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滇池污染现状:

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水环境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经过多年的污染治理,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滇池的环境恶化,但未完全消除滇池的污染,滇池目前的水质仍低于V类水的标准,属于劣质V类水,达不到可利用水的标准。

滇池的污染原因:滇池的污染加重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双重作用造成的。

自然原因:

(1)、滇池由落陷构造形成,距今已有340万年漫长演化历史了,按湖泊的发展规律,目前正处于湖底升高,湖盆变浅湖,面积变小的老年化阶段,老化速度很快目前的滇池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成半封闭的湖泊由于胡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入不平衡自净能力有限,大量沉淀的污染物堆积于湖底间,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内污染。

(2)、滇池位于昆明城区的下游,是昆明城区的最低地带,从而不幸成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地,再有就是滇池流域的雨季集中在2—5月份,因为长下大雨或暴雨,一场大雨都将地面上的污水和污物全都带进滇池。加重了滇池的污染。而滇池又是处在昆明的下游,几乎容纳量所有的废水。

人为原因:

(1)、由于人们对滇池流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滇池老化其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不仅水生植被面积大大缩小,且物种多样性亦显著下降。耐污染植物增加,浮游植物异常增殖,水华大面积发生,破坏了滇池的生态平衡,加剧了滇池的富营养化。

(2)、人口大幅度的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由于近年来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到此旅游的旅客大幅度增加,同时昆明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给滇池的治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污染类型多样、污染严重:滇池的污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其中生活污染最为严重,站其废水排放总量的55%。农田化肥流失和农村圆体废弃物的污染,对滇池的污染巨大,如农村的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都到如入滇池,使得污染每年都在增加,由于滇池流水缓慢,出水口在其西南部海口,而重污染的水在北部,北部污水流到出水口大约需要4年的时间,如此缓慢的时间,使得大量有害物质沉积到湖底,再次污染滇池。在滇池流域内共有7000多家乡镇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陈旧落后,一般无污水处理设备,排放的废水直接进入滇池或积聚在乡下田地中,一下大雨便会污染周围环境,并对滇池造成污染。

滇池治理方案分析:要针对滇池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可根据不同的成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

1、 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并保证其生态用水。

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不仅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水域的生态环境用水,使河湖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也是滇池水污染难以治理的重要原因。通过从

外流域调水,不仅增加了水资源总量,使滇池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到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也可以改善现有的水流条件,增加出湖水量,恢复滇池吞吐性湖泊的水文特征。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有利于改善滇池污染物进出不平衡的现状,使滇池的水质朝逐步改善的方向发展。

2、 以水环境容量为目标,对滇池入湖河流实施总量监控。

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排入的污染物超过了其水环境承载能力,因而可以根据滇池水在治理后要达到的水质目标(如要达到三类水)为标准,计算滇池的水环境容量以及各河湖的纳污能力,实施对滇池各入湖河流输入污染物总量的监控,对于湖内原有的沉积物可以进行分阶段疏浚。

3、 加强水污染治理,阻止污水入湖。

控制污染源头是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对滇池流域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要合理规划区域发展模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阻止污水直接入湖。对于直接向滇池排污的工厂、企业,政府加强管理也应该帮助其进行污水的处理,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可以根据工厂、企业的排放量增加趋势及区域分布规律,按片区以相对集中的方式扩大流域内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使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滇池。在农村,可以对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

4、 缩短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改善物质出入湖不平衡状况。

滇池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北部,而外海唯一的出口——海河口则位于西南侧,污染物出湖路线长,加上水流缓慢,使得入湖污染物滞留时间长,还会因此扩散沉积在湖中,造成物质出入不平衡。因此,缩短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提高出入湖物质比例,对改善滇池水环境是十分有益的。可以根据滇池的实际情况来增加排水口,同时从外流域调水增加入水量,加快湖水的流动。这样可以缩短滇池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改善污染物质进出不平衡状态,达到滇池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目的。

滇池污染现状:

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水环境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经过多年的污染治理,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滇池的环境恶化,但未完全消除滇池的污染,滇池目前的水质仍低于V类水的标准,属于劣质V类水,达不到可利用水的标准。

滇池的污染原因:滇池的污染加重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双重作用造成的。

自然原因:

(1)、滇池由落陷构造形成,距今已有340万年漫长演化历史了,按湖泊的发展规律,目前正处于湖底升高,湖盆变浅湖,面积变小的老年化阶段,老化速度很快目前的滇池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成半封闭的湖泊由于胡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入不平衡自净能力有限,大量沉淀的污染物堆积于湖底间,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内污染。

(2)、滇池位于昆明城区的下游,是昆明城区的最低地带,从而不幸成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地,再有就是滇池流域的雨季集中在2—5月份,因为长下大雨或暴雨,一场大雨都将地面上的污水和污物全都带进滇池。加重了滇池的污染。而滇池又是处在昆明的下游,几乎容纳量所有的废水。

人为原因:

(1)、由于人们对滇池流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滇池老化其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不仅水生植被面积大大缩小,且物种多样性亦显著下降。耐污染植物增加,浮游植物异常增殖,水华大面积发生,破坏了滇池的生态平衡,加剧了滇池的富营养化。

(2)、人口大幅度的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由于近年来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到此旅游的旅客大幅度增加,同时昆明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给滇池的治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污染类型多样、污染严重:滇池的污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其中生活污染最为严重,站其废水排放总量的55%。农田化肥流失和农村圆体废弃物的污染,对滇池的污染巨大,如农村的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都到如入滇池,使得污染每年都在增加,由于滇池流水缓慢,出水口在其西南部海口,而重污染的水在北部,北部污水流到出水口大约需要4年的时间,如此缓慢的时间,使得大量有害物质沉积到湖底,再次污染滇池。在滇池流域内共有7000多家乡镇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陈旧落后,一般无污水处理设备,排放的废水直接进入滇池或积聚在乡下田地中,一下大雨便会污染周围环境,并对滇池造成污染。

滇池治理方案分析:要针对滇池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可根据不同的成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

1、 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并保证其生态用水。

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不仅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水域的生态环境用水,使河湖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也是滇池水污染难以治理的重要原因。通过从

外流域调水,不仅增加了水资源总量,使滇池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到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也可以改善现有的水流条件,增加出湖水量,恢复滇池吞吐性湖泊的水文特征。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有利于改善滇池污染物进出不平衡的现状,使滇池的水质朝逐步改善的方向发展。

2、 以水环境容量为目标,对滇池入湖河流实施总量监控。

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排入的污染物超过了其水环境承载能力,因而可以根据滇池水在治理后要达到的水质目标(如要达到三类水)为标准,计算滇池的水环境容量以及各河湖的纳污能力,实施对滇池各入湖河流输入污染物总量的监控,对于湖内原有的沉积物可以进行分阶段疏浚。

3、 加强水污染治理,阻止污水入湖。

控制污染源头是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对滇池流域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要合理规划区域发展模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阻止污水直接入湖。对于直接向滇池排污的工厂、企业,政府加强管理也应该帮助其进行污水的处理,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可以根据工厂、企业的排放量增加趋势及区域分布规律,按片区以相对集中的方式扩大流域内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使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滇池。在农村,可以对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

4、 缩短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改善物质出入湖不平衡状况。

滇池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北部,而外海唯一的出口——海河口则位于西南侧,污染物出湖路线长,加上水流缓慢,使得入湖污染物滞留时间长,还会因此扩散沉积在湖中,造成物质出入不平衡。因此,缩短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提高出入湖物质比例,对改善滇池水环境是十分有益的。可以根据滇池的实际情况来增加排水口,同时从外流域调水增加入水量,加快湖水的流动。这样可以缩短滇池入湖污染物的滞留时间,改善污染物质进出不平衡状态,达到滇池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目的。


相关文章

  • 滇池污染治理
  • 滇池的春天还会遥远吗? --滇池污染及治理方案的调查研究 李世振(机自073) 赵 萌(机自073) 王 尧(机自073) 吴可嘉 (机自073) 赵庆武(机自073)李继峰(机自073) 文章摘要: 本文基于对滇池污染现状及原因的调查研究 ...查看


  • 滇池水难清
  • 20年,639亿元治污经费的预算,仍未能让昆明滇池摆脱重度污染的困扰.政府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治污模式,是滇池水难清的根本原因.眼下,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正受到同样的治理模式困扰,面临污染危险. &quo ...查看


  •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 目录 引言 ................................................. 3 一.滇池的介绍 ....................................... 4 二.滇池的环境 .... ...查看


  •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一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 报 告 学 院:化学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班级:2011级化学教育班 姓 名:官 文 才 学 号:[1**********]5 指导教师:马 宁 时 间:20 ...查看


  •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探讨
  • 第21卷第5期 2002年9月地 理 科 学 进 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21,No.5Sep.,2002 文章编号:100726301(2002)0520500207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100871) : ...查看


  • 城市发展搞死云贵高原最大湖泊
  • 转载http://news.QQ.com 2007年11月14日08:22 南方新闻网 提要:云贵高原最大湖泊滇池,曾经是一个美丽之湖,然而随着城市盲目发展与扩大,滇池已经伤痕累累.这期间,主管昆明城建的副市长落马了,为了"保卫滇 ...查看


  •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 附件五: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06-2010年) 1 目 录 第一章 水环境状况---------------------------1 第一条 社会经济状况------------------------1 第二条 " ...查看


  • 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
  • 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7号 <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于2010年2月24日昆明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0年3月26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 ...查看


  • 高中一年级地理
  • 高二年级地理学 质量检测试题参赛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为强烈,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城市B.乡村C.牧区D.林区 2.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