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几点主要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几点主要变化

一、计提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 此前的会计准则,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利润操纵空间。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操纵企业利润,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利用大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统统转回,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永远费用化了,所以这些公司2006年的利润将产生较大的波动。

二、存货发出计价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

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一核算办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耗费用,反映的都是实际的历史成本,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债务重组所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所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而目前的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公司资本公积,不能产生利润。

四、非货币性交易从按账面价值计量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一, 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第二, 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第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再次运用了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再次产生利润。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上述规定特别指出,若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

不具有商业实质。

五、关联公司合并以账面价值核算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目前中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而实质上并非是双方都认可的价值,尽管公允价值是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但是人为操纵因素过多地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

六、上市公司所得税会计的处理

《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准则不再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而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

目前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了应付税款法,而商业银行由于需要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较多地采用了纳税影响会计法。而本准则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适用税率发生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因此本准则实际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重大变化。

由于在本准则征求意见之时,就有许多会计人员甚至是许多注册会计师普遍反映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缺乏实际经验。可以想象本准则将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行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

七、扩大合并报表范围

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这一规则的变革,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阻断了一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

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惯用伎俩。

八、应予资本化的借款利息不再限于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应当予以资本化。这将意味着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且用于出售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九、证券投资的期末计价

新的投资准则,修订了调整投资的分类方式。调整后的投资分类为:交易性证券投资、持有到期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其中交易性证券投资类似于原先的短期证券投资。期末按交易所市价计价(视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采用现行的单边调整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几点主要变化

一、计提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 此前的会计准则,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利润操纵空间。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操纵企业利润,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利用大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统统转回,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永远费用化了,所以这些公司2006年的利润将产生较大的波动。

二、存货发出计价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

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一核算办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耗费用,反映的都是实际的历史成本,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债务重组所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所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而目前的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公司资本公积,不能产生利润。

四、非货币性交易从按账面价值计量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一, 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第二, 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第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再次运用了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再次产生利润。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上述规定特别指出,若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

不具有商业实质。

五、关联公司合并以账面价值核算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目前中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而实质上并非是双方都认可的价值,尽管公允价值是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但是人为操纵因素过多地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

六、上市公司所得税会计的处理

《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准则不再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而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

目前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了应付税款法,而商业银行由于需要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较多地采用了纳税影响会计法。而本准则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适用税率发生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因此本准则实际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重大变化。

由于在本准则征求意见之时,就有许多会计人员甚至是许多注册会计师普遍反映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缺乏实际经验。可以想象本准则将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行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

七、扩大合并报表范围

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这一规则的变革,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阻断了一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

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惯用伎俩。

八、应予资本化的借款利息不再限于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应当予以资本化。这将意味着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且用于出售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九、证券投资的期末计价

新的投资准则,修订了调整投资的分类方式。调整后的投资分类为:交易性证券投资、持有到期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其中交易性证券投资类似于原先的短期证券投资。期末按交易所市价计价(视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采用现行的单边调整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相关文章

  • 事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 一.事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在陕西演艺集团挂牌后,完成了全体职工重新聘任,实现了整 ...查看


  •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 [摘要]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知识经济也在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也随之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其中会计作为一项与企业经济利益与发展情况紧密联系的工作,一直是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方面.本文 ...查看


  • 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 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 穆 放 财政部近日正式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自二○○五年元月一日起在全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范围内全部实施. 一. 哪些组织属于民间非营 ...查看


  • 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
  • 财务会计 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 刘 岩 (公主岭市财政局 吉林・四平 136100)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会计工作作为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升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 ...查看


  • 论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的统一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会计与统计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在会计工作中需要用到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而在统计工作中也可以借鉴一些会计方法,将会计与统计核算统一在一起,可以满足企业多种信息需求,对提高企业经营发展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查看


  • 纳税会计的定义及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研究
  • 纳税会计的定义及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研究 文/王树锋马丽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也日趋完善并不断与国际接轨.纳税筹划及纳税会计的引入和实施,便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与国际并轨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学术界对纳税会计的涵义众说纷纭 ...查看


  • 浅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 财会研究 浅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承德市双滦区教育体育局 关秀峰 摘要: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构成了我国会计体系中的两大类.企业会计,是以核算资本金的循环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适用于我国所有的企业单位: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其所属 ...查看


  • 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的区别
  • 总会计师 首席财务执行官 财务总监之区别 一.称谓的渊源 总会计师.首席财务执行官和财务总监称谓都是舶来品,前者进入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后两者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目前未上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一般设总会计师:具有国际化 ...查看


  • 会计专业实习报告(轻重工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 课程实习报告 系部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电算化 班级: 姓名: 学好: 时间单位:阜新北鑫星液压有限公司 阜新福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实践时间:2011年7月1日-6日,共六天 轻重工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阜新北鑫星液压有限公司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