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的咏山泉赏析

恬澹与自清

——《咏山泉》赏析

在全唐诗第139卷中,收录了储光羲①《咏山泉》,又名《题山中流泉》,其内容是: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是一首赞美山泉的诗,虽是赞美,但诗人却是用极其质朴平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平铺直叙山泉:映天色、作雨声、满深涧、平小池,直至最后一句才切入到山泉恬澹和自清的本质,寓意十分深刻。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意),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你是否看见,也不在乎你是否看见)(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储光羲以诗中的未名山泉自喻,来表明自己的清骨和高洁!这恰恰是我偏爱这首诗的原因。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储光羲。他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本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

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王典馥)

恬澹与自清

——《咏山泉》赏析

在全唐诗第139卷中,收录了储光羲①《咏山泉》,又名《题山中流泉》,其内容是: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是一首赞美山泉的诗,虽是赞美,但诗人却是用极其质朴平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平铺直叙山泉:映天色、作雨声、满深涧、平小池,直至最后一句才切入到山泉恬澹和自清的本质,寓意十分深刻。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意),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你是否看见,也不在乎你是否看见)(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储光羲以诗中的未名山泉自喻,来表明自己的清骨和高洁!这恰恰是我偏爱这首诗的原因。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储光羲。他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本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

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王典馥)


相关文章

  • 王大绩古诗鉴赏02
  • 王大绩古诗鉴赏02 代诗歌的考试题目的主流样式是客观性的简答题目,我:正如顾随先生所言,古代诗歌包含文字.形象和感情三: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也落实在文字.形象和感情三项:这样看,回答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和解读古代诗歌,要:还需要说明一点:备考 ...查看


  • 古诗词真题及答案
  •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答案:奔 ...查看


  •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回归-拓展评价单
  •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回归拓展-评价单 设计人:程 鲲 审核人:*** 序号:*-*-* 班级: **** 姓名: 组名 [高考考点] 考纲要求: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 ...查看


  • 如何鉴赏诗歌形象(一)
  • 如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一.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特点: 1.诗歌绝大多数选自唐宋诗词, 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 考查的形式主 ...查看


  • 咏物诗:咏山泉
  • 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鉴赏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储光羲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 ...查看


  • 2016诗歌结构技巧(学生版)
  • 语文学科表达技巧之篇章结构导学案 设计者 : 潘迎杰 校对人: 胡振芳 审核人: 于铎 篇章结构一览表 北镇市高级中学2016级 全局 起承转合.层层深入.先抑后扬.对比.线索 首尾 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中转 ...查看


  •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 2012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分点训练四十题 诗歌的形象 1.(2011·青岛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 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查看


  • 学案托物言志诗歌的鉴赏讲义
  • 浅析咏物言志诗的鉴赏讲义 学习目标:能抓住咏物诗的主体形象并把握形象意义. 学习重点:赏析托物言志诗. 所谓"咏物诗",是指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 ...查看


  • 如何评价古诗的思想情感
  • 如何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说]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E级.本考点主要考查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内容"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