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艺水泥磨研磨体级配与装填

不同工艺水泥磨研磨体级配与装填

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快速发展,水泥粉磨技术也向高效、节电方向快速变化,由传统多仓管磨机组成开路、闭路系统,与我国自主研制创新的磨内筛分技术和采用微型研磨体的高细高产磨与各种类型高效选粉机组成水泥粉磨系统向管磨机、辊压机、 V 型选粉机或打散分级机、 O-SEPA 选粉机组成不同工艺技术的水泥粉磨系统。使整个粉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增产、降耗效果。 笔者经历过由φ 4. 2 × 11m 、φ 4.2 × 13m 磨机组成的预粉磨系统,由φ 2.6 × 13m 、φ 3.0 × 11m 、φ 3.2 × 13m 、φ 3.8 × 13m 磨机组成开闭路与高细高产及联合粉磨系统,由φ 3.8 × 11m 磨机组成的联合预粉磨系统,调试与生产实践。这些不同工艺水泥粉磨系统入磨物料粒径大大的减小,粒径组成也相对较均齐,物料粗碎和中碎任务均在磨外完成,而管磨机只承担细碎和细磨及超细磨任务。所以,对水泥磨的研磨体级配与装填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但目前对管磨机成品质量要求很高, 0.08 筛的筛余 1% , 0.045 筛的筛余为 10% ,从这点意义上讲,管磨机研磨体级配与装填的合理性对系统产量、质量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将预粉磨系统(辊压机 + 管磨机 + 高效选粉机组成),联合粉磨系统(辊压机 + 打散机或 V 型选粉机 + 管磨机),联合预粉磨系统(辊压机 +V 型选粉机 + 管磨机 + 高效选粉机组成)的管磨机研磨体级配与装填谈点探讨认识。

1 水泥磨机配球的基本原则

1.1 配球时考虑的因素

根据入磨物料(熟料)粒径大小,物料特性与系统工艺技术和辊压机能力与磨机能力相对值大小有关,磨机规格性能、转速、磨内结构(各仓长度、衬板形式、隔仓板型式与篦缝的通料率),混合材品种与配比及水份,入磨熟料温度和熟料矿物组成等综合因素。

1.2 入磨物料粒径的确定

为了解物料粒度分布状况,取入磨物料样用套筛或颗粒级配仪测定,然后进行粒径计算并作出相应的粒径组成曲线。

1.2.1 入磨物料平均粒径计算

Dcp= „„„„„„„„..1

式中: dcp------ 物料平均粒径 mm

Gi------- 各筛径筛上物重量

di--------- 各筛径上下层平均直径 mm

1.2.2 入磨物料粒度特性方程

Y=AX k „„„„„„..2

式中 Y-------- 负累积百分数,即通过量累积百分数 %

k ----- 直线斜率 X------ 筛孔粒径 mm

k = „„„„.3

A--------- 系数,用反求法: A=

根据入磨物料粒度筛析,利用粒度特性方程式,求出通过量累积百分数 80% 和 95% 时物料粒径大小或任意粒径大小的累积百分数,供配球时使用。

1.3 入磨物料粒度与球径的关系

研磨体尺寸的大小和欲磨细物料的粒度间有一定关系。根据粉碎理论,体积假设及假想的“聚积层”的关系,可以理论上演证出来物料粒度与研磨尺寸间的关系(计算公式略)。另外, F.C 邦德等专家学者提出各种计算公式。笔者根据多年实践使用 KA 拉朱莫夫公式较为简便。计算公式如下:

DM=i „„„„4

式中 DM-------- 钢球直径 d'm--------- 入磨物料粒径

i=28--------- 是一个常数,也是一个系数 n=3

根据不同水泥粉磨工艺和入磨物料易磨性可对 I 系数值进行修正后即可应用该公式。 2 预粉磨、联合粉磨、联合预粉磨系统管磨机研磨体级配

在已定的工艺技术(系统设备规格、性能和工艺技术流程及布置)的条件下,系统管磨机研磨体级配以入磨物料粒径分布和生产品种的质量指标要求为主线,现将研磨级配方法介绍如下。

2.1 根据入磨物料筛析的最大粒径,按公式 4 计算出该仓使用最大球径,以最大球径作该仓最大的一级球,然后向下级规格以此类推,确定该仓配球规格种类(头仓一般为 4-5 级配,二仓 3-5 级配,三仓 2 级配)。

2.2 根据入磨物料粒度的筛析,用公式 1 、 2 求 dcp 、 X80 、 X95 的粒径,根据不同工艺和生产品种确定入磨物料假设的平均粒径。然后按公式 4 计算出平均球径。

2.3 根据上述确定配球时选用研磨体规格、种类,然后确定物料粒径与相对应球径,(详见后述),按照该球径所对应入磨物料粒径分布的累积百分数减去上一级球径所对应入磨物料粒径分布的累积百分数,将该百分数(以小数)乘该仓研磨体总量后得出该球径在该仓的球量,然后根据经验进行修正,该仓的配球方案基本上就确定。

3 预粉磨系统磨机研磨体级配。

以泾阳声威磨机规格为φ 4. 2 × 13m ,功率 3150KW 与辊压机 120/80 , N=3000 , O-SEPA 组成的预粉磨系统为例。

3.1 一仓配球物料经辊压机挤压后入磨物料粒度分布(见表 1 )

表 1 入磨物料粒度分布

74.71mm ,取整数即为φ 80mm ,(预粉磨系统入磨物料混入边料效应的大颗粒或辊压机状

态欠佳时,最大球径可提一级),这次配球最大球径为φ 80m ,该仓钢球种类组合以此类推,即φ 80mm 、φ 70mm 、φ 60mm 、φ 50mm 。若遇到入磨物料粒度增大,或不开辊压机,一仓补入φ 90mm 球 2-4 吨即可。

平均球径的确定:开辊压机时,计算平均球径用物料粒径 (X80+X95)/2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物料粒径依据。若 X80 ≤ 6 时,只用 X95 粒径为依据。这次配球用物料粒径从表 1 知均值为 10.87mm ,按公式 4 计算结果为 62.03mm (取值范围 62-66mm )。

不开辊压机计算平均球径时,用( dcp+X80+X95 ) /3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物料粒径依据。 一仓配球组合见表 2

表 2 配球组合

研磨体级配调整提供规律性依据,从泾阳声威φ 4.2 × 13m 水泥预粉磨各级球量占该仓总量的百分数,φ 80mm 占 10-15% 、φ 70mm 占 34-40% 、φ 60mm 占 34-40% 、φ 50mm 占 11-15% 。

3.2 二仓配球

以一仓最后点和二仓进口点的物料粒径分布均值作为二仓配球的依据,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3

表 3 入二仓物料粒径分布

余 0.71% ,其相对球径按公式 4 计算球径要大于 37.28mm 取整数,大一级选用的原则,该仓最大球径选用φ 50mm 的钢球。该仓钢球种类组合为φ 50mm 、φ 40mm 、φ 30mm 、φ 25mm 、φ 20mm 、φ 17mm (φ 15mm )。

平均球径的确定:

X80 ≥ 1.0mm 可选用( dcp+X80+X95 ) /3 作为平均入磨物料粒径计算平均球径。

X80 ≤ 0.6mm 时选用 X95 粒径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依据。

0.6mm ≤ X80

从表 3 知 X80=0.671mm ;即这次配球选项用 (X80+X95)/2=1.17575mm ,按公式 4 求出相对平均球径为 29.55mm ,选用范围 (27.55-31.55)mm 。

配球组合见表 4

表 4 二仓配球组合

4 联合粉磨系统磨机研磨体级配

以泾阳声威磨机规格为φ 3. 2 × 13m ,功率 1600KW 与 HFCG120/45 辊压机、 SF500/100 打散机组成联合粉磨系统为例,同时参考铜川声威同系统磨机研磨体级配的经验。该系统磨机为三仓管磨,一仓装球,二、三仓装锻。

泾阳声威该磨机系统是生产低碱 425 (相当于 PII 型水泥,同时熟料 C2S>24% ,相对较高,特别反映在细磨阶段粉磨阻力大,水泥比表面积相应偏低),磨机研磨体级配计算步骤、方法在预粉磨系统中详细叙述,不同工艺均是相同,本文只写研磨体级配的结果。

4.1 一仓配球

入磨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5 。

表 5 联合粉磨入磨物料粒径分布

该仓配球组合以此类推,即φ 60mm 、φ 50mm 、φ 40mm 、φ 30mm 、φ 25mm 五级配。 平均球径根据水泥品种、质量指标、物料易磨性、熟料强度选用物料粒径( dcp+X80 ) /2 ,或用 X80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根据上述要求,计算平均球径分别为 33.58mm 、 39.63mm 、 41.81mm 。我们这次配球选用平均球径范围为 35.83-37.63mm ,配球具体组合见表 6 。

表 6 一仓研磨体级配

说明这次配球用总量φ 30mm 球占总量 2/3 ,φ 25mm 占总量 1/3 ,所得表 6 φ 30mm 、φ 25mm 的球量。也可用

4.2 二仓研磨体级配

进二仓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7

表 7 二仓首点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 7 知大于,取φ 18 × 20 的锻,该仓级配组合以此类推,即φ 18 × 20mm 、φ 16 × 18mm 、φ 14 × 16mm 三级配,各级量分别为 7T 、 8T 、 10T ,总量 25T ,平均锻径 dcp=15.76 ,填充系数 30% 。

4.3 三仓研磨体级配

进三仓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8

表 8 三仓首点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 8 知大于,选用φ 12 × 14mm 和φ 10 × 12mm 的两种即可,其量分别为 27T 和 48T ,合计 75T ,平均锻径 10.72 ,

填充率系数 32.35% 若生产高标号水泥,产品质量要求高,φ 12 × 14mm 和φ 10 × 12mm 的比例为 1 :( 2.4-3.2 )生产 P.C32.5 也可少许φ 14 × 16mm 段。

5 联合预粉磨系统磨机研磨级配

联合预粉磨系统工艺在近年发展较快,生产时间相应较短。现以陕西泾阳声威磨机规格为φ 38 × 11m 功率 2240KW 与 CLF170/100 辊压机、 VX3000 选粉机 N3000 型 O-SEPA 选粉机组成联合预粉磨系统为例。

5.1 一仓研磨体级配

入磨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9

表 9 联合预粉磨入磨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球径为 32.75mm 和 18.31mm ,最大球径取φ 40mm ,也可取φ 30mm 。因该公司熟料易磨性较差,生产高标号水泥,从表 9 知筛径大于 0.2mm 占 7.14% ,所以该仓配球最大球径选用φ 40mm 球,该级球对大于 0.2mm 以上物料细碎效果较好。该仓配球组合以此类推,即φ 40mm 、φ 30mm 、φ 25mm 、φ 20mm 四级配。

平均球径选用物料粒径 (X80+X95)/2 或 X95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依据,计算结果平均球径分别为 26.19mm 和 29.70mm ,若以 (dcp+X80+X95)/3 计算平均球径为 23.82mm 。据报导目前国内该工艺系统一仓平均球径 dcp=18.99-32.83mm ,一般选用 2 7 ± 3mm 范围,配球具体组合见表 10 。

表 10 一仓研磨体级配

若入磨物料

表 11 K 系数值

二仓研磨体级配

进二仓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12

表 12 二仓首点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 12 知大于φ 18 × 20mm 的锻,该仓级配组合经此类推,即φ 18 × 20mm 、φ 16 × 18mm 、φ 14 × 16mm 、φ 12 × 14mm 、 10 × 12mm 五级配,各级钢锻取量分别为 10T 、 15T 、 38T 、 36T 、 24T ,平均锻径为 13.20mm ,填充系数为 30.56% 。

据报导,国内该工艺系统二仓使用钢球种类φ 30mm 、φ 25mm 、φ 17mm 、φ 15mm ,平均球径 16.98—21.0mm 。

6 研磨体填充系数

各工艺管磨机各仓的填充系数在研磨体级配给出数据,这对泾阳声威三种粉磨工艺来讲是比较合理。目前一般来讲控制在 28-34% ,以 30% 为基础,随着入磨物料颗粒粒径的大大下降,目前辊压机、 V 型选粉机、打散分级机使用,研磨体直径大大下降,相应填充系数增大,以提高研磨体量来提高磨机产量。

据经典试验,磨机填充系数 40% ,磨机产量最大,电耗高;填充系数 28% ,电耗最小。笔者认为水泥粉磨磨机主电机负荷控制 88-93% 较合于是,一仓填充系数 27-29% ,后仓逐渐提高,填充系数 30-33% 。填充系数过高会增大磨况死区,反而使磨机磨况作用减弱,而电耗上升。 入磨物料粒径较细和小型磨机,磨机填充系数可选用高些,全磨研磨体装填量达设计量的 95-97% ,提高动力产量。入磨物料粒径较粗和大型磨机,磨机填充数可选低些,全磨研磨体装填量达设计量 88-92% ,提高钢球产量,降低电耗。

7 水泥磨机研磨级配和装填效果判断

磨机研磨体级配与装填效果,最直接反映是磨机产量、质量、电耗。现将观察法、筛析法效果判断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7.1 观察法

7.1.1 一仓能力的判断

三种水泥粉磨工艺的入磨物料粒径较细,研磨体级配一定要注重一仓能力,使磨内料流畅通的前提,也是磨机产量的基础,是稳定磨音维持正常生产必备条件。磨内或该仓末点篦板处有无小渣小料或仓内有无小渣小料沉积移位。无小渣小料存在说明最大球径和球量配比合适,若有小渣小料存在,说明大球径和球量需增加,具体增径增量视小渣小料颗粒大小和数量而定。

7.1.2 球料比

一仓前端钢球冲击声不连续,磨音低,而在一仓中后部位磨音高,说明一仓料存量偏多,造成磨音不正常。

一仓露半个球面,或料球面持平,二仓料球面持平或料高出 10-30mm ,三仓料面高 30-60mm 或 40-60mm 。闭路磨, 二仓,正常停磨观察,若料球段面平整,说明级配合理,若前部有凹部分,说明大直径研磨量不足,若仓尾部有凹部分,说明小直径研磨量不足。

观察仓内研磨堆积密度,从中看出那种球多,那种球少,为补球提供参考。测定球料高度,算研磨体量,为合理填充系数提供依据。

7.2 筛析法

一仓取样筛析 0.08mm 、 0.2mm 筛余值开始下降很快后,逐渐减缓,说明该仓配球基本合理,尤其是 0.2mm 筛余值下降很快,该仓配球是非常合理。

据经典报导:传统开流水泥磨一仓末端 >4.7mm , 5.0mm 的颗粒应全部消除,二仓末端 >0.83mm , 20# 筛余小于 1% ,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体会如下。

7.2.1 高细高产开流水泥磨:

一仓末端 10# 筛 1.92mm 筛余不超过 60% 或 0.9mm 筛余不超过 10% ,最多

二仓末端 0.2mm 筛余不超过 3% 。

7.2.2 预粉磨:

一仓末端 3.0mm 筛余不超过 0.5% ,普通闭路或不开辊压机时 1.92mm 筛余

二仓末端, 0.2mm 筛余 不超 2.5% ,最好 2% , 0.08mm 筛余不超过 26% ,最好 23% ,不开辊压机时, 0.2mm 筛余不 超 1.5% ,最多不超过 2% ,最好为 1% , 0.08mm 筛余不超过 18% 。

7.2.3 联合粉磨:

一仓末端 20# 筛余不超过 1% , 1.0mm 筛筛余等于 0 , 0.2mm 筛余

7.2.4 联合预粉磨:

二仓末端 0.08mm 筛余

不同工艺水泥磨研磨体级配与装填

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快速发展,水泥粉磨技术也向高效、节电方向快速变化,由传统多仓管磨机组成开路、闭路系统,与我国自主研制创新的磨内筛分技术和采用微型研磨体的高细高产磨与各种类型高效选粉机组成水泥粉磨系统向管磨机、辊压机、 V 型选粉机或打散分级机、 O-SEPA 选粉机组成不同工艺技术的水泥粉磨系统。使整个粉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增产、降耗效果。 笔者经历过由φ 4. 2 × 11m 、φ 4.2 × 13m 磨机组成的预粉磨系统,由φ 2.6 × 13m 、φ 3.0 × 11m 、φ 3.2 × 13m 、φ 3.8 × 13m 磨机组成开闭路与高细高产及联合粉磨系统,由φ 3.8 × 11m 磨机组成的联合预粉磨系统,调试与生产实践。这些不同工艺水泥粉磨系统入磨物料粒径大大的减小,粒径组成也相对较均齐,物料粗碎和中碎任务均在磨外完成,而管磨机只承担细碎和细磨及超细磨任务。所以,对水泥磨的研磨体级配与装填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但目前对管磨机成品质量要求很高, 0.08 筛的筛余 1% , 0.045 筛的筛余为 10% ,从这点意义上讲,管磨机研磨体级配与装填的合理性对系统产量、质量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将预粉磨系统(辊压机 + 管磨机 + 高效选粉机组成),联合粉磨系统(辊压机 + 打散机或 V 型选粉机 + 管磨机),联合预粉磨系统(辊压机 +V 型选粉机 + 管磨机 + 高效选粉机组成)的管磨机研磨体级配与装填谈点探讨认识。

1 水泥磨机配球的基本原则

1.1 配球时考虑的因素

根据入磨物料(熟料)粒径大小,物料特性与系统工艺技术和辊压机能力与磨机能力相对值大小有关,磨机规格性能、转速、磨内结构(各仓长度、衬板形式、隔仓板型式与篦缝的通料率),混合材品种与配比及水份,入磨熟料温度和熟料矿物组成等综合因素。

1.2 入磨物料粒径的确定

为了解物料粒度分布状况,取入磨物料样用套筛或颗粒级配仪测定,然后进行粒径计算并作出相应的粒径组成曲线。

1.2.1 入磨物料平均粒径计算

Dcp= „„„„„„„„..1

式中: dcp------ 物料平均粒径 mm

Gi------- 各筛径筛上物重量

di--------- 各筛径上下层平均直径 mm

1.2.2 入磨物料粒度特性方程

Y=AX k „„„„„„..2

式中 Y-------- 负累积百分数,即通过量累积百分数 %

k ----- 直线斜率 X------ 筛孔粒径 mm

k = „„„„.3

A--------- 系数,用反求法: A=

根据入磨物料粒度筛析,利用粒度特性方程式,求出通过量累积百分数 80% 和 95% 时物料粒径大小或任意粒径大小的累积百分数,供配球时使用。

1.3 入磨物料粒度与球径的关系

研磨体尺寸的大小和欲磨细物料的粒度间有一定关系。根据粉碎理论,体积假设及假想的“聚积层”的关系,可以理论上演证出来物料粒度与研磨尺寸间的关系(计算公式略)。另外, F.C 邦德等专家学者提出各种计算公式。笔者根据多年实践使用 KA 拉朱莫夫公式较为简便。计算公式如下:

DM=i „„„„4

式中 DM-------- 钢球直径 d'm--------- 入磨物料粒径

i=28--------- 是一个常数,也是一个系数 n=3

根据不同水泥粉磨工艺和入磨物料易磨性可对 I 系数值进行修正后即可应用该公式。 2 预粉磨、联合粉磨、联合预粉磨系统管磨机研磨体级配

在已定的工艺技术(系统设备规格、性能和工艺技术流程及布置)的条件下,系统管磨机研磨体级配以入磨物料粒径分布和生产品种的质量指标要求为主线,现将研磨级配方法介绍如下。

2.1 根据入磨物料筛析的最大粒径,按公式 4 计算出该仓使用最大球径,以最大球径作该仓最大的一级球,然后向下级规格以此类推,确定该仓配球规格种类(头仓一般为 4-5 级配,二仓 3-5 级配,三仓 2 级配)。

2.2 根据入磨物料粒度的筛析,用公式 1 、 2 求 dcp 、 X80 、 X95 的粒径,根据不同工艺和生产品种确定入磨物料假设的平均粒径。然后按公式 4 计算出平均球径。

2.3 根据上述确定配球时选用研磨体规格、种类,然后确定物料粒径与相对应球径,(详见后述),按照该球径所对应入磨物料粒径分布的累积百分数减去上一级球径所对应入磨物料粒径分布的累积百分数,将该百分数(以小数)乘该仓研磨体总量后得出该球径在该仓的球量,然后根据经验进行修正,该仓的配球方案基本上就确定。

3 预粉磨系统磨机研磨体级配。

以泾阳声威磨机规格为φ 4. 2 × 13m ,功率 3150KW 与辊压机 120/80 , N=3000 , O-SEPA 组成的预粉磨系统为例。

3.1 一仓配球物料经辊压机挤压后入磨物料粒度分布(见表 1 )

表 1 入磨物料粒度分布

74.71mm ,取整数即为φ 80mm ,(预粉磨系统入磨物料混入边料效应的大颗粒或辊压机状

态欠佳时,最大球径可提一级),这次配球最大球径为φ 80m ,该仓钢球种类组合以此类推,即φ 80mm 、φ 70mm 、φ 60mm 、φ 50mm 。若遇到入磨物料粒度增大,或不开辊压机,一仓补入φ 90mm 球 2-4 吨即可。

平均球径的确定:开辊压机时,计算平均球径用物料粒径 (X80+X95)/2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物料粒径依据。若 X80 ≤ 6 时,只用 X95 粒径为依据。这次配球用物料粒径从表 1 知均值为 10.87mm ,按公式 4 计算结果为 62.03mm (取值范围 62-66mm )。

不开辊压机计算平均球径时,用( dcp+X80+X95 ) /3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物料粒径依据。 一仓配球组合见表 2

表 2 配球组合

研磨体级配调整提供规律性依据,从泾阳声威φ 4.2 × 13m 水泥预粉磨各级球量占该仓总量的百分数,φ 80mm 占 10-15% 、φ 70mm 占 34-40% 、φ 60mm 占 34-40% 、φ 50mm 占 11-15% 。

3.2 二仓配球

以一仓最后点和二仓进口点的物料粒径分布均值作为二仓配球的依据,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3

表 3 入二仓物料粒径分布

余 0.71% ,其相对球径按公式 4 计算球径要大于 37.28mm 取整数,大一级选用的原则,该仓最大球径选用φ 50mm 的钢球。该仓钢球种类组合为φ 50mm 、φ 40mm 、φ 30mm 、φ 25mm 、φ 20mm 、φ 17mm (φ 15mm )。

平均球径的确定:

X80 ≥ 1.0mm 可选用( dcp+X80+X95 ) /3 作为平均入磨物料粒径计算平均球径。

X80 ≤ 0.6mm 时选用 X95 粒径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依据。

0.6mm ≤ X80

从表 3 知 X80=0.671mm ;即这次配球选项用 (X80+X95)/2=1.17575mm ,按公式 4 求出相对平均球径为 29.55mm ,选用范围 (27.55-31.55)mm 。

配球组合见表 4

表 4 二仓配球组合

4 联合粉磨系统磨机研磨体级配

以泾阳声威磨机规格为φ 3. 2 × 13m ,功率 1600KW 与 HFCG120/45 辊压机、 SF500/100 打散机组成联合粉磨系统为例,同时参考铜川声威同系统磨机研磨体级配的经验。该系统磨机为三仓管磨,一仓装球,二、三仓装锻。

泾阳声威该磨机系统是生产低碱 425 (相当于 PII 型水泥,同时熟料 C2S>24% ,相对较高,特别反映在细磨阶段粉磨阻力大,水泥比表面积相应偏低),磨机研磨体级配计算步骤、方法在预粉磨系统中详细叙述,不同工艺均是相同,本文只写研磨体级配的结果。

4.1 一仓配球

入磨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5 。

表 5 联合粉磨入磨物料粒径分布

该仓配球组合以此类推,即φ 60mm 、φ 50mm 、φ 40mm 、φ 30mm 、φ 25mm 五级配。 平均球径根据水泥品种、质量指标、物料易磨性、熟料强度选用物料粒径( dcp+X80 ) /2 ,或用 X80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根据上述要求,计算平均球径分别为 33.58mm 、 39.63mm 、 41.81mm 。我们这次配球选用平均球径范围为 35.83-37.63mm ,配球具体组合见表 6 。

表 6 一仓研磨体级配

说明这次配球用总量φ 30mm 球占总量 2/3 ,φ 25mm 占总量 1/3 ,所得表 6 φ 30mm 、φ 25mm 的球量。也可用

4.2 二仓研磨体级配

进二仓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7

表 7 二仓首点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 7 知大于,取φ 18 × 20 的锻,该仓级配组合以此类推,即φ 18 × 20mm 、φ 16 × 18mm 、φ 14 × 16mm 三级配,各级量分别为 7T 、 8T 、 10T ,总量 25T ,平均锻径 dcp=15.76 ,填充系数 30% 。

4.3 三仓研磨体级配

进三仓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8

表 8 三仓首点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 8 知大于,选用φ 12 × 14mm 和φ 10 × 12mm 的两种即可,其量分别为 27T 和 48T ,合计 75T ,平均锻径 10.72 ,

填充率系数 32.35% 若生产高标号水泥,产品质量要求高,φ 12 × 14mm 和φ 10 × 12mm 的比例为 1 :( 2.4-3.2 )生产 P.C32.5 也可少许φ 14 × 16mm 段。

5 联合预粉磨系统磨机研磨级配

联合预粉磨系统工艺在近年发展较快,生产时间相应较短。现以陕西泾阳声威磨机规格为φ 38 × 11m 功率 2240KW 与 CLF170/100 辊压机、 VX3000 选粉机 N3000 型 O-SEPA 选粉机组成联合预粉磨系统为例。

5.1 一仓研磨体级配

入磨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9

表 9 联合预粉磨入磨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球径为 32.75mm 和 18.31mm ,最大球径取φ 40mm ,也可取φ 30mm 。因该公司熟料易磨性较差,生产高标号水泥,从表 9 知筛径大于 0.2mm 占 7.14% ,所以该仓配球最大球径选用φ 40mm 球,该级球对大于 0.2mm 以上物料细碎效果较好。该仓配球组合以此类推,即φ 40mm 、φ 30mm 、φ 25mm 、φ 20mm 四级配。

平均球径选用物料粒径 (X80+X95)/2 或 X95 作为计算平均球径的依据,计算结果平均球径分别为 26.19mm 和 29.70mm ,若以 (dcp+X80+X95)/3 计算平均球径为 23.82mm 。据报导目前国内该工艺系统一仓平均球径 dcp=18.99-32.83mm ,一般选用 2 7 ± 3mm 范围,配球具体组合见表 10 。

表 10 一仓研磨体级配

若入磨物料

表 11 K 系数值

二仓研磨体级配

进二仓物料粒径分布见表 12

表 12 二仓首点物料粒径分布

从表 12 知大于φ 18 × 20mm 的锻,该仓级配组合经此类推,即φ 18 × 20mm 、φ 16 × 18mm 、φ 14 × 16mm 、φ 12 × 14mm 、 10 × 12mm 五级配,各级钢锻取量分别为 10T 、 15T 、 38T 、 36T 、 24T ,平均锻径为 13.20mm ,填充系数为 30.56% 。

据报导,国内该工艺系统二仓使用钢球种类φ 30mm 、φ 25mm 、φ 17mm 、φ 15mm ,平均球径 16.98—21.0mm 。

6 研磨体填充系数

各工艺管磨机各仓的填充系数在研磨体级配给出数据,这对泾阳声威三种粉磨工艺来讲是比较合理。目前一般来讲控制在 28-34% ,以 30% 为基础,随着入磨物料颗粒粒径的大大下降,目前辊压机、 V 型选粉机、打散分级机使用,研磨体直径大大下降,相应填充系数增大,以提高研磨体量来提高磨机产量。

据经典试验,磨机填充系数 40% ,磨机产量最大,电耗高;填充系数 28% ,电耗最小。笔者认为水泥粉磨磨机主电机负荷控制 88-93% 较合于是,一仓填充系数 27-29% ,后仓逐渐提高,填充系数 30-33% 。填充系数过高会增大磨况死区,反而使磨机磨况作用减弱,而电耗上升。 入磨物料粒径较细和小型磨机,磨机填充系数可选用高些,全磨研磨体装填量达设计量的 95-97% ,提高动力产量。入磨物料粒径较粗和大型磨机,磨机填充数可选低些,全磨研磨体装填量达设计量 88-92% ,提高钢球产量,降低电耗。

7 水泥磨机研磨级配和装填效果判断

磨机研磨体级配与装填效果,最直接反映是磨机产量、质量、电耗。现将观察法、筛析法效果判断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7.1 观察法

7.1.1 一仓能力的判断

三种水泥粉磨工艺的入磨物料粒径较细,研磨体级配一定要注重一仓能力,使磨内料流畅通的前提,也是磨机产量的基础,是稳定磨音维持正常生产必备条件。磨内或该仓末点篦板处有无小渣小料或仓内有无小渣小料沉积移位。无小渣小料存在说明最大球径和球量配比合适,若有小渣小料存在,说明大球径和球量需增加,具体增径增量视小渣小料颗粒大小和数量而定。

7.1.2 球料比

一仓前端钢球冲击声不连续,磨音低,而在一仓中后部位磨音高,说明一仓料存量偏多,造成磨音不正常。

一仓露半个球面,或料球面持平,二仓料球面持平或料高出 10-30mm ,三仓料面高 30-60mm 或 40-60mm 。闭路磨, 二仓,正常停磨观察,若料球段面平整,说明级配合理,若前部有凹部分,说明大直径研磨量不足,若仓尾部有凹部分,说明小直径研磨量不足。

观察仓内研磨堆积密度,从中看出那种球多,那种球少,为补球提供参考。测定球料高度,算研磨体量,为合理填充系数提供依据。

7.2 筛析法

一仓取样筛析 0.08mm 、 0.2mm 筛余值开始下降很快后,逐渐减缓,说明该仓配球基本合理,尤其是 0.2mm 筛余值下降很快,该仓配球是非常合理。

据经典报导:传统开流水泥磨一仓末端 >4.7mm , 5.0mm 的颗粒应全部消除,二仓末端 >0.83mm , 20# 筛余小于 1% ,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体会如下。

7.2.1 高细高产开流水泥磨:

一仓末端 10# 筛 1.92mm 筛余不超过 60% 或 0.9mm 筛余不超过 10% ,最多

二仓末端 0.2mm 筛余不超过 3% 。

7.2.2 预粉磨:

一仓末端 3.0mm 筛余不超过 0.5% ,普通闭路或不开辊压机时 1.92mm 筛余

二仓末端, 0.2mm 筛余 不超 2.5% ,最好 2% , 0.08mm 筛余不超过 26% ,最好 23% ,不开辊压机时, 0.2mm 筛余不 超 1.5% ,最多不超过 2% ,最好为 1% , 0.08mm 筛余不超过 18% 。

7.2.3 联合粉磨:

一仓末端 20# 筛余不超过 1% , 1.0mm 筛筛余等于 0 , 0.2mm 筛余

7.2.4 联合预粉磨:

二仓末端 0.08mm 筛余


相关文章

  • 通用硅酸盐水泥
  • 课堂教学计划表 第 1 页 第七章水泥制成技术 7.1 水泥粉磨工艺技术 7.1.1 硅酸盐水泥的制成工艺 硅酸盐水泥是将硅酸盐水泥熟料 , 石膏和混合材料进行合理配比 , 经粉磨机械粉磨 , 然后储存 , 均化制备而成. 7.1.2 水泥 ...查看


  • 砂磨机使用要点
  • 文章摘自:农药学论坛AgroIPM. 1)砂磨机的介质及其装填量: 砂磨机可用玻璃球,氧化锆球,钢球作研磨介质,每一种介质最好采用均一的粒径,装入筒体前介质应事先进行清洗,筛选. 研磨时采用某种介质着要根据被研磨物料的分散性细度和粘度来进行 ...查看


  • 工艺技术员测试题(海门)
  • 工艺技术员测试题(海门)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出磨水泥温度要控制在 以下,超过 停磨处理. 2.磨机的传动形式可分为 . . . 3.管磨的循环负荷率一般为 . 4.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分 ...查看


  • 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 1
  • 一.施工准备 1资料 应采用红色或彩色水泥.同一单项工程地面,⑴水泥:原色水磨石面层宜用425号及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黑色水磨石.应使用同一个出厂批号的水泥. 通过0.63mm孔径的筛,⑵砂子: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其粒径除 ...查看


  • 矿渣微粉生产技术
  • 矿渣微粉生产技术 ○矿渣特征 矿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工业废料,经水急冷处理后成为粒状颗粒.它具有结晶相及玻璃相二重性的性质 矿渣化学成分于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相接近,具有独立的水硬性,在氧化钙与硫酸钙的的激发作用下,遇到水就能硬化. 矿渣具有 ...查看


  • 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实习总结
  • 中南大学学生实习报告 学院名称:学号:1003110101 学生姓名:全建明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系 2014年7月16日 实习总结 2014年六月我第一次真正的踏上工厂,开始了一个月的生产实习体验生涯.时间不长,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读 ...查看


  • 水泥厂工艺流程介绍
  • 水泥厂工艺流程介绍 一.原料部分 1.原料部分工艺流程 本厂所用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砂岩,以及铁粉.石灰石经过重型板喂机和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到粒度≤25mm的石灰石颗粒.然后通过皮带机和三通分别输送到两个储量分别为1484t的石灰石储存库. ...查看


  • 混凝土耐磨地面施工技术
  • 混凝土耐磨地面施工技术 来源:慧博论文网 发布时间:2009-09-04 查看次数:550 [摘要]在新铺混凝土初凝以后,将地面硬化剂分次均匀散布在表面,使用专用的设备多次研磨.压光,使之与混凝土构成一体,能大大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磨性.抗冲 ...查看


  • 高温变换催化剂使用操作手册
  • 高温变换催化剂 使用操作说明书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催化剂厂 二〇〇二年七月 目 录 1.概述 2.物化性能及工业使用条件 3.催化剂装填 4 催化剂升温还原 5.催化剂的正常使用 6.催化剂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停车 8.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