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概述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武汉是一个典型的滨江城市,长江、汉水将城市分割为汉口、

汉阳和武昌三镇。长期以来三镇鼎立、长江两岸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导致跨江交通一直是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武汉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务院在对武汉市《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的批复中就突出强调“要注重解决城市过江交通问题”。

新时期,中央把武汉定位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市

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2009年,武汉市政府适时组织编制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该规划大纲已通过国务院批准。

为奠定武汉市“中部崛起”中的战略支点地位,构建“1+8”

武汉城市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两江三镇、多轴多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提出在武汉都市发展区构建“四环十八射”快速骨架系统,形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城市快速路体系,在长江大桥上游约2.0公里处规划新建鹦鹉洲过江通道,并与墨水湖北路、雄楚大街形成一条贯穿城市东西向的快速路通道。鹦鹉洲过江通道是城市快速路网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建设将是对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和深化。

目前,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快,中心区交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过江交通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为缓解长江大桥、长江二桥交通压力,构筑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完善城市骨架系统,按照市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为启动鹦鹉洲过江通道的建设,由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铁二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制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主要研究了鹦鹉洲长江大桥及两岸接线工程的选址论证及交通疏解、流量预测分析、桥梁隧道方案研究、通航论证、水文分析、地震灾害评估等内容。

随着通道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分为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和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两个工程分别立项,开展相关工作。

为尽快推进鹦鹉洲过江通道的建设,武汉市先后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可报告》等前期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均有力支撑了鹦鹉洲过江通道项目的分析决策。2010年1月,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在武汉市召开了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咨询评估现场调研会,会议对鹦鹉洲长江大桥的项目申请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审议,之后上报国家发改委进行核准。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鹦鹉洲长江大桥建设项目。2010年8月26日,鹦鹉洲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为了进一步做好接线工程的前期工作,项目业主(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在前期已完成的《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阶段交通流量预测》、《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可阶段交通流量预测》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交通流量预测》等分析论证工作,同时委托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的编制工作,委托铁二院进行了接线工程中跨京广铁路、跨杨四港铁路专线、跨大桥局码头专线桥梁方案的专题研究,委托我院作为总体单位进行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的工程方案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根据项目业主的委托要求,我院与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二院联合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9月29日武汉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了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12月23日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正式批复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

我院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及批复意见,在批复的道路排水修规成果基础上,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优化工作,利用了参编单位的研究成果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编制依据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 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书”

(2) 《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咨

询报告 (2009年3月)

(4)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7月)

(5)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补充说明(2010年8月)

(6)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评估报告(2010年9月)

(7)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

(2010年12月)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交通流量预测分析》

(2010年8月)

(9)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0) 《鹦鹉洲过江通道选址论证及交通疏解规划研究》(2009

年)

(11) 《武汉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2004年—2020年)》

(12) 《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年—2020年)》

(13)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年)》

(14) 武汉市历年交通调查资料

(15) 国家、省及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

要等

(16) 《长江中游武汉河段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2009年10月)

(17) 《1:2000地形图(市勘测院,2009年修测)

(18) 1:500地形图和管线图(甲方提供,2010年)

(19)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年10

月)

(20) 相关会议纪要、批复文件等

1.3 研究过程

2007年6月,受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市城市规划研究院与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包含鹦鹉洲长江大桥及两岸接线工程。

2008年3月14日,市发改革委、市城投公司主持召开了“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专家咨询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前期研究成果,并建议鹦鹉洲过江通道宜采取机动车通道与轨道分开建设方式。

2008年10月9日至10日,市发改委组织召开了《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专家评估咨询会。评估认为:“桥梁和隧道均能解决过江交通问题,两种方式在技术上均可行,建议深化双向8车道研究”。

2008年12月27日,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确定了鹦鹉洲过江通道为桥梁形式,并提出就选址三和选址四、

6车道和8车道进行比选研究,确保2009年开工建设。

2009年3月28日,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再次听取鹦鹉洲大桥预可汇报,会议明确了以桥址一为推荐方案,并以此开展相关工作。

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项目申请报告》专家评估调研会。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鹦鹉洲长江大桥建设项目。 2010年8月26日,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2010年7月,受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道第二勘测设计院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完成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交通流量预测分析,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完成项目选址和两岸疏解方案研究,铁二院负责完成武昌侧跨京广铁路桥梁方案及汉阳侧跨杨四港码头专用线、跨大桥局码头专用线的桥梁方案的专题研究,大桥院作为总体单位,完成工程方案研究及工可报告的总编工作。

2010年9月武汉市工程咨询部完成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

2010年9月29日武汉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同意工程的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2010年12月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的编制。

2010年12月23日武汉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正式批复了《武汉

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

我院在前期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各级审查意见和批复意见,以及批复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成果,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方案优化工作,利用了参编单位的研究成果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图1-1 拟建鹦鹉洲过江通道地理位置图

1.4 研究范围

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规划范围全长9.23公里,分为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和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两个工程分别立项,开展相关工作。

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包含跨江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正桥以及两岸引桥,鹦鹉洲长江大桥距长江大桥约2.0公里,距规划的杨泗港过江通道约3.2公里,距白沙洲长江大桥约6.2公里、距轨道交通4号线过江越江段约0.5公里。

根据中交规划设计院审定的鹦鹉洲长江大桥项目核准报告,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建设采用双向8车道的三塔悬索桥方案(200m+2x850m+200m)。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总长3.42km,汉阳岸从鹦鹉大道与马鹦路交叉口处【里程K9+205.0,线路中心坐标(X =380075.472,Y=525058.653)】,以高架桥形式从规划的马鹦路穿世贸锦绣长江用地过江,武昌岸越武船南侧鲶鱼套铁路货场至复兴路【里程K12+625.0线路中心坐标(X=378796.262,Y=528086.378)】。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已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研究范围西起汉阳区的墨水湖北路,东至武昌区的雄楚大街,接线工程分为汉阳侧和武昌侧,不含越江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范围,在规划修编范围基础上,结合沿线用地红线和桥梁结构布置,目前确定的工可方案两岸接线工程总长约

5.76km,其中汉阳岸接线长3.97km,武昌岸接线长1.79 km。

汉阳岸规划线路全长4.59公里,道路红线宽50~65米,沿线与汉阳大道、墨水湖北路、动物园路、江堤大道、鹦鹉大道、滨江大道等14条城市规划道路以及沌口铁路专用线、大桥局战备抢修专用线

等相交。原则上是在规划的线路长度以及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工程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同时结合主线高架桥梁和立交布置和相接后续工程的衔接条件,目前确定的设计方案主线高架西起墨水湖北路(桩号K5+236.0),终止于鹦鹉大道与马鹦路口(桩号K9+205.0),主线高架终点与鹦鹉洲长江大桥汉阳岸引桥相接,线路长3969m。

武昌岸规划线路全长2.49米,红线宽50~80米,沿线与临江大道、复兴大道、巡司河街、首义南路、白沙洲大道等7条城市规划道路以及京广铁路线相交。原则上是在规划的线路长度以及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工程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同时结合主线高架桥梁和立交布置和相接后续工程的衔接条件,目前确定的设计方案主线高架西起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岸引桥(桩号K12+625.0),终点接雄楚大道(终点桩号K14+417.0),与规划的高架桥相接,路线全长1792m。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范围内的新建地面道路,主线高架,互通立交,沿线交叉路口,以及被交道路、管线迁改,沟渠改造、路口渠化、景观绿化、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工程。规划新建的电力、电信、天然气、给水等管线工程另项设计。

1.5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区域社会经济及交通发展状况。

(2) 项目建设的现状条件评价及工程建设条件。

(3) 交通量分析和预测。

(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标准。

(6) 工程建设方案。

(7) 新材料、新技术应用。

(8) 专题研究及研究成果应用。

(9)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0) 工程招标。

(11)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13) 工程实施的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14) 节能评价

(15)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

(16)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6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评估报告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受武汉市发改委委托,武汉市工程咨询部于2010年8月19-20日在武汉市主持召开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预可报告》)专家评审会。

一、 专家评审意见如下:

(一) 总体评价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区交通现状和路网布局。《报告》资料比较齐全,工程方案基本合理,投资估算编制内容完整,文件符合编制深度要求,经补充说明后,可作为下阶段工作依据。

原则同意《报告》提出的工程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两岸接线工程总长约5.9km,按主线高架+地面辅路布置、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km/h标准建设。

(二) 建设必要性

目前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项目已经国家批准,开工在即,本项目作为鹦鹉洲长江大桥的两岸配套交通疏解工程,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带动武汉新区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二环线、增加过江通道、缓解中心城区过江交通压力的需要,是完善城市路网系统,促进三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与紧迫的。

(三) 本阶段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与前期规划方案的衔接。补充鹦鹉洲长江大桥及两岸接线工程总体布置图及相关背景资料。

2、根据城市交通结构方式的变化,完善交通预测。

3、基于主要控制节点,优化武昌、汉阳岸的整体疏解系统。

4、进一步核实征地拆迁工程数量及费用,充分考虑环保措施、景观绿化、电力、电信、燃气等综合费用。

(四) 下阶段工作建议

1、进一步研究个别匝道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深化地面辅道与已有路网的衔接和交通组织。考虑同地铁相关线路的关系。

2、深化主线6-8车道数变化的交通组织,分析交通疏解量同匝道设置的匹配性。优化主线桥复兴路节点疏解的交通组织和措施。

3、进一步优化局部平面线形,优化主线道路桥梁横断面布置,进一步比选不同车道数下的中央分隔带设置型式。

4、深化墨水湖立交、江堤立交、鹦鹉大道匝道设置、马沧湖路上下桥匝道设置等方案比选,增加动物园路段比选方案。

5、深化论证高架桥与首义路起义门景观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及措施。深化论证对动物园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6、对跨越现状京广铁路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协调相关部门意见。

7、深化研究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

二、 武汉市工程咨询部关于《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

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

评估认为:原则同意《报告》提出的基本方案。建议下阶段:

1、进一步研究个别匝道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深化地面辅道与已有路网的衔接和交通组织;

2、深化主线6-8车道数变化的交通组织,分析交通疏解量同匝道设置的匹配性,深化论证各立交匝道断面标准。优化主线桥复兴路节点疏解的交通组织和措施;

3、进一步优化局部平面线形,优化主线道路桥梁横断面布置,进一步比选不同车道数下的中央分隔带设置型式。深化比选桥梁上部、下部结构型式;

4、深化论证高架桥与首义路起义门景观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及措施。深化论证对动物园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5、对跨越现状京广铁路、杨四港码头铁路专线、大桥局码头铁路专线的桥梁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协调相关部门意见;

6、深化研究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

7、下阶段以解决主要交通流量流向为依据,考虑汉阳岸整体疏解系统,分析汉阳大道同二环线的衔接方案。

三、 执行情况:

参编单位认真分析专家评审意见、市工程咨询部的评估意见,严格按照市发改委关于预可报告的批复意见以及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修规的批复意见,逐条落实,市交通院就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服务水平等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市规划院就两岸的疏解方案和规划方案进行了补充说明,大桥院就工程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补充和深化研究,以上补充说明以书面形式提交市工程咨询部。本次可研方案研究是在批复的修规方案基础上,在建设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在造价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尽量实现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最优化。

1.7 主要结论

(一) 必要性和紧迫性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是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的配套工程,鹦鹉洲过江通道及两岸接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既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带动武汉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二环线、增加过江通道、减缓中心城区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的需要,还是完善城市路网系统的需要,更是统筹过江交通工程建设时序、促进三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建设已经启动,作为其配套的两岸接线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已是不言自明。

(二) 技术可行性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线路总体走向以及工程用地范围严格按照规划方案和批复执行,建设范围内的道路、桥梁、管线、交通、环保绿化等工程均采用国内、武汉市内技术已经成熟的建设方案,根据周边已建工程基础资料分析,外部基本条件良好,接线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 经济合理性

根据目前的研究范围和工程方案,对接线工程进行了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额约53.9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2.1亿元。工程经济指标在武汉地区同类工程的经济指标正常范围内,工程投资总规模与建设规模与采用的建设标准是匹配的,合理的。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武汉是一个典型的滨江城市,长江、汉水将城市分割为汉口、

汉阳和武昌三镇。长期以来三镇鼎立、长江两岸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导致跨江交通一直是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武汉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务院在对武汉市《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的批复中就突出强调“要注重解决城市过江交通问题”。

新时期,中央把武汉定位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市

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2009年,武汉市政府适时组织编制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该规划大纲已通过国务院批准。

为奠定武汉市“中部崛起”中的战略支点地位,构建“1+8”

武汉城市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两江三镇、多轴多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提出在武汉都市发展区构建“四环十八射”快速骨架系统,形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城市快速路体系,在长江大桥上游约2.0公里处规划新建鹦鹉洲过江通道,并与墨水湖北路、雄楚大街形成一条贯穿城市东西向的快速路通道。鹦鹉洲过江通道是城市快速路网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建设将是对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和深化。

目前,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快,中心区交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过江交通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为缓解长江大桥、长江二桥交通压力,构筑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完善城市骨架系统,按照市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为启动鹦鹉洲过江通道的建设,由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铁二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制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主要研究了鹦鹉洲长江大桥及两岸接线工程的选址论证及交通疏解、流量预测分析、桥梁隧道方案研究、通航论证、水文分析、地震灾害评估等内容。

随着通道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分为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和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两个工程分别立项,开展相关工作。

为尽快推进鹦鹉洲过江通道的建设,武汉市先后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可报告》等前期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均有力支撑了鹦鹉洲过江通道项目的分析决策。2010年1月,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在武汉市召开了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咨询评估现场调研会,会议对鹦鹉洲长江大桥的项目申请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审议,之后上报国家发改委进行核准。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鹦鹉洲长江大桥建设项目。2010年8月26日,鹦鹉洲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为了进一步做好接线工程的前期工作,项目业主(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在前期已完成的《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阶段交通流量预测》、《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可阶段交通流量预测》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交通流量预测》等分析论证工作,同时委托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的编制工作,委托铁二院进行了接线工程中跨京广铁路、跨杨四港铁路专线、跨大桥局码头专线桥梁方案的专题研究,委托我院作为总体单位进行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的工程方案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根据项目业主的委托要求,我院与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二院联合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9月29日武汉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了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12月23日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正式批复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

我院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及批复意见,在批复的道路排水修规成果基础上,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优化工作,利用了参编单位的研究成果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编制依据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 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书”

(2) 《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武汉市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咨

询报告 (2009年3月)

(4)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7月)

(5)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补充说明(2010年8月)

(6)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评估报告(2010年9月)

(7)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

(2010年12月)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交通流量预测分析》

(2010年8月)

(9)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0) 《鹦鹉洲过江通道选址论证及交通疏解规划研究》(2009

年)

(11) 《武汉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2004年—2020年)》

(12) 《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年—2020年)》

(13)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年)》

(14) 武汉市历年交通调查资料

(15) 国家、省及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

要等

(16) 《长江中游武汉河段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2009年10月)

(17) 《1:2000地形图(市勘测院,2009年修测)

(18) 1:500地形图和管线图(甲方提供,2010年)

(19)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年10

月)

(20) 相关会议纪要、批复文件等

1.3 研究过程

2007年6月,受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市城市规划研究院与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鹦鹉洲过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包含鹦鹉洲长江大桥及两岸接线工程。

2008年3月14日,市发改革委、市城投公司主持召开了“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专家咨询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前期研究成果,并建议鹦鹉洲过江通道宜采取机动车通道与轨道分开建设方式。

2008年10月9日至10日,市发改委组织召开了《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专家评估咨询会。评估认为:“桥梁和隧道均能解决过江交通问题,两种方式在技术上均可行,建议深化双向8车道研究”。

2008年12月27日,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确定了鹦鹉洲过江通道为桥梁形式,并提出就选址三和选址四、

6车道和8车道进行比选研究,确保2009年开工建设。

2009年3月28日,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再次听取鹦鹉洲大桥预可汇报,会议明确了以桥址一为推荐方案,并以此开展相关工作。

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项目申请报告》专家评估调研会。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鹦鹉洲长江大桥建设项目。 2010年8月26日,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2010年7月,受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道第二勘测设计院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完成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交通流量预测分析,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完成项目选址和两岸疏解方案研究,铁二院负责完成武昌侧跨京广铁路桥梁方案及汉阳侧跨杨四港码头专用线、跨大桥局码头专用线的桥梁方案的专题研究,大桥院作为总体单位,完成工程方案研究及工可报告的总编工作。

2010年9月武汉市工程咨询部完成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

2010年9月29日武汉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同意工程的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2010年12月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的编制。

2010年12月23日武汉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正式批复了《武汉

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

我院在前期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各级审查意见和批复意见,以及批复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道路排水修建规划成果,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方案优化工作,利用了参编单位的研究成果编制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图1-1 拟建鹦鹉洲过江通道地理位置图

1.4 研究范围

鹦鹉洲过江通道工程规划范围全长9.23公里,分为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和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两个工程分别立项,开展相关工作。

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包含跨江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正桥以及两岸引桥,鹦鹉洲长江大桥距长江大桥约2.0公里,距规划的杨泗港过江通道约3.2公里,距白沙洲长江大桥约6.2公里、距轨道交通4号线过江越江段约0.5公里。

根据中交规划设计院审定的鹦鹉洲长江大桥项目核准报告,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建设采用双向8车道的三塔悬索桥方案(200m+2x850m+200m)。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总长3.42km,汉阳岸从鹦鹉大道与马鹦路交叉口处【里程K9+205.0,线路中心坐标(X =380075.472,Y=525058.653)】,以高架桥形式从规划的马鹦路穿世贸锦绣长江用地过江,武昌岸越武船南侧鲶鱼套铁路货场至复兴路【里程K12+625.0线路中心坐标(X=378796.262,Y=528086.378)】。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已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研究范围西起汉阳区的墨水湖北路,东至武昌区的雄楚大街,接线工程分为汉阳侧和武昌侧,不含越江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范围,在规划修编范围基础上,结合沿线用地红线和桥梁结构布置,目前确定的工可方案两岸接线工程总长约

5.76km,其中汉阳岸接线长3.97km,武昌岸接线长1.79 km。

汉阳岸规划线路全长4.59公里,道路红线宽50~65米,沿线与汉阳大道、墨水湖北路、动物园路、江堤大道、鹦鹉大道、滨江大道等14条城市规划道路以及沌口铁路专用线、大桥局战备抢修专用线

等相交。原则上是在规划的线路长度以及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工程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同时结合主线高架桥梁和立交布置和相接后续工程的衔接条件,目前确定的设计方案主线高架西起墨水湖北路(桩号K5+236.0),终止于鹦鹉大道与马鹦路口(桩号K9+205.0),主线高架终点与鹦鹉洲长江大桥汉阳岸引桥相接,线路长3969m。

武昌岸规划线路全长2.49米,红线宽50~80米,沿线与临江大道、复兴大道、巡司河街、首义南路、白沙洲大道等7条城市规划道路以及京广铁路线相交。原则上是在规划的线路长度以及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工程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同时结合主线高架桥梁和立交布置和相接后续工程的衔接条件,目前确定的设计方案主线高架西起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岸引桥(桩号K12+625.0),终点接雄楚大道(终点桩号K14+417.0),与规划的高架桥相接,路线全长1792m。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范围内的新建地面道路,主线高架,互通立交,沿线交叉路口,以及被交道路、管线迁改,沟渠改造、路口渠化、景观绿化、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工程。规划新建的电力、电信、天然气、给水等管线工程另项设计。

1.5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区域社会经济及交通发展状况。

(2) 项目建设的现状条件评价及工程建设条件。

(3) 交通量分析和预测。

(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标准。

(6) 工程建设方案。

(7) 新材料、新技术应用。

(8) 专题研究及研究成果应用。

(9)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0) 工程招标。

(11)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13) 工程实施的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14) 节能评价

(15)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

(16)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6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评估报告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受武汉市发改委委托,武汉市工程咨询部于2010年8月19-20日在武汉市主持召开了《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预可报告》)专家评审会。

一、 专家评审意见如下:

(一) 总体评价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区交通现状和路网布局。《报告》资料比较齐全,工程方案基本合理,投资估算编制内容完整,文件符合编制深度要求,经补充说明后,可作为下阶段工作依据。

原则同意《报告》提出的工程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两岸接线工程总长约5.9km,按主线高架+地面辅路布置、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km/h标准建设。

(二) 建设必要性

目前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项目已经国家批准,开工在即,本项目作为鹦鹉洲长江大桥的两岸配套交通疏解工程,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带动武汉新区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二环线、增加过江通道、缓解中心城区过江交通压力的需要,是完善城市路网系统,促进三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与紧迫的。

(三) 本阶段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与前期规划方案的衔接。补充鹦鹉洲长江大桥及两岸接线工程总体布置图及相关背景资料。

2、根据城市交通结构方式的变化,完善交通预测。

3、基于主要控制节点,优化武昌、汉阳岸的整体疏解系统。

4、进一步核实征地拆迁工程数量及费用,充分考虑环保措施、景观绿化、电力、电信、燃气等综合费用。

(四) 下阶段工作建议

1、进一步研究个别匝道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深化地面辅道与已有路网的衔接和交通组织。考虑同地铁相关线路的关系。

2、深化主线6-8车道数变化的交通组织,分析交通疏解量同匝道设置的匹配性。优化主线桥复兴路节点疏解的交通组织和措施。

3、进一步优化局部平面线形,优化主线道路桥梁横断面布置,进一步比选不同车道数下的中央分隔带设置型式。

4、深化墨水湖立交、江堤立交、鹦鹉大道匝道设置、马沧湖路上下桥匝道设置等方案比选,增加动物园路段比选方案。

5、深化论证高架桥与首义路起义门景观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及措施。深化论证对动物园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6、对跨越现状京广铁路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协调相关部门意见。

7、深化研究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

二、 武汉市工程咨询部关于《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

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

评估认为:原则同意《报告》提出的基本方案。建议下阶段:

1、进一步研究个别匝道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深化地面辅道与已有路网的衔接和交通组织;

2、深化主线6-8车道数变化的交通组织,分析交通疏解量同匝道设置的匹配性,深化论证各立交匝道断面标准。优化主线桥复兴路节点疏解的交通组织和措施;

3、进一步优化局部平面线形,优化主线道路桥梁横断面布置,进一步比选不同车道数下的中央分隔带设置型式。深化比选桥梁上部、下部结构型式;

4、深化论证高架桥与首义路起义门景观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及措施。深化论证对动物园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5、对跨越现状京广铁路、杨四港码头铁路专线、大桥局码头铁路专线的桥梁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协调相关部门意见;

6、深化研究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

7、下阶段以解决主要交通流量流向为依据,考虑汉阳岸整体疏解系统,分析汉阳大道同二环线的衔接方案。

三、 执行情况:

参编单位认真分析专家评审意见、市工程咨询部的评估意见,严格按照市发改委关于预可报告的批复意见以及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修规的批复意见,逐条落实,市交通院就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服务水平等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市规划院就两岸的疏解方案和规划方案进行了补充说明,大桥院就工程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补充和深化研究,以上补充说明以书面形式提交市工程咨询部。本次可研方案研究是在批复的修规方案基础上,在建设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在造价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尽量实现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最优化。

1.7 主要结论

(一) 必要性和紧迫性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是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的配套工程,鹦鹉洲过江通道及两岸接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既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带动武汉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二环线、增加过江通道、减缓中心城区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的需要,还是完善城市路网系统的需要,更是统筹过江交通工程建设时序、促进三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建设已经启动,作为其配套的两岸接线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已是不言自明。

(二) 技术可行性

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线路总体走向以及工程用地范围严格按照规划方案和批复执行,建设范围内的道路、桥梁、管线、交通、环保绿化等工程均采用国内、武汉市内技术已经成熟的建设方案,根据周边已建工程基础资料分析,外部基本条件良好,接线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 经济合理性

根据目前的研究范围和工程方案,对接线工程进行了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额约53.9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2.1亿元。工程经济指标在武汉地区同类工程的经济指标正常范围内,工程投资总规模与建设规模与采用的建设标准是匹配的,合理的。


相关文章

  • 悬索桥主缆架设施工中的测量控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悬索桥主缆架设施工中的测量控制 作者:赵燕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4期 摘要:重点阐述悬索桥主缆架设施工中的测量控制,如何利用现代测量仪器和 ...查看


  •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
  •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 课程论文 题目名称: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的钢桁架桥简析及其他 形式桥梁的简介 系部名称: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班 级:土木1303 学 号:[1**********]24 学生姓名:陆超豪 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的 ...查看


  • 湖北省PPP 推介项目情况通报
  • 在全国PPP项目推介会上的发言材料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10月20日 尊敬的王主席.张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 大家下午好!十分感谢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给我们提供此次交流协作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商会负责人和企业家代 ...查看


  • 武汉市概况
  • 武汉,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 第一环节:武汉别名:别名有:大武汉,武汉三镇,江城武汉,赌城武汉,百年武汉等 1.大武汉:面积大,地域面积8494 (出租车绕城3小时),人口1002万,地理位置特殊, ...查看


  • 苏通长江大桥简介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苏通大桥简介 全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地理位置和意义: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quo ...查看


  • 剪报本资料
  • 世界名桥 世界名桥,顾名思义,即在整个世界闻名的大桥.它们或历史悠久,或结构精细巧妙,这其 中就包括了明石海峡大桥,金门大桥等等. 目录 1 1.明石海峡大桥 2 2.西堠门大桥 3 3.大带桥 Great Belt 4 4.润扬长江公路大 ...查看


  • 大桥修建概况
  • 平潭大桥修建概况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www.pingtan.net 发布时间:2008/10/28 阅读:4973次 平潭县是我国离台湾最近的县,主岛海坛岛为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尽管地理位置特殊.海岛资源丰富.旅游风光迷人,但交 ...查看


  • "万里长江第一桥"
  • 千百年来的大桥梦想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据历史记载,除当年太平军曾于1852年和1853年先后在武汉三镇搭建过3座浮桥以外,6000多米长的长江上从来没有一座真正的桥梁. 1912年,我国第一位铁道工程师詹天佑来武汉定居,担任粤汉铁路会办兼 ...查看


  • 春节亮化工程-湖北炬创
  • 春节亮化工程-湖北炬创 又是一年新春到,在2015年元旦和春节来临之际,武汉市建设局有备而来,已经开始着手筹划节前的亮化工作.今年的亮化工程不同以往,将运用多变的"亮化元素",在营造热烈隆重.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下,突显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