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其相关处理对策
[摘要]: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健康的概念不断完善,特别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病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因而患者与护理人员接触密切,在综合原因作用下不免产生一些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形成的因素。本文探讨了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护患关系;影响因素;对策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是在特定的条件下, 护理人员通过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新模式的建立, 以及患者自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社会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1.1护理人员方面
1.1.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现在大部分医院床护比例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这就导致她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不能保证其质量同时琐碎繁忙的护理工作也使得护理人员只有精力完成必需的护理措施,而缺乏与患者交流的时间,忽略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这就进一步导致患者对护士的不信任
1.1.2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在观察病情时,由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及时发现一些现存的或者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病人病情加重; 不会使用某些仪器或者使用不规范,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面对患者疑问时,护理人员不能很好的给扑解释,或解释不清楚,这些都给护患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
1.1.3态度不够诚恳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一些护士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加之文化层次低,以及
繁重的护理工作,使其在对待患者的态度上缺乏热心、爱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或要求以冷漠对待,并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疏远了护患关系。
1.1.4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差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很大一步分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
一位技术娴熟的护士,患者就对其产生信赖感,对其之后的工作也会主动配合,即便偶尔出点差错患者也不会追究; 而面对一个粗心大意、经常出错的护士,即便是这次没错,患者也可能会百般挑剔。
1.1. 5沟通技巧欠佳
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逻辑混乱,专业术语运用过多使
患者无法理解。沟通时机不当,不能产生有效沟通,另外,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状况,医疗消费能力和文化素质缺乏深入了解,未能真正感受到整体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也使护患沟通产生困难。
2.1患者方面
2.1.1 患者负而情绪的影响:患者因患病表现痛苦、惊恐、烦躁,对外界事务及语
言判断和承受能力减弱。此时若对患者说话稍山不慎,即可引起患者情绪上的波
动,从而影响护患关系
2.1.2患者预后不佳,将自身疾病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医护人员,引起护患纠纷。
患者疾病的治疗未达到满意效果,便会对医疗质量产生怀疑,个别患者可能把对
医生的不满意情绪迁怒于护士,若护士没有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也易引起护患
关系紧张。
2.1.3经济方而的影响:个别患者住院时间长、花费多、理焦虑、情绪急躁,在被
催款时往往把急躁情绪发泄于护士此,催款问题也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不可忽视的
问题o
2.1.4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懂医学道理,对护士履行护理
工作工作职责不予理解,不予配合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患者家属不尊重客观事实,
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过度强调自身利益。个别患者缺乏应有的就
医道德,无端的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
2预防处理
2.1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模式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转变。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加强“以
病人为中心服务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使用礼貌性语言、安慰体贴·言、
解释性语言和谨慎性语言,要一切以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分尊重患者,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最佳的护患关系。
2.2强化技术训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良好的护理技术和广阔的的知识是 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只有娴熟的技术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
护患关系。以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加强技术操作训练,要锻炼
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准确、熟练的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
痛苦。避免因操作失误或技术不熟练导致患者痛苦或延误治疗。而引发护患纠纷。
护理人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知识,以求圆满解决各种临床护理问题,更好的
为患者服务。
2. 3重视患者利益,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患者利益是医患关系的最基本的准
则。从本次调查中得知患者对医院的总体要求是服务优、技术精、收费合理,且
十分关注住院费用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
“换位思考”、重视患者利益和感受,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家
庭、经济情况,努力做到想为患者所想、急为患者所急,使患者信仟而来,满意
而归。
2.4加强护患沟通是降低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
地与患者沟通,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真
诚对待患者。将医疗、护理信息及时传递给患者,同时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做到换位思考,以同情、宽容的态度去而对患者,架起
护患沟通的桥梁,驾驭化解护患矛盾。
结束语: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
化形式。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病人的、医院管理的。在护患
关系中,作为帮助者的护士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病人的需要为中心。因此,护
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即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实施一切护理措施的基
础,是促进病人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所必须的,进而改进自身的言行。医院管理部门则应通过加强护患接触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改善人员状况、加大培训力度等来改进服务,提高病人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黄爱平. 浅谈护患关系中的沟通技巧田.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 11
(3):699.
[2]邱丽琼,吴培清,代余凡,等. 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职业 与健康,2005,21(10):1647-1648.
[3]唐彦自桂莲陈俊峰,护士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
国误诊学杂志,2007, 7 (29 ): 7 169.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其相关处理对策
[摘要]: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健康的概念不断完善,特别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病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因而患者与护理人员接触密切,在综合原因作用下不免产生一些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形成的因素。本文探讨了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护患关系;影响因素;对策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是在特定的条件下, 护理人员通过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新模式的建立, 以及患者自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社会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1.1护理人员方面
1.1.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现在大部分医院床护比例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这就导致她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不能保证其质量同时琐碎繁忙的护理工作也使得护理人员只有精力完成必需的护理措施,而缺乏与患者交流的时间,忽略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这就进一步导致患者对护士的不信任
1.1.2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在观察病情时,由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及时发现一些现存的或者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病人病情加重; 不会使用某些仪器或者使用不规范,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面对患者疑问时,护理人员不能很好的给扑解释,或解释不清楚,这些都给护患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
1.1.3态度不够诚恳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一些护士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加之文化层次低,以及
繁重的护理工作,使其在对待患者的态度上缺乏热心、爱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或要求以冷漠对待,并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疏远了护患关系。
1.1.4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差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很大一步分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
一位技术娴熟的护士,患者就对其产生信赖感,对其之后的工作也会主动配合,即便偶尔出点差错患者也不会追究; 而面对一个粗心大意、经常出错的护士,即便是这次没错,患者也可能会百般挑剔。
1.1. 5沟通技巧欠佳
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逻辑混乱,专业术语运用过多使
患者无法理解。沟通时机不当,不能产生有效沟通,另外,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状况,医疗消费能力和文化素质缺乏深入了解,未能真正感受到整体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也使护患沟通产生困难。
2.1患者方面
2.1.1 患者负而情绪的影响:患者因患病表现痛苦、惊恐、烦躁,对外界事务及语
言判断和承受能力减弱。此时若对患者说话稍山不慎,即可引起患者情绪上的波
动,从而影响护患关系
2.1.2患者预后不佳,将自身疾病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医护人员,引起护患纠纷。
患者疾病的治疗未达到满意效果,便会对医疗质量产生怀疑,个别患者可能把对
医生的不满意情绪迁怒于护士,若护士没有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也易引起护患
关系紧张。
2.1.3经济方而的影响:个别患者住院时间长、花费多、理焦虑、情绪急躁,在被
催款时往往把急躁情绪发泄于护士此,催款问题也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不可忽视的
问题o
2.1.4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懂医学道理,对护士履行护理
工作工作职责不予理解,不予配合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患者家属不尊重客观事实,
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过度强调自身利益。个别患者缺乏应有的就
医道德,无端的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
2预防处理
2.1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模式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转变。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加强“以
病人为中心服务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使用礼貌性语言、安慰体贴·言、
解释性语言和谨慎性语言,要一切以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分尊重患者,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最佳的护患关系。
2.2强化技术训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良好的护理技术和广阔的的知识是 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只有娴熟的技术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
护患关系。以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加强技术操作训练,要锻炼
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准确、熟练的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
痛苦。避免因操作失误或技术不熟练导致患者痛苦或延误治疗。而引发护患纠纷。
护理人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知识,以求圆满解决各种临床护理问题,更好的
为患者服务。
2. 3重视患者利益,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患者利益是医患关系的最基本的准
则。从本次调查中得知患者对医院的总体要求是服务优、技术精、收费合理,且
十分关注住院费用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
“换位思考”、重视患者利益和感受,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家
庭、经济情况,努力做到想为患者所想、急为患者所急,使患者信仟而来,满意
而归。
2.4加强护患沟通是降低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
地与患者沟通,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真
诚对待患者。将医疗、护理信息及时传递给患者,同时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做到换位思考,以同情、宽容的态度去而对患者,架起
护患沟通的桥梁,驾驭化解护患矛盾。
结束语: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
化形式。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病人的、医院管理的。在护患
关系中,作为帮助者的护士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病人的需要为中心。因此,护
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即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实施一切护理措施的基
础,是促进病人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所必须的,进而改进自身的言行。医院管理部门则应通过加强护患接触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改善人员状况、加大培训力度等来改进服务,提高病人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黄爱平. 浅谈护患关系中的沟通技巧田.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 11
(3):699.
[2]邱丽琼,吴培清,代余凡,等. 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职业 与健康,2005,21(10):1647-1648.
[3]唐彦自桂莲陈俊峰,护士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
国误诊学杂志,2007, 7 (29 ): 7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