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官僚主义亟待整治

作者:林原树谢衍良

领导科学 1997年11期

  为了探究目前干群关系问题的症结,我们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既听取了一些县(市、区)领导、机关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对情况的分析,又召开了部分工厂,农村、街道干部群众座谈会。我们感到,新形势下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是导致干群关系疏远,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关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新形势下的官僚主义现象既有历史的痕迹,又有时代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一是对群众缺乏感情,不关心群众利益;二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三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四是搞表面文章,弄虚作假;五是衙门作风,没有好处不办事;六是压制民生,独断专行;七是拉帮结派,傍富靠“黑”。

  一、新的官僚主义产生的基本原因

  (一)干部素质基础比较薄弱。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的加快,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得到增强,但也存在明显缺陷,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些同志的主要不足和弱点,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年轻干部中的这些不足和弱点,与他们的经历出身密切相关。其中一些同志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一是与群众的感情比较淡薄。有的干部没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不是把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看成自己应尽的责任,而是看成对群众的恩赐;有的理论上笼统地讲群众观点可以,但涉及到具体事情上就不能很好地坚持群众观点,甚至当自己的意图得不到群众理解和支持时,把群众看成“刁民”;有的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不很了解,对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关心,不过问,不想办法帮助解决,使干群之间形同路人。二是理论脱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有些干部虽然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还有一个过程;有的自恃有文化,看不起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同志,所以开展工作时,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难于找准着力点,有做好工作的愿望,得不到好的工作效果。三是喜欢搞“文山会海”,工作作风不扎实。有的贯彻上级指示精神重视开会传达作报告,轻视督促检查抓落实;了解下情习惯于坐办公室听汇报,不深入实际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热衷于有形有声的宣传活动,搞一些大的有影响的效应,不甘于默默无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所以想问题、作决策、指导工作往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盲目蛮干,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产生新的干群矛盾。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会诱发新的官僚主义。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会引发一些干部为了竞争取胜而不择手段;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会使一些干部的全局观念和纪律观念淡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也会刺激一些干部的私利欲望和引发纯经济利益观念。

  (三)干部体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群众无法决定干部的升降去留。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仍以委任制为主,靠少数领导提名推荐、干部管理职能部门的少数人考察的这种“靠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解决,使得不少干部产生自己的职务是某个领导给的错觉。不管是委任的,还是选任的干部,组织上对其进行考察,征求意见时,有资格参加提意见的,也是大大小小的领导,真正的群众是很难说上话的。这就使得考察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使这些被考察的干部根本就不会“怕群众”(邓小平语)。二是人民群众不能有效地参与重大决策。现在建立了名目繁多的“领导责任制”,给各级领导赋予了很大的权力,但每当决策失误时,尽管群众怨声载道,却很难追究其“责任”。这也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不去注意征求群众的意见,从主观意志出发,作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群众既不能参与决策,又无法制止错误决策的实施,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这些缺陷,也是产生新的官僚主义的重要原因。

  (四)制约机制软弱乏力。新的官僚主义之所以能够盛行,是与对它制约的机制不健全,对它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密切相关的。一是群众监督软弱无力。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干部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忽视自下而上的外部监督,群众监督缺乏体制和组织制度上的具体保证。二是大的官僚主义需要并助长小的官僚主义。小的官僚主义没有大的官僚主义的保护和认可,就不能持久;大的官僚主义没有小的官僚主义存在,就失去基础。大的官僚主义虽然也喊反对官僚主义,但又需要小的官僚主义,所以反对新的官僚主义就显得软弱乏力。比如为显示工作成绩,下级部门的领导需要“谎报战绩”,上级部门的领导也需要由各地“水数字”综合起来的“巨大成绩”,形成了小官僚主义骗大官僚主义,大官僚主义乐于“被骗”的情况。三是对新的官僚主义处罚不严明。有的以动机抵消过失,认为只要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犯了官僚主义也是可以谅解和宽容的;有的对干部以看主流为理由,放纵新的官僚主义行为;有的“板子”不打具体人,以集体领导、责任共担为借口,对新的官僚主义造成的损失不追究个人责任;有的“家丑不外扬”,对新的官僚主义错误不处罚或轻处罚,即使犯了严重的错误不能在原单位干下去了,也只是“易地做官”了事,甚至到热门“实权实惠”单位明降暗升。

  二、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的对策

  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搞好改革和建设的当务之急。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密切干群关系,最根本的是要树立群众观念,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责任感问题,即要做人民的公仆,不要当官做老爷。要通过“三抓”,克服“三种倾向”,达到“三个要求”。“三抓”,即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要抓好下一级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凡下一级干部出现新的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损害群众利益,要追究上一级领导的责任;本级党组织和主要领导要抓好本级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促使广大干部想问题办事情时刻不忘人民群众;要利用党内民主生活会、干部谈话等机会,抓好互相提醒警戒,防止新的官僚主义发生。克服“三种倾向”,即克服“官大脾气大”、“官大水平高”,轻视听取群众意见的倾向;克服“基层干部无官僚主义”或“有点小官僚主义不影响大局”的“无关论”和“无害论”思想;克服“与群众保持距离才能树立领导威信和威严”的不正确做法。达到“三个要求”,就是要通过经常扎实地抓好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的警觉性和自觉性,达到思想上摆正位置,增强公仆意识的要求;达到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勤政廉政,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达到时刻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深入实际,实事求是,避免犯新的官僚主义错误的要求。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要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办“大事”与办“小事”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办好事实事的高涨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过程中,改进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更好地密切干群关系。

  (二)广开联系群众的渠道,抓好干部实践锻炼。产生新的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参加群众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促使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干部的实践锻炼要增强针对性,一般可采取三种类型:一是基础性锻炼,即经过基本的实践锻炼,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牢社会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二是补缺型锻炼,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干部的全面素质;三是提高型锻炼,即采取多岗位、复合式的实践锻炼,促使干部尽快成长。

  (三)提高选用干部的民主程度,发挥群众在决定干部升降去留中的作用。提高选用干部民主化程度,是贯彻党的干部路线,保证所选用的干部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基本要求。发挥群众在决定干部升降去留中的作用,就是要使干部由“怕领导”变为“怕群众”,由认为职权是上级领导给的变为是人民群众给的,由所做工作只对上负责变为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达到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密切干群关系的目的。解决好这一问题,要把握四个基本环节:一要建立和健全民主选用干部的制度。二要强化民主观念,使广大群众正确行使参与选用干部的权利。要加强对人民群众行使民主选用干部权利的宣传教育,以保证他们正确行使好权利。三要科学地把握由群众决定干部上或下、留或去的标准、原则和操作规范。四要强化相关的法规和党纪保障体系,使干部在行使权力时能够认真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防止和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行为。

  (四)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新的官僚主义是腐败助生剂,腐败是新的官僚主义的伴生物。反对新的官僚主义不反腐败,就不能从根本上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因此,必须把反腐败与反新的官僚主义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反腐败斗争,以达到更好地克服新的官僚主义的目的。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教育。要使广大干部懂得,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应该还权于人民,向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二要加强对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新的官僚主义,必然走向腐败。加强监督的途径,一方面要严格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另一方面要强化自下而上的外部监督,即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搞好这方面的监督,要从体制上和组织制度上进一步给予保障,以保证监督实效。三要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对腐败行为不从严惩治,就会纵容和助长新的官僚主义。要做到反新的官僚主义坚持不懈,惩治腐败决不心慈手软。通过坚决的反腐败,促使广大干部在行使人民赋于自己的权力时,能够让人民群众放心,从而建立起密切的干群关系。

作者介绍:林原树 谢衍良 中共广东惠州市委组织部

作者:林原树谢衍良

领导科学 1997年11期

  为了探究目前干群关系问题的症结,我们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既听取了一些县(市、区)领导、机关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对情况的分析,又召开了部分工厂,农村、街道干部群众座谈会。我们感到,新形势下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是导致干群关系疏远,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关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新形势下的官僚主义现象既有历史的痕迹,又有时代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一是对群众缺乏感情,不关心群众利益;二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三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四是搞表面文章,弄虚作假;五是衙门作风,没有好处不办事;六是压制民生,独断专行;七是拉帮结派,傍富靠“黑”。

  一、新的官僚主义产生的基本原因

  (一)干部素质基础比较薄弱。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的加快,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得到增强,但也存在明显缺陷,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些同志的主要不足和弱点,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年轻干部中的这些不足和弱点,与他们的经历出身密切相关。其中一些同志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一是与群众的感情比较淡薄。有的干部没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不是把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看成自己应尽的责任,而是看成对群众的恩赐;有的理论上笼统地讲群众观点可以,但涉及到具体事情上就不能很好地坚持群众观点,甚至当自己的意图得不到群众理解和支持时,把群众看成“刁民”;有的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不很了解,对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关心,不过问,不想办法帮助解决,使干群之间形同路人。二是理论脱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有些干部虽然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还有一个过程;有的自恃有文化,看不起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同志,所以开展工作时,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难于找准着力点,有做好工作的愿望,得不到好的工作效果。三是喜欢搞“文山会海”,工作作风不扎实。有的贯彻上级指示精神重视开会传达作报告,轻视督促检查抓落实;了解下情习惯于坐办公室听汇报,不深入实际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热衷于有形有声的宣传活动,搞一些大的有影响的效应,不甘于默默无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所以想问题、作决策、指导工作往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盲目蛮干,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产生新的干群矛盾。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会诱发新的官僚主义。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会引发一些干部为了竞争取胜而不择手段;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会使一些干部的全局观念和纪律观念淡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也会刺激一些干部的私利欲望和引发纯经济利益观念。

  (三)干部体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群众无法决定干部的升降去留。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仍以委任制为主,靠少数领导提名推荐、干部管理职能部门的少数人考察的这种“靠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解决,使得不少干部产生自己的职务是某个领导给的错觉。不管是委任的,还是选任的干部,组织上对其进行考察,征求意见时,有资格参加提意见的,也是大大小小的领导,真正的群众是很难说上话的。这就使得考察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使这些被考察的干部根本就不会“怕群众”(邓小平语)。二是人民群众不能有效地参与重大决策。现在建立了名目繁多的“领导责任制”,给各级领导赋予了很大的权力,但每当决策失误时,尽管群众怨声载道,却很难追究其“责任”。这也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不去注意征求群众的意见,从主观意志出发,作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群众既不能参与决策,又无法制止错误决策的实施,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这些缺陷,也是产生新的官僚主义的重要原因。

  (四)制约机制软弱乏力。新的官僚主义之所以能够盛行,是与对它制约的机制不健全,对它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密切相关的。一是群众监督软弱无力。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干部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忽视自下而上的外部监督,群众监督缺乏体制和组织制度上的具体保证。二是大的官僚主义需要并助长小的官僚主义。小的官僚主义没有大的官僚主义的保护和认可,就不能持久;大的官僚主义没有小的官僚主义存在,就失去基础。大的官僚主义虽然也喊反对官僚主义,但又需要小的官僚主义,所以反对新的官僚主义就显得软弱乏力。比如为显示工作成绩,下级部门的领导需要“谎报战绩”,上级部门的领导也需要由各地“水数字”综合起来的“巨大成绩”,形成了小官僚主义骗大官僚主义,大官僚主义乐于“被骗”的情况。三是对新的官僚主义处罚不严明。有的以动机抵消过失,认为只要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犯了官僚主义也是可以谅解和宽容的;有的对干部以看主流为理由,放纵新的官僚主义行为;有的“板子”不打具体人,以集体领导、责任共担为借口,对新的官僚主义造成的损失不追究个人责任;有的“家丑不外扬”,对新的官僚主义错误不处罚或轻处罚,即使犯了严重的错误不能在原单位干下去了,也只是“易地做官”了事,甚至到热门“实权实惠”单位明降暗升。

  二、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的对策

  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搞好改革和建设的当务之急。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密切干群关系,最根本的是要树立群众观念,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责任感问题,即要做人民的公仆,不要当官做老爷。要通过“三抓”,克服“三种倾向”,达到“三个要求”。“三抓”,即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要抓好下一级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凡下一级干部出现新的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损害群众利益,要追究上一级领导的责任;本级党组织和主要领导要抓好本级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促使广大干部想问题办事情时刻不忘人民群众;要利用党内民主生活会、干部谈话等机会,抓好互相提醒警戒,防止新的官僚主义发生。克服“三种倾向”,即克服“官大脾气大”、“官大水平高”,轻视听取群众意见的倾向;克服“基层干部无官僚主义”或“有点小官僚主义不影响大局”的“无关论”和“无害论”思想;克服“与群众保持距离才能树立领导威信和威严”的不正确做法。达到“三个要求”,就是要通过经常扎实地抓好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的警觉性和自觉性,达到思想上摆正位置,增强公仆意识的要求;达到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勤政廉政,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达到时刻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深入实际,实事求是,避免犯新的官僚主义错误的要求。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要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办“大事”与办“小事”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办好事实事的高涨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过程中,改进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更好地密切干群关系。

  (二)广开联系群众的渠道,抓好干部实践锻炼。产生新的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参加群众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促使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干部的实践锻炼要增强针对性,一般可采取三种类型:一是基础性锻炼,即经过基本的实践锻炼,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牢社会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二是补缺型锻炼,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干部的全面素质;三是提高型锻炼,即采取多岗位、复合式的实践锻炼,促使干部尽快成长。

  (三)提高选用干部的民主程度,发挥群众在决定干部升降去留中的作用。提高选用干部民主化程度,是贯彻党的干部路线,保证所选用的干部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基本要求。发挥群众在决定干部升降去留中的作用,就是要使干部由“怕领导”变为“怕群众”,由认为职权是上级领导给的变为是人民群众给的,由所做工作只对上负责变为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达到防止和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密切干群关系的目的。解决好这一问题,要把握四个基本环节:一要建立和健全民主选用干部的制度。二要强化民主观念,使广大群众正确行使参与选用干部的权利。要加强对人民群众行使民主选用干部权利的宣传教育,以保证他们正确行使好权利。三要科学地把握由群众决定干部上或下、留或去的标准、原则和操作规范。四要强化相关的法规和党纪保障体系,使干部在行使权力时能够认真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防止和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行为。

  (四)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新的官僚主义是腐败助生剂,腐败是新的官僚主义的伴生物。反对新的官僚主义不反腐败,就不能从根本上克服新的官僚主义。因此,必须把反腐败与反新的官僚主义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反腐败斗争,以达到更好地克服新的官僚主义的目的。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教育。要使广大干部懂得,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应该还权于人民,向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二要加强对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新的官僚主义,必然走向腐败。加强监督的途径,一方面要严格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另一方面要强化自下而上的外部监督,即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搞好这方面的监督,要从体制上和组织制度上进一步给予保障,以保证监督实效。三要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对腐败行为不从严惩治,就会纵容和助长新的官僚主义。要做到反新的官僚主义坚持不懈,惩治腐败决不心慈手软。通过坚决的反腐败,促使广大干部在行使人民赋于自己的权力时,能够让人民群众放心,从而建立起密切的干群关系。

作者介绍:林原树 谢衍良 中共广东惠州市委组织部


相关文章

  • 银川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亟待加强
  • 2011 年 3 月 29 日 星期 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产医疗废物约5吨只收集到2吨多 银川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亟待加强 混入生活垃圾的医疗废物有可能就是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资料图片 距离2011年第一季度结束还有几天的时间,可宁夏危废处 ...查看


  • 2010年食品药品工作总结
  • 新兴街道办事处春节前食品药品 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阎政办发(2010)37号.阎食药安委发(2009)13号文件精神,我办召开了春节前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整治工作新兴街发(2010)1号.2号.6号 ...查看


  • 永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亟待整改的问题清单
  • 永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待整改的问题清单 1.城区生活垃圾密闭化管理不到位,需完善生活垃圾密闭收集.中转和运输设施,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爱卫办.三区政府) 2.学生.居民.企业职工.住院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 ...查看


  • 2015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
  • 关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自查自纠报告 为了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我局坚持实事求是,即查即改,边查边纠,着力突出政策执行.优化服务.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 ...查看


  • 广州市旧城改造更新模式研究
  • 广州市旧城改造更新模式研究 前言 广州旧城作为具有2200多年 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 载了广州城市复兴的重要使命. 广州的旧城更新改造,必须坚 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 实现旧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应 新的城市发展结构与关系 ...查看


  •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分析与措施
  • 关于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的分析与措施 [摘要]:河道整治工程经过多年的日常管理及达标整修,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管理养护水平日益提高,工程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洪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根石走 ...查看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不懈怠永不停步
  • 市委张广宁书记要求的"三个永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一定要牢记在心,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开足马力.鼓足干劲,落实好各项工作,继续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突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 ...查看


  • 有关农村黑臭河道整治的分析与思考
  • 有关农村黑臭河道整治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从农村黑臭河道的整治出发,归纳了一些常用的黑臭河道整治措施,通过成功整治黑臭河道的实例,对现代农村黑臭河道的有效治理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 黑臭河道 整治 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 ...查看


  • 绿色发展的新课题
  •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理念.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建成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新课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