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黄昆)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本章在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

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2.本章内容分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

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3.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

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条件将从原理上加深认识。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

结构主线:本章内容渐进、交叉和重叠、螺旋上升,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实例和实

验探究的结合,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能量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之一,在高中必修模块的学习中要形成观念——化

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光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

节能意识。

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

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化学键的变化和反应体系中能量的变化。分别用实验说明两者的转化,

并强调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并介绍新型电池(如可充电电池等)

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第三节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是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教

材是通过实验和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谜)感性地说明反应限度存在,虽涉及了反应的

“可逆性”及“平衡状态”,但未从原理的、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建立

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之上,选取了“燃料的燃烧效率”这一常见的典型例子进行综合分析,从中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训练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一实例分析,既与学生的日常

生活经验相联系,又与初中“燃料的燃烧”相衔接,同时还呼应了第一节化学能和热能转化的

知识。

本章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在选材上尽量将较为深奥的化学原理与贴近生活实际的实验、实

例相结合,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或术语(如化学能、化学电池、催化剂、反应限度等)采用直

接使用或叙述含义而不下定义的方式出现,以降低学习的难度。而在同时注意与学生经验、

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化学史实、相关学科(如物理、生物等)相联系,力求使本章学习内

容在相应的“知识生态”中呈现,体现其知识的生长性、环境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三、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

本章节内容,在必修和选修模块均有教学要求,而我们现在面对的必修模块中的内容,

比较简单、基础,较系统的知识在选修模块中安排学习,这在课程标准和模块学习要求中有

明显区分。教师在进行本章内容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到教学内容的范围控制和教学难度的把

握,对于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的以及必须在必修阶段落实,选修不重复学习的内容则必修落实,

而对于必修和选修都有涉及的内容则可有选择性的学习,对于必修内容没出现,选修阶段才

学习的内容则不宜拓展。

(一)近5年学业水平试题涉及知识点

(二)本章学业评价标准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知道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越低物质越稳定。

2.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符号(能量变化示意图、“反应过程——能量”曲线图)三重表征,建立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形成能量守恒的观念,建立以化学键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微观认识框架。

3.能根据吸热和放热判断反应物和产物总能量的高低,知道一些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4.通过了解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事实,体会化学学科能够解决能量转化率、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化学学科在开发合成新能源方面有着核心意义,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知道火力发电的原理是将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即化学能)先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

2.知道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以铜锌原电池(稀H 2SO 4作电解液)为例,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线路中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分析)——符号(电极反应式)三重表征,形成原电池工作原理。

3.会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流、电子、溶液中离子的流动方向,会书写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4.能够根据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条件,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5.通过了解传统干电池、充电电池及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识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及科学研究数据的分析,初步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同时知道对比气泡产生快慢、溶液褪色时间等实验观察方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2.通过生活常识和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化学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影响(温度、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等)。

3.通过化学史故事及回忆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4.知道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可测量到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5.通过“如何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调查、讨论,体会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2 课时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课时

测验讲评 2 课时

总计 8学时

五、教学建议

1.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章内容在选修模块4中将会再次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一步到位的做法,人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特别要注意目标要求的水平差异,准确把握内容的不同要求。

例如:原电池教学过程中,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建立一个原电池的模型,让学生学会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了解原电池的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了解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科学探究栏目探究原电池的组成条件。有了一个原电池的模型和对原电池组成要素的了解可为后续选修内容的拓展学习打好基础。而对于电极反应的书写、较复杂的反应原理的原电池(包括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则不作要求。

又如: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教学处理,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概念,在选修教材中学生将会系统地进行学习,因此这部分内容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深度、难度。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形成初步认识即可,不涉及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度的相互换算;对于化学反应限度,可通过化学史(炼铁高炉尾气之谜)感性的说明化学反应的进程有一定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宜拓展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的移动知识,特别避免把选修4的内容提前到此处。

还有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量计算,虽然其他两个版本都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但课标中并没要求,而课本只在实验2-3中简单的进行了一些半定量的阐述,如果拓展学生负担明显增加,这时就不应拓展,只局限与课后习题(如P38-11、12),况且有兴趣的同学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继续学习相关内容。

2.充分挖掘每个实验的功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实验是学生习得经验和获取化学知识的很好的一个途径,有时实验的功能是为了提供一个事实、有时是为了验证、有时是为了创设一个情境,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建构化学核心观念。本章共有6个实验,一个科学探究。这些实验对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渗透学科思维很有帮助,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每个实验的功能,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课本P33[实验2-1、2-2、2-3]三个实验依次递进,从学生熟悉的放热到接触较少的吸热反应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2-3是一个半定量的实验可以让学生领会到能量的变化有定性的一方面,同时紧接的思考与交流体现出培养学生完成定性实验及设计实验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这三个实验的功能定位:1、提供事实说明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2、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定性的方法——用手触摸感知,也可通过定量的方法——温度计测量,老师要让学生知道用手触摸能明显感知到热量变化的就不用温度计,如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热量的变化必须用温度计来测量,当要准确地测量到能量的变化时,也必须要用到温度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3、实验2-2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又不需加热的反应。

课本P33[实验2-4]是简单的原电池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原电池基本的实验现象,领悟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该实验的功能可定位为:1、提供一个实验事实,然后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线路中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分析)——符号(电极反应式)三重表征,形成原电池工作原理。2、通过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渗透化学核心观念之一——微粒观。3、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建立一个原电池的模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片断1:

课本P41【科学探究】该实验定位为:1、要求学生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行探究。2、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使学生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图,编制对比的记录表格。

科学探究可以设计的实验:

探究2-1: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电极,探究原电池对电极的要求

探究2-2: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溶液,探究原电池对溶液的要求

探究2-3: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重点探究闭合电路对原电池形成的影响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从四个方面(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电路;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原电池的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建议学生自带水果如柠檬、西红柿、橙子、柑子等水果回来做水果电池分组实验。

课本P48[实验2-5、2-6]是两个对比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这两个实验的功能可定位为:1、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在原电池组成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渗透对比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控制其他变量相同,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对比。3、知道化学反应快慢可以通过定性的观察冒气泡的快慢、颜色的变化、固体量的减少、浑浊程度、温度变化来比较,也可以通过定量测定速率的大小来比较。

建议实验2-5和实验2-6交换实验顺序来演示。因为实验2-6是通过对比MnO 2粉末和FeCl 3溶液这二种不同的催化剂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学生通过该实验明确FeCl 3是催化剂,在实验2-5实验中才能很好地理解该实验是在相同的催化剂的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通过这二组对比实验,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其他外界条件的一致,如相同的催化剂,反应物的用量,试管的规格等等都要相同。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建议在试管上套气球,通过相同时间内气球膨胀的大小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学生对条件对化学速率的影响,能量的相互转化等知识就可以直接来自于实验的感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开设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从实验事实分析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思维方法与过程。

3.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带领学生进入熟悉的化学世界

本章内容渐进、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实例和实验探究的结合,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经验出发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觉得学习化学知识是水到渠成的,避免把学生推到一个陌生的化学世界,增加学习难度。

如在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的教学方面,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化学反应进行有快有慢,可以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就是指„„. ,这样会把学生带进纯粹的陌生的化学反应原理的世界,学生学起来很困难。但是如果能先进行p47的思考与交流,投影出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离子反应、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真是场景,学生在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后就会开始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怎么表示?能否定量比较?——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怎样才能减慢铁锈生锈、牛奶变质、食物腐化?——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出知识的生长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又如: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可从学生最熟悉的燃烧反应出发。第二节原电池原理原理的学习从电池的应用和火力发电出发,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出发继续学习的。

(2)利用各种素材,带领学生进入实际生产情境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重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对于实际生产的情境学生一般都比较缺乏经验,老师也不定很清楚,而在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背景一般都是真实的,其实很多学生低分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背景陌生而胆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真实的工业背景有利于学生体验原理知识应用的真实感。化学化工生产的素材一般可以来院于教师用书配套的光盘和自己网上搜索的视频资料。

例如必修二光盘的主要视频内容包括:1. 同位素;2. 化学键;3. 原电池、化学电源;4. 有机化合物;5. 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利用;6.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其中涉及本章知识的

化学电源作为了解目标要求,观看这个视频远比老师讲解的真实性更高,效果更好。

本章教材中涉及大量实例,反映化学学科与个人、与工农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热爱科学,这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

4.对课本上的不同栏目的使用建议

(1)插图:图像直观明了,对学生掌握好知识很关键。课本P35出现的科学视野中的插图、P39插图、P47思考与交流中的插图等都来源与生活实际,但是又紧密结合课本对应知识,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忽略这些栏目。

例如

P33页图2-1水能和化学能对比示意图学生可以十分直观的理解到能量在宏观世界的变化,对应P32的文字说明的微观分析能量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对比学习。

P42图2-11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则清晰的表现了干电池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在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后很容易接受干电池的工作原理

(2)学与问:这栏目的功能是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学习提出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的学与问使到学生将知识体系顺利的衔接起来。

本章书有二个学与问,一个是P32通过列举实例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仅思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和相互转化问题,还要探讨背后的本质问题。

另外一个是P41,在课堂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结合电学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基础上分析装置的正负极,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化学知识(氧化还原)。

(3)思考与交流:在课堂上紧密结合教学进度和内容,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建议堂上对于一些有利于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思考与交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习过程与评价;对于一些知识为了帮助理解和辨析概念的思考与交流则可作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拓展性的思考与交流鉴于本章教学目标的界定可放置后续选修学习时再使用。

建议课堂讨论的有:

P42[思考与交流1]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在尝试了几种组合实验后自己总结出来。

P49[思考与交流],在学习完速率对比的两组实验后,及时出现的思考与交流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条件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逐一列出,使到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

识体系。提高学生利用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温度对速率

的影响;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反应微粒直接接触的机会对速率的影响;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这部分知识建议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P52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通过一个实例“调高煤的燃烧效率”探讨化学反应速率

和限度的实际应用。

建议课堂提问的有:

P32[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各种电器产品以及电池给生活带来

的舒适和方便,交流和讨论各种电池的型号、特点等,结合其他课程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电

池及其工作原理做一些猜测。

P39[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质变),而且伴

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还是一个定量的变化。

P42[思考与交流2]锌锰干电池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几乎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

使用过锌锰干电池。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或听说过由于锌锰干电池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

失,关于锌锰干电池在使用时注意事项,建议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汇集一些实例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出锌锰干电池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如何保存使用干电

池,结合生活,走入生活,学生更加有亲切感。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发现、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重

点引导学生从NH 4Cl 的水溶液显酸性去分析;

P47[思考与交流],建议学生看插图,老师来讲述:爆炸在瞬间完成,金属生锈以年月

计,因金属的性质与其存在的环境不同而差异很大;食物腐败以天计,与温度关系甚大;离

子反应以秒计;塑料老化以年计,与使用环境有关;溶洞形成以万年计,极其缓慢,让学生

懂得反应的快慢,反应的快慢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科研、环境、生产等关系很密切。

P51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可逆反应的“同一条件”这个要素。

建议后续学习的有:

P34[思考与交流]可指导学生从减少实验误差(取量、是否充分反应、防止热量散发)

入手。可以先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报告,再进行实验。

P53[思考与交流],提高学生利用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影响因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加热使反应速率增大;减缓或抑制橡胶和塑料老化反应的速率,延长使用寿命;隔绝

空气和水份,防止金属与之反应;使林木与火源脱离接触,防止火势扩大,以利灭火;硅胶

可以吸潮(水份),防止食品、药品受潮变质。该部分建议学生阅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附09-12年学业水平测试题

第一节:

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09年)6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铝热反应 B .酸碱的中和反应

C .冰雪融化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0年)34.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A.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11年)H 2在O 2中燃烧生成气态H 2O 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

A .核能转化成热能 B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C .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12年1月)27. 不同种类的能量可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硅材料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水力发电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

C.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燃烧反应可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2年1月)34. 对于反应H 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

A. 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

B. 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成键过程中释放能量

C. 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

D. 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

65(12年6月). 化学反应一般均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 2在O 2中燃烧的反应,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断裂H -H 键吸收能量 D. 生成H -O 键吸收能量

3、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与放热、吸热反应的关系

(10年)59.下列图中,表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09年)6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铝热反应 B .酸碱的中和反应

C .冰雪融化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5(12年6月). 化学反应一般均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 2在O 2中燃烧的反应,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断裂H -H 键吸收能量 D. 生成H -O 键吸收能量

第二节:

1、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2年1月)27. 不同种类的能量可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硅材料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水力发电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

C.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燃烧反应可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锌2、铜锌原电池原理分析

(09年)58.如右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为

A .负极 B .正极

C .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D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10年)33.右图为某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电极是负极

B .锌电极是正极

C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1年)27. 如图1装置所示,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A .Zn 2++2e -= Zn B .2H ++2e - =H2 ↑

C .Zn-2e -= Zn2+ D. Cu2++2e -=Cu

-2+(12年6月)56. 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Zn-2e =Zn,

A .锌电极为负极 B.锌电极为正极

C .反应中Zn 被氧化 D.反应中Zn 被还原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2年1月)13. 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 )

B.

4、化学电源

5、金属腐蚀和金属防护

(11年)43. 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 .在钢铁中加入铬 B .把钢铁零件放在机油中保存

C .在较小钢铁制品的表面包裹塑料D. 在大型铁壳船表面喷涂油漆并铆上铜块

第三节:

1、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

2、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09年)2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保持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情况下,使四份质量分数不同的H 2O 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2H 2O 2=O 2↑+2H 2O ,其中氧气生成速率最大的是

A .5%H 2O 2溶液 B .10%H 2O 2溶液

C .20%H 2O 2溶液 D .30%H 2O 2溶液

(09年)37. 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大固体反应物面积

(12年6月)58. 下列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延长反应时间 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D. 改变反应的温度

3、日常生活中对反应速率的控制

(10年)62.在日常生活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做法是

A .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溶解 B .把块状煤碾成粉状再燃烧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低温冷藏使食品延缓变质

(12年1月)64. 下列做法的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

A. 用冰箱冷藏食物 B. 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

C. 向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D. 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10年)20.设v(正) 和v(逆) 分别表示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

下逆反应

N 2+3H 2 2NH 3达到平衡时

A .v(逆) >v(正) B .v(逆) <v(正)

C .V(逆=V(正) ,正逆反应停止 D .v(逆) =v(正) ,正逆反应仍进行

(11年)58. 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

应速率V (正)和逆反应速率V (逆)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1时刻,V (正)<V (逆)

B .t 2时刻,V (正)>V (逆)

C .t 3时刻,V (正)=V(逆)

D .t 4时刻,V (正)=V(逆)

(09年)16.(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 和水蒸气通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 2

O(g) CO 2(g)+H 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等于零 B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 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11年)44. 在一定温度下,2L 密闭容器内,反应2NO (g )+O 2(g ) 2NO 2(g )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A .3min B .1min C .2min D.0min

(12年1月)25.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可逆反应2NO(g)+Br2(g)

2NOBr(g)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12年6月)36. 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不再进行

B .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C .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

D. 各组分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本章在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

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2.本章内容分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

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3.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

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条件将从原理上加深认识。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

结构主线:本章内容渐进、交叉和重叠、螺旋上升,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实例和实

验探究的结合,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能量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之一,在高中必修模块的学习中要形成观念——化

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光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

节能意识。

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

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化学键的变化和反应体系中能量的变化。分别用实验说明两者的转化,

并强调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并介绍新型电池(如可充电电池等)

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第三节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是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教

材是通过实验和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谜)感性地说明反应限度存在,虽涉及了反应的

“可逆性”及“平衡状态”,但未从原理的、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建立

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之上,选取了“燃料的燃烧效率”这一常见的典型例子进行综合分析,从中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训练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一实例分析,既与学生的日常

生活经验相联系,又与初中“燃料的燃烧”相衔接,同时还呼应了第一节化学能和热能转化的

知识。

本章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在选材上尽量将较为深奥的化学原理与贴近生活实际的实验、实

例相结合,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或术语(如化学能、化学电池、催化剂、反应限度等)采用直

接使用或叙述含义而不下定义的方式出现,以降低学习的难度。而在同时注意与学生经验、

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化学史实、相关学科(如物理、生物等)相联系,力求使本章学习内

容在相应的“知识生态”中呈现,体现其知识的生长性、环境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三、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

本章节内容,在必修和选修模块均有教学要求,而我们现在面对的必修模块中的内容,

比较简单、基础,较系统的知识在选修模块中安排学习,这在课程标准和模块学习要求中有

明显区分。教师在进行本章内容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到教学内容的范围控制和教学难度的把

握,对于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的以及必须在必修阶段落实,选修不重复学习的内容则必修落实,

而对于必修和选修都有涉及的内容则可有选择性的学习,对于必修内容没出现,选修阶段才

学习的内容则不宜拓展。

(一)近5年学业水平试题涉及知识点

(二)本章学业评价标准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知道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越低物质越稳定。

2.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符号(能量变化示意图、“反应过程——能量”曲线图)三重表征,建立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形成能量守恒的观念,建立以化学键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微观认识框架。

3.能根据吸热和放热判断反应物和产物总能量的高低,知道一些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4.通过了解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事实,体会化学学科能够解决能量转化率、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化学学科在开发合成新能源方面有着核心意义,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知道火力发电的原理是将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即化学能)先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

2.知道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以铜锌原电池(稀H 2SO 4作电解液)为例,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线路中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分析)——符号(电极反应式)三重表征,形成原电池工作原理。

3.会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流、电子、溶液中离子的流动方向,会书写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4.能够根据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条件,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5.通过了解传统干电池、充电电池及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识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及科学研究数据的分析,初步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同时知道对比气泡产生快慢、溶液褪色时间等实验观察方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2.通过生活常识和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化学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影响(温度、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等)。

3.通过化学史故事及回忆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4.知道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可测量到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5.通过“如何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调查、讨论,体会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2 课时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课时

测验讲评 2 课时

总计 8学时

五、教学建议

1.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章内容在选修模块4中将会再次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一步到位的做法,人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特别要注意目标要求的水平差异,准确把握内容的不同要求。

例如:原电池教学过程中,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建立一个原电池的模型,让学生学会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了解原电池的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了解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科学探究栏目探究原电池的组成条件。有了一个原电池的模型和对原电池组成要素的了解可为后续选修内容的拓展学习打好基础。而对于电极反应的书写、较复杂的反应原理的原电池(包括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则不作要求。

又如: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教学处理,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概念,在选修教材中学生将会系统地进行学习,因此这部分内容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深度、难度。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形成初步认识即可,不涉及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度的相互换算;对于化学反应限度,可通过化学史(炼铁高炉尾气之谜)感性的说明化学反应的进程有一定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宜拓展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的移动知识,特别避免把选修4的内容提前到此处。

还有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量计算,虽然其他两个版本都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但课标中并没要求,而课本只在实验2-3中简单的进行了一些半定量的阐述,如果拓展学生负担明显增加,这时就不应拓展,只局限与课后习题(如P38-11、12),况且有兴趣的同学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继续学习相关内容。

2.充分挖掘每个实验的功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实验是学生习得经验和获取化学知识的很好的一个途径,有时实验的功能是为了提供一个事实、有时是为了验证、有时是为了创设一个情境,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建构化学核心观念。本章共有6个实验,一个科学探究。这些实验对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渗透学科思维很有帮助,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每个实验的功能,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课本P33[实验2-1、2-2、2-3]三个实验依次递进,从学生熟悉的放热到接触较少的吸热反应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2-3是一个半定量的实验可以让学生领会到能量的变化有定性的一方面,同时紧接的思考与交流体现出培养学生完成定性实验及设计实验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这三个实验的功能定位:1、提供事实说明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2、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定性的方法——用手触摸感知,也可通过定量的方法——温度计测量,老师要让学生知道用手触摸能明显感知到热量变化的就不用温度计,如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热量的变化必须用温度计来测量,当要准确地测量到能量的变化时,也必须要用到温度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3、实验2-2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又不需加热的反应。

课本P33[实验2-4]是简单的原电池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原电池基本的实验现象,领悟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该实验的功能可定位为:1、提供一个实验事实,然后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线路中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分析)——符号(电极反应式)三重表征,形成原电池工作原理。2、通过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渗透化学核心观念之一——微粒观。3、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建立一个原电池的模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片断1:

课本P41【科学探究】该实验定位为:1、要求学生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行探究。2、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使学生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图,编制对比的记录表格。

科学探究可以设计的实验:

探究2-1: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电极,探究原电池对电极的要求

探究2-2: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溶液,探究原电池对溶液的要求

探究2-3: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重点探究闭合电路对原电池形成的影响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从四个方面(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电路;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原电池的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建议学生自带水果如柠檬、西红柿、橙子、柑子等水果回来做水果电池分组实验。

课本P48[实验2-5、2-6]是两个对比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这两个实验的功能可定位为:1、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在原电池组成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渗透对比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控制其他变量相同,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对比。3、知道化学反应快慢可以通过定性的观察冒气泡的快慢、颜色的变化、固体量的减少、浑浊程度、温度变化来比较,也可以通过定量测定速率的大小来比较。

建议实验2-5和实验2-6交换实验顺序来演示。因为实验2-6是通过对比MnO 2粉末和FeCl 3溶液这二种不同的催化剂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学生通过该实验明确FeCl 3是催化剂,在实验2-5实验中才能很好地理解该实验是在相同的催化剂的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通过这二组对比实验,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其他外界条件的一致,如相同的催化剂,反应物的用量,试管的规格等等都要相同。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建议在试管上套气球,通过相同时间内气球膨胀的大小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学生对条件对化学速率的影响,能量的相互转化等知识就可以直接来自于实验的感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开设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从实验事实分析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思维方法与过程。

3.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带领学生进入熟悉的化学世界

本章内容渐进、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实例和实验探究的结合,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经验出发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觉得学习化学知识是水到渠成的,避免把学生推到一个陌生的化学世界,增加学习难度。

如在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的教学方面,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化学反应进行有快有慢,可以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就是指„„. ,这样会把学生带进纯粹的陌生的化学反应原理的世界,学生学起来很困难。但是如果能先进行p47的思考与交流,投影出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离子反应、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真是场景,学生在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后就会开始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怎么表示?能否定量比较?——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怎样才能减慢铁锈生锈、牛奶变质、食物腐化?——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出知识的生长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又如: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可从学生最熟悉的燃烧反应出发。第二节原电池原理原理的学习从电池的应用和火力发电出发,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出发继续学习的。

(2)利用各种素材,带领学生进入实际生产情境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重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对于实际生产的情境学生一般都比较缺乏经验,老师也不定很清楚,而在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背景一般都是真实的,其实很多学生低分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背景陌生而胆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真实的工业背景有利于学生体验原理知识应用的真实感。化学化工生产的素材一般可以来院于教师用书配套的光盘和自己网上搜索的视频资料。

例如必修二光盘的主要视频内容包括:1. 同位素;2. 化学键;3. 原电池、化学电源;4. 有机化合物;5. 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利用;6.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其中涉及本章知识的

化学电源作为了解目标要求,观看这个视频远比老师讲解的真实性更高,效果更好。

本章教材中涉及大量实例,反映化学学科与个人、与工农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热爱科学,这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

4.对课本上的不同栏目的使用建议

(1)插图:图像直观明了,对学生掌握好知识很关键。课本P35出现的科学视野中的插图、P39插图、P47思考与交流中的插图等都来源与生活实际,但是又紧密结合课本对应知识,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忽略这些栏目。

例如

P33页图2-1水能和化学能对比示意图学生可以十分直观的理解到能量在宏观世界的变化,对应P32的文字说明的微观分析能量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对比学习。

P42图2-11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则清晰的表现了干电池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在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后很容易接受干电池的工作原理

(2)学与问:这栏目的功能是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学习提出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的学与问使到学生将知识体系顺利的衔接起来。

本章书有二个学与问,一个是P32通过列举实例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仅思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和相互转化问题,还要探讨背后的本质问题。

另外一个是P41,在课堂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结合电学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基础上分析装置的正负极,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化学知识(氧化还原)。

(3)思考与交流:在课堂上紧密结合教学进度和内容,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建议堂上对于一些有利于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思考与交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习过程与评价;对于一些知识为了帮助理解和辨析概念的思考与交流则可作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拓展性的思考与交流鉴于本章教学目标的界定可放置后续选修学习时再使用。

建议课堂讨论的有:

P42[思考与交流1]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在尝试了几种组合实验后自己总结出来。

P49[思考与交流],在学习完速率对比的两组实验后,及时出现的思考与交流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条件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逐一列出,使到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

识体系。提高学生利用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温度对速率

的影响;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反应微粒直接接触的机会对速率的影响;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这部分知识建议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P52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通过一个实例“调高煤的燃烧效率”探讨化学反应速率

和限度的实际应用。

建议课堂提问的有:

P32[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各种电器产品以及电池给生活带来

的舒适和方便,交流和讨论各种电池的型号、特点等,结合其他课程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电

池及其工作原理做一些猜测。

P39[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质变),而且伴

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还是一个定量的变化。

P42[思考与交流2]锌锰干电池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几乎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

使用过锌锰干电池。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或听说过由于锌锰干电池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

失,关于锌锰干电池在使用时注意事项,建议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汇集一些实例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出锌锰干电池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如何保存使用干电

池,结合生活,走入生活,学生更加有亲切感。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发现、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重

点引导学生从NH 4Cl 的水溶液显酸性去分析;

P47[思考与交流],建议学生看插图,老师来讲述:爆炸在瞬间完成,金属生锈以年月

计,因金属的性质与其存在的环境不同而差异很大;食物腐败以天计,与温度关系甚大;离

子反应以秒计;塑料老化以年计,与使用环境有关;溶洞形成以万年计,极其缓慢,让学生

懂得反应的快慢,反应的快慢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科研、环境、生产等关系很密切。

P51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可逆反应的“同一条件”这个要素。

建议后续学习的有:

P34[思考与交流]可指导学生从减少实验误差(取量、是否充分反应、防止热量散发)

入手。可以先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报告,再进行实验。

P53[思考与交流],提高学生利用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影响因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加热使反应速率增大;减缓或抑制橡胶和塑料老化反应的速率,延长使用寿命;隔绝

空气和水份,防止金属与之反应;使林木与火源脱离接触,防止火势扩大,以利灭火;硅胶

可以吸潮(水份),防止食品、药品受潮变质。该部分建议学生阅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附09-12年学业水平测试题

第一节:

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09年)6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铝热反应 B .酸碱的中和反应

C .冰雪融化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0年)34.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A.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11年)H 2在O 2中燃烧生成气态H 2O 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

A .核能转化成热能 B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C .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12年1月)27. 不同种类的能量可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硅材料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水力发电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

C.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燃烧反应可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2年1月)34. 对于反应H 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

A. 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

B. 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成键过程中释放能量

C. 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

D. 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

65(12年6月). 化学反应一般均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 2在O 2中燃烧的反应,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断裂H -H 键吸收能量 D. 生成H -O 键吸收能量

3、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与放热、吸热反应的关系

(10年)59.下列图中,表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09年)6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铝热反应 B .酸碱的中和反应

C .冰雪融化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5(12年6月). 化学反应一般均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 2在O 2中燃烧的反应,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断裂H -H 键吸收能量 D. 生成H -O 键吸收能量

第二节:

1、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2年1月)27. 不同种类的能量可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硅材料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水力发电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

C.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燃烧反应可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锌2、铜锌原电池原理分析

(09年)58.如右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为

A .负极 B .正极

C .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D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10年)33.右图为某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电极是负极

B .锌电极是正极

C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1年)27. 如图1装置所示,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A .Zn 2++2e -= Zn B .2H ++2e - =H2 ↑

C .Zn-2e -= Zn2+ D. Cu2++2e -=Cu

-2+(12年6月)56. 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Zn-2e =Zn,

A .锌电极为负极 B.锌电极为正极

C .反应中Zn 被氧化 D.反应中Zn 被还原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2年1月)13. 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 )

B.

4、化学电源

5、金属腐蚀和金属防护

(11年)43. 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 .在钢铁中加入铬 B .把钢铁零件放在机油中保存

C .在较小钢铁制品的表面包裹塑料D. 在大型铁壳船表面喷涂油漆并铆上铜块

第三节:

1、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

2、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09年)2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保持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情况下,使四份质量分数不同的H 2O 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2H 2O 2=O 2↑+2H 2O ,其中氧气生成速率最大的是

A .5%H 2O 2溶液 B .10%H 2O 2溶液

C .20%H 2O 2溶液 D .30%H 2O 2溶液

(09年)37. 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大固体反应物面积

(12年6月)58. 下列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延长反应时间 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D. 改变反应的温度

3、日常生活中对反应速率的控制

(10年)62.在日常生活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做法是

A .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溶解 B .把块状煤碾成粉状再燃烧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低温冷藏使食品延缓变质

(12年1月)64. 下列做法的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

A. 用冰箱冷藏食物 B. 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

C. 向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D. 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10年)20.设v(正) 和v(逆) 分别表示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

下逆反应

N 2+3H 2 2NH 3达到平衡时

A .v(逆) >v(正) B .v(逆) <v(正)

C .V(逆=V(正) ,正逆反应停止 D .v(逆) =v(正) ,正逆反应仍进行

(11年)58. 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

应速率V (正)和逆反应速率V (逆)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1时刻,V (正)<V (逆)

B .t 2时刻,V (正)>V (逆)

C .t 3时刻,V (正)=V(逆)

D .t 4时刻,V (正)=V(逆)

(09年)16.(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 和水蒸气通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 2

O(g) CO 2(g)+H 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等于零 B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 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11年)44. 在一定温度下,2L 密闭容器内,反应2NO (g )+O 2(g ) 2NO 2(g )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A .3min B .1min C .2min D.0min

(12年1月)25.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可逆反应2NO(g)+Br2(g)

2NOBr(g)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12年6月)36. 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不再进行

B .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C .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

D. 各组分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相关文章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 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 ...查看


  • 高中地理说教材
  • 必修三地理区域地理学说教材 --邓艳红 大家好,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面对静态的教学文本,教师要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接下就请大家从随我一起从课标解读.新课程中的地理教材.教学建议 .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使用建议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使用建议 花都区秀全中学 涂金盆 一.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与必修教材的功能定位 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 ...查看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赵占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三年.三年来,实验区不断扩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 ...查看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赵占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三年.三年来,实验区不断扩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 ...查看


  • 四川省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解读与建议
  • 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解读与建议(四川高中课改讲座九之1)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 时间:2010年12月8日 本文<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解读与建议>分为四个版块: 一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 ...查看


  • 2011级光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光电子技术科学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在光学.光电子学.激光科学.光通信技术.光波导与光电集成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开展研 ...查看


  • 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 人教版新课标 高中化学教材特点分析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程经过科学实验系统的多次重复,不断的摸索检验,进行逐步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的一套规范并且行之有效的课本教程,具有相对权威性.高中教学既体现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又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更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整合
  • 高一语文教材整合方案 高一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为高三的语文学习奠基. 二.整合背景: 学校逐步深入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