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监护人_于明祥

江苏法制报/2011年/11月/10日/第C01版

法学研究

如何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监护人

于明祥

【案情】A、B、C(女)、D系兄弟姐妹关系,A、C有智力障碍,均属残疾人。2007年因拆迁,四子女及其母亲E(89岁,父亲已去世)均分得105平方米住房一套。2008年3月,一家子达成协议:由B扶养C,D抚养A,但B并未按协议扶养C,ACE在协议前直至诉讼时一直随D一起共同生活。2011年8月,D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认定C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由其担任C的监护人。C本人亦表示不愿意随B共同生活,要求随D共同生活,C所在居委会不愿意为其指定监护人。

【评析】审理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在审理申请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过程中,往往在认定公民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一并为其指定监护人,本案中,已达成了协议。因此,应当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在判决认定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指定B为C的监护人。

第二种意见认为,《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十六条规定,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审理。综上,对D要求法院指定其担任C监护人的请求不予审理,应先由C所在居委会指定。

第三种意见认为,《民法通则》及其解释是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没有指定监护人的能力也不应有指定监护人的权力,法院应本着定纷止争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积极能动司法,为C指定监护人。BDE虽曾达成协议,但该协议并未得到履行,ACE一直随D共同生活,指定D为C的监护人在事实上更可行,在法律上依据也更充分。根据《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十四条的规定,被监护人有识别能力的,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尽管C被鉴定为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但其仅存在轻度精神发育迟缓,对选择与谁共同生活更适合自己还是有基本的判断力的,且这一选择是其对自身人格权的行使,BD对监护C的约定行使的是一种身份权,当人格权与身份权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人格权,即应尊重C的选择,由D行使监护权。综上,应在判决认定C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同时指定D为C的监护人。 法院判决时选择了第三种意见。

第1页 共1页

江苏法制报/2011年/11月/10日/第C01版

法学研究

如何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监护人

于明祥

【案情】A、B、C(女)、D系兄弟姐妹关系,A、C有智力障碍,均属残疾人。2007年因拆迁,四子女及其母亲E(89岁,父亲已去世)均分得105平方米住房一套。2008年3月,一家子达成协议:由B扶养C,D抚养A,但B并未按协议扶养C,ACE在协议前直至诉讼时一直随D一起共同生活。2011年8月,D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认定C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由其担任C的监护人。C本人亦表示不愿意随B共同生活,要求随D共同生活,C所在居委会不愿意为其指定监护人。

【评析】审理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在审理申请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过程中,往往在认定公民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一并为其指定监护人,本案中,已达成了协议。因此,应当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在判决认定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指定B为C的监护人。

第二种意见认为,《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十六条规定,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审理。综上,对D要求法院指定其担任C监护人的请求不予审理,应先由C所在居委会指定。

第三种意见认为,《民法通则》及其解释是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没有指定监护人的能力也不应有指定监护人的权力,法院应本着定纷止争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积极能动司法,为C指定监护人。BDE虽曾达成协议,但该协议并未得到履行,ACE一直随D共同生活,指定D为C的监护人在事实上更可行,在法律上依据也更充分。根据《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十四条的规定,被监护人有识别能力的,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尽管C被鉴定为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但其仅存在轻度精神发育迟缓,对选择与谁共同生活更适合自己还是有基本的判断力的,且这一选择是其对自身人格权的行使,BD对监护C的约定行使的是一种身份权,当人格权与身份权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人格权,即应尊重C的选择,由D行使监护权。综上,应在判决认定C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同时指定D为C的监护人。 法院判决时选择了第三种意见。

第1页 共1页


相关文章

  •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
  • 正文: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首先要考虑利害关系人的意愿,核心是对有关公民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审查和判断,最终作出该公民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 ...查看


  • (部分)卖房人为精神病人,卖房的程序怎么操作?
  • 郑重声明: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网签.审税.过户等房屋买卖的过程都需要卖房人亲自签字[注:网签这个环节因可在中介处完成,故审查不是很严格],非本人签字的,房产交易中心不给办理相关手续,房屋买卖的流程不能顺利进行.如果房屋所有权人(全部或部分 ...查看


  • 民事主体制度(一)
  • 民事主体制度(一) 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二)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1.民事权利能力是一 ...查看


  • 变更监护权后谁为顽皮的孩子买单
  • 变更监护权后谁为顽皮的孩子买单 案例: 11岁的小亮在与同学小刚玩耍时,发生争吵,小亮被小刚打伤,花去医药费870元.小亮的家长要求赔偿医药费时才知道:小刚的父母因交通事故双双去世,小刚父亲所在公司指定了小刚的爷爷为监护人.但小刚的爷爷觉得 ...查看


  • 民法总则草案自然人制度规定的进展与改进杨立新
  • 2016年第5期法治研究 <民法总则(草案)>自然人制度规定的进展与改进 杨立新** <民法总则(草案)>第二章规定的自然人民事主体制度,与<民法通则>的规定相比,  摘  要: 有三个较大的进展,即胎儿 ...查看


  • 段波民法讲义背诵版 第一周(上)
  • 第一部分 民法总论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法律事实 1. 好意施惠 1. 法律关系包括权利义务,好意施惠关系不包括权利义务, 2. 3. 凡是有偿的, 4. 2. 法律事实 1. 行为与事件的区分在于是否受到人的意志的影响与左右,表意行为与 ...查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提交稿)(上)丨 权威发布
  • 2015年6月24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和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组织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该提交稿是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和中国民法学研究 ...查看


  • 民法通则的法条解释(最新)
  • 民 法 通 则 法 条 解 析 概 述 本法的侧重点包括: 1民法基本原则: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类: 3监护制度: 4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5法人的一般规定: 6民事法律行为分类: 7代理制度: 8物权的 ...查看


  • 民法总则-20171001生效
  • [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节 监护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