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六年级了

我上六年级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一年级小“伢儿”摇身一变成了这个学校“学历”最高的人了。六年级了,它意味着我在小学的这段生活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意味着我将离开亲爱的老师、亲密的同学。我待在母校的日子只有半年了。半年,以前好象觉得很久似的,现在不知怎的,觉得它好短暂,如白驹过隙般短暂。

六年级之前,我曾想象过我六年级的生活会有多么紧张,果真名不虚传,它时时刻刻勉励我更刻苦地学习,为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做准备。

小学生活好象一条路,一路上我们收获着成长收获着进步也经受过磨练更有数不尽的欢声笑语。我们一路走来,过五关斩六将,从1+1,2+2到xy;从AOE到唐诗宋词。终于走到了这条路的终点。一路上风雨同舟的伙伴们即将分道扬镳,各自踏上一条崭新的道路。

我们用稚嫩的脚步跑过人生的起跑线,更会用坚实的脚步开始另一段崭新的路程。

是的,因为我们长大了!

六年级:贴心勇士

我上六年级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一年级小“伢儿”摇身一变成了这个学校“学历”最高的人了。六年级了,它意味着我在小学的这段生活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意味着我将离开亲爱的老师、亲密的同学。我待在母校的日子只有半年了。半年,以前好象觉得很久似的,现在不知怎的,觉得它好短暂,如白驹过隙般短暂。

六年级之前,我曾想象过我六年级的生活会有多么紧张,果真名不虚传,它时时刻刻勉励我更刻苦地学习,为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做准备。

小学生活好象一条路,一路上我们收获着成长收获着进步也经受过磨练更有数不尽的欢声笑语。我们一路走来,过五关斩六将,从1+1,2+2到xy;从AOE到唐诗宋词。终于走到了这条路的终点。一路上风雨同舟的伙伴们即将分道扬镳,各自踏上一条崭新的道路。

我们用稚嫩的脚步跑过人生的起跑线,更会用坚实的脚步开始另一段崭新的路程。

是的,因为我们长大了!

六年级:贴心勇士


相关文章

  • 上六年级的感受
  • 我上六年级了,我上六年级了!我兴奋地恨不得把这个消息告诉全世界的人,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的快乐. 告别了蝴蝶结,告别了娃娃裙,告别了芭比和羽西,告别了秋千上的岁月――童年.六年级,这是一个特殊的年段. 我需要在题海中冲刺!六年级了,不能像以前 ...查看


  • 语文版七年级上六单元作文:巾帼英雄
  • 小作者主要讲述了,木兰为了替父从军,准备军装的过程,关于语文版七年级上六单元作文如下,请大家欣赏. 语文版七年级上六单元作文:巾帼英雄 一日,木兰对着门口织布,他的布老是织错,织错了拆开再织.如此反反复复,被他的爸爸看见了,便问木兰是不是有 ...查看


  • 时间匆匆--我上六年级了
  • 时间还真是不等人啊!这么快,就已经六年级了,一下子,从一年级的年少无知,成了六年级的成熟稳重. 开学报到那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我们的新教室--6(4)班.见到那些分开了两个月的好朋友,立刻走上前去给她们每个人一个久别重逢的拥抱. 很 ...查看


  • 2014上六年数学答案
  •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监测 参考答案: 一.填空:(20分) 1.25.16.4.80 5 2.>.< 3.4.8 4.75:1或(72+3):1 5.7 12 6.400 7.120 8.32-(-18) ...查看


  • [优秀作文]老师,您别走
  • 老师,您别走 老师,我们不是说好教完我们六年级才转去抚宁工作的吗?现在我们开学才上六年级,您怎么就转走了呢? 时间飞逝,我已慢慢长大,开学就上六年级了„„在这五年里,我们已经脱下幼稚的外衣,穿上了自信的棉袄,在这期间,我们无话不谈,师生关系 ...查看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 刚考完试就要去三下乡了,心理没有一点工作的激情,可这个任务一定要完成!就带着这份责任心,我最后一个上车,踏上了吴川市三下乡之旅! 车上温馨舒适的环境让我好好的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车已经稳稳的停在了吴川市丰碌垌小学,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哈! ...查看


  • 09春晚赵本山语录
  • 篇一:历年春晚赵本山小品 历年 春晚赵本山小品 1990年央视春晚, 小品<相亲>(赵本山.黄晓娟),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的第一名.经典台词:地下工作 者(人去世了):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 ...查看


  • 转发易经带拼音版
  • 乾(一) <乾(qián)>:元,亨,利,贞. 上九:亢(kàng)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tiān),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yuān),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qián)乾(qián),夕惕(tì)若,厉,无咎. 九 ...查看


  • 诸葛神数直解
  • 诸葛神数直解 诸葛神数及其用法 <诸葛神数>托武候之名而传世,大约成书於明季.考其签诗前身,多源自古代易学名著,以宋以前汉唐时期为多,如西汉东方朔的"灵棋经",宋代邵雍的"易数一撮金"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