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2011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报告(修改)

毕节市2011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报告 地区局:

近年,百年不遇和历史罕见极端气候频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为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范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局开展了全市地质灾害汛前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270处,其中滑坡194处,崩塌44处,地面塌陷19处,地裂缝10处,泥石流3处,受威胁人数约17390余人,受威胁财产约1.2亿元。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2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238处。为进一步摸清隐患情况,目前114地质大队正为我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

二、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情况

(一)排查内容

本次汛前排查重点区域是辖区内公路、村庄、学校等人口集中的区域、居民点房前屋后,主要排查是否有新增隐患点;查明的隐患点监测记录是否异常;监测点、警示牌、预警设施是否毁坏需要补设;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是否落实,防灾避险明白卡是否发放,是否制定防灾预案、应急预案等。

(二)排查情况

通过汛前巡排查及监测人员报送的数据分析,全市270处隐患点大部分目前趋于稳定,少数存在微小变化,情况如下:

1、撒拉溪镇西方村海子塘组吴家岩脚2011年5月8日上午发生崩塌,新发生大小不等的落石约3m3,危岩体 2004年曾发生规模约1000 m3崩塌,属自然因数造成。整个危岩体长约250 m,

危岩体正下方存在1口约供400余名村民饮用的水池。危岩体裂缝发育,稳定性较差,下方居住村民26户121人,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再次发生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下方居住村民和在该水池取水饮用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田坝桥镇硝灰洞村硝灰洞、加单湾、长湾子三个寨子居住村民86户348人。2011年3月王召友、阮红义、朱德义、陈文书、施德福、刘子昌等6户房屋开裂较为明显,村庄位于洼地地带,四周地形坡度约20°~30°,地下岩溶管道发育,资料显示隐患点一带发育一近南北向岩溶管道,岩溶发育强烈。隐患处于岩溶塌陷初期,尚未出现塌陷坑。目前,王召友、阮红义、陈文书三户村民房屋开裂隐患较大。遇地下水陡涨陡降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上方居住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委托114地质队实地踏勘提出处臵意见,田坝桥政府编制了隐患点的防灾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监测人员,树立警示标志,发放防灾明白卡,安装了监测报警器。因该岩溶塌陷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塌陷坑,不能进行块石回填夯实,只能加强监测预报,遇险情村民立即撤离。建议尽快组织目前最危险的王召友、阮红义、陈文书三户村民搬迁至安全地段。

3、市西办环南社区贵毕路关门山隧道处存在崩塌隐患,危岩体长约100 m,裂缝发育,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时常发生块石掉落,威胁下方居住人员、过往行人及车辆生命财产安全。市西办已向市政府报告该情况,根据市政府领导批示意见,已邀请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毕节分院人员配合市西办实地踏勘,该危岩体治理经费较多,拟委托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编制该危岩体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向地区申报中型项目,隐患未消除前,建议市

西办加强该危岩体监测监控,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4、亮岩镇至生机镇峨峰村响水沟公路上方存在崩塌隐患,该隐患点位于一陡坡地带,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据现场调查,公路在陡坡上切坡修建,切坡高约15m、宽约3m,切坡角几乎垂直,无支护措施,危岩体中部存在1条长约3m的可视裂缝,稳定性较差,造成崩塌隐患的主要原因是修建该公路时切坡。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诱发崩塌的可能性较大。随着汛期雨季的来临,暴雨或连续降雨天气出现,崩塌隐患将威胁到下方过往行人及耕种土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由公路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大纳路普宜—大河口段多处因修路垂直切坡未采取支护措施,危岩边坡稳定性较差,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下方过往车辆及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由公路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6、田坎乡白沙河村东风组、白果组位于一斜坡地带,面临赤水河,区内冲沟较多,地质环境脆弱,属紫红色页岩区域,切坡修路及村民切坡建房等人为活动较为强烈,村庄上方存在部分不稳定危岩体。隐患区公路有局部滑坡的情况,规模约3000m3。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居住在该区域内约85户5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已与114地质队对接,拟对该点上工程具体详查。

7、三板桥办事处茶亭村皂角组大海子弃土场存在安全隐患,该弃土场堆积如山,规模上百万方,弃土场下方边缘耕地因加载

原因出现数条裂缝,弃土已堆积至下方葛传兵户门口,已超过该户的住房高度,未采取相关任何防范措施,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弃土直接威胁到葛传兵户(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由三板桥办事处责令弃土场业主立即停止倒土行为,在隐患未消除前,将葛传兵户撤出隐患区域。

四、存在的问题

(一)野角乡大麻塘村羊叉地组、阴底乡治中村鸡滚岩组地质灾害搬迁项目均正在平基,进度较缓,但地质灾害险情严峻,需相关部门督促野角乡、阴底乡抢抓搬迁项目进度,限期让村民脱离地质灾害隐患,防止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部分已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仍有部分村民不愿拆除原隐患点上住房,出现两头居住的情况,需当地政府督促村民及时拆除原隐患点上住房,迁入新居。

(三)获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涉及地质灾害搬迁的农户,仍有部分农户未完成建房,需当地政府督促村民及时建房后拆除原隐患点上住房,迁入新居。

(四)部分监测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对险情变化的判断不够准确,给地质灾害的预防预警带来了困难。

(五)监测手段相对落后,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难度大或不能监测,导致不能准确掌握险情变化情况,给地质灾害预报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

(六)随着全市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项目建设不断增加,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因人为活动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隐患。

(七)公路沿线不稳定边坡、危岩体较多,威胁过往车辆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层级管理办法,需由公路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继续加大地质灾害巡排查及力度,防止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二)加强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人员的业务指导,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度,督促和指导监测人员汛期加密监测,做好监测记录。

(三)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并及时传送监测及预警信息,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灾情(险情)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五)对最具威胁确需治理或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积极申报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和治理项目。

(六)加强人为地质灾害的监管。

(七)进一步抓紧落实2011年4月27日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11年4月30日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确保全市人民群众安全度汛。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毕节市2011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报告 地区局:

近年,百年不遇和历史罕见极端气候频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为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范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局开展了全市地质灾害汛前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270处,其中滑坡194处,崩塌44处,地面塌陷19处,地裂缝10处,泥石流3处,受威胁人数约17390余人,受威胁财产约1.2亿元。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2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238处。为进一步摸清隐患情况,目前114地质大队正为我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

二、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情况

(一)排查内容

本次汛前排查重点区域是辖区内公路、村庄、学校等人口集中的区域、居民点房前屋后,主要排查是否有新增隐患点;查明的隐患点监测记录是否异常;监测点、警示牌、预警设施是否毁坏需要补设;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是否落实,防灾避险明白卡是否发放,是否制定防灾预案、应急预案等。

(二)排查情况

通过汛前巡排查及监测人员报送的数据分析,全市270处隐患点大部分目前趋于稳定,少数存在微小变化,情况如下:

1、撒拉溪镇西方村海子塘组吴家岩脚2011年5月8日上午发生崩塌,新发生大小不等的落石约3m3,危岩体 2004年曾发生规模约1000 m3崩塌,属自然因数造成。整个危岩体长约250 m,

危岩体正下方存在1口约供400余名村民饮用的水池。危岩体裂缝发育,稳定性较差,下方居住村民26户121人,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再次发生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下方居住村民和在该水池取水饮用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田坝桥镇硝灰洞村硝灰洞、加单湾、长湾子三个寨子居住村民86户348人。2011年3月王召友、阮红义、朱德义、陈文书、施德福、刘子昌等6户房屋开裂较为明显,村庄位于洼地地带,四周地形坡度约20°~30°,地下岩溶管道发育,资料显示隐患点一带发育一近南北向岩溶管道,岩溶发育强烈。隐患处于岩溶塌陷初期,尚未出现塌陷坑。目前,王召友、阮红义、陈文书三户村民房屋开裂隐患较大。遇地下水陡涨陡降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上方居住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委托114地质队实地踏勘提出处臵意见,田坝桥政府编制了隐患点的防灾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监测人员,树立警示标志,发放防灾明白卡,安装了监测报警器。因该岩溶塌陷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塌陷坑,不能进行块石回填夯实,只能加强监测预报,遇险情村民立即撤离。建议尽快组织目前最危险的王召友、阮红义、陈文书三户村民搬迁至安全地段。

3、市西办环南社区贵毕路关门山隧道处存在崩塌隐患,危岩体长约100 m,裂缝发育,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时常发生块石掉落,威胁下方居住人员、过往行人及车辆生命财产安全。市西办已向市政府报告该情况,根据市政府领导批示意见,已邀请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毕节分院人员配合市西办实地踏勘,该危岩体治理经费较多,拟委托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编制该危岩体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向地区申报中型项目,隐患未消除前,建议市

西办加强该危岩体监测监控,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4、亮岩镇至生机镇峨峰村响水沟公路上方存在崩塌隐患,该隐患点位于一陡坡地带,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据现场调查,公路在陡坡上切坡修建,切坡高约15m、宽约3m,切坡角几乎垂直,无支护措施,危岩体中部存在1条长约3m的可视裂缝,稳定性较差,造成崩塌隐患的主要原因是修建该公路时切坡。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诱发崩塌的可能性较大。随着汛期雨季的来临,暴雨或连续降雨天气出现,崩塌隐患将威胁到下方过往行人及耕种土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由公路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大纳路普宜—大河口段多处因修路垂直切坡未采取支护措施,危岩边坡稳定性较差,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下方过往车辆及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由公路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6、田坎乡白沙河村东风组、白果组位于一斜坡地带,面临赤水河,区内冲沟较多,地质环境脆弱,属紫红色页岩区域,切坡修路及村民切坡建房等人为活动较为强烈,村庄上方存在部分不稳定危岩体。隐患区公路有局部滑坡的情况,规模约3000m3。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到居住在该区域内约85户5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已与114地质队对接,拟对该点上工程具体详查。

7、三板桥办事处茶亭村皂角组大海子弃土场存在安全隐患,该弃土场堆积如山,规模上百万方,弃土场下方边缘耕地因加载

原因出现数条裂缝,弃土已堆积至下方葛传兵户门口,已超过该户的住房高度,未采取相关任何防范措施,遇暴雨或连续降雨时,弃土直接威胁到葛传兵户(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由三板桥办事处责令弃土场业主立即停止倒土行为,在隐患未消除前,将葛传兵户撤出隐患区域。

四、存在的问题

(一)野角乡大麻塘村羊叉地组、阴底乡治中村鸡滚岩组地质灾害搬迁项目均正在平基,进度较缓,但地质灾害险情严峻,需相关部门督促野角乡、阴底乡抢抓搬迁项目进度,限期让村民脱离地质灾害隐患,防止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部分已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仍有部分村民不愿拆除原隐患点上住房,出现两头居住的情况,需当地政府督促村民及时拆除原隐患点上住房,迁入新居。

(三)获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涉及地质灾害搬迁的农户,仍有部分农户未完成建房,需当地政府督促村民及时建房后拆除原隐患点上住房,迁入新居。

(四)部分监测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对险情变化的判断不够准确,给地质灾害的预防预警带来了困难。

(五)监测手段相对落后,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难度大或不能监测,导致不能准确掌握险情变化情况,给地质灾害预报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

(六)随着全市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项目建设不断增加,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因人为活动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隐患。

(七)公路沿线不稳定边坡、危岩体较多,威胁过往车辆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层级管理办法,需由公路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继续加大地质灾害巡排查及力度,防止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二)加强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人员的业务指导,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度,督促和指导监测人员汛期加密监测,做好监测记录。

(三)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并及时传送监测及预警信息,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灾情(险情)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五)对最具威胁确需治理或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积极申报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和治理项目。

(六)加强人为地质灾害的监管。

(七)进一步抓紧落实2011年4月27日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11年4月30日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确保全市人民群众安全度汛。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相关文章

  • 汛前地质灾害检查情况
  • 汛前地质灾害检查情况报告 **市国土资源局在 2011 年汛期前对所有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督促,各乡镇已根据全市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结合乡镇实际,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成立了以乡镇长为队长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分队.对所有已 ...查看


  • 2014年超强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兴义市白碗窑镇超强煤矿 2014年4月 超强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1.超强煤矿地质灾害值班制度 2.超强煤矿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 3.超强煤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度 4.超强煤矿地质灾害巡查制度 超强煤矿地质灾害值班制度 为 ...查看


  • 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镇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 ...查看


  • 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情况
  • 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情况 我矿在汛期来临前,特别是省人民政府4月14日电视电话会议和收到市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全县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地 ...查看


  •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6-2015年) 前言 贵州省国土面积176128万km2,全省总人口3798.51万,省内山高.坡陡.降雨频繁.由于受地理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易发区,也 ...查看


  • 防汛安全检查工作报告
  • 防汛安全检查工作报告 县防汛办: 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文件精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安全检查整改工作组,会同各行政村负责人.防汛巡查员亲自深入实地,对辖区范围内的水库.山塘.河道等进行了一 ...查看


  •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1
  •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我市属××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全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3600余处,其中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控的重要灾害危险点714处.地质灾害以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大中型地面塌陷为主,具有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特征.近 ...查看


  • 防洪工作总结
  • 防洪工作总结 一.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及时调整充实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领导成员,督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及时调整充实本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明确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人和各有关防汛人员职责,并发文公布了防汛重点地段防汛责任人: 二.全面充实完善预案 ...查看


  • 乡镇汛期地质灾害自查工作汇报
  • 乡镇汛期地质灾害自查工作汇报 为了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坚持不懈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各项防灾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防灾减灾会议精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