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试验
1. 试验目的
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施工控制填土密度提供设计依据。
2. 试验方法与原理
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方法。本次试验采用轻型击实试验。
试验原理: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先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的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p(或称最佳含水率),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3. 试验仪器
1000ml量筒1个,轻型击实仪(含击实筒、击锤和护筒等),刮刀1个,五组那个含水率的土样若干,称量300g天平(感量0.01g),称量10kg台秤(感量1g),标准筛1套。
4. 实验步骤
1) 制备具有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实验室提供);
2) 取代表性土样拌匀后分三次装入击实仪金属圆筒内进行击实。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
3) 每层土样击25次;
4) 击实完成后称取击实筒与试样的总重量;注意记录筒自重和筒的容积;
5) 从试样中心处取2块一定量的土料,测定含水量。
5. 试验记录
土的击实试验记录表
试验地点: 实验日期:
试验者:
—————————————————————————————————— 土样类别:细粒粘土 每层击数:25次
6. 成果整理及分析
分析本次试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是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我在试验过程中做第一组土样击实试验时差点忘记凿毛,若不进行凿毛,则完成击实后的土样将会有分层情况,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误差。2)完成击实后取土样时务必细心,切不可将土样盒的盒子与盒盖弄混导致质量误差。
本次试验未达到试验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击实筒在击实后底部部分土脱落引起质量上的误差导致其密度偏小。本次试验中未能得到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土的击实试验
1. 试验目的
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施工控制填土密度提供设计依据。
2. 试验方法与原理
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方法。本次试验采用轻型击实试验。
试验原理: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先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的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p(或称最佳含水率),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3. 试验仪器
1000ml量筒1个,轻型击实仪(含击实筒、击锤和护筒等),刮刀1个,五组那个含水率的土样若干,称量300g天平(感量0.01g),称量10kg台秤(感量1g),标准筛1套。
4. 实验步骤
1) 制备具有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实验室提供);
2) 取代表性土样拌匀后分三次装入击实仪金属圆筒内进行击实。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
3) 每层土样击25次;
4) 击实完成后称取击实筒与试样的总重量;注意记录筒自重和筒的容积;
5) 从试样中心处取2块一定量的土料,测定含水量。
5. 试验记录
土的击实试验记录表
试验地点: 实验日期:
试验者:
—————————————————————————————————— 土样类别:细粒粘土 每层击数:25次
6. 成果整理及分析
分析本次试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是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我在试验过程中做第一组土样击实试验时差点忘记凿毛,若不进行凿毛,则完成击实后的土样将会有分层情况,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误差。2)完成击实后取土样时务必细心,切不可将土样盒的盒子与盒盖弄混导致质量误差。
本次试验未达到试验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击实筒在击实后底部部分土脱落引起质量上的误差导致其密度偏小。本次试验中未能得到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