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小一粒米

9、小小一粒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2.通过观察,尝试了解粮食可以制成哪些食品;

3.观看水稻种植过程,做游戏体验插秧的感觉;

4.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水稻种植的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图片,识别粮食作物

1.出示一组粮食作物的图片(聪明豆中的六种粮食作物。)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2.小组活动——认识粮食作物。

3.交流学习情况: (分页出示粮食作物的实物图片) 稻、麦、高粱、玉米、薯、粟(小麦) 。

4.这些是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的种类有很多,这是我国最常见的6种。

5.出示实物,学生触摸:同学们,我们桌上都已摆放了几种粮食作物,现在让我们和它们亲密接触一下? 同学们可以用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 活动二:自主学习,了解粮食可以做成哪些食品。

1.出示稻和麦的图片:稻和麦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经过加工后变成米;麦加工后变成了面粉。实物演示,学生观察。

2.媒体演示:油条的加工过程、汤圆的加工过程。它们还可以制成很多各式各样的食品! 大家想知道吗? 请一起来看屏幕。

3.你还知道米、麦还可以做成什么?补充信息。学生品尝带来的食物。

4.小组讨论,揭示课题:这样一粒小小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出示课题:9.小小一粒米)

活动三:媒体演示,了解米的由来

1、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回答。

2、多媒体演示米粒的由来,配音听小小一粒米的自述:小朋友们好! 首先农民伯伯把我从千千万万的种子中挑选出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播撒到了农田里。一场春雨过后,我钻出了泥土,长出了新芽,变成了一株秧苗。当我长到象一支铅笔那么高的时候,农民伯伯再把我和我的伙伴们一株一株、整整齐齐地插进水田,瞧:他们弯着腰,弓着背,从早忙到晚。然后农民伯伯非常周到地照顾我,一次次地给我施肥、除草、保水让我茁壮成

长。当秋天来临时,我成熟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看:农民们拿着镰刀在地里一颗一颗地收割,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接着他们把成捆的稻谷在脱粒机上一转,我就变成了一粒粒谷子,跳进了箩筐。最后,农民用卡车把我们送到了碾米场。经过碾米机的加工,我们脱下了硬硬的外衣,露出了雪白的皮肤。哈哈! 这就是我——一粒米的由来。

2.小组内合作完成拼图:一粒小小的米是从哪里来的? 小组合作,表演一粒米的来历。教师板书。

活动四:游戏体验,感知粮食来之不易

1.谈感受:听了小小一粒米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原来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一粒米来之真不易啊1

2.过渡:是啊! 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 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插秧游戏”。

3.出示游戏规则,明确要求。

4.游戏活动。

5.活动后谈感受:请谈谈插秧的感受。

6.激发情感: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中一个过程、一个动作。同学们却已经感觉有些累了。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农民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评价。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引入,古诗体验

1、小小考场:把食品和它的主要成分用线连起来。

2、谁来说说小米粒是怎么来的?

3.诵读古诗《悯农》:我们曾学过的一首反映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古诗《悯农))o 让我们再来读这首古诗,体会耕种辛劳。

(全屏出示古诗)

4、课前老师让小朋友收集了爱惜粮食的古诗和谚语,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并谈谈你对收集的古诗和谚语的理解。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说明我们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

5.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我们要爱惜粮食呢?

(我们国家的人口很多,而可以耕种的田又很少,所以粮食缺乏,需要从国

外进口。)

活动二:自由辩论 统一认识

1、出示交流会:有人说:“现代农民种田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已经不辛苦了。”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2、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

3、教师小结:机器仍然需要人去操作、维修;种田讲究农时,为不误农时,不论天气状况如何,都必须工作。而且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仍有许多地区由于地势和经济原因,主要还得依靠手工种田。

活动三:行为辨析 指导行为

1.过渡:我们了解了哪些是粮食作物以及水稻种植的一般过程,也知道了粮食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更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我们平时做得如何呢?

2.看录象进行评价。(1、剩菜剩饭倒了小半桶;2、一个同学边吃边玩,结果桌上地上都是米粒;3、一个同学盛了满满一大碗,结果吃不下倒掉了;4、小丽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1) 看录象,定格画面。

(2) 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作讨论。

(3) 大组交流。

3、用数据事实说明:我们全校有2200多位师生,如果我们每天每顿节约一粒米,那么„

4.自我评价:你们平时在爱惜粮食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今后准备怎么做呢? 小结:“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许多人、许多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活动四: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要布置一项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将“小小一粒米的由来”说给家长听听。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爱惜粮食 人人有责)

9、小小一粒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2.通过观察,尝试了解粮食可以制成哪些食品;

3.观看水稻种植过程,做游戏体验插秧的感觉;

4.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水稻种植的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图片,识别粮食作物

1.出示一组粮食作物的图片(聪明豆中的六种粮食作物。)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2.小组活动——认识粮食作物。

3.交流学习情况: (分页出示粮食作物的实物图片) 稻、麦、高粱、玉米、薯、粟(小麦) 。

4.这些是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的种类有很多,这是我国最常见的6种。

5.出示实物,学生触摸:同学们,我们桌上都已摆放了几种粮食作物,现在让我们和它们亲密接触一下? 同学们可以用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 活动二:自主学习,了解粮食可以做成哪些食品。

1.出示稻和麦的图片:稻和麦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经过加工后变成米;麦加工后变成了面粉。实物演示,学生观察。

2.媒体演示:油条的加工过程、汤圆的加工过程。它们还可以制成很多各式各样的食品! 大家想知道吗? 请一起来看屏幕。

3.你还知道米、麦还可以做成什么?补充信息。学生品尝带来的食物。

4.小组讨论,揭示课题:这样一粒小小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出示课题:9.小小一粒米)

活动三:媒体演示,了解米的由来

1、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回答。

2、多媒体演示米粒的由来,配音听小小一粒米的自述:小朋友们好! 首先农民伯伯把我从千千万万的种子中挑选出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播撒到了农田里。一场春雨过后,我钻出了泥土,长出了新芽,变成了一株秧苗。当我长到象一支铅笔那么高的时候,农民伯伯再把我和我的伙伴们一株一株、整整齐齐地插进水田,瞧:他们弯着腰,弓着背,从早忙到晚。然后农民伯伯非常周到地照顾我,一次次地给我施肥、除草、保水让我茁壮成

长。当秋天来临时,我成熟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看:农民们拿着镰刀在地里一颗一颗地收割,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接着他们把成捆的稻谷在脱粒机上一转,我就变成了一粒粒谷子,跳进了箩筐。最后,农民用卡车把我们送到了碾米场。经过碾米机的加工,我们脱下了硬硬的外衣,露出了雪白的皮肤。哈哈! 这就是我——一粒米的由来。

2.小组内合作完成拼图:一粒小小的米是从哪里来的? 小组合作,表演一粒米的来历。教师板书。

活动四:游戏体验,感知粮食来之不易

1.谈感受:听了小小一粒米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原来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一粒米来之真不易啊1

2.过渡:是啊! 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 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插秧游戏”。

3.出示游戏规则,明确要求。

4.游戏活动。

5.活动后谈感受:请谈谈插秧的感受。

6.激发情感: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中一个过程、一个动作。同学们却已经感觉有些累了。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农民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评价。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引入,古诗体验

1、小小考场:把食品和它的主要成分用线连起来。

2、谁来说说小米粒是怎么来的?

3.诵读古诗《悯农》:我们曾学过的一首反映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古诗《悯农))o 让我们再来读这首古诗,体会耕种辛劳。

(全屏出示古诗)

4、课前老师让小朋友收集了爱惜粮食的古诗和谚语,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并谈谈你对收集的古诗和谚语的理解。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说明我们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

5.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我们要爱惜粮食呢?

(我们国家的人口很多,而可以耕种的田又很少,所以粮食缺乏,需要从国

外进口。)

活动二:自由辩论 统一认识

1、出示交流会:有人说:“现代农民种田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已经不辛苦了。”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2、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

3、教师小结:机器仍然需要人去操作、维修;种田讲究农时,为不误农时,不论天气状况如何,都必须工作。而且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仍有许多地区由于地势和经济原因,主要还得依靠手工种田。

活动三:行为辨析 指导行为

1.过渡:我们了解了哪些是粮食作物以及水稻种植的一般过程,也知道了粮食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更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我们平时做得如何呢?

2.看录象进行评价。(1、剩菜剩饭倒了小半桶;2、一个同学边吃边玩,结果桌上地上都是米粒;3、一个同学盛了满满一大碗,结果吃不下倒掉了;4、小丽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1) 看录象,定格画面。

(2) 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作讨论。

(3) 大组交流。

3、用数据事实说明:我们全校有2200多位师生,如果我们每天每顿节约一粒米,那么„

4.自我评价:你们平时在爱惜粮食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今后准备怎么做呢? 小结:“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许多人、许多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活动四: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要布置一项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将“小小一粒米的由来”说给家长听听。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爱惜粮食 人人有责)


相关文章

  • 最新全国小小说.美文.故事投稿邮箱
  • 原文地址:最新全国小小说.美文.故事投稿邮箱作者:董坚 <沧海日报>小小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竟州晚报>小小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牛城晚报 ...查看


  • 苏小小与阮郁的关系关于苏小小的故事
  • 苏小小与阮郁的关系关于苏小小的故事 苏小小简介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作为歌妓社会地位就更加低了,她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虽然卖艺不卖身,但依然被人们看的轻如草芥.南北朝的著名歌妓苏小小可谓是世人皆知,那么苏小小到底是何 ...查看


  • 流泪的洋葱
  • One 夏小小一直想要一件新衣服,她已经厌恶了一年365天有300天穿着校服的日子.剩余的日子里,她也只是穿着表姐的旧衣服.看着别的女同学,每天穿着颜色亮丽.款式新颖的漂亮衣服,她不知道有多么羡慕.她没有一天不在脑海里幻想着,如果那件衣服穿 ...查看


  • 一种文体的启示作文
  • 如果稍加注意,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一种长短大约在一.两千字左右的叙事性文体正在党报副刊.都市类报纸.杂志.网络上大行其道.拨开重重迷雾,我们就会发现,在林林总总的这种叙事文字之中,有一种风格较为独特,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唯美,在文字 ...查看


  • 小小的梦想诗歌
  • 篇一:小小的梦想作者:笔山笑谈小时候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是一个天真的想法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能长出一双翅膀在蓝天下自由的飞翔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像鱼儿一样在大海里尽情的戏耍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找个神仙做师傅学会那万般的法术这是一个小小的梦想是一个天 ...查看


  • 干货|谈谈小小说创作
  • 1.小小说的发展势头 小小说像一株色彩艳丽.香气袭人的奇葩,深深地置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吐纳着时代的气息,花繁叶茂地开放在艺术的园圃里,受到了海内外文坛的青睐.在文学刊物出现普遍疲软.滑坡.不景气的情况下,惟有小小说刊物倍受欢迎,订户猛增. ...查看


  • 中国古代四大名妓之一苏小小简介
  • 中国古代四大名妓之一苏小小简介 苏小小,乃是南齐时钱塘第一名伎,年方十九的苏小小因为相思而感染上了风寒,再加上她从小就有了咳血病,不久便香消玉殒了,苏小小离世后,一位钟情于她的武林高手按她的遗愿将她葬在了西泠一棵柳树之下.杭州西湖有苏小小墓 ...查看


  • 你有多重要_序
  •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 ...查看


  • 女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 陈立觉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小开始变了. 每天早上陈立和小小一同去车站.一路上,陈立都会听到小小慌慌张张的唠叨,大多是一些情绪化的表达,而且几乎都是重复,比如"怎么这么多人挤车",比如"要是不上班该多好&q ...查看


  • 蚂蚁历险记
  • 有一只蚂蚁,叫作小小.他没有龙的神通广大,没有老虎的威风凛凛,没有蛇的敏捷灵活--但是他却无比勇敢,总想出去冒险,但他妈妈总盯着他,根本没机会插上翅膀,远走高飞. 直到有一天,因为家族有事,妈妈破例把小小放在一旁.小小一看机会来了,想:机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