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罐和壶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了解一些陶艺历史,使学生对陶艺产生了兴趣,学习不同造型的罐和壶的制作方法。

2、操作领域:学习制作的方法,能做一个简单的“罐和壶“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陶艺知识,学习制作“罐和壶”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制作的方法,并可以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泥土吗?

二、用布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学生上台摸一摸陶罐,分析一下罐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三、讨论制作方法。如果要做好一个陶罐要从哪里入手,学生讨论。出示:毕加索的《鸟形壶》,学生讨论是如何来制作的,教师总结、演示制作方法。

四、研究“装饰”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展示,教师总结,学生自由想像。

五、制作“罐和壶”,可以模仿书本,也可以自己想像。

六、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开展活动。罐壶展示会,学生每人一张评价纸,把自己最喜欢的几件作品名称写下来,并写好在哪里,还有哪里要修改。学生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

八、课后延伸: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罐和壶的图片,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九:收拾活动场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适合纹样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适合纹样图片和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

教学过程

1. 欣赏揭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引导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师展示部分图像后请学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纹样结构特点的认识。

由于师生未曾探讨过,所以学生还不能讲清楚纹样的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

2. 讨论研究。

(1)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

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2)结合教材中的图例,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同时小结板书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教师再利用课件让学生感知图案样式。

(3)组织学生讨论适合纹样的内容选择。

①教师播放课件收集的适合纹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

②师生共同归纳纹样内容选择:花卉、人物、动物、风景、几何形状等。

(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趣。 ①学生看图片范作。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

3.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设计创作一幅适合纹样作品。

(2)允许用不同的绘画工具。

(3)圆形或方形均可。

4. 交流评价。

(1)老师展出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3)同学之间互评并提出建议。

(4)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5. 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6. 提示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用不同材料设计适合纹样:编制、雕刻、剪贴、物品粘贴等,以便学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

本课是本册教材“车”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与“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其中图片资料尤为丰富,主要分为实物照片和绘画作品——实物照片包含了不同时代、用途各异的车,绘画作品也罗列了水彩、水粉、白描等各种综合表现技法的学生作业,因而本课的教学主旨显而易见。即: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获得有关车的各种丰富信息,如车的名称、结构、用途、历史等,再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车,同时为下一课时“我设计的车”所属“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作好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

2.学习内容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重要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

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①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②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 结,介绍车的发展。

③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 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 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

④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

⑤教师和同学对车的造型展开进一步探究,就其主要构成部分——车身、车轮的外形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再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了解。如门、窗、顶、灯等。教师将大家的发言归纳整理后,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画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3)评价与反思: ’

①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栏中。

②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的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

③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

我设计的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上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车辆,合作探究了车的共性,描绘表现了车的个性。本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代汽车,尤其是概念车的图片,中间穿插的文字部分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知识性学习的内容与任务以及提示性学习的建议与要求,是对教学极为有效的帮助。需要提出的是,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类型车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如现代自行车、摩托车、地铁、火车、磁悬浮列车等,以期更大范围地拓展学生的思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知道车的设计与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技能目标:培养对车辆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内容

本课是“车”主题单元的第二课,学生要在了解车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习设计,即通过自己的想象,对车的形象和车的功能进行新的改进,创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车。这也是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下一课时“我造的车”的学习所做的必要准备。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车辆。

教学重点:想象、设计新的车辆造型,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难点:① 想象与设计的思路。

② 绘画与表现的技法。

(3)建议课时 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方案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车的音像素材、播放器、power point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教师播放与车有关的声音资料,如火车鸣笛、车轮滚动、汽车喇叭声、摩托启动、自行车刹车等,学生听辨声音,以此判断车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分析——

(1)车辆的外形:根据所听车声,猜测发出声音的车辆,回忆车辆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线条画出车的外形轮廓。

(2)车辆的功能:说说这些车的作用,再用肢体动作模仿它们不同的工作状态。

2、教师对同学的讨论结果予以简要小结,使同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车辆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改进、变化。人们在设计与制造时,主要考虑的是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形变得更实用、更漂亮,二是功能变得更强大、更多样。

3、师生共同就车辆的设计展开以下活动——

(1)教师向同学介绍班格尔等著名的车辆设计师以及各种经典车型,同学也发表意见对众多大师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各组选派同学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同学的好创意、金点子。

(4)教师对同学的发言做简单小结,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即:

·外形创作可分为几何形、实物形,力求简洁、协调;

·功能设计可分为组合式、添加式,力求多效、强势。

4、教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予以强调,并用简洁的线条进行绘画演示。

二、创作与表现:

1、采用情景创作的形式,由学生担当车辆设计师,自行设计创作一幅新款车型效果图,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出的资料图重新组合。

2、动作快的同学,可采用以下不同的练习方式——

(1)在完成的效果图上添画一些必要的人物或场景,添加成完整的情景图。

(2)继续设计其他款型的车辆。

三、评价与反思:

1、作品交流。

(1)小组交流。同学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向本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2)全班交流。以“车展”、“新车发布会”、“车辆设计展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同学将作品展示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全班同学观看这些作品,由各小组选派的“推介员”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优秀作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2、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要小结,鼓励同学开阔思路,设计出更具高科技、更富时代感、更兼人性化的新车。

我造的车

一、教材分析

《我造的车》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通过《车》、《我设计的车》两课的教学,学生对车的发明、车的形状、车的功能已有了较为全面、深人的了解。本课主要通过“造车”行动,一方面加深对车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操作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造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车辆的造型特征,并对废旧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

(2)技能目标:掌握造车的基本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车。

(3)情感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在对待创造性活动时的持久性与耐挫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运用废旧材料“造车”,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难点:废旧材料的合理借鉴与运用,解决车辆造型的变化方法,以及车辆各部分的组合方法。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师制作的车的范例。

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

●教学思路:

(1)感知与体验:

①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所带的废旧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的形状、材质特征,以及色彩情况,教师就这些生活中用过便弃之不用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

②教师将“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的话题引向本课主题,并在每组中选择一件材料,快速地组合,制成一辆奇特的车,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以“车”为主题的创作尝试。

(2)创作与表现:

①师生就车的制作进行讨论:从选材到制作方法。

②以4一6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自带的材料,合作制造一辆车。 ③将小组合作的车辆置于黑板前的展示台上,请同学简单地点评。 ④教师出示制造的精品车,请学生将它与前面造的车进行比较,谈谈不同的感受—更美、更奇特。

⑤学生讨论:如何将车变得更美、更奇特。(夸张造型;装饰车体) ⑥利用各种手段,小组将先前造的车变得更美、更有个性。

(3)评价与反思:

①小组分别介绍各组所造车的优势后,进行“奇思妙想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的评选。 ②欣赏其他材料制造的车。

●板书设计:

第10课我造的车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1课 乘车印象

一、教材分析

《乘车印象》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教学重点将从车的造型转向以人物造型为主的情节性创作绘画学习,通过欣赏、回忆、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乘车时的印象,表现乘车时的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倡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技能目标: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思路:

(l )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人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2)学习与创作:

①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②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

*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③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④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

(3)评价与反思:

①看赏同学们的作品。

②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板书设计:

第11课乘车印象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1)

一、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惟一涉及色彩知识的内容,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色彩练习课。本课涉及了“造型

与表现”和“设计与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组合原理,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色彩作画,从而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下阶段色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由认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及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作画两课共同组成。前一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色和协调色,并且尝试用水粉进行调色练习。后一课选择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作画。

本课的学习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与和谐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3.课时: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l )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

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 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排队。

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对比较强。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

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与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

·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

●板书设计: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1)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2)

一、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惟一涉及色彩知识的内容,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色彩练习课。本课涉及了“造型与

表现”和“设计与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组合原理,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色彩作画,从而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下阶段色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由认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及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作画两课共同组成。前一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色和协调色,并且尝试用水粉进行调色练习。后一课选择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作画。

本课的学习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与和谐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3.课时: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

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协调又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丰富又和谐,对立中有统一。

(2) 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凡高等),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

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

小组畅谈感受并进行探讨归全内:

对比色:强烈、刺激、跳跃、张扬。

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谐色作画。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板书设计: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2)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3课 染纸

一、教材分析

本课染纸主要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染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的制作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纹样千变万化。通过染纸的练习,不仅可以

让学生了解民间染纸艺术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染纸的原理及方法,制作一幅美丽的染纸。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2条扎染的丝巾,宣纸、颜料、水彩笔、录像,各种染纸作品。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带来2条丝巾,一条是白色的,另外一条丝巾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丝巾上还有一些图案。

●教学思路:

A.你喜欢哪一条丝巾,为什么?

B.你知道丝巾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

C.你还知道哪些扎染的产品?

(2)欣赏。

播放一段手工印染的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印染,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

出示染纸,比较染纸和丝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揭示课题。

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板书课题:染纸。

2.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让学生欣赏多张染纸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问题:

A.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B.染纸上的颜色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染上去的?

(2)师生互动。

A.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制作一张染纸。先将纸对折几次,不要打开,然后将折好的纸的一角放人彩色颜料中,颜色在纸上迅速的染开,之后小心的将纸打开,纸上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O

B.教师小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3)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A.折纸。折纸时折出的式样,决定了染完以后整个印染的效果,根据要染花纹,把纸张折叠成较小的形状,如“三角形”、“田字形”、“扇形”等等,折时边与边要对齐。也可以将纸作任意地搓揉,不打开直接进行点染。教师示范半字折、田字折、折扇折和辐射折的折法。

B.调颜料。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深)一些。

C.染纸。染纸的方法有很多,运用不同的方法染出的效果也都不一样。

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

滴染法,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这样可以让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点染法,用毛笔将颜色涂点到需要颜色的地方。

(4)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A.让学生进行染纸,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折叠和印染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B.掌握多种颜色的搭配方法(大小色块搭配、各种颜色搭配、深浅搭配等)。

(5)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6)作业讲评。

A.作业展示:在教室里拉一根绳子,将染纸夹在绳子上展示。

B.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3.课后拓展

欣赏民间印染工艺:贵州蜡染、南通蓝印花布。

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共同设计制作染纸服饰。

●板书设计:

第13课 染纸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一、教材分析

套色纸版画是一种特殊的美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是套色纸版画的踪影,本课着重围绕拼版套色纸版画进行教学,在生动的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讨论、实践、探索,让学生通过尝试,发现套色纸版画的奇妙之处,感受其特殊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及动脑的能力。

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习套色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让作品新颖、独特,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教学难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版画范图、彩色油墨、胶滚、白板纸、刻刀、剪刀、圆珠笔、6B 铅笔、吹塑纸、乳胶、瓶盖、木蘑菇、马莲、勺子、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白板纸、吹塑纸、圆珠笔、剪刀、刻刀等。 ●教学思路:

.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谈话导入)

(l )展示纸版画作品供学生欣赏、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家想知道吗? 我们学校美术组的同学创作的纸版画作品在全国少儿画展中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他们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 想知道他们创作的是哪些作品吗?

好,老师选了几张作品让大家欣赏,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我想请同学们到讲台前面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一边看一边可以议论。

(2)引发学生讨论。

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送出去比赛的纸版画作品,怎么样?好看吗?它有什么特点?比较一下哪一幅作品更特别一些?

这幅彩色的纸版画和其他纸版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再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纸版画可能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

(3)互动、交流、演示。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很会动脑筋,谈了很多方法。这幅画是用两块版子印出来的,我也想根据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来尝试印制一下,看看会不会是这样的效果。

首先想一想,我选什么材料来表现呢?

秋风瑟瑟,落叶飘飘,老师也拣到了不少造型奇特的树叶,我想选一片叶子用它来做套印的主版吧!再选一块有纹理的墙纸作为底版。

下面要进行拓印。

先将选作底版的墙纸滚上一种颜色,再将树叶滚上另一种颜色;将滚好颜色的树叶放在底版上。

选取一张白色或浅色的印纸覆盖在上面进行拓印。

揭开印纸,看看,用这种方法印制的纸版画是不是和黑板上展示的有同样的效果?

好不好看?也给老师鼓鼓掌好不好?

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用两块版子拼在一起套印出一张纸版画,这叫做“套色纸版画”,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套色方法,想学习这种套印方法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套色纸版画”。

板书课题:套色纸版画—拼版套色。

2.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交流:

刚才,老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方法尝试套印了一张纸版画,我想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能不能帮老师总结一下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呢?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板书制作过程(板书步骤)。

(1)构思。

想一想,你要表现一幅怎样的内容和画面。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用来表现画面内容的主题。比方说:风景、,人物、动物、植物„„

(2)制作。

分别制作两块版,一块作主版,一块作底版。

无论是主版还是底版都可以选择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材料。例如:白板纸、吹塑纸、墙纸、马粪纸等„„

(3)拓印。

滚油墨:先将主版和底版分别滚上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

选择颜色时应该注意色彩的搭配,比如深浅、对比强烈的颜色,一般来讲印主体的颜色比较深,印底版的颜色比较浅,这样能够突出主体形象。

印的油墨有两种,一种是油性的胶版油墨,这种油墨滚印时要注意不能太干,否则会拉破纸面;另一种是水溶性版画油墨,价格比较贵。

选好油墨后要用胶滚将油墨滚匀,这就是滚印油墨的胶滚(展示)。这种小胶滚可以自己做,大的胶滚截取一小段加上把子就可以用了,也可以到商店购买,不过价格挺贵的。

拼版:将主版放在底版合适的位置上。(注意构图) 拓印:选用印纸覆盖在拼在一起的底版上进行拓印。 可以选用白色或浅色的宣纸或其他比较薄的纸进行拓印。

用来拓印的工具可以有很多,如:木蘑菇、马莲、突起的瓶盖、吃饭用的勺子等,只要是有突起的工具都可以。(逐一介绍) 板书步骤:构思;制作;拓印。

.启发思考、讨论、交流。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了解了印制套色纸版中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想不想尝试一下,也用拼版套色的方法来表现一幅套色纸版画?你们打算表现哪方面的内容呢?

(2)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老‘师启发。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设计制作的画面最美,最新颖、别致,好吗?

要求:用拼版套色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幅作品。构图饱满,造型新颖、独特。

注意:主版和底版的制作要有层次。拼贴的部位要用乳胶粘牢。套印油墨时要选用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拓印时要印仔细,避免重影。 教师辅导: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

.展示评价。

现在,同学们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这么漂亮,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都非常努力,老师特别高兴。想不想一起来参与评价?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请这幅作品的小作者来和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构思、印制方法,好吗?

3.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拼版套色的方法制作一幅自己喜欢的纸版画作品,有的设计了手帕,有的设计了花瓶,有的设计了陶罐,有的设计了盘子„„大家的设计制作都很有特色。颜色也选得比较好,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拼版套色印制的套色纸版画是适合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的套色方法。在平时创作套色纸版画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表现技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否对你们有启发!

课件出示其他套色纸版画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接连展示两件分版套色纸版画定格;

提问:你们想知道这张套色纸版画是怎么印的吗?(课件一步步 展示分解过程。)

总结:这是分版套色纸版画,适合在美术小组活动中进行制作。 印制的方法还有许多(继续展示课件)。

这些都是套色纸版画,都很有特色,印制方法很多„„同学们,你们今天学会了一种最简单的套色纸版画方法—拼版套色,如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地学习用不同方法印制的套色纸版画,回去进行尝试,下节课带来,我们将举办一次套色纸版画作品展,好不好?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第14课套色纸版画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5课 看新闻,画新闻

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发生很多事情,有的是一些小事,有的则是轰动国际的大事,刚刚发生的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闻。我们该了解这些新闻,使信息更加丰富;我们来画新闻,让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知道身边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2)技能目标:会用美术形式表现新闻的主要场景及情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新闻,并能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来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并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能够将时事的主题及概况表达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范图、部分近来发生的重大新闻的录像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黑色勾线笔、彩色笔、作业纸等。

●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欣赏录像(教师播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简短新闻录像)。

(1)谁能说一说短片中播放的是什么内容?

(2)你知道这件事情吗?你是怎样了解到的?

(3)原来大家是从电视新闻、报纸新闻或电台新闻上了解到的。你常看新闻吗?

○揭示课题。

新闻是我们每天应该了解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不会和时事脱轨。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新闻,画新闻”。

板书课题:看新闻,画新闻。

2.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启发提问)。

(1)你知道新闻都有哪些种类吗?

a.政治类b. 娱乐类c. 军事类d .科技类等等。

(2)能告诉大家,你平时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得信息吗?你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

(3)你知道国际上或国内最近发生过哪些重大的新闻吗?

(4)你对哪些新闻比较感兴趣?为什么?

(5)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教师活动(展示老师所收集的新闻图片和其他同学画的新闻内容)。

(1)前两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新闻资料,大家想看看吗?

(2)教师课件展示近来发生的各种新闻图片资料,弥补学生对新闻不了解的空缺。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新闻,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得出发生的什么事情?

(4)展示其他学生用美术形式所表现的新闻内容。

○师生互动(绘制过程和步骤)。

你想来画一画吗?

你觉得应该分成哪几步?

(l )构思。想好要画什么内容的新闻事件(重要的、关注较多的)。

(2)构图。勾画内容,要表现出新闻事件的主题,主题突出。

(3)上色。给你的作业涂上合适的色彩。

○师生互动(启发提问)。

你想表现什么新闻内容?怎样表现?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能将你看到的新闻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吗?

要求:用美术形式(绘画/绘画+制作)表现出自己所了解的新闻。

教师辅导: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

○展示评价:

现在,同学们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他们画的都是哪些新闻事件?

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3.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用美术的形式表现了国内外不同的新闻,有的同学画了非典时期人们共同抗击非典的情况,有的画了美国的911事件,有的画了NBA 篮球赛况,还有的同学不忘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里程碑—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大家画得都非常的好二

其实,除了这些重大的新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都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同学们的画笔就是一架摄像机,大家要学会观察生活,描绘自己的世界。

●板书设计:

第15课脚看新闻,画新闻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6课 石头中的生命

一、教材分析

石雕亦称“石刻”。最初,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打制石器,进而运用审美观,在石刻上雕刻纹饰,使之成为既实用又美观的实用工艺品,这就是早期石雕品的产生过程。中国的石艺起源很早,从巍巍壮观的万里长城建造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凿的敦煌石窟等,从富丽的十三陵,到南京中山陵建筑,从故宫、颐和园皇家建筑到人民大会堂,

上海外滩建筑,从皇宫庙宇雕刻到民间石艺„„中国石文化丰富多彩,在宗教、建筑、园林、陵园等方面,独树一帜。

《石头中的生命》一课体现了美术课程浓郁的人文精神。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欣赏,让学生掌握石刻在内容、形式上的特色,能理解并运用视觉语言,共同介入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加强学生对本民族多元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有利于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石刻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了解石雕艺术的制作工艺。

(3)情感目标:学会欣赏艺术l 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石刻的知识,学习雕刻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掌握正确的雕刻制作方法基础上能加上一些装饰。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质地的石头若干、小型石雕实物若干、电教设备、勃土等。

学生准备:课本、各种薪土、肥皂、刻刀、牙签等雕刻工具。 环境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收集各种质地的小石块若干,教室内悬挂一些雕塑与石雕的图片或摆放一些雕塑实物。 ●教学思路:

①有条件的学校课前组织学生到附件有石雕遗址的地方参观,请教景点解说员,收集石刻的相关知识。(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展示石雕的图片,给学生观看。)

②通过现代雕刻作品和古代石刻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欣赏讨论后说说二者的异同。

③介绍雕塑与石雕的相关知识。

④启发学生回忆:谈谈你见过什么样的石雕作品?你知道一件石雕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制作石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⑤教师示范一件“石雕”的制作过程。

⑥学生练习,作品展示。

●板书设计:

第16课 石头中的生命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7课 环境小设施

一、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环境小设施对学生进行有趣的教学和交流,力求使学生对环境小设施有所认识和了解。本课之后还有一课是《我设计的小设施》。两课既有所关联也有所区别,《环境小设施》一课在本册教材中引领出一个新的单元:有关环境设施的绘画及制作。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体验出小设施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技能目标: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回忆,想像,表现小设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内容

通过观察和了解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漂亮有趣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性的环境小设施。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录像,小设施的图片。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前到街上去拍了许多的环境小设施,然后制作成课件,现在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一边看一边还要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哪些作用?它们都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揭示课题:

现在在街边有很多这样的小设施,它们的造型都非常的美观,功能也很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小设施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它具备更多的功能,你们能帮助它实现人们的愿望吗?

板书:环境小设施。

2.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很多的小设施,有报刊亭、电话亭、公交车站、垃圾桶、街边的座椅等等。那么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小设施吗?包括它的造型和功育旨。

(2)游戏:

A.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出你最喜欢的环境小设施。

B.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家,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设施,它 的造型是怎样的?它具备哪些特殊 的功能?

C.再派4名代表上来,就在刚 才的4幅作品上进行修改,看看哪 一组的同学最有创意。

(3)欣赏范图:

A.让学生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仔细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去创新的,他们都设计了那些小设施,这些设施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B.学生讨论:根据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你准备设计什么小设施?它的造型及功能都有哪些创新的地方?是否更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4)老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设施《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外形是一个大大的红苹果,里面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和书。报刊亭里有电脑显示,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查阅每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买下,这样也可避免书的损伤。每个报刊亭里都有休息室,有厕所、垃圾箱、自动售货机,还有自动换零钱的机器,实在是太方便了。

(5)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A.请学生大胆创作设计小设施。

B.要求小设施的外形新颖,并配有多种功能。设施的颜色鲜艳,能很快地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6)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7)作业讲评:

A.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立刻扫描到电脑里,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环境设施。

B.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3.课后拓展。

你是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环境小设施呢?

●板书设计:

第17课 环境小设施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8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一、教材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如书亭、报亭、电话亭、果皮箱等公共设施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需要人们去改进和完善。教学

内容自然融合了美术与社会生活,先让学生欣赏小设施巧妙造型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再由学生根据小设施的观赏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找出一些不足之处,巧妙地在实物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使之成为各种有趣、实用的小设施,体现美术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设计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在学生感受作品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能力,初步形成设计的意识。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不够完善的地方,通过了解和讨论,对环境小设施提出观赏性和功能性的新设想。

(2)技能目标: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简单而有创意的设计,体验与人 分享的快乐。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 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作品力求新颖、独创,体现观赏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台,环境小设施的作品及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环境小设施的资料、彩色卡纸,各种废旧材料,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双面胶等,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思路:

(1)交流与了解: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小设施,并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需要完善的地方。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丰富的环境小设施资料,展开讨论: 看到的小设施是什么造型?

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设置的位置是否科学?

小设施的主题功能是否明确?

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

请同学们寻找答案,小组讨论:

·设计的小设施主题明确。

·造型独特、美观、别致。

·色彩搭配有趣味,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自然。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学生以勾线形式设计环境小设施的草图,并在小组中交流,突出设计意图,体现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特点。

(3)感受和体验:

教师简要介绍演示制作方法,如:多种材料的拼接组合,找到材质与所表现物体的相似性,如何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4)创造与制作: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5)评价与展示:

作品完成后举行一个环境小设施设计模型展,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自己对原有的环境小设施的改进,突出自己作品的优势,然后让其他同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参观、欣赏、交流中评出大家比较满意的富有创意的作品。

●板书设计:

第18课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罐和壶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了解一些陶艺历史,使学生对陶艺产生了兴趣,学习不同造型的罐和壶的制作方法。

2、操作领域:学习制作的方法,能做一个简单的“罐和壶“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陶艺知识,学习制作“罐和壶”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制作的方法,并可以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泥土吗?

二、用布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学生上台摸一摸陶罐,分析一下罐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三、讨论制作方法。如果要做好一个陶罐要从哪里入手,学生讨论。出示:毕加索的《鸟形壶》,学生讨论是如何来制作的,教师总结、演示制作方法。

四、研究“装饰”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展示,教师总结,学生自由想像。

五、制作“罐和壶”,可以模仿书本,也可以自己想像。

六、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开展活动。罐壶展示会,学生每人一张评价纸,把自己最喜欢的几件作品名称写下来,并写好在哪里,还有哪里要修改。学生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

八、课后延伸: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罐和壶的图片,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九:收拾活动场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适合纹样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适合纹样图片和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

教学过程

1. 欣赏揭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引导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师展示部分图像后请学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纹样结构特点的认识。

由于师生未曾探讨过,所以学生还不能讲清楚纹样的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

2. 讨论研究。

(1)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

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2)结合教材中的图例,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同时小结板书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教师再利用课件让学生感知图案样式。

(3)组织学生讨论适合纹样的内容选择。

①教师播放课件收集的适合纹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

②师生共同归纳纹样内容选择:花卉、人物、动物、风景、几何形状等。

(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趣。 ①学生看图片范作。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

3.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设计创作一幅适合纹样作品。

(2)允许用不同的绘画工具。

(3)圆形或方形均可。

4. 交流评价。

(1)老师展出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3)同学之间互评并提出建议。

(4)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5. 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6. 提示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用不同材料设计适合纹样:编制、雕刻、剪贴、物品粘贴等,以便学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

本课是本册教材“车”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与“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其中图片资料尤为丰富,主要分为实物照片和绘画作品——实物照片包含了不同时代、用途各异的车,绘画作品也罗列了水彩、水粉、白描等各种综合表现技法的学生作业,因而本课的教学主旨显而易见。即: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获得有关车的各种丰富信息,如车的名称、结构、用途、历史等,再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车,同时为下一课时“我设计的车”所属“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作好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

2.学习内容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重要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

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①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②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 结,介绍车的发展。

③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 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 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

④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

⑤教师和同学对车的造型展开进一步探究,就其主要构成部分——车身、车轮的外形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再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了解。如门、窗、顶、灯等。教师将大家的发言归纳整理后,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画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3)评价与反思: ’

①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栏中。

②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的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

③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

我设计的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上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车辆,合作探究了车的共性,描绘表现了车的个性。本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代汽车,尤其是概念车的图片,中间穿插的文字部分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知识性学习的内容与任务以及提示性学习的建议与要求,是对教学极为有效的帮助。需要提出的是,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类型车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如现代自行车、摩托车、地铁、火车、磁悬浮列车等,以期更大范围地拓展学生的思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知道车的设计与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技能目标:培养对车辆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内容

本课是“车”主题单元的第二课,学生要在了解车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习设计,即通过自己的想象,对车的形象和车的功能进行新的改进,创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车。这也是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下一课时“我造的车”的学习所做的必要准备。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车辆。

教学重点:想象、设计新的车辆造型,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难点:① 想象与设计的思路。

② 绘画与表现的技法。

(3)建议课时 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方案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车的音像素材、播放器、power point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教师播放与车有关的声音资料,如火车鸣笛、车轮滚动、汽车喇叭声、摩托启动、自行车刹车等,学生听辨声音,以此判断车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分析——

(1)车辆的外形:根据所听车声,猜测发出声音的车辆,回忆车辆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线条画出车的外形轮廓。

(2)车辆的功能:说说这些车的作用,再用肢体动作模仿它们不同的工作状态。

2、教师对同学的讨论结果予以简要小结,使同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车辆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改进、变化。人们在设计与制造时,主要考虑的是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形变得更实用、更漂亮,二是功能变得更强大、更多样。

3、师生共同就车辆的设计展开以下活动——

(1)教师向同学介绍班格尔等著名的车辆设计师以及各种经典车型,同学也发表意见对众多大师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各组选派同学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同学的好创意、金点子。

(4)教师对同学的发言做简单小结,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即:

·外形创作可分为几何形、实物形,力求简洁、协调;

·功能设计可分为组合式、添加式,力求多效、强势。

4、教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予以强调,并用简洁的线条进行绘画演示。

二、创作与表现:

1、采用情景创作的形式,由学生担当车辆设计师,自行设计创作一幅新款车型效果图,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出的资料图重新组合。

2、动作快的同学,可采用以下不同的练习方式——

(1)在完成的效果图上添画一些必要的人物或场景,添加成完整的情景图。

(2)继续设计其他款型的车辆。

三、评价与反思:

1、作品交流。

(1)小组交流。同学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向本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2)全班交流。以“车展”、“新车发布会”、“车辆设计展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同学将作品展示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全班同学观看这些作品,由各小组选派的“推介员”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优秀作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2、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要小结,鼓励同学开阔思路,设计出更具高科技、更富时代感、更兼人性化的新车。

我造的车

一、教材分析

《我造的车》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通过《车》、《我设计的车》两课的教学,学生对车的发明、车的形状、车的功能已有了较为全面、深人的了解。本课主要通过“造车”行动,一方面加深对车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操作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造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车辆的造型特征,并对废旧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

(2)技能目标:掌握造车的基本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车。

(3)情感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在对待创造性活动时的持久性与耐挫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运用废旧材料“造车”,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难点:废旧材料的合理借鉴与运用,解决车辆造型的变化方法,以及车辆各部分的组合方法。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师制作的车的范例。

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

●教学思路:

(1)感知与体验:

①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所带的废旧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的形状、材质特征,以及色彩情况,教师就这些生活中用过便弃之不用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

②教师将“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的话题引向本课主题,并在每组中选择一件材料,快速地组合,制成一辆奇特的车,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以“车”为主题的创作尝试。

(2)创作与表现:

①师生就车的制作进行讨论:从选材到制作方法。

②以4一6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自带的材料,合作制造一辆车。 ③将小组合作的车辆置于黑板前的展示台上,请同学简单地点评。 ④教师出示制造的精品车,请学生将它与前面造的车进行比较,谈谈不同的感受—更美、更奇特。

⑤学生讨论:如何将车变得更美、更奇特。(夸张造型;装饰车体) ⑥利用各种手段,小组将先前造的车变得更美、更有个性。

(3)评价与反思:

①小组分别介绍各组所造车的优势后,进行“奇思妙想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的评选。 ②欣赏其他材料制造的车。

●板书设计:

第10课我造的车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1课 乘车印象

一、教材分析

《乘车印象》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教学重点将从车的造型转向以人物造型为主的情节性创作绘画学习,通过欣赏、回忆、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乘车时的印象,表现乘车时的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倡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技能目标: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思路:

(l )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人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2)学习与创作:

①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②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

*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③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④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

(3)评价与反思:

①看赏同学们的作品。

②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板书设计:

第11课乘车印象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1)

一、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惟一涉及色彩知识的内容,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色彩练习课。本课涉及了“造型

与表现”和“设计与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组合原理,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色彩作画,从而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下阶段色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由认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及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作画两课共同组成。前一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色和协调色,并且尝试用水粉进行调色练习。后一课选择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作画。

本课的学习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与和谐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3.课时: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l )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

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 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排队。

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对比较强。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

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与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

·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

●板书设计: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1)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2)

一、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惟一涉及色彩知识的内容,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色彩练习课。本课涉及了“造型与

表现”和“设计与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组合原理,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色彩作画,从而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下阶段色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由认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及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作画两课共同组成。前一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色和协调色,并且尝试用水粉进行调色练习。后一课选择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作画。

本课的学习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与和谐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3.课时: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

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协调又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丰富又和谐,对立中有统一。

(2) 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凡高等),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

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

小组畅谈感受并进行探讨归全内:

对比色:强烈、刺激、跳跃、张扬。

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谐色作画。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板书设计: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2)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3课 染纸

一、教材分析

本课染纸主要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染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的制作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纹样千变万化。通过染纸的练习,不仅可以

让学生了解民间染纸艺术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染纸的原理及方法,制作一幅美丽的染纸。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2条扎染的丝巾,宣纸、颜料、水彩笔、录像,各种染纸作品。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带来2条丝巾,一条是白色的,另外一条丝巾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丝巾上还有一些图案。

●教学思路:

A.你喜欢哪一条丝巾,为什么?

B.你知道丝巾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

C.你还知道哪些扎染的产品?

(2)欣赏。

播放一段手工印染的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印染,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

出示染纸,比较染纸和丝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揭示课题。

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板书课题:染纸。

2.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让学生欣赏多张染纸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问题:

A.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B.染纸上的颜色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染上去的?

(2)师生互动。

A.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制作一张染纸。先将纸对折几次,不要打开,然后将折好的纸的一角放人彩色颜料中,颜色在纸上迅速的染开,之后小心的将纸打开,纸上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O

B.教师小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3)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A.折纸。折纸时折出的式样,决定了染完以后整个印染的效果,根据要染花纹,把纸张折叠成较小的形状,如“三角形”、“田字形”、“扇形”等等,折时边与边要对齐。也可以将纸作任意地搓揉,不打开直接进行点染。教师示范半字折、田字折、折扇折和辐射折的折法。

B.调颜料。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深)一些。

C.染纸。染纸的方法有很多,运用不同的方法染出的效果也都不一样。

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

滴染法,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这样可以让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点染法,用毛笔将颜色涂点到需要颜色的地方。

(4)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A.让学生进行染纸,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折叠和印染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B.掌握多种颜色的搭配方法(大小色块搭配、各种颜色搭配、深浅搭配等)。

(5)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6)作业讲评。

A.作业展示:在教室里拉一根绳子,将染纸夹在绳子上展示。

B.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3.课后拓展

欣赏民间印染工艺:贵州蜡染、南通蓝印花布。

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共同设计制作染纸服饰。

●板书设计:

第13课 染纸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一、教材分析

套色纸版画是一种特殊的美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是套色纸版画的踪影,本课着重围绕拼版套色纸版画进行教学,在生动的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讨论、实践、探索,让学生通过尝试,发现套色纸版画的奇妙之处,感受其特殊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及动脑的能力。

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习套色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让作品新颖、独特,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教学难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版画范图、彩色油墨、胶滚、白板纸、刻刀、剪刀、圆珠笔、6B 铅笔、吹塑纸、乳胶、瓶盖、木蘑菇、马莲、勺子、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白板纸、吹塑纸、圆珠笔、剪刀、刻刀等。 ●教学思路:

.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谈话导入)

(l )展示纸版画作品供学生欣赏、探究。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家想知道吗? 我们学校美术组的同学创作的纸版画作品在全国少儿画展中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他们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 想知道他们创作的是哪些作品吗?

好,老师选了几张作品让大家欣赏,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我想请同学们到讲台前面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一边看一边可以议论。

(2)引发学生讨论。

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送出去比赛的纸版画作品,怎么样?好看吗?它有什么特点?比较一下哪一幅作品更特别一些?

这幅彩色的纸版画和其他纸版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再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纸版画可能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

(3)互动、交流、演示。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很会动脑筋,谈了很多方法。这幅画是用两块版子印出来的,我也想根据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来尝试印制一下,看看会不会是这样的效果。

首先想一想,我选什么材料来表现呢?

秋风瑟瑟,落叶飘飘,老师也拣到了不少造型奇特的树叶,我想选一片叶子用它来做套印的主版吧!再选一块有纹理的墙纸作为底版。

下面要进行拓印。

先将选作底版的墙纸滚上一种颜色,再将树叶滚上另一种颜色;将滚好颜色的树叶放在底版上。

选取一张白色或浅色的印纸覆盖在上面进行拓印。

揭开印纸,看看,用这种方法印制的纸版画是不是和黑板上展示的有同样的效果?

好不好看?也给老师鼓鼓掌好不好?

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用两块版子拼在一起套印出一张纸版画,这叫做“套色纸版画”,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套色方法,想学习这种套印方法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套色纸版画”。

板书课题:套色纸版画—拼版套色。

2.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交流:

刚才,老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方法尝试套印了一张纸版画,我想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能不能帮老师总结一下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呢?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板书制作过程(板书步骤)。

(1)构思。

想一想,你要表现一幅怎样的内容和画面。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用来表现画面内容的主题。比方说:风景、,人物、动物、植物„„

(2)制作。

分别制作两块版,一块作主版,一块作底版。

无论是主版还是底版都可以选择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材料。例如:白板纸、吹塑纸、墙纸、马粪纸等„„

(3)拓印。

滚油墨:先将主版和底版分别滚上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

选择颜色时应该注意色彩的搭配,比如深浅、对比强烈的颜色,一般来讲印主体的颜色比较深,印底版的颜色比较浅,这样能够突出主体形象。

印的油墨有两种,一种是油性的胶版油墨,这种油墨滚印时要注意不能太干,否则会拉破纸面;另一种是水溶性版画油墨,价格比较贵。

选好油墨后要用胶滚将油墨滚匀,这就是滚印油墨的胶滚(展示)。这种小胶滚可以自己做,大的胶滚截取一小段加上把子就可以用了,也可以到商店购买,不过价格挺贵的。

拼版:将主版放在底版合适的位置上。(注意构图) 拓印:选用印纸覆盖在拼在一起的底版上进行拓印。 可以选用白色或浅色的宣纸或其他比较薄的纸进行拓印。

用来拓印的工具可以有很多,如:木蘑菇、马莲、突起的瓶盖、吃饭用的勺子等,只要是有突起的工具都可以。(逐一介绍) 板书步骤:构思;制作;拓印。

.启发思考、讨论、交流。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了解了印制套色纸版中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想不想尝试一下,也用拼版套色的方法来表现一幅套色纸版画?你们打算表现哪方面的内容呢?

(2)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老‘师启发。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设计制作的画面最美,最新颖、别致,好吗?

要求:用拼版套色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幅作品。构图饱满,造型新颖、独特。

注意:主版和底版的制作要有层次。拼贴的部位要用乳胶粘牢。套印油墨时要选用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拓印时要印仔细,避免重影。 教师辅导: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

.展示评价。

现在,同学们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这么漂亮,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都非常努力,老师特别高兴。想不想一起来参与评价?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请这幅作品的小作者来和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构思、印制方法,好吗?

3.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拼版套色的方法制作一幅自己喜欢的纸版画作品,有的设计了手帕,有的设计了花瓶,有的设计了陶罐,有的设计了盘子„„大家的设计制作都很有特色。颜色也选得比较好,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拼版套色印制的套色纸版画是适合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的套色方法。在平时创作套色纸版画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表现技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否对你们有启发!

课件出示其他套色纸版画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接连展示两件分版套色纸版画定格;

提问:你们想知道这张套色纸版画是怎么印的吗?(课件一步步 展示分解过程。)

总结:这是分版套色纸版画,适合在美术小组活动中进行制作。 印制的方法还有许多(继续展示课件)。

这些都是套色纸版画,都很有特色,印制方法很多„„同学们,你们今天学会了一种最简单的套色纸版画方法—拼版套色,如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地学习用不同方法印制的套色纸版画,回去进行尝试,下节课带来,我们将举办一次套色纸版画作品展,好不好?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第14课套色纸版画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5课 看新闻,画新闻

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发生很多事情,有的是一些小事,有的则是轰动国际的大事,刚刚发生的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闻。我们该了解这些新闻,使信息更加丰富;我们来画新闻,让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知道身边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2)技能目标:会用美术形式表现新闻的主要场景及情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新闻,并能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来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并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能够将时事的主题及概况表达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范图、部分近来发生的重大新闻的录像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黑色勾线笔、彩色笔、作业纸等。

●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欣赏录像(教师播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简短新闻录像)。

(1)谁能说一说短片中播放的是什么内容?

(2)你知道这件事情吗?你是怎样了解到的?

(3)原来大家是从电视新闻、报纸新闻或电台新闻上了解到的。你常看新闻吗?

○揭示课题。

新闻是我们每天应该了解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不会和时事脱轨。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新闻,画新闻”。

板书课题:看新闻,画新闻。

2.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启发提问)。

(1)你知道新闻都有哪些种类吗?

a.政治类b. 娱乐类c. 军事类d .科技类等等。

(2)能告诉大家,你平时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得信息吗?你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

(3)你知道国际上或国内最近发生过哪些重大的新闻吗?

(4)你对哪些新闻比较感兴趣?为什么?

(5)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教师活动(展示老师所收集的新闻图片和其他同学画的新闻内容)。

(1)前两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新闻资料,大家想看看吗?

(2)教师课件展示近来发生的各种新闻图片资料,弥补学生对新闻不了解的空缺。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新闻,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得出发生的什么事情?

(4)展示其他学生用美术形式所表现的新闻内容。

○师生互动(绘制过程和步骤)。

你想来画一画吗?

你觉得应该分成哪几步?

(l )构思。想好要画什么内容的新闻事件(重要的、关注较多的)。

(2)构图。勾画内容,要表现出新闻事件的主题,主题突出。

(3)上色。给你的作业涂上合适的色彩。

○师生互动(启发提问)。

你想表现什么新闻内容?怎样表现?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能将你看到的新闻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吗?

要求:用美术形式(绘画/绘画+制作)表现出自己所了解的新闻。

教师辅导: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及时展示出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

○展示评价:

现在,同学们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他们画的都是哪些新闻事件?

说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3.教学拓展。

今天,我们用美术的形式表现了国内外不同的新闻,有的同学画了非典时期人们共同抗击非典的情况,有的画了美国的911事件,有的画了NBA 篮球赛况,还有的同学不忘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里程碑—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大家画得都非常的好二

其实,除了这些重大的新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都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同学们的画笔就是一架摄像机,大家要学会观察生活,描绘自己的世界。

●板书设计:

第15课脚看新闻,画新闻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6课 石头中的生命

一、教材分析

石雕亦称“石刻”。最初,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打制石器,进而运用审美观,在石刻上雕刻纹饰,使之成为既实用又美观的实用工艺品,这就是早期石雕品的产生过程。中国的石艺起源很早,从巍巍壮观的万里长城建造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凿的敦煌石窟等,从富丽的十三陵,到南京中山陵建筑,从故宫、颐和园皇家建筑到人民大会堂,

上海外滩建筑,从皇宫庙宇雕刻到民间石艺„„中国石文化丰富多彩,在宗教、建筑、园林、陵园等方面,独树一帜。

《石头中的生命》一课体现了美术课程浓郁的人文精神。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欣赏,让学生掌握石刻在内容、形式上的特色,能理解并运用视觉语言,共同介入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加强学生对本民族多元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有利于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石刻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了解石雕艺术的制作工艺。

(3)情感目标:学会欣赏艺术l 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石刻的知识,学习雕刻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掌握正确的雕刻制作方法基础上能加上一些装饰。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质地的石头若干、小型石雕实物若干、电教设备、勃土等。

学生准备:课本、各种薪土、肥皂、刻刀、牙签等雕刻工具。 环境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收集各种质地的小石块若干,教室内悬挂一些雕塑与石雕的图片或摆放一些雕塑实物。 ●教学思路:

①有条件的学校课前组织学生到附件有石雕遗址的地方参观,请教景点解说员,收集石刻的相关知识。(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展示石雕的图片,给学生观看。)

②通过现代雕刻作品和古代石刻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欣赏讨论后说说二者的异同。

③介绍雕塑与石雕的相关知识。

④启发学生回忆:谈谈你见过什么样的石雕作品?你知道一件石雕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制作石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⑤教师示范一件“石雕”的制作过程。

⑥学生练习,作品展示。

●板书设计:

第16课 石头中的生命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7课 环境小设施

一、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环境小设施对学生进行有趣的教学和交流,力求使学生对环境小设施有所认识和了解。本课之后还有一课是《我设计的小设施》。两课既有所关联也有所区别,《环境小设施》一课在本册教材中引领出一个新的单元:有关环境设施的绘画及制作。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体验出小设施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技能目标: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回忆,想像,表现小设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内容

通过观察和了解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漂亮有趣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性的环境小设施。

3.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录像,小设施的图片。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前到街上去拍了许多的环境小设施,然后制作成课件,现在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一边看一边还要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哪些作用?它们都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揭示课题:

现在在街边有很多这样的小设施,它们的造型都非常的美观,功能也很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小设施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它具备更多的功能,你们能帮助它实现人们的愿望吗?

板书:环境小设施。

2.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很多的小设施,有报刊亭、电话亭、公交车站、垃圾桶、街边的座椅等等。那么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小设施吗?包括它的造型和功育旨。

(2)游戏:

A.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出你最喜欢的环境小设施。

B.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家,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设施,它 的造型是怎样的?它具备哪些特殊 的功能?

C.再派4名代表上来,就在刚 才的4幅作品上进行修改,看看哪 一组的同学最有创意。

(3)欣赏范图:

A.让学生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仔细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去创新的,他们都设计了那些小设施,这些设施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B.学生讨论:根据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你准备设计什么小设施?它的造型及功能都有哪些创新的地方?是否更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4)老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设施《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外形是一个大大的红苹果,里面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和书。报刊亭里有电脑显示,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查阅每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买下,这样也可避免书的损伤。每个报刊亭里都有休息室,有厕所、垃圾箱、自动售货机,还有自动换零钱的机器,实在是太方便了。

(5)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A.请学生大胆创作设计小设施。

B.要求小设施的外形新颖,并配有多种功能。设施的颜色鲜艳,能很快地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6)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7)作业讲评:

A.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立刻扫描到电脑里,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环境设施。

B.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3.课后拓展。

你是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环境小设施呢?

●板书设计:

第17课 环境小设施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第18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一、教材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如书亭、报亭、电话亭、果皮箱等公共设施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需要人们去改进和完善。教学

内容自然融合了美术与社会生活,先让学生欣赏小设施巧妙造型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再由学生根据小设施的观赏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找出一些不足之处,巧妙地在实物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使之成为各种有趣、实用的小设施,体现美术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设计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在学生感受作品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能力,初步形成设计的意识。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不够完善的地方,通过了解和讨论,对环境小设施提出观赏性和功能性的新设想。

(2)技能目标: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简单而有创意的设计,体验与人 分享的快乐。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 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作品力求新颖、独创,体现观赏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台,环境小设施的作品及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环境小设施的资料、彩色卡纸,各种废旧材料,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双面胶等,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思路:

(1)交流与了解: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小设施,并寻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小设施需要完善的地方。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丰富的环境小设施资料,展开讨论: 看到的小设施是什么造型?

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设置的位置是否科学?

小设施的主题功能是否明确?

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

请同学们寻找答案,小组讨论:

·设计的小设施主题明确。

·造型独特、美观、别致。

·色彩搭配有趣味,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自然。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学生以勾线形式设计环境小设施的草图,并在小组中交流,突出设计意图,体现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特点。

(3)感受和体验:

教师简要介绍演示制作方法,如:多种材料的拼接组合,找到材质与所表现物体的相似性,如何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4)创造与制作: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制作出更加方便合理、外形新颖美观的小设施。

(5)评价与展示:

作品完成后举行一个环境小设施设计模型展,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自己对原有的环境小设施的改进,突出自己作品的优势,然后让其他同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参观、欣赏、交流中评出大家比较满意的富有创意的作品。

●板书设计:

第18课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范画 范画 步骤:1 2 3 4

范画 范画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四年级下册思品教案
  • 清源镇学区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教 者: 清源镇学区集体备课组 清源镇学区 小学思品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张万峰 成 员: 孙 梅.张 洁.柳娟娟.贺忠军.吴生宏.杜 霞.王 霞.辛 春.刘泽华.李 ...查看


  • 中小学英语文章和书籍 3
  •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8 句型转换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period3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二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1
  • 二年级美术(下)课堂导学案 1 2 二年级美术(下)课堂导学案 3 4 二年级美术(下)课堂导学案 5 6 二年级美术(下)课堂导学案 7 8 二年级美术(下)课堂导学案 9 10 二年级美术(下)课堂导学案 11 12 二年级美术(下)课 ...查看


  • 苏教版中小学教学[视频课件大全]
  •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详细目录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 ...查看


  • 四年级劳动下册教案
  • 四年级劳动下册教案-课程----点击查看参考写作资料 动下册教案 程<劳动与技术>教学概况: 从学生生活中的技能着手,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创造潜能的开发,每一篇课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是较强的 ...查看


  •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运算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 ...查看


  • 小学美术冀美版 四年级下册 第15课[吹塑纸粉印版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小学美术冀美版 四年级下册 第15课<吹塑纸粉印版画>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版画知识, 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2.制版后, 用印刷的方法初步进行版画创作 3.通过学习.制作版画.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