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古代埃及

法老

古埃及国王的尊称。原意为大宫殿。一般认为新王国第18王朝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习惯上把所有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自称阿蒙神和拉神之子,掌握最高统治权。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

美尼斯

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国王。他统一了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建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长期而辉煌影响的王国

美尼斯是第一位统一埃及的君主,不过不论他本人还是他的臣民都肯定没使用过“法老”这一称号,因为“法老”这个词是埃及古王国时期最后的首都所在地孟菲斯的王宫的希伯来语音译,跟随着喜克索人入侵而来到埃及的希伯来先民用这个词来称呼曾经住在那里的国王们。近代的人沿袭而使用“法老”这个词指代统治古埃及的君主。

美尼斯也许是我们能追溯到的最早的军事统帅,幸而对古埃及的考古研究已进行了200多年,学者们早已有能力准确的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为确定美尼斯所生活的年代也做了大量工作。早期的埃及学研究者倾向于夸大埃及文明的古老程度,商博良就曾推测美尼斯统一埃及的时间是公元前5867年。近代的研究者则求助于天文学和数学,得到了公元前2900年这样一个较少争议的结果。大多数最近的著作都把这一历史事件的年代确定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

孟菲斯

孟菲斯 即 孟斐斯。

孟斐斯是古埃及城市。位于今尼罗河三角洲南部,上下埃及交界的米特·拉辛纳村。其名称起源于第六王朝(约前 2345 ~前2181)国王佩皮一世的名为 Men-nefer 的金字塔,希腊人讹称为孟斐斯

4,尼罗河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尼罗鳄居于此地。尼罗河在印第安人语言叫月亮的眼泪 金字塔

金字塔与古埃及宗教有关 古埃及,宗教和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 觉得金字塔是太阳光从天上照到大地的摸样 另一种说法是金字塔是通向天国的阶梯 由神化身的国王死后就踩着这阶梯去天国

埃赫那吞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1379年-公元前1362年在位)。全名尼费尔萨普鲁拉·阿蒙霍泰普(阿蒙若非斯)。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子,最初三年是与父亲共治。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在位时进行宗教改革,立阿顿(或译阿吞)为新主神

7纳尔迈

纳尔迈调色板是一块盾形石板,出土于埃及的赫拉康波里斯,高63厘米,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统治的画面。左图:调色板正面,纳尔迈头戴白冠,右手高举权标,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敌人的头发。在国王的脚下,还有两名敌人正在狼狈逃窜。调色板的反面,纳尔迈头戴红冠,和他的随从一起巡视战场。他们的前面,横躺着十具被斩首的敌人的尸体。反面最下部分,象征着国王的公牛攻破了设防的城市,正在践踏着企图逃窜的敌人。 调色板最引人注意的是,正面的纳尔迈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两冠戴于一身,这在日后的埃及历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国统一的标志,而且有时两冠合一,被称为红白王冠。调色板被认为是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实证。

8底比斯

底比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千米处,横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首都。

底比斯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这里有著名的卡纳克和卢克索的神庙和宫殿,其中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古庙宇。底比斯西岸的山谷遍布着第十八至二十王朝间的多位法老和皇后的陵墓,被称为"帝王谷"和"帝后谷"。底比斯古城及其陵墓遗址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兴衰是整个古埃及兴衰的一个缩影。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孟苏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底比斯也因此闻名。在以后的岁月里,底比斯遭数次入侵,逐渐走向衰落。公元前27年,一场地震又使底比斯城里仅存的一些纪念性建筑瞬息间倾塌无遗。到了公元19世纪,只剩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断壁残垣。

卡纳克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870年,是埃及法老献给太阳神阿蒙和自然神、月亮神的庙宇。后经历代法老的不断修建,形成了一个长1.5千米、宽0.8千米的庞大建筑群。因附近村庄叫卡纳克,故神庙也以卡纳克命名。

9,卡叠什之战

卡迭石战役是埃及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的系列战役之一,公元前1285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领3500辆战车和近4名万战士,与赫梯(Hittites)国王穆瓦塔尔争夺赫梯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今泰勒奈比曼德,位于叙利亚霍姆斯城附近)。卡迭石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名 称

卡迭石战役

地 点

卡迭石附近的奥伦特河

时 间

约公元前1285年

参战方

埃及,赫梯

结 果

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参战方兵力

埃及共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

赫梯约3000辆双马战车,2万余人的兵力

主要指挥官

拉美西斯二世(埃及),穆瓦塔尔(赫梯)

10,象形文字

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后来被欧洲人称作Hiérpglyphe--这是希腊语“神圣”与“铭刻”组成的复合词,即“神的文字”。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文字是月神、计算与学问之神图特(Thoth)造的,和中国人“仓颉造字”的传说很相似。古埃及语属于闪-含语系埃及-科普特语族。这个语族最早的语言是古埃及语,就是我们见到的象形文字所记载的语言,到大约4世纪,它演变为科普特语。现在,科普特语还用在宗教仪式上。

11奥西里斯

奥西里斯神,是生命及死后主宰神。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死后化为奥西里斯神,在圣地阿拜多斯建造有奥西里斯神墓穴及神殿。后来奥西里斯信仰成为大众化信仰,阿拜多斯成为朝拜圣地。因护佑农作物丰盛,故以象征作物萌芽的嫩绿色面孔、手持连枷和弯钩的男人身形象出现。

12,伊西斯

古埃及守护死者的女神,亦为生命与健康之神。奥西里斯之妻,荷鲁斯之母,奈芙提斯的姐妹。她可以说是埃及神话中最重要亦最受欢迎的女神之一,古埃及人相信她是宇宙间最有魔力的魔术师,因为她知道太阳神的秘密名字。她保护荷鲁斯的儿子艾谢特;帮助奥西里斯复生,且帮助他管理冥城。 伊西斯斯是古埃及的主神之一,也是最原始的女神。深受古埃及人民的崇拜。 她是圣母的原型,她所激起的崇拜为后来圣母玛丽亚 (Virgin Mary) 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事实上,基督徒将她的一些特质影射在圣母玛莉亚的身上,就像一位充满爱的、坚强的母亲,伊西斯的这些特质吸引了西方

的人们也来崇仰她。伊西斯哺育荷鲁斯的形象,毫无疑问地,激发了许多圣母与圣婴画像的灵感。 伊西斯她是宇宙的创始之神瑞 (Re) 的嫡亲后代,是奥西里斯 (Osiris) 忠诚的妻子与妹妹,是荷鲁斯 (Horus) 的母亲。 作为埃及神话的主神,她的名气并不亚于希腊神话里的智慧与战神雅典娜,论美貌也不逊于埃及神话里的海伦

13,上埃及和下埃及

上埃及:埃及南部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包括开罗南郊以南直到苏丹边境的尼罗河谷地。 下埃及: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习惯上指开罗及其以北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14,拉美西斯大帝

埃及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誉为众神的宠儿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

15,维西尔

现代埃及学者引用阿拉伯语对古埃及宰相的称呼。古王国时期负责掌管行政、司法、经济和神庙等事务,也负责担任世俗法庭在中央的最高法官。该职位在新王国时被一分为二,其中之一主管上埃及和努比亚的事务,另一个分管下埃及和西亚的事务。前者权力较大,国王不在时可代行朝政。但其主要使命仍是执行法老的指令,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工具。

16希克索斯人

又译喜克索斯人、喜克索人。 古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以后,统一王国分裂,来自迦南的希克索斯人以阿瓦利斯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外族政权。希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是自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埃及化的过程。虽然他们在埃及有些破坏活动,但没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反而在吸收埃及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埃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从某种角度讲,希克索斯人的统治是对埃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希克索斯一词,来源于埃及语的希腊语翻译,意为“外国的统治者”。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古王国,指埃及以外的统治者(当时主要是努比亚的首领),到第12王朝早期专指叙利亚一巴勒斯坦的国王。第二中间期(第13至第17王朝)(公元前1786一前1567年),在埃及三角洲东北部建立政权的亚洲统治者中有几位国王用作王衔,并且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都灵王名册和公元前3世纪祭司马涅托也将这些亚洲统治者这样称呼。

简述古代埃及历史分期

.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化 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铜石并用文化,包括塔萨·巴达里文化、涅加达文化I和II。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形成了奴隶制的城市国家文明。 2.埃及统一王国的形成与分裂 公元前3100年开始统一,经早王朝(1-2王朝)到古王国时代(3-6王朝),形成了专制主义王国。第一中间期,埃及统一王国分裂?/p> 3.埃及王国的发展与衰落 中王国时代(11-12王朝)埃及重新统一,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第二中间期,埃及王国衰落,希克斯索人入侵 4.埃及的军事霸权与帝国的形成 新王国时代(18-20王朝),埃及大规模的对外征服促进了奴隶制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大帝国 5.埃及帝国的分裂、复兴与衰亡 第三中间期,帝国分裂。后埃及(26-31王朝)复兴又衰落 6.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 在托勒密王朝和罗马、拜占廷帝国统治下,埃及确立了更加强化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奴隶制逐渐衰落并向封建制过度

简述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背景:新王国时期开始,阿蒙神祭司势力极度膨胀,在政治经济领域实力增长迅速,开始不甘心依附于王权,进而与以法老为代表的王权相抗衡,直至插手王室内部斗争,逐渐危害到王权和其他奴隶主的利益。

内容:首先恢复对拉神的崇拜,继而废除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神庙财产,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埃赫塔吞(阿马尔那),同时提拔许多出身中下奴隶主阶层的人担任高级官吏。

实质:王权联合军事行政奴隶主、中小奴隶主等各个世俗奴隶主阶级在宗教改革的外衣下反对神庙势力过度膨胀,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斗争。

失败原因:第一,阿蒙神庙及其背后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并且富于斗争经验。第二,改革期间对外战争的停止损害了起初支持改革的军队和一些世俗奴隶主的利益,导致他们丧失了对改革的热情,进而改革阵营内部甚至王室成员都发生分裂。第三,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普通民众负担,同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因此改革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第二部分 西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指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于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两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巴比伦与亚述帝国。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

苏美尔

古地区名。在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早期居民为苏美尔人。约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出现过一些奴隶制城邦,彼此长期混战,先后称霸。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征服南部各城邦,建立苏美尔国家,定都乌鲁克城。约在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末为阿卡德所灭。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创造者。首先创造楔形文字。

阿卡德

阿巴斯·马哈茂德·阿卡德():埃及现代著名伊斯兰学者、诗人、评论家。《穆罕默德的天才》和《欧麦尔的天才》的作者。王国名,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奴隶制国家。地区名,阿卡德地区古代地区,在今伊拉克中北部,是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故乡。

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史诗》(又称基尔麦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流传下来。这是一部关于统治着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地区苏美尔(Sumer)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克(Uruk)英雄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赞歌,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来自四大古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文学作品。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作品早200到400年。

记载大洪水章节的一块泥板历史《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出现以来的2000年中有出现很多版本,包括了4种语言: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

5,乌鲁卡吉那

苏美尔城市国家拉伽什国王乌鲁卡基那于公元前2378年进行的改革。为迄今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改革。改革目的是为了缓和内部矛盾,以加强城邦政权对奴隶实行专政的职能。内容包括减轻赋税、限制制备奴役、改善无权者处境、禁偷盗抢劫等,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向贵族妥协并维护其利益的弊端。前2371年因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的入侵而中止改革的原因

外部苏美尔各邦的斗争加剧了社会矛盾,内部拉伽什的国王卢伽尔安达实行暴政,激起了广大平民的暴动。公元前2378年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推翻卢伽尔安达的统治,成为新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和加强统治,乌鲁卡基那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

1、扩大公民权的范围,将公民人数由3600人增加到36000人。

2、取消了王室派往牧场、渔场的监督,撤除了税吏。

3、恢复庙产,减轻人民的宗教费用。 乌尔卡基那将卢伽尔安达及其妻子霸占的神庙土地和建筑归还给神庙,取消改革前向部分僧侣征收的捐税。

4、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的条件,释放因债务而被奴役或遭拘禁的平民。

5、禁止暴利、盗窃、残杀、囤积居奇,防备饥馑。禁止欺凌孤寡等。

6、改革军事制度,建立以平民为军队主力的制度,由平民组成的步兵代替由贵族组成的战车兵。

7、禁止贵族强行以低价购入平民的房屋、土地、牲畜。

8、兴修水利工程。

改革的意义

改革打击了贵族的寡头势力,减轻了平民负担,有利于平民;扩大了公民人数;废除了先前的种种弊政,实际上是对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成果的承认,但同时又向祭司贵族妥协,从而王权被削弱。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折叠最后结果

乌鲁卡基那执政第四年,拉伽什被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率军队攻克,改革失败 萨尔贡

公元前24世纪阿卡德帝国的开创者,杰出的军事统帅。

楔形文字

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国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这两个语言是与苏美尔语无关的印欧语系。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差异相当多。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使用芦苇杆或木棒来压印在泥板上来方便书写,因此文字笔画大都为具三角形的线条,而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为音节符号。

英语的cuneiform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 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ةباتك ةيرامسم‎"(haṭṭ mismari,意思是"钉头文字"

赫梯法典

是赫梯历史上重要文献之一。它的编撰始于赫梯古王国时期,很可能先后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进行了重新编撰和修订。赫梯法典的条款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国家义务的履行和婚姻关系等各个方面,明确了各种买卖、租借和雇佣的价格、多项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量刑等内容。较之赫梯法典不同时期的版本,我们看到,量刑的轻重有了明显的变化,死刑的运用仅限个别情况,特别是在有的条款中,死刑后来可以被罚金取代,国王的裁决可以是死刑或者豁免死罪。《赫梯法典》是赫梯人所遵循的重要行为准则,是认识赫梯国家社会经济和法律文化的一篇重要文献。

加喜特人

西亚两河流域古代王朝。公元前16世纪由加喜特人,克喜特人,喀西特人 (Kassites)建立。又称加喜特巴比伦、巴比伦第三王朝

库都路

加喜特国王将王室地产和一些劳动人员分给私人,这些对象大多数都是巴比伦尼亚的贵族和官吏,完全豁免赋税和徭役,从而保证王室军队。国王禁止王家各级机关侵害这种权利,为保障边界,通常设立一种称之为"库都路"的界石。这些受封土地的人结

成一种公社,成为加喜特巴比伦尼亚的重要支柱,同时期,神庙也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亚述

亚述(Assyria)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属于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此建立亚述尔城后逐渐形成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城邦。

犹太教

犹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天启宗教)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妥拉),即圣经的前五卷书。托拉,英文:Torah。

犹太教信奉的是耶和华神,希伯来语称"הוהי"。

托拉广义上指耶和华神启示给以色列人的真义,亦指耶和华神启示给人类教导与指引。狭义上指《旧约》的首五卷(犹太人不称旧约),又称律法书或《摩西五经》即《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犹太教(Judaism),旧称挑筋教、蓝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同时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不一样,犹太教普世性较弱,不主动到外族人中传教,坚持皈依犹太教者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他们"传教"的对象是已经不遵守犹太教规的犹太人。这些人可能是因为居住在没有其他犹太人的地方而入乡随俗,或与外教的人结婚。传教者鼓励他们重新遵守犹太习性。

12,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英文:Zoroastrianism,波斯文:انسيدزم)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称为"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塔》,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

(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

马尔都克

都克,巴比伦主神。被认为是恩奇的长子,其名字是"暴风雨之子"的意思,在《圣经》中他起初是暴风雨之神,西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崛起后,马尔都克一跃成为众神之首,被巴比伦人尊为众神之主、万王之王。

根据创世史诗,马尔都克勇敢迎战提阿马特,他因此得到了众神授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决定人类命运的特权。在他身上,各种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是万物的创造者,正义和法律的保护神。他还是洞悉众神之心的智者,使死者复生的法师。总之,他是巴比伦诸神之尊。

巴别塔

巴别塔,或称巴贝塔、巴比伦塔、通天塔。宗教传说中高塔

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之囚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间,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的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这些人称为巴比伦之囚。

居鲁士

居鲁士二世(英语:Cyrus II of Persia,波斯语:شوروک گرز‎ب;古希腊语:Κύρος;约前600年或前576年-前530年)即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他以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小首领起家,经过一系列的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统一了大部分的古中东,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国。今天,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国父"。

简述鉄列平改革

背景

改革的背景是赫梯帝国长达数十年的王位争夺内战。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

改革确定了王位首先由长子继承,无长子则依次由其他王子按照年龄大小顺序继承,如没有王子则由长女婿继承。规定王室内部纠纷由彭库斯会议(公民会议)裁决,国王不得任意杀戮兄弟姐妹。

折叠编辑本段成效

改革调整了王室内部关系,巩固了王权,使赫梯国家日益强大。

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期,是赫梯最强盛的时期。此间,赫梯人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并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机,夺取埃及的领地,与埃及争霸。

18,简述苏美尔城市国家的政治制度

19,乌鲁卡吉那改革

改革的原因编辑

外部苏美尔各邦的斗争加剧了社会矛盾,内部拉伽什的国王卢伽尔安达实行暴政,激起了广大平民的暴动。公元前2378年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推翻卢伽尔安达的统治,成为新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和加强统治,乌鲁卡基那进行了改革。 改革的内容编辑

1、扩大公民权的范围,将公民人数由3600人增加到36000人。[1]

2、取消了王室派往牧场、渔场的监督,撤除了税吏。

3、恢复庙产,减轻人民的宗教费用。 乌尔卡基那将卢伽尔安达及其妻子霸占的神庙土地和建筑归还给神庙,取消改革前向部分僧侣征收的捐税。

4、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的条件,释放因债务而被奴役或遭拘禁的平民。

5、禁止暴利、盗窃、残杀、囤积居奇,防备饥馑。禁止欺凌孤寡等。

6、改革军事制度,建立以平民为军队主力的制度,由平民组成的步兵代替由贵族组成的战车兵。

7、禁止贵族强行以低价购入平民的房屋、土地、牲畜。

8、兴修水利工程。

改革的意义编辑

改革打击了贵族的寡头势力,减轻了平民负担,有利于平民;扩大了公民人数;废除了先前的种种弊政,实际上是对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成果的承认,但同时又向祭司贵族妥协,从而王权被削弱。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 最后结果编辑

乌鲁卡基那执政第四年,拉伽什被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率军队攻克,改革失败。 20,大流士改革

内容:(1)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行省设总督,掌握行政、司法和税收大权,每年按中央规定,交纳税赋;(2)在波斯帝国划分五个军区,军区将领掌握兵权,与总督互不隶属,相互监督,各自对国王负责;(3)中央统一铸造金币,通行全国,行省可以铸造银币,自治市可以铸造铜币;(4)修筑驿道。

影响:大流士通过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巩固了波斯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帝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交流。

21论述汉莫拉比法典及其所反映的社会

古巴比伦王国的成文法典,古代社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在位时间制定的。原文刻在黑色的玄武石上,上面是浮雕,下面的法典内容。法典分为序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有282条法律条文,内容广泛,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社会风貌、社会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关系。

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在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还有自由民。巴比伦社会里自由民还包括租种土地的小农。他们也受着奴隶主的沉重剥削,他们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缴给出租土地的奴隶主。

22论述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 段,它庞大的版图包括了两河、埃及和印度河这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 希腊的边缘。它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如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 制度以及宗教政策等,把这些古代文明地区和其他相对落后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 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此之前,埃及文明与两河文明是比较隔绝的,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和亚述帝国的版图虽也都曾跨越西亚、北非,但都未能像波斯那样,把两大文明地区通 过制度和政策维系在一起,长达200年之久,可是,波斯人毕竟是1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的游牧民族,当它君临北非、两河文明区时,尽管做出了努力,但也没能协调好被征服 地区间的关系;而西亚、北非两大文明区千百年来积淀的种种矛盾,同波斯帝国内部的 众多新矛盾(如民族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交织在一起时,更是波斯统治者无法解决 的难题。当腐败在波斯统治集团内部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时,波斯统治者丧失了创业之 初的活力,它的垮台和灭亡已经不可避免。波斯灭亡之后,代

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都从波斯帝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所以,波斯帝国既为西 亚北非的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第三部分 古代埃及

吠陀

吠陀,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2,摩可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摩诃婆罗多和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有10万“颂”(诗节),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是“印度的灵魂”

3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4阿育王

阿育王 Asoka,(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护法名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1] 他的祖父,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频头沙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着祖父的脚步前进,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称作“黑阿育王”时代。后来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扩张,后半生被称作“白阿育王”时代。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5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制度,亦称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地区的等级制度。由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地区原住民后推行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内涵保留在《梨俱吠陀》中。这一制度认为:梵天创造了“普鲁沙“,并用其身体创造出了从婆罗门到首陀罗,并认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级别。瓦尔那制度规定了各个社会等级间的权力和义务,流传在古代印度地区达千年之久,四个种姓后来又不断分化为许多小种姓(阇提制度),直到20世纪印度共和国建立后被废止,但仍在今天的南亚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

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

第一等级——婆罗门(Brahmana):掌管宗教文化权利的祭祀阶层,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罗阇尼亚(刹帝利)(早期写作Rajanya,后期写作Ksatriya):掌握行政军权的武士阶层,包括“王”在内;

第三等级——吠舍(Vaisya):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但多数人没有政治权利,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是社会生产的主体;

第四等级——首陀罗(Sudra):从事各种低贱职业,包括渔猎、重体力劳动等,是非再生族,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利。

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后来由于人种增加,规定种姓之间可通婚,但只准顺婚,反之,逆婚所生子女叫贱民,排斥在四个种姓之外,地位比首陀罗还低。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6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Brahmanism)是印度古代宗教,现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

婆罗门教

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

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7,耆那教

编辑

耆那教(qí nà jiào[1] ),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i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

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8佛教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1]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9,评价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激化了印度的阶级矛盾

10,试分析早期佛教的性质及佛教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因为当时佛教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第四部分 古代希腊

1,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也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2,赫西俄德

赫西俄德(古希腊语:Ἡζίοδος,英语:Hesiod)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原籍小亚细亚,出生于希腊比奥西亚境内的阿斯克拉村。从小靠自耕为生,他可能生活在前8世纪。从前5世纪开始文学史家就开始争论赫西俄德和荷马谁生活得更早,今天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赫西俄德更早。以长诗《工作与时日》《神谱》闻名于后世,被称为“希腊训谕诗之父”。

3,迈锡尼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

4城邦 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又译为“城市国家”。 5希洛特人

古斯巴达农奴,其身为国有。其人种的渊源已不可考,但他们可能是拉科尼亚(Laconia,斯巴达首府的周围区域)的原始居民。当他们的土地被数目少于他们的多里安人占领后,沦落为奴。西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征服麦西尼亚(Messenia)后,麦西尼亚人亦被贬为希洛人。希洛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发给个别的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一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由于斯巴达人在数量上居于劣势,经常惧怕希洛人暴动。每年斯巴达的掌政官(行政长官)在就职时,都会对希洛人宣战,如此便可杀害希洛人,而不触犯任何宗教上的禁忌。斯巴达秘密警察Krypteia的责任是巡逻拉科尼亚乡间,并将任何可能具有危险性的希洛人处死。斯巴达保守的外交政策,经常被归因于对希洛人叛乱的恐惧。在战争期间,希洛人伴随主人参加战斗,担任轻装部队,有时亦充任舰队中的划手。约在西元前370年时,伊巴密浓达(Epaminondas)光复了麦西尼亚,斯巴达遂丧失了麦西尼亚的希洛人。但希洛人制度在拉科尼亚仍继续实施,迄西元前2世纪时为止。

6,梭伦

梭伦(Solon, 前638年 - 前559年),生于雅典,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梭伦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

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的。他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7,庇西斯特拉图 8,克里斯提尼

克里斯提尼(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雅典城邦著名政治改革家。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又一次实行社会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它日后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国家行政机关;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前者各部落各选1人组成,轮流统帅军队,同时在政治上起重大作用。后者用于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

9,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 10,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希波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11,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雅典组织中希腊、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库设在提洛岛,故名“提洛同盟”。它的目的原是为继续对付波斯联合作战,后成为雅典称霸工具,又称“雅典海上同盟”。前454年同盟金库迁到雅典。公元前404年,由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雅典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12,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战争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13,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 (Philip II)西班牙语实际读音为:菲利普二世)(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菲利普一世 Philip I,1580年-1598年)。他的执政时期是西班牙历史上

最强盛的时代。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国力达到巅峰,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最终未能成功。

14,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城,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征服者。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他的远征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

15,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希腊语:ΗΡΟΔΟΣΟ΢),公元前5世纪(约前480年─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Ἱζηορίαι)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16,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希腊文Θοσκσδίδης 英文Thucydides,公元前471~公元前400)古希腊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将军, 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因其严格的标准的证据收集工作,客观的分析因果关系,被称为“历史科学”之父。因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国家之间的政治行为与产生的后果建立在恐惧情感与利益基础之上,他也被称为“政治现实主义学派”之父。当今许多大学与军事学院学习研究他的著作。著作中的米洛斯岛的对话(Melian dialogue)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开创性工作,而伯里克利的葬演说

(Pericles' Funeral Oration)值得政治理论、历史科学广泛研究。修昔底德对瘟疫、屠杀和内战中人性的理解进行了讨论。

17,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希腊语:΢ωκράηης,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酒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18,柏拉图

柏拉图(Plato,Πλάηων, 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19,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1]

20,简述斯巴达政体

寡头制:指极少数人执掌的政权。在古希腊,指奴隶主贵族中的极少数人独揽政权的政体,典型如斯巴达,由2个国王、28个长老和5个检察官掌握实权。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它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

21,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政的局面,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到达黄金时代!

22,简述城邦的特征

城邦的含义: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

特征:独立自主、小国寡民

性质: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

23,论述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②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③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是公民大会常设机构,闭会期间处理日常事务,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④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⑤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⑥剥夺议事会的政治权力.使之分别归属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此后,战神

山议事会只审理带有宗教性质的案件和事务.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和五百人会议摆脱了战神山议事会的牵制,完全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

⑦作用限制取得雅典公民身份的范围.公元前451年规定,凡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说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

24,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

:它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氏族贵族与平民斗争和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调整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的需要。 雅典民主政治 即古希腊雅典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它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氏族贵族与平民斗争和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早在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氏族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公元前594年由双方共同选出的仲裁人梭伦实行改革,废除了债务奴役制,提高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7世纪末---公元前527年)及其后裔的僭主统治(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0年,中有两次间断)客观上打击了氏族贵族,改善了作为公民主体的小农的经济地位,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梯尼改革,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国家的行政单位,削弱了氏族贵族在各方面的影响,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波斯战争的胜利,大大促进了雅典奴隶占有制经济的发展,引起雅典公民内部不同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公元前462年(或公元前441年)的厄菲阿尔特和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的改革。这些改革剥夺了由御任的执政官组成的贵族会议的权力,将其权力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从而使民主政治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军事殖民制度、各种社会公益捐献和对公民发放津贴以及大兴土木,使占公民多数的小生产者享有得到一定保障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雅典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达到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的文化中心。

民主政治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希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希腊的经济类型 也决定了希腊的城邦制度 城邦制度与古中国的大一统局面不同 小国寡民的状态更适合民主的产生和存在

第五部分 古代罗马文明

1,罗慕路斯

罗慕路斯(Romulus,约前771年出生,约前717年逝世)与雷穆斯(Remus,约前771年出生,约前753年逝世)是罗马神话中罗马市的奠基人。在罗马神话中他们是一对双生子。

他们的母亲是女祭司雷亚·西尔维亚,他们的父亲是战神玛尔斯。按照普鲁塔克和蒂托·李维等的传统罗马历史记载罗穆卢斯是罗马王政时代的首位国王。

2,赛尔维乌斯改革

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传统归于塞尔维乌斯名下的所有改革措施不完全合乎历史真实,但有关这次改革主要内容的记载,符合当时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无可怀疑。

3,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和贵族间的斗争就开始了。因为平民是罗马军队的主力,所以在斗争中他们采取了有效的一招:“撤离运动”。即一有战事,他们就携带武器,离开罗马,搞得贵族们很狼狈。公元前494年的“第一次撤离运动”,罗马贵族不得不对平民做出第一次让步,“相传平民在这年获得推举保民官的权利。保民官有权否决行政长官侵害平民利益的命令,其本身神圣不可侵犯。同时出现平民会议,保民官由平民会议选举。”

公元前449年的“第三次撤离运动”,促使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由贵族和平民各5人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该法对限制贵族的专横有一定作用。与此同时,当时的两个执政官还被迫实施了一项法案,规定“平民会议”对罗马全民具有法律效力。从此平民会议开始具有“公民会议”的性质,它所通过的议案也能约束贵族。这样贵族也不得不放下架子,也去参加平民会议。公元前445年,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得通婚的限制。次年,罗马开始选举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规定平民可以当选。

公元前376—367年,平民连续支持两个好保民官,经过十年的斗争,终于迫使制定法案,规定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出身平民。此后不久,平民又逐渐取得担任大祭司长等高级官员的权利。至公元前326年,又通过了类似雅典“梭伦改革”的法案,废除债务奴役制(但逊色于“梭伦改革”)。

公元前287年,平民又进行了一次撤离运动,这次的斗争成果很大。出身平民的当时的独裁官霍滕西阿再次制定法案,规定平民会议的决议毋须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即对罗马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罗马共和国具有完整立法权的公民会议。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争取政治权利斗争的胜利结束。

罗马共和国建立以来,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整整进行了两个世纪,平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与“贵族”基本平等的权利。但因为罗马的高级官员都是无薪职,所以只有富裕平民才有财力担任高官。这样平民上层和原来的贵族合为了“新贵”。

原有的百人团会议和库里亚会议仍保留,库里亚会议基本已成摆设,百人团会议主要选举执政官等;平民会议主要选举保民官等。

元老院仍有广泛的权力,但里面已进入了有钱的平民。

纵观罗马这一时期的政局,应该属于民主政体,但比雅典逊色。总之共和时期的罗马是一种介于“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政体,有很多“民主”因素,但也有氏族贵族统治的残余。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完全的民主制”

4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Bella punica,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

公元前264~前146年,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1]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年-前241年),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年-前201年),三个中最著名的战争。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罗马则出兵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军驰援,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年-前146年),这是一场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最后迦太基战败惨遭屠城,领土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5,罗马行省制度

在古罗马时期,行省制度是在戴克里先皇帝实行四帝共治改革之前最基本的领土管理制度。行省(拉丁语:provincia、pl. provinciae)也是帝国领土在意大利半岛以外最高级的行政管理单位。今天英语的“省”(province)的语源也就来自于此。 管理行省的最高职务通常是由元老级别的官员担任,一般是前执政官(consul)或者前大法官(praetor)。但是后来的埃及是个例外,它是在克里奥帕特拉死后被奥古斯都并入帝国领土的,而其总督(governor)则是由一名骑士担任,对于那些谋求外放美差的元老们,或许这个人事安排惯例并不怎么让人满意。但是这个例外是独一无二的,也并不违反罗马法——埃及被认为是奥古斯都本人的私产,他对于埃及就像之前统治那里的希腊化国王们一样。

6,混合政体

混合政体[mixed government]即混合了民主(democracy),寡头(oligarchy)和君主(monarchy)制的混合政体。并有宪法约定何时采取民主,何时采取寡头,何时采取君主制。

7,前三头和后三头

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恺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对元老院,史称“前三头”。

公元前43年,安东尼、屋大维和雷必达在波伦尼亚附近会晤,达成协议,史称后三头政治同盟。与前三头同盟的私人协议性质不同,后三头政治同盟后来获得罗马公民大会的承认,授权同盟颁布法令和任命高级官员,统治国家5年,因此具有公开和合法的性质。

8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拉丁文 Augustus的中译,复数型 Augusti)的原意为“神圣的”、“高贵的”,带有宗教与神学式的意味。它的阴性型为奥古斯塔(Augusta),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 希腊文的同义字是“΢εβαζηός、Sebastos”、或将拉丁语转写而成的“Augoustos”。一般奥古斯都最常用来指称第一位罗马帝国的皇帝“屋大维”;但奥古斯都也同样可以用作为罗马皇帝的头衔。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许多贵族也常使用奥古斯都当男子名,特别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境内。

9,元首制

古罗马的元首制,是拉丁文Principate此一政治制度的中文翻译。Principate源自于Princeps——直译为第一公民。由这位第一公民来领导国家的制度,就称为元首制。在罗马史的划分上,罗马的“元首制”始于公元前27年,终止于三世纪的末期。 10格拉古兄弟

格拉古兄弟是指提比略·格拉古(前168年-前133年)和盖约·格拉古(前154年-前121年)两兄弟,他们是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著名的政治家,平民派领袖。他们分别当选前133年及前123年、前122年的保民官,并各自在任期内领导了一场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而先后在保民官任上被杀。

11,三世纪危机

三世纪危机(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 时间:公元235年 — 公元284年奴隶制经济的衰落 从公元三世纪开始,罗马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这种全面的混乱现象,历史上称作“三世纪危机”

12,平贵斗争

13,李锡尼塞克斯图法

又称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罗马共和国前期的一项重要立法。

公元前376年,李锡尼·绥克斯图担任平民保民官,提出该法案。

主要内容为:1、平民所负的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偿还本金计算。2、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额定为500犹格(每犹格约合四分之一公顷)。3、在两名执政官中,一名应由平民担任。

该法案遭到贵族的反对,但平民坚持斗争,两位立法者连续十年都被选举为保民官,他们每年都提出这些法案。

公元前367年,全部法案终于被通过。

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要胜利。

14.格拉古改革

格拉古兄弟改革是古代罗马于公元前133~前121年间先后由格拉古兄弟推行的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活动。

格拉古兄弟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政治上打击了元老贵族派,揭开了内战时代的序幕。特别是盖约改革中,注意发展骑士利益,以及注意消除罗马人与意大利人政治差别的"同盟者"公民权问题,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折叠影响

公元前123和前122年,盖乌斯任保民官。他重申提比留的土地法,还提出了实行赈济城市贫民的粮食法和授与骑士司法权的审判法等内容广泛的法案:国家向平民廉价供应粮食;在亚细亚行省由包税人负责征收什一税;改组审理行省中官员违法案件的法庭;在迦太基故址设置殖民地;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等。其中有的被通过执行,但在迦太基设殖民地以及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的问题都遭反对。公元前121年,反对改革的元老贵族杀害了盖乌斯及其追随者3000余众。但盖乌斯提出的法案大多保留了下来。

格拉古兄弟改革,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广泛的改革运动,冲击了豪门贵族的统治,提出了罗马国家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于罗马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6,马略军事改革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失败后,罗马社会内部的斗争仍在继续,形成了所谓的贵族派和民主派。贵族派以保守的元老贵族为主体,民主派则是指那些凭借平民运动打击元老贵族、建立个人独裁统治的人。格拉古兄弟死后,元老院立即进行了针对改革的反攻倒算。

改革内容

马略一就任,就立即着手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他一反旧制,对已经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做法进行变更,并把之前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的一些临时性的,但却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从法律上予以固定。这些措施包括:

折叠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

马略放弃了早就难以为继的财产资格限制,规定凡是自愿且符合条件的罗马公民,包括无财产者都可以应募入伍。这样就解决了困扰罗马多年的因符合服役资格者不足而导致的兵源匮乏问题。

折叠延长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

在早期,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有时只有数月甚至数日。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以及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这实际上就是将罗马军队明确为一支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做,使得士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确保了士兵们的忠诚,也同时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役结合在了一起。

折叠改革军团组成,统一武器装备

之前的军团步兵被按照年龄和作战经验分成三个级别:青年兵(Hastati)、壮年兵(Principes)和后备兵(Triarii)。这三个兵种装备略有区别,被排成前后三排,军团的战术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线完成的。

马略去除了这一兵种分工,将所有的重装步兵统一为军团士兵(Legionarius),统一装备以投枪、短剑和拉丁长盾。同时他调整了军团的编组形式:每个罗马军团(Legio)由10个大队组成(Cohorts)。除第一大队由10个百人队(Centuria)组成外,其余大队由6个必要的连续性等级的百人队组成,每个百人队80人,由一名百夫长领导。同时,每两个百人队又被称为一个小队(Manipulus),由两个百人队中等级较高的那名百夫长统领。各个等级的部队都按照训练程度和作战经验的多寡编成,编号越小的单位作战能力越强,作战位置越靠前。此外,每个战斗单位都有自己的军旗和标志,每个军团都拥有自己的鹰徽--罗马的象征。此举无疑增强了每个单位的集体精神和荣誉感,丢失军旗或鹰徽甚至可能被处以十一抽杀律。

新的军团由原先的4500人增至6000人,战斗队则形变得更加多样,作战的灵活性和指挥效能得到加强,同时,还增加工兵和机械装备。而其他辅助角色,例如弓箭手、

抛石手、骑兵等,都由的罗马在各地的,不具有罗马公民权的同盟者提供,称为辅助部队(拉丁语:Auxilia)。

实行募兵制后,由于武器装备由国家统一配给,规格、样式统一,因而便于军队补给。再加上服役时间的延长,军队能够进行长期的正规训练,十分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这支经过马略严格训练和改造的军队帮助马略在战场上连连获胜。前105年,朱古达被马略的副将苏拉活捉,朱古达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之后,马略又转战高卢,痛击两股日耳曼力量:辛布里人(Cimbri)和条顿人(Teutons)。

折叠评价和影响

同样是为了解决兵源匮乏的问题,格拉古兄弟主要是通过增加能参军的公民数量(分配土地给无地者及扩大罗马公民权授予范围)来挽救古老的公民兵制度。然而这一古老制度只适用于城邦,却无法适应于当时正在急速扩张的罗马。马略则看到了这一制度的缺陷以及募兵制替代征兵制的必然性的情况下大胆进行改革。

马略的改革主要是军事上的,但是这些措施对罗马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改革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同时也使军队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为日后的军阀出现以及军事独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权力在统帅们之间辗转,罗马共和国历经了苏拉独裁,前三头同盟,恺撒和庞培的内战,后三头同盟以及屋大维和马克·安东尼的内战。期间,军队完全效忠的是统帅个人而非他们军旗上所写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军队完全成了统帅争夺权力的工具。

17论述罗马共和国政体

罗马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Comitia Tributa)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

罗马是最早尝试建立宪政的国家。在推翻王政统治后,罗马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共和政体形式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并进行了长达5个世纪的历史实践。罗马宪政制度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它主要体现为三大要素:以执政官为核心的行政长官制度,以政界精英为基础的元老院制度以及以全体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大会制度。这三大权力体系虽然没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三权鼎立”局面,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平衡。本着对权力进行制衡的精神,在建立行政长官制度的过程中,罗马确立了最高长官的选举制、短任期制和同僚协议制,从而奠定了共和国官制的三大原则基础。 18分析罗马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小邦发展成为地中海世界的庞大帝国

。 政治上:法律健全,依法治国,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废除债务奴隶制平民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 经济上:实行扩张移民,走奴役外籍奴隶制的道路,提高公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发达

军事上:实行公民兵制,兵源充足;重兵方阵制适合当时落后的作战方式。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古代埃及

法老

古埃及国王的尊称。原意为大宫殿。一般认为新王国第18王朝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习惯上把所有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自称阿蒙神和拉神之子,掌握最高统治权。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

美尼斯

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国王。他统一了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建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长期而辉煌影响的王国

美尼斯是第一位统一埃及的君主,不过不论他本人还是他的臣民都肯定没使用过“法老”这一称号,因为“法老”这个词是埃及古王国时期最后的首都所在地孟菲斯的王宫的希伯来语音译,跟随着喜克索人入侵而来到埃及的希伯来先民用这个词来称呼曾经住在那里的国王们。近代的人沿袭而使用“法老”这个词指代统治古埃及的君主。

美尼斯也许是我们能追溯到的最早的军事统帅,幸而对古埃及的考古研究已进行了200多年,学者们早已有能力准确的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为确定美尼斯所生活的年代也做了大量工作。早期的埃及学研究者倾向于夸大埃及文明的古老程度,商博良就曾推测美尼斯统一埃及的时间是公元前5867年。近代的研究者则求助于天文学和数学,得到了公元前2900年这样一个较少争议的结果。大多数最近的著作都把这一历史事件的年代确定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

孟菲斯

孟菲斯 即 孟斐斯。

孟斐斯是古埃及城市。位于今尼罗河三角洲南部,上下埃及交界的米特·拉辛纳村。其名称起源于第六王朝(约前 2345 ~前2181)国王佩皮一世的名为 Men-nefer 的金字塔,希腊人讹称为孟斐斯

4,尼罗河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尼罗鳄居于此地。尼罗河在印第安人语言叫月亮的眼泪 金字塔

金字塔与古埃及宗教有关 古埃及,宗教和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 觉得金字塔是太阳光从天上照到大地的摸样 另一种说法是金字塔是通向天国的阶梯 由神化身的国王死后就踩着这阶梯去天国

埃赫那吞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1379年-公元前1362年在位)。全名尼费尔萨普鲁拉·阿蒙霍泰普(阿蒙若非斯)。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子,最初三年是与父亲共治。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在位时进行宗教改革,立阿顿(或译阿吞)为新主神

7纳尔迈

纳尔迈调色板是一块盾形石板,出土于埃及的赫拉康波里斯,高63厘米,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统治的画面。左图:调色板正面,纳尔迈头戴白冠,右手高举权标,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敌人的头发。在国王的脚下,还有两名敌人正在狼狈逃窜。调色板的反面,纳尔迈头戴红冠,和他的随从一起巡视战场。他们的前面,横躺着十具被斩首的敌人的尸体。反面最下部分,象征着国王的公牛攻破了设防的城市,正在践踏着企图逃窜的敌人。 调色板最引人注意的是,正面的纳尔迈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两冠戴于一身,这在日后的埃及历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国统一的标志,而且有时两冠合一,被称为红白王冠。调色板被认为是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实证。

8底比斯

底比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千米处,横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首都。

底比斯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这里有著名的卡纳克和卢克索的神庙和宫殿,其中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古庙宇。底比斯西岸的山谷遍布着第十八至二十王朝间的多位法老和皇后的陵墓,被称为"帝王谷"和"帝后谷"。底比斯古城及其陵墓遗址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兴衰是整个古埃及兴衰的一个缩影。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孟苏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底比斯也因此闻名。在以后的岁月里,底比斯遭数次入侵,逐渐走向衰落。公元前27年,一场地震又使底比斯城里仅存的一些纪念性建筑瞬息间倾塌无遗。到了公元19世纪,只剩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断壁残垣。

卡纳克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870年,是埃及法老献给太阳神阿蒙和自然神、月亮神的庙宇。后经历代法老的不断修建,形成了一个长1.5千米、宽0.8千米的庞大建筑群。因附近村庄叫卡纳克,故神庙也以卡纳克命名。

9,卡叠什之战

卡迭石战役是埃及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的系列战役之一,公元前1285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领3500辆战车和近4名万战士,与赫梯(Hittites)国王穆瓦塔尔争夺赫梯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今泰勒奈比曼德,位于叙利亚霍姆斯城附近)。卡迭石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名 称

卡迭石战役

地 点

卡迭石附近的奥伦特河

时 间

约公元前1285年

参战方

埃及,赫梯

结 果

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参战方兵力

埃及共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

赫梯约3000辆双马战车,2万余人的兵力

主要指挥官

拉美西斯二世(埃及),穆瓦塔尔(赫梯)

10,象形文字

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后来被欧洲人称作Hiérpglyphe--这是希腊语“神圣”与“铭刻”组成的复合词,即“神的文字”。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文字是月神、计算与学问之神图特(Thoth)造的,和中国人“仓颉造字”的传说很相似。古埃及语属于闪-含语系埃及-科普特语族。这个语族最早的语言是古埃及语,就是我们见到的象形文字所记载的语言,到大约4世纪,它演变为科普特语。现在,科普特语还用在宗教仪式上。

11奥西里斯

奥西里斯神,是生命及死后主宰神。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死后化为奥西里斯神,在圣地阿拜多斯建造有奥西里斯神墓穴及神殿。后来奥西里斯信仰成为大众化信仰,阿拜多斯成为朝拜圣地。因护佑农作物丰盛,故以象征作物萌芽的嫩绿色面孔、手持连枷和弯钩的男人身形象出现。

12,伊西斯

古埃及守护死者的女神,亦为生命与健康之神。奥西里斯之妻,荷鲁斯之母,奈芙提斯的姐妹。她可以说是埃及神话中最重要亦最受欢迎的女神之一,古埃及人相信她是宇宙间最有魔力的魔术师,因为她知道太阳神的秘密名字。她保护荷鲁斯的儿子艾谢特;帮助奥西里斯复生,且帮助他管理冥城。 伊西斯斯是古埃及的主神之一,也是最原始的女神。深受古埃及人民的崇拜。 她是圣母的原型,她所激起的崇拜为后来圣母玛丽亚 (Virgin Mary) 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事实上,基督徒将她的一些特质影射在圣母玛莉亚的身上,就像一位充满爱的、坚强的母亲,伊西斯的这些特质吸引了西方

的人们也来崇仰她。伊西斯哺育荷鲁斯的形象,毫无疑问地,激发了许多圣母与圣婴画像的灵感。 伊西斯她是宇宙的创始之神瑞 (Re) 的嫡亲后代,是奥西里斯 (Osiris) 忠诚的妻子与妹妹,是荷鲁斯 (Horus) 的母亲。 作为埃及神话的主神,她的名气并不亚于希腊神话里的智慧与战神雅典娜,论美貌也不逊于埃及神话里的海伦

13,上埃及和下埃及

上埃及:埃及南部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包括开罗南郊以南直到苏丹边境的尼罗河谷地。 下埃及: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习惯上指开罗及其以北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14,拉美西斯大帝

埃及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誉为众神的宠儿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

15,维西尔

现代埃及学者引用阿拉伯语对古埃及宰相的称呼。古王国时期负责掌管行政、司法、经济和神庙等事务,也负责担任世俗法庭在中央的最高法官。该职位在新王国时被一分为二,其中之一主管上埃及和努比亚的事务,另一个分管下埃及和西亚的事务。前者权力较大,国王不在时可代行朝政。但其主要使命仍是执行法老的指令,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工具。

16希克索斯人

又译喜克索斯人、喜克索人。 古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以后,统一王国分裂,来自迦南的希克索斯人以阿瓦利斯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外族政权。希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是自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埃及化的过程。虽然他们在埃及有些破坏活动,但没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反而在吸收埃及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埃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从某种角度讲,希克索斯人的统治是对埃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希克索斯一词,来源于埃及语的希腊语翻译,意为“外国的统治者”。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古王国,指埃及以外的统治者(当时主要是努比亚的首领),到第12王朝早期专指叙利亚一巴勒斯坦的国王。第二中间期(第13至第17王朝)(公元前1786一前1567年),在埃及三角洲东北部建立政权的亚洲统治者中有几位国王用作王衔,并且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都灵王名册和公元前3世纪祭司马涅托也将这些亚洲统治者这样称呼。

简述古代埃及历史分期

.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化 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铜石并用文化,包括塔萨·巴达里文化、涅加达文化I和II。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形成了奴隶制的城市国家文明。 2.埃及统一王国的形成与分裂 公元前3100年开始统一,经早王朝(1-2王朝)到古王国时代(3-6王朝),形成了专制主义王国。第一中间期,埃及统一王国分裂?/p> 3.埃及王国的发展与衰落 中王国时代(11-12王朝)埃及重新统一,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第二中间期,埃及王国衰落,希克斯索人入侵 4.埃及的军事霸权与帝国的形成 新王国时代(18-20王朝),埃及大规模的对外征服促进了奴隶制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大帝国 5.埃及帝国的分裂、复兴与衰亡 第三中间期,帝国分裂。后埃及(26-31王朝)复兴又衰落 6.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 在托勒密王朝和罗马、拜占廷帝国统治下,埃及确立了更加强化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奴隶制逐渐衰落并向封建制过度

简述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背景:新王国时期开始,阿蒙神祭司势力极度膨胀,在政治经济领域实力增长迅速,开始不甘心依附于王权,进而与以法老为代表的王权相抗衡,直至插手王室内部斗争,逐渐危害到王权和其他奴隶主的利益。

内容:首先恢复对拉神的崇拜,继而废除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神庙财产,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埃赫塔吞(阿马尔那),同时提拔许多出身中下奴隶主阶层的人担任高级官吏。

实质:王权联合军事行政奴隶主、中小奴隶主等各个世俗奴隶主阶级在宗教改革的外衣下反对神庙势力过度膨胀,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斗争。

失败原因:第一,阿蒙神庙及其背后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并且富于斗争经验。第二,改革期间对外战争的停止损害了起初支持改革的军队和一些世俗奴隶主的利益,导致他们丧失了对改革的热情,进而改革阵营内部甚至王室成员都发生分裂。第三,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普通民众负担,同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因此改革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第二部分 西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指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于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两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巴比伦与亚述帝国。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

苏美尔

古地区名。在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早期居民为苏美尔人。约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出现过一些奴隶制城邦,彼此长期混战,先后称霸。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征服南部各城邦,建立苏美尔国家,定都乌鲁克城。约在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末为阿卡德所灭。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创造者。首先创造楔形文字。

阿卡德

阿巴斯·马哈茂德·阿卡德():埃及现代著名伊斯兰学者、诗人、评论家。《穆罕默德的天才》和《欧麦尔的天才》的作者。王国名,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奴隶制国家。地区名,阿卡德地区古代地区,在今伊拉克中北部,是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故乡。

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史诗》(又称基尔麦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流传下来。这是一部关于统治着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地区苏美尔(Sumer)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克(Uruk)英雄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赞歌,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来自四大古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文学作品。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作品早200到400年。

记载大洪水章节的一块泥板历史《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出现以来的2000年中有出现很多版本,包括了4种语言: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

5,乌鲁卡吉那

苏美尔城市国家拉伽什国王乌鲁卡基那于公元前2378年进行的改革。为迄今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改革。改革目的是为了缓和内部矛盾,以加强城邦政权对奴隶实行专政的职能。内容包括减轻赋税、限制制备奴役、改善无权者处境、禁偷盗抢劫等,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向贵族妥协并维护其利益的弊端。前2371年因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的入侵而中止改革的原因

外部苏美尔各邦的斗争加剧了社会矛盾,内部拉伽什的国王卢伽尔安达实行暴政,激起了广大平民的暴动。公元前2378年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推翻卢伽尔安达的统治,成为新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和加强统治,乌鲁卡基那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

1、扩大公民权的范围,将公民人数由3600人增加到36000人。

2、取消了王室派往牧场、渔场的监督,撤除了税吏。

3、恢复庙产,减轻人民的宗教费用。 乌尔卡基那将卢伽尔安达及其妻子霸占的神庙土地和建筑归还给神庙,取消改革前向部分僧侣征收的捐税。

4、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的条件,释放因债务而被奴役或遭拘禁的平民。

5、禁止暴利、盗窃、残杀、囤积居奇,防备饥馑。禁止欺凌孤寡等。

6、改革军事制度,建立以平民为军队主力的制度,由平民组成的步兵代替由贵族组成的战车兵。

7、禁止贵族强行以低价购入平民的房屋、土地、牲畜。

8、兴修水利工程。

改革的意义

改革打击了贵族的寡头势力,减轻了平民负担,有利于平民;扩大了公民人数;废除了先前的种种弊政,实际上是对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成果的承认,但同时又向祭司贵族妥协,从而王权被削弱。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折叠最后结果

乌鲁卡基那执政第四年,拉伽什被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率军队攻克,改革失败 萨尔贡

公元前24世纪阿卡德帝国的开创者,杰出的军事统帅。

楔形文字

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国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这两个语言是与苏美尔语无关的印欧语系。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差异相当多。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使用芦苇杆或木棒来压印在泥板上来方便书写,因此文字笔画大都为具三角形的线条,而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为音节符号。

英语的cuneiform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 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ةباتك ةيرامسم‎"(haṭṭ mismari,意思是"钉头文字"

赫梯法典

是赫梯历史上重要文献之一。它的编撰始于赫梯古王国时期,很可能先后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进行了重新编撰和修订。赫梯法典的条款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国家义务的履行和婚姻关系等各个方面,明确了各种买卖、租借和雇佣的价格、多项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量刑等内容。较之赫梯法典不同时期的版本,我们看到,量刑的轻重有了明显的变化,死刑的运用仅限个别情况,特别是在有的条款中,死刑后来可以被罚金取代,国王的裁决可以是死刑或者豁免死罪。《赫梯法典》是赫梯人所遵循的重要行为准则,是认识赫梯国家社会经济和法律文化的一篇重要文献。

加喜特人

西亚两河流域古代王朝。公元前16世纪由加喜特人,克喜特人,喀西特人 (Kassites)建立。又称加喜特巴比伦、巴比伦第三王朝

库都路

加喜特国王将王室地产和一些劳动人员分给私人,这些对象大多数都是巴比伦尼亚的贵族和官吏,完全豁免赋税和徭役,从而保证王室军队。国王禁止王家各级机关侵害这种权利,为保障边界,通常设立一种称之为"库都路"的界石。这些受封土地的人结

成一种公社,成为加喜特巴比伦尼亚的重要支柱,同时期,神庙也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亚述

亚述(Assyria)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属于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此建立亚述尔城后逐渐形成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城邦。

犹太教

犹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天启宗教)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妥拉),即圣经的前五卷书。托拉,英文:Torah。

犹太教信奉的是耶和华神,希伯来语称"הוהי"。

托拉广义上指耶和华神启示给以色列人的真义,亦指耶和华神启示给人类教导与指引。狭义上指《旧约》的首五卷(犹太人不称旧约),又称律法书或《摩西五经》即《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犹太教(Judaism),旧称挑筋教、蓝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同时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不一样,犹太教普世性较弱,不主动到外族人中传教,坚持皈依犹太教者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他们"传教"的对象是已经不遵守犹太教规的犹太人。这些人可能是因为居住在没有其他犹太人的地方而入乡随俗,或与外教的人结婚。传教者鼓励他们重新遵守犹太习性。

12,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英文:Zoroastrianism,波斯文:انسيدزم)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称为"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塔》,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

(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

马尔都克

都克,巴比伦主神。被认为是恩奇的长子,其名字是"暴风雨之子"的意思,在《圣经》中他起初是暴风雨之神,西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崛起后,马尔都克一跃成为众神之首,被巴比伦人尊为众神之主、万王之王。

根据创世史诗,马尔都克勇敢迎战提阿马特,他因此得到了众神授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决定人类命运的特权。在他身上,各种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是万物的创造者,正义和法律的保护神。他还是洞悉众神之心的智者,使死者复生的法师。总之,他是巴比伦诸神之尊。

巴别塔

巴别塔,或称巴贝塔、巴比伦塔、通天塔。宗教传说中高塔

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之囚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间,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的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这些人称为巴比伦之囚。

居鲁士

居鲁士二世(英语:Cyrus II of Persia,波斯语:شوروک گرز‎ب;古希腊语:Κύρος;约前600年或前576年-前530年)即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他以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小首领起家,经过一系列的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统一了大部分的古中东,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国。今天,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国父"。

简述鉄列平改革

背景

改革的背景是赫梯帝国长达数十年的王位争夺内战。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

改革确定了王位首先由长子继承,无长子则依次由其他王子按照年龄大小顺序继承,如没有王子则由长女婿继承。规定王室内部纠纷由彭库斯会议(公民会议)裁决,国王不得任意杀戮兄弟姐妹。

折叠编辑本段成效

改革调整了王室内部关系,巩固了王权,使赫梯国家日益强大。

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期,是赫梯最强盛的时期。此间,赫梯人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并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机,夺取埃及的领地,与埃及争霸。

18,简述苏美尔城市国家的政治制度

19,乌鲁卡吉那改革

改革的原因编辑

外部苏美尔各邦的斗争加剧了社会矛盾,内部拉伽什的国王卢伽尔安达实行暴政,激起了广大平民的暴动。公元前2378年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推翻卢伽尔安达的统治,成为新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和加强统治,乌鲁卡基那进行了改革。 改革的内容编辑

1、扩大公民权的范围,将公民人数由3600人增加到36000人。[1]

2、取消了王室派往牧场、渔场的监督,撤除了税吏。

3、恢复庙产,减轻人民的宗教费用。 乌尔卡基那将卢伽尔安达及其妻子霸占的神庙土地和建筑归还给神庙,取消改革前向部分僧侣征收的捐税。

4、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的条件,释放因债务而被奴役或遭拘禁的平民。

5、禁止暴利、盗窃、残杀、囤积居奇,防备饥馑。禁止欺凌孤寡等。

6、改革军事制度,建立以平民为军队主力的制度,由平民组成的步兵代替由贵族组成的战车兵。

7、禁止贵族强行以低价购入平民的房屋、土地、牲畜。

8、兴修水利工程。

改革的意义编辑

改革打击了贵族的寡头势力,减轻了平民负担,有利于平民;扩大了公民人数;废除了先前的种种弊政,实际上是对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成果的承认,但同时又向祭司贵族妥协,从而王权被削弱。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 最后结果编辑

乌鲁卡基那执政第四年,拉伽什被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率军队攻克,改革失败。 20,大流士改革

内容:(1)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行省设总督,掌握行政、司法和税收大权,每年按中央规定,交纳税赋;(2)在波斯帝国划分五个军区,军区将领掌握兵权,与总督互不隶属,相互监督,各自对国王负责;(3)中央统一铸造金币,通行全国,行省可以铸造银币,自治市可以铸造铜币;(4)修筑驿道。

影响:大流士通过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巩固了波斯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帝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交流。

21论述汉莫拉比法典及其所反映的社会

古巴比伦王国的成文法典,古代社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在位时间制定的。原文刻在黑色的玄武石上,上面是浮雕,下面的法典内容。法典分为序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有282条法律条文,内容广泛,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社会风貌、社会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关系。

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在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还有自由民。巴比伦社会里自由民还包括租种土地的小农。他们也受着奴隶主的沉重剥削,他们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缴给出租土地的奴隶主。

22论述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 段,它庞大的版图包括了两河、埃及和印度河这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 希腊的边缘。它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如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 制度以及宗教政策等,把这些古代文明地区和其他相对落后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 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此之前,埃及文明与两河文明是比较隔绝的,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和亚述帝国的版图虽也都曾跨越西亚、北非,但都未能像波斯那样,把两大文明地区通 过制度和政策维系在一起,长达200年之久,可是,波斯人毕竟是1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的游牧民族,当它君临北非、两河文明区时,尽管做出了努力,但也没能协调好被征服 地区间的关系;而西亚、北非两大文明区千百年来积淀的种种矛盾,同波斯帝国内部的 众多新矛盾(如民族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交织在一起时,更是波斯统治者无法解决 的难题。当腐败在波斯统治集团内部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时,波斯统治者丧失了创业之 初的活力,它的垮台和灭亡已经不可避免。波斯灭亡之后,代

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都从波斯帝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所以,波斯帝国既为西 亚北非的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第三部分 古代埃及

吠陀

吠陀,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2,摩可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摩诃婆罗多和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有10万“颂”(诗节),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是“印度的灵魂”

3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4阿育王

阿育王 Asoka,(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护法名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1] 他的祖父,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频头沙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着祖父的脚步前进,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称作“黑阿育王”时代。后来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扩张,后半生被称作“白阿育王”时代。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5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制度,亦称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地区的等级制度。由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地区原住民后推行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内涵保留在《梨俱吠陀》中。这一制度认为:梵天创造了“普鲁沙“,并用其身体创造出了从婆罗门到首陀罗,并认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级别。瓦尔那制度规定了各个社会等级间的权力和义务,流传在古代印度地区达千年之久,四个种姓后来又不断分化为许多小种姓(阇提制度),直到20世纪印度共和国建立后被废止,但仍在今天的南亚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

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

第一等级——婆罗门(Brahmana):掌管宗教文化权利的祭祀阶层,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罗阇尼亚(刹帝利)(早期写作Rajanya,后期写作Ksatriya):掌握行政军权的武士阶层,包括“王”在内;

第三等级——吠舍(Vaisya):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但多数人没有政治权利,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是社会生产的主体;

第四等级——首陀罗(Sudra):从事各种低贱职业,包括渔猎、重体力劳动等,是非再生族,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利。

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后来由于人种增加,规定种姓之间可通婚,但只准顺婚,反之,逆婚所生子女叫贱民,排斥在四个种姓之外,地位比首陀罗还低。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6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Brahmanism)是印度古代宗教,现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

婆罗门教

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

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7,耆那教

编辑

耆那教(qí nà jiào[1] ),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i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

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8佛教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1]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9,评价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激化了印度的阶级矛盾

10,试分析早期佛教的性质及佛教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因为当时佛教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第四部分 古代希腊

1,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也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2,赫西俄德

赫西俄德(古希腊语:Ἡζίοδος,英语:Hesiod)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原籍小亚细亚,出生于希腊比奥西亚境内的阿斯克拉村。从小靠自耕为生,他可能生活在前8世纪。从前5世纪开始文学史家就开始争论赫西俄德和荷马谁生活得更早,今天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赫西俄德更早。以长诗《工作与时日》《神谱》闻名于后世,被称为“希腊训谕诗之父”。

3,迈锡尼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

4城邦 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又译为“城市国家”。 5希洛特人

古斯巴达农奴,其身为国有。其人种的渊源已不可考,但他们可能是拉科尼亚(Laconia,斯巴达首府的周围区域)的原始居民。当他们的土地被数目少于他们的多里安人占领后,沦落为奴。西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征服麦西尼亚(Messenia)后,麦西尼亚人亦被贬为希洛人。希洛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发给个别的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一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由于斯巴达人在数量上居于劣势,经常惧怕希洛人暴动。每年斯巴达的掌政官(行政长官)在就职时,都会对希洛人宣战,如此便可杀害希洛人,而不触犯任何宗教上的禁忌。斯巴达秘密警察Krypteia的责任是巡逻拉科尼亚乡间,并将任何可能具有危险性的希洛人处死。斯巴达保守的外交政策,经常被归因于对希洛人叛乱的恐惧。在战争期间,希洛人伴随主人参加战斗,担任轻装部队,有时亦充任舰队中的划手。约在西元前370年时,伊巴密浓达(Epaminondas)光复了麦西尼亚,斯巴达遂丧失了麦西尼亚的希洛人。但希洛人制度在拉科尼亚仍继续实施,迄西元前2世纪时为止。

6,梭伦

梭伦(Solon, 前638年 - 前559年),生于雅典,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梭伦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

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的。他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7,庇西斯特拉图 8,克里斯提尼

克里斯提尼(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雅典城邦著名政治改革家。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又一次实行社会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它日后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国家行政机关;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前者各部落各选1人组成,轮流统帅军队,同时在政治上起重大作用。后者用于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

9,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 10,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希波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11,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雅典组织中希腊、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库设在提洛岛,故名“提洛同盟”。它的目的原是为继续对付波斯联合作战,后成为雅典称霸工具,又称“雅典海上同盟”。前454年同盟金库迁到雅典。公元前404年,由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雅典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12,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战争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13,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 (Philip II)西班牙语实际读音为:菲利普二世)(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菲利普一世 Philip I,1580年-1598年)。他的执政时期是西班牙历史上

最强盛的时代。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国力达到巅峰,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最终未能成功。

14,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城,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征服者。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他的远征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

15,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希腊语:ΗΡΟΔΟΣΟ΢),公元前5世纪(约前480年─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Ἱζηορίαι)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16,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希腊文Θοσκσδίδης 英文Thucydides,公元前471~公元前400)古希腊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将军, 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因其严格的标准的证据收集工作,客观的分析因果关系,被称为“历史科学”之父。因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国家之间的政治行为与产生的后果建立在恐惧情感与利益基础之上,他也被称为“政治现实主义学派”之父。当今许多大学与军事学院学习研究他的著作。著作中的米洛斯岛的对话(Melian dialogue)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开创性工作,而伯里克利的葬演说

(Pericles' Funeral Oration)值得政治理论、历史科学广泛研究。修昔底德对瘟疫、屠杀和内战中人性的理解进行了讨论。

17,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希腊语:΢ωκράηης,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酒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18,柏拉图

柏拉图(Plato,Πλάηων, 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19,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1]

20,简述斯巴达政体

寡头制:指极少数人执掌的政权。在古希腊,指奴隶主贵族中的极少数人独揽政权的政体,典型如斯巴达,由2个国王、28个长老和5个检察官掌握实权。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它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

21,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政的局面,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到达黄金时代!

22,简述城邦的特征

城邦的含义: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

特征:独立自主、小国寡民

性质: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

23,论述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②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③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是公民大会常设机构,闭会期间处理日常事务,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④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⑤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⑥剥夺议事会的政治权力.使之分别归属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此后,战神

山议事会只审理带有宗教性质的案件和事务.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和五百人会议摆脱了战神山议事会的牵制,完全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

⑦作用限制取得雅典公民身份的范围.公元前451年规定,凡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说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

24,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

:它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氏族贵族与平民斗争和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调整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的需要。 雅典民主政治 即古希腊雅典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它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氏族贵族与平民斗争和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早在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氏族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公元前594年由双方共同选出的仲裁人梭伦实行改革,废除了债务奴役制,提高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7世纪末---公元前527年)及其后裔的僭主统治(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0年,中有两次间断)客观上打击了氏族贵族,改善了作为公民主体的小农的经济地位,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梯尼改革,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国家的行政单位,削弱了氏族贵族在各方面的影响,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波斯战争的胜利,大大促进了雅典奴隶占有制经济的发展,引起雅典公民内部不同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公元前462年(或公元前441年)的厄菲阿尔特和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的改革。这些改革剥夺了由御任的执政官组成的贵族会议的权力,将其权力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从而使民主政治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军事殖民制度、各种社会公益捐献和对公民发放津贴以及大兴土木,使占公民多数的小生产者享有得到一定保障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雅典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达到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的文化中心。

民主政治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希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希腊的经济类型 也决定了希腊的城邦制度 城邦制度与古中国的大一统局面不同 小国寡民的状态更适合民主的产生和存在

第五部分 古代罗马文明

1,罗慕路斯

罗慕路斯(Romulus,约前771年出生,约前717年逝世)与雷穆斯(Remus,约前771年出生,约前753年逝世)是罗马神话中罗马市的奠基人。在罗马神话中他们是一对双生子。

他们的母亲是女祭司雷亚·西尔维亚,他们的父亲是战神玛尔斯。按照普鲁塔克和蒂托·李维等的传统罗马历史记载罗穆卢斯是罗马王政时代的首位国王。

2,赛尔维乌斯改革

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传统归于塞尔维乌斯名下的所有改革措施不完全合乎历史真实,但有关这次改革主要内容的记载,符合当时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无可怀疑。

3,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和贵族间的斗争就开始了。因为平民是罗马军队的主力,所以在斗争中他们采取了有效的一招:“撤离运动”。即一有战事,他们就携带武器,离开罗马,搞得贵族们很狼狈。公元前494年的“第一次撤离运动”,罗马贵族不得不对平民做出第一次让步,“相传平民在这年获得推举保民官的权利。保民官有权否决行政长官侵害平民利益的命令,其本身神圣不可侵犯。同时出现平民会议,保民官由平民会议选举。”

公元前449年的“第三次撤离运动”,促使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由贵族和平民各5人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该法对限制贵族的专横有一定作用。与此同时,当时的两个执政官还被迫实施了一项法案,规定“平民会议”对罗马全民具有法律效力。从此平民会议开始具有“公民会议”的性质,它所通过的议案也能约束贵族。这样贵族也不得不放下架子,也去参加平民会议。公元前445年,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得通婚的限制。次年,罗马开始选举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规定平民可以当选。

公元前376—367年,平民连续支持两个好保民官,经过十年的斗争,终于迫使制定法案,规定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出身平民。此后不久,平民又逐渐取得担任大祭司长等高级官员的权利。至公元前326年,又通过了类似雅典“梭伦改革”的法案,废除债务奴役制(但逊色于“梭伦改革”)。

公元前287年,平民又进行了一次撤离运动,这次的斗争成果很大。出身平民的当时的独裁官霍滕西阿再次制定法案,规定平民会议的决议毋须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即对罗马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罗马共和国具有完整立法权的公民会议。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争取政治权利斗争的胜利结束。

罗马共和国建立以来,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整整进行了两个世纪,平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与“贵族”基本平等的权利。但因为罗马的高级官员都是无薪职,所以只有富裕平民才有财力担任高官。这样平民上层和原来的贵族合为了“新贵”。

原有的百人团会议和库里亚会议仍保留,库里亚会议基本已成摆设,百人团会议主要选举执政官等;平民会议主要选举保民官等。

元老院仍有广泛的权力,但里面已进入了有钱的平民。

纵观罗马这一时期的政局,应该属于民主政体,但比雅典逊色。总之共和时期的罗马是一种介于“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政体,有很多“民主”因素,但也有氏族贵族统治的残余。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完全的民主制”

4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Bella punica,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

公元前264~前146年,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1]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年-前241年),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年-前201年),三个中最著名的战争。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罗马则出兵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军驰援,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年-前146年),这是一场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最后迦太基战败惨遭屠城,领土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5,罗马行省制度

在古罗马时期,行省制度是在戴克里先皇帝实行四帝共治改革之前最基本的领土管理制度。行省(拉丁语:provincia、pl. provinciae)也是帝国领土在意大利半岛以外最高级的行政管理单位。今天英语的“省”(province)的语源也就来自于此。 管理行省的最高职务通常是由元老级别的官员担任,一般是前执政官(consul)或者前大法官(praetor)。但是后来的埃及是个例外,它是在克里奥帕特拉死后被奥古斯都并入帝国领土的,而其总督(governor)则是由一名骑士担任,对于那些谋求外放美差的元老们,或许这个人事安排惯例并不怎么让人满意。但是这个例外是独一无二的,也并不违反罗马法——埃及被认为是奥古斯都本人的私产,他对于埃及就像之前统治那里的希腊化国王们一样。

6,混合政体

混合政体[mixed government]即混合了民主(democracy),寡头(oligarchy)和君主(monarchy)制的混合政体。并有宪法约定何时采取民主,何时采取寡头,何时采取君主制。

7,前三头和后三头

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恺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对元老院,史称“前三头”。

公元前43年,安东尼、屋大维和雷必达在波伦尼亚附近会晤,达成协议,史称后三头政治同盟。与前三头同盟的私人协议性质不同,后三头政治同盟后来获得罗马公民大会的承认,授权同盟颁布法令和任命高级官员,统治国家5年,因此具有公开和合法的性质。

8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拉丁文 Augustus的中译,复数型 Augusti)的原意为“神圣的”、“高贵的”,带有宗教与神学式的意味。它的阴性型为奥古斯塔(Augusta),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 希腊文的同义字是“΢εβαζηός、Sebastos”、或将拉丁语转写而成的“Augoustos”。一般奥古斯都最常用来指称第一位罗马帝国的皇帝“屋大维”;但奥古斯都也同样可以用作为罗马皇帝的头衔。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许多贵族也常使用奥古斯都当男子名,特别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境内。

9,元首制

古罗马的元首制,是拉丁文Principate此一政治制度的中文翻译。Principate源自于Princeps——直译为第一公民。由这位第一公民来领导国家的制度,就称为元首制。在罗马史的划分上,罗马的“元首制”始于公元前27年,终止于三世纪的末期。 10格拉古兄弟

格拉古兄弟是指提比略·格拉古(前168年-前133年)和盖约·格拉古(前154年-前121年)两兄弟,他们是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著名的政治家,平民派领袖。他们分别当选前133年及前123年、前122年的保民官,并各自在任期内领导了一场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而先后在保民官任上被杀。

11,三世纪危机

三世纪危机(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 时间:公元235年 — 公元284年奴隶制经济的衰落 从公元三世纪开始,罗马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这种全面的混乱现象,历史上称作“三世纪危机”

12,平贵斗争

13,李锡尼塞克斯图法

又称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罗马共和国前期的一项重要立法。

公元前376年,李锡尼·绥克斯图担任平民保民官,提出该法案。

主要内容为:1、平民所负的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偿还本金计算。2、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额定为500犹格(每犹格约合四分之一公顷)。3、在两名执政官中,一名应由平民担任。

该法案遭到贵族的反对,但平民坚持斗争,两位立法者连续十年都被选举为保民官,他们每年都提出这些法案。

公元前367年,全部法案终于被通过。

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要胜利。

14.格拉古改革

格拉古兄弟改革是古代罗马于公元前133~前121年间先后由格拉古兄弟推行的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活动。

格拉古兄弟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政治上打击了元老贵族派,揭开了内战时代的序幕。特别是盖约改革中,注意发展骑士利益,以及注意消除罗马人与意大利人政治差别的"同盟者"公民权问题,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折叠影响

公元前123和前122年,盖乌斯任保民官。他重申提比留的土地法,还提出了实行赈济城市贫民的粮食法和授与骑士司法权的审判法等内容广泛的法案:国家向平民廉价供应粮食;在亚细亚行省由包税人负责征收什一税;改组审理行省中官员违法案件的法庭;在迦太基故址设置殖民地;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等。其中有的被通过执行,但在迦太基设殖民地以及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的问题都遭反对。公元前121年,反对改革的元老贵族杀害了盖乌斯及其追随者3000余众。但盖乌斯提出的法案大多保留了下来。

格拉古兄弟改革,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广泛的改革运动,冲击了豪门贵族的统治,提出了罗马国家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于罗马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6,马略军事改革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失败后,罗马社会内部的斗争仍在继续,形成了所谓的贵族派和民主派。贵族派以保守的元老贵族为主体,民主派则是指那些凭借平民运动打击元老贵族、建立个人独裁统治的人。格拉古兄弟死后,元老院立即进行了针对改革的反攻倒算。

改革内容

马略一就任,就立即着手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他一反旧制,对已经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做法进行变更,并把之前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的一些临时性的,但却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从法律上予以固定。这些措施包括:

折叠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

马略放弃了早就难以为继的财产资格限制,规定凡是自愿且符合条件的罗马公民,包括无财产者都可以应募入伍。这样就解决了困扰罗马多年的因符合服役资格者不足而导致的兵源匮乏问题。

折叠延长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

在早期,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有时只有数月甚至数日。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以及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这实际上就是将罗马军队明确为一支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做,使得士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确保了士兵们的忠诚,也同时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役结合在了一起。

折叠改革军团组成,统一武器装备

之前的军团步兵被按照年龄和作战经验分成三个级别:青年兵(Hastati)、壮年兵(Principes)和后备兵(Triarii)。这三个兵种装备略有区别,被排成前后三排,军团的战术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线完成的。

马略去除了这一兵种分工,将所有的重装步兵统一为军团士兵(Legionarius),统一装备以投枪、短剑和拉丁长盾。同时他调整了军团的编组形式:每个罗马军团(Legio)由10个大队组成(Cohorts)。除第一大队由10个百人队(Centuria)组成外,其余大队由6个必要的连续性等级的百人队组成,每个百人队80人,由一名百夫长领导。同时,每两个百人队又被称为一个小队(Manipulus),由两个百人队中等级较高的那名百夫长统领。各个等级的部队都按照训练程度和作战经验的多寡编成,编号越小的单位作战能力越强,作战位置越靠前。此外,每个战斗单位都有自己的军旗和标志,每个军团都拥有自己的鹰徽--罗马的象征。此举无疑增强了每个单位的集体精神和荣誉感,丢失军旗或鹰徽甚至可能被处以十一抽杀律。

新的军团由原先的4500人增至6000人,战斗队则形变得更加多样,作战的灵活性和指挥效能得到加强,同时,还增加工兵和机械装备。而其他辅助角色,例如弓箭手、

抛石手、骑兵等,都由的罗马在各地的,不具有罗马公民权的同盟者提供,称为辅助部队(拉丁语:Auxilia)。

实行募兵制后,由于武器装备由国家统一配给,规格、样式统一,因而便于军队补给。再加上服役时间的延长,军队能够进行长期的正规训练,十分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这支经过马略严格训练和改造的军队帮助马略在战场上连连获胜。前105年,朱古达被马略的副将苏拉活捉,朱古达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之后,马略又转战高卢,痛击两股日耳曼力量:辛布里人(Cimbri)和条顿人(Teutons)。

折叠评价和影响

同样是为了解决兵源匮乏的问题,格拉古兄弟主要是通过增加能参军的公民数量(分配土地给无地者及扩大罗马公民权授予范围)来挽救古老的公民兵制度。然而这一古老制度只适用于城邦,却无法适应于当时正在急速扩张的罗马。马略则看到了这一制度的缺陷以及募兵制替代征兵制的必然性的情况下大胆进行改革。

马略的改革主要是军事上的,但是这些措施对罗马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改革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同时也使军队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为日后的军阀出现以及军事独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权力在统帅们之间辗转,罗马共和国历经了苏拉独裁,前三头同盟,恺撒和庞培的内战,后三头同盟以及屋大维和马克·安东尼的内战。期间,军队完全效忠的是统帅个人而非他们军旗上所写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军队完全成了统帅争夺权力的工具。

17论述罗马共和国政体

罗马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Comitia Tributa)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

罗马是最早尝试建立宪政的国家。在推翻王政统治后,罗马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共和政体形式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并进行了长达5个世纪的历史实践。罗马宪政制度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它主要体现为三大要素:以执政官为核心的行政长官制度,以政界精英为基础的元老院制度以及以全体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大会制度。这三大权力体系虽然没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三权鼎立”局面,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平衡。本着对权力进行制衡的精神,在建立行政长官制度的过程中,罗马确立了最高长官的选举制、短任期制和同僚协议制,从而奠定了共和国官制的三大原则基础。 18分析罗马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小邦发展成为地中海世界的庞大帝国

。 政治上:法律健全,依法治国,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废除债务奴隶制平民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 经济上:实行扩张移民,走奴役外籍奴隶制的道路,提高公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发达

军事上:实行公民兵制,兵源充足;重兵方阵制适合当时落后的作战方式。


相关文章

  • 如何抓重点
  • 考研指导:历史学统考复习如何抓住重点2009-08-03 07:37:00 跨考网 历史学统考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史学史.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尽管大纲限定了考试 ...查看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世界近代现代史 第 1 页 共 31 页 世界近代现代史 第 2 页 共 31 页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工业)经济思想 世界近代现代史 第 3 页 共 31 页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世界近代 ...查看


  • 学术界关于世界近代史起止时间的争论
  • 学术界关于世界近代史起止时间的争论 文一庸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目前史学界共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看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这是传统的观点,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一段论述,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文中指出:" ...查看


  • 近3年新课标全国卷1.2历史考点分析
  •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 2016年全国文综考试已尘埃落定,就历史试题的评析而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全国文综Ⅰ(乙)卷.Ⅱ(甲)卷考点分布.试题设置.能力要求等方面而言,保持了极大的稳定 ...查看


  • 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新世纪(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吴小晴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一.本册教科书的概况与主要特点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和世界古代历史两个部分,因此这 ...查看


  • 面向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特点
  • 经过自1994年上半年开始,至1995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衔接的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终于形成了送审稿.等待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审批后,将于1996年在全 国颁布试行.并根据此大纲,从1997 ...查看


  • 2017世界古代史
  • 2017高考世界古代史吴老师 世界古代史 一.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BC6-BC5世纪) (一)形成原因 1.地理环境:古希腊山多,平原少,土地贫瘠,但良港多,海岸线漫长,天然良港众多,海 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查看


  • 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国内部分知名学者
  • 一.先秦史 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梁思永,夏鼐(考古,北大),吕振羽(吉林大学),吕思勉,许倬云(台湾中央研究院),费孝通(考古,社科院),张光直(考古,台湾中央研究院),尹达(考古,台湾中央研究院),苏秉琦(北大),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 ...查看


  • 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 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世界历史有三大块教学内容: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与 实验稿<课标>相比,修订版<课标>出现 ...查看


  • 3.1古代的战争与征服
  •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学校6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