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安全隐患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安全隐患

由于无法预测将基因转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广泛争论的焦点。

一、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涉及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等。

(一) 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

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殖能力,使其在长势、越冬性、耐受性、种子产量等方面,都强于亲本或野生种。若被推广种植,这些转基因作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特别大,因其又具有野生植物没有的各种抗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可能演变成农田杂草。例如,加拿大商业化种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油菜,仅几年后,其农田便发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性的杂草化油菜植株。专家预言,这种杂草化的转基因油菜,将成为加拿大草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野草。

(二) 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作物种内、栽培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间、栽培作物和杂草间都有可能发生基因漂流。例如,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墨西哥玉米污染事件,即在墨西哥偏远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转基因玉米DNA 片断的污染,且污染比率高达35%。

转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抗性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杂交等途径向其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使其获得转基因生物体的抗逆特性,产生对其他作物构成严重威胁的“超级杂草”。转基因抗虫作物的长期、大规模种植可能使目标害虫或非目标害虫对毒素蛋白的适应在群体水平上产生抗性,有可能产生侵染力、致病力更强的“超级害虫”,造成更大的危害。研究表明,转Bt 基因抗虫棉对第一、第二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已对该转基因棉产生了抗性。

(三) 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转基因作物作为外来品种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可能会影响植物基因库的遗传结构,淘汰原来栖息地上的物种及其它遗传资源,致使物种呈单一化趋势,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抗虫作物的抗虫基因不仅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对非目标害虫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伤害,进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作物相比,转基因作物田中昆虫、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有显著降低。另外,转基因作物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实验发现:喂食转基因马铃薯叶片的蚜虫瓢虫,其生殖能力较比喂食正常马铃薯叶片的蚜虫降低且存活时间减少。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随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在传统食品市场中

所占的份额不断在增加,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争论也将更加激烈。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担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原。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蛋白若是已知过敏原,则有可能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应。例如,为增加大豆含甲硫氨酸的含量,研究人员将巴西坚果中的2S 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中,而2S 清蛋白具有过敏性,导致原本没有过敏性的大豆对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最终该转基因大豆被禁止商品化生产。

(二) 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作物中,用于筛选和鉴定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是否导入目的基因。标记基因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其在基因水平上有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如抗生素标记基因有可能转移到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中,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三) 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可能对人畜健康有害,因为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的叶片、果实、种子等,既然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就有对人畜产生类似伤害的可能性。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及其相关食品的消费安全问题,在科学上暂时难以给出定论。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符合本国实际的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和评价体系。然而,各国政府现行的政策和所持的态度,更多地被归属为经济问题,而非科学界和公众所关注的环境生态安全和健康问题。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安全隐患

由于无法预测将基因转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广泛争论的焦点。

一、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涉及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等。

(一) 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

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殖能力,使其在长势、越冬性、耐受性、种子产量等方面,都强于亲本或野生种。若被推广种植,这些转基因作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特别大,因其又具有野生植物没有的各种抗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可能演变成农田杂草。例如,加拿大商业化种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油菜,仅几年后,其农田便发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性的杂草化油菜植株。专家预言,这种杂草化的转基因油菜,将成为加拿大草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野草。

(二) 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作物种内、栽培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间、栽培作物和杂草间都有可能发生基因漂流。例如,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墨西哥玉米污染事件,即在墨西哥偏远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转基因玉米DNA 片断的污染,且污染比率高达35%。

转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抗性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杂交等途径向其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使其获得转基因生物体的抗逆特性,产生对其他作物构成严重威胁的“超级杂草”。转基因抗虫作物的长期、大规模种植可能使目标害虫或非目标害虫对毒素蛋白的适应在群体水平上产生抗性,有可能产生侵染力、致病力更强的“超级害虫”,造成更大的危害。研究表明,转Bt 基因抗虫棉对第一、第二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已对该转基因棉产生了抗性。

(三) 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转基因作物作为外来品种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可能会影响植物基因库的遗传结构,淘汰原来栖息地上的物种及其它遗传资源,致使物种呈单一化趋势,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抗虫作物的抗虫基因不仅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对非目标害虫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伤害,进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作物相比,转基因作物田中昆虫、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有显著降低。另外,转基因作物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实验发现:喂食转基因马铃薯叶片的蚜虫瓢虫,其生殖能力较比喂食正常马铃薯叶片的蚜虫降低且存活时间减少。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随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在传统食品市场中

所占的份额不断在增加,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争论也将更加激烈。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担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原。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蛋白若是已知过敏原,则有可能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应。例如,为增加大豆含甲硫氨酸的含量,研究人员将巴西坚果中的2S 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中,而2S 清蛋白具有过敏性,导致原本没有过敏性的大豆对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最终该转基因大豆被禁止商品化生产。

(二) 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作物中,用于筛选和鉴定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是否导入目的基因。标记基因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其在基因水平上有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如抗生素标记基因有可能转移到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中,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三) 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可能对人畜健康有害,因为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的叶片、果实、种子等,既然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就有对人畜产生类似伤害的可能性。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及其相关食品的消费安全问题,在科学上暂时难以给出定论。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符合本国实际的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和评价体系。然而,各国政府现行的政策和所持的态度,更多地被归属为经济问题,而非科学界和公众所关注的环境生态安全和健康问题。


相关文章

  • 校选课论文(基础生命科学)
  • 转基因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 ...查看


  • 浅谈转基因大豆的危害
  • 浅谈转基因大豆的危害 李长浩 益海嘉里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本文紧紧围绕转基因大豆安全这一主题,以科学的视角分析了转基因食品潜在的不安全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危害食品安全 转基因从上个世纪80 ...查看


  •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分析
  • 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分析> 课 程 名 称: 姓 名: 学 号: [1**********]7 专 业: 工商管理[物流]4班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受 ...查看


  • 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国际贸易问题的思考_庄海蕴
  • 理论探索 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国际贸易问题的思考 □庄海蕴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为地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中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消费品质等方面质,使其在营养品质.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 ...查看


  • 转基因食品是与非
  • "转基因"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早在1999年,我国就进行了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从2002年开始.包括美国小番茄.大豆等转基因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转基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2009年12月22日,法国 ...查看


  • 浅谈转基因作物
  • 浅谈转基因作物 学 院班 级 车辆工程 姓 名 zzd 学 号 123456789 浅谈转基因作物 摘要: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取得明显的成效,而转基因作物也在全球迅速推广.转基因作物也已悄 ...查看


  • 基因工程技术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 基因工程技术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周浩 ( 06生物技术 [1**********]2) 摘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转基因食品的新品种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正是在食用这些转基因食品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对其安全性产生了疑问.本文对 ...查看


  • 转基因食品 利弊 及措施Word 文档
  •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及监管建议 班级:社科1002 姓名:马晓伟 学号:3100101846 摘要:1995年后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种植迅猛发展.优良的农艺性状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日益显示出转基因作物巨大的优点.但是转基因作物潜在的生态风险及对人体 ...查看


  • 浅谈转基因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 浅谈转基因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从生物伦理学角度看待 L91214059 图书档案学 12级 何耶奇 通过一学期生物伦理学的学习,我们知道要从生物伦理学角度看待转基因带来的食品安全以及其他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转基因食物的原理,历史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