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改变生活的创新与发现

  长征系列火箭研发成功    1970   When:1970年   What:中国运载火箭系列   Who: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   Why:截止2014年3月31日累计发射189次。2006年,长征五号正式立项。2013年12月,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场箭合练 ,2014年实现首飞。长征七号预计将于2015年6月前在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   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1970   When:1970年   What:“北京牌”彩电宣告中国进入彩电时代   Who:由天津712厂研发   Why:1970年,中国生产第一台彩电。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中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核潜艇横空出世    1970   When:1970年   What: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   Who:总工程师为彭士禄   Why:攻击型鱼雷核潜艇“长征一 号”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有核潜艇091级3艘(建造5艘,2艘退役),092级4艘(1艘因事故报废)、093级4艘、094级6艘。   发现乙肝疫苗    1975   When:1975年   What: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Who:主要贡献人为陶其敏   Why: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接受疫苗初免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效力可持续终身,且不需要接受强化免疫。目前,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采纳WHO的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   杂交水稻实验成功    1975   When:1975年   What: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Who:主要贡献人为袁隆平   Why:1975年在生产队的实验中,每亩稻子增产300多斤。第二年,国家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在之后的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圆满实现。   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    1978   When:1978年   What:全自动洗衣机以机械方式将洗衣的全过程自动完成   Who: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Why:当大家还在使用手搓板时,小天鹅以领先的技术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解放了人的双手,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洗衣方式。   第一条国产轿车装配线    1978   When:1978年   What:通过引进国外轿车制造技术,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水平   Who:装配于上海轿车厂   Why:这其实是德国大众汽车与上海轿车合资谈判的序曲。那一年国家决定“引进技术,改造行业”,与外国公司合作。从今天的成果看来,上海通过桑塔纳项目的引进,改造了一个行业,不仅一步跨越了30年,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而且成了日后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1979   When:1979年   What: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通俗一点来讲,就是电子汉字排版系统的简称   Who:发明人为王选   Why:该技术一度占领了99%的国内报业市场、90%的书刊(黑白)市场以及9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2007年,方正集团发布了数字出版战略,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向全媒体的数字复合出版技术发展,这也被称为方正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国产移动通讯技术问世    When:1987年   What: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Who:发明团队为国家工信部   Why:移动通信网络在珠三角地区的开通和发展,满足了外向型企业的紧迫需求,并由此使得一批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沿海地区落地扎根。随后,重庆、北京、辽宁等省市先后开通模拟移动电话网,移动通信开始逐步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到今天,移动移动通讯技术经历了4代更新,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从1G技术发展到现在的4G技术。   五笔字型输入法面世    When:1983年   What: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   Who:发明人为王永民   Why:解决了汉字输入电脑的难题,直接影响和推动了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曾被新华社评价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伟大发明。2008年,王永民发布了“大一统五笔字型”,实现了五笔和拼音混打。   银河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When:1983年   What: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是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存贮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   Who:发明团队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Why:“银河”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提前两年实现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的到1985年“我国超高速巨型计算机将投入使用”的目标,使我国从此跨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国产彩色胶卷诞生    When:1982年   What: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   Who:研发团队为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Why:乐凯胶卷的问世,以质优价廉的国产胶卷遏制了美国柯达、日本富士等国际巨头独霸中国市场的构想。2012年,公司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   南极长城站建成    When:1985年2月   What: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Who:由南极考察队队员参与建设   Why:其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为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考察、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人类奠定了基础。随着2009年1月1日南极长城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建成使用,它已是座小小的科研城,在这里不仅可以从事气象、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等,还可以进行综合研究、实验和数据处理。   医用不粘纱布问世    When:1987年   What:医用卫生材料   Who:研发团队为南京同仁堂制药厂   Why:在1987年第三十六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和比利时科技部长特别奖;该产品可使用于各种类型的伤口和创面,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烧伤和烫伤的治疗。   此后,在医疗用品研发领域,还出现了医用即溶止血纱布等实用创新产品。   试管婴儿成为现实    When:1988年3月   What: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   Who:突出贡献人为张丽珠   Why:试管婴儿是现代科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开创了胚胎研究和生殖控制的新纪元。   中国卫生部曾统计,1988――2004年,中国内地约有1万多例试管婴儿出生。但到2010年,仅位于湖南的一家试管婴儿机构就完成了试管婴儿手术1.3万例,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8万例。   正负电子对撞机问世    When:1988年10月   What:一个使正负电子产生对撞的设备,对撞机就是观察微观世界的“显微镜”,能帮助人们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Who: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设计建造   Why:被誉为“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其后的2003年,科学家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装置,成功拍摄了SARS病毒主蛋白酶的晶体结构。   秦山核电站建成    When:1985年3月   What: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Who: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设计并建造   Why: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实用型核电站,它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内地无核电的历史。仅2014年上半年,已累计发电162.92亿度,有效缓解了华东地区电力紧张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WPS面世    When:1989年   What:WPS,中文译为文字编辑系统,是金山软件公司的一种办公软件   Who:发明人为求伯君   Why:在微软Windows系统出现以前,DOS系统盛行的年代,WPS曾是中国最流行的文字处理软件,当时,中国各大书店都在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与WPS应用相关的书籍,软件曾创下了在办公软件市场拥有90%以上的占有率。2007年末,金山以网游概念登陆香港联交所,此时,以办公软件WPS起家,曾被树立为中国办公软件旗帜的金山的七成收入均来自网游业务。   “快译通”电子词典诞生    When:1989年   What:第一部电子词典   Who:研发团队为快译通股份有限公司Why:改变了一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快译通公司在此基础上,于1992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英译中全句型翻译机EC863A,更开发出手写功能、声控、牛津当代大辞典全文内建、多本日文辞典全文内建等新功能,畅销至今。   汉卡出现    When:1989年   What: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使用汉卡可以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尽可能的减少占用计算机内存空间   Who:由史玉柱及其团队发明   Why:汉卡的问世,为华人彻底解决了在电脑中使用汉字的难题,推动了微型计算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和应用。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了飞速的提高,因此汉卡的使用越来越少。   第一部学习机    When:1991年   What:学习机是小霸王公司自主研发的电脑学习工具,在游戏机的基础上增加了键盘、鼠标,以及词霸学习卡等配件,在电脑尚不普及的80、90年代成为孩子的理想玩具   Who:发明团队为小霸王学习机公司   Why: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人,对学习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为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很多人从学习机中学会了基本的电脑操作,学会了打字、文档处理和基本的Basic编程。   学习机的风靡得益于电脑发展初期的特殊背景,而随着电脑售价降低得到普及,学习机这种过渡产品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世界第一台VCD机    When:1993年   What:VCD没有像DVD一样的区码限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兼容机器上观看   Who:发明人为姜万勐   Why:中国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台VCD,也是消费电子产品有史以来我国惟一领先世界的成果,吸引着世人眼球。VCD实现了低成本复制,更方便人们观看。   时过境迁,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只能偶尔在背街小巷看得见VCD租赁商店。   瀛海威诞生    When:1995年   What: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   Who:创始人为张树新   Why:瀛海威担当了互联网市场的开拓者的角色,在中国率先发起了互联网的“启蒙运动”,让互联网真正从实验室走向民间。由于中国电信涉足后大幅降低了互联网接入费用,1997年底瀛海威发生巨额亏损,用户大量流失。2001年,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杀毒软件问世    When:1996年   What:专门查杀电脑病毒的软件   Who:研发人为王江民   Why:这一次的发明创新,引领了国内杀毒软件研发热潮,互联网安全的阶段性成果显著。   继“杀软”后,市场上陆续出现了集成防火墙的“互联网安全套装”、“全功能安全套装”等等。   第一台国产手机    When:1998年   What:科健手机KGH-2000 是中国第一台国产手机   Who:研发团队为科建公司   Why:科健可谓国内手机“第一品牌”,它第一个站出来举起大旗挑战洋品牌。但从2005年开始,科健手机慢慢走向低谷,直至消失于手机市场。    TD・SCDMA    When:1998年   What: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   Who: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及大唐电信研发   Why:由此,中国人在一直由外国人制订游戏规则的全球电信市场上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人类基因组工程    When:1999年   What:人类基因组计划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Who: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制   Why:基因组计划是人类为了探索自身的奥秘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是继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工程。中国是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惟一的发展中国家。   发明U盘    When:1999年   What:全称USB闪存盘,移动大容量存储设备   Who:研发团队为朗科公司   Why:U盘的诞生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在其后的时代中,U盘的实用性不断增强,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再制造1GB与更小的闪存盘。   复读机诞生    When:1998年   What:复读机是一种可以将声音存储下来并重复播放的机器,它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录音机   Who:发明人为钟道隆   Why:它的发明对当时学生学习英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几乎人手一台,英语学习也越来越受重视,大量复读机制造商涌现市场,催生了一个产业。   今天,可视复读机、学习机、点读机,甚至MP3等各类英语学习工具的出现,使得传统复读机在各厂商的价格战中逐渐退出市场。   腾讯QQ问世    When:1999年   What:网络即时通信软件   Who:研发团队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Why:中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交流软件,世界上惟一一个超过10亿用户的聊天工具,到目前为止,QQ仍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交流软件。   “枭龙”战斗机    When:2002年   What:FC-1战斗机,是中国、巴基斯坦双方共同投资、开发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轻型战斗机   Who:由成都飞机公司、成飞设计研究所联合研发   Why:枭龙战机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综合作战效能。同时,它是首次以整机技术出口方式授权境外生产的机型,已批量装备巴基斯坦空军。   北斗导航系统    When:2000年   What: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   Who:研发团队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Why: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万能充电器    When:2003年   What:通用型手机充电器   Who:深圳市海陆通电子研发   Why:世界上第一款通用型手机充电器,有效地推动了充电器标准化的进程,给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智能手机盛行的今天,万能充电器日渐被移动电源等新型设备所取代。   中国第一头克隆牛    When:2002年1月   What: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Who:由中科院动物所与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合作研制   Why:克隆牛的陆续诞生,表明我国克隆胚胎工程技术体系的综合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青藏铁路通车    When:2006年7月   What: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Who: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并督造   Why: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截至2012年6月底,青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已达5276万人次,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为10.3%。   动车组研发成功    When:2007年4月   What:CRH1型“和谐号”动车组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系列,采用的是以200公里时速运行的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方式   Who:唐车公司高速动车组团队负责研发   Why: “和谐号”动车组下线,标志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2008年8月1日,动车组投入运营的京津线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三峡水电站建成    When:2006年5月   What:三峡水电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镇,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Who: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设计   Why: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2013年10月20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7000亿千瓦时。据测算,三峡电站10年发电量相当于减少使用约3亿吨标准煤。    ARJ21翔凤客机    When:2007年   What: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   Who: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发   Why:ARJ21的研发成功,改变了我国大型军、民用飞机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中国航空工业空白。   嫦娥一号升空    When:2007年10月   What: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Who: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卫星总设计师是叶培建   Why: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嫦娥一号是中国嫦娥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携行的一辆月球车预定进行自动巡视勘测,建立位于月球背面的太空天文站。   第一台3D电视    When:2010年   What:3D智能电视就是搭载3D功能、搭载了操作系统的电视   Who:国内首推3D智能电视的品牌是康佳Why:3D智能电视的发展,将把消费者的观影体验带入另一个阶段,让消费者体验到更逼真的效果,也将彩电行业的竞争带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国家广电总局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相关司局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我国的3D电视标准,计划2014年3D电视开始试播。

  长征系列火箭研发成功    1970   When:1970年   What:中国运载火箭系列   Who: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   Why:截止2014年3月31日累计发射189次。2006年,长征五号正式立项。2013年12月,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场箭合练 ,2014年实现首飞。长征七号预计将于2015年6月前在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   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1970   When:1970年   What:“北京牌”彩电宣告中国进入彩电时代   Who:由天津712厂研发   Why:1970年,中国生产第一台彩电。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中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核潜艇横空出世    1970   When:1970年   What: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   Who:总工程师为彭士禄   Why:攻击型鱼雷核潜艇“长征一 号”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有核潜艇091级3艘(建造5艘,2艘退役),092级4艘(1艘因事故报废)、093级4艘、094级6艘。   发现乙肝疫苗    1975   When:1975年   What: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Who:主要贡献人为陶其敏   Why: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接受疫苗初免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效力可持续终身,且不需要接受强化免疫。目前,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采纳WHO的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   杂交水稻实验成功    1975   When:1975年   What: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Who:主要贡献人为袁隆平   Why:1975年在生产队的实验中,每亩稻子增产300多斤。第二年,国家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在之后的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圆满实现。   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    1978   When:1978年   What:全自动洗衣机以机械方式将洗衣的全过程自动完成   Who: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Why:当大家还在使用手搓板时,小天鹅以领先的技术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解放了人的双手,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洗衣方式。   第一条国产轿车装配线    1978   When:1978年   What:通过引进国外轿车制造技术,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水平   Who:装配于上海轿车厂   Why:这其实是德国大众汽车与上海轿车合资谈判的序曲。那一年国家决定“引进技术,改造行业”,与外国公司合作。从今天的成果看来,上海通过桑塔纳项目的引进,改造了一个行业,不仅一步跨越了30年,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而且成了日后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1979   When:1979年   What: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通俗一点来讲,就是电子汉字排版系统的简称   Who:发明人为王选   Why:该技术一度占领了99%的国内报业市场、90%的书刊(黑白)市场以及9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2007年,方正集团发布了数字出版战略,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向全媒体的数字复合出版技术发展,这也被称为方正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国产移动通讯技术问世    When:1987年   What: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Who:发明团队为国家工信部   Why:移动通信网络在珠三角地区的开通和发展,满足了外向型企业的紧迫需求,并由此使得一批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沿海地区落地扎根。随后,重庆、北京、辽宁等省市先后开通模拟移动电话网,移动通信开始逐步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到今天,移动移动通讯技术经历了4代更新,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从1G技术发展到现在的4G技术。   五笔字型输入法面世    When:1983年   What: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   Who:发明人为王永民   Why:解决了汉字输入电脑的难题,直接影响和推动了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曾被新华社评价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伟大发明。2008年,王永民发布了“大一统五笔字型”,实现了五笔和拼音混打。   银河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When:1983年   What: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是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存贮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   Who:发明团队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Why:“银河”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提前两年实现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的到1985年“我国超高速巨型计算机将投入使用”的目标,使我国从此跨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国产彩色胶卷诞生    When:1982年   What: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   Who:研发团队为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Why:乐凯胶卷的问世,以质优价廉的国产胶卷遏制了美国柯达、日本富士等国际巨头独霸中国市场的构想。2012年,公司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   南极长城站建成    When:1985年2月   What: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Who:由南极考察队队员参与建设   Why:其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为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考察、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人类奠定了基础。随着2009年1月1日南极长城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建成使用,它已是座小小的科研城,在这里不仅可以从事气象、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等,还可以进行综合研究、实验和数据处理。   医用不粘纱布问世    When:1987年   What:医用卫生材料   Who:研发团队为南京同仁堂制药厂   Why:在1987年第三十六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和比利时科技部长特别奖;该产品可使用于各种类型的伤口和创面,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烧伤和烫伤的治疗。   此后,在医疗用品研发领域,还出现了医用即溶止血纱布等实用创新产品。   试管婴儿成为现实    When:1988年3月   What: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   Who:突出贡献人为张丽珠   Why:试管婴儿是现代科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开创了胚胎研究和生殖控制的新纪元。   中国卫生部曾统计,1988――2004年,中国内地约有1万多例试管婴儿出生。但到2010年,仅位于湖南的一家试管婴儿机构就完成了试管婴儿手术1.3万例,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8万例。   正负电子对撞机问世    When:1988年10月   What:一个使正负电子产生对撞的设备,对撞机就是观察微观世界的“显微镜”,能帮助人们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Who: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设计建造   Why:被誉为“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其后的2003年,科学家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装置,成功拍摄了SARS病毒主蛋白酶的晶体结构。   秦山核电站建成    When:1985年3月   What: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Who: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设计并建造   Why: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实用型核电站,它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内地无核电的历史。仅2014年上半年,已累计发电162.92亿度,有效缓解了华东地区电力紧张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WPS面世    When:1989年   What:WPS,中文译为文字编辑系统,是金山软件公司的一种办公软件   Who:发明人为求伯君   Why:在微软Windows系统出现以前,DOS系统盛行的年代,WPS曾是中国最流行的文字处理软件,当时,中国各大书店都在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与WPS应用相关的书籍,软件曾创下了在办公软件市场拥有90%以上的占有率。2007年末,金山以网游概念登陆香港联交所,此时,以办公软件WPS起家,曾被树立为中国办公软件旗帜的金山的七成收入均来自网游业务。   “快译通”电子词典诞生    When:1989年   What:第一部电子词典   Who:研发团队为快译通股份有限公司Why:改变了一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快译通公司在此基础上,于1992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英译中全句型翻译机EC863A,更开发出手写功能、声控、牛津当代大辞典全文内建、多本日文辞典全文内建等新功能,畅销至今。   汉卡出现    When:1989年   What: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使用汉卡可以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尽可能的减少占用计算机内存空间   Who:由史玉柱及其团队发明   Why:汉卡的问世,为华人彻底解决了在电脑中使用汉字的难题,推动了微型计算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和应用。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了飞速的提高,因此汉卡的使用越来越少。   第一部学习机    When:1991年   What:学习机是小霸王公司自主研发的电脑学习工具,在游戏机的基础上增加了键盘、鼠标,以及词霸学习卡等配件,在电脑尚不普及的80、90年代成为孩子的理想玩具   Who:发明团队为小霸王学习机公司   Why: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人,对学习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为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很多人从学习机中学会了基本的电脑操作,学会了打字、文档处理和基本的Basic编程。   学习机的风靡得益于电脑发展初期的特殊背景,而随着电脑售价降低得到普及,学习机这种过渡产品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世界第一台VCD机    When:1993年   What:VCD没有像DVD一样的区码限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兼容机器上观看   Who:发明人为姜万勐   Why:中国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台VCD,也是消费电子产品有史以来我国惟一领先世界的成果,吸引着世人眼球。VCD实现了低成本复制,更方便人们观看。   时过境迁,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只能偶尔在背街小巷看得见VCD租赁商店。   瀛海威诞生    When:1995年   What: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   Who:创始人为张树新   Why:瀛海威担当了互联网市场的开拓者的角色,在中国率先发起了互联网的“启蒙运动”,让互联网真正从实验室走向民间。由于中国电信涉足后大幅降低了互联网接入费用,1997年底瀛海威发生巨额亏损,用户大量流失。2001年,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杀毒软件问世    When:1996年   What:专门查杀电脑病毒的软件   Who:研发人为王江民   Why:这一次的发明创新,引领了国内杀毒软件研发热潮,互联网安全的阶段性成果显著。   继“杀软”后,市场上陆续出现了集成防火墙的“互联网安全套装”、“全功能安全套装”等等。   第一台国产手机    When:1998年   What:科健手机KGH-2000 是中国第一台国产手机   Who:研发团队为科建公司   Why:科健可谓国内手机“第一品牌”,它第一个站出来举起大旗挑战洋品牌。但从2005年开始,科健手机慢慢走向低谷,直至消失于手机市场。    TD・SCDMA    When:1998年   What: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   Who: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及大唐电信研发   Why:由此,中国人在一直由外国人制订游戏规则的全球电信市场上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人类基因组工程    When:1999年   What:人类基因组计划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Who: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制   Why:基因组计划是人类为了探索自身的奥秘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是继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工程。中国是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惟一的发展中国家。   发明U盘    When:1999年   What:全称USB闪存盘,移动大容量存储设备   Who:研发团队为朗科公司   Why:U盘的诞生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在其后的时代中,U盘的实用性不断增强,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再制造1GB与更小的闪存盘。   复读机诞生    When:1998年   What:复读机是一种可以将声音存储下来并重复播放的机器,它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录音机   Who:发明人为钟道隆   Why:它的发明对当时学生学习英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几乎人手一台,英语学习也越来越受重视,大量复读机制造商涌现市场,催生了一个产业。   今天,可视复读机、学习机、点读机,甚至MP3等各类英语学习工具的出现,使得传统复读机在各厂商的价格战中逐渐退出市场。   腾讯QQ问世    When:1999年   What:网络即时通信软件   Who:研发团队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Why:中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交流软件,世界上惟一一个超过10亿用户的聊天工具,到目前为止,QQ仍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交流软件。   “枭龙”战斗机    When:2002年   What:FC-1战斗机,是中国、巴基斯坦双方共同投资、开发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轻型战斗机   Who:由成都飞机公司、成飞设计研究所联合研发   Why:枭龙战机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综合作战效能。同时,它是首次以整机技术出口方式授权境外生产的机型,已批量装备巴基斯坦空军。   北斗导航系统    When:2000年   What: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   Who:研发团队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Why: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万能充电器    When:2003年   What:通用型手机充电器   Who:深圳市海陆通电子研发   Why:世界上第一款通用型手机充电器,有效地推动了充电器标准化的进程,给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智能手机盛行的今天,万能充电器日渐被移动电源等新型设备所取代。   中国第一头克隆牛    When:2002年1月   What: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Who:由中科院动物所与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合作研制   Why:克隆牛的陆续诞生,表明我国克隆胚胎工程技术体系的综合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青藏铁路通车    When:2006年7月   What: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Who: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并督造   Why: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截至2012年6月底,青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已达5276万人次,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为10.3%。   动车组研发成功    When:2007年4月   What:CRH1型“和谐号”动车组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系列,采用的是以200公里时速运行的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方式   Who:唐车公司高速动车组团队负责研发   Why: “和谐号”动车组下线,标志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2008年8月1日,动车组投入运营的京津线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三峡水电站建成    When:2006年5月   What:三峡水电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镇,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Who: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设计   Why: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2013年10月20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7000亿千瓦时。据测算,三峡电站10年发电量相当于减少使用约3亿吨标准煤。    ARJ21翔凤客机    When:2007年   What: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   Who: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发   Why:ARJ21的研发成功,改变了我国大型军、民用飞机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中国航空工业空白。   嫦娥一号升空    When:2007年10月   What: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Who: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卫星总设计师是叶培建   Why: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嫦娥一号是中国嫦娥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携行的一辆月球车预定进行自动巡视勘测,建立位于月球背面的太空天文站。   第一台3D电视    When:2010年   What:3D智能电视就是搭载3D功能、搭载了操作系统的电视   Who:国内首推3D智能电视的品牌是康佳Why:3D智能电视的发展,将把消费者的观影体验带入另一个阶段,让消费者体验到更逼真的效果,也将彩电行业的竞争带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国家广电总局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相关司局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我国的3D电视标准,计划2014年3D电视开始试播。


相关文章

  • 创新改变生活
  • 创新改变生活 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学 姓名:李曼 学号:2011909129 指导老师:张建平 摘要 生活需要创新,创新改变生活.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查看


  • [关于创新的作文]创新科学,改变生活
  • 翻开科学发展史的漫长书卷,我们会发现正是有了这些科坛巨匠树立的座座里程碑,我们才拥有了今天这样发达的科技,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创新精神才为不断发展的科技输入新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今中外,人们都是在不断创新 ...查看


  • 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社会文化变迁
  •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 ...查看


  • 2015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含解析)
  • 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15年4·25联考陕西省考申论试卷 (题目来源于网络) 给定资料 1.2014年第三轮中央巡视的13份"巡视清单"已全部向社会公布.从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情况看,这一轮被巡视单位 ...查看


  • [关于创新的作文]创新的力量
  • 世间万物是需要创新的.没有创新,科技.生活水平都将会永远的停滞不前.甚至于,一个国家都会被时光的齿轮所磨灭,不论它之前是多么富强和发达.反之,生活中注入了创新的元素,就会发生巨变.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的"吃",都是政府 ...查看


  •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能力建设>学习,我明白了许多.在当今世界,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竟争.我们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的目标和创新的思路,不断在自己工作中,做出更多的创新性贡献.那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呢? ...查看


  •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1﹑马克思主义和近现代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是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恩格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查看


  •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及教师面临的相应任务
  • 作者:李加军曹佩龙 中学数学 2002年08期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育观念.教学 ...查看


  • 浅析中学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浅析中学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王德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1期 [摘要]历史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与特点.它的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是比较鲜明客观存在的事实.具有不可逆转性. ...查看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 课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人格的主要阵地,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既有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了开发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调整知识结构,优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