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施政纲领

社团施政纲领

一.前言:

现在的高校中有不少学生社团,它们所组织的相当数量的活动,给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大学校园涂上了亮丽的色彩。但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真正吸引广大学生更多的关注乃至积极参与,仍然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以下,笔者将根据工作和学习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可能有一些肤浅,但希望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二.社团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正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的举足轻重作用。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增强了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使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有机会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发挥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学生社团作为活跃在校园里的一种组织形式,已越来越被广大同学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中,成为大学生校园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作为一种有待深入和完善的课题,有着着实重要的意义。

三.社团管理总纲:

1.规范健全的管理体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团管理也如此,要使学生社团工作按一定轨迹,有秩序、有目的开展。首先,社团应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而又可行的社团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科学实施才能有效地规范社团管理,重点地运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2.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要对会员进行教育。从根本上让会员知道加入社团的好处,对社团产生一种依恋。让每位会员都明白自己所要面对的工作,能够在参加活动中提高会员的积极性。

3.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优办法。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干部和会员的积极性。

4.构建一支能够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的社团管理队伍。

5.充分挖掘会员特长,并用其所长。同时培养会员的创新能力,为提高会员综合素质提供广阔的空间。

6.在开展常规活动的同时,要不断对社团的活动进行创新,注入新鲜血液,尽可能的办特色活动。

7.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和兄弟社团联合搞活动,相互学习,协调发展。

8.多请社团指导老师或专业老师对社团的活动进行指导。

9.通过上网查找、电话咨询等方式加强同他校的交流、沟通,广泛吸取他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下模仿其他学校的特色活动类型。

10.社团的活动经费非常有限,在符合学校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拉赞助来办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 四.社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根据笔者的经历和调查,当前社团建设整体趋向是积极的,但或多或少还存在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因为学校本身原因造成的,有一些是社团本身造成的,如社团干部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团活动形式单一等;但大部分是属于共性问题,如不从深层次加以剖析和解决,社团建设始终不能有根本性的突破,达到高标准的育人要求。其中,比较集中和尖锐的问题有:

1、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主管部门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现在社团是靠团委和学生会社团部负责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团委代表学校熟悉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同时学生社团

具有较大的自由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组织的目的;但是弊端也是显然的。如果仅仅是把社团活动看做学生自娱自乐的节目,这样的管理没有问题,但要把社团活动看作重要的育人手段的话,就捉襟见肘了。一方面,团委和社团部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放到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物力只能是一部分,而社团建设又是一项纷繁复杂、耗资巨大的工作,投入的精力、物力少了,出不了大成绩,甚至连小成绩都出不了,投入大了,团委和社团部不堪重负,甚至会影响本身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许多上层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型活动,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光靠团委和社团部是根本不够的,不是做不了,就是做不好。

2、社团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约束力。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也不会拥有什么具有效力的身份证明;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感觉自己不乐意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一般的普通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这样,吸引力比较强的社团还承受得起,普通社团往往经受不起冲击。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3、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社团建设深度鲜有提高。团委教师一方面负责社团的登记、管理、奖惩,另一方面又负责大型活动的具体落实。光靠团委教师参与指导和管理,显然不行。

4、社团建设经费不充裕,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学生社团的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通过收取会员费获取。但会费少,很难办出有影响力的活动。

5、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学校专门辟给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非常有限。一般社团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租(借)用场地,遇到冲突就要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社团都是以"游击队"的面貌出现的。一些学校缺乏社团的必备活动设施,如有健美协会却没有健美器材、有棋牌协会却没有棋牌活动室,设施的不健全导致了特色社团无法展现其特色。 除了上述的5个主要问题外,社团分类的不科学、不合理;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社团建设理论沉淀、文化沉淀太少;社团盲目发展、重复活动太多。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建设符合完全学分制模式要求的学生社团,我个人认为要做到内外双管齐下

1.外主要政策、人员、经费、设施等四个方面努力。

(1)政策:目前,学生的评优、入党、深造、毕业等一切事关前途和福利都直接与第一课堂的学分和考试成绩挂钩,所以学生的意识中必然对考试成绩特别是"学分"十分敏感,有学分的课程或者特别有吸引力专业性又较强的活动会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没有学分的课程或活动往往放到第二位考虑,这种思维下按传统模式管理的社团活动,一般的大众性活动是没有多少人参加的。如果学校给予政策,社团活动也纳入学分制体系,学生参加社团,犹如选修一门课程,参加一个学期的社团活动经考核合格,同样可以取得学分,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会员人员不足、会员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等问题,而社团管理上也会简单明了起来。社团活动同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选修了课程就是加入了社团,课程布置的作业就是社团活动的主体内容,学期结束,获得了课程学分就有可能获得相关的社团学分,同时社团内部也要建立明确的评优条例。有了这样的政策之后,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政策是关键。

(2)人员:人的因素是根本的作用因素,社团建设没有一支专业的管理者队伍是搞不出深度和广度的。实行学分制之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会被迫提高,从而原来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会出现冗余。而相反地,由于社团、学生宿舍的特殊作用的体现会导致原来从事这两项工作的专职人员显得缺少。所以,社团应该多和指导教师和专业老师交流,这是社团建设、发展上水平的最好保证。

(3)经费: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员再尽心,活动再有创意,没有经费支持,依然是空谈。前面谈问题时谈到的经费来源,会员费"非常有限,某种意义上只是象征性的;"社会赞助"具有不确定性,是社团建设重要依靠,因此,尽量在办活动的时候能够拉到赞助。如果办活动能得到学校的的资助就更好了,因此,我们要在活动的类型上得到学校的肯定。

(4)设施:设施包括房屋设施、办公设施、器械设施。社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场所,或者学校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一个社团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对于成熟的社团来说,除了有活动场所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因为这里可以成为会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最佳场所。如果有条件的话,要给所有的在册的社团都置办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具,如桌椅、橱柜等。而对于一些文体类的社团来说,其活动场所中一定要具备必须的器械设施,否则这一社团其实是不正规的。

2、在内部机制上寻找"四点",即依托点、凝聚点、闪光点、结合点。

(1)依托点:学生社团的特点是流动性较大,专业指导力量较弱,活动内涵的系统性不强。学生参加某一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若是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其兴趣,若是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游离出这个社团,所以,社团一定要自觉增强功底,提高活动的含金量,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依托点:以第一课堂为依托,以第二课堂为延伸。社团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教师成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引导会员成为这门课的选修课,利用课程知识引导会员对社团活动增强理解,从而提高其积极性。通过这些努力,社团建设就会有深刻的内涵了。

(2)凝聚点:社团是一个既松散又严密的组织,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会员是否热爱社团,将决定社团是否办得成功。所以,社团组织者要努力寻找凝聚点,加强会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此留住人,进而发挥其育人功能。抓住凝聚点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宣传介绍向校内外介绍社团的情况,增强会员热爱社团的感情;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场景的活动,加深会员之间的思想交汇等等。

(3)闪光点:要想提高社团的知名度,不仅要靠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教师、社团组织者和社团会员们的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社团本身要有闪光点,即自己的精品和特色。这些区别于其他社团的闪光点往往就是社团的安身立命之本。

(4)结合点:社团建设光靠关起门来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要主动出击,与校内的、兄弟学校的同类社团多接触,寻找结合点。有些活动主题和过程都是差不多的,那就可以几个社团联办,一方面增强了组织力量,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活动经费。有些社团本身有雷同之处,就可以结合成联合体,甚至合二为一,减少重复建设、盲目发展。

五.结束语:

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到来,它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一点是勿庸置言的。研究其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最有效的发挥其育人功能,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放在了我们面前。相信通过更换思维,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最后,对我校社团工作提出一些殷切期望:多成立些学术性社团、高品位社团,给学生一个发挥专长的舞台,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深层次能力。不要把社团庸俗化,应搞出品位,搞出档次,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成功的推广经验,失败的吸取教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师院社团能闯出一条金光大道!

社会调查团

汪桃华

2005.6.5 整稿于内江师范学院

社团施政纲领

一.前言:

现在的高校中有不少学生社团,它们所组织的相当数量的活动,给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大学校园涂上了亮丽的色彩。但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真正吸引广大学生更多的关注乃至积极参与,仍然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以下,笔者将根据工作和学习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可能有一些肤浅,但希望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二.社团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正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的举足轻重作用。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增强了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使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有机会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发挥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学生社团作为活跃在校园里的一种组织形式,已越来越被广大同学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中,成为大学生校园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作为一种有待深入和完善的课题,有着着实重要的意义。

三.社团管理总纲:

1.规范健全的管理体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团管理也如此,要使学生社团工作按一定轨迹,有秩序、有目的开展。首先,社团应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而又可行的社团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科学实施才能有效地规范社团管理,重点地运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2.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要对会员进行教育。从根本上让会员知道加入社团的好处,对社团产生一种依恋。让每位会员都明白自己所要面对的工作,能够在参加活动中提高会员的积极性。

3.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优办法。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干部和会员的积极性。

4.构建一支能够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的社团管理队伍。

5.充分挖掘会员特长,并用其所长。同时培养会员的创新能力,为提高会员综合素质提供广阔的空间。

6.在开展常规活动的同时,要不断对社团的活动进行创新,注入新鲜血液,尽可能的办特色活动。

7.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和兄弟社团联合搞活动,相互学习,协调发展。

8.多请社团指导老师或专业老师对社团的活动进行指导。

9.通过上网查找、电话咨询等方式加强同他校的交流、沟通,广泛吸取他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下模仿其他学校的特色活动类型。

10.社团的活动经费非常有限,在符合学校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拉赞助来办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 四.社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根据笔者的经历和调查,当前社团建设整体趋向是积极的,但或多或少还存在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因为学校本身原因造成的,有一些是社团本身造成的,如社团干部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团活动形式单一等;但大部分是属于共性问题,如不从深层次加以剖析和解决,社团建设始终不能有根本性的突破,达到高标准的育人要求。其中,比较集中和尖锐的问题有:

1、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主管部门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现在社团是靠团委和学生会社团部负责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团委代表学校熟悉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同时学生社团

具有较大的自由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组织的目的;但是弊端也是显然的。如果仅仅是把社团活动看做学生自娱自乐的节目,这样的管理没有问题,但要把社团活动看作重要的育人手段的话,就捉襟见肘了。一方面,团委和社团部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放到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物力只能是一部分,而社团建设又是一项纷繁复杂、耗资巨大的工作,投入的精力、物力少了,出不了大成绩,甚至连小成绩都出不了,投入大了,团委和社团部不堪重负,甚至会影响本身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许多上层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型活动,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光靠团委和社团部是根本不够的,不是做不了,就是做不好。

2、社团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约束力。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也不会拥有什么具有效力的身份证明;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感觉自己不乐意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一般的普通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这样,吸引力比较强的社团还承受得起,普通社团往往经受不起冲击。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3、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社团建设深度鲜有提高。团委教师一方面负责社团的登记、管理、奖惩,另一方面又负责大型活动的具体落实。光靠团委教师参与指导和管理,显然不行。

4、社团建设经费不充裕,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学生社团的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通过收取会员费获取。但会费少,很难办出有影响力的活动。

5、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学校专门辟给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非常有限。一般社团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租(借)用场地,遇到冲突就要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社团都是以"游击队"的面貌出现的。一些学校缺乏社团的必备活动设施,如有健美协会却没有健美器材、有棋牌协会却没有棋牌活动室,设施的不健全导致了特色社团无法展现其特色。 除了上述的5个主要问题外,社团分类的不科学、不合理;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社团建设理论沉淀、文化沉淀太少;社团盲目发展、重复活动太多。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建设符合完全学分制模式要求的学生社团,我个人认为要做到内外双管齐下

1.外主要政策、人员、经费、设施等四个方面努力。

(1)政策:目前,学生的评优、入党、深造、毕业等一切事关前途和福利都直接与第一课堂的学分和考试成绩挂钩,所以学生的意识中必然对考试成绩特别是"学分"十分敏感,有学分的课程或者特别有吸引力专业性又较强的活动会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没有学分的课程或活动往往放到第二位考虑,这种思维下按传统模式管理的社团活动,一般的大众性活动是没有多少人参加的。如果学校给予政策,社团活动也纳入学分制体系,学生参加社团,犹如选修一门课程,参加一个学期的社团活动经考核合格,同样可以取得学分,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会员人员不足、会员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等问题,而社团管理上也会简单明了起来。社团活动同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选修了课程就是加入了社团,课程布置的作业就是社团活动的主体内容,学期结束,获得了课程学分就有可能获得相关的社团学分,同时社团内部也要建立明确的评优条例。有了这样的政策之后,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政策是关键。

(2)人员:人的因素是根本的作用因素,社团建设没有一支专业的管理者队伍是搞不出深度和广度的。实行学分制之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会被迫提高,从而原来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会出现冗余。而相反地,由于社团、学生宿舍的特殊作用的体现会导致原来从事这两项工作的专职人员显得缺少。所以,社团应该多和指导教师和专业老师交流,这是社团建设、发展上水平的最好保证。

(3)经费: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员再尽心,活动再有创意,没有经费支持,依然是空谈。前面谈问题时谈到的经费来源,会员费"非常有限,某种意义上只是象征性的;"社会赞助"具有不确定性,是社团建设重要依靠,因此,尽量在办活动的时候能够拉到赞助。如果办活动能得到学校的的资助就更好了,因此,我们要在活动的类型上得到学校的肯定。

(4)设施:设施包括房屋设施、办公设施、器械设施。社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场所,或者学校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一个社团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对于成熟的社团来说,除了有活动场所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因为这里可以成为会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最佳场所。如果有条件的话,要给所有的在册的社团都置办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具,如桌椅、橱柜等。而对于一些文体类的社团来说,其活动场所中一定要具备必须的器械设施,否则这一社团其实是不正规的。

2、在内部机制上寻找"四点",即依托点、凝聚点、闪光点、结合点。

(1)依托点:学生社团的特点是流动性较大,专业指导力量较弱,活动内涵的系统性不强。学生参加某一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若是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其兴趣,若是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游离出这个社团,所以,社团一定要自觉增强功底,提高活动的含金量,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依托点:以第一课堂为依托,以第二课堂为延伸。社团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教师成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引导会员成为这门课的选修课,利用课程知识引导会员对社团活动增强理解,从而提高其积极性。通过这些努力,社团建设就会有深刻的内涵了。

(2)凝聚点:社团是一个既松散又严密的组织,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会员是否热爱社团,将决定社团是否办得成功。所以,社团组织者要努力寻找凝聚点,加强会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此留住人,进而发挥其育人功能。抓住凝聚点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宣传介绍向校内外介绍社团的情况,增强会员热爱社团的感情;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场景的活动,加深会员之间的思想交汇等等。

(3)闪光点:要想提高社团的知名度,不仅要靠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教师、社团组织者和社团会员们的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社团本身要有闪光点,即自己的精品和特色。这些区别于其他社团的闪光点往往就是社团的安身立命之本。

(4)结合点:社团建设光靠关起门来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要主动出击,与校内的、兄弟学校的同类社团多接触,寻找结合点。有些活动主题和过程都是差不多的,那就可以几个社团联办,一方面增强了组织力量,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活动经费。有些社团本身有雷同之处,就可以结合成联合体,甚至合二为一,减少重复建设、盲目发展。

五.结束语:

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到来,它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一点是勿庸置言的。研究其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最有效的发挥其育人功能,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放在了我们面前。相信通过更换思维,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最后,对我校社团工作提出一些殷切期望:多成立些学术性社团、高品位社团,给学生一个发挥专长的舞台,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深层次能力。不要把社团庸俗化,应搞出品位,搞出档次,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成功的推广经验,失败的吸取教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师院社团能闯出一条金光大道!

社会调查团

汪桃华

2005.6.5 整稿于内江师范学院


相关文章

  • 西方发达国家议会监督制度探析
  • 西方国家的议会除了行使立法权.财政权之外,还对政府有强大的监督权,包括不信任投票,对政府的政策.决策.行为进行的质询和调查权,对财产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财政收支情况和财政政策实行检查权,对外交和战争的监督权及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人员的弹劾和任 ...查看


  • 西方发达国家议会监督制度探析 1
  • :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比较公共行政 论文题目:西方发达国家议会监督制度探析 学生姓名 凌 莉 专 业 公共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11 学 号 W[1**********]9 学习中心 上海农林浦 ...查看


  • 第一章贴在大象屁股上的施政纲领
  • 第一章 贴在大象屁股上的施政纲领 一张名片 基辛格上来就夸赞大连是座美丽的城市.我不知道大连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还是因为可爱而美丽.银灰的鸽群融迸灰蓝的天空,天上一片银白的闪动.地上草坪托起城市.随处可见的草坪上,喷头在潇洒地喷水,好像那不是 ...查看


  • 部长_施政纲领
  • 施 政 纲 领 部门:外联部 (一)个人简介: 我12级造价5班的夏俊,是外联部的干事,一个十分有上进心的人,任何事不做则已,做则一定做好.作为外联部的一员,我拥有一个做好事情,做实事的心.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查看


  • 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正式写入了宪 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的 标志.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核心 ...查看


  • 对主席团.学生会的认识及下一年工作计划.施政纲领
  • 苏明辉 AP1001229 竞选学生会主席团资料 对学生会的认识: 文学院学生会是五邑大学学生会的学生分会,是文学院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组织.一直以来,院学生会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与工作,主要承办的活动有:艺术节,科技节, ...查看


  • 部长 施政纲领 1
  • 姓名:杨 静 部门:秘书处 (一)个人简介: 我是09级1班的杨静,是秘书处的副部长,一个十分有上进心人的,任何事不做则已,做则一定做好.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作为我自己,我需要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 ...查看


  •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及启示
  • 第41卷第5期Vol.41№.5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Hum.oc.Sci. y&S2013年9月 Set.2013p [历史研究]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 ...查看


  • 美国历代总统使用的经济政策-
  • 美国历代总统使用的经济政策 (一) 罗斯福(民主党)的"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推动大型工程建设 背景: ①面对192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共和党)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