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

[概述及分类]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自6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目前尚用于治疗其他精神疾患,如强制性障碍、注意力缺乏性疾病、恐慌、恐惧症、慢性疼痛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夜间遗尿、焦虑症、进食障碍及偏头痛的预防和药物成瘾戒断治疗的辅助治疗等。在美国,医生每年要开2500万张TCAS处方以治疗试图自杀的病人,1983年,TCAS所致死亡占药物相关死亡的第三位.。这是精神科的常用药,急诊科医师不熟悉治疗量TCAS的副作用,但一旦过量或中毒,则来急诊科抢救。此药中毒后的临床病程难以预测,且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毒性,故急诊医师应掌握其过量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三环抗抑郁药,于20世纪50年代末始用于临床,疗效肯定,用于治疗(躁狂抑郁性抑郁症、内源性抑郁症)时有效率达70~80%;维持治疗,对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亦有一定的作用。只是它们的抗胆硷能及心脏方面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国内外都在试制新的副作用较少较轻的抗抑郁药,已初见成效,如异戊塞平、三唑酮、溴苯丙啶和安优灵等,但它们的正反效应及利弊,则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嗪和氯丙咪嗪等,为治疗抑郁症所首选,已基本替代用电痉挛治疗抑郁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又可再分为叔胺类如咪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和仲胺类,后者多为叔胺类去甲基代谢物如去甲咪帕明(地昔帕明)、去甲替林。马普替林属四环类,但其药理性质与TCAs相似。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口服本药后,出现困倦、头晕、口干、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等。若连续用药数天,以上症状加重,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相反,抑郁症患者连续服药后,情绪提高,精神振奋,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但米帕明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故不作应急药物应用。

米帕明抗抑郁作用机制曾经研究,早期发现利血平能引起抑郁症状,而预先给予米帕明则可防止,但若先用利血平耗竭脑内儿茶酚胺后则无效。表明米帕明必须在脑内有儿茶酚胺贮存时,才能发挥抗抑郁作用。因而推测,米帕明可能因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或)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升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但近年出现的非典型抗抑郁药,并不抑制或仅微弱抑制NA及5-HT的再摄取(如伊普吲哚,iprindole),却仍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此外,米帕明虽可迅速抑制脑内单胺类递质再摄取,但抗抑郁作用的出现却需几周之久,因此增强脑内单胺类递质的作用,

只是其复杂作用机制中一个早期环节。

2.植物神经系统 治疗量米帕明能阻断M胆碱受体,引起阿托品样作用。

3.心血管系统米帕明能降低血压,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心律失常,这与它抑制心肌中NA再摄取有关。此外还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心电图中T波倒置可低平。近来证明,米帕明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药代动力学]

三环抗抑郁药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在血液中90%与血浆蛋白质结合,主要分布于肝、脑和心脏等组织。药物由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种类颇多,其去甲基产物,如阿米替林代谢成去甲替林,丙咪嗪则成为去甲丙咪嗪,仍具治疗作用。最后经肾脏由尿液排出。药物的半减期甚长,约为18~48小时。药物的血浓度并不总是与治疗效应平行,但与副作用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

[适应症]

三环抗抑郁药的主要适应症为各类抑郁症,对内源性抑郁症(躁狂抑郁性抑郁症)疗效尤佳。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症、因躯体疾病或药物所致的抑郁症状,亦可用本类药物治疗。此外,还可治疗恐怖症、惊恐发作及强迫症。

[不良反应]

药物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因药物的抗胆硷作用所致,常见口干、视物模糊、瞳孔扩大、便秘、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并不影响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能逐渐适应。但因常在疗程早期,治疗效应尚未呈现时已经出现,部分病人因此而不愿服药,中断治疗。在老年人或少数敏感病人中,有可能导致尿潴留,肠麻痹和使青光眼病状加重。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常见者为心动过速,心电图ST-T段的非特异性改变,严重者则可发生传导阻滞或心律紊乱。其他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有头昏、嗜睡、细微震颤,偶见癫痫发作、药疹和粒细胞减少。过量服用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谵妄、昏睡或昏迷,可能伴有严重的心脏并发症。由于本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常有消极意念,可能服药自杀,故药物必须由他人妥善保管和掌握,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

[毒副作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引起胆汁郁积性黄疽,应定期测查肝功能,合并应用保肝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三环类药物能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以及对抗可乐定的降压作用。三环类与安坦等抗帕金森病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则注意它们的抗胆碱效应可能相互增强。

[合理使用]

各种三环抗抑郁药的抗抑郁效应大致相仿。但有些药物,如阿米替林或

多虑平,还具较强的镇静作用,可选用于具较明显焦虑和激越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而丙咪嗪或氯丙咪嗪,镇静作用较弱,适用于言行缓慢等阻滞症状较突出者。治疗时宜取剂量渐增法,在2周左右的时间内增至最合适的治疗剂量。一般而言,镇静作用最早呈现,第 1周时睡眠已有所好转,接着是食欲改善和言语及行为动作方面的进步;而情绪提高的作用常需在治疗2~3周后才逐渐显示。症状好转后,仍需继续使用治疗剂量4~6周以巩固疗效。以后可减至半量,维持治疗6个月左右,以

防复发。本类药物取口服给药法。在治疗剂量时,因药量较高,可分次服用,临睡的剂量分配可多一些,这有助于入睡。维持治疗时,可每晚睡前一次服用。个别药物,如氯丙咪嗪,有针剂,可作静脉滴注,主要用于严重的抑郁症病人。

[禁忌]

严重的心、肝、肾疾病以及青光眼患者为治疗的禁忌症。老年、孕妇、前列腺肥大和癫痫患者,宜慎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

[概述及分类]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自6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目前尚用于治疗其他精神疾患,如强制性障碍、注意力缺乏性疾病、恐慌、恐惧症、慢性疼痛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夜间遗尿、焦虑症、进食障碍及偏头痛的预防和药物成瘾戒断治疗的辅助治疗等。在美国,医生每年要开2500万张TCAS处方以治疗试图自杀的病人,1983年,TCAS所致死亡占药物相关死亡的第三位.。这是精神科的常用药,急诊科医师不熟悉治疗量TCAS的副作用,但一旦过量或中毒,则来急诊科抢救。此药中毒后的临床病程难以预测,且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毒性,故急诊医师应掌握其过量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三环抗抑郁药,于20世纪50年代末始用于临床,疗效肯定,用于治疗(躁狂抑郁性抑郁症、内源性抑郁症)时有效率达70~80%;维持治疗,对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亦有一定的作用。只是它们的抗胆硷能及心脏方面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国内外都在试制新的副作用较少较轻的抗抑郁药,已初见成效,如异戊塞平、三唑酮、溴苯丙啶和安优灵等,但它们的正反效应及利弊,则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嗪和氯丙咪嗪等,为治疗抑郁症所首选,已基本替代用电痉挛治疗抑郁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又可再分为叔胺类如咪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和仲胺类,后者多为叔胺类去甲基代谢物如去甲咪帕明(地昔帕明)、去甲替林。马普替林属四环类,但其药理性质与TCAs相似。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口服本药后,出现困倦、头晕、口干、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等。若连续用药数天,以上症状加重,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相反,抑郁症患者连续服药后,情绪提高,精神振奋,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但米帕明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故不作应急药物应用。

米帕明抗抑郁作用机制曾经研究,早期发现利血平能引起抑郁症状,而预先给予米帕明则可防止,但若先用利血平耗竭脑内儿茶酚胺后则无效。表明米帕明必须在脑内有儿茶酚胺贮存时,才能发挥抗抑郁作用。因而推测,米帕明可能因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或)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升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但近年出现的非典型抗抑郁药,并不抑制或仅微弱抑制NA及5-HT的再摄取(如伊普吲哚,iprindole),却仍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此外,米帕明虽可迅速抑制脑内单胺类递质再摄取,但抗抑郁作用的出现却需几周之久,因此增强脑内单胺类递质的作用,

只是其复杂作用机制中一个早期环节。

2.植物神经系统 治疗量米帕明能阻断M胆碱受体,引起阿托品样作用。

3.心血管系统米帕明能降低血压,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心律失常,这与它抑制心肌中NA再摄取有关。此外还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心电图中T波倒置可低平。近来证明,米帕明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药代动力学]

三环抗抑郁药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在血液中90%与血浆蛋白质结合,主要分布于肝、脑和心脏等组织。药物由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种类颇多,其去甲基产物,如阿米替林代谢成去甲替林,丙咪嗪则成为去甲丙咪嗪,仍具治疗作用。最后经肾脏由尿液排出。药物的半减期甚长,约为18~48小时。药物的血浓度并不总是与治疗效应平行,但与副作用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

[适应症]

三环抗抑郁药的主要适应症为各类抑郁症,对内源性抑郁症(躁狂抑郁性抑郁症)疗效尤佳。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症、因躯体疾病或药物所致的抑郁症状,亦可用本类药物治疗。此外,还可治疗恐怖症、惊恐发作及强迫症。

[不良反应]

药物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因药物的抗胆硷作用所致,常见口干、视物模糊、瞳孔扩大、便秘、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并不影响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能逐渐适应。但因常在疗程早期,治疗效应尚未呈现时已经出现,部分病人因此而不愿服药,中断治疗。在老年人或少数敏感病人中,有可能导致尿潴留,肠麻痹和使青光眼病状加重。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常见者为心动过速,心电图ST-T段的非特异性改变,严重者则可发生传导阻滞或心律紊乱。其他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有头昏、嗜睡、细微震颤,偶见癫痫发作、药疹和粒细胞减少。过量服用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谵妄、昏睡或昏迷,可能伴有严重的心脏并发症。由于本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常有消极意念,可能服药自杀,故药物必须由他人妥善保管和掌握,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

[毒副作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引起胆汁郁积性黄疽,应定期测查肝功能,合并应用保肝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三环类药物能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以及对抗可乐定的降压作用。三环类与安坦等抗帕金森病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则注意它们的抗胆碱效应可能相互增强。

[合理使用]

各种三环抗抑郁药的抗抑郁效应大致相仿。但有些药物,如阿米替林或

多虑平,还具较强的镇静作用,可选用于具较明显焦虑和激越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而丙咪嗪或氯丙咪嗪,镇静作用较弱,适用于言行缓慢等阻滞症状较突出者。治疗时宜取剂量渐增法,在2周左右的时间内增至最合适的治疗剂量。一般而言,镇静作用最早呈现,第 1周时睡眠已有所好转,接着是食欲改善和言语及行为动作方面的进步;而情绪提高的作用常需在治疗2~3周后才逐渐显示。症状好转后,仍需继续使用治疗剂量4~6周以巩固疗效。以后可减至半量,维持治疗6个月左右,以

防复发。本类药物取口服给药法。在治疗剂量时,因药量较高,可分次服用,临睡的剂量分配可多一些,这有助于入睡。维持治疗时,可每晚睡前一次服用。个别药物,如氯丙咪嗪,有针剂,可作静脉滴注,主要用于严重的抑郁症病人。

[禁忌]

严重的心、肝、肾疾病以及青光眼患者为治疗的禁忌症。老年、孕妇、前列腺肥大和癫痫患者,宜慎用。


相关文章

  • 八(3)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学习笔记)
  • 第三节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细目 要点 三环类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的中毒症状与解救 一.中毒概述 三环类抗抑郁药常用的有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本类药物急性中毒症状较抗精神病药为严重,如一次吞服1.5-2g将会产生严重中 ...查看


  • 抗抑郁药理实验方法
  • 抗抑郁药理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和模型 一.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模型 许多早期模型涉及到抗抑郁药与其它药理学类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模型曾不严格地被认为模拟了抑郁,然而从抑郁模型的三方面标准--表面上的相似性(face vali dity).预 ...查看


  • 5.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2010
  • 药学实践杂志2012年5月25日第30卷第3期 Journal ofPharmaceutical Practice,V01.30,No.2,May25,2012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范志雄1,谢和辉2(1.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临床十 ...查看


  •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
  • 齐鲁药事 QiluPharmaceuticalAffairs2010Vol 29,No 8功率达94 6%,失败2例,占1 8%;对照组100例,成功75例,成功率为74 9%,失败17例,占17 1%.治疗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明 ...查看


  • 抑郁症治疗进展的研究[1]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1月第12卷第1期文章编号 1007-9564(2009) 01-0169-02 ・169・ 抑郁症治疗进展的研究 301801 天津市宝坻区安康医院 孙来顺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心理治疗 ...查看


  • 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用药知多少?
  • 在门诊用药咨询工作中,经常有患者来咨询关于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用药问题,且大部分为抑郁情绪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患者.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合理使用黛力新,咨询药师将从黛力新的主要成份及药理作用.抑郁症选药原则及疗程.撤药综合征.用药注意事 ...查看


  • 精神科护理学的考试试卷
  • 神经科护理学的考试试卷 一. 词解释. 1.压力:指抗体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 是一种反应状态并非刺激本身. 2.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名科学.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用心理等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 ...查看


  • 精神病学重点选择题附答案.
  • 精神医学试题 A 型题 1.当今的医学模式为 A .生物医学模式 B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C .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D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为 A .身体健康 B .精神 ...查看


  • 多巴胺通路
  • 多巴胺能效应 在中枢,主要有4条多巴胺能通路,一是中脑-边缘通路,二是中脑-皮质通路,三是黑质-纹状体通路,四是下丘脑-漏斗通路,现将介绍这些通路激动时的中枢效应和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三条神经通路 精神分裂症涉及以下三条神经通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