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铝钾(钾明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钾明矾)

Food additive-Aluminum potassium sulfate

GB 1895—19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明矾石加工制成的硫酸铝钾。该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膨松剂。

分子式:AlK(SO4) 2·12H2O

相对分子质量:474.39(按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3049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8450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 845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无色透明块状、粒状或晶状粉末。 3.2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 目 指 标 硫酸铝钾[AlK(SO4) 2·12H2O ]含量(干基计) ≥ 99.2 铁(Fe)含量(干基计) ≤ 0.01 重金属(以Pb 计)含量 ≤ 0.002 砷(As)含量 ≤ 0.000 2 水不溶物含量 ≤ 0.2 水分 ≤ 1.0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规定制备。

4.1 鉴别

4.1.1 试剂和材料

4.1.1.1 氯化钡(GB 652)溶液:50g/L;

4.1.1.2 冰乙酸(GB 676);

4.1.1.3 乙酸铵(GB 1292)溶液:100g/L;

4.1.1.4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40g/L;

4.1.1.5 乙酸铅(HG 3—974—76)溶液:100g/L。称取10g 乙酸铅,加适量煮沸冷却的水溶解,滴加冰乙酸,使溶液澄清,再加煮沸冷却的水至100mL,摇匀;

4.1.1.6 氨水(GB 631):2+3溶液;

4.1.1.7 硫化铵溶液:取60mL 氨溶液(4.1.1.6),通硫化氢气体饱和后,再加40mL 氨溶液。

4.1.2 鉴别方法

4.1.2.1 硫酸盐

a. 取试验溶液,加氯化钡溶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在盐酸或硝酸溶液中均不溶。

b. 取试验溶液,加乙酸铅溶液,即发生白色沉淀,能在乙酸铵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4.1.2.2 铝盐

取试验溶液,加氨溶液或硫化铵溶液,即发生白色胶状沉淀,能在盐酸或冰乙酸中溶解,但在氨溶液或铵盐溶液中几乎不溶,煮沸更不易溶。

4.1.2.3 钾盐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在无色火焰中燃烧至无色,蘸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在少量钠盐混存时,须用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

4.2 硫酸铝钾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弱酸性介质中,EDTA与铝形成络合物,用硝酸铅近滴定过量的EDTA。从而确定硫酸铝钾的含量。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盐酸(GB 622)溶液:1+4;

4.2.2.2 氨水(GB 631)溶液:1+1;

4.2.2.3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6;

4.2.2.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GB 1401)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为0.05mol/L;

4.2.2.5 硝酸铅(HG 3—1070)标准滴定溶液:c[Pb(NO3) 2]约为0.05mol/L;

4.2.2.6 刚果红试纸;

4.2.2.7 二甲酚橙指示液:2g/L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约5g 按4.7.3条研磨并经干燥的试样,精确至0.000 2g,置于150mL 烧杯中,加入80mL 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加10滴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混浊时可过滤,弃去初始滤液),此为溶液A。

用移液管移取25mL 溶液A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再用移液管移取5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放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然后用氨水溶液调至试纸呈紫红色(pH5~6),加15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煮沸3min,冷却后加3~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用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橙黄色为终点,同时做

空白试验。

4.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X1)按式(1)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铝钾[AlK(SO4) 2·12H2O ]含量

X 1=c (V 0−V ) ×0. 4744×100−X 2×8. 49 25m ×250

474. 4c (V 0−V ) −8. 49X 2…………………………………………(1) m

式中:c——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0——空白试验溶液消耗的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试验溶液消耗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X2——按4.3条测定的铁的质量百分含量,%;

0.4744——与1.00mL 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c[Pb(NO3) 2]=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酸铝钾的质量;

8.49——铁换算成硫酸铝钾的系数;

m——试料的质量,g。

4.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4.3 铁含量的测定

4.3.1 方法提要

同GB 3049第2条。

4.3.2 试剂和材料

同GB 3049第3条。

4.3.3 仪器、设备

4.3.3.1 分光光度计:带有3cm 的吸收池。

4.3.4 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GB 3049第5.3条的规定,用3cm 吸收池及相应的铁标准溶液用量,绘制工作曲线。

4.3.5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50mL 溶液A 于100mL 容量瓶中,再取50mL 水于另一个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约60mL,用盐酸溶液调节pH 约为2,用精密pH 试纸检验pH。按GB 3049第5.3.2条所述从“加2.5mL 抗坏血酸溶液……”开始进行操作。

4.3.6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铁含量(X2)按式(2)计算: =

X 2=m 1−m 0×100 50×103m ×250

=0. 5(m 1−m 0) …………………………………………………(2) m

式中: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铁的质量,mg;

m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mg;

m——试料的质量,g。

4.3.7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3%。

4.4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4.4.1 方法提要

同GB 8451中第2条。

4.4.2 试剂和材料

4.4.2.1 盐酸羟胺(HG 3—967);

4.4.2.2 冰乙酸(GB 676)溶液:300g/L;

4.4.2.3 硫化氢饱和溶液:此溶液使用时配制;

4.4.2.4 盐酸(GB 622)1+3溶液;

4.4.2.5 铅标准溶液:1mL 溶液含有0.010mgPb。用移液管移取10mL 按GB 602配制的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使用时配制。

4.4.3 分析步骤

称取5.0g 研磨后的试样,精确至0.01gPb。用移液管移取100mL 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干过滤。用移液管移取20mL 滤液,置于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25mL,加5滴盐酸溶液、0.1g 盐酸羟胺、0.5mL乙酸溶液、10mL硫化氢饱和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在白色背景下观察。所呈暗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是取2.00mL 铅标准溶液,置于50mL 纳氏比色管中,“从加水至25mL……开始”,与试验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4.5 砷含量的测定(砷斑法)

4.5.1 方法提要

同GB 8450第2.1条。

4.5.2 试剂和材料

4.5.2.1 无砷锌(GB 2304);

4.5.2.2 盐酸(GB 622);

4.5.2.3 碘化钾(GB 127)溶液:150g/L;

4.5.2.4 氯化亚锡(GB 638)溶液:400g/L;

4.5.2.5 砷标准溶液:1mL溶液含0.001mgAs。用移液管移取10mL 按GB 602配制的砷标准溶液,置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使用时配制。

4.5.2.6 乙酸铅棉花;

4.5.2.7 溴化汞试纸;

4.5.3 仪器、设备

同GB 8450中第2.3条。

4.5.4 分析步骤

称取1.00±0.01g研磨后的试样,置于测砷装置的锥形瓶中,加25mL 水、5mL 盐酸、5mL碘化钾溶液、5滴氯化亚锡溶液,摇匀,室温放置10min,加3g 无砷锌,立即将已装好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于25~40℃暗处放置1h,溴化汞试纸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用移液管移取2mL 砷标准溶液,置于测砷装置的锥形瓶中,加23mL 水,从加“5mL盐酸……”开始,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4.6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4.6.1 方法提要

将试样溶于水,用坩埚式过滤器过滤,用水洗涤,使试样的主体与滤渣完全分离、烘干、称重,计算不溶物的含量。

4.6.2 仪器、设备

坩埚式过滤器:滤板孔径5~15μm;

4.6.3 分析步骤

称取约20g 研磨后的试样,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150mL 沸水,搅拌溶解,用于105~110℃烘干至恒重的坩埚式过滤器过滤,用沸水洗涤残渣至滤液

2−不含硫酸根(SO 4)(用10g/L氯化钡溶液检查),将坩埚于105~110℃烘干至

恒重。

4.6.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含量X 3按式(3)计算:

X 3=m 2−m 1×100………………………………………………(3) m

式中:m 1——坩埚式过滤器的质量,g;

m 2——干燥后坩埚式过滤器与水不溶物的质量,g;

m ——试料质量,g。

4.6.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4.7 水分的测定

4.7.1 方法提要

在一定的温度和真空度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然后测定试样减少的质量。

4.7.2 仪器、设备

4.7.2.1 真空干燥箱:能控制在35±2℃,真空度为80~93kPa(1 mmHg=133.322Pa);

4.7.2.2 称量瓶:φ50mm×30mm;

4.7.2.3 试验筛(GB 6003):R40/3系列φ200×50/355μm,φ200×50/250μm。

4.7.3 分析步骤

用预先在35±2℃及真空度约80~93kPa的真空度下恒重的称量瓶,称量约5g 研磨至通过试验筛的孔径为250~355μm的试样,精确至0.000 2g,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35±2℃及约80~93kPa的真空度下干燥1h。

4.7.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分(X 4)按式(4)计算:

X 4=m −m 1×100…………………………………………………(4) m

式中:m——干燥前试料的质量,g;

m1——干燥后试料的质量,g。

4.7.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05%。

5 检验规则

5.1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及本标准编号。

5.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

5.3 每批产品净重不超过60t。

5.4 按GB 6678中第6.6条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用采样勺拨开物料表面,取出有代表性试样,不少于50g。将所采样品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密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置阴凉处,保存三个月备查。

5.5 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核验,核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5.6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全国产品质量仲裁检验暂行办法》之规定办理。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包装袋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字样(食用钾明矾)、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商标、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及本标准编号,以及按GB 191规定的标志7“怕湿”标志。

6.2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包装:块状硫酸铝钾采用单层包装,采用GB 8946规定的B 型复合编织袋,规格尺寸:900mm×550mm,其性能和检验方法应符合GB 8946B型的规定;粒状和粉状硫酸铝钾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食品级聚乙烯塑料薄膜袋,规格尺寸:1 000mm×650mm,厚度为0.06mm,外包装采用塑料编织袋,其规格尺寸和性能同块状硫酸铝钾的包装。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包装时,将内包装折好,与塑料编织袋一起缝合。距袋上端边15mm 处来回缝合二道,针距6~7mm,缝线整齐,针距均匀,无漏缝和跳针现象。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每袋净重50kg。

6.3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雨淋、受热、受潮、防止日晒,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防止污染。

6.4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防止受热、受潮,防止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贮,防止污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浙江平阳矾矿、安徽芦江矾矿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淑英、时洁、叶学喜、王声如、周锡宝。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食品化学药典(第三版)FCC-1981(Ⅲ)《硫酸铝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钾明矾)

Food additive-Aluminum potassium sulfate

GB 1895—19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明矾石加工制成的硫酸铝钾。该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膨松剂。

分子式:AlK(SO4) 2·12H2O

相对分子质量:474.39(按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3049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8450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 845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无色透明块状、粒状或晶状粉末。 3.2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 目 指 标 硫酸铝钾[AlK(SO4) 2·12H2O ]含量(干基计) ≥ 99.2 铁(Fe)含量(干基计) ≤ 0.01 重金属(以Pb 计)含量 ≤ 0.002 砷(As)含量 ≤ 0.000 2 水不溶物含量 ≤ 0.2 水分 ≤ 1.0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规定制备。

4.1 鉴别

4.1.1 试剂和材料

4.1.1.1 氯化钡(GB 652)溶液:50g/L;

4.1.1.2 冰乙酸(GB 676);

4.1.1.3 乙酸铵(GB 1292)溶液:100g/L;

4.1.1.4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40g/L;

4.1.1.5 乙酸铅(HG 3—974—76)溶液:100g/L。称取10g 乙酸铅,加适量煮沸冷却的水溶解,滴加冰乙酸,使溶液澄清,再加煮沸冷却的水至100mL,摇匀;

4.1.1.6 氨水(GB 631):2+3溶液;

4.1.1.7 硫化铵溶液:取60mL 氨溶液(4.1.1.6),通硫化氢气体饱和后,再加40mL 氨溶液。

4.1.2 鉴别方法

4.1.2.1 硫酸盐

a. 取试验溶液,加氯化钡溶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在盐酸或硝酸溶液中均不溶。

b. 取试验溶液,加乙酸铅溶液,即发生白色沉淀,能在乙酸铵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4.1.2.2 铝盐

取试验溶液,加氨溶液或硫化铵溶液,即发生白色胶状沉淀,能在盐酸或冰乙酸中溶解,但在氨溶液或铵盐溶液中几乎不溶,煮沸更不易溶。

4.1.2.3 钾盐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在无色火焰中燃烧至无色,蘸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在少量钠盐混存时,须用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

4.2 硫酸铝钾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弱酸性介质中,EDTA与铝形成络合物,用硝酸铅近滴定过量的EDTA。从而确定硫酸铝钾的含量。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盐酸(GB 622)溶液:1+4;

4.2.2.2 氨水(GB 631)溶液:1+1;

4.2.2.3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6;

4.2.2.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GB 1401)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为0.05mol/L;

4.2.2.5 硝酸铅(HG 3—1070)标准滴定溶液:c[Pb(NO3) 2]约为0.05mol/L;

4.2.2.6 刚果红试纸;

4.2.2.7 二甲酚橙指示液:2g/L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约5g 按4.7.3条研磨并经干燥的试样,精确至0.000 2g,置于150mL 烧杯中,加入80mL 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加10滴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混浊时可过滤,弃去初始滤液),此为溶液A。

用移液管移取25mL 溶液A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再用移液管移取5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放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然后用氨水溶液调至试纸呈紫红色(pH5~6),加15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煮沸3min,冷却后加3~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用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橙黄色为终点,同时做

空白试验。

4.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X1)按式(1)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铝钾[AlK(SO4) 2·12H2O ]含量

X 1=c (V 0−V ) ×0. 4744×100−X 2×8. 49 25m ×250

474. 4c (V 0−V ) −8. 49X 2…………………………………………(1) m

式中:c——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0——空白试验溶液消耗的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试验溶液消耗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X2——按4.3条测定的铁的质量百分含量,%;

0.4744——与1.00mL 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c[Pb(NO3) 2]=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酸铝钾的质量;

8.49——铁换算成硫酸铝钾的系数;

m——试料的质量,g。

4.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4.3 铁含量的测定

4.3.1 方法提要

同GB 3049第2条。

4.3.2 试剂和材料

同GB 3049第3条。

4.3.3 仪器、设备

4.3.3.1 分光光度计:带有3cm 的吸收池。

4.3.4 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GB 3049第5.3条的规定,用3cm 吸收池及相应的铁标准溶液用量,绘制工作曲线。

4.3.5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50mL 溶液A 于100mL 容量瓶中,再取50mL 水于另一个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约60mL,用盐酸溶液调节pH 约为2,用精密pH 试纸检验pH。按GB 3049第5.3.2条所述从“加2.5mL 抗坏血酸溶液……”开始进行操作。

4.3.6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铁含量(X2)按式(2)计算: =

X 2=m 1−m 0×100 50×103m ×250

=0. 5(m 1−m 0) …………………………………………………(2) m

式中: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铁的质量,mg;

m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mg;

m——试料的质量,g。

4.3.7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3%。

4.4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4.4.1 方法提要

同GB 8451中第2条。

4.4.2 试剂和材料

4.4.2.1 盐酸羟胺(HG 3—967);

4.4.2.2 冰乙酸(GB 676)溶液:300g/L;

4.4.2.3 硫化氢饱和溶液:此溶液使用时配制;

4.4.2.4 盐酸(GB 622)1+3溶液;

4.4.2.5 铅标准溶液:1mL 溶液含有0.010mgPb。用移液管移取10mL 按GB 602配制的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使用时配制。

4.4.3 分析步骤

称取5.0g 研磨后的试样,精确至0.01gPb。用移液管移取100mL 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干过滤。用移液管移取20mL 滤液,置于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25mL,加5滴盐酸溶液、0.1g 盐酸羟胺、0.5mL乙酸溶液、10mL硫化氢饱和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在白色背景下观察。所呈暗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是取2.00mL 铅标准溶液,置于50mL 纳氏比色管中,“从加水至25mL……开始”,与试验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4.5 砷含量的测定(砷斑法)

4.5.1 方法提要

同GB 8450第2.1条。

4.5.2 试剂和材料

4.5.2.1 无砷锌(GB 2304);

4.5.2.2 盐酸(GB 622);

4.5.2.3 碘化钾(GB 127)溶液:150g/L;

4.5.2.4 氯化亚锡(GB 638)溶液:400g/L;

4.5.2.5 砷标准溶液:1mL溶液含0.001mgAs。用移液管移取10mL 按GB 602配制的砷标准溶液,置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使用时配制。

4.5.2.6 乙酸铅棉花;

4.5.2.7 溴化汞试纸;

4.5.3 仪器、设备

同GB 8450中第2.3条。

4.5.4 分析步骤

称取1.00±0.01g研磨后的试样,置于测砷装置的锥形瓶中,加25mL 水、5mL 盐酸、5mL碘化钾溶液、5滴氯化亚锡溶液,摇匀,室温放置10min,加3g 无砷锌,立即将已装好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于25~40℃暗处放置1h,溴化汞试纸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用移液管移取2mL 砷标准溶液,置于测砷装置的锥形瓶中,加23mL 水,从加“5mL盐酸……”开始,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4.6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4.6.1 方法提要

将试样溶于水,用坩埚式过滤器过滤,用水洗涤,使试样的主体与滤渣完全分离、烘干、称重,计算不溶物的含量。

4.6.2 仪器、设备

坩埚式过滤器:滤板孔径5~15μm;

4.6.3 分析步骤

称取约20g 研磨后的试样,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150mL 沸水,搅拌溶解,用于105~110℃烘干至恒重的坩埚式过滤器过滤,用沸水洗涤残渣至滤液

2−不含硫酸根(SO 4)(用10g/L氯化钡溶液检查),将坩埚于105~110℃烘干至

恒重。

4.6.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含量X 3按式(3)计算:

X 3=m 2−m 1×100………………………………………………(3) m

式中:m 1——坩埚式过滤器的质量,g;

m 2——干燥后坩埚式过滤器与水不溶物的质量,g;

m ——试料质量,g。

4.6.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4.7 水分的测定

4.7.1 方法提要

在一定的温度和真空度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然后测定试样减少的质量。

4.7.2 仪器、设备

4.7.2.1 真空干燥箱:能控制在35±2℃,真空度为80~93kPa(1 mmHg=133.322Pa);

4.7.2.2 称量瓶:φ50mm×30mm;

4.7.2.3 试验筛(GB 6003):R40/3系列φ200×50/355μm,φ200×50/250μm。

4.7.3 分析步骤

用预先在35±2℃及真空度约80~93kPa的真空度下恒重的称量瓶,称量约5g 研磨至通过试验筛的孔径为250~355μm的试样,精确至0.000 2g,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35±2℃及约80~93kPa的真空度下干燥1h。

4.7.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分(X 4)按式(4)计算:

X 4=m −m 1×100…………………………………………………(4) m

式中:m——干燥前试料的质量,g;

m1——干燥后试料的质量,g。

4.7.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05%。

5 检验规则

5.1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及本标准编号。

5.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

5.3 每批产品净重不超过60t。

5.4 按GB 6678中第6.6条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用采样勺拨开物料表面,取出有代表性试样,不少于50g。将所采样品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密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置阴凉处,保存三个月备查。

5.5 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核验,核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5.6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全国产品质量仲裁检验暂行办法》之规定办理。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包装袋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字样(食用钾明矾)、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商标、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及本标准编号,以及按GB 191规定的标志7“怕湿”标志。

6.2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包装:块状硫酸铝钾采用单层包装,采用GB 8946规定的B 型复合编织袋,规格尺寸:900mm×550mm,其性能和检验方法应符合GB 8946B型的规定;粒状和粉状硫酸铝钾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食品级聚乙烯塑料薄膜袋,规格尺寸:1 000mm×650mm,厚度为0.06mm,外包装采用塑料编织袋,其规格尺寸和性能同块状硫酸铝钾的包装。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包装时,将内包装折好,与塑料编织袋一起缝合。距袋上端边15mm 处来回缝合二道,针距6~7mm,缝线整齐,针距均匀,无漏缝和跳针现象。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每袋净重50kg。

6.3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雨淋、受热、受潮、防止日晒,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防止污染。

6.4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防止受热、受潮,防止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贮,防止污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浙江平阳矾矿、安徽芦江矾矿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淑英、时洁、叶学喜、王声如、周锡宝。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食品化学药典(第三版)FCC-1981(Ⅲ)《硫酸铝钾》。


相关文章

  • 铝的回收利用及现实意义
  • 易拉罐是一种常用的消耗品,用过即废,循环周期很短.而易拉罐所用材料是一种档次较高的铝合金,回收价值高,经过回收利用后,可再制成易拉罐,多次重复循环使用.2016 年南洋中学社会考 察实践研究型课题论文 铝的回收利用及现实意义 课 题 组 长 ...查看


  • 硫酸铜的制取
  • 1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由不活泼金属与酸作用制备盐的方法: 2.学会由重结晶法提纯物质: 3.练习和掌握台天平.量筒.坩埚钳.表面皿和蒸发皿的使用: 4.练习和掌握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的取用: 5.练习和掌握固体的灼烧.直接加热.水浴加热 ...查看


  • 明矾的净水原理
  • 明矾的净水原理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ˉ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底.这样,水就 ...查看


  • 铬明矾晶体
  • 这是铬明矾晶体,又称铬明矾. 液晶显示器的特点紫色和octohedral形状的. Ra'ike, Wikipedia Commons ra'ike,维基共享 学习如何种植深的紫色或淡紫色立方晶体钾铬硫酸十二. 此外,你可以在周围的紫色晶体生 ...查看


  • 明矾的制备2
  • 明矾的制备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明矾的制备方法: 2.认识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3.练习和掌握溶解.过滤.结晶以及沉淀的转移和洗涤等无机制备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产品熔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 ...查看


  • 伊利石的综合利用
  • 第6期 No . 61999年12月 Dec . 1999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矿产综合利用 伊利石的综合利用 赵继安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天津 300131) 摘要 ...查看


  • 中心动态--油条中明矾的快速检测方法
  • 中心动态--油条中明矾的快速检测方法 8月5日,山东王先生想要检测自己经常吃的油条中明矾含量是否超标,联系到消费者体验中心,咨询过后决定快递送检.油条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添加膨松剂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矾,使用量较大,铝的含量可 ...查看


  • 苏木素配方
  • 常用的两种铝苏木素溶液有Ehrlich氏溶液和Harris氏溶液.铝苏木素溶液能够把细胞核染成半透明的浅蓝色,在酸性环境下会迅速变成红色.作为媒染剂使用的钾铝硫酸盐在碱性溶液通常结合与氢氧根形成不能溶解的氢氧化铝. 在过量的酸中,氢氧化铝由 ...查看


  • 食品中铝的测定及管理现状
  • 食品中铝的测定及管理现状 作者:赵晓光 陈丽华 李威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7期 摘要:鉴于铝已被公认为是食品中的污染物,国家相关部门应在基于风险评估及考虑食品中铝本底含量的基础上,制定各类食品中铝的限量.食品生产企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