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遗产保护经验对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

法国世界遗产保护经验对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法国历史悠久,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文物古迹。长期以来,法国十分重视保护文化遗产,通过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使得绝大多数文化遗产不仅没有因经济建设而受到破坏,还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了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下面是法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全面推进法制化管理,对文化遗产依法进行保护

早在1830年,法国就有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100多年来,法国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有法可依,依法进行。

二、健全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

法国通过中央、大区、省三级管理机构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法国还建立了“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制度。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须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被正式录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誉为“文化遗产的第一主人”。目前,法国有360名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分布在各省工作,受文化部建筑和遗产司垂直领导。各地古建筑物的评审、保护以及新建筑物的设计和方案批准等均需有他们签署的意见。

三、着力提高全民族的遗产保护意识

法国认识到,要保护好历史遗产,仅仅依靠立法和严格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全民族的遗产保护意识,使保护遗产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法国每个城市中都有由当地居民义务担任的文化遗产“宣传员”。他们协助学校进行保护文化遗产的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讲解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手段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文化遗产,树立起保护遗产的意识。由于他们是本地居民,宣讲保护遗产的意义时多站在本地居民的立场上,容易被人接受,效果较好。

四、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

法国认为,保护并非简单地收藏,如果没有人看,也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欣赏和享受,并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迪和教育。为此,除了永久性收藏品的展出外,还努力办好选题角度新,集艺术、知识和趣味于一体的临时性展览。鼓励博物馆间藏品互借。。

五、有效利用经济手段

法国政府为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投入大量资金,近年来用于这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占文化事业预算的一半左右。属于国家级的重点保护文物都得到了及时的维修。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私人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法国除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强制执行外,也给予各种各样的经济补贴或优惠政策,尽可能使他们主动配合遗产保护工作。为此,法国制定了十分详细的资助和补偿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下面我们来看以下法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实例:法国--------巴黎圣母院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中国名城苏州举行。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不仅拉近了世界遗产这一概念与中国人的距离,也在中国掀起了保护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申报世遗的热潮。如今,世界遗产不再神秘,游览世界遗产则已进入寻常百姓的旅行计划。作为人

类共有的财富,世界遗产有共同之处,但每一处又各有特点。新华社10多个驻外记者为此采写了一组稿件,介绍了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以及各国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城发祥地——西岱岛正中心,正面主体气势雄浑,后部半圆室优雅轻盈,雨果称之为“巨大的石头交响乐”。千年层叠的修造,本身就是一部建筑史和宗教史。时至今日,一天4场常日弥撒、每周7场主日弥撒和每日1场晚祷,加上每年1200多万游客,又兼风吹雨打,人为磨损与自然折旧一日日损伤着巴黎圣母院的容颜和筋骨。

这次修复的是半圆室南墙外悬臂端头的尖塔。圣母院此处6个尖塔修建于1163至1182年间,1999年冬季大风暴折断了其中4个。一人合抱、二三人高的石头尖塔砸碎在半圆室外厅的拱顶,给顶面造成严重损伤。

新尖塔不仅雕工完全摹拟老尖塔始制之初的传统技法,连石材都与老尖塔同出处、同年代、同性质。在政府支持建立的“历史性建筑修复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化学检测,在法国400余处采石场中“侦查”出老尖塔石材的源出地。通过生物学分析,得出老尖塔碎片表层的微生物状况,还将其培育在新尖塔石材表层,使新尖塔的色泽与质感酷似千年前,还附加了生化保护层以延长寿命。

“从地质化学、建筑学、材料学各个角度看,新尖塔与旧尖塔一模一样,完全符合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

圣母院是一块块石头逐层搭建,石头最重可达1吨,每块“寿终正寝”的石头都可以像抽屉一样取出来换新。可这庞大古老的建筑物,各部分修造年代不同,不同时期又分别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修复。

法国人珍爱历史,珍惜历史的遗迹,早在1832年就设立了建筑保护名录。1913年更新的名录上被保护建筑有4万多处,其中三分之一为“历史性建筑”。

法国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和维修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由文化部统一管理。文化部预算占政府预算的1%,其中10%用于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和修复。负责预算审核协调的塞克莱说,巴黎圣母院的保护和维修费用政府一年一审批,视国家财力逐年调整,但是上不封顶的原则肯定不变。

他补充说,巴黎六区参议院边上有个圣叙普利斯教堂,没有巴黎圣母院名气大,损伤程度更严重,修复难度更大。几年前政府一次性拨款3000万欧元,第一期修复工程预计5年。就像巴黎圣母院2020年以后还会继续被脚手架包裹,圣叙普利斯教堂第一期修复之后也会有第二期。他说,今人投资传给后人的,是历史性建筑的无价生命。

法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国外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有着重大的启示:

一、国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思想的演进:从保护建筑艺术精品,如宫殿、教堂、寺庙,到保护与晋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建筑,如乡土民居、工业建筑等。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物的环境,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古迹扩大到保护历史地段、历史城市。从重视古代文化遗产到重视近现代的文化遗广、从保护与当今生活已无关联的古建遗址,到保护现在还有人继续生活、继续使用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等。从保护单一要素的文化遗产到保护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如保护包含若干国家、若干城市的"文化线路"。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研究二者的关系,保护二者的综合体。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民众保护、社会保护。

二、近年,国际文化遗产出现一些新的保护概念,这是对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我们应该予以借鉴使之推动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保护世界遗产是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的:

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180 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约,130 多个国家830 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 年

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06年7月,我国已有33 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的爱护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其他国家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宗教、思想、艺术、技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她们的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法国世界遗产保护经验对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法国历史悠久,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文物古迹。长期以来,法国十分重视保护文化遗产,通过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使得绝大多数文化遗产不仅没有因经济建设而受到破坏,还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了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下面是法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全面推进法制化管理,对文化遗产依法进行保护

早在1830年,法国就有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100多年来,法国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有法可依,依法进行。

二、健全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

法国通过中央、大区、省三级管理机构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法国还建立了“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制度。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须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被正式录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誉为“文化遗产的第一主人”。目前,法国有360名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分布在各省工作,受文化部建筑和遗产司垂直领导。各地古建筑物的评审、保护以及新建筑物的设计和方案批准等均需有他们签署的意见。

三、着力提高全民族的遗产保护意识

法国认识到,要保护好历史遗产,仅仅依靠立法和严格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全民族的遗产保护意识,使保护遗产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法国每个城市中都有由当地居民义务担任的文化遗产“宣传员”。他们协助学校进行保护文化遗产的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讲解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手段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文化遗产,树立起保护遗产的意识。由于他们是本地居民,宣讲保护遗产的意义时多站在本地居民的立场上,容易被人接受,效果较好。

四、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

法国认为,保护并非简单地收藏,如果没有人看,也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欣赏和享受,并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迪和教育。为此,除了永久性收藏品的展出外,还努力办好选题角度新,集艺术、知识和趣味于一体的临时性展览。鼓励博物馆间藏品互借。。

五、有效利用经济手段

法国政府为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投入大量资金,近年来用于这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占文化事业预算的一半左右。属于国家级的重点保护文物都得到了及时的维修。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私人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法国除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强制执行外,也给予各种各样的经济补贴或优惠政策,尽可能使他们主动配合遗产保护工作。为此,法国制定了十分详细的资助和补偿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下面我们来看以下法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实例:法国--------巴黎圣母院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中国名城苏州举行。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不仅拉近了世界遗产这一概念与中国人的距离,也在中国掀起了保护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申报世遗的热潮。如今,世界遗产不再神秘,游览世界遗产则已进入寻常百姓的旅行计划。作为人

类共有的财富,世界遗产有共同之处,但每一处又各有特点。新华社10多个驻外记者为此采写了一组稿件,介绍了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以及各国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城发祥地——西岱岛正中心,正面主体气势雄浑,后部半圆室优雅轻盈,雨果称之为“巨大的石头交响乐”。千年层叠的修造,本身就是一部建筑史和宗教史。时至今日,一天4场常日弥撒、每周7场主日弥撒和每日1场晚祷,加上每年1200多万游客,又兼风吹雨打,人为磨损与自然折旧一日日损伤着巴黎圣母院的容颜和筋骨。

这次修复的是半圆室南墙外悬臂端头的尖塔。圣母院此处6个尖塔修建于1163至1182年间,1999年冬季大风暴折断了其中4个。一人合抱、二三人高的石头尖塔砸碎在半圆室外厅的拱顶,给顶面造成严重损伤。

新尖塔不仅雕工完全摹拟老尖塔始制之初的传统技法,连石材都与老尖塔同出处、同年代、同性质。在政府支持建立的“历史性建筑修复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化学检测,在法国400余处采石场中“侦查”出老尖塔石材的源出地。通过生物学分析,得出老尖塔碎片表层的微生物状况,还将其培育在新尖塔石材表层,使新尖塔的色泽与质感酷似千年前,还附加了生化保护层以延长寿命。

“从地质化学、建筑学、材料学各个角度看,新尖塔与旧尖塔一模一样,完全符合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

圣母院是一块块石头逐层搭建,石头最重可达1吨,每块“寿终正寝”的石头都可以像抽屉一样取出来换新。可这庞大古老的建筑物,各部分修造年代不同,不同时期又分别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修复。

法国人珍爱历史,珍惜历史的遗迹,早在1832年就设立了建筑保护名录。1913年更新的名录上被保护建筑有4万多处,其中三分之一为“历史性建筑”。

法国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和维修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由文化部统一管理。文化部预算占政府预算的1%,其中10%用于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和修复。负责预算审核协调的塞克莱说,巴黎圣母院的保护和维修费用政府一年一审批,视国家财力逐年调整,但是上不封顶的原则肯定不变。

他补充说,巴黎六区参议院边上有个圣叙普利斯教堂,没有巴黎圣母院名气大,损伤程度更严重,修复难度更大。几年前政府一次性拨款3000万欧元,第一期修复工程预计5年。就像巴黎圣母院2020年以后还会继续被脚手架包裹,圣叙普利斯教堂第一期修复之后也会有第二期。他说,今人投资传给后人的,是历史性建筑的无价生命。

法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国外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有着重大的启示:

一、国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思想的演进:从保护建筑艺术精品,如宫殿、教堂、寺庙,到保护与晋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建筑,如乡土民居、工业建筑等。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物的环境,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古迹扩大到保护历史地段、历史城市。从重视古代文化遗产到重视近现代的文化遗广、从保护与当今生活已无关联的古建遗址,到保护现在还有人继续生活、继续使用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等。从保护单一要素的文化遗产到保护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如保护包含若干国家、若干城市的"文化线路"。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研究二者的关系,保护二者的综合体。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民众保护、社会保护。

二、近年,国际文化遗产出现一些新的保护概念,这是对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我们应该予以借鉴使之推动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保护世界遗产是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的:

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180 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约,130 多个国家830 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 年

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06年7月,我国已有33 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的爱护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其他国家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宗教、思想、艺术、技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她们的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相关文章

  •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及对中国的启示
  • 摘 要: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外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之久,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而我国只是在近年来才开始关注这项保护工作,本文从国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经验与历史入手,吸取经 ...查看


  • 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的实践及启示
  • 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的 实践及启示 口文/刘金 摘要:文中通过对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相关理念.制度.案例的介绍和解析,总结了在历史街 区改造设计.开发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并结合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现状,对其改 造复兴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历史 ...查看


  • 论外国民间组织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猛,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特别是在故宫事件过后,更多民众开始关注到这方面的问题,其中有很多民间组织更是参与到其中.关于我国民间组 ...查看


  • 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
  • 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多 ...查看


  • 论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与发展
  • 摘 要:作为我国重要的文物大省,甘肃全省各地遍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古迹,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甘肃全省有文物遗存接近一百四十万处,其中属于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有接近两万件,甘肃馆藏一级文物也有近两千余件.如果按照保护级别来进行统计与划分,甘肃全省共 ...查看


  • 我国文化遗产日的回顾与展望
  • 摘 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到2014年这九年间的发展,并总结了成绩和不足:通过借鉴欧洲一些较早举办"文化遗产日"的国家的经验,展望了我国"文化遗产日"未来的发 ...查看


  • 融入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 留下我们的历史 当下,经济全球化正在将全球融为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各国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会因地域.贫富.种族的差别而将它割裂,保护历史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承载着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依附于其上的人类文明也必然会 ...查看


  • 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_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解析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 --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解析 卫东风 孙 毓(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奥塞车站成功改造成 ...查看


  •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启示
  • [摘要]通过分析"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题活动的开展找到值得借鉴的经验,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资源,在规范活动运作.促进城市复兴.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另外,国外经验的本地化以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