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征婚启事,把我逗笑了。
一个标准的工科男,90后,在计算机公司做前端开发(很抢手的职业),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还详细地介绍了爱好与理想,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架构师、作家和企业家。
对女方的要求只有一点:工作在北京,爱读书。
谁说工科男都单纯、简单、直接的,这要求看似不经意,实则内藏玄机。
在男人的眼中,外表漂亮的女孩,散发不出气质,清秀的女孩又不如爱读书的女孩令人讨喜。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气质上,可以达到内外兼修,浑然天成,是理想中的最佳伴侣。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严歌苓说: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美丽的存在。
严歌苓是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刻化了万千女性形象,每一个人物仿佛都有一精神力量融入其中。曾在一席的会场听过一次她有关写作的演讲,那天她穿着一身略显职业的套装,衣服上别着一枚漂亮的胸针,追灯打在她身上,远远望去,像是一颗巨大的星星在闪烁。下身是刚过膝盖的裹裙,搭配一双半高跟的鞋子。
那日演讲现场,她的举手投足动作幅度都不大,两只脚跟并拢,一只脚尖向前,另一只则45度向外展开。整个过程,她的脚几乎没有动过。
以前看过一篇采访严歌苓的报道,这样形容她:
纤细又挺拔,婀娜又昂扬,眉目精致笑容温婉,却自有强大气场,站在那里,仿若时间静止,空间亦不过秋水茫茫——她是那种即使投掷到芸芸众生中也能一眼就认出的人,卓尔、不凡、精灵……这些词一一飘过,都不算什么,因为,她身上书着三个大字:严、歌、苓——这,就足够。
这句话,真是再好不过的形容。
我有个表姐,是个学霸,高中时考到了我们当地唯一一所重点高中,住在学校,平时也很难见到。小时候对她的印象就是爱读书,什么时候看见她,都是捧着一本书。每次来我家,就站在我家那个老旧书架上翻看,抽出一本,头也不抬,能一直看到走。
她那时候戴着近视眼镜,扎个马尾辫,裤子总是吊着腿,好像永远追不上她的长高速度似的。
后来,她考上了一所农业大学。再次见到她时,我差点惊呆了,落落大方,礼貌端庄,容颜似乎也发生了变化,简直可以用秀外惠中来形容。那时候我刚刚上高中,她已经大学毕业,领着男朋友回来,一起吃饭时,所有的亲戚都在夸她,越长越漂亮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表情木讷,不爱说话的小女孩了。她的男朋友无论是外表还是品学在学校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两个人走在一起,真是让人羡慕。
爱读书的女人,能收获不一样的幸福。这话我以前不信,从那时起,我深信不已。
有人说,女人有三种美,一种是天生丽质的美,一种是后天修饰的美,还有一种是读书的女人特有的美,有一种淡雅的书香,自内而外发散出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第一种美是老天所赐,意志无法左右,除了羡慕,不必去比较而自怜自叹;第二种美,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但精心修饰的外表下,如果不注重言谈举止的培养,行为习惯处处透露出一种与外表不一致的反差,倒会令人更加厌恶。只能养眼,无法养心的美,是无法长久的。
唯有读书的美是恒久而深邃的。每次去书店,看到书架前静静翻看一本书的女人,都忍不住停下来多欣赏几分,好像突然之间气质变成了一个可以勾勒的词,安静,恬逸,悠长。让人觉得有一种格外的力量。
读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成熟。读书多的女人,面对悲苦时不沉沦,因为读书让她们知道悲欢离合,乃是人生必经之事;失败时不失望惆怅,读书已让她们领略人生起伏;读书的女人也较少孤芳自赏,她们明白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读书的女人更不会玩弄卑劣,书里的光明,照耀她们的生活方向。
聪明的女人懂得包装外表,聪慧的女人更寻求心灵的滋润。“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罗曼·罗兰如是劝导女人。多读些书吧,读些好书,它会让你保持永恒的美丽。
最后,一起欣赏一些电影中的读书片断,用画面把这份美再次放大
1
无耻混蛋
2
傲慢与偏见
3
天使爱美丽
4
朗读者
5
寂寞的心灵
6
单身男子
7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8
面纱
9
摩根先生的第二春
10
平静的躁动
11
爱情与灵药
12
爱疯了
13
蒂凡尼的早餐
14
旭日婚礼
15
记我的母亲
16
裂缝
17
斯托克
18
给鲍比·朗的情歌
19
美食、祈祷和恋爱
20
萨冈
21
成为简·奥斯汀
22
时尚先锋香奈儿
23
明亮的星
24
偷书贼
有奖问答:你们猜我最喜欢哪一张?
谢谢阅读
昨天看到一则征婚启事,把我逗笑了。
一个标准的工科男,90后,在计算机公司做前端开发(很抢手的职业),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还详细地介绍了爱好与理想,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架构师、作家和企业家。
对女方的要求只有一点:工作在北京,爱读书。
谁说工科男都单纯、简单、直接的,这要求看似不经意,实则内藏玄机。
在男人的眼中,外表漂亮的女孩,散发不出气质,清秀的女孩又不如爱读书的女孩令人讨喜。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气质上,可以达到内外兼修,浑然天成,是理想中的最佳伴侣。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严歌苓说: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美丽的存在。
严歌苓是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刻化了万千女性形象,每一个人物仿佛都有一精神力量融入其中。曾在一席的会场听过一次她有关写作的演讲,那天她穿着一身略显职业的套装,衣服上别着一枚漂亮的胸针,追灯打在她身上,远远望去,像是一颗巨大的星星在闪烁。下身是刚过膝盖的裹裙,搭配一双半高跟的鞋子。
那日演讲现场,她的举手投足动作幅度都不大,两只脚跟并拢,一只脚尖向前,另一只则45度向外展开。整个过程,她的脚几乎没有动过。
以前看过一篇采访严歌苓的报道,这样形容她:
纤细又挺拔,婀娜又昂扬,眉目精致笑容温婉,却自有强大气场,站在那里,仿若时间静止,空间亦不过秋水茫茫——她是那种即使投掷到芸芸众生中也能一眼就认出的人,卓尔、不凡、精灵……这些词一一飘过,都不算什么,因为,她身上书着三个大字:严、歌、苓——这,就足够。
这句话,真是再好不过的形容。
我有个表姐,是个学霸,高中时考到了我们当地唯一一所重点高中,住在学校,平时也很难见到。小时候对她的印象就是爱读书,什么时候看见她,都是捧着一本书。每次来我家,就站在我家那个老旧书架上翻看,抽出一本,头也不抬,能一直看到走。
她那时候戴着近视眼镜,扎个马尾辫,裤子总是吊着腿,好像永远追不上她的长高速度似的。
后来,她考上了一所农业大学。再次见到她时,我差点惊呆了,落落大方,礼貌端庄,容颜似乎也发生了变化,简直可以用秀外惠中来形容。那时候我刚刚上高中,她已经大学毕业,领着男朋友回来,一起吃饭时,所有的亲戚都在夸她,越长越漂亮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表情木讷,不爱说话的小女孩了。她的男朋友无论是外表还是品学在学校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两个人走在一起,真是让人羡慕。
爱读书的女人,能收获不一样的幸福。这话我以前不信,从那时起,我深信不已。
有人说,女人有三种美,一种是天生丽质的美,一种是后天修饰的美,还有一种是读书的女人特有的美,有一种淡雅的书香,自内而外发散出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第一种美是老天所赐,意志无法左右,除了羡慕,不必去比较而自怜自叹;第二种美,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但精心修饰的外表下,如果不注重言谈举止的培养,行为习惯处处透露出一种与外表不一致的反差,倒会令人更加厌恶。只能养眼,无法养心的美,是无法长久的。
唯有读书的美是恒久而深邃的。每次去书店,看到书架前静静翻看一本书的女人,都忍不住停下来多欣赏几分,好像突然之间气质变成了一个可以勾勒的词,安静,恬逸,悠长。让人觉得有一种格外的力量。
读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成熟。读书多的女人,面对悲苦时不沉沦,因为读书让她们知道悲欢离合,乃是人生必经之事;失败时不失望惆怅,读书已让她们领略人生起伏;读书的女人也较少孤芳自赏,她们明白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读书的女人更不会玩弄卑劣,书里的光明,照耀她们的生活方向。
聪明的女人懂得包装外表,聪慧的女人更寻求心灵的滋润。“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罗曼·罗兰如是劝导女人。多读些书吧,读些好书,它会让你保持永恒的美丽。
最后,一起欣赏一些电影中的读书片断,用画面把这份美再次放大
1
无耻混蛋
2
傲慢与偏见
3
天使爱美丽
4
朗读者
5
寂寞的心灵
6
单身男子
7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8
面纱
9
摩根先生的第二春
10
平静的躁动
11
爱情与灵药
12
爱疯了
13
蒂凡尼的早餐
14
旭日婚礼
15
记我的母亲
16
裂缝
17
斯托克
18
给鲍比·朗的情歌
19
美食、祈祷和恋爱
20
萨冈
21
成为简·奥斯汀
22
时尚先锋香奈儿
23
明亮的星
24
偷书贼
有奖问答:你们猜我最喜欢哪一张?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