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标准下[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两种英译本的比较

“信、达、雅”标准下《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两种英译本的比较

李颖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803班16号[1**********])

吴倩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803班01号[1**********])

摘要:《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的发表,引起海内外的极大震动。信中,中共党员廖承志先生用个人的私谊,渗透、渲染民族感情。既表达了对蒋经国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又从国家、民族、个人的角度,对蒋经国先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劝蒋经国以两岸和平为念,积极促进台湾回归。本文从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出发,扼要地分析、总结《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两个英译本的差异与优劣。

关键词:《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信、达、雅”;译本比较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 Under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Smoothness, Elegance

Abstract: The publishment of 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 caused a tremendous

commo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letter, Liao Chengzhi, member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ndered a national sentiment with a private friendship .Not only had he expressed his deeply yearning sensation for Chiang Ching-Kuo, but also he had tried hard to persuade Chiang Ching-Kuo to do his best to promote Tai Wan's return, by appealing to Chiang's emotions and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union from view of the nation, nationality and individual. This dissertation will briefly analysis and summar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based on Yan Fu'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Key words: 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Faithfulness, Smoothness, Elegance;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English versions

引言

《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写于1982年7月24日,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祖国大陆在经历了多年的内乱和动荡后,各行各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也随之高涨。此时,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和加强两岸人民往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这封公开信的撰写和发表是在中共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颖超领导之下进行的。廖承志这封公开信,是中共对台工作的一个步骤,也是时任中共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颖超按照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部署作出的一个对台工作大动作。时任中央委员的廖承志与蒋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渊源,于是出面写了这封以“以世交深情呼吁海峡两岸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的信。廖承志的这封信表面看似写给蒋经国的个人书信,但由于廖、蒋两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该信实则是一封政治意义

很强的告台湾同胞书。此信在海峡两岸,尤其在台湾国民党内部和台湾同胞中产生了深远而极大地反响,为促成两岸早日统一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廖先生的这封信,全文略显古奥、浅近,基本用汉语文言文写成,用词凝练、准确、典雅、恳切,有些词句还有典故、出处,通篇浑然一体,全文节奏感很强。整封信使用非官方语气,显得真挚、亲切,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如同面晤。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这封信最早由新华社译成英语,后来张培基教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以题为“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重新译出。本文主要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三原则为依据,对比研究张培基教授与新华社各自翻译的英语译本的不同与优劣。

一)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三原则

严复在其所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序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天演论》,1971-03-01)

严复认为翻译最难达到的就是要使得译文:第一,要忠实于原文;第二,要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可能用译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其意;第三,要尽可能用比较有韵律的文体翻译,最好是文言文形式的(主要指英译汉而言)。由此看来,“信”与“达”基本上是融会贯通的。“信”强调符合原文体的内容,忠实于原文。“达”则是使译文通顺流畅,更便于译文读者去理解。要是译文达到“信”的要求,就要尽可能的使其充分的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做到了“达”的要求。而“雅”则是为了使译文充满文学色彩,使之更容易感染读者,体现的译文及译者的文采。“信、达、雅”翻译理论言简意赅,但影响深远。严复老先生“信达雅”的翻译理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至今仍被翻译界视为重要的法则,可见“信、达、雅”对中国翻译界做出的贡献及产生的影响之大。

二) 张培基简介与新华社概况及两个译本的基本信息

张培基先生是中国一位著名翻译家,杰出教授,先后在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

从张培基先生的种种经历以及其对翻译事业孜孜不倦的精神中,不难看出,张先生对于自己翻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尽心尽力,精益求精的。从他对新华社翻译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译文的修改上就足以看出他在汉英翻译上的造诣之深。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英文为Xinhua News Agency,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法定新闻监管机构。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辖市、

自治区还设有支社。

由此可见,新华社可谓是中国新闻界的“中流砥柱”。它的地位决定了其翻译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在当时是具有时事效应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需要,但从文学角度分析,其英语译文也许并未真切体现出语言的韵味与优美。

张培基先生翻译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与新华社译文各有千秋,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严复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的应用与贯彻上。但是张培基先生的翻译比新华社的译文更能准确的表达原文的风格与意义,更忠实于原文;对信中四字成语以及习语的翻译,张先生大量使用了英语中的固定词组、习惯表达、或英语成语习语来翻译相对应的汉语成语习语,处理得比新华社的译文更显优雅又富有文化气息,同时张培基先生通过对译文句式的灵活转换,使新的译文更切合廖承志老先生当时的情感状态。对此,下文将通过比较两种译本中的实例来分析两个译本各自的优劣之处。

三) 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译例1.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原文第一段第一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us should be keeping us poles apart!

新华社译文为:No one ever expected that a strip of water should have become so vast a distance.

分析: 张把“咫尺”译为“short distance”,新华社译为“a strip of water”,很明显张的翻译更接近于原文,更能表达原文原义。而新华社的译文则在原文上进行了转译,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一个台湾海峡的距离转译成了廖蒋两人之间的距离,这样翻译则读者还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廖蒋时代背景,或猜测到底是哪一个“water”。在这一点张的是翻译体现更能严复翻译理论三原则中“信”、“达”的要求。

“海天之遥”张译为“poles apart”,新华社译为“so vast a distance”。张的翻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格手法,与新华社的译文相比,在语言上更富有艺术性,在感情上更能体现廖承志当时的心情,也更生动地描绘当时海峡两岸的政治局势,因而张培基先生的译本比新华社的译文更能突出体现“雅”的标准。

 张的译文还将句式进行了灵活的转换,将陈述句转换成了感叹句,增加了文章语言上的美感,丰富了情感上的张力,也更加体现出了对严复翻译原则“雅”的贯彻。

译例2. “幼时同袍,苏京会晤。”(原文第一段第三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The days we spent together in childhood as well as later in the Soviet capital

新华社的译文为: From our childhood friendship to our chats in the Soviet capital

分析:原文的两个短语,实际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张用一个短语“as well as”将两个短语连接起来,符合文意。而新华社的译文表达出的却是两个事件之间发生的一连串事,没有张译的那么贴切,未能真实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也即没有切实的体现“信”与“达”的要求。

译例3. “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In view of the public and personal concerns as well as the long-standing deep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families , I feel duty-bound to offer you a word of advice for

careful consideration.

新华社的译文为:Considering both the public interests and our closefriendship which has lasted for generations , I regard it as my duty to offer some advice which I hope you will consider carefully.

分析: 张的译文将“世交深情”,“公”与“私”都很完整贴切地翻译了出来。而新华社的译文却只是简单的把“于公于私”译为“the public interests”,而把“于私”这个原意丢失了。

“世交深情”在原文中是指始于廖仲恺和蒋介石之间的家族情谊,新华社的译

文却译成了“for generations”,即汉语中的“祖祖辈辈”,意义上太过宽泛,没能真实的再现原文文意。

在句式上,新华社的译文显得不如张的译文那么连贯和紧凑。

译例4. “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位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原文第三段第二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will be relieved of the pain of separation from their own flesh and blood, and our senior folks in Taiwan and those who formerly migrated from the mainland will all be properly placed and provided for.

新华社的译文为: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would no longer have to endure the pains of separation from their kith and kin, and the elders in Taiwan and those who have moved there from the mainland would all be properly placed and provided for. 分析: 张的译文用“will be relieved of”再现了原文的“可解”之意,而新华社的译文则用“would no longer have to endure”进行了转译,但转译的同时也丢掉原文中的那一份情感气势,相反,张的翻译在无论是在语义还是情感上都更忠实于原文。

 张的译文用一个固定英语成语习语“own flesh and blood”来对应原文中的“骨肉”,通过视觉转换,改变原文的意象,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而新华社的译文用的“kith and kin”,它的汉语意思为“亲友”,意义上没有张译的这么贴切,生动。在这一句的翻译上,张培基先生的译文很好地贯彻了严复翻译理论的“信”、“达”、“雅”三原则。  张用“senior folks”来代替原文的“诸位前辈”,新华社则用“the elders”。“folks”有家人亲属之意,用它来翻译“前辈”显得亲切,语义中流露出尊敬之意;而“elders” 则显得没那么亲切,只是在直接陈述。由此可见,张的翻译更能体现出“信”与“雅”。

译例5. “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原文第四段第六句)

张先生的译文是:Complicated as the matter was , an overall view of the situation will show that united ,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benefit ;divided , they suffer.

新华社的译文是:Though the matter was as complicated as could be , an all-round view of the situation would show that cooper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while division is detrimental to them.

分析:张的译文用一个平行、对照结构 “united ,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benefit ;divided , they suffer” 来翻译原文的最后部分,显得气势磅礴,且言简意赅;而新华社的“cooper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while division is detrimental to them”则显得比较冗长拖沓。张的译文不仅更切合原文意思,而且语言更富有文学色彩,优美又富

含人文底蕴,很好地体现出了“达”和“雅”的要求。

译例6. “遥望南天,不禁神驰”(第七段最后一句)

张先生的译文是:When I look south towards the distant horizon ,my heart cannot help going out to my compatriot there.

新华社的译文是:When I look towards the distant southern sky, my heart is already there. 分析: 通观全文,这句话要表达的是廖对蒋的思念之情。南天代指在祖国南方的台湾。所以张的译文“horizon”比新华社的要准确得多,“southern sky”仅仅只是将“南天”直译过来,译者未能很好地运用“信”和“达”的原则。

 在翻译“不禁神驰”时,张用了一个英语固定短语“my heart cannot help going out to my compatriot there”,新华社则用的是“my heart is already there”。从这里可以看出,张的译文句式比新华社的译文句式要灵活,且张的翻译体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意思,更能体现出原文的意思和感情。从这两方面可以得出,张的译文更好地体现出了译者对“雅”原则的坚持。

结语

实际上,张培基先生的译文的精妙之处远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从中选取几个译例进行分析对比,以小见大,以期管中窥豹。不过并不是说新华社的译文就是一无是处的,总体而言,两个译本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两篇译文对中国翻译事业都有不可取代的贡献。只是张培基先生在新华社译文上做了些许改进,使得译文更加真实、贴切和生动,更加符合原文意思与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也更深层次地运用并体现了严复的翻译理论即“信” 、“达” 、“雅”的原则。通过对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英汉翻译的实际操作中,必须尽可能地坚持和运用“信” 、“达” 、“雅”的三原则,并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地调整变换,以便真挚、生动地再现原文的风采与神韵。本文只是对两个译本进行了浅显地对比分析,希望在更好地了解廖承志给蒋经国写的这封信的同时,能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英汉汉英翻译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天演论》[M](英)赫胥黎 著,严复 译 科学出版社 1971-03-01

[2] 范雄飞,熊宣东 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原文及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 2007(1) 77-80

[3] 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廖承志与台湾问题 党史纵横[z] 2002.7 31-35

[4] 张伟 译事三难“信达雅”---浅析严复的翻译理论[J]. 科技信息2007

[5] 刘银燕 张培基先生和他的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1(1) 57-61

[6] 胡德香 张培基先生中译英艺术探[J]. 孝感学院学报2001.22(4) 23-25

“信、达、雅”标准下《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两种英译本的比较

李颖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803班16号[1**********])

吴倩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803班01号[1**********])

摘要:《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的发表,引起海内外的极大震动。信中,中共党员廖承志先生用个人的私谊,渗透、渲染民族感情。既表达了对蒋经国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又从国家、民族、个人的角度,对蒋经国先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劝蒋经国以两岸和平为念,积极促进台湾回归。本文从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出发,扼要地分析、总结《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两个英译本的差异与优劣。

关键词:《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信、达、雅”;译本比较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 Under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Smoothness, Elegance

Abstract: The publishment of 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 caused a tremendous

commo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letter, Liao Chengzhi, member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ndered a national sentiment with a private friendship .Not only had he expressed his deeply yearning sensation for Chiang Ching-Kuo, but also he had tried hard to persuade Chiang Ching-Kuo to do his best to promote Tai Wan's return, by appealing to Chiang's emotions and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union from view of the nation, nationality and individual. This dissertation will briefly analysis and summar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based on Yan Fu'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Key words: 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Faithfulness, Smoothness, Elegance;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English versions

引言

《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写于1982年7月24日,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祖国大陆在经历了多年的内乱和动荡后,各行各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也随之高涨。此时,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和加强两岸人民往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这封公开信的撰写和发表是在中共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颖超领导之下进行的。廖承志这封公开信,是中共对台工作的一个步骤,也是时任中共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颖超按照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部署作出的一个对台工作大动作。时任中央委员的廖承志与蒋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渊源,于是出面写了这封以“以世交深情呼吁海峡两岸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的信。廖承志的这封信表面看似写给蒋经国的个人书信,但由于廖、蒋两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该信实则是一封政治意义

很强的告台湾同胞书。此信在海峡两岸,尤其在台湾国民党内部和台湾同胞中产生了深远而极大地反响,为促成两岸早日统一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廖先生的这封信,全文略显古奥、浅近,基本用汉语文言文写成,用词凝练、准确、典雅、恳切,有些词句还有典故、出处,通篇浑然一体,全文节奏感很强。整封信使用非官方语气,显得真挚、亲切,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如同面晤。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这封信最早由新华社译成英语,后来张培基教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以题为“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重新译出。本文主要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三原则为依据,对比研究张培基教授与新华社各自翻译的英语译本的不同与优劣。

一)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三原则

严复在其所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序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天演论》,1971-03-01)

严复认为翻译最难达到的就是要使得译文:第一,要忠实于原文;第二,要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可能用译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其意;第三,要尽可能用比较有韵律的文体翻译,最好是文言文形式的(主要指英译汉而言)。由此看来,“信”与“达”基本上是融会贯通的。“信”强调符合原文体的内容,忠实于原文。“达”则是使译文通顺流畅,更便于译文读者去理解。要是译文达到“信”的要求,就要尽可能的使其充分的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做到了“达”的要求。而“雅”则是为了使译文充满文学色彩,使之更容易感染读者,体现的译文及译者的文采。“信、达、雅”翻译理论言简意赅,但影响深远。严复老先生“信达雅”的翻译理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至今仍被翻译界视为重要的法则,可见“信、达、雅”对中国翻译界做出的贡献及产生的影响之大。

二) 张培基简介与新华社概况及两个译本的基本信息

张培基先生是中国一位著名翻译家,杰出教授,先后在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

从张培基先生的种种经历以及其对翻译事业孜孜不倦的精神中,不难看出,张先生对于自己翻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尽心尽力,精益求精的。从他对新华社翻译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译文的修改上就足以看出他在汉英翻译上的造诣之深。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英文为Xinhua News Agency,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法定新闻监管机构。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辖市、

自治区还设有支社。

由此可见,新华社可谓是中国新闻界的“中流砥柱”。它的地位决定了其翻译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在当时是具有时事效应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需要,但从文学角度分析,其英语译文也许并未真切体现出语言的韵味与优美。

张培基先生翻译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与新华社译文各有千秋,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严复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的应用与贯彻上。但是张培基先生的翻译比新华社的译文更能准确的表达原文的风格与意义,更忠实于原文;对信中四字成语以及习语的翻译,张先生大量使用了英语中的固定词组、习惯表达、或英语成语习语来翻译相对应的汉语成语习语,处理得比新华社的译文更显优雅又富有文化气息,同时张培基先生通过对译文句式的灵活转换,使新的译文更切合廖承志老先生当时的情感状态。对此,下文将通过比较两种译本中的实例来分析两个译本各自的优劣之处。

三) 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译例1.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原文第一段第一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us should be keeping us poles apart!

新华社译文为:No one ever expected that a strip of water should have become so vast a distance.

分析: 张把“咫尺”译为“short distance”,新华社译为“a strip of water”,很明显张的翻译更接近于原文,更能表达原文原义。而新华社的译文则在原文上进行了转译,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一个台湾海峡的距离转译成了廖蒋两人之间的距离,这样翻译则读者还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廖蒋时代背景,或猜测到底是哪一个“water”。在这一点张的是翻译体现更能严复翻译理论三原则中“信”、“达”的要求。

“海天之遥”张译为“poles apart”,新华社译为“so vast a distance”。张的翻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格手法,与新华社的译文相比,在语言上更富有艺术性,在感情上更能体现廖承志当时的心情,也更生动地描绘当时海峡两岸的政治局势,因而张培基先生的译本比新华社的译文更能突出体现“雅”的标准。

 张的译文还将句式进行了灵活的转换,将陈述句转换成了感叹句,增加了文章语言上的美感,丰富了情感上的张力,也更加体现出了对严复翻译原则“雅”的贯彻。

译例2. “幼时同袍,苏京会晤。”(原文第一段第三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The days we spent together in childhood as well as later in the Soviet capital

新华社的译文为: From our childhood friendship to our chats in the Soviet capital

分析:原文的两个短语,实际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张用一个短语“as well as”将两个短语连接起来,符合文意。而新华社的译文表达出的却是两个事件之间发生的一连串事,没有张译的那么贴切,未能真实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也即没有切实的体现“信”与“达”的要求。

译例3. “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In view of the public and personal concerns as well as the long-standing deep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families , I feel duty-bound to offer you a word of advice for

careful consideration.

新华社的译文为:Considering both the public interests and our closefriendship which has lasted for generations , I regard it as my duty to offer some advice which I hope you will consider carefully.

分析: 张的译文将“世交深情”,“公”与“私”都很完整贴切地翻译了出来。而新华社的译文却只是简单的把“于公于私”译为“the public interests”,而把“于私”这个原意丢失了。

“世交深情”在原文中是指始于廖仲恺和蒋介石之间的家族情谊,新华社的译

文却译成了“for generations”,即汉语中的“祖祖辈辈”,意义上太过宽泛,没能真实的再现原文文意。

在句式上,新华社的译文显得不如张的译文那么连贯和紧凑。

译例4. “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位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原文第三段第二句)

张先生的译文为: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will be relieved of the pain of separation from their own flesh and blood, and our senior folks in Taiwan and those who formerly migrated from the mainland will all be properly placed and provided for.

新华社的译文为: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would no longer have to endure the pains of separation from their kith and kin, and the elders in Taiwan and those who have moved there from the mainland would all be properly placed and provided for. 分析: 张的译文用“will be relieved of”再现了原文的“可解”之意,而新华社的译文则用“would no longer have to endure”进行了转译,但转译的同时也丢掉原文中的那一份情感气势,相反,张的翻译在无论是在语义还是情感上都更忠实于原文。

 张的译文用一个固定英语成语习语“own flesh and blood”来对应原文中的“骨肉”,通过视觉转换,改变原文的意象,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而新华社的译文用的“kith and kin”,它的汉语意思为“亲友”,意义上没有张译的这么贴切,生动。在这一句的翻译上,张培基先生的译文很好地贯彻了严复翻译理论的“信”、“达”、“雅”三原则。  张用“senior folks”来代替原文的“诸位前辈”,新华社则用“the elders”。“folks”有家人亲属之意,用它来翻译“前辈”显得亲切,语义中流露出尊敬之意;而“elders” 则显得没那么亲切,只是在直接陈述。由此可见,张的翻译更能体现出“信”与“雅”。

译例5. “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原文第四段第六句)

张先生的译文是:Complicated as the matter was , an overall view of the situation will show that united ,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benefit ;divided , they suffer.

新华社的译文是:Though the matter was as complicated as could be , an all-round view of the situation would show that cooper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while division is detrimental to them.

分析:张的译文用一个平行、对照结构 “united ,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benefit ;divided , they suffer” 来翻译原文的最后部分,显得气势磅礴,且言简意赅;而新华社的“cooper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while division is detrimental to them”则显得比较冗长拖沓。张的译文不仅更切合原文意思,而且语言更富有文学色彩,优美又富

含人文底蕴,很好地体现出了“达”和“雅”的要求。

译例6. “遥望南天,不禁神驰”(第七段最后一句)

张先生的译文是:When I look south towards the distant horizon ,my heart cannot help going out to my compatriot there.

新华社的译文是:When I look towards the distant southern sky, my heart is already there. 分析: 通观全文,这句话要表达的是廖对蒋的思念之情。南天代指在祖国南方的台湾。所以张的译文“horizon”比新华社的要准确得多,“southern sky”仅仅只是将“南天”直译过来,译者未能很好地运用“信”和“达”的原则。

 在翻译“不禁神驰”时,张用了一个英语固定短语“my heart cannot help going out to my compatriot there”,新华社则用的是“my heart is already there”。从这里可以看出,张的译文句式比新华社的译文句式要灵活,且张的翻译体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意思,更能体现出原文的意思和感情。从这两方面可以得出,张的译文更好地体现出了译者对“雅”原则的坚持。

结语

实际上,张培基先生的译文的精妙之处远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从中选取几个译例进行分析对比,以小见大,以期管中窥豹。不过并不是说新华社的译文就是一无是处的,总体而言,两个译本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两篇译文对中国翻译事业都有不可取代的贡献。只是张培基先生在新华社译文上做了些许改进,使得译文更加真实、贴切和生动,更加符合原文意思与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也更深层次地运用并体现了严复的翻译理论即“信” 、“达” 、“雅”的原则。通过对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英汉翻译的实际操作中,必须尽可能地坚持和运用“信” 、“达” 、“雅”的三原则,并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地调整变换,以便真挚、生动地再现原文的风采与神韵。本文只是对两个译本进行了浅显地对比分析,希望在更好地了解廖承志给蒋经国写的这封信的同时,能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英汉汉英翻译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天演论》[M](英)赫胥黎 著,严复 译 科学出版社 1971-03-01

[2] 范雄飞,熊宣东 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原文及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 2007(1) 77-80

[3] 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廖承志与台湾问题 党史纵横[z] 2002.7 31-35

[4] 张伟 译事三难“信达雅”---浅析严复的翻译理论[J]. 科技信息2007

[5] 刘银燕 张培基先生和他的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1(1) 57-61

[6] 胡德香 张培基先生中译英艺术探[J]. 孝感学院学报2001.22(4) 23-25


相关文章

  • 廖承志致蒋经国信的幕后故事
  •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偏重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 ...查看


  • 宋美龄最后30年
  • 蒋介石逝世时,宋美龄在他的棺材里放入了4本书,分别是<三民主义>.<圣经>.一本唐诗和<荒漠甘泉>.<荒漠甘泉>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著作,最早的中文译本是宋美龄翻译给蒋介石研读用的.每本书都意味 ...查看


  •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发出前后
  • 2009年04月10日 18:45文史月刊[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2条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和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 ...查看


  • 致蒋经国先生信初中语文教案
  • 13.致蒋经国先生信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体味情真意切的语言. 3.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深情. 教学重点: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体味情真意切的语言.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节 一.相关人物介 ...查看


  • 致蒋经国先生信
  • <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五环节教学流程设计 主备人 :常会霞 审核 九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作者的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要掌握其精髓,并 ...查看


  • 我认识的日本问题专家廖承志
  • 廖承志,比他年岁大的中央领导人,都称他承志或小廖:与他同辈的许多人,都称他廖公:像我这样的小辈,都称他廖主任(1958年3月他出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任由陈老总兼).他为人谦和,性格开朗,声音洪亮,从不摆架子,喜欢与他熟悉的人开玩 ...查看


  • 美华:习主席印尼演说引用陕西于右任的名言
  • 中国近代史名人于右任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去台湾,1964年病逝,享年85岁.他的亲笔手书"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曾被蒋经国悬挂于办公室内. 198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廖承志对蒋经国发公开信,文中提到:" ...查看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提纲 13.<致蒋经国先生信> 一.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廖承志(1908-1983) 广东省归善县鸭仔埗乡窑前村(今惠阳市陈江镇幸福村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 ...查看


  • 各得其所解释
  • 基本解释 各得其所 gè dé qí suǒ  [释义] (成)<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构成] 主谓式:各|得其所 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gè de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