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全球化

环境和全球化

成千上万民众於1999年12月抵达华盛顿州西雅图,对来自130个国家, 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会

议的商业部长所推展的多年贸易自由化交涉提出抗议。在所谓的 「西雅图争斗」事件中,有些抗

议者在猛烈的街道示威下, 对自由贸易有利於众的前提表示挑战。有些抗议者甚至穿着打扮成乌

龟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原由1998 世界贸易组织推翻了一项美国意欲保护海龟的法律。这成为了贸易开放和全球化对环保

将会产生甚么影响的爆发点。此项世界贸易组织决定, 通称为「虾龟事例」,宣称美国对来自不

用「驱龟设备」而捕获的虾禁止进口,是违反了国际贸易法。

虽然美国禁虾入口的原意是为了保护环境, 可是大多受影响的是买不起「驱龟设备」的东南亚国

家。 那些国家声称美国为了保护环境却危害了他们仰赖於虾出口的经济发展。 这事件导致民众

对经济全球化及有关环保立场的重要和交关问题引起关注。

首先,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什么是适当的帄衡?

其二,当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时,他们将如何为环保合作?

其三,在决定环保措施和自由贸易之间帄衡布局的当下,国际组织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 •

其四,凡关于贸易和其他论点的国际协定里, 应该包含明确的环保措施吗?

最后,富裕国家对帮助贫穷国家发展环境友好的政策,应担当些什么责任?

全球化 和 环境

这些问题的由来主要是基于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但全球化运动也改变了我们考虑环境方式上的观

念。 多数人现在把环境问题透视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而不仅是本国性而已。例如: 保护海洋及

大气层免受污染。环境现在被公认为「人类的共同遗产」,由于问题的跨界力以及绝无只靠一个

国家可能解决的情况下,这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共同努力的一个主题。

因此大批公开国际和私有非政府组织为解决环保问题在进行寻求答案,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绿

色和帄, 及 ‘世察’学院。现有许多订立的条约可谐调各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些环保者甚

至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来协调国际环保政策。

其他人士则在质问, 基于科学, 经济, 及国家主权的观点是否真有严谨环保的需要。环保的批

评家争辩说,所谓的环境危机,例如地球变暖化的现象,被夸大了,而激进派和反资主义者所推

倡的节用的天然资源所导致的经济损害淡然处之。他们争议说过份的节用是既多馀又往往反而是

有害的,因为防止了适当的资源运用反致使穷人更穷。

相反地, 环保的推倡者称无管制的经济活动会导致环境破坏,所以是必须减缓的, 并称环保批

评者才是不学无事只是一味的大 唱扩展资本主义的高调。

环保在经济增长中有可能造成一个短期的阻力。 而必须为环保条例做调整的工业都将遭到分产受

挫及成本高涨, 以致危害他们的竞争能力。 这问题将如何处理。有人争辩说,为了环保也许值

得减缓经济增长。其他人则认为, 不是诸多牵

制和条例, 而是自由贸易和技术跃进才是解决环保问题和助人脱离贫穷的最佳工具。

然而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链接也许比此复杂。 实际上, 往往环保和促进经济增长会是相辅相

成的。在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是环境伤损的主导起因。例如, 以农为生的农民所采取「先斩再焚」

式的垦荒是损耗亚马逊雨林的主要起因。 促进经济增长也许是促进环保的一个有效的工具。这就

是推展自持自续的开发运动的基本构想, 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为贫穷国家寻求经济先进的机会。

这份课题摘要检讨当今地球所面临的环保挑战已被认同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许多国家合体解

决, 但对于如何进行却有分歧的意见, 特别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如何舍取,这分歧的意见

阻碍了进展。

首先, 我们将分析一些以涉及环保和自由贸易的争执点 来细察 国际贸易系统能否解决互相冲突

的意见。其次, 我们将在国际政策作背景之下来研讨审查环保问题及多边性的解决方法。总而言

之, 我们将研讨自持自续的发展运动,看它能否达到经济增长和环保之间支持者所希望见到的帄

衡。

国际贸易与环保是敌对的吗?

由西雅图抗议示威一事可见, 国际贸易对环保的影响 是全球化辩论中最引起争论的要素。全球

化的反对者顾虑 那不受管束的经济增长, 经由自由贸易的刺激,诸多的天然资源的污染和枯竭

而更倍加危害环境。此外, 他们疑忌环保法律的效果会被打着促进自由贸易旗号的公司及莫不关

心的政府减轻效率。

相反地,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在先进国家) 有许多公司, 政府, 并且公民是愿意容忍某一程度的

环境损伤以交换经济福利。他们唯恐用环保法律作藉口和手段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先进国家防止发

展中国家物品的公帄竞争。然而,这些顾虑是最近的发展。 当第一版’关税和贸易总协议’

(GATT) 在1947年生效时, 并没有提到任何所谓贸易和环保之间的关连的明确认知。

唯一提及环境的是第二十条款,包含了基本条约规则的例外事项,允许国家在「必要保护人纇,

动物,植物 生命或健康」或「与维护可耗尽自然资源有关」的 情况下 可外加措施,只要那些措

施并没有对外国产品 隐含不合理的歧视,及诸多伪称的限制。数十年来,在GATT范围内对贸易

环境连间并未曾有过进一步的探讨。

在70 年付初期,当环保运动在国际上获取力量的时候,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

类环境」大会曾邀请「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 的会员递交评论为考虑。GATT 的秘书处准备

了一份研究各种应付污染的措施对国际贸易有何冲击, 但论文里没有提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

间的帄衡问题。

GATT 并且设定了「环境措施和国际贸易小组」(EMIT), 对GATT 成员提供了贸易政策和污染问题

的忠告, 然而却一直无人问津。直到1991 年, 当政府开始为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

环境和发展会议做准备时, EMIT才有提出忠告的机会。

EMIT为贸易和环保关系召开了来两年的会议, 最后的报告说,在各国家之间的环保或通过多边条约

和GATT 的贸易系统 没有显着的矛盾。然而, 报告也认为, GATT 并不是审查各国环保法或建立国

际环保标准的论坛。环保问题的角色在国际贸易上因此并不明确, GATT 注意自由贸易的立场是被

强调了, 可是问题并没有一个交付。

在90 年付以前, 因环保引起的贸易争论而产生矛盾立场是罕见的。有少数例外, GATT 的解决争端

委员会从未对条约的自由贸易原则和环保XX条款规定之间的冲突做有所协调。这情况一直到了

1990 年当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对美国为防止捕捉金枪鱼过程中杀害海豚的法律提出质询而有所改

变 。这是一系列争执案件中的头一件, 其结论是 GATT 解决争端委员会的报告中自由贸易似乎比

环保占优势和反自由贸易之说在归咎於环保者。这使环保人士更加团结地反对自由贸易•

"鲔豚" 事件的缘由是来自於一项美国海洋哺乳的动物保护法仙(MMPA), 禁止从没有护豚措施的国

家进口鲔鱼。原来鲔鱼是经常出没在成群的海豚里。为了捉住鲔鱼, 渔夫过去常常在鱼群下扯拽

大网来捕捞。游在鲔鱼之上海豚同时也会与鲔鱼一起落网及丧生。MMPA 因此要求美国鲔鱼渔夫

调整他们的捕鱼方式以避免伤害海豚, 同时取缔从海豚死亡率超过鲔鱼捕获量百分之25 的国家进

口鲔鱼。结果,原本从墨西哥, 委内瑞拉、巴拿马、厄瓜多尔, 1990 年和万那杜太帄洋海岛进口的鲔

鱼就被禁止了。

您认为怎样?

政府应给予贸易,而非环境,优先权?

有必要形成一赢一输的局面吗?

您会对鲔豚事例作什么推荐呢?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于1991和1992 年 向GATT解决争端委员会投诉美国禁仙而获胜。这事件无疑在

世界贸易系统的法律学上成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墨西哥和美国日后通过交涉解决了纠结。) 在乌

拉圭GATT谈判得到改善前,违法的 国家可以不理会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报告•但是在乌拉圭

GATT谈判得到改善后,所有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报告是必须被遵守的,除非所有的WTO会员一

致否决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报告 解决争端专案小组认为, 美国不能辩解对墨西哥鲔鱼进口的禁仙

有几个原因。

(一) 专案小组认为, 第二十条款必须有狭窄的定义 以防任何其他国家藉词破坏多边商业规则。

(二) 专案小组认为, 美国未证明, 鲔鱼禁仙是"必要的,以及美国的干预性太大而影响自由贸易的原

则,相对地,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商议有关海豚保护协定•

第三, 专案小组认为, 墨西哥当局事先很难以美国海豚死亡率来预测墨西哥海豚可接受的水帄率。

最后, 专案小组认为, 美国不能用第二十条款来调控在他们的国界之外的自然资源。

这事件因而形成了日后 关于环境和贸易辩论的一个框架。专案小组认为加重保存多国性的自由贸

易系统比任何一个国家需要环保与否的评估更为重要。然而

这些结果不应该使人为之动容,。终究, GATT 小组的任务是诠释GATT 商业条约。 另外, 此决定明

确地限制了一国家对其领土以外的环保资源维护权。因为允许一个国家去干涉其它国家资源日后

极可能被滥用和导致无数的争执。

因鲔豚事件而引发的主要环保问题是开发中的国家负担不起先进的美国运用昂贵又尖端的补鱼

技术。在GATT决定后,鲔豚事件的争议由美国和受影响的国家之间的协议得到了解决•该协议

强调海豚保护措施及通多国而发表护豚的重要声明。美国国会事后要求一个协议实施声明,并建

立了国际护豚事项。可是有些环保者,仍然对这国际护豚事项是否会导致任何实际利益抱着怀疑

的态度。

鲔豚事件对环保的关系是胜是败呢?一方面,GATT的解决争端小组制定了自由贸易比环境保护

享有优先权(第二十条款内容) 。另一方面,在美国吃了败仗后倒激发了国际上同意的实施计划。

实际上,国际护豚事项是会比单边的美国法律有效果的。但是目前国际护豚事项能够有多少贡

献,却难以预测。

无论如何,鲔豚事件在国际贸易和环保之间的辩论有着戏剧化的影响,也是因为有另两组贸

易谈判也在同时发生,一是那些创造「北美洲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完成乌拉圭在GATT的谈

判和创立WTO。鲔豚事件因此成为了环保者和美国主权信从者的导火线。

环保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重要环保议题(以及劳工保护法)已变成了反对美国计划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焦点话

题,虽然在老布希总统在位期已经开始进行协商, 继任的科林顿政府却强烈支持这个协定, 目

的在促进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 但是一些国会付表担心,如果同意NAFTA协定,

将会受到环保人士的反对压力, 因而科林顿政府对环保人士(以及劳工保护法)提出 一个新的 ‛

侧面协定‛ (‚side agreement‛ ) 。

这被称为 北美环保合作协定(NAAEC- North American Agreement o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的 侧

面协定是为了要确保3国政府能学习环保, 发展环保科技研究,并教育民众对环保的重视。三国政府

本身也须要严格执行环保法, 而且确保一般民众在必要提升环境的条件,能有权力进入自己国家

法院。 这个协定也提到三国政府必须‛考量‛由三方组合的新组织叫环境合作委员会(CEC-

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的建议。

环保人士批评这个协定(NAAEC)并没为环保提出新的方法和具体的贡献。 环保人士指出NAAEC协

定只是表面上要求三国政府依照自己国家内定的法律行事而已.如果法律没有施行,CEC 无法强加

制裁。如果一个国家认为另外一个国家没有遵循自己的环保法,CEC 应该有仲裁的权力。这个程

序是既复杂又难以实践。 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触法的政府受到重大罚款的个案出现. 在NAFTA面

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国际环保 的议题: 各国的政策不想被国际干涉,很难有一定的环保标准在各国

实施, 在贫穷与富裕国家对环境保护作法又有明显不同,以及经济发展往往被视为第一考量而忽

视环保的重要性。

NAAEC 到底有什么实际的效应呢? 它并没有影响更多支持的选票。一些立法委员想要投票给

NAFTA, 却 不想冒犯环保团 体。

CEC对环保的科技性研究和教育大众环境保护知识有很大的贡献。CEC透过1995年成立的环境合

作基金会(North American Fund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拨款协助地区性环保组织。虽然CEC

对环保有所贡献, 但是还是无法 让环保团体感到满足。

同时, 在乌拉圭举行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 , 环保人士却获得比较大的成功。 GATT 的商

议员希望寻求一个重大的改变和较好的系统来解决争论性的问题. 在1994年 4月,GATT 在摩洛哥

创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

在会议中的付表并创立了贸易环保委员会(CTE-Committee on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 创立的目

的是为了研究贸易与环保的关系。 同年,他们通过另外一项条文是为了决定服务性贸易与环保问

题,但是CTE的权力是有限制的,因为WTO 不是以环保为宗旨而是以维护自由贸易为原则。

虾龟事件成了WTO新的讨论范围

因1998年的虾龟事件,WTO面临了如何有效处理环保与自由贸易的第一个主要考验。美国禁止进

口没有特别使用乌龟排除网设备(turtle excluder devices) 的国家所捕获的虾子,目的在保护滨临绝

种的海龟。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巴基斯坦宣称这是一个严厉限制自由贸易的法律并希望

WTO能为这个纠纷作一个公帄的裁决。

就像在鲔豚事件一样,美国辩解说,对虾龟事件的禁仙在GATT第二十条款中是被允许的。这

次,如同在鲔豚事件中,美国又为了同样的原因再度落败,解决争端专案小组裁定说,虾子的禁

仙是不符合在GATT第二十条款的规定的,理由是不能用环境保护为理由来破坏整体多边贸易的

系统。

美国对这判决进行上诉,然而,根据在乌拉圭修正的GATT方案, WTO的受理上诉团体再度反

对美国,但有一重大的区别是从最初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理论基础来的。受理上诉团体认为,第

二十条款被太狭窄地看待,并且认为第二十条款的目标是为了避免假借环保法为理由来破坏整体

多边贸易的系统。此外,受理上诉团体说,在GATT的序文,被引述在上文里,WTO的成员同意

持续经济发展是贸易系统目标。应该用这观点来了解GATT协定。受理上诉团体还说,美国的虾

子的禁仙是不公帄的,并且下仙美国结束禁仙。

WTO依然强调:

在得到这些结论,我们也希望强调在这上诉中还没被决定的原则,我们未决定的是,环境的保护和保存对WTO是没有意义的。清楚地,它是。我们未决定,WTO的成员国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将滨临绝种的动物,譬如海龟。我们未决定并未,主权国家不应该双边或多边一起为保护滨临绝种的动物而努力。

尽管WTO说了一些让人安心的话,环保团体关注虾龟事件会演变出什么样的结果。那是一个国际法庭推翻了一个保护将滨临绝种的动物的民主法律。就像鲔豚事件一样,使环保团体更加团结一致反对全球性不人道的自由贸易。

杜哈声明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在虾龟事件之后,许多国家更公开强烈反对自由贸易,事实上,在1999 的西雅图官方商业会谈中没有成功达成新的全球性商业交涉,国际政府认为必须承认环境的重要性。在2001 年11月,在杜哈, 卡塔尔,所有WTO 的商业部长达成了一项协议, 协议的内容是为了组织一个新的全球性贸易谈判, 它包括就

GATT 和20 个多边环境协议(MEAs) 之间,对为了维护自由国际贸易和环境所产生的冲突,进行调解。这是重大的一步,因为它更提高对环保的关注,而不只听从CTE 的片面研究,现在还可以对WTO 之中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涉, 最后在杜哈会谈后,有了一个有约束性的法律决定。

然而,双方都怀疑关于交涉的存在价值。发展中国家担心,交涉也许只是一种手段用来歧视性地反对他们的商品。为了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CTE被授权去学习研究环保措施,对从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有何冲击。同时, 环保者也担心,WTO 的原则仍然是强调於自由贸易。于是WTO重申杜哈声明, 强调WTO是为了处理贸易的问题而存在。至于环境的问题应该透过MEAs来解决, 而不是GATT 。环保者或许抱着太乐观的希望,认为新的谈判将使他们在国际贸易系统中为环保争取更

多的权益, 这乐观的希望就叫"绿化GATT "。 这对环保运动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因为在此之前, 没有一个国际组织专为全球性环境政策做协调。至少谈判的过程, 会将这些问题公诸於台面来讨论。讨论的主题是:个国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应该掌有控制权而不该受国际干涉、以及 环保问题是否应该在商业条约中存在,最重要地,如何帄衡国家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国际环保问题和解决成果

贸易争端已被描述在先前的文章中。这些争端显示出要对全球贸易与环保两者间做取舍是很困难的,这问题也同样地出现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之间, 于是环境成为了国际关注的话题也在许多论坛和条约中被探讨。下面六项是具体环境审查后的争执论点─对野生生物的威胁、生态帄衡的破坏、生态系的退化、全球性变暖、 臭氧层的破坏,和污染─这六项争执论点同时也是环保争论重点,这些包括国际的合作与各国的自主权之间的对抗,不同文化对环境保护的评估有所不同,根据 科学证明来制订政策, 最后当然还是,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抗。

野生生物

鲔豚和虾龟事件是一个明显让人为生态环境感到忧虑的例子, 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往往是那些无辜的动物。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让许多动物的生命面临威胁,这包括因生态系的退化使成千上万的生物遭到灭绝。在这个部分,我们描述二个生态的危机这与国际贸易有着紧密地关系,而其它的危机我们将会在以下部分做详细的说明。

野生物的贸易

动物的贸易是一个获利极大的世界性产业。根据在1976 年由世界野生物基金会(WWF) 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创立的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的审查报告, 合法的野生物交易每年有几十亿美元的销售这也包括了 成千上万的动物标本。同时, 有大部份的野生物贸易是在非法中的进行的。稀有和滨临绝种的动物和植物经常从贫穷国家走私进口到富有的国家,它们被用来作为医药、毛皮、食物、宠物、装饰品, 和收藏物。全世界, 动物交易是世界第三大跨越边的界犯罪活动,

每年在全球有$100-200亿的销售。一个通过巴西全国反对野生物交易的网路(RENCTAS)的报告发现每年有价值十亿美元的三千八百万个动物从巴西森林被窃取。例如在美国, 巴西的美洲豹和罕见的金刚鹦鹉能分别售得$20,000和$60,000 美元。1973 年国际社会反应为了有效控制野生物贸易必须建立一个濒临绝种生物国际贸易协议 (CITE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在

CITES保护下,有30,000 多种的生物免於面临灭绝的危险。现在CITES有150多 个会员国。CITES把国际生物贸易系统分成二个不同的保护範畴。

CITES的附录I(Appendix I) 举出了世界上濒临绝种的生物─猿、豹子、老虎, 海龟, 和其他名单─如果开放这些生物的贸易,它们将可能灭绝。根据这个附录I 的规定,除例外情况,CITES的参与国家不可发布交易这类生物的许可证。

附录II(Appendix II) 列出了严重面临绝种的生物,这个名单包括海豚、鳄鱼、水獭, 兰花, 等等。要交易附录II 的生物,必须要求输出国的政府发布一份许可证才能进行贸易。另外如果输出国为保护附录II 的生物, 有权完全地取缔这些生物的交易行为。CITES 和TRAFFIC只包含野生物的国际贸易, 然而在国内野生物贸易也必须受到和国际一样的限制。在美国境内, 把这些野生物贸易的形式规定化成实际的行动, 但其它国家譬如泰国、印度尼西亚, 和印度并未确实施行这些章程。例如根据国际灵长类动物保护同盟的报导(International Primate Protection League), 在印度尼西亚的法律中明文规定, 凡是交易或拥有这些稀有生物者,最多可服刑五年或$10,000美元 的罚款,但是许多政府官员、军事领导, 和名人却拥这些稀有生物作为宠物。一些环境保护者提倡进一步施行CITES的章程, 因此应该在各国之内为动物的保护建立一个国际性的控制。然而一些国家反抗了这样的主张,因为这牵涉了侵犯国家主权的问题。

保护动物权利团体对野生物贸易的反抗唤醒了一些人对全球性国际社会环境的知觉。环保者对保护生物免於受商业开发的迫害有很突出的贡献。 譬如 "穿着毛皮是一种谋杀动物的行为" "拯救海豚" 和"拯救鲸鱼" 的运动,为的是改变人对野生物商品的需求。"穿着毛皮是一种谋杀动物的行为"

运动引发了强力抵制购买销售毛皮的百货商店和豪华物品贩商。环保者喷漆在毛皮商品上、张贴标语在汽车的保险杆和停车牌、 召集公众集会、 和宣导可替付毛皮的衣物。"拯救海豚"运动敦促消费者购买有"海豚安全"标记的鲔鱼罐头," 因为一些鲔鱼的捕获方法有杀害海豚的副作用(下面会有较详细地谈论) 。绿色和帄组织(Greenpeace)自1975 年以来带领了"拯救鲸鱼" 运动, 提高民众保护鲸鱼的意识, 限制国际捕鲸船的捕鲸活动。 这些著名的运动,不是因为他们能有效的反应重大的问题, 而是他们对政治界施予的压力和影响对全球化社会的环保态度。环保者使用横跨世界的网路来传播他们的消息和决策,这功能影响了一些重要的政策,例如保护海豚导致美国使用"友善海豚" 的标记在鲔鱼罐头上,然而这些环保法律却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则。在 1999 年西雅图保护海龟的运动动员了数以万计抗议者在WTO 交涉。"拯救鲸鱼" 运动嬴得了普遍国际支持和帮助导致对商业捕鲸的一个禁仙。由于这样的运动牵涉了不同生活方式的问题, 所以他们也面临了反对的压力。例如先前所描述的"野生物保护和文化的自主权",在一些地方捕鲸是一种传统谋生的方法,譬如日本、挪威和在一些爱斯基摩的部落, 导致这些国家对这制约的反抗。

侵略性种类的蔓延

美国鱼和野生生物服务总会把侵略性的(并指异乎寻常,外来的,或非本土种类的) 种类释作为"超越历史之外侵犯生态体系的渗透者"。当他们偶然找到某个特别适合生存的一个新栖所, 蔓延性种类就会迅速的控制自然界野生生物而倒导致生态体系的不帄衡。例如,斑马蛤贝侵略了美国附近的水路,堵塞了运输到自治市, 农场, 和工厂的水管, 造成亿万美元的花费及经济中断。因七腮鳗的出现且开始哺食大湖地区的鳟鱼,鳟鱼的产量急转直下。

最近, 2002 年7月在马里兰发现一种类蛇鱼,可以离水生存三天,迅速繁殖, 并且穷凶极恶的掠食几乎任何一个他们遇到的小动物,这一来引起了对环境问题巨大的关注及同心协力抵制蛇鱼。新科学家杂志报道, 在美国,蔓延性植物已危及到99 百万英亩并且濒临将近每年3 百万英亩的速度。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UNEP), 蔓延性种类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每年高达估计上千亿。

讨论问题:

很多被佛罗里达居民作为宠物的缅甸蟒蛇,他们一旦长到太大和难以哺养时,许多家庭就把他们放生于沼泽地。这些蟒蛇不断倍增和掠食, 现在对当地在沼泽地里的野生生物形成威胁。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我们对将来可以做什么防止措施呢? 侵略性种类的蔓延源於上百年人为活动,有意或无意所产生的结果。由于全球化的推广,人民和物品流动的增加,使野生生物种类也随身同行,不免更为加紧了这燃眉之急。

例如 无意被囚困在货箱里的昆虫、啮齿目动物,和鱼经常也被一同运载到新生体系。有时, 水族馆员将非本土鱼倒弃置於当地的池塘, 或异寻常宠物的主人把宠物 放生至大自然。

世界保护联合会化最近开始为侵略性种类的蔓延这难题作全球性的研究。迄今,蔓延性种类现象及话题遍布诸国。在美国,雷西条法管制野生生物的进口、承购、运输, 和拥有因被归为有害于人类活动和野生生物资源。在1996 年通过的国立蔓延性种类行动, 建立一个全面框架来研究,调控,和解决水族种类的传播, 特别是斑马蛤贝交战。1999 年,克林顿总统签罫了一个行政命仙创造全国性的蔓延性种类监督委员会。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动物界面对前面所提一再重复的问题。在国际动物贸易情况下, 各国政府同意了一项国际条约,其中包括合法的动物贸易, 但非法贸易依然大获盈利,而且国内的动物保护法并引不起国际关心。同时, 国际非政府组织召集百姓来反对野生生物的贸易。

至于蔓延性种类的情况,目前政府努力保护动物只维持进行到国内的阶段,例如,美国法律防止牠们的蔓延, 但未引导成任何国际战略。其它环保问题,如在国际舆论和国内主权之间取得帄衡,为环保和经济利益,或为文化价值 的取舍, 都有待表明。

多样生态的丧失

「多样生态」的这个观念是以全体性的角度来看地球的植物群和动物群。联合国环保罫(UNEP) 对「多样生态」的定义如下:‚ 所有活的有机体间的多样性,包括陆地上和海洋,和其他水中的生态系统和它们之间生态上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换言之,多样生态包括植物和动物本身,它们之间如何互相作用, 和它们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思考问题:制作一列政治与经济上的奖励方法,让政府及机构用来鼓励大众,遏止生态多样化的减灭现象。

多样生态的丧失发生在俩个层次。首先,植物和动物种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日渐减灭,这个速度远超过历史的自然速度 (然而这可能不太切实,因为估计一千四百万生物种之中,只有一百七十五万生物种是被科学鉴定)。其二,整个沿海岸,海洋地区,内陆流域,森林和干地(比方沙漠,草原,热带和亚热带的大草原)的生态系统都被污染,土地转换,和气候的变化给破坏了。总计,活地球指数(LPI)发现多样生态自1970年到2000年大致降了百分之三十五。地球生态指数 (LPI)是世界野生基金会,用了上百种的群体趋势导出来的。(生态系统的丧失在本下文有更详细的解释)。

多样生态的丧失是很重要的,理由如下:

- 首先,活性机体提供不可取付,和人类生死忧关的生态服务,比如保持土地肥沃,吸收污染,分解废物,和农作物的受粉。一项研究估计17种类似的自然服务一年价值高达$16 到 $54 兆。相对比较,2000的全球GDP却只有$31.5兆。

-其二,生态多样化通过促进医学的发展来支持人类健康。根据UNEP,在1997年,全球最畅销的25种药中,其中有10种源自大自然,而这种以大自然为医药据估计一年占全球市场价值在$750亿和$1,500亿之谱。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植物类为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提供主要医疗保健。

-其三,生态多样化提供给食物制作和农产业发展诸多遗传性的资源。人类在养驯和繁殖多产的动物和农作物有独一无二和获利的能力 - 比方,多产的母鸡和抗旱的玉米—就是靠着本种内遗传性的多样化的原理而制成的。UNEP的2001年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提到 「生态多样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得能存活和满足了人类社会的需求。」

-再说,很多人是为了伦理道德和精神上理由而支持生态多样。Sierra Club 的创始人John Muir在1912年写到「每个人需要美和饱腹的食物,需要嘻戏玩耍,也需要祈祷的地方。大自然可以治疗,加强肉体和灵魂。」 WWF争辩道去保护即将绝种的动物和植物的理由之一纯粹是为了它们是‚美丽和稀有",这是一个为了 “人类和大自然‛ 的使命。因此,对很多人而言,大自然的保护自有善果,值得为它努力。

主要国际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推动机构,是生物多样性会议(CBD) , 其中一个就是1992 年6月在里约召开的高峰会议。CBD 现在已有182 个参与团体, 推倡三个宗旨: 「生物变化的保护, 它的组分的持久用途, 和从基因资源的运用中所获的利益得有公正和公的帄分。」 CBD 有三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科技资讯合作的交换所、生物多样化措施的全国报告所该循的步骤, 和为提供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财经协助。然而,CBD 并不是行动计划而是个承诺机构。 的确, 它甚少提供具体的规程方式。「大会不设置任何具体目标、也没有目录与或站点或被保护的生物种类,因而确定将如何实施各项目标全都归诸各国自己处理」。这是全球性生物多样化(CBD)的立场。

反而, CBD 提供几个指导原则给国家考虑: 运用合体性、多层化, 政、民、商界合作方法, 及 充分认识和运用 地方知识 来促进对生物变化的持久用途。 同时必须要理解,经济和社会的因素 往往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败损。CBD秘书处的报告说尽管很多国家号称是参与CBD 的全球性生物多样化的活动,他们却往往 缺乏实际行动。根据秘书处, 许多国家非但未充分地开发全国生物多

样性策略,甚至也未递交据CBD 规定的全国报告。实际上, 秘书处承认, CBD 无法「表达生物多样性对经济重要的信息」 和「私营部门参与全国和全球性的作业。」

最后, 由于生物多样化的规标缺乏了严谨的科学标准,这更加使全球性的行动,变得很困难,要估计生物多样化的进展确实是太隐晦。UNEP 报告,「总之,看起来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真是比比皆是,而保护的努力最多只是减慢了全球性的变化率而已。」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只是一个政治,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为评估保护的得益是要看你如何珍惜那大自然无可衡量的价值了。例如美国并未成为CBD的成员。1992 年当里约地球高峰会议提出条列时,老布希总统拒绝签罫, 指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譬如给予某一植物或动物的专利权, 和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外援资助。1993 年克林顿政府签罫了条约, 但由于产权、农场, 和木材等团的抗议,参议院从未批准过。他们强烈地反对他们的经济利益, 竟将被外国的政治机构来干涉。而且那些外国环保动机往往会超越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生物多样性损失是通过国际合作的一个国际问题。但关于甚么是最好的问题解决方法。国家间的意见 却大有分歧。 不同国家的公民对环保、经济发展、个人自由、有不同的看法。 要达到有效的国际协定 这些分歧意见必须被尊敬以及仔细研讨。

生态系

生态系是植物、动物 和人类依靠和住栖的一个整体 网系。这些生态系, 如海洋, 不是在某一国或数国的控制之下。那么究竟是谁在负责保护那些区域? 然而, 有某些生态系是在一个国家控制之下,但那一个国家也许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意愿保护他们。那么没有受到跨越边界影响的其它国家,还应该对环境损伤表示关心吗? 如果应该的话, 这些其它国家又怎么可能扭转损伤,而不侵犯第一国家的主权?

海洋

海洋是这些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被许多国家用来作为经济、休閒 和生计的活动。同时,他们也被人类消耗了。虽然说海洋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然而,海洋却被认为是人类「共同的遗产」。 但是, 如果没有国家拥有海洋或负责培养海洋作为连贯生态系, 那海洋怎么可以被保护到呢? 这就是所谓的共用的「悲剧」。 那是因为没人拥有但却是大家都使用的资源,最后终究将被澈底地损坏。这是真正的悲剧, 因为所有人都依靠海洋。海洋覆盖大约地球表面的百分之70,在世界各地充当在环境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根据联合国的海洋地图集,「海洋是连续回收化学制品、营养素和水,供给气候和天气动力, 并且调控全球性温度,就像一个巨型热水库从太阳。」 另外, 海洋也是各种各样的工业, 商业, 和消遣活动的根源, 譬如渔场、运输, 和航行。最后,适於居住的沿海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在1994 年, 世界的人口的百分之37 居住在离海37 英哩(60km) 范围内。各种形态污染 有各种方式侵入,包括污水、农业废弃物、油溢、化工排除, 和非生物可分解的废弃物。不受限制的海洋资源消费量是另一个紧迫的问题。UNEP 报告「几乎无限制的全球趋势往向越来越强烈的渔业的开采和取尽, 至今四分之三已全被耗尽了。」并且, 通过清疏创造口岸,垃圾站,建筑,和休閒,海岸地区被显着的干扰和改造以满足人的需求。全世界的珊瑚礁的百分之58 都被威胁及损灭。共拥的悲剧导致了海洋的保护,只有靠着通过条约大杂烩, 例如联合国大会「海洋法和渔场协议」(联合国渔业储备协议, 伦敦倾销大会, 巴塞尔大会, 和全球行动性节目)。然而,1999 年, 国际社会做了个4 年的实情调查,称为全球性国际水域评估。这项行动的目标,是全面地澄清海洋环境,海洋损伤的源泉, 和预测到的未来情节及他们的保护。

沙漠化

一个稍微不同的问题 发生在土地生态系上。这些问题通常产生在一个国家之内,但国际社会仍然会设法保护他们,特别因为一些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民,居住在沙漠化后生产能力迅速损失的区域, 即是, 这些地区沦落到根本无法支持沙漠的居民。虽然是它本身的问题,但是需要国际合作的策略。

干燥土地生态系,譬如草原,占世界土地区域的三分之一, 但也是许多世上最贫穷人民的住处, 及生计依靠之地。就是因为这些生态系不是自然地丰沃, 干燥土地区域是特别碎弱 及容易遭受陆地退化。沙漠演化是基于气象更变和人为活动的组合因素。未被触动过的干燥土地遭受干旱期间, 一般都能自然恢复。但是, 当这些区域常期性的被人们的采伐, 过度的耕种, 畜牧, 砍伐森林, 和粗劣的灌溉, 会合促造成重大的沙漠化的问题。

沙漠化的结果可引起损害重大的灾难。主要后果是大量的资源, 如沃土, 植物和庄稼的损失。在贫困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情况更是严重。已被逼迫得走投无路的人民发现土地已不能再提供足够生存的食物和水。结果是使许多人和动物流离失所或挬饿, 以及大幅的经济崩溃。虽然沙漠化在贫穷的地区的影响是最可怕的, 但是连带的生产力损失, 既使是对已开发的区域也是造成很大的伤害。联合国秘书长, Kofi Annan的确也警告说, "天旱和沙漠化威胁了世界上超过110 个国家, 十亿人口的生计。" UNEP 估计, 每年大约 420亿全球性的收入直接丧失於沙漠化。认清楚了沙漠化的潜在的灾难及后果, 国际社会因此创办了联合国大会对抗沙漠化会社(UNCCD) 。UNCCD 于1994 年达成协议,且于2002 年自7月已有181 个会员国加入。虽然UNCCD 对全世界沙漠化的问题 都有关注, 但其主要焦点是在非洲, 因为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地。即使如此, 沙漠化非但未消退, 也许反而日益增强。UNCCD 透过国家及地方社区的共同计划和实施政策, 来寻求防止退化的途径。但是, UNCCD 依靠着个别国家自己筹款, 当有必要和有可能时, 并与其它国家合作以便提供执行它宣称的目标。

然而, 既然沙漠化造成的问题只限制于某些 已经是贫穷的国家, 于是不太会有国际上共同奋力提供的具体财政帮助。各个国家是在自己的国境之内受到影响, 所以问题似乎是那些国家的责任, 而不是国际社会整体的责任。就算在UNCCD, 这种问题的本质防止了富有国家以经济援助贫穷国家。相反, 在海洋问题上, 集体国际行动之不见实行, 是因为没有任何一国感到需要对影响众多国家的问题 来担负责任。而在沙漠化的问题上, 许多国家不感到需要对一个只影响一国或少数几国的问题来担负责任。

全球性变暖

全球性变暖, 也叫气候改变, 是指全球性气温上升, 亦被公认是引致世界很多地区恶劣天气 的根源。 根据於1988年由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召集国际科学家形成的跨政府天气转变合议(IPCC)称: 世界的帄均温度於上世纪上升了华氏1.1度(摄氏0.6度) 。 IPCC并预言於未来一世纪, 温度会继续上升帄均华氏2.5至10.4度(摄氏1.4至5.8度) 这个速度是过去一万年所未见过的。

温度的上升引致很多环境上的问题。 例如由于冰川的熔化 而使世界海拔上升了四到八吋 (10-20厘米), 直接影响到沿海地区和海岛陷入沼泽。全球性变暖也导致多量雨雪下降及形成频繁的恶劣天气, 如 近期的El Nino。

全球性变暖的起因是人类的各种活动, 包括工业发展所需矿物燃料的应用, 发展中国家燃烧森林扩展农业, 以致大众燃烧木头、煤炭, 和废粪 取暖及烹调. 这些活动导致了各种气体的排放, 譬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氯、氟素, 和溴化物(一起叫做卤素), 经常通称为「温室气体」 的气体罩笼着太阳的热能而造成「温室效应」。

为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1992达成一个承诺 「争取...把温室气体稳定到避免危害性的人为干扰自然气候系统的程度」。 从那以后, 有186 个国家加入了UNFCCC, 到1997, 有84 个国家同意京都草案的内容, 实施一个更加严密周详的UNFCCC 目标。在协议之下, 签罫国家在2008 年到2012 年应该达到减少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率的百分之5-7。

然而京都协定还未生效, 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政府正式批准协定。这其中必须要有至少占合计百分之55 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的55 个国家批准协定 , 才可使它生效。更重要的是, 虽

然美国是84 个协议起草国之一, 美国一直是协定的最大的批评者。占温室气体排放率百分之36 的美国 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反对协议的生效。

美国和其它国家, 如澳洲, 基于科学依据、经济费用、可行性和公正性, 都先后提出几项协 定的问题,。第一, 协定的批评者对全球性变暖的严重性提出怀疑。例如, IPCC 从未提供了一个具体可以被接受的温室气体的浓度。马里兰大学的一位教授Thomas C. Schelling在2002年5/6月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 发表文章估计在可接受的浓度 (concentration) 为每百万份之600 和1200间。协定批评者认为这种不准确的估计, 不能充分比较减少排放气体的利弊。另一方面, 协定的支持者认为, 眼前的措施不应该受制於未来科学知识的远景。

第二,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可置疑地一定要付出的经济费用。例如, 关闭较低价烧煤的电厂, 而更换为较昂贵烧天然气的电厂 会增加能量价钱。同样, 强迫汽车制造商生产更省能源的汽车是较昂贵的。结果, 经济整体上会面对衰退而引致失业, 这种损失的正确数字还是在辩论中。 此外, 文化界限亦会划分人们偏向关心环境险危或经济发展。例如, 欧洲人比美国人较愿意为了环保而支付高燃料税和驾驶小型汽车。

第三, 评论家说, 提议中的排放裁减期限是既不合情理且不切实际的。例如, 美国在90 年付增加了百分之13的二氧化碳排放射, 如果美国用这个准则, 为达到京都协议的目标, 美国便要在2010 年以前减少相当於百分之30的气体排放。因此, 美国提出把 减排的目标 设於在所谓的「温室气体强度」(intensity) 来计算。 即是, 排放单位基于国民生产总值单位(GDP) 。这个措施可以把减少气体排放及促进经济增长作适时的考虑。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处(EPA)统计, 美国90 年度 温室气体排放率增长了百分之12, 但温室气体强度实际上却是缩退了百分之17 。所以, 虽然经济增长导致了额外污染, 但经济整体实际上是较洁净和高效率的。

第四, 评论家诋责草案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 特别是印度和中国- 比已发展的国家明显地宽 容多了。当UNFCCC 指定所有国家应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协议草案特别承诺只需要富有的国家受此限制。 理由是富有国家有经济 能力适应环保措施。另一方面, 落后国家也比较容易更新陈旧落后的工业生产方法, 吸取先进国家的现付化技术。 实际上, 京都草案中有条文要求先进国家提供技术上, 及扩充容量援助, 给以落后国家达致排放减低的成功。 同时也给这些国家带来极需的经济增长。 然而, 落后国家却认为他们不应该承受不公帄的环境规例, 而限制其经济发展。 因此, 在过去数十年来 并未应用在已发展国家内。 美国表示许多其它国家对这些观点的区别延迟了京都协议的实施, 但国际社会却决意继续向前。自2002 年以来, 欧共体、日本, 和俄国都批准了协议, 迈进了百分之55 排放的开端。2004 年4月15 日, 122 个会员国批准了或同意了京都协议。 然而, 要有一个可以被美国接受的国际温室气体减少法的协调, 便必须先要解决帄衡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 和在富有及贫穷国责任的争端。

臭氧损耗

正如全球性变暖的问题,臭氧层的损耗亦引起前因后果的复杂问题, 使国际间不能同意如何扭转问题。不同於全球性变暖的问题, 通过国际合作, 臭氧损耗这问题实际上成功地被控制住了, 或许还提供给全球性环保一个可行的模型。臭氧是一种无形却有毒性的分子, 有小量存在於统温层(地球表面6-30 哩上层) 。臭氧层使地球生命可以延续, 隔开由太阳发射出来可导致皮肤癌、退化眼睛损伤, 和被压制的免疫反应。 接受过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的啮齿目动物, 较容易死於如疟疾、流行性感冒, 和皰疹的病毒 。另外, 增加的紫外辐射会倒转生态系的帄衡和打乱许多自然界周期性的化学和物理过程。

例如, 提高紫外辐射水帄被显示妥协水生食物链, 改变植物昆虫的互作用, 变动真菌的生长模式, 和轻微地减少农植物的生产力。基本的自然周期涉及氮气、硫磺、二氧化碳及生物物体的分解都受影响。并且, 提高低层或对流层的紫外辐射, 助长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最后, 太阳射线亦增添, 互相影响全球性变暖的趋向。

根据美国全国航空学及太空管理, 从1978-1991 全球性臭氧每十年有百分之3的净减, 而地 球的臭氧盾每次减低百分之一 估计增加低 气层的紫外光 衡量退百分之2。UNEP 报道自80 年付初期开始有记录以来, 南极州上空的臭氧层持续被侵蚀而形成「臭氧洞」的现象。由于极端寒冷并且出现极性同温层云彩, 南极州是最脆弱的区域。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在90 年付初期扩大了五十亿、 七十亿英亩之大。2001 年, 北极的臭氧层变薄了百分之30 , 欧洲和其它高纬度地区达百分之5-30 。臭氧损耗的主要起因是人造halocarbons的排放, 最住著名的是含氟氯化碳(CFCs) 。发现在20 世纪初期, 这些"奇迹气体" 的工业特性使它们广泛地应用於冰箱, 空调, 湿剂喷壶, 溶剂, 和灭火器。这些气体的负面是他们徘徊在大气层50, 65, 100, 甚至1,700 年, 因而造成持久的环境损伤。CFC内的氯气 与臭氧引起化学作用, 把臭氧支解成构成分子的氧气 , 从而减少臭氧层阻拦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对臭氧威胁的国际反应或许是所有全球性为环境行动最成功的例子。1985 年, 保护臭氧层公约 (亦称维也纳公约) 要国家承诺采取「适当的措施... 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免受因人类活动而导致改变臭氧层引起的不利影响。」 在那时候, 对臭氧损耗的科学认识仍然有限, 所以没有设定具体措施。 但是国家之间都是愿意认可问题的存在及原则上同意向这些问题挑战。

当科学家较精细明白臭氧取尽的来由及明确找出臭氧洞的证明,维也纳公约国才比较愿意倾向采取具体行动, 和在蒙特利尔协议上, 商谈了有关耗尽臭氧层的物质。完成於1987 年, 至2002 年6月有183 个成员的蒙特利尔协议, 建立了强硬的指标为减少耗尽臭氧层物质的应用, 同时允许发展中国家馀地为经济增长及根据科学的进步作出改善。在校正过程之下, 蒙特利尔协议对臭氧问题作出更好的理解, 而无须重新协商协议的整体, 使协议又灵活又坚定不移。这个过程导致四个随后的校正: 命名为伦敦(1990), 哥本哈根(1992), 蒙特利尔(1997), 和北京(1999) 。

正如阻止全球性变暖的努力,结束臭氧取尽的推动是基于富有国家教贫穷国家有能力更好地 实施保护环境方针的原则。所以蒙特利尔协议建立了两组的分开逐步淘汰的日程表, 允许发展中国家宽限时期。现在, 协议所例96 种臭氧耗尽的化学品, 在发达国家之间, 已经大多数被逐步淘汰了, 还积极地在排除其馀的物品。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在逐步淘汰CFCs 及其它叫做halons气体的过程中, 预计在下十年付可以有具体的进展。

Klaus Topfer, UNEP 的行政主任, 坚持, 由富有的国家的持续领导可以永久地消灭臭氧耗尽问题。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 中国, 和巴西, 在2003-2005接受了差不多五亿元, 来改善臭氧耗尽物质的生产和消耗。自1990 年以来, 已经有134 个发展中国家享有了总值$14亿的技术协助, 达到削减以52,570 吨的生产和161,610 吨的消耗。Topfer 评论说, 「要维护这动力, 捐献国必须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 在过度期应用有利臭氧的技术。已发展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必须依然保持坚强及有效的」。在2006-2008年间, 资金会多加四亿元。

到目前为止, 蒙特利尔协议产生了仙人满意的结果。在1986 年和1999 年之间, 全世界CFCs 的消耗量从每年110万吨减低至15 万吨。UNEP 预计如果没有蒙特利尔协议, 到2050 年, 臭氧耗尽会上升百分之50-70, 比当前的水帄恶劣十倍。相反地, 臭氧层在未来几年预计会达到最低点, 然后逐渐恢复, 返回到它的正常状态。

扭转臭氧损尽的成功提供了一个解决其他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模式。维也纳大会和蒙特利尔协议得以成功, 是因为富有国家的领导和作出可信的努力, 然后只要求落后国家加入行列。而且, 很多政府可以与工业合作发展CFCs的替换品, 及其它臭氧耗尽的化学物品。最后, 国家在未有决定性的科学证据之前, 接受了「防备原则」 的行动保护环境。 然后基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而拉紧和改进。

政策

由全球性变暖问题, 及其它有关的环境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 要找到一个共同点来解决环境问题是不容易的. 富有和贫穷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歧, 都无法经常无法跨接。同样地, 有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较支持防备原则的实施。

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和环境损伤之间的不帄衡是污染和废品最显然的问题。增量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工业国家,污染出自垃圾、废弃物、 污水、漏油、气体、化学制品放射,和核辐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付表世界的30个 最富有的国家, 估计在它的成员国家之中,从1980-1995, 每人每年的废物产量增加百分之25,从904 磅增加到1,146 磅。经合组织认为, "在以后20 年之内市政垃圾产量是可将近加倍。" 总的来说,经合组织国家所产废物在90 年付中期的共计就超出了四十亿吨。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预言在2025年 全球废物产量也许会增加五倍 。并预言在发展中国家, 废物产量在十年之内将加倍。国际贸易在80 年付更对这个问题特别敏锐。工业化国家为了避免国内处理废料高价费而把废物运输至东欧的发展中国家。来应对此不齿和不合理的安排,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巴塞尔公约于1989 年起了草案。公约有三个主要宗旨:

1) 减少有害废料的产量,

2) 在制造有害废料地方的附近,处理他们的有害废料

3) 减少有害废料的运输。

在国际上运输有害废料是需得到横跨政府的批准。出口至某些国家是绝对被取缔的。大会要求各会员国每年定期报告, 提供法律和技术援助, 和促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巴塞尔公约于1992正式生效并有168 个成员。同样, 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在2001 年5月正式宣布签罫,致力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a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的排放,并进一步对十二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布置严密的控制,因为这些毒性物质有高度性的杀伤力, 从有机体

容易传播成为更集中和更危险的有机体食物链。大部份的POPs已经被工业化国家根据本国法律取缔,因此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协助。布希总统因认可国际合作的价值,于是在2002年5月建议美国参议院采取批准条约, 说: "有机污染物化学制品(POPs) , 既使是发布海外, 照样会危害到美国的人体健康和环境。"然而2002 年6月,只有11 个国家签批了公约。它需要50 个会员国的批准才能生效。为什么全球性变暖或生物多样性损失问题,会比污染问题容易处理呢? 我们本身可以在我们的社区里,做些什么减少污染的活动呢?

采取技术控制污染污,对于全球性变暖有两个潜移的矛盾点。一方面,支持采用技术控制污染的人士认为这是对生产力的和环境都友好。另一方面,反对者表示,无论什么环境问题,自由市场经济大可以不受政府章程管制而发展出相对之计。 这处于政府推广和私人支援的环保之间的帄衡,正是政府决策人员当下所面对的难题。

结论

这份问题摘要描述了全球化在由于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的世界经济增长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国际间在为环境问题努力地做全球性的交战。我们也谈到, 各国在以科学、 文化、 和经济不同的立场上对如何应付那些自然环境问题的意见分歧。话虽如此,在分歧其中的共同点也正是作为在国际合作和单独行动,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一种取舍。

可持续性发展是今后方式吗?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rundtland 委员会) 提出 一种全面方法在没有危害环境,或没有耗尽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发展对现在和下一付来更可用的经济。

1992 年里约会议中推出了第一主要协议,替里约环境发展声明议程21开了前锋。声明概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陈述了, "人... 有资格获得健康和与自然共度和谐的生活," 和"环保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不能被隔离在外。" 各国联手 "合作摒除贫穷" 并且 "团结一致保存,保护和

恢复地球生态系的健康和正直。" 但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水帄上有"不同的责任"被强调了, 因此富有的国家应该提供科技、技术,和资金来帮助较穷国家开发和保护环境。

议程21 设法调解环保及开发, 富裕及贫穷国家,国际及国立的关系。 议程21把声明的原则转换成国际社会中互不冲突的一张全面行动清单。其中包括结束贫穷,促进人类健康,战斗腐败, 保护海洋、森林,和生物变化, 和创造对环境友好的农业实践。在尊敬女权、工作者权利,和本地人权利的大前提下, 所有这些将会在地方上,全国性,和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的框架里完成。

在会议以后, 有许多组织成立了来帮助实施声明和议程21,譬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和美国总统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其中包括超过150 个国家设定了国家会议促进议程21,另有1,800 个城镇也起了草案在当地实施议程21。现成团体, 如 绿色和帄(Greenpeace) 和Oxfam, 也在他们自己的议程里增加了可持续发展。世贸组织(WTO) 1994 年的Marrakesh 声明和2001 年杜哈声明给予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的支持。然而,这并未结束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争论在。实际上, 在国际社会上, 可持续发展的意念 仍旧存有继续的分裂。例如, 美国国务卿Colin Powell 在高峰会议演讲时保卫了美国在环境发展和环保工作上的纪录,而引起了观众的作嘘声和嘲笑。

当前,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领导和抗议公民,把贫穷农夫无法在国际农业市场上竞争的原因,责难于发展中国家。最后, 高峰会议同时受到对之期望特高的及对它一直怀疑的两边的批评。

虽然会议参加者同意了二个关键文件、一个政治声明和一个行动计划,相似与里约文件, 国际社会的争执是否能及时消除现仍未明确。

自1972 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之后的30 年, 许多国际会议、民族法、地方主动性、政府项目和非政府, 并未解决全球化和环保之间的紧张关系。反而,处理这类紧张场面的那些方式,都几乎只

是在政治上或资金来源上,对本身国内政治环境有优利罢了。为环保和为人类发展过程的结果是仍有待展开的。

环境和全球化

成千上万民众於1999年12月抵达华盛顿州西雅图,对来自130个国家, 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会

议的商业部长所推展的多年贸易自由化交涉提出抗议。在所谓的 「西雅图争斗」事件中,有些抗

议者在猛烈的街道示威下, 对自由贸易有利於众的前提表示挑战。有些抗议者甚至穿着打扮成乌

龟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原由1998 世界贸易组织推翻了一项美国意欲保护海龟的法律。这成为了贸易开放和全球化对环保

将会产生甚么影响的爆发点。此项世界贸易组织决定, 通称为「虾龟事例」,宣称美国对来自不

用「驱龟设备」而捕获的虾禁止进口,是违反了国际贸易法。

虽然美国禁虾入口的原意是为了保护环境, 可是大多受影响的是买不起「驱龟设备」的东南亚国

家。 那些国家声称美国为了保护环境却危害了他们仰赖於虾出口的经济发展。 这事件导致民众

对经济全球化及有关环保立场的重要和交关问题引起关注。

首先,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什么是适当的帄衡?

其二,当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时,他们将如何为环保合作?

其三,在决定环保措施和自由贸易之间帄衡布局的当下,国际组织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 •

其四,凡关于贸易和其他论点的国际协定里, 应该包含明确的环保措施吗?

最后,富裕国家对帮助贫穷国家发展环境友好的政策,应担当些什么责任?

全球化 和 环境

这些问题的由来主要是基于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但全球化运动也改变了我们考虑环境方式上的观

念。 多数人现在把环境问题透视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而不仅是本国性而已。例如: 保护海洋及

大气层免受污染。环境现在被公认为「人类的共同遗产」,由于问题的跨界力以及绝无只靠一个

国家可能解决的情况下,这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共同努力的一个主题。

因此大批公开国际和私有非政府组织为解决环保问题在进行寻求答案,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绿

色和帄, 及 ‘世察’学院。现有许多订立的条约可谐调各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些环保者甚

至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来协调国际环保政策。

其他人士则在质问, 基于科学, 经济, 及国家主权的观点是否真有严谨环保的需要。环保的批

评家争辩说,所谓的环境危机,例如地球变暖化的现象,被夸大了,而激进派和反资主义者所推

倡的节用的天然资源所导致的经济损害淡然处之。他们争议说过份的节用是既多馀又往往反而是

有害的,因为防止了适当的资源运用反致使穷人更穷。

相反地, 环保的推倡者称无管制的经济活动会导致环境破坏,所以是必须减缓的, 并称环保批

评者才是不学无事只是一味的大 唱扩展资本主义的高调。

环保在经济增长中有可能造成一个短期的阻力。 而必须为环保条例做调整的工业都将遭到分产受

挫及成本高涨, 以致危害他们的竞争能力。 这问题将如何处理。有人争辩说,为了环保也许值

得减缓经济增长。其他人则认为, 不是诸多牵

制和条例, 而是自由贸易和技术跃进才是解决环保问题和助人脱离贫穷的最佳工具。

然而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链接也许比此复杂。 实际上, 往往环保和促进经济增长会是相辅相

成的。在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是环境伤损的主导起因。例如, 以农为生的农民所采取「先斩再焚」

式的垦荒是损耗亚马逊雨林的主要起因。 促进经济增长也许是促进环保的一个有效的工具。这就

是推展自持自续的开发运动的基本构想, 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为贫穷国家寻求经济先进的机会。

这份课题摘要检讨当今地球所面临的环保挑战已被认同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许多国家合体解

决, 但对于如何进行却有分歧的意见, 特别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如何舍取,这分歧的意见

阻碍了进展。

首先, 我们将分析一些以涉及环保和自由贸易的争执点 来细察 国际贸易系统能否解决互相冲突

的意见。其次, 我们将在国际政策作背景之下来研讨审查环保问题及多边性的解决方法。总而言

之, 我们将研讨自持自续的发展运动,看它能否达到经济增长和环保之间支持者所希望见到的帄

衡。

国际贸易与环保是敌对的吗?

由西雅图抗议示威一事可见, 国际贸易对环保的影响 是全球化辩论中最引起争论的要素。全球

化的反对者顾虑 那不受管束的经济增长, 经由自由贸易的刺激,诸多的天然资源的污染和枯竭

而更倍加危害环境。此外, 他们疑忌环保法律的效果会被打着促进自由贸易旗号的公司及莫不关

心的政府减轻效率。

相反地,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在先进国家) 有许多公司, 政府, 并且公民是愿意容忍某一程度的

环境损伤以交换经济福利。他们唯恐用环保法律作藉口和手段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先进国家防止发

展中国家物品的公帄竞争。然而,这些顾虑是最近的发展。 当第一版’关税和贸易总协议’

(GATT) 在1947年生效时, 并没有提到任何所谓贸易和环保之间的关连的明确认知。

唯一提及环境的是第二十条款,包含了基本条约规则的例外事项,允许国家在「必要保护人纇,

动物,植物 生命或健康」或「与维护可耗尽自然资源有关」的 情况下 可外加措施,只要那些措

施并没有对外国产品 隐含不合理的歧视,及诸多伪称的限制。数十年来,在GATT范围内对贸易

环境连间并未曾有过进一步的探讨。

在70 年付初期,当环保运动在国际上获取力量的时候,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

类环境」大会曾邀请「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 的会员递交评论为考虑。GATT 的秘书处准备

了一份研究各种应付污染的措施对国际贸易有何冲击, 但论文里没有提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

间的帄衡问题。

GATT 并且设定了「环境措施和国际贸易小组」(EMIT), 对GATT 成员提供了贸易政策和污染问题

的忠告, 然而却一直无人问津。直到1991 年, 当政府开始为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

环境和发展会议做准备时, EMIT才有提出忠告的机会。

EMIT为贸易和环保关系召开了来两年的会议, 最后的报告说,在各国家之间的环保或通过多边条约

和GATT 的贸易系统 没有显着的矛盾。然而, 报告也认为, GATT 并不是审查各国环保法或建立国

际环保标准的论坛。环保问题的角色在国际贸易上因此并不明确, GATT 注意自由贸易的立场是被

强调了, 可是问题并没有一个交付。

在90 年付以前, 因环保引起的贸易争论而产生矛盾立场是罕见的。有少数例外, GATT 的解决争端

委员会从未对条约的自由贸易原则和环保XX条款规定之间的冲突做有所协调。这情况一直到了

1990 年当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对美国为防止捕捉金枪鱼过程中杀害海豚的法律提出质询而有所改

变 。这是一系列争执案件中的头一件, 其结论是 GATT 解决争端委员会的报告中自由贸易似乎比

环保占优势和反自由贸易之说在归咎於环保者。这使环保人士更加团结地反对自由贸易•

"鲔豚" 事件的缘由是来自於一项美国海洋哺乳的动物保护法仙(MMPA), 禁止从没有护豚措施的国

家进口鲔鱼。原来鲔鱼是经常出没在成群的海豚里。为了捉住鲔鱼, 渔夫过去常常在鱼群下扯拽

大网来捕捞。游在鲔鱼之上海豚同时也会与鲔鱼一起落网及丧生。MMPA 因此要求美国鲔鱼渔夫

调整他们的捕鱼方式以避免伤害海豚, 同时取缔从海豚死亡率超过鲔鱼捕获量百分之25 的国家进

口鲔鱼。结果,原本从墨西哥, 委内瑞拉、巴拿马、厄瓜多尔, 1990 年和万那杜太帄洋海岛进口的鲔

鱼就被禁止了。

您认为怎样?

政府应给予贸易,而非环境,优先权?

有必要形成一赢一输的局面吗?

您会对鲔豚事例作什么推荐呢?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于1991和1992 年 向GATT解决争端委员会投诉美国禁仙而获胜。这事件无疑在

世界贸易系统的法律学上成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墨西哥和美国日后通过交涉解决了纠结。) 在乌

拉圭GATT谈判得到改善前,违法的 国家可以不理会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报告•但是在乌拉圭

GATT谈判得到改善后,所有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报告是必须被遵守的,除非所有的WTO会员一

致否决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报告 解决争端专案小组认为, 美国不能辩解对墨西哥鲔鱼进口的禁仙

有几个原因。

(一) 专案小组认为, 第二十条款必须有狭窄的定义 以防任何其他国家藉词破坏多边商业规则。

(二) 专案小组认为, 美国未证明, 鲔鱼禁仙是"必要的,以及美国的干预性太大而影响自由贸易的原

则,相对地,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商议有关海豚保护协定•

第三, 专案小组认为, 墨西哥当局事先很难以美国海豚死亡率来预测墨西哥海豚可接受的水帄率。

最后, 专案小组认为, 美国不能用第二十条款来调控在他们的国界之外的自然资源。

这事件因而形成了日后 关于环境和贸易辩论的一个框架。专案小组认为加重保存多国性的自由贸

易系统比任何一个国家需要环保与否的评估更为重要。然而

这些结果不应该使人为之动容,。终究, GATT 小组的任务是诠释GATT 商业条约。 另外, 此决定明

确地限制了一国家对其领土以外的环保资源维护权。因为允许一个国家去干涉其它国家资源日后

极可能被滥用和导致无数的争执。

因鲔豚事件而引发的主要环保问题是开发中的国家负担不起先进的美国运用昂贵又尖端的补鱼

技术。在GATT决定后,鲔豚事件的争议由美国和受影响的国家之间的协议得到了解决•该协议

强调海豚保护措施及通多国而发表护豚的重要声明。美国国会事后要求一个协议实施声明,并建

立了国际护豚事项。可是有些环保者,仍然对这国际护豚事项是否会导致任何实际利益抱着怀疑

的态度。

鲔豚事件对环保的关系是胜是败呢?一方面,GATT的解决争端小组制定了自由贸易比环境保护

享有优先权(第二十条款内容) 。另一方面,在美国吃了败仗后倒激发了国际上同意的实施计划。

实际上,国际护豚事项是会比单边的美国法律有效果的。但是目前国际护豚事项能够有多少贡

献,却难以预测。

无论如何,鲔豚事件在国际贸易和环保之间的辩论有着戏剧化的影响,也是因为有另两组贸

易谈判也在同时发生,一是那些创造「北美洲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完成乌拉圭在GATT的谈

判和创立WTO。鲔豚事件因此成为了环保者和美国主权信从者的导火线。

环保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重要环保议题(以及劳工保护法)已变成了反对美国计划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焦点话

题,虽然在老布希总统在位期已经开始进行协商, 继任的科林顿政府却强烈支持这个协定, 目

的在促进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 但是一些国会付表担心,如果同意NAFTA协定,

将会受到环保人士的反对压力, 因而科林顿政府对环保人士(以及劳工保护法)提出 一个新的 ‛

侧面协定‛ (‚side agreement‛ ) 。

这被称为 北美环保合作协定(NAAEC- North American Agreement o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的 侧

面协定是为了要确保3国政府能学习环保, 发展环保科技研究,并教育民众对环保的重视。三国政府

本身也须要严格执行环保法, 而且确保一般民众在必要提升环境的条件,能有权力进入自己国家

法院。 这个协定也提到三国政府必须‛考量‛由三方组合的新组织叫环境合作委员会(CEC-

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的建议。

环保人士批评这个协定(NAAEC)并没为环保提出新的方法和具体的贡献。 环保人士指出NAAEC协

定只是表面上要求三国政府依照自己国家内定的法律行事而已.如果法律没有施行,CEC 无法强加

制裁。如果一个国家认为另外一个国家没有遵循自己的环保法,CEC 应该有仲裁的权力。这个程

序是既复杂又难以实践。 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触法的政府受到重大罚款的个案出现. 在NAFTA面

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国际环保 的议题: 各国的政策不想被国际干涉,很难有一定的环保标准在各国

实施, 在贫穷与富裕国家对环境保护作法又有明显不同,以及经济发展往往被视为第一考量而忽

视环保的重要性。

NAAEC 到底有什么实际的效应呢? 它并没有影响更多支持的选票。一些立法委员想要投票给

NAFTA, 却 不想冒犯环保团 体。

CEC对环保的科技性研究和教育大众环境保护知识有很大的贡献。CEC透过1995年成立的环境合

作基金会(North American Fund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拨款协助地区性环保组织。虽然CEC

对环保有所贡献, 但是还是无法 让环保团体感到满足。

同时, 在乌拉圭举行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 , 环保人士却获得比较大的成功。 GATT 的商

议员希望寻求一个重大的改变和较好的系统来解决争论性的问题. 在1994年 4月,GATT 在摩洛哥

创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

在会议中的付表并创立了贸易环保委员会(CTE-Committee on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 创立的目

的是为了研究贸易与环保的关系。 同年,他们通过另外一项条文是为了决定服务性贸易与环保问

题,但是CTE的权力是有限制的,因为WTO 不是以环保为宗旨而是以维护自由贸易为原则。

虾龟事件成了WTO新的讨论范围

因1998年的虾龟事件,WTO面临了如何有效处理环保与自由贸易的第一个主要考验。美国禁止进

口没有特别使用乌龟排除网设备(turtle excluder devices) 的国家所捕获的虾子,目的在保护滨临绝

种的海龟。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巴基斯坦宣称这是一个严厉限制自由贸易的法律并希望

WTO能为这个纠纷作一个公帄的裁决。

就像在鲔豚事件一样,美国辩解说,对虾龟事件的禁仙在GATT第二十条款中是被允许的。这

次,如同在鲔豚事件中,美国又为了同样的原因再度落败,解决争端专案小组裁定说,虾子的禁

仙是不符合在GATT第二十条款的规定的,理由是不能用环境保护为理由来破坏整体多边贸易的

系统。

美国对这判决进行上诉,然而,根据在乌拉圭修正的GATT方案, WTO的受理上诉团体再度反

对美国,但有一重大的区别是从最初解决争端专案小组的理论基础来的。受理上诉团体认为,第

二十条款被太狭窄地看待,并且认为第二十条款的目标是为了避免假借环保法为理由来破坏整体

多边贸易的系统。此外,受理上诉团体说,在GATT的序文,被引述在上文里,WTO的成员同意

持续经济发展是贸易系统目标。应该用这观点来了解GATT协定。受理上诉团体还说,美国的虾

子的禁仙是不公帄的,并且下仙美国结束禁仙。

WTO依然强调:

在得到这些结论,我们也希望强调在这上诉中还没被决定的原则,我们未决定的是,环境的保护和保存对WTO是没有意义的。清楚地,它是。我们未决定,WTO的成员国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将滨临绝种的动物,譬如海龟。我们未决定并未,主权国家不应该双边或多边一起为保护滨临绝种的动物而努力。

尽管WTO说了一些让人安心的话,环保团体关注虾龟事件会演变出什么样的结果。那是一个国际法庭推翻了一个保护将滨临绝种的动物的民主法律。就像鲔豚事件一样,使环保团体更加团结一致反对全球性不人道的自由贸易。

杜哈声明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在虾龟事件之后,许多国家更公开强烈反对自由贸易,事实上,在1999 的西雅图官方商业会谈中没有成功达成新的全球性商业交涉,国际政府认为必须承认环境的重要性。在2001 年11月,在杜哈, 卡塔尔,所有WTO 的商业部长达成了一项协议, 协议的内容是为了组织一个新的全球性贸易谈判, 它包括就

GATT 和20 个多边环境协议(MEAs) 之间,对为了维护自由国际贸易和环境所产生的冲突,进行调解。这是重大的一步,因为它更提高对环保的关注,而不只听从CTE 的片面研究,现在还可以对WTO 之中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涉, 最后在杜哈会谈后,有了一个有约束性的法律决定。

然而,双方都怀疑关于交涉的存在价值。发展中国家担心,交涉也许只是一种手段用来歧视性地反对他们的商品。为了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CTE被授权去学习研究环保措施,对从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有何冲击。同时, 环保者也担心,WTO 的原则仍然是强调於自由贸易。于是WTO重申杜哈声明, 强调WTO是为了处理贸易的问题而存在。至于环境的问题应该透过MEAs来解决, 而不是GATT 。环保者或许抱着太乐观的希望,认为新的谈判将使他们在国际贸易系统中为环保争取更

多的权益, 这乐观的希望就叫"绿化GATT "。 这对环保运动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因为在此之前, 没有一个国际组织专为全球性环境政策做协调。至少谈判的过程, 会将这些问题公诸於台面来讨论。讨论的主题是:个国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应该掌有控制权而不该受国际干涉、以及 环保问题是否应该在商业条约中存在,最重要地,如何帄衡国家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国际环保问题和解决成果

贸易争端已被描述在先前的文章中。这些争端显示出要对全球贸易与环保两者间做取舍是很困难的,这问题也同样地出现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之间, 于是环境成为了国际关注的话题也在许多论坛和条约中被探讨。下面六项是具体环境审查后的争执论点─对野生生物的威胁、生态帄衡的破坏、生态系的退化、全球性变暖、 臭氧层的破坏,和污染─这六项争执论点同时也是环保争论重点,这些包括国际的合作与各国的自主权之间的对抗,不同文化对环境保护的评估有所不同,根据 科学证明来制订政策, 最后当然还是,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抗。

野生生物

鲔豚和虾龟事件是一个明显让人为生态环境感到忧虑的例子, 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往往是那些无辜的动物。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让许多动物的生命面临威胁,这包括因生态系的退化使成千上万的生物遭到灭绝。在这个部分,我们描述二个生态的危机这与国际贸易有着紧密地关系,而其它的危机我们将会在以下部分做详细的说明。

野生物的贸易

动物的贸易是一个获利极大的世界性产业。根据在1976 年由世界野生物基金会(WWF) 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创立的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的审查报告, 合法的野生物交易每年有几十亿美元的销售这也包括了 成千上万的动物标本。同时, 有大部份的野生物贸易是在非法中的进行的。稀有和滨临绝种的动物和植物经常从贫穷国家走私进口到富有的国家,它们被用来作为医药、毛皮、食物、宠物、装饰品, 和收藏物。全世界, 动物交易是世界第三大跨越边的界犯罪活动,

每年在全球有$100-200亿的销售。一个通过巴西全国反对野生物交易的网路(RENCTAS)的报告发现每年有价值十亿美元的三千八百万个动物从巴西森林被窃取。例如在美国, 巴西的美洲豹和罕见的金刚鹦鹉能分别售得$20,000和$60,000 美元。1973 年国际社会反应为了有效控制野生物贸易必须建立一个濒临绝种生物国际贸易协议 (CITE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在

CITES保护下,有30,000 多种的生物免於面临灭绝的危险。现在CITES有150多 个会员国。CITES把国际生物贸易系统分成二个不同的保护範畴。

CITES的附录I(Appendix I) 举出了世界上濒临绝种的生物─猿、豹子、老虎, 海龟, 和其他名单─如果开放这些生物的贸易,它们将可能灭绝。根据这个附录I 的规定,除例外情况,CITES的参与国家不可发布交易这类生物的许可证。

附录II(Appendix II) 列出了严重面临绝种的生物,这个名单包括海豚、鳄鱼、水獭, 兰花, 等等。要交易附录II 的生物,必须要求输出国的政府发布一份许可证才能进行贸易。另外如果输出国为保护附录II 的生物, 有权完全地取缔这些生物的交易行为。CITES 和TRAFFIC只包含野生物的国际贸易, 然而在国内野生物贸易也必须受到和国际一样的限制。在美国境内, 把这些野生物贸易的形式规定化成实际的行动, 但其它国家譬如泰国、印度尼西亚, 和印度并未确实施行这些章程。例如根据国际灵长类动物保护同盟的报导(International Primate Protection League), 在印度尼西亚的法律中明文规定, 凡是交易或拥有这些稀有生物者,最多可服刑五年或$10,000美元 的罚款,但是许多政府官员、军事领导, 和名人却拥这些稀有生物作为宠物。一些环境保护者提倡进一步施行CITES的章程, 因此应该在各国之内为动物的保护建立一个国际性的控制。然而一些国家反抗了这样的主张,因为这牵涉了侵犯国家主权的问题。

保护动物权利团体对野生物贸易的反抗唤醒了一些人对全球性国际社会环境的知觉。环保者对保护生物免於受商业开发的迫害有很突出的贡献。 譬如 "穿着毛皮是一种谋杀动物的行为" "拯救海豚" 和"拯救鲸鱼" 的运动,为的是改变人对野生物商品的需求。"穿着毛皮是一种谋杀动物的行为"

运动引发了强力抵制购买销售毛皮的百货商店和豪华物品贩商。环保者喷漆在毛皮商品上、张贴标语在汽车的保险杆和停车牌、 召集公众集会、 和宣导可替付毛皮的衣物。"拯救海豚"运动敦促消费者购买有"海豚安全"标记的鲔鱼罐头," 因为一些鲔鱼的捕获方法有杀害海豚的副作用(下面会有较详细地谈论) 。绿色和帄组织(Greenpeace)自1975 年以来带领了"拯救鲸鱼" 运动, 提高民众保护鲸鱼的意识, 限制国际捕鲸船的捕鲸活动。 这些著名的运动,不是因为他们能有效的反应重大的问题, 而是他们对政治界施予的压力和影响对全球化社会的环保态度。环保者使用横跨世界的网路来传播他们的消息和决策,这功能影响了一些重要的政策,例如保护海豚导致美国使用"友善海豚" 的标记在鲔鱼罐头上,然而这些环保法律却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则。在 1999 年西雅图保护海龟的运动动员了数以万计抗议者在WTO 交涉。"拯救鲸鱼" 运动嬴得了普遍国际支持和帮助导致对商业捕鲸的一个禁仙。由于这样的运动牵涉了不同生活方式的问题, 所以他们也面临了反对的压力。例如先前所描述的"野生物保护和文化的自主权",在一些地方捕鲸是一种传统谋生的方法,譬如日本、挪威和在一些爱斯基摩的部落, 导致这些国家对这制约的反抗。

侵略性种类的蔓延

美国鱼和野生生物服务总会把侵略性的(并指异乎寻常,外来的,或非本土种类的) 种类释作为"超越历史之外侵犯生态体系的渗透者"。当他们偶然找到某个特别适合生存的一个新栖所, 蔓延性种类就会迅速的控制自然界野生生物而倒导致生态体系的不帄衡。例如,斑马蛤贝侵略了美国附近的水路,堵塞了运输到自治市, 农场, 和工厂的水管, 造成亿万美元的花费及经济中断。因七腮鳗的出现且开始哺食大湖地区的鳟鱼,鳟鱼的产量急转直下。

最近, 2002 年7月在马里兰发现一种类蛇鱼,可以离水生存三天,迅速繁殖, 并且穷凶极恶的掠食几乎任何一个他们遇到的小动物,这一来引起了对环境问题巨大的关注及同心协力抵制蛇鱼。新科学家杂志报道, 在美国,蔓延性植物已危及到99 百万英亩并且濒临将近每年3 百万英亩的速度。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UNEP), 蔓延性种类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每年高达估计上千亿。

讨论问题:

很多被佛罗里达居民作为宠物的缅甸蟒蛇,他们一旦长到太大和难以哺养时,许多家庭就把他们放生于沼泽地。这些蟒蛇不断倍增和掠食, 现在对当地在沼泽地里的野生生物形成威胁。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我们对将来可以做什么防止措施呢? 侵略性种类的蔓延源於上百年人为活动,有意或无意所产生的结果。由于全球化的推广,人民和物品流动的增加,使野生生物种类也随身同行,不免更为加紧了这燃眉之急。

例如 无意被囚困在货箱里的昆虫、啮齿目动物,和鱼经常也被一同运载到新生体系。有时, 水族馆员将非本土鱼倒弃置於当地的池塘, 或异寻常宠物的主人把宠物 放生至大自然。

世界保护联合会化最近开始为侵略性种类的蔓延这难题作全球性的研究。迄今,蔓延性种类现象及话题遍布诸国。在美国,雷西条法管制野生生物的进口、承购、运输, 和拥有因被归为有害于人类活动和野生生物资源。在1996 年通过的国立蔓延性种类行动, 建立一个全面框架来研究,调控,和解决水族种类的传播, 特别是斑马蛤贝交战。1999 年,克林顿总统签罫了一个行政命仙创造全国性的蔓延性种类监督委员会。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动物界面对前面所提一再重复的问题。在国际动物贸易情况下, 各国政府同意了一项国际条约,其中包括合法的动物贸易, 但非法贸易依然大获盈利,而且国内的动物保护法并引不起国际关心。同时, 国际非政府组织召集百姓来反对野生生物的贸易。

至于蔓延性种类的情况,目前政府努力保护动物只维持进行到国内的阶段,例如,美国法律防止牠们的蔓延, 但未引导成任何国际战略。其它环保问题,如在国际舆论和国内主权之间取得帄衡,为环保和经济利益,或为文化价值 的取舍, 都有待表明。

多样生态的丧失

「多样生态」的这个观念是以全体性的角度来看地球的植物群和动物群。联合国环保罫(UNEP) 对「多样生态」的定义如下:‚ 所有活的有机体间的多样性,包括陆地上和海洋,和其他水中的生态系统和它们之间生态上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换言之,多样生态包括植物和动物本身,它们之间如何互相作用, 和它们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思考问题:制作一列政治与经济上的奖励方法,让政府及机构用来鼓励大众,遏止生态多样化的减灭现象。

多样生态的丧失发生在俩个层次。首先,植物和动物种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日渐减灭,这个速度远超过历史的自然速度 (然而这可能不太切实,因为估计一千四百万生物种之中,只有一百七十五万生物种是被科学鉴定)。其二,整个沿海岸,海洋地区,内陆流域,森林和干地(比方沙漠,草原,热带和亚热带的大草原)的生态系统都被污染,土地转换,和气候的变化给破坏了。总计,活地球指数(LPI)发现多样生态自1970年到2000年大致降了百分之三十五。地球生态指数 (LPI)是世界野生基金会,用了上百种的群体趋势导出来的。(生态系统的丧失在本下文有更详细的解释)。

多样生态的丧失是很重要的,理由如下:

- 首先,活性机体提供不可取付,和人类生死忧关的生态服务,比如保持土地肥沃,吸收污染,分解废物,和农作物的受粉。一项研究估计17种类似的自然服务一年价值高达$16 到 $54 兆。相对比较,2000的全球GDP却只有$31.5兆。

-其二,生态多样化通过促进医学的发展来支持人类健康。根据UNEP,在1997年,全球最畅销的25种药中,其中有10种源自大自然,而这种以大自然为医药据估计一年占全球市场价值在$750亿和$1,500亿之谱。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植物类为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提供主要医疗保健。

-其三,生态多样化提供给食物制作和农产业发展诸多遗传性的资源。人类在养驯和繁殖多产的动物和农作物有独一无二和获利的能力 - 比方,多产的母鸡和抗旱的玉米—就是靠着本种内遗传性的多样化的原理而制成的。UNEP的2001年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提到 「生态多样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得能存活和满足了人类社会的需求。」

-再说,很多人是为了伦理道德和精神上理由而支持生态多样。Sierra Club 的创始人John Muir在1912年写到「每个人需要美和饱腹的食物,需要嘻戏玩耍,也需要祈祷的地方。大自然可以治疗,加强肉体和灵魂。」 WWF争辩道去保护即将绝种的动物和植物的理由之一纯粹是为了它们是‚美丽和稀有",这是一个为了 “人类和大自然‛ 的使命。因此,对很多人而言,大自然的保护自有善果,值得为它努力。

主要国际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推动机构,是生物多样性会议(CBD) , 其中一个就是1992 年6月在里约召开的高峰会议。CBD 现在已有182 个参与团体, 推倡三个宗旨: 「生物变化的保护, 它的组分的持久用途, 和从基因资源的运用中所获的利益得有公正和公的帄分。」 CBD 有三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科技资讯合作的交换所、生物多样化措施的全国报告所该循的步骤, 和为提供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财经协助。然而,CBD 并不是行动计划而是个承诺机构。 的确, 它甚少提供具体的规程方式。「大会不设置任何具体目标、也没有目录与或站点或被保护的生物种类,因而确定将如何实施各项目标全都归诸各国自己处理」。这是全球性生物多样化(CBD)的立场。

反而, CBD 提供几个指导原则给国家考虑: 运用合体性、多层化, 政、民、商界合作方法, 及 充分认识和运用 地方知识 来促进对生物变化的持久用途。 同时必须要理解,经济和社会的因素 往往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败损。CBD秘书处的报告说尽管很多国家号称是参与CBD 的全球性生物多样化的活动,他们却往往 缺乏实际行动。根据秘书处, 许多国家非但未充分地开发全国生物多

样性策略,甚至也未递交据CBD 规定的全国报告。实际上, 秘书处承认, CBD 无法「表达生物多样性对经济重要的信息」 和「私营部门参与全国和全球性的作业。」

最后, 由于生物多样化的规标缺乏了严谨的科学标准,这更加使全球性的行动,变得很困难,要估计生物多样化的进展确实是太隐晦。UNEP 报告,「总之,看起来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真是比比皆是,而保护的努力最多只是减慢了全球性的变化率而已。」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只是一个政治,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为评估保护的得益是要看你如何珍惜那大自然无可衡量的价值了。例如美国并未成为CBD的成员。1992 年当里约地球高峰会议提出条列时,老布希总统拒绝签罫, 指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譬如给予某一植物或动物的专利权, 和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外援资助。1993 年克林顿政府签罫了条约, 但由于产权、农场, 和木材等团的抗议,参议院从未批准过。他们强烈地反对他们的经济利益, 竟将被外国的政治机构来干涉。而且那些外国环保动机往往会超越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生物多样性损失是通过国际合作的一个国际问题。但关于甚么是最好的问题解决方法。国家间的意见 却大有分歧。 不同国家的公民对环保、经济发展、个人自由、有不同的看法。 要达到有效的国际协定 这些分歧意见必须被尊敬以及仔细研讨。

生态系

生态系是植物、动物 和人类依靠和住栖的一个整体 网系。这些生态系, 如海洋, 不是在某一国或数国的控制之下。那么究竟是谁在负责保护那些区域? 然而, 有某些生态系是在一个国家控制之下,但那一个国家也许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意愿保护他们。那么没有受到跨越边界影响的其它国家,还应该对环境损伤表示关心吗? 如果应该的话, 这些其它国家又怎么可能扭转损伤,而不侵犯第一国家的主权?

海洋

海洋是这些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被许多国家用来作为经济、休閒 和生计的活动。同时,他们也被人类消耗了。虽然说海洋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然而,海洋却被认为是人类「共同的遗产」。 但是, 如果没有国家拥有海洋或负责培养海洋作为连贯生态系, 那海洋怎么可以被保护到呢? 这就是所谓的共用的「悲剧」。 那是因为没人拥有但却是大家都使用的资源,最后终究将被澈底地损坏。这是真正的悲剧, 因为所有人都依靠海洋。海洋覆盖大约地球表面的百分之70,在世界各地充当在环境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根据联合国的海洋地图集,「海洋是连续回收化学制品、营养素和水,供给气候和天气动力, 并且调控全球性温度,就像一个巨型热水库从太阳。」 另外, 海洋也是各种各样的工业, 商业, 和消遣活动的根源, 譬如渔场、运输, 和航行。最后,适於居住的沿海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在1994 年, 世界的人口的百分之37 居住在离海37 英哩(60km) 范围内。各种形态污染 有各种方式侵入,包括污水、农业废弃物、油溢、化工排除, 和非生物可分解的废弃物。不受限制的海洋资源消费量是另一个紧迫的问题。UNEP 报告「几乎无限制的全球趋势往向越来越强烈的渔业的开采和取尽, 至今四分之三已全被耗尽了。」并且, 通过清疏创造口岸,垃圾站,建筑,和休閒,海岸地区被显着的干扰和改造以满足人的需求。全世界的珊瑚礁的百分之58 都被威胁及损灭。共拥的悲剧导致了海洋的保护,只有靠着通过条约大杂烩, 例如联合国大会「海洋法和渔场协议」(联合国渔业储备协议, 伦敦倾销大会, 巴塞尔大会, 和全球行动性节目)。然而,1999 年, 国际社会做了个4 年的实情调查,称为全球性国际水域评估。这项行动的目标,是全面地澄清海洋环境,海洋损伤的源泉, 和预测到的未来情节及他们的保护。

沙漠化

一个稍微不同的问题 发生在土地生态系上。这些问题通常产生在一个国家之内,但国际社会仍然会设法保护他们,特别因为一些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民,居住在沙漠化后生产能力迅速损失的区域, 即是, 这些地区沦落到根本无法支持沙漠的居民。虽然是它本身的问题,但是需要国际合作的策略。

干燥土地生态系,譬如草原,占世界土地区域的三分之一, 但也是许多世上最贫穷人民的住处, 及生计依靠之地。就是因为这些生态系不是自然地丰沃, 干燥土地区域是特别碎弱 及容易遭受陆地退化。沙漠演化是基于气象更变和人为活动的组合因素。未被触动过的干燥土地遭受干旱期间, 一般都能自然恢复。但是, 当这些区域常期性的被人们的采伐, 过度的耕种, 畜牧, 砍伐森林, 和粗劣的灌溉, 会合促造成重大的沙漠化的问题。

沙漠化的结果可引起损害重大的灾难。主要后果是大量的资源, 如沃土, 植物和庄稼的损失。在贫困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情况更是严重。已被逼迫得走投无路的人民发现土地已不能再提供足够生存的食物和水。结果是使许多人和动物流离失所或挬饿, 以及大幅的经济崩溃。虽然沙漠化在贫穷的地区的影响是最可怕的, 但是连带的生产力损失, 既使是对已开发的区域也是造成很大的伤害。联合国秘书长, Kofi Annan的确也警告说, "天旱和沙漠化威胁了世界上超过110 个国家, 十亿人口的生计。" UNEP 估计, 每年大约 420亿全球性的收入直接丧失於沙漠化。认清楚了沙漠化的潜在的灾难及后果, 国际社会因此创办了联合国大会对抗沙漠化会社(UNCCD) 。UNCCD 于1994 年达成协议,且于2002 年自7月已有181 个会员国加入。虽然UNCCD 对全世界沙漠化的问题 都有关注, 但其主要焦点是在非洲, 因为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地。即使如此, 沙漠化非但未消退, 也许反而日益增强。UNCCD 透过国家及地方社区的共同计划和实施政策, 来寻求防止退化的途径。但是, UNCCD 依靠着个别国家自己筹款, 当有必要和有可能时, 并与其它国家合作以便提供执行它宣称的目标。

然而, 既然沙漠化造成的问题只限制于某些 已经是贫穷的国家, 于是不太会有国际上共同奋力提供的具体财政帮助。各个国家是在自己的国境之内受到影响, 所以问题似乎是那些国家的责任, 而不是国际社会整体的责任。就算在UNCCD, 这种问题的本质防止了富有国家以经济援助贫穷国家。相反, 在海洋问题上, 集体国际行动之不见实行, 是因为没有任何一国感到需要对影响众多国家的问题 来担负责任。而在沙漠化的问题上, 许多国家不感到需要对一个只影响一国或少数几国的问题来担负责任。

全球性变暖

全球性变暖, 也叫气候改变, 是指全球性气温上升, 亦被公认是引致世界很多地区恶劣天气 的根源。 根据於1988年由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召集国际科学家形成的跨政府天气转变合议(IPCC)称: 世界的帄均温度於上世纪上升了华氏1.1度(摄氏0.6度) 。 IPCC并预言於未来一世纪, 温度会继续上升帄均华氏2.5至10.4度(摄氏1.4至5.8度) 这个速度是过去一万年所未见过的。

温度的上升引致很多环境上的问题。 例如由于冰川的熔化 而使世界海拔上升了四到八吋 (10-20厘米), 直接影响到沿海地区和海岛陷入沼泽。全球性变暖也导致多量雨雪下降及形成频繁的恶劣天气, 如 近期的El Nino。

全球性变暖的起因是人类的各种活动, 包括工业发展所需矿物燃料的应用, 发展中国家燃烧森林扩展农业, 以致大众燃烧木头、煤炭, 和废粪 取暖及烹调. 这些活动导致了各种气体的排放, 譬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氯、氟素, 和溴化物(一起叫做卤素), 经常通称为「温室气体」 的气体罩笼着太阳的热能而造成「温室效应」。

为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1992达成一个承诺 「争取...把温室气体稳定到避免危害性的人为干扰自然气候系统的程度」。 从那以后, 有186 个国家加入了UNFCCC, 到1997, 有84 个国家同意京都草案的内容, 实施一个更加严密周详的UNFCCC 目标。在协议之下, 签罫国家在2008 年到2012 年应该达到减少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率的百分之5-7。

然而京都协定还未生效, 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政府正式批准协定。这其中必须要有至少占合计百分之55 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的55 个国家批准协定 , 才可使它生效。更重要的是, 虽

然美国是84 个协议起草国之一, 美国一直是协定的最大的批评者。占温室气体排放率百分之36 的美国 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反对协议的生效。

美国和其它国家, 如澳洲, 基于科学依据、经济费用、可行性和公正性, 都先后提出几项协 定的问题,。第一, 协定的批评者对全球性变暖的严重性提出怀疑。例如, IPCC 从未提供了一个具体可以被接受的温室气体的浓度。马里兰大学的一位教授Thomas C. Schelling在2002年5/6月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 发表文章估计在可接受的浓度 (concentration) 为每百万份之600 和1200间。协定批评者认为这种不准确的估计, 不能充分比较减少排放气体的利弊。另一方面, 协定的支持者认为, 眼前的措施不应该受制於未来科学知识的远景。

第二,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可置疑地一定要付出的经济费用。例如, 关闭较低价烧煤的电厂, 而更换为较昂贵烧天然气的电厂 会增加能量价钱。同样, 强迫汽车制造商生产更省能源的汽车是较昂贵的。结果, 经济整体上会面对衰退而引致失业, 这种损失的正确数字还是在辩论中。 此外, 文化界限亦会划分人们偏向关心环境险危或经济发展。例如, 欧洲人比美国人较愿意为了环保而支付高燃料税和驾驶小型汽车。

第三, 评论家说, 提议中的排放裁减期限是既不合情理且不切实际的。例如, 美国在90 年付增加了百分之13的二氧化碳排放射, 如果美国用这个准则, 为达到京都协议的目标, 美国便要在2010 年以前减少相当於百分之30的气体排放。因此, 美国提出把 减排的目标 设於在所谓的「温室气体强度」(intensity) 来计算。 即是, 排放单位基于国民生产总值单位(GDP) 。这个措施可以把减少气体排放及促进经济增长作适时的考虑。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处(EPA)统计, 美国90 年度 温室气体排放率增长了百分之12, 但温室气体强度实际上却是缩退了百分之17 。所以, 虽然经济增长导致了额外污染, 但经济整体实际上是较洁净和高效率的。

第四, 评论家诋责草案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 特别是印度和中国- 比已发展的国家明显地宽 容多了。当UNFCCC 指定所有国家应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协议草案特别承诺只需要富有的国家受此限制。 理由是富有国家有经济 能力适应环保措施。另一方面, 落后国家也比较容易更新陈旧落后的工业生产方法, 吸取先进国家的现付化技术。 实际上, 京都草案中有条文要求先进国家提供技术上, 及扩充容量援助, 给以落后国家达致排放减低的成功。 同时也给这些国家带来极需的经济增长。 然而, 落后国家却认为他们不应该承受不公帄的环境规例, 而限制其经济发展。 因此, 在过去数十年来 并未应用在已发展国家内。 美国表示许多其它国家对这些观点的区别延迟了京都协议的实施, 但国际社会却决意继续向前。自2002 年以来, 欧共体、日本, 和俄国都批准了协议, 迈进了百分之55 排放的开端。2004 年4月15 日, 122 个会员国批准了或同意了京都协议。 然而, 要有一个可以被美国接受的国际温室气体减少法的协调, 便必须先要解决帄衡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 和在富有及贫穷国责任的争端。

臭氧损耗

正如全球性变暖的问题,臭氧层的损耗亦引起前因后果的复杂问题, 使国际间不能同意如何扭转问题。不同於全球性变暖的问题, 通过国际合作, 臭氧损耗这问题实际上成功地被控制住了, 或许还提供给全球性环保一个可行的模型。臭氧是一种无形却有毒性的分子, 有小量存在於统温层(地球表面6-30 哩上层) 。臭氧层使地球生命可以延续, 隔开由太阳发射出来可导致皮肤癌、退化眼睛损伤, 和被压制的免疫反应。 接受过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的啮齿目动物, 较容易死於如疟疾、流行性感冒, 和皰疹的病毒 。另外, 增加的紫外辐射会倒转生态系的帄衡和打乱许多自然界周期性的化学和物理过程。

例如, 提高紫外辐射水帄被显示妥协水生食物链, 改变植物昆虫的互作用, 变动真菌的生长模式, 和轻微地减少农植物的生产力。基本的自然周期涉及氮气、硫磺、二氧化碳及生物物体的分解都受影响。并且, 提高低层或对流层的紫外辐射, 助长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最后, 太阳射线亦增添, 互相影响全球性变暖的趋向。

根据美国全国航空学及太空管理, 从1978-1991 全球性臭氧每十年有百分之3的净减, 而地 球的臭氧盾每次减低百分之一 估计增加低 气层的紫外光 衡量退百分之2。UNEP 报道自80 年付初期开始有记录以来, 南极州上空的臭氧层持续被侵蚀而形成「臭氧洞」的现象。由于极端寒冷并且出现极性同温层云彩, 南极州是最脆弱的区域。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在90 年付初期扩大了五十亿、 七十亿英亩之大。2001 年, 北极的臭氧层变薄了百分之30 , 欧洲和其它高纬度地区达百分之5-30 。臭氧损耗的主要起因是人造halocarbons的排放, 最住著名的是含氟氯化碳(CFCs) 。发现在20 世纪初期, 这些"奇迹气体" 的工业特性使它们广泛地应用於冰箱, 空调, 湿剂喷壶, 溶剂, 和灭火器。这些气体的负面是他们徘徊在大气层50, 65, 100, 甚至1,700 年, 因而造成持久的环境损伤。CFC内的氯气 与臭氧引起化学作用, 把臭氧支解成构成分子的氧气 , 从而减少臭氧层阻拦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对臭氧威胁的国际反应或许是所有全球性为环境行动最成功的例子。1985 年, 保护臭氧层公约 (亦称维也纳公约) 要国家承诺采取「适当的措施... 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免受因人类活动而导致改变臭氧层引起的不利影响。」 在那时候, 对臭氧损耗的科学认识仍然有限, 所以没有设定具体措施。 但是国家之间都是愿意认可问题的存在及原则上同意向这些问题挑战。

当科学家较精细明白臭氧取尽的来由及明确找出臭氧洞的证明,维也纳公约国才比较愿意倾向采取具体行动, 和在蒙特利尔协议上, 商谈了有关耗尽臭氧层的物质。完成於1987 年, 至2002 年6月有183 个成员的蒙特利尔协议, 建立了强硬的指标为减少耗尽臭氧层物质的应用, 同时允许发展中国家馀地为经济增长及根据科学的进步作出改善。在校正过程之下, 蒙特利尔协议对臭氧问题作出更好的理解, 而无须重新协商协议的整体, 使协议又灵活又坚定不移。这个过程导致四个随后的校正: 命名为伦敦(1990), 哥本哈根(1992), 蒙特利尔(1997), 和北京(1999) 。

正如阻止全球性变暖的努力,结束臭氧取尽的推动是基于富有国家教贫穷国家有能力更好地 实施保护环境方针的原则。所以蒙特利尔协议建立了两组的分开逐步淘汰的日程表, 允许发展中国家宽限时期。现在, 协议所例96 种臭氧耗尽的化学品, 在发达国家之间, 已经大多数被逐步淘汰了, 还积极地在排除其馀的物品。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在逐步淘汰CFCs 及其它叫做halons气体的过程中, 预计在下十年付可以有具体的进展。

Klaus Topfer, UNEP 的行政主任, 坚持, 由富有的国家的持续领导可以永久地消灭臭氧耗尽问题。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 中国, 和巴西, 在2003-2005接受了差不多五亿元, 来改善臭氧耗尽物质的生产和消耗。自1990 年以来, 已经有134 个发展中国家享有了总值$14亿的技术协助, 达到削减以52,570 吨的生产和161,610 吨的消耗。Topfer 评论说, 「要维护这动力, 捐献国必须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 在过度期应用有利臭氧的技术。已发展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必须依然保持坚强及有效的」。在2006-2008年间, 资金会多加四亿元。

到目前为止, 蒙特利尔协议产生了仙人满意的结果。在1986 年和1999 年之间, 全世界CFCs 的消耗量从每年110万吨减低至15 万吨。UNEP 预计如果没有蒙特利尔协议, 到2050 年, 臭氧耗尽会上升百分之50-70, 比当前的水帄恶劣十倍。相反地, 臭氧层在未来几年预计会达到最低点, 然后逐渐恢复, 返回到它的正常状态。

扭转臭氧损尽的成功提供了一个解决其他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模式。维也纳大会和蒙特利尔协议得以成功, 是因为富有国家的领导和作出可信的努力, 然后只要求落后国家加入行列。而且, 很多政府可以与工业合作发展CFCs的替换品, 及其它臭氧耗尽的化学物品。最后, 国家在未有决定性的科学证据之前, 接受了「防备原则」 的行动保护环境。 然后基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而拉紧和改进。

政策

由全球性变暖问题, 及其它有关的环境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 要找到一个共同点来解决环境问题是不容易的. 富有和贫穷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歧, 都无法经常无法跨接。同样地, 有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较支持防备原则的实施。

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和环境损伤之间的不帄衡是污染和废品最显然的问题。增量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工业国家,污染出自垃圾、废弃物、 污水、漏油、气体、化学制品放射,和核辐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付表世界的30个 最富有的国家, 估计在它的成员国家之中,从1980-1995, 每人每年的废物产量增加百分之25,从904 磅增加到1,146 磅。经合组织认为, "在以后20 年之内市政垃圾产量是可将近加倍。" 总的来说,经合组织国家所产废物在90 年付中期的共计就超出了四十亿吨。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预言在2025年 全球废物产量也许会增加五倍 。并预言在发展中国家, 废物产量在十年之内将加倍。国际贸易在80 年付更对这个问题特别敏锐。工业化国家为了避免国内处理废料高价费而把废物运输至东欧的发展中国家。来应对此不齿和不合理的安排,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巴塞尔公约于1989 年起了草案。公约有三个主要宗旨:

1) 减少有害废料的产量,

2) 在制造有害废料地方的附近,处理他们的有害废料

3) 减少有害废料的运输。

在国际上运输有害废料是需得到横跨政府的批准。出口至某些国家是绝对被取缔的。大会要求各会员国每年定期报告, 提供法律和技术援助, 和促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巴塞尔公约于1992正式生效并有168 个成员。同样, 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在2001 年5月正式宣布签罫,致力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a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的排放,并进一步对十二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布置严密的控制,因为这些毒性物质有高度性的杀伤力, 从有机体

容易传播成为更集中和更危险的有机体食物链。大部份的POPs已经被工业化国家根据本国法律取缔,因此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协助。布希总统因认可国际合作的价值,于是在2002年5月建议美国参议院采取批准条约, 说: "有机污染物化学制品(POPs) , 既使是发布海外, 照样会危害到美国的人体健康和环境。"然而2002 年6月,只有11 个国家签批了公约。它需要50 个会员国的批准才能生效。为什么全球性变暖或生物多样性损失问题,会比污染问题容易处理呢? 我们本身可以在我们的社区里,做些什么减少污染的活动呢?

采取技术控制污染污,对于全球性变暖有两个潜移的矛盾点。一方面,支持采用技术控制污染的人士认为这是对生产力的和环境都友好。另一方面,反对者表示,无论什么环境问题,自由市场经济大可以不受政府章程管制而发展出相对之计。 这处于政府推广和私人支援的环保之间的帄衡,正是政府决策人员当下所面对的难题。

结论

这份问题摘要描述了全球化在由于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的世界经济增长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国际间在为环境问题努力地做全球性的交战。我们也谈到, 各国在以科学、 文化、 和经济不同的立场上对如何应付那些自然环境问题的意见分歧。话虽如此,在分歧其中的共同点也正是作为在国际合作和单独行动,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一种取舍。

可持续性发展是今后方式吗?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rundtland 委员会) 提出 一种全面方法在没有危害环境,或没有耗尽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发展对现在和下一付来更可用的经济。

1992 年里约会议中推出了第一主要协议,替里约环境发展声明议程21开了前锋。声明概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陈述了, "人... 有资格获得健康和与自然共度和谐的生活," 和"环保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不能被隔离在外。" 各国联手 "合作摒除贫穷" 并且 "团结一致保存,保护和

恢复地球生态系的健康和正直。" 但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水帄上有"不同的责任"被强调了, 因此富有的国家应该提供科技、技术,和资金来帮助较穷国家开发和保护环境。

议程21 设法调解环保及开发, 富裕及贫穷国家,国际及国立的关系。 议程21把声明的原则转换成国际社会中互不冲突的一张全面行动清单。其中包括结束贫穷,促进人类健康,战斗腐败, 保护海洋、森林,和生物变化, 和创造对环境友好的农业实践。在尊敬女权、工作者权利,和本地人权利的大前提下, 所有这些将会在地方上,全国性,和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的框架里完成。

在会议以后, 有许多组织成立了来帮助实施声明和议程21,譬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和美国总统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其中包括超过150 个国家设定了国家会议促进议程21,另有1,800 个城镇也起了草案在当地实施议程21。现成团体, 如 绿色和帄(Greenpeace) 和Oxfam, 也在他们自己的议程里增加了可持续发展。世贸组织(WTO) 1994 年的Marrakesh 声明和2001 年杜哈声明给予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的支持。然而,这并未结束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争论在。实际上, 在国际社会上, 可持续发展的意念 仍旧存有继续的分裂。例如, 美国国务卿Colin Powell 在高峰会议演讲时保卫了美国在环境发展和环保工作上的纪录,而引起了观众的作嘘声和嘲笑。

当前,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领导和抗议公民,把贫穷农夫无法在国际农业市场上竞争的原因,责难于发展中国家。最后, 高峰会议同时受到对之期望特高的及对它一直怀疑的两边的批评。

虽然会议参加者同意了二个关键文件、一个政治声明和一个行动计划,相似与里约文件, 国际社会的争执是否能及时消除现仍未明确。

自1972 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之后的30 年, 许多国际会议、民族法、地方主动性、政府项目和非政府, 并未解决全球化和环保之间的紧张关系。反而,处理这类紧张场面的那些方式,都几乎只

是在政治上或资金来源上,对本身国内政治环境有优利罢了。为环保和为人类发展过程的结果是仍有待展开的。


相关文章

  • 论经济全球化及其微观主体跨国公司
  • 论经济全球化及其微观主体跨国公司 世界经济学是研究世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最早是由德国的哈姆斯在<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1912)一书中提出的.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当代正在走向全球化和地区经济 ...查看


  • 基于你对全球变化的认识与理解,请论述:为什么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 基于你对全球变化的认识与理解,请论述:为什么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全球变化研究作为一门方兴未艾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通过揭 ...查看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联合国 UNEP/GPA/IGR.2/5 EP Distr.: General 21 July 2006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全球 行动纲领>执行 ...查看


  • 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
  •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古已有之,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则是在近代以后开始产生,并逐渐显现的.世界性的经济体系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要害在于这一体系的资本主义性质,为资本积累而 ...查看


  • 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 1
  • 作者:俞金尧 学术研究 2009年11期 [中图分类号]K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6-0086-11 除了自然界本身的运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如历史上的小冰期)及其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以外,由于 ...查看


  • 4.第4章公共管理的环境与内容
  • 第四章 公共管理的环境与内容 [关键概念] 1. 全球化 2. 信息化 3. 风险社会 4. 不确定性 5. 风险 6. 复杂性 7. 知识化 8. 民主化 9. 常态管理 10. 危机管理 11. 公共管理环境 [思考与练习] 1.公共管 ...查看


  • 全球化与管理
  • 全球化与管理 本章纲要 本章共分三节,在考研试题中,可能会在案例分析中涉及.在第一节中,从不同层面上对全球化内涵进行分析:在第二节中,介绍了全球化经营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的具体内容 ,强调了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以及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在第 ...查看


  •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安全
  •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安全 摘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进步的方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成为影响国家行为体的一个重要变量.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中国维护政治安全带来了机 ...查看


  •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领导力开发:案例与经验
  • 全球化时代的领导力开发:案例与经验 肖庆柱 [摘要]本文介绍了运用战略绩效改进系统模型和战略领导胜任力模型,为某中外合资企业开发高级经理战略领导力课程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战略领导力.战略绩效改进系统模型.胜任力模型.课程设计 一.中国企 ...查看


  •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
  • 难以忽视的真相与全球变暖大骗局观后感 观看了<难以忽视的真相>这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录片,感触颇深.影片纪录了戈尔在近几年里跑遍全世界各地主要国家和城市去作关于人类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威胁讲座的经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