCD并不作取景用,它只能让用户在拍摄后在LCD上观看照片和操作菜单,当然DSLR有自己特有的取景方式,这也将在下文介绍。

数码单反上的光学取景器(TTL)

同样是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数码单反是没有取景视差的,因为它的光学取景器比小型数码相机的精密,而且它的原理是把一块反光镜和菱镜连到传感器上, 镜头投射到传感器上的影像就是TTL上看到的影像。当摄影者按下快门的时候,反光镜便会弹起,

光线通过镜头进

入传感器,传感器开始曝光。由于传感器的限制,多数数码单反的LCD只能用来观看照片回放而不能用于取景拍摄。在DSLR光学取景器的旁边通常还会有一块小小的LCD显示照相机的各项设定及状态, 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白平衡等。

真正程度上的TTL—通过镜头取景。

单反的TTL有屈光度调节功能(右侧滑轮)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EVF电子取景

电子取景其实是把LCD上的画面传送到数码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上,因此从EVF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到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而且与LCD上的 影像同步。EVF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镜头上方一块很小的LCD(直径大约为0.5

第四章 曝光及测光模式

曝 光 模 式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快门和光圈优先: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加强图片亮度。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手动曝光模式: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AE模式:

AE全称为Auto Exposur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多点测光:

多点测光是通过对景物不同位置的亮度,通过闪光灯补偿等办法,达到最佳的摄影效果,特别适合拍摄背光物体。首先,用户要对景物背景,一般为光源物体进行测光,然后进行AE锁定;第二步是对背光景物进行测光,大部分的专业或准专业相机都会自动分析,并用闪光灯为背光物体进行补光。

第五章 白平衡的设置及巧妙应用

我们以前用传统相机拍摄时,有这样的记忆,在白炽灯下拍摄的照片又黄又红,好像是有一层橙色的纱蒙在上面。白色的墙面在相片里看好像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常说这样的照片偏色很历害,可是它为什么偏色呢?

我们都知道,由于光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温是52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左右。用传统相机的日光片拍摄时,白炽灯光由于色温太低,所以偏黄偏红。所以通常现场光线的色温低于相机设定的色温时,往往偏黄偏红,现场光线的色温高于相机设定时,就会偏蓝。

传统胶片机相拍摄时,色温问题不容易掌握,通常用不同类型的胶片来解决。例如有日光型、灯光型胶片之分,或者用转换多种色温滤镜的方法来调整,操作起来较麻烦。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装置就是根据色温的不同,调节感光材料(CCD)的各个色彩应强度,使色彩平衡。由于白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人眼也能把它确认为白色,所以,白色就作为确认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标准,或者是说当白色正确地反映成白色时,其他的色彩也就正确了,平衡了。这就是白平衡的含义。

数码相机就是预设了几种光源的色温,来适应不同的光源要求。一般家用数码相机有白炽灯(约3000K色温)、荧光灯(4200K色温)、直射日光(约5200K色温)、闪光灯(约5400K色温)、多云(约6000K色温)、阴影(约8000K色温)几种模式。当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只要设定在相应的白平衡位置,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确还原。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还有自动白平衡设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光源色温。但是遇到现场光源复杂时,相机自动白平衡判断也容易失误,我们可以通过CCD观看结果,用手动来调节。当你用手动白平衡设定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用一张白纸,让相机取景完全充满白纸,设定在手动白平衡功能上,按相机说明书操作做一遍就可以设定完成,在现场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还原正确了。 当然,按照拍摄者自己的意图,故意错误设定白平衡改变或加强现场的光源效果,也可以拍摄出很有趣味的照片。比如,当你拍摄一片秋天的树林时,为了更强调金黄的树叶,你可以把相机色温调高,这样树叶就会变得更红,强调了现场的金秋色调。

虽然白平衡的偏差,在电脑里用Photoshop软件也可以修正。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在拍摄时就设定正确。这也是一个原则,尽量保持拍摄原始图片时的设定正确,而不要依赖于后期的修整。

右图是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使用“自动白平衡”,整体画面偏黄偏暖

左图同样是在白炽灯的照射下,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所以小鲸鱼的颜色得到正确还原。

但也不是说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一定要设置正确的白平衡,一定要正确还原真实的色彩,有时我们故意设置错误的白平衡会得到有趣的效果,比如以上两张都是在早上的时候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图片呈现出偏蓝偏冷的效果,好像是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拍的。而如果我们真的在清晨来拍这两张图片的话,则很有可能因为光线不足而拍不出用曝光充分而且画面质量好的图片来。

第六章 构图常用的几种方法

大家知道,实景和实景照片的主要区别就是照片要受到四框的限制,而实景是连续不断的、观者可以把注意力移向周围全部景物的任一部分,而照片却可以把部分景物纳入严格限定的上下四框之内。摄影者在四框之内如何安排景物决定着作品的面败。

首先,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放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显突出,但是靠近到到什么程度呢?传统的构图规则是用垂线把画面等分为三,把被摄主体大致放在某个分割线上,

这产否意味着被摄主体永远不能放到正中央呢?切记不要说

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突出被摄体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比周围的东西大些。在勒内.伯里拍的一幅骏马图中,图8.6反示,前景上的一匹骏马由于身型高大而显得突出。对比起来,别的马匹就无足轻重了。

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这是一幅意味深长的冬景,是纽约的摄影家乔治.福斯(George Forss)拍摄的。什么地方能立即抓住你的视线呢?是那个孤零零的散步者。用树干框住了他小小的身影,尽管他在画面上所占面积很小,但却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

但是你要知道,这种画框式的构图只是一种

我们归纳一下:当你的被摄体由于相对尺寸较小而无法支配画面的时候(或距离较远,你又想表现出距离感),吸引注意力的技法之一就是给它搭个画框。

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在摄影时,像运用光线一样去运用暗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

通过会聚线条来突出重点

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

小结

当你通过取景器在画面上突出被摄主体的时候,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1、 要突出被摄主体,该把它放在画面中心附近还是离开中心? 2、 要把它照得大些才显得突出吗? 3、 要给它搭个画框吗? 4、 要通过采光来突出它吗? 5、 要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它吗? 6、 要利用会聚线条来突出它吗? 7、 要利用重复的线条吗?只有在提出并解答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再准备去拍摄。

第七章 自然光

准确使用光线,创造光影舞蹈

如果把摄影师的照相机比做

你将开始感觉光的不同形态:正午灿烂的阳光下的灼热光;多云天气里天鹅绒般柔软的光;透过树叶间隙闪烁的斑斓的日光;部分灿烂耀眼,而部分被云遮挡的阳光;以及戏剧性神秘怪异的月光。

你将真真正正开始观察光。当你走在街上,当你坐在车里,你将用一种新的、令人兴奋的眼光来观察光的世界

光的基本特性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或人工室内光,都有其特征:

1. 明暗度 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 方向 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而有多个光源诸如多云天气的漫射光,方向就难以确定,甚至完全迷失。

3. 色彩(色温) 光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日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光的四个基本方向

根据相机、被摄体和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从任何-面捕捉到被摄体。当主光源很强时---如明亮的阳光---从相机来看光落在被摄体不同部位,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的光线:正面光,45°侧光,90°侧光,逆光。

正 面 光:

这种类型的光线,是业余快照摄影师教你所使用的光线---

太阳在你的身后。

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其结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

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由于深度和轮廓靠光和阴影的相线互作用来表

现,正面光制造出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因此通常被称为平光。

正面光可以是低位的,像清晨或傍晚的太阳;也可以是高位的,像正

午的太阳。每种位置都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当拍摄面部时你会发现,使用

高位正面光线可能在眼窝和鼻子下面投下很深的阴影。而使用低位正面光时,可以平射脸部,不会引起眯眼。

---------------------------------------------------------------------

45°侧 光

在阳光下拍摄人物适合在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这时

候的光线被许多人认为是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类型,同样室内拍摄

人像使用的主要光线,多数为45°侧光。

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

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为

此,45°侧光被看作是

----------------------------------------------------------------------------------------------------------------

90°侧 光

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

线。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

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表面结

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这

种光有时被称作

逆 光

当光从相机对面被摄物的后面照过来时,会获得极具艺术效果的逆

光。如果你就此曝光,被摄物就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剪影。如果采用兼顾

曝光,尽管被摄物与背后的光反差强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

如果光源处于高位,就会在被摄对象的顶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一例

如模特儿的头发一制造出一种戏效果。被叫做

。采用逆光,背

对光的剪影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色彩(色温)

我们都知道,由于光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温是52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左右。如果现场光线的色温低于相机设定的色温时,往往偏黄偏红,现场光线的色温高于相机设定时,就会偏蓝。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装置就是根据色温的不同,调节感光材料(CCD)的各个色彩应强度,使色彩平衡。由于白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人眼也能把它确认为白色,所以,白色就作为确认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标准,或者是说当白色正确地反映成白色时,其他的色彩也就正确了,平衡了。这就是白平衡的含义。

数码相机就是预设了几种光源的色温,来适应不同的光源要求。一般家用数码相机有白炽灯(约3000K色温)、荧光灯(4200K色温)、直射日光(约5200K色温)、闪光灯(约5400K色温)、多云(约6000K色温)、阴影(约8000K色温)几种模式。当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只要设定在相应的白平衡位置,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确还原。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还有自动白平衡设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光源色温。但是遇到现场光源复杂时,相机自动白平衡判断也容易失误,我们可以通过CCD观看结果,用手动来调节。当你用手动白平衡设定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用一张白纸,让相机取景完全充满白纸,设定在手动白平衡功能上,按相机说明书操作做一遍就可以设定完成,在现场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还原正确了。 当然,按照拍摄者自己的意图,故意错误设定白平衡改变或加强现场的光源效果,也可以拍摄出很有趣味的照片。比如,当你拍摄一片秋天的树林时,为了更强调金黄的树叶,你可以把相机色温调高,这样树叶就会变得更红,强调了现场的金秋色调。

虽然白平衡的偏差,在电脑里用Photoshop软件也可以修正。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在拍摄时就设定正确。这也是一个原则,尽量保持拍摄原始图片时的设定正确,而不要依赖于后期的修整。

第九章 人造光及基本布光过程

许多专业摄影师都离不开室内摄影,他们从事的大部分拍摄,如婚纱摄影、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和宠物摄影都是在摄影室或其他室内环境中完成的。在室内摄影中,人造光起着关键作用。在室外或利用现有光线拍摄时,光是现成的,你只需考虑如何用它。而从事室内的拍摄时,你一开始义得确定所采用的光源种类和布光方法。泛光灯和闪光灯是两种可供选择的最基本的人造光源,我们将在本课和下一课中分别加以介绍。如果你想更详细地了解这两种光源,可阅本书后面的内容。

连续发光的白炽灯,分为泛光灯和聚光灯两种。闪光灯是瞬间发光的照明设备即电子闪光灯。在本课中,我们将提供所有这些术语的确切定义。

各种光,无论它源于太阳,还是泛光灯,或闪光灯,一律被称为光。但不同光源产生的光的性质,即它的强度、持续照明的时间、方向和颜色却因光源的不同而不同。你可以选用任何一种光,只是要根据预计的拍摄效果而定。切忌偏爱某一种光。你应该学会使用各种光,这样才能在拍摄中做出最佳选择。

泛光灯和聚光灯

在本课中我们将着重探讨泛光和聚光灯的用法,有关电子闪光灯的内容将在下一课中论及。

多年来,泛光灯和聚光灯一直是室内摄影师的必备器材。如今,许多专业摄影师改用复杂的专门用于室内摄影的频闪灯(strobelight)但连续发光的泛光灯和聚光灯仍被广泛使用着。室内摄影的初学者应该将泛光灯和聚光灯做为首选照明工具。理由是,你可以在拍摄之前看到照明效果,而且这种灯价格便宜,易于操控。由于你能够事先确切地看到在胶片上出现的影像,所以你无疑可以四处移动灯具或安排被摄主体的位置,以便恰好取得你需要的效果。

泛光灯和聚光灯是强力白炽电灯,它在普通的家用电流下就能工作。它们看上去与家用电灯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发出的光更强,黄光很少,寿命也短得多。

在本课中,我们将教你在家中或公寓一角设置廉价的可移动式摄影室。这并不难做,而且开销不大,趣味无穷。

家庭摄影室的布置

无论你住公寓还是拥有一幢独立的房舍,你都可以在居室一隅辟出自己的

有图案或花纹、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墙壁可以做为背景。若墙上贴有易分散注意力的壁纸,或是有裂缝、杂色或污迹,你就得在墙上挂一张平展的白纸充当背景。用熨斗除去纸上的皱褶,悬挂时要小心谨慎,用图钉或遮蔽胶带固定,以确保纸张平整光滑,皱褶会造成非常令人不快的阴影。要防止背景喧宾夺主。

你不妨使用三脚架。它不一定价格昂贵,但要牢固,我们曾在前面探讨这个问题。如果你现在还买不起三脚架,可以将相机支在椅子背上,或者把它放在书桌的几本书上。但这些充其量也只是三脚架的简单代用品。

相机镜头上应加装遮光罩,以免泛光灯的光线射入镜头,产生炫光。

无缝背景纸

为使摄影室更加专业化,你可以购买无缝背景纸。这种纸结实、厚实,包装规格有每卷25英尺(约7.6米),50英尺(约15.2米)或100英尺(30.5米);宽度为8英尺(约2.4米)至12英尺(3.6米)不等;颜色多种多样,如:白色、灰色或黑色。建议你在开始时选用25英尺,8英尺宽的白色无缝背景纸。这种纸在照相器材商店和某些美术用品商店均有出售。

在专业摄影室中,我们把整卷背景纸固定在天花板的挂轴上。你可以根据拍摄需要把它垂下一定的长度。在家庭摄影中,较好的办法是把背景纸裁开,每次拍摄时再把你所需要的那张纸钉在墙上。或者采用一张简易的无缝置物架。

通常,无缝卷纸不仅用于做背景,而且还可以沿地面铺展开。这样背景就一贯而下,与地面连接成一个无缝整体。于是你便可以通过变换布光方式来改变主体身后或地面的影调,从而制造出处于精心调控之下的效果,这正是本课所要讲的内容。

七、基本布光过程

对于从未接受过布光培训的人来说,开始时或许会感到不知所措。究竟该从何入手,寻找什么效果,又如何操作呢?

以下是你应当遵循的3个布光步骤,如果你从现在起就将其作为标准程序来执行的话,那么,你就不必过于紧张了。这个

第一步:放置主灯

把泛光灯作为主要光源。主灯通常被称为关键灯,它的位置取决于你所寻找的效果。但一般把它放置在与主体成45°角的主体一侧,而且其水平位置通常要比相机高两三英尺,主灯的照明效果如11.9图所示。

将主灯置于主体右侧,并与主体成45°角,这只是一种可能的灯位。不同的灯光布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主灯的位置一旦选定,照片的基本影调便得以确定和控制。

从图11.9的照片可以看到,一盏关键灯制造出了很强的高光区和深色阴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打算用一盏灯,我们只是想让你感受一下主光的特征以及光线的方向。这也是于模仿自然的考虑。室外只有一个主光源,即太阳。我们所看到的每个物体的高光区的位置和阴影都是太阳赋予的。同样,在摄影室里,我们也在利用一盏主灯制造高光区和阴影,正是这样高光区和阴影使照片具有了三维视觉效果---立体感。如果用两盏或两盏以上功率同样很强的灯,就会造成几个阴影和高光区,以致分散注意力,引起混乱。

第二步:添加辅助灯

主灯可以投下很深的阴影,辅助灯的作用是阴影补充一些光线,以便使阴影的细部突显出来。但是,切忌用功率大于或者等同于主灯的辅助灯,以免产生另一个与主灯产生的阴影互相抗衡的阴影。主灯应该居主导地位,它决定着阴影-高光区的基本影调,因此辅助灯的强度必须比主灯弱一些。

添加辅助灯的原因之一是,阴影在照片中看上去通常比拍摄时用肉眼看到的更暗。辅助灯可使最终的照片看起来更自然。

如前所述,我们不想因为使用了辅助灯而另外形成一组新的阴影。但如何避免产生这种情形呢?当我们把一盏灯直接摆放在镜头旁边时,光线就会径直照射主体,从而减小主体前部的反差和阴影的深度。可见,我们应该尽可能把辅助灯放在距离相机较近的地方。单独使用辅助灯可产生无阴影的效果。如图11.10所示,只用辅助光的效果。

图11.11所示主灯和辅助灯并用的布光效果示意图。

在放置辅助灯时要确保它不会把相机的影子投射到画面中。要使灯高于相机,或者使之位于相机一侧。如果把灯放在相机旁边,那么,它的位置应当与主灯相对。

辅助灯的功率应低于主灯,这样,它才不至于将主灯制造的阴影抵消。具体做法如下:

1.采用功率较低的灯泡。举例来说:如果主灯的功率为500瓦,那么就可以用250瓦的灯泡做辅助灯。

2.辅助灯应远离主体。你可以根据自己所要营造的不同效果确定辅助灯的位置。方法是,慢慢向后移动辅助灯,同时观察它投射到处于主灯照明之下的造型上产生的效果,然后选择你最满意的位置。切记,照片中的阴影比用肉眼直接看到的要黑一些。

3.在辅助灯前面放一块漫射屏或其他有同样功能的东西(如果你用的是一个漫射屏代用品,如手帕,那么要绝对确保它不会引起火灾)。

辅助灯应比主灯弱多少呢?这得取决于你想要的效果。如果你需要几乎没有阴影和反差的效果,你就可以用与主光强度辅助灯。反之,如果你想拍一张有较深阴影的高反差照片,你就应该用较弱的辅助灯,或者干脆不用辅助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追求自然效果,为此,你不妨从使用功率为主灯的1/3的辅助灯开始,图11.11即是一个例子。

第三步:添加背景灯

最后,你还可以另外增加一盏泛光灯或聚光灯,用于照亮主体身后的背景,如图11.12所示,目的是使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至于应把背景光射向主体后面的哪一点则由你自己决定。可以照亮整个背景,也可以选择地照射背景的某个很小的区域。在放置背景灯时,要四处移动,并且尝试使用泛光灯和聚光灯两种灯,同时仔细察看不同背景灯产生的不同影调和效果。

一旦掌握了上述三步式布光法,你就能够应付包括人像摄影和静物摄影在内的家庭影室中的一般性拍摄了。

那么,在拍摄时有必要把主灯、辅助灯和背景灯这三盏灯都派上用场吗?不一定。但你不妨把每个布光步骤在脑子里过一遍,考一下想要取得的拍摄效果。用每盏灯逐个进行实验,要变换不同的灯位,以便最终确定能产生你认为是最佳效果的布光方案。

摄影知识入门

傅春山 刘文健

第一章 一张好照片的三个基本原则

摄影家的眼力

我们在书籍中,网络上常常能看到让我们拍手叫好的美丽的照片,我们也渴望自己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来,在摄影论坛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摄影初学者看到一幅好照片时问,是什么相机拍的,什么镜头拍的,光圈快门多少?其实这些都只是技术细节,即使知道了这些也无助于拍摄出佳作来。就像尽管知道了达·芬奇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画笔,却无法画不出《蒙娜丽莎》。

对于每个初学摄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拍摄照片时应当追求什么。在通过照片逐步理解这些指导原则的过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懂得在周围世界该追求什么。这种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

现在我们在看一幅照片时,只集中讨论三条基本原则。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剔除或者虚化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捕捉画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三条基本原则的运用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是:

第一、 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举一张普通的日常生活照来举例,这幅作品

的主题是什么呢?它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寓意--这

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个主角的看法了。就拿哈姆雷

特这个角色来说吧,人们对他就争论了几百年,

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幅成功的

照片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换句话说,一幅照片的寓意取决于观赏者对它的

理解。这和作者的意图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左。

第二,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

这是一张在集

市上的照片,熙熙攘

攘的人群中,我们的

一下子注意到这位

背着缝纫机的妇女,

她背着并不轻的缝

纫机穿过集市,靠手

工挣点辛苦钱,但她

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拍摄者抓住了这位妇女展开笑容的那一瞬间,抓拍下这张照片,并且通过景深的控制,使这位妇女前后的人群虚化,使人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到她的身上。

第三:画面简洁了吗?

照片中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

力的内容。

这两张是非典时期的北京的照片,前一张在巨型的广告牌下一个行人戴着白口罩快速前行,当时处于非常时期,要求北京市民尽量少出门,不扎堆,必须戴白口罩,尽量减少传播非典病毒的途径。这张照片选取了宣传画的一部分,宣传画上的文字带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相对完整“团结一致,SARS病毒终将倒下”,本张照片的主题一下子明确,并且等待单个市民经过时进行拍摄,使得画面非常简洁,排除掉电线杆,垃圾桶,前后的其他行人,观赏者的注意力不被分散。第二幅照片拍摄的是黄金周时的天安门广场,往年此时到处是喧闹的游人,而此时,桥上只有一位老人。

小 结:

第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第三、 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弃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

以上就是你在拍摄和研究每幅照片时都应考虑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二章 镜头的基本结构及两大特征

镜 头

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并从镜头开始深入学习一些基本部件的详细知识.

光线沿直线传播,通过被称作孔径的圆孔投射到胶片上.

镜头并不是胶片成像所必需的,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针孔照相机,其工作时就没有镜头.来自被摄体的光线通过一个微小的针孔进入不透光的盒子,如上图所示,并在胶片上形成一幅倒立的影像.

考虑到针孔照相机的工作特性如此之简单,因而其产生的影像应该说是相当令人满意了,但并不能算是足够好的,原因如下:

1. 即使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也不是非常的清晰.

2. 由于通过针孔所进入的光量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充分的胶片曝光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会长达数小时.

而镜头会解决这些问题:

1. 镜头能聚焦光束,可以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影像.

2. 镜头允放接纳大量的光线,只需若干分之一秒的很短时间即可获得适当的曝光.

如上图所示,镜头的孔径比针孔大很多倍,所以在确定的一段时间内,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照相机

镜 头 速 度

什么是镜头速度

镜头的速度是指特定的镜头在特定的时间内所能传送的光量.传送光量多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传送光量相当少的镜头则被称为慢镜头.

不要把这里所说的快慢概念同镜头所能捕捉快速运动物体的能力相混淆. 把

下图中所示这只镜头的右侧边缘刻有1:2.8-4.8的标记,代表这只镜头的最大孔径

是f/2.8。

如何表示镜头的速度

照相机的光圈看上去就像图2.19示意图。它由系列叶片组成,在中央形成一个圆形孔。调节叶片就可以调整圆孔的大小。圆孔越大,进入照相机并到达胶片的光线越多。

从现在开始,我们用孔径这一术语代表由光圈所形成的圆孔。

正如所看到的左图,调整光圈就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孔径。在摄影技术中,用f值表示不同大小的孔径。

现在马上就介绍不同f值含义。我们已经知道,关键在于用镜头最大孔径所表示的f值可以描述特定镜头的

应该记住的要点是,任何两只镜头,只要它们设定的f值相同,那么它们所传送的光量就是完全一样的。例如,两只不同的镜头均设定为f/2.8,并对准相同的场景,如果其他的条件也相同,那么就会有相同的光量通过镜头到达胶片。

快镜头有什么优点

快镜头究竟有哪些优越性?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快镜头能够在较慢的镜头根本无法拍摄的暗淡光线条件下进行拍摄。

假设现在有两架照相机,一加装有f/2镜头,另一架装有f/4镜头。如果想在暗淡的光线下拍摄一张室内照片,检查测光表(随后将介绍)的结果后就会发现将镜头的孔径开到

f/2,并使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刚好可以捕捉到足够的光线,拍摄到一张曝光适当的照片。结果:正如这些照片所示,使用f/2镜头以1/30秒的速度可以拍摄这一场景;而使用f/4镜头并以1/30秒的速度就不能进行成功地拍摄,因为它能够传送到胶片的最大光量也不足以使底片得到适当的曝光。所以,快镜头可以使摄影者在更宽泛的照明环境下不增加人工光而进行拍摄工作。

什么是孔径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镜头的速度是指镜头传送光线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希望镜头接纳最大的光量,就需要一种减少通过镜头光量的方法。我们是利用改变镜头孔径大小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孔径就是由可变光圈(叶片组)在镜头中央产生的圆孔如下图所示

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

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

镜头孔径的大小可以用一个诸如f/1.2、f/8、

f/16…的数字来表示,称之为f值。f值越小,镜头的圆孔越大。因此,假设某只镜头设置为f/2时,看上去可能如图2.23x所示,而同一只镜头设置为f/16时,则可能会如右图所示。

F/2 F/16

这些特定的f值光圈数字具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组

这个概念就这么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f /4孔径所接纳的光线是f/5.6的两倍,f/5.6接纳的光线是f/8的两倍,f/8接纳的光线又是f/11的两倍,依此类推。

f值的完整序列如下:

f/1,f/1.4, f/2, f/ 2.8,f/ 4,f/ 5.6,f/8,f/ 11,f/16, f/22,f/32, f/ 44,f/64。

例如:f/ 2.8,f/ 4,f/ 5.6,f/8,f/ 11,f/16,在这个例子中,这只镜头应该叫做f/ 2.8,镜头因为这是它的最大孔径。

(f/2) (f/1.4)

焦 距

什么是焦距

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所涉及的速度只是所有镜头的一个特性,镜头的第二个特性就是焦距。镜头的焦距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例如,使用100mm镜头所拍摄的影像,其高度和宽度都是在同一架照相机上使用50 mm镜头所拍摄影像的2倍;400 mm镜头产生影像的高度和宽度是100 mm镜头的4倍,等等

定焦镜头都具有由其光学系统所决定的确定的焦距。确切地讲,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聚焦于无穷远处时投射在胶片平面上的清晰影像之间距离的测量值就决定了焦距的长度。这里所说的无穷远是指聚焦非常远的被摄体(比如地平线)时镜头的距离设定值。

镜头的焦距可以英寸(in)、厘米(cm)或毫米为其计量单位。在本课程中,我们使用毫米(mm)作为镜头焦距的单位。25 mm近似等于1英寸。所以,50 mm镜头大约是2英寸镜头,100 mm镜头差不多与4英寸镜头是一样的。

如图2.33所示,一般情况下焦距越长,镜头筒也越长。

考察图中的这两只镜头。二者具有相同的焦距,都是135mm。但是,其中一只镜头的最大孔径是f/3.5,而另一只则能够开大到f/1.8。为了接纳更多的光线,f/1.8镜头具有更大的直径。

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如何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胶片给定的画面区域所适合的场景大小.较长的焦距会产生较大的影像.影像越大,适合画面区域的场景部分就越小.正像我们看到的这组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在同一拍摄位置所拍摄的同一场景照片.

应当注意,影像的大小与焦距成正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焦距加倍.例如,使用

50mm镜头在10英尺的距离拍摄被摄体,如果现在换用100mm镜头,则被摄体看去像2倍那么大,如果换用25mm镜头,被摄体则只有一半大小了

.

第三章 取景系统

取景系统(Viewfinder)

取景器是摄影者观察想要拍摄的景物的“窗口”。目前相机的取景器大致被分为四种:旁轴光学取景器,LCD取景器,TTL光学取景器和EVF电子取景

旁轴光学取景器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由一组简单的光学元件组成,这套元件与镜头的光学系统相连,让光学取景器中的影像与进入镜头的影响同步相连。这种取景器体积小巧,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取景误差。取景器通常置于镜头上方,从光学取景器上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在传感器上的影像是不同的,在短距离拍摄中,这种 “视差”就更为明显了。一般的光学取景器只能让用户看到镜头实际覆盖范围的80%到90%。如果想准确取景,还是使用无视差的LCD比较好。戴眼睛的朋友 在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时候最好看一下取景器旁是否有屈光度调节,如果有的话会方便不少。

光学取景器与镜头平行是造成视差的原因 在短距离(如1.5米内)拍摄容易造成视差

非专业数码相机的LCD取景

消费级数码相机的LCD取景让用户能实时观察到想拍摄的影像,这个影像与镜头投射在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不会有视差产生。消费级的数码相机一般同时具有旁轴光学取景器和LCD取景器两种。但我们知道,使用LCD取景是很耗电的,而且在阳光猛烈的时候,我们很难看到LCD上的画面。这就促使我们使用光学取景器或下面将谈到的EVF取景器。另外,数码单反上的LCD并不作取景用,它只能让用户在拍摄后在LCD上观看照片和操作菜单,当然DSLR有自己特有的取景方式,这也将在下文介绍。

数码单反上的光学取景器(TTL)

同样是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数码单反是没有取景视差的,因为它的光学取景器比小型数码相机的精密,而且它的原理是把一块反光镜和菱镜连到传感器上, 镜头投射到传感器上的影像就是TTL上看到的影像。当摄影者按下快门的时候,反光镜便会弹起,

光线通过镜头进

入传感器,传感器开始曝光。由于传感器的限制,多数数码单反的LCD只能用来观看照片回放而不能用于取景拍摄。在DSLR光学取景器的旁边通常还会有一块小小的LCD显示照相机的各项设定及状态, 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白平衡等。

真正程度上的TTL—通过镜头取景。

单反的TTL有屈光度调节功能(右侧滑轮)

小型数码相机上的EVF电子取景

电子取景其实是把LCD上的画面传送到数码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上,因此从EVF看到的影像跟镜头投射到CCD上的影像是相同的,而且与LCD上的 影像同步。EVF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镜头上方一块很小的LCD(直径大约为0.5

第四章 曝光及测光模式

曝 光 模 式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快门和光圈优先: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加强图片亮度。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手动曝光模式: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AE模式:

AE全称为Auto Exposur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多点测光:

多点测光是通过对景物不同位置的亮度,通过闪光灯补偿等办法,达到最佳的摄影效果,特别适合拍摄背光物体。首先,用户要对景物背景,一般为光源物体进行测光,然后进行AE锁定;第二步是对背光景物进行测光,大部分的专业或准专业相机都会自动分析,并用闪光灯为背光物体进行补光。

第五章 白平衡的设置及巧妙应用

我们以前用传统相机拍摄时,有这样的记忆,在白炽灯下拍摄的照片又黄又红,好像是有一层橙色的纱蒙在上面。白色的墙面在相片里看好像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常说这样的照片偏色很历害,可是它为什么偏色呢?

我们都知道,由于光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温是52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左右。用传统相机的日光片拍摄时,白炽灯光由于色温太低,所以偏黄偏红。所以通常现场光线的色温低于相机设定的色温时,往往偏黄偏红,现场光线的色温高于相机设定时,就会偏蓝。

传统胶片机相拍摄时,色温问题不容易掌握,通常用不同类型的胶片来解决。例如有日光型、灯光型胶片之分,或者用转换多种色温滤镜的方法来调整,操作起来较麻烦。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装置就是根据色温的不同,调节感光材料(CCD)的各个色彩应强度,使色彩平衡。由于白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人眼也能把它确认为白色,所以,白色就作为确认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标准,或者是说当白色正确地反映成白色时,其他的色彩也就正确了,平衡了。这就是白平衡的含义。

数码相机就是预设了几种光源的色温,来适应不同的光源要求。一般家用数码相机有白炽灯(约3000K色温)、荧光灯(4200K色温)、直射日光(约5200K色温)、闪光灯(约5400K色温)、多云(约6000K色温)、阴影(约8000K色温)几种模式。当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只要设定在相应的白平衡位置,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确还原。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还有自动白平衡设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光源色温。但是遇到现场光源复杂时,相机自动白平衡判断也容易失误,我们可以通过CCD观看结果,用手动来调节。当你用手动白平衡设定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用一张白纸,让相机取景完全充满白纸,设定在手动白平衡功能上,按相机说明书操作做一遍就可以设定完成,在现场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还原正确了。 当然,按照拍摄者自己的意图,故意错误设定白平衡改变或加强现场的光源效果,也可以拍摄出很有趣味的照片。比如,当你拍摄一片秋天的树林时,为了更强调金黄的树叶,你可以把相机色温调高,这样树叶就会变得更红,强调了现场的金秋色调。

虽然白平衡的偏差,在电脑里用Photoshop软件也可以修正。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在拍摄时就设定正确。这也是一个原则,尽量保持拍摄原始图片时的设定正确,而不要依赖于后期的修整。

右图是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使用“自动白平衡”,整体画面偏黄偏暖

左图同样是在白炽灯的照射下,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所以小鲸鱼的颜色得到正确还原。

但也不是说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一定要设置正确的白平衡,一定要正确还原真实的色彩,有时我们故意设置错误的白平衡会得到有趣的效果,比如以上两张都是在早上的时候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图片呈现出偏蓝偏冷的效果,好像是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拍的。而如果我们真的在清晨来拍这两张图片的话,则很有可能因为光线不足而拍不出用曝光充分而且画面质量好的图片来。

第六章 构图常用的几种方法

大家知道,实景和实景照片的主要区别就是照片要受到四框的限制,而实景是连续不断的、观者可以把注意力移向周围全部景物的任一部分,而照片却可以把部分景物纳入严格限定的上下四框之内。摄影者在四框之内如何安排景物决定着作品的面败。

首先,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放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显突出,但是靠近到到什么程度呢?传统的构图规则是用垂线把画面等分为三,把被摄主体大致放在某个分割线上,

这产否意味着被摄主体永远不能放到正中央呢?切记不要说

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突出被摄体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比周围的东西大些。在勒内.伯里拍的一幅骏马图中,图8.6反示,前景上的一匹骏马由于身型高大而显得突出。对比起来,别的马匹就无足轻重了。

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这是一幅意味深长的冬景,是纽约的摄影家乔治.福斯(George Forss)拍摄的。什么地方能立即抓住你的视线呢?是那个孤零零的散步者。用树干框住了他小小的身影,尽管他在画面上所占面积很小,但却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

但是你要知道,这种画框式的构图只是一种

我们归纳一下:当你的被摄体由于相对尺寸较小而无法支配画面的时候(或距离较远,你又想表现出距离感),吸引注意力的技法之一就是给它搭个画框。

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在摄影时,像运用光线一样去运用暗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

通过会聚线条来突出重点

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

小结

当你通过取景器在画面上突出被摄主体的时候,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1、 要突出被摄主体,该把它放在画面中心附近还是离开中心? 2、 要把它照得大些才显得突出吗? 3、 要给它搭个画框吗? 4、 要通过采光来突出它吗? 5、 要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它吗? 6、 要利用会聚线条来突出它吗? 7、 要利用重复的线条吗?只有在提出并解答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再准备去拍摄。

第七章 自然光

准确使用光线,创造光影舞蹈

如果把摄影师的照相机比做

你将开始感觉光的不同形态:正午灿烂的阳光下的灼热光;多云天气里天鹅绒般柔软的光;透过树叶间隙闪烁的斑斓的日光;部分灿烂耀眼,而部分被云遮挡的阳光;以及戏剧性神秘怪异的月光。

你将真真正正开始观察光。当你走在街上,当你坐在车里,你将用一种新的、令人兴奋的眼光来观察光的世界

光的基本特性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或人工室内光,都有其特征:

1. 明暗度 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 方向 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而有多个光源诸如多云天气的漫射光,方向就难以确定,甚至完全迷失。

3. 色彩(色温) 光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日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光的四个基本方向

根据相机、被摄体和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从任何-面捕捉到被摄体。当主光源很强时---如明亮的阳光---从相机来看光落在被摄体不同部位,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的光线:正面光,45°侧光,90°侧光,逆光。

正 面 光:

这种类型的光线,是业余快照摄影师教你所使用的光线---

太阳在你的身后。

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其结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

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由于深度和轮廓靠光和阴影的相线互作用来表

现,正面光制造出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因此通常被称为平光。

正面光可以是低位的,像清晨或傍晚的太阳;也可以是高位的,像正

午的太阳。每种位置都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当拍摄面部时你会发现,使用

高位正面光线可能在眼窝和鼻子下面投下很深的阴影。而使用低位正面光时,可以平射脸部,不会引起眯眼。

---------------------------------------------------------------------

45°侧 光

在阳光下拍摄人物适合在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这时

候的光线被许多人认为是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类型,同样室内拍摄

人像使用的主要光线,多数为45°侧光。

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

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为

此,45°侧光被看作是

----------------------------------------------------------------------------------------------------------------

90°侧 光

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

线。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

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表面结

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这

种光有时被称作

逆 光

当光从相机对面被摄物的后面照过来时,会获得极具艺术效果的逆

光。如果你就此曝光,被摄物就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剪影。如果采用兼顾

曝光,尽管被摄物与背后的光反差强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

如果光源处于高位,就会在被摄对象的顶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一例

如模特儿的头发一制造出一种戏效果。被叫做

。采用逆光,背

对光的剪影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色彩(色温)

我们都知道,由于光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温是52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左右。如果现场光线的色温低于相机设定的色温时,往往偏黄偏红,现场光线的色温高于相机设定时,就会偏蓝。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装置就是根据色温的不同,调节感光材料(CCD)的各个色彩应强度,使色彩平衡。由于白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人眼也能把它确认为白色,所以,白色就作为确认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标准,或者是说当白色正确地反映成白色时,其他的色彩也就正确了,平衡了。这就是白平衡的含义。

数码相机就是预设了几种光源的色温,来适应不同的光源要求。一般家用数码相机有白炽灯(约3000K色温)、荧光灯(4200K色温)、直射日光(约5200K色温)、闪光灯(约5400K色温)、多云(约6000K色温)、阴影(约8000K色温)几种模式。当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只要设定在相应的白平衡位置,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确还原。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还有自动白平衡设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光源色温。但是遇到现场光源复杂时,相机自动白平衡判断也容易失误,我们可以通过CCD观看结果,用手动来调节。当你用手动白平衡设定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用一张白纸,让相机取景完全充满白纸,设定在手动白平衡功能上,按相机说明书操作做一遍就可以设定完成,在现场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还原正确了。 当然,按照拍摄者自己的意图,故意错误设定白平衡改变或加强现场的光源效果,也可以拍摄出很有趣味的照片。比如,当你拍摄一片秋天的树林时,为了更强调金黄的树叶,你可以把相机色温调高,这样树叶就会变得更红,强调了现场的金秋色调。

虽然白平衡的偏差,在电脑里用Photoshop软件也可以修正。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在拍摄时就设定正确。这也是一个原则,尽量保持拍摄原始图片时的设定正确,而不要依赖于后期的修整。

第九章 人造光及基本布光过程

许多专业摄影师都离不开室内摄影,他们从事的大部分拍摄,如婚纱摄影、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和宠物摄影都是在摄影室或其他室内环境中完成的。在室内摄影中,人造光起着关键作用。在室外或利用现有光线拍摄时,光是现成的,你只需考虑如何用它。而从事室内的拍摄时,你一开始义得确定所采用的光源种类和布光方法。泛光灯和闪光灯是两种可供选择的最基本的人造光源,我们将在本课和下一课中分别加以介绍。如果你想更详细地了解这两种光源,可阅本书后面的内容。

连续发光的白炽灯,分为泛光灯和聚光灯两种。闪光灯是瞬间发光的照明设备即电子闪光灯。在本课中,我们将提供所有这些术语的确切定义。

各种光,无论它源于太阳,还是泛光灯,或闪光灯,一律被称为光。但不同光源产生的光的性质,即它的强度、持续照明的时间、方向和颜色却因光源的不同而不同。你可以选用任何一种光,只是要根据预计的拍摄效果而定。切忌偏爱某一种光。你应该学会使用各种光,这样才能在拍摄中做出最佳选择。

泛光灯和聚光灯

在本课中我们将着重探讨泛光和聚光灯的用法,有关电子闪光灯的内容将在下一课中论及。

多年来,泛光灯和聚光灯一直是室内摄影师的必备器材。如今,许多专业摄影师改用复杂的专门用于室内摄影的频闪灯(strobelight)但连续发光的泛光灯和聚光灯仍被广泛使用着。室内摄影的初学者应该将泛光灯和聚光灯做为首选照明工具。理由是,你可以在拍摄之前看到照明效果,而且这种灯价格便宜,易于操控。由于你能够事先确切地看到在胶片上出现的影像,所以你无疑可以四处移动灯具或安排被摄主体的位置,以便恰好取得你需要的效果。

泛光灯和聚光灯是强力白炽电灯,它在普通的家用电流下就能工作。它们看上去与家用电灯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发出的光更强,黄光很少,寿命也短得多。

在本课中,我们将教你在家中或公寓一角设置廉价的可移动式摄影室。这并不难做,而且开销不大,趣味无穷。

家庭摄影室的布置

无论你住公寓还是拥有一幢独立的房舍,你都可以在居室一隅辟出自己的

有图案或花纹、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墙壁可以做为背景。若墙上贴有易分散注意力的壁纸,或是有裂缝、杂色或污迹,你就得在墙上挂一张平展的白纸充当背景。用熨斗除去纸上的皱褶,悬挂时要小心谨慎,用图钉或遮蔽胶带固定,以确保纸张平整光滑,皱褶会造成非常令人不快的阴影。要防止背景喧宾夺主。

你不妨使用三脚架。它不一定价格昂贵,但要牢固,我们曾在前面探讨这个问题。如果你现在还买不起三脚架,可以将相机支在椅子背上,或者把它放在书桌的几本书上。但这些充其量也只是三脚架的简单代用品。

相机镜头上应加装遮光罩,以免泛光灯的光线射入镜头,产生炫光。

无缝背景纸

为使摄影室更加专业化,你可以购买无缝背景纸。这种纸结实、厚实,包装规格有每卷25英尺(约7.6米),50英尺(约15.2米)或100英尺(30.5米);宽度为8英尺(约2.4米)至12英尺(3.6米)不等;颜色多种多样,如:白色、灰色或黑色。建议你在开始时选用25英尺,8英尺宽的白色无缝背景纸。这种纸在照相器材商店和某些美术用品商店均有出售。

在专业摄影室中,我们把整卷背景纸固定在天花板的挂轴上。你可以根据拍摄需要把它垂下一定的长度。在家庭摄影中,较好的办法是把背景纸裁开,每次拍摄时再把你所需要的那张纸钉在墙上。或者采用一张简易的无缝置物架。

通常,无缝卷纸不仅用于做背景,而且还可以沿地面铺展开。这样背景就一贯而下,与地面连接成一个无缝整体。于是你便可以通过变换布光方式来改变主体身后或地面的影调,从而制造出处于精心调控之下的效果,这正是本课所要讲的内容。

七、基本布光过程

对于从未接受过布光培训的人来说,开始时或许会感到不知所措。究竟该从何入手,寻找什么效果,又如何操作呢?

以下是你应当遵循的3个布光步骤,如果你从现在起就将其作为标准程序来执行的话,那么,你就不必过于紧张了。这个

第一步:放置主灯

把泛光灯作为主要光源。主灯通常被称为关键灯,它的位置取决于你所寻找的效果。但一般把它放置在与主体成45°角的主体一侧,而且其水平位置通常要比相机高两三英尺,主灯的照明效果如11.9图所示。

将主灯置于主体右侧,并与主体成45°角,这只是一种可能的灯位。不同的灯光布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主灯的位置一旦选定,照片的基本影调便得以确定和控制。

从图11.9的照片可以看到,一盏关键灯制造出了很强的高光区和深色阴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打算用一盏灯,我们只是想让你感受一下主光的特征以及光线的方向。这也是于模仿自然的考虑。室外只有一个主光源,即太阳。我们所看到的每个物体的高光区的位置和阴影都是太阳赋予的。同样,在摄影室里,我们也在利用一盏主灯制造高光区和阴影,正是这样高光区和阴影使照片具有了三维视觉效果---立体感。如果用两盏或两盏以上功率同样很强的灯,就会造成几个阴影和高光区,以致分散注意力,引起混乱。

第二步:添加辅助灯

主灯可以投下很深的阴影,辅助灯的作用是阴影补充一些光线,以便使阴影的细部突显出来。但是,切忌用功率大于或者等同于主灯的辅助灯,以免产生另一个与主灯产生的阴影互相抗衡的阴影。主灯应该居主导地位,它决定着阴影-高光区的基本影调,因此辅助灯的强度必须比主灯弱一些。

添加辅助灯的原因之一是,阴影在照片中看上去通常比拍摄时用肉眼看到的更暗。辅助灯可使最终的照片看起来更自然。

如前所述,我们不想因为使用了辅助灯而另外形成一组新的阴影。但如何避免产生这种情形呢?当我们把一盏灯直接摆放在镜头旁边时,光线就会径直照射主体,从而减小主体前部的反差和阴影的深度。可见,我们应该尽可能把辅助灯放在距离相机较近的地方。单独使用辅助灯可产生无阴影的效果。如图11.10所示,只用辅助光的效果。

图11.11所示主灯和辅助灯并用的布光效果示意图。

在放置辅助灯时要确保它不会把相机的影子投射到画面中。要使灯高于相机,或者使之位于相机一侧。如果把灯放在相机旁边,那么,它的位置应当与主灯相对。

辅助灯的功率应低于主灯,这样,它才不至于将主灯制造的阴影抵消。具体做法如下:

1.采用功率较低的灯泡。举例来说:如果主灯的功率为500瓦,那么就可以用250瓦的灯泡做辅助灯。

2.辅助灯应远离主体。你可以根据自己所要营造的不同效果确定辅助灯的位置。方法是,慢慢向后移动辅助灯,同时观察它投射到处于主灯照明之下的造型上产生的效果,然后选择你最满意的位置。切记,照片中的阴影比用肉眼直接看到的要黑一些。

3.在辅助灯前面放一块漫射屏或其他有同样功能的东西(如果你用的是一个漫射屏代用品,如手帕,那么要绝对确保它不会引起火灾)。

辅助灯应比主灯弱多少呢?这得取决于你想要的效果。如果你需要几乎没有阴影和反差的效果,你就可以用与主光强度辅助灯。反之,如果你想拍一张有较深阴影的高反差照片,你就应该用较弱的辅助灯,或者干脆不用辅助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追求自然效果,为此,你不妨从使用功率为主灯的1/3的辅助灯开始,图11.11即是一个例子。

第三步:添加背景灯

最后,你还可以另外增加一盏泛光灯或聚光灯,用于照亮主体身后的背景,如图11.12所示,目的是使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至于应把背景光射向主体后面的哪一点则由你自己决定。可以照亮整个背景,也可以选择地照射背景的某个很小的区域。在放置背景灯时,要四处移动,并且尝试使用泛光灯和聚光灯两种灯,同时仔细察看不同背景灯产生的不同影调和效果。

一旦掌握了上述三步式布光法,你就能够应付包括人像摄影和静物摄影在内的家庭影室中的一般性拍摄了。

那么,在拍摄时有必要把主灯、辅助灯和背景灯这三盏灯都派上用场吗?不一定。但你不妨把每个布光步骤在脑子里过一遍,考一下想要取得的拍摄效果。用每盏灯逐个进行实验,要变换不同的灯位,以便最终确定能产生你认为是最佳效果的布光方案。


相关文章

  • 三年级奥数题之入门知识专题解析集
  • 1.每个数之间填什么符号? 可以在下面的5个数之间填上"+"."-"."×"."÷"运算符号. 还可以再填上顺序符号"()",使得这5个数运 ...查看


  • 电脑入门_电脑基础知识_电脑入门专题讲座一
  • 本电脑专题介绍电脑入门的基础知识, 教你认识电脑和如何使用电脑的电脑入门基础, 一步一步讲解电脑基础教程, 让你能熟练使用电脑. 第一章 电脑初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电脑的使用无处不在,电脑入门的知识是一定要知道的,电脑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 ...查看


  • 心理学入门必读书籍.
  • 分享| 2013-07-06 14:08匿名 | 浏览 25452 次 我是一个学生,学习还比较好,在课外上网发现了心理学,从此对这们学课有了极大的兴趣,我想认真学习它,看了一些书,才发现心理学的精深,我想朋友们推荐一些心理学书籍. 201 ...查看


  • 八字入门基础知识 1
  • 八字入门基础知识 一一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 如何排八字,排八字简单方法八字预测术也称为四柱预测学,由年.月.日.时组成,就叫四柱,每一个柱上分别是两个字组成,所以也称为八字.始于宋朝,有徐子平(原名徐子升)所创,根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查看


  • 社会学如何入门?
  • 社会学如何入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学入门并不简单等同于阅读的过程,所以谈入门不能简单的用推书单来代替,而且网上很多的入门书籍推荐是误人子弟,如果你从这些书开始,首先得到的就是个下马威,因为你看不懂.实际 ...查看


  • 激光投影机入门知识
  • 投影机入门知识 目录: 1.前言 2.有多少预算用于投影和幕布? 3.投影和幕布之间,如何分配预算? 4.该选择哪个级别的投影? 5.该选择哪种投影光源? 6.该选择哪种芯片? 7.该选择哪个厂商? 8.该投多大的画面? 9.空间允许投影能 ...查看


  • [装修知识]风水学入门知识
  • 古时的风水之说,主要有五行和周易,一般要学风水知识得先了解五行知识,而后可通过了解各种风水禁忌的方式.为风水爱好者,提供支持,小编为您整理了风水学入门知识. 下面详细介绍五行相生相克的相关知识: 风水学入门一.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 ...查看


  • 80后经典的QQ签名精选 - 入门基本知识
  • 关闭 通行证 | 帐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10:07 下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习论坛电脑之家软件下载网站搜索首页 入门知识 电脑基础 故障问题 病毒安全 网络知识 操作系统 软件应用 网站建设 ...查看


  • 阴宅风水 看坟地_坟地风水学 赵若清★详解寻龙点穴04_视频在线...
  • 阴宅风水 看坟地_坟地风水学  赵若清★详解寻龙点穴04_视频在线... 墓地风水入门知识:赵若清说阴宅风水案例_百度影视 视频 看坟地_坟地风水学-赵若清 风水学讲座[视频108集] 风水专家_看坟地_坟地风水学-赵若清★详... 实用技 ...查看


  • 基金入门专题知识汇总
  • 基金入门知识主要从五个方面全面介绍基金基础知识,新手和老手都有一定的帮助! 为什么要投资基金 基金的发行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有那些特点 什么是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什么是证券投资基金 什么是保本基金 基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