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版微观经济学部分课后主观题答案

第二章

二、分析题

1. 指出发生系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4)培育蘑菇的工人增加了。

答案:

1) 蘑菇致癌必然会减少人们对蘑菇的需求,需求减少以为着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意味着需求增加)。2)两种蘑菇属替代品关系,替代品价格上涨有替代效应将导致本产品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线右移。3)收入增加将会引起收入效应,对蘑菇需求变化要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态度,正常品需求增加,劣等品需求减少,收入中性的话则不变,蘑菇属于正常品。4)工人数变化影响供给,需求不变。

2. 下列事件对某产品的供给有何影响?

(1)该产品生产技术有重大革新 (4)预计该产品的价格会下降。

(2)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数目减少了(5)轿车的价格下降了

(3)生产该产品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下降(6)政府提高对轿车企业的税收

答案:

(3)生产成本降低,自身价格不变情况下,利润上升,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大,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4)长期上: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会缩减生产,减少产量供给,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短期上:如果预计产品价格要下降,生产者会赶在价格下降之前尽量多生产和出售产品,以免受或少受跌价之损失,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

(5)仅是供给量的变化。 (6)成本提高,供给减少,向左移动。

3. 没有。只是价格变化导致的需求量变化。

4. 不矛盾。(需求与需求量)

5. 谷贱伤农, 因为粮食属于正常品中的必需品,无论它的价格如何变动,它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所以它的价格弹性小。当粮食丰收,粮食的价格会下降,但相应的粮食的需求量变化不大,所以农民的收入反而少了。

薄利多销,指针对一些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商家以减少利润的方式进行促销。当厂家降价时无疑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因为商品的价格弹性大,所以消费者必将增加对其的购买。从而迎合了商家多销的目的。

6. 需求的价格弹性减小,总收益(弹性公式)

7. 如果需求是确定的,每一个体 (一所大学) 可以根据提高价格与关注销售数量变动来自行确定需求曲线。大学官员没有观察整体的需求曲线,而是注重看15年来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假定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供给曲线向下倾斜,需求弹性可以是任何一个值。需求曲线可能向上移动,因为大学教育的价值增长了并且学生愿意为每一个机会(或者交易)支付更高的价格。更多的市场研究将会支持需求对价格完全无弹性的结果。

Quantity

四、讨论题

1. 略(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价格)

2. 国家对于票价市场采取的价格限制的政策。价格限制是指国家为了防止价格过高而对某一商品的价格设定在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限度。这将会导致供不应求的状态。解决方法是配给,排队和黑市,票贩子与消费者的交易就属于黑市,票贩子拉帮结伙买票,再以较高的价钱卖给有需要的消费者,有利可图,因此屡禁不止。

3. 好。投机是指不为从事生产和消费而仅为了赚钱进行的买卖活动。1)可以再空间上调剂余缺,能真正的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创造价值。2)在价格低时购进,防止价格进一步降低;在价格高时售出,防止价格进一步上升。3)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号,是的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可以准确计算出其盈亏结果。

4. 改革前: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例如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安定民心。我国以农补工政策。改革后: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其目的是人为定出较高的价格交易水平,使供给方(农民们)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粮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5.

6.

7. 你认为必需品和奢侈品那个对社会发展可能更重要些?为什么?

奢侈品。奢侈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收入变化时,对它的需求变化幅度大,所以当人们收入增加后,实际的购买能力上升时, 对奢侈品的需求会大幅度上升,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小。

第三章

二、分析题

1. 商品的价格会受边际价格影响(最后一单位的效用)。水的供给是远大于钻石,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虽然口渴的时候第一口水珍贵无比,但随着水的供给的增加,水就不值钱了。但是钻石由于其稀少性,保持着昂贵的价格。

2. (1)正常的差异曲线

(2)(替代商品)

(3)

(4)好商品和坏商品 (互补商品)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解释有何异同

消费者均衡:在收人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商品组合,从而获得最大满足的状态,即总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的预算线有一条无差异曲线,两线相切的点即为最优配置。而若是直接发放食品,则将穷人的总收入不变(即将原钱数平移到B 点y 值),而食物增加(新的配置为B 点),所达到的效果不一定是最优配置,因此效用可能不是最大。故而直接发放现金更好

四、讨论题

1. 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时,对该种商品的欲望的强度会因为即刻的满足而减弱。而随着消费数量和次数的增加,该种欲望获得的满足最终会达到饱和状态,欲望也减弱到最低限度。相应的,每一商品增量的消费使消费者感到增加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越来越小。存在反例,对于所有对一项事物有特殊爱好的人来说,他所追求的消费品并不符合边际效应递减原理,如集邮爱好者。

2. 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理论,随着数量的增加,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小,富人拥有比穷人更多的财富,数量大,边际效应小。为增加全社会的总效用,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每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同),政府应该向富人征税,并通过方式转移给穷人。

3. 把闲暇和收入看做某人要选择的两样商品(画出无差异曲线)。当收入增加时,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了,这样就会鼓励他多工作。这就是替代效应。再来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预算线向右移动,随着收入的增加,他就更倾向于享受更多闲暇。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导致工作时间减少。

4. 把未来消费和现期消费看做某人要选择的两样商品(画出无差异曲线)。对利息征税,从替代效应看,储蓄的实际利息率下降,相对于未来消费而言,储蓄的收益或现期消费的成本降低了,人们增加现在消费而减少未来消费;从收入效应看,实际收入下降,移动到降低的无差异曲线,只要两个时期的消费为正常商品,人们减少现在消费,增加储蓄。所以最后的结果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比较。

5.有无消费者生产剩余

第四章

二、分析题

1.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生产要素可分为不变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短期生产函数Q=f(L,K)中,假定资本投入量K 固定,劳动投入量L 可变。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生产要素皆为可变生产要素。长期生产函数Q=f(L,K)中,资本投入量K 和劳动投入量L 皆可变。

2. 0~L2阶段:APL 随着劳动的投入量

增加而增加,单位劳动的产量水平不断

上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点L2处:MPL=APL

L2~L3阶段:MPL 下降但未为负值,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已经在发生作用,但

TPL 仍在增加。APL 下降,劳动生产率

下降。

点L3处:MPL=0

MPL 负向增大, 总产量在加速减少;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会选择在总产量加速减少的情况下生产,所以不会选择第三区间。而在第一区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是利于企业增加产量的,所以企业不会停留在这个阶段。点L2处效率最高,点L3处总产量最大。

3. 不矛盾,两者是不同概念。规模收益问题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假定生产中的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指所有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化从而使生产规模发生变化时,引起产量变动的规律性。在企业的规模从很小开始逐步扩大的过程中,会顺次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如果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则为规模收益不变。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即生产规模不变)时,由一种要素投入的增减带来的产量变动的规律。

4. 会。规模收益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体现的是产量增加的比例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的关系。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则为规模收益递增,等于则为规模收益不变,小于则为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减不等于产出的减少。一般说来,在企业的规模从很小开始逐步扩大的过程中,会顺次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开始时,厂商的扩大规模,会使收益增加,因而规模收益是递增的。但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厂商内部分工受到破坏,各个生产部门的协调失灵,从而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

5. 边际技术替代率之所以会出现递减趋势,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的增加,另一种要素会减少。由于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当某种要素增加一单位时,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是逐渐减少的,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该要素所替代的其他要素数量就会减少。

6. 大于时,表明此时所使用的资本数量过多,劳动数量过少,因而资本的边际产量较低,劳动的边际产量较高,应该增加劳动的使用量,同时减少资本的使用量。随着劳动使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同时随着资本使用量的减少,资本的边际产量将上升,最后达到最适生产要素组合。小于时,则同理相反。

MP f MP b MP S ==w w w S ,其中下标f 、b 、s 代表b 7. 需要变革。员工最优组合的必要条件是:f

=10,w f =20元,MP b =20,w b =30,MP S =50,w s =50f 非熟练、半熟练、熟练。因MP

元,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得:10/20≠20/30≠50/50。由此可推知,该公司员工组合确有MP f MP b MP s 102050

w w w 改革的必要。由于20<30<50,即,f <b <s ,所以熟练工人的雇佣量必

须增加,非熟练工人的雇佣量必须减少,半熟练工人则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以上变动为的是促使每一单位货币支出在每一员工身上都能产生同样的边际实物产量。

8.200,250,应选择种蔬菜,500-200>250

9.

10. 成本函数反映产出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C=C(Q)。

短期生产函数为:

在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w 和资本的价格r 不变的条件

下,可以由该短期生产函数得到相应的成本函数:

长期是由无数个短期组成的,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

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总可以在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总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LTC 是STC 的包络线,两者形状相同;

LTC 与STC 相切但不相交。

11. 不对,LAC 曲线是SAC 曲线的包络线。(1)LAC曲线与每条SAC 曲线都只相切于一点。

(2)LA C曲线左部分相切于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LAC 曲线的右部分相切于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时才相切于某条SA C曲线的最低点。

反证法:假设LAC 曲线切于SAC 曲线的最低点,那么由于各SAC 曲线在最低点的斜率为零,LAC 曲线将是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这是与LA C曲线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效应而呈现“U ” 型的特点相矛盾的。

证明:LAC 曲线左边,任何一点的斜率都是负值,因而与其相切的SAC 曲线的斜率也应该是负值,即相切于各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LAC 曲线的右边,任何一点斜率都是正值,因而与其相切的SAC 曲线的斜率也应该是正值,即相切于各条sAC 曲线的右边。只有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时LAC 曲线才相切于SAC 曲线的最低点。

原理:LA C是在相同产量条件下从所有不同规模的企业中选择最低平均成本,而不是在某一确定规模的企业中选择最低的平均成本。明在“长期”中存在着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过度利用) 的问题。

12.

13. 平均成本AC=TC/Q,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

TC=TVC+TFC,AC=TVC/Q+TFC/Q

因为TFC/Q大于零,所以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一般在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右边。

14.

附加题:

四、讨论题

1. 不符合。

2. 不是。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角度讲。1)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原因:专业分工的利益;学习效应;建设费用的节约性;大批量购入原材料和大批量销售产品,可以使企业节约各种费用;拉长产品生产线的利益;研究和开发的利益;资金和财务的利益。2)规模不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反,原因:A. 内在不经济:巨型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复杂,机构庞大,会增加管理费用;企业内部的行政惯例机制容易压制员工之间的竞争,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大企业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要求,进而刺进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提高成本。B. 外在不经济——加剧企业间的竞争。

3. 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归结为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化。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一般是指劳动力L 和资本K 这两个生产要素在总产量为常数Q 恒定不变时的成本最小化;或是指在总生产成本C 为常数时的产量Q 的最大化。两者是同一概念。

4. 有。

5.

6. 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一种生产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其不同的用途所能产生的价值之间的比较,人们在选择生产资源的用途时,要考虑到机会成本问题,所以生产资源才会流到经济效益高的生产用途上去,从而产生了贸易。

7.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归结为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化。 成本既定,产量的最大化

产量既定,成本的最小化

第五章

二、分析题

1. &2.&讨论题

1.

3. 在完全竞争下,MR=MC=AR=P,MR=AR=P曲线是水平的,MC 向上倾斜,交点就是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下价格决定产量,P 为均衡时价格。

4. P>=min(AVC)的部分,均衡条件MP=SMC,有P=MR=AR

如果P

5.厂商停业并不是由于固定成本所致,而是取决于价格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对比。

1)当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 决定产量时,如果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厂商的总收益将不仅不能弥补固定成本,甚至无法弥补一部分可变成本,因此厂商的亏损额等于全部固定成本加一部分可变成本。而在短期,即使厂商不生产,最大亏损额也就是其总固定成本。就是说,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生产比不生产还糟糕,因而厂商的最佳选择是停产。

2)当P=SM=AVC时

3)当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

6. 不正确。在长期,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当价格下降时,厂商可以将生产规模调整到最优产量对应的最优生产规模,以减少亏损。同时,只要有亏损存在,就会有厂商退出行

业,供给减少,价格又会上升。

7. 虽然长期中每个厂商都是按照P=MC的条件生产的,但当行业沿供给曲线SL 进行调整时,厂商正在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对于成本递增或者递减行业来说,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本身也会由于投入品价格变化而移动。因此,不能进行加总。

8. (1)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P=SMC=LMC。但是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话,则不但要求P=SMC=LMC,还要求P=SMC=LMC=SAC=LAC。

P=SMC=LMC时,不一定就有P=SMC=LMC=SAC=LAC。可见,即使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还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但P=SMC=LMC=SAC=LAC时,必定有P=SMC=LMC,即如果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2)如果企业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即P=SMC=LMC=SAC=LAC,则企业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因此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P=SMC。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不再发生变动,那么该行业也就处于短期均衡状态。但当行业处于

短期均衡状态时,行业中的每个企业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为如上所述,P=SMC,不一定有P=SMC=LMC=SAC=LAC。

四、讨论题

1. 上有

2. 市场运行的经济效率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商家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资源利用的越充分,经济效率就越高。微观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商家处于长期均衡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都等于市场价格,因而是有效率的。

1)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产量所消耗资源的价值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

2)平均成本等于价格:厂商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出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厂商使用的生产技术是的生产成本为最低。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当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因素变动而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4)如果以经济剩余来衡量交易中所获利的尺度,并以经济剩余最大化表示市场机制的效率,那么完全竞争并出于均衡时,实现经济剩余最大化,从而是有效的。

市场均衡时经济剩余最大,从而说明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如果政府干预了,就会导致经济剩余的损失,表明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

3.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效益等于平均效益(即P=MR=AR),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R=MC,故可以表示成P=MC。

第六章

1. 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并不意味着该厂商对于自己给定的产量可以任意索取一个价格,垄断厂商在确定其产出水平时,相对于市场需求曲线,其价格亦被确定。

第二章

二、分析题

1. 指出发生系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4)培育蘑菇的工人增加了。

答案:

1) 蘑菇致癌必然会减少人们对蘑菇的需求,需求减少以为着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意味着需求增加)。2)两种蘑菇属替代品关系,替代品价格上涨有替代效应将导致本产品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线右移。3)收入增加将会引起收入效应,对蘑菇需求变化要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态度,正常品需求增加,劣等品需求减少,收入中性的话则不变,蘑菇属于正常品。4)工人数变化影响供给,需求不变。

2. 下列事件对某产品的供给有何影响?

(1)该产品生产技术有重大革新 (4)预计该产品的价格会下降。

(2)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数目减少了(5)轿车的价格下降了

(3)生产该产品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下降(6)政府提高对轿车企业的税收

答案:

(3)生产成本降低,自身价格不变情况下,利润上升,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大,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4)长期上: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会缩减生产,减少产量供给,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短期上:如果预计产品价格要下降,生产者会赶在价格下降之前尽量多生产和出售产品,以免受或少受跌价之损失,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

(5)仅是供给量的变化。 (6)成本提高,供给减少,向左移动。

3. 没有。只是价格变化导致的需求量变化。

4. 不矛盾。(需求与需求量)

5. 谷贱伤农, 因为粮食属于正常品中的必需品,无论它的价格如何变动,它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所以它的价格弹性小。当粮食丰收,粮食的价格会下降,但相应的粮食的需求量变化不大,所以农民的收入反而少了。

薄利多销,指针对一些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商家以减少利润的方式进行促销。当厂家降价时无疑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因为商品的价格弹性大,所以消费者必将增加对其的购买。从而迎合了商家多销的目的。

6. 需求的价格弹性减小,总收益(弹性公式)

7. 如果需求是确定的,每一个体 (一所大学) 可以根据提高价格与关注销售数量变动来自行确定需求曲线。大学官员没有观察整体的需求曲线,而是注重看15年来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假定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供给曲线向下倾斜,需求弹性可以是任何一个值。需求曲线可能向上移动,因为大学教育的价值增长了并且学生愿意为每一个机会(或者交易)支付更高的价格。更多的市场研究将会支持需求对价格完全无弹性的结果。

Quantity

四、讨论题

1. 略(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价格)

2. 国家对于票价市场采取的价格限制的政策。价格限制是指国家为了防止价格过高而对某一商品的价格设定在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限度。这将会导致供不应求的状态。解决方法是配给,排队和黑市,票贩子与消费者的交易就属于黑市,票贩子拉帮结伙买票,再以较高的价钱卖给有需要的消费者,有利可图,因此屡禁不止。

3. 好。投机是指不为从事生产和消费而仅为了赚钱进行的买卖活动。1)可以再空间上调剂余缺,能真正的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创造价值。2)在价格低时购进,防止价格进一步降低;在价格高时售出,防止价格进一步上升。3)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号,是的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可以准确计算出其盈亏结果。

4. 改革前: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例如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安定民心。我国以农补工政策。改革后: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其目的是人为定出较高的价格交易水平,使供给方(农民们)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粮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5.

6.

7. 你认为必需品和奢侈品那个对社会发展可能更重要些?为什么?

奢侈品。奢侈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收入变化时,对它的需求变化幅度大,所以当人们收入增加后,实际的购买能力上升时, 对奢侈品的需求会大幅度上升,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小。

第三章

二、分析题

1. 商品的价格会受边际价格影响(最后一单位的效用)。水的供给是远大于钻石,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虽然口渴的时候第一口水珍贵无比,但随着水的供给的增加,水就不值钱了。但是钻石由于其稀少性,保持着昂贵的价格。

2. (1)正常的差异曲线

(2)(替代商品)

(3)

(4)好商品和坏商品 (互补商品)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解释有何异同

消费者均衡:在收人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商品组合,从而获得最大满足的状态,即总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的预算线有一条无差异曲线,两线相切的点即为最优配置。而若是直接发放食品,则将穷人的总收入不变(即将原钱数平移到B 点y 值),而食物增加(新的配置为B 点),所达到的效果不一定是最优配置,因此效用可能不是最大。故而直接发放现金更好

四、讨论题

1. 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时,对该种商品的欲望的强度会因为即刻的满足而减弱。而随着消费数量和次数的增加,该种欲望获得的满足最终会达到饱和状态,欲望也减弱到最低限度。相应的,每一商品增量的消费使消费者感到增加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越来越小。存在反例,对于所有对一项事物有特殊爱好的人来说,他所追求的消费品并不符合边际效应递减原理,如集邮爱好者。

2. 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理论,随着数量的增加,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小,富人拥有比穷人更多的财富,数量大,边际效应小。为增加全社会的总效用,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每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同),政府应该向富人征税,并通过方式转移给穷人。

3. 把闲暇和收入看做某人要选择的两样商品(画出无差异曲线)。当收入增加时,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了,这样就会鼓励他多工作。这就是替代效应。再来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预算线向右移动,随着收入的增加,他就更倾向于享受更多闲暇。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导致工作时间减少。

4. 把未来消费和现期消费看做某人要选择的两样商品(画出无差异曲线)。对利息征税,从替代效应看,储蓄的实际利息率下降,相对于未来消费而言,储蓄的收益或现期消费的成本降低了,人们增加现在消费而减少未来消费;从收入效应看,实际收入下降,移动到降低的无差异曲线,只要两个时期的消费为正常商品,人们减少现在消费,增加储蓄。所以最后的结果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比较。

5.有无消费者生产剩余

第四章

二、分析题

1.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生产要素可分为不变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短期生产函数Q=f(L,K)中,假定资本投入量K 固定,劳动投入量L 可变。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生产要素皆为可变生产要素。长期生产函数Q=f(L,K)中,资本投入量K 和劳动投入量L 皆可变。

2. 0~L2阶段:APL 随着劳动的投入量

增加而增加,单位劳动的产量水平不断

上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点L2处:MPL=APL

L2~L3阶段:MPL 下降但未为负值,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已经在发生作用,但

TPL 仍在增加。APL 下降,劳动生产率

下降。

点L3处:MPL=0

MPL 负向增大, 总产量在加速减少;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会选择在总产量加速减少的情况下生产,所以不会选择第三区间。而在第一区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是利于企业增加产量的,所以企业不会停留在这个阶段。点L2处效率最高,点L3处总产量最大。

3. 不矛盾,两者是不同概念。规模收益问题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假定生产中的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指所有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化从而使生产规模发生变化时,引起产量变动的规律性。在企业的规模从很小开始逐步扩大的过程中,会顺次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如果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则为规模收益不变。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即生产规模不变)时,由一种要素投入的增减带来的产量变动的规律。

4. 会。规模收益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体现的是产量增加的比例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的关系。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则为规模收益递增,等于则为规模收益不变,小于则为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减不等于产出的减少。一般说来,在企业的规模从很小开始逐步扩大的过程中,会顺次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开始时,厂商的扩大规模,会使收益增加,因而规模收益是递增的。但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厂商内部分工受到破坏,各个生产部门的协调失灵,从而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

5. 边际技术替代率之所以会出现递减趋势,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的增加,另一种要素会减少。由于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当某种要素增加一单位时,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是逐渐减少的,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该要素所替代的其他要素数量就会减少。

6. 大于时,表明此时所使用的资本数量过多,劳动数量过少,因而资本的边际产量较低,劳动的边际产量较高,应该增加劳动的使用量,同时减少资本的使用量。随着劳动使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同时随着资本使用量的减少,资本的边际产量将上升,最后达到最适生产要素组合。小于时,则同理相反。

MP f MP b MP S ==w w w S ,其中下标f 、b 、s 代表b 7. 需要变革。员工最优组合的必要条件是:f

=10,w f =20元,MP b =20,w b =30,MP S =50,w s =50f 非熟练、半熟练、熟练。因MP

元,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得:10/20≠20/30≠50/50。由此可推知,该公司员工组合确有MP f MP b MP s 102050

w w w 改革的必要。由于20<30<50,即,f <b <s ,所以熟练工人的雇佣量必

须增加,非熟练工人的雇佣量必须减少,半熟练工人则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以上变动为的是促使每一单位货币支出在每一员工身上都能产生同样的边际实物产量。

8.200,250,应选择种蔬菜,500-200>250

9.

10. 成本函数反映产出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C=C(Q)。

短期生产函数为:

在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w 和资本的价格r 不变的条件

下,可以由该短期生产函数得到相应的成本函数:

长期是由无数个短期组成的,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

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总可以在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总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LTC 是STC 的包络线,两者形状相同;

LTC 与STC 相切但不相交。

11. 不对,LAC 曲线是SAC 曲线的包络线。(1)LAC曲线与每条SAC 曲线都只相切于一点。

(2)LA C曲线左部分相切于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LAC 曲线的右部分相切于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时才相切于某条SA C曲线的最低点。

反证法:假设LAC 曲线切于SAC 曲线的最低点,那么由于各SAC 曲线在最低点的斜率为零,LAC 曲线将是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这是与LA C曲线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效应而呈现“U ” 型的特点相矛盾的。

证明:LAC 曲线左边,任何一点的斜率都是负值,因而与其相切的SAC 曲线的斜率也应该是负值,即相切于各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LAC 曲线的右边,任何一点斜率都是正值,因而与其相切的SAC 曲线的斜率也应该是正值,即相切于各条sAC 曲线的右边。只有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时LAC 曲线才相切于SAC 曲线的最低点。

原理:LA C是在相同产量条件下从所有不同规模的企业中选择最低平均成本,而不是在某一确定规模的企业中选择最低的平均成本。明在“长期”中存在着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过度利用) 的问题。

12.

13. 平均成本AC=TC/Q,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

TC=TVC+TFC,AC=TVC/Q+TFC/Q

因为TFC/Q大于零,所以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一般在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右边。

14.

附加题:

四、讨论题

1. 不符合。

2. 不是。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角度讲。1)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原因:专业分工的利益;学习效应;建设费用的节约性;大批量购入原材料和大批量销售产品,可以使企业节约各种费用;拉长产品生产线的利益;研究和开发的利益;资金和财务的利益。2)规模不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反,原因:A. 内在不经济:巨型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复杂,机构庞大,会增加管理费用;企业内部的行政惯例机制容易压制员工之间的竞争,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大企业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要求,进而刺进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提高成本。B. 外在不经济——加剧企业间的竞争。

3. 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归结为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化。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一般是指劳动力L 和资本K 这两个生产要素在总产量为常数Q 恒定不变时的成本最小化;或是指在总生产成本C 为常数时的产量Q 的最大化。两者是同一概念。

4. 有。

5.

6. 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一种生产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其不同的用途所能产生的价值之间的比较,人们在选择生产资源的用途时,要考虑到机会成本问题,所以生产资源才会流到经济效益高的生产用途上去,从而产生了贸易。

7.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归结为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化。 成本既定,产量的最大化

产量既定,成本的最小化

第五章

二、分析题

1. &2.&讨论题

1.

3. 在完全竞争下,MR=MC=AR=P,MR=AR=P曲线是水平的,MC 向上倾斜,交点就是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下价格决定产量,P 为均衡时价格。

4. P>=min(AVC)的部分,均衡条件MP=SMC,有P=MR=AR

如果P

5.厂商停业并不是由于固定成本所致,而是取决于价格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对比。

1)当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 决定产量时,如果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厂商的总收益将不仅不能弥补固定成本,甚至无法弥补一部分可变成本,因此厂商的亏损额等于全部固定成本加一部分可变成本。而在短期,即使厂商不生产,最大亏损额也就是其总固定成本。就是说,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生产比不生产还糟糕,因而厂商的最佳选择是停产。

2)当P=SM=AVC时

3)当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

6. 不正确。在长期,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当价格下降时,厂商可以将生产规模调整到最优产量对应的最优生产规模,以减少亏损。同时,只要有亏损存在,就会有厂商退出行

业,供给减少,价格又会上升。

7. 虽然长期中每个厂商都是按照P=MC的条件生产的,但当行业沿供给曲线SL 进行调整时,厂商正在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对于成本递增或者递减行业来说,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本身也会由于投入品价格变化而移动。因此,不能进行加总。

8. (1)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P=SMC=LMC。但是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话,则不但要求P=SMC=LMC,还要求P=SMC=LMC=SAC=LAC。

P=SMC=LMC时,不一定就有P=SMC=LMC=SAC=LAC。可见,即使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还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但P=SMC=LMC=SAC=LAC时,必定有P=SMC=LMC,即如果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2)如果企业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即P=SMC=LMC=SAC=LAC,则企业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因此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P=SMC。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不再发生变动,那么该行业也就处于短期均衡状态。但当行业处于

短期均衡状态时,行业中的每个企业不一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为如上所述,P=SMC,不一定有P=SMC=LMC=SAC=LAC。

四、讨论题

1. 上有

2. 市场运行的经济效率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商家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资源利用的越充分,经济效率就越高。微观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商家处于长期均衡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都等于市场价格,因而是有效率的。

1)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产量所消耗资源的价值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

2)平均成本等于价格:厂商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出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厂商使用的生产技术是的生产成本为最低。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当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因素变动而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4)如果以经济剩余来衡量交易中所获利的尺度,并以经济剩余最大化表示市场机制的效率,那么完全竞争并出于均衡时,实现经济剩余最大化,从而是有效的。

市场均衡时经济剩余最大,从而说明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如果政府干预了,就会导致经济剩余的损失,表明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

3.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效益等于平均效益(即P=MR=AR),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R=MC,故可以表示成P=MC。

第六章

1. 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并不意味着该厂商对于自己给定的产量可以任意索取一个价格,垄断厂商在确定其产出水平时,相对于市场需求曲线,其价格亦被确定。


相关文章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 大学课后题答案
  •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 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 2008-12-18 16:50 | (分类:)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查看


  • 大学课本答案大全
  •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答案 http://www.10xiao.com/thread-7-1-1.html 新视野 ...查看


  • 大二上 概率与数理统计 浙大版课后习题答案
  • 大二上 概率与数理统计 浙大版 要求如下 只要大题 最好是期末考试题 一共8道或者10道那种 1. 设一个工人生产了三个零件,A1="第一个零件是正品",A2="第二个零件是正品"A3="第 ...查看


  • 考研经验谈:武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考研经验谈:武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择校择专业 选择武汉大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离家近,名气大,能够让我一次性就迈上一个高台阶.但真正确定还是做了很大的思想斗争,心里非常清楚考一个985名校的热门经管专业意味着什么,我的本专业本是不用考数 ...查看


  • 浙大组织行为学作业答案
  • <组织行为学>课后作业 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广义:组织是很多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狭义:人们为了一定的目标,运用知识和技能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和团体 ...查看


  • [需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的请进]
  • <人大经济类考研宝典> 市场上唯一一部针对人大经济类考研的辅导书 资料翔实.精炼,针对性强,帮你理清解题思路,方便记忆 本书由人大教师,优秀在读研究生精心编辑,联袂打造,囊括了人大经济类十年的专业课真题,包括经济类五大学院各个专 ...查看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微观部分(第五版)
  •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微观部分(第五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答:(1)将需求函数Q = 50-5P和供给函数Q =-10+5P代入均衡条件Q =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 ...查看


  • 15年考研数学,你的时间安排好了吗?
  • 近期有不少童鞋都在向我询问考研的事情,由于政治.日语和专业课没什么必要说,数学复习是最讲效率和技巧的.尤其在考研这种大型考试中,数学更是拉分的关键,总分高不高,关键就是看数学.数学只要有效率的复习,理工科一般能到110+,而经管数学能到1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