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1)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卖炭翁》 科目 提供者 张自力 语文 教学对象 单位 七年级 西关初中 课时 2

一、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翻译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第二课时) 1、通过品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卖炭翁》这首诗是补充教材(新课标)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 罪恶。 《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三、学情分析 依据以往对古诗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古诗,并能借助文中的注释大致了 解诗意, 但由于此类题材古诗学生接触较少, 对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比较陌生, 品析能力有限等原因, 学生可能对本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及现实意义了解的不是很深入,朗读上不会入情入境。需要教师进行 引导。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翻译诗歌,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领会人物形象,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 ,它也是 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 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 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 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 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 课堂伊始,给学生 创造浓郁的氛围,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

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 “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 ,来反映 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自主学习——资料整合 (学法提示:默读下面两则内容,择要勾画) 【A】作者信息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 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 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 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 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 炭翁》就旋子其中。 【B】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 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 谓宫市,是指皇宫里

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派 学生根 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 据学法提示 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 开始自主学 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 习。 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 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 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 。末 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 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 ,则敛手付与, 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值百钱 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 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 ,其实夺之„„《资治通鉴》 : “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正 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无情而 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 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而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 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怜的卖炭翁形象,千百年后仍 然普遍为人们了解。下面,咱们来学习这首揭露批判宫市罪 恶的诗歌。 三、整体感知——读诗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听 录音,练习

此环节重在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资料整合,加深对 诗人的了解,同时也自 然地引人了下面的教 学内容。

此环节重在培养 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

2、请同学个读课文,教师从旁指导。 3、播放 PPT,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5、 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朗读

读中领悟文章主旨。

此环节重在培养 四、合作交流——译诗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试一试,能 不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要注意,小组 分工要明确,有人说,有人记录) 2、指生汇报(2 人) 3、教师明确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生在 独立思考的 基础上以小 组为单位讨 论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每 一个学生的潜力。翻译 古诗。引导学生结合自 己的理解及书上提供 的帮助自己解决诗意,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古 诗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抄写并背诵《卖炭翁》 2、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以检查学生背诵诗歌来导入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围绕着卖炭翁“卖炭” ,诗歌写了几个层次的内容? 2

、再读诗歌,圈画诗中描写卖炭翁的词句,说说卖炭翁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 3、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位老人的生活状况? 学生在 独立思考之 后,根据老 师的提示进 行抢答。

重在检测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程度,温故 而知新。

“抢答”环节是为 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环节重在培养 三、合作交流——赏诗 1、请大家阅读烧炭这一内容,明确作者是怎样写出卖炭翁的 艰辛的? 2、作者是怎样写出卖炭翁运炭的艰苦的?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种矛盾反常的 心理,你感悟到了什么? 4、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但他最后的得到的又 是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每 学生在 独立思考的 基础上以小 组为单位交 流。 一个学生的潜力。赏析 古诗,了解文章主旨。 抓住“诗眼”对学生进 行个性化的朗读训练, 自主感悟古诗,引导学 生读悟结合,在品悟中 加深对诗的理解,增强 朗读古诗的能力。 四、拓展提升——总结中心 学生独 设计此环节,是为

“半匹红绡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是一点用处没有 的,即不能当吃,也不能当穿,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 就这么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之前我们说道:白居易主张 “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 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教师总结: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 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 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 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 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 的人。

立思考后, 在老师的提 问下进行发 言。

了巩固学生对主旨的 理解。

五、当堂检测 1、 《卖炭翁》一诗中,勾画卖炭翁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 痛苦的诗句是 , 。 2、 《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学生自己检 , 。 3、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 测后,交换 形象? 批阅。 4、 “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 心理?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卖炭翁

此环节是为了让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 识进行整合。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 可怜

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使 宫 市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卖炭翁》 科目 提供者 张自力 语文 教学对象 单位 七年级 西关初中 课时 2

一、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翻译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第二课时) 1、通过品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卖炭翁》这首诗是补充教材(新课标)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 罪恶。 《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三、学情分析 依据以往对古诗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古诗,并能借助文中的注释大致了 解诗意, 但由于此类题材古诗学生接触较少, 对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比较陌生, 品析能力有限等原因, 学生可能对本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及现实意义了解的不是很深入,朗读上不会入情入境。需要教师进行 引导。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翻译诗歌,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领会人物形象,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 ,它也是 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 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 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 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 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 课堂伊始,给学生 创造浓郁的氛围,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

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 “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 ,来反映 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自主学习——资料整合 (学法提示:默读下面两则内容,择要勾画) 【A】作者信息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 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 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 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 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 炭翁》就旋子其中。 【B】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 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 谓宫市,是指皇宫里

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派 学生根 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 据学法提示 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 开始自主学 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 习。 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 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 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 。末 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 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 ,则敛手付与, 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值百钱 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 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 ,其实夺之„„《资治通鉴》 : “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正 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无情而 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 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而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 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怜的卖炭翁形象,千百年后仍 然普遍为人们了解。下面,咱们来学习这首揭露批判宫市罪 恶的诗歌。 三、整体感知——读诗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听 录音,练习

此环节重在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资料整合,加深对 诗人的了解,同时也自 然地引人了下面的教 学内容。

此环节重在培养 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

2、请同学个读课文,教师从旁指导。 3、播放 PPT,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5、 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朗读

读中领悟文章主旨。

此环节重在培养 四、合作交流——译诗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试一试,能 不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要注意,小组 分工要明确,有人说,有人记录) 2、指生汇报(2 人) 3、教师明确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生在 独立思考的 基础上以小 组为单位讨 论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每 一个学生的潜力。翻译 古诗。引导学生结合自 己的理解及书上提供 的帮助自己解决诗意,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古 诗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抄写并背诵《卖炭翁》 2、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以检查学生背诵诗歌来导入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围绕着卖炭翁“卖炭” ,诗歌写了几个层次的内容? 2

、再读诗歌,圈画诗中描写卖炭翁的词句,说说卖炭翁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 3、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位老人的生活状况? 学生在 独立思考之 后,根据老 师的提示进 行抢答。

重在检测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程度,温故 而知新。

“抢答”环节是为 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环节重在培养 三、合作交流——赏诗 1、请大家阅读烧炭这一内容,明确作者是怎样写出卖炭翁的 艰辛的? 2、作者是怎样写出卖炭翁运炭的艰苦的?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种矛盾反常的 心理,你感悟到了什么? 4、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但他最后的得到的又 是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每 学生在 独立思考的 基础上以小 组为单位交 流。 一个学生的潜力。赏析 古诗,了解文章主旨。 抓住“诗眼”对学生进 行个性化的朗读训练, 自主感悟古诗,引导学 生读悟结合,在品悟中 加深对诗的理解,增强 朗读古诗的能力。 四、拓展提升——总结中心 学生独 设计此环节,是为

“半匹红绡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是一点用处没有 的,即不能当吃,也不能当穿,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 就这么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之前我们说道:白居易主张 “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 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教师总结: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 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 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 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 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 的人。

立思考后, 在老师的提 问下进行发 言。

了巩固学生对主旨的 理解。

五、当堂检测 1、 《卖炭翁》一诗中,勾画卖炭翁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 痛苦的诗句是 , 。 2、 《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学生自己检 , 。 3、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 测后,交换 形象? 批阅。 4、 “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 心理?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卖炭翁

此环节是为了让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 识进行整合。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 可怜

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使 宫 市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