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观后感

那是我们已经存在却无法深刻体验的时代

很遗憾,不能像东北人一样在这部电影的带领下完成童年的穿越,耸立的高大烟囱、破败的工厂,无尽蔓延的铁路,这些对从小在江南长大的孩子来说,确实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共鸣。很庆幸,电影中描述的那个时代,我已经活生生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喝水的搪瓷杯、小小的理发店、老式自行车,这些东西我的记忆力全部有,尤其是听到陈桂林女儿玩着超级玛丽时那段音乐,对于80后、90初生的孩子真的再熟悉不过。

有人说,好的电影有三种,一种是向观众生动地展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一种是向观众描绘一个他们非常熟悉的世界,从而让他们获得共鸣;第三种则是带领观众探寻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很熟悉的世界,却在里面发现了自己不曾发现或者一直忽视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往往就存在于观众的内心世界里。而《钢的琴》属于第三种。

在我的记忆里,有那么段时间,爸爸妈妈在饭桌上会讨论工作的问题,哪家的谁谁谁又下岗了,现在想来,那大致就是电影里描述的时代背景吧。经济体制的改革让时代的步伐在大跨步向前,需要人们去奋力追赶,有些人追上了,比如小菊嫁给了卖假药的,小元跟了妈妈走;有些人或许追不上,比如其他人。大家在改革大潮中分化成三教九流,画地为区的包工头、下岗后不愿低就以致待业的木工、有盗窃前科的锁匠、小作坊的屠宰师傅,还有打麻将都要偷牌的街头混混。虽然都怀一身绝技,但挣扎在现实里,是一样的奔波于生计。友情难遇,爱情多艰,亲情也在现实里纠结。纵然路上有太多振奋人心的发生,见证这些情愫的坚贞,但最后历尽艰难做成的钢琴,并没有改变女儿要随母亲与做假药者离开的结局。那里的人有着改革前的荣耀,曾经那里是重工业基地,但现在拥有的却是改革后的阵痛,穷途末路的悲戚。

那是个怎么样的年代,陈桂林的妻子会跟着做假药的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引以为傲,在崇尚无产阶级的年代,工人阶级曾是最荣耀的群体,也曾获得铁饭碗、铁工资、免费或低廉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深深地记得汪工说的那句话“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儿”,钢的琴诞生了,而且奏出了坚强的旋律。然而时代的脚步最终还是将他们抛下了,他们有一身的好手艺,甚至可以造出一架钢琴来,但是他们最终落得的下场是拿不出买一架钢琴的钱来挽回自己的妻子儿女。他们给了那个年代什么,而那个年代又给了他们什么。就像四季的更迭永远都会进行一样,不论多想被大家保留的烟囱还是化为尘土;就像工厂改革不论如何都在继续进行,不论陈桂林多想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还是会选择更好的生活。就像一个坐标系,x 轴就是时间,而影片人物那些上蹿下跳的生活,都是y 方向上小小的波澜,一切也无法逆转x 轴的推移,这种无奈的感觉深入骨髓。结尾的画面,一边是造完钢琴的工人,一边是衣着光鲜的前妻,双方都在听,却好像僵在那儿,背后的对立意味不言而喻。

钢筋水泥、破败工厂这些冰冷高大的东西充斥了那个时代,但也有像藤蔓一样伸到电影各处的亲情。陈桂林用纸为女儿糊了一架不能发声的钢琴,在他跟女儿解释完贝多芬也是听不到音乐之后为女儿弹奏纸琴的时候,内心是有多少身为父亲却不能给女儿带来好生活的无奈、悲凉和愤恨,直到女儿告知他妈妈时常来看她并给她买了新衣服新文具,他心底对自己窝囊却无法改变现实的愤怒和绝望彻底爆发了。他为女儿带着朋友去学校偷钢琴,即使女友几度暗示他在她那里过夜,他还是坚持回去,要给女儿织毛衣,他不惜一切代价集合了所有的主人公为

留住女儿而造钢琴„„我在努力回想,爸爸小时候如何把我扛在肩头,帮我洗澡,教我用英文数数,吃我碗里吃不完的饭菜,每位爸爸一定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在孩子眼里,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谁给我好的我就喜欢谁,就像我爸爸老是会偷偷给我零花钱所以我喜欢爸爸,像小元说的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小孩都懂得谁好就跟谁,更何况是在那个时代呢。当她几乎是以同等地位的大人的口吻问陈桂林说“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摸摸小元的头告诉她不要这么和你爸爸说话,其实你爸爸比谁都难受,那么多人在努力造钢琴是为了留你在你爸爸的身边,其实你比谁都幸福。

现实正像片中西方乐器不得不演奏民乐“步步高”一样,原本坚持的东西却如被爆破的工厂烟囱,无论努力拯救与否,它都要坍倒,弥漫起挥之不去的烟尘,昔日理想与辉煌只能在歌声里重现。我们正生在了这个国家的这个时代,一切变化都显得太快,周遭的建筑今天和明天或许就有不同。面对过去,我在想,不管是作为国家、电影还是个体,我们是不是该放慢一下脚步,认真一回,思考思考, 看看以前的面孔,现在是什么模样了。

而抛开电影本身的内容,《钢的琴》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是在院线排片表上场次很少,观众能观赏到的时间周期也很短,男主角的片酬是打着欠条的,女主角还自掏腰包支持影片的拍摄,导演曾经带着剧组住在条件很差的旅馆里,它没有赢得好票房,却赢得了好口碑,电影这东西,票房不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可能不是公正的标准。看完关于张猛导演的事迹,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们前半辈子摸索很久都不会知道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以为很多迁就而为的事情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遇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也许就像第一次遇到自己的恋人一般心跳加快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所有吧。

那是我们已经存在却无法深刻体验的时代

很遗憾,不能像东北人一样在这部电影的带领下完成童年的穿越,耸立的高大烟囱、破败的工厂,无尽蔓延的铁路,这些对从小在江南长大的孩子来说,确实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共鸣。很庆幸,电影中描述的那个时代,我已经活生生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喝水的搪瓷杯、小小的理发店、老式自行车,这些东西我的记忆力全部有,尤其是听到陈桂林女儿玩着超级玛丽时那段音乐,对于80后、90初生的孩子真的再熟悉不过。

有人说,好的电影有三种,一种是向观众生动地展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一种是向观众描绘一个他们非常熟悉的世界,从而让他们获得共鸣;第三种则是带领观众探寻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很熟悉的世界,却在里面发现了自己不曾发现或者一直忽视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往往就存在于观众的内心世界里。而《钢的琴》属于第三种。

在我的记忆里,有那么段时间,爸爸妈妈在饭桌上会讨论工作的问题,哪家的谁谁谁又下岗了,现在想来,那大致就是电影里描述的时代背景吧。经济体制的改革让时代的步伐在大跨步向前,需要人们去奋力追赶,有些人追上了,比如小菊嫁给了卖假药的,小元跟了妈妈走;有些人或许追不上,比如其他人。大家在改革大潮中分化成三教九流,画地为区的包工头、下岗后不愿低就以致待业的木工、有盗窃前科的锁匠、小作坊的屠宰师傅,还有打麻将都要偷牌的街头混混。虽然都怀一身绝技,但挣扎在现实里,是一样的奔波于生计。友情难遇,爱情多艰,亲情也在现实里纠结。纵然路上有太多振奋人心的发生,见证这些情愫的坚贞,但最后历尽艰难做成的钢琴,并没有改变女儿要随母亲与做假药者离开的结局。那里的人有着改革前的荣耀,曾经那里是重工业基地,但现在拥有的却是改革后的阵痛,穷途末路的悲戚。

那是个怎么样的年代,陈桂林的妻子会跟着做假药的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引以为傲,在崇尚无产阶级的年代,工人阶级曾是最荣耀的群体,也曾获得铁饭碗、铁工资、免费或低廉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深深地记得汪工说的那句话“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儿”,钢的琴诞生了,而且奏出了坚强的旋律。然而时代的脚步最终还是将他们抛下了,他们有一身的好手艺,甚至可以造出一架钢琴来,但是他们最终落得的下场是拿不出买一架钢琴的钱来挽回自己的妻子儿女。他们给了那个年代什么,而那个年代又给了他们什么。就像四季的更迭永远都会进行一样,不论多想被大家保留的烟囱还是化为尘土;就像工厂改革不论如何都在继续进行,不论陈桂林多想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还是会选择更好的生活。就像一个坐标系,x 轴就是时间,而影片人物那些上蹿下跳的生活,都是y 方向上小小的波澜,一切也无法逆转x 轴的推移,这种无奈的感觉深入骨髓。结尾的画面,一边是造完钢琴的工人,一边是衣着光鲜的前妻,双方都在听,却好像僵在那儿,背后的对立意味不言而喻。

钢筋水泥、破败工厂这些冰冷高大的东西充斥了那个时代,但也有像藤蔓一样伸到电影各处的亲情。陈桂林用纸为女儿糊了一架不能发声的钢琴,在他跟女儿解释完贝多芬也是听不到音乐之后为女儿弹奏纸琴的时候,内心是有多少身为父亲却不能给女儿带来好生活的无奈、悲凉和愤恨,直到女儿告知他妈妈时常来看她并给她买了新衣服新文具,他心底对自己窝囊却无法改变现实的愤怒和绝望彻底爆发了。他为女儿带着朋友去学校偷钢琴,即使女友几度暗示他在她那里过夜,他还是坚持回去,要给女儿织毛衣,他不惜一切代价集合了所有的主人公为

留住女儿而造钢琴„„我在努力回想,爸爸小时候如何把我扛在肩头,帮我洗澡,教我用英文数数,吃我碗里吃不完的饭菜,每位爸爸一定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在孩子眼里,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谁给我好的我就喜欢谁,就像我爸爸老是会偷偷给我零花钱所以我喜欢爸爸,像小元说的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小孩都懂得谁好就跟谁,更何况是在那个时代呢。当她几乎是以同等地位的大人的口吻问陈桂林说“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摸摸小元的头告诉她不要这么和你爸爸说话,其实你爸爸比谁都难受,那么多人在努力造钢琴是为了留你在你爸爸的身边,其实你比谁都幸福。

现实正像片中西方乐器不得不演奏民乐“步步高”一样,原本坚持的东西却如被爆破的工厂烟囱,无论努力拯救与否,它都要坍倒,弥漫起挥之不去的烟尘,昔日理想与辉煌只能在歌声里重现。我们正生在了这个国家的这个时代,一切变化都显得太快,周遭的建筑今天和明天或许就有不同。面对过去,我在想,不管是作为国家、电影还是个体,我们是不是该放慢一下脚步,认真一回,思考思考, 看看以前的面孔,现在是什么模样了。

而抛开电影本身的内容,《钢的琴》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是在院线排片表上场次很少,观众能观赏到的时间周期也很短,男主角的片酬是打着欠条的,女主角还自掏腰包支持影片的拍摄,导演曾经带着剧组住在条件很差的旅馆里,它没有赢得好票房,却赢得了好口碑,电影这东西,票房不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可能不是公正的标准。看完关于张猛导演的事迹,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们前半辈子摸索很久都不会知道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以为很多迁就而为的事情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遇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也许就像第一次遇到自己的恋人一般心跳加快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所有吧。


相关文章

  • 敬老院献爱心
  • 敬老院献爱心 腊月二十五,我们艺海琴行组织去镇敬老院看望老人.一大早,我和妈妈就赶到集合地点.一个个披好缎带,戴上小红帽,整装待发. 当老师和家长拉着我们的手走到敬老院时,老人们早已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我们.伙伴们甜甜地叫着"爷爷 ...查看


  • 观后感写作技巧,如何写作独一份的原创观后感
  • 观后感写作杂谈观后感不是议论文,但应该是议论文范畴,简单的说是由感而发. 一篇观后感是一种看过视频后的发自内心的感受,然后叙述成文字,来分享 给大家参考学习. 当然观后感属于由感而发, 理论上不应该限制字数, 限制字数感觉很奇怪的, 但是也 ...查看


  • 论语读后感3000字5篇
  • 篇五: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 ...查看


  • 怎样写读后感(观后感)
  • 怎样写读后感(观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观后感)? 读后感(观后感)就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或看完一部电影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 二.读后感(观后感)的写作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要读好原文(看好电影) 读后感 ...查看


  • 如何写好观后感
  • 如何写好观后感 如何写好>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 ...查看


  •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惊心动魄]观后感
  •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惊心动魄>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惊心动魄>观后感 今天,看了<惊心动魄>这部影片,其情节也确实让我惊心动魄,如影片中描述的狂风暴雨的夜晚,铁路大桥旁边的一侧出现山体滑坡,铁路 ...查看


  •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夜袭]观后感
  •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夜袭>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夜袭>观后感 <夜袭>是一部战争片,描写了八路军129师769团偷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经过. 1937年10月129师769团奉命前往雁门关打响,可 ...查看


  •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观后感范文材料大全
  • 中国教育在线讯 12月2日凌晨,承载了13亿国人登月梦想的"嫦娥三号"搭乘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于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中国教育在线为全国广大的中小学生整理了一些关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观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 ...查看


  •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 心得体会
  •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01 .......................... 2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02 .................. ...查看


  • 名著读后感:西游记的读后感七
  • 标题 名著读后感:西游记的读后感七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不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