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 )。

A.发展基础教育 B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普通教育 D发展农村教育

2.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国家统一管理 B各省统一管理 C各县、乡自行管理 D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3.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

A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B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C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 D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精神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洛克 D亚里士多德

5.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 )。

A受教育者 B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 C社会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在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使他们形成所学事物清晰表象,丰富他们感性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这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

8.教师不向学生讲课,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学习一个阶段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察。考察通过者,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程序教学

9.科尔伯格揭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反映了个体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稳定性 D可塑性

10.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日期是( )。

A1981年 B1986年 C1991年 D1996年

1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使成为乞丐、强盗……”这个说法强调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实践

13.集中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政治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理想国》

1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

A普及性、科学性、基础性B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C科学性、基础性、强制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15.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因为学生享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隐私权

1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然,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孔子十分讲究德育中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连贯性原则

17.教师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常常要进行摸底测验,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新内容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摸底测验属于(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8.“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出自的教育家是( )。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蔡元培 D陈鹤琴

20.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基础课程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 。

22.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它由 、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

23.人的身心发展在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或训练最为有效,错过了这个时期,训练的结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这个时期称为 。

2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其核心就是维护儿童社会权利的主体地位。

25.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 。

26.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依据。

2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该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 。

2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 的过程。

2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 、课外辅导

30.讲授法通常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讲解和讲演。

31.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 的总称。

3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

33.通过把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方法称为 。

3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常用方法是观察法和 。

35.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 组织。

36. 年,清政府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这可以看作现代小学的开始。

37.社会、知识和 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38.1897年, 创办的南阳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9.小学以感知为主的常用教学方法有 和实验法。

40.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 、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2.简述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43.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44.简述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45.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6.论德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内涵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记》主张“学不躐等”,意思是( )。

A.学生生来平等 B.教学应循序渐进 C.学习不分贵贱 D.教学应跳跃式前进

2.关于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起源情况,有记载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一记载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孟子》

3.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 )。

A.自然性 B.人文性 C.系统性 D.社会性

4.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涂尔干 C.杜威 D.赫尔巴特

5.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他的特殊性表现在: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 )。

A.自主化的学习 B.启发性的学习 C.规范化的学习 D.探索性的学习

6.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一般包括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和( )

A.自我评价法 B.实习作业法 C.教师评价法 D.情境测验法

7.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 )。

A.思想教育 B.法制教育 C.心理教育 D.个性教育

8.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方法和( )。

A.德育途径 B.德育内容 C.德育活动 D.德育评价

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0.认为认定认定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持这一主张的是英国哲学家( )。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11.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 )。

A.活动性原则 B.即时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个性化原则

1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以及具有( )。

A.崇高的人格形象 B.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C.灵活的教育机智 D.一定的研究能力

13.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 )。

A.榜样法 B.陶冶法 C.实践法 D.锻炼法

14.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以及( )。

A.小队教学 B.现场教学 C.分组教学制 D.弹性教学制

1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作业法

16.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教学的目的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以及个性特点;以及( )。

A.学生特点 B.学校特点 C.课程特点 D.社会要求

17.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就具有较高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8.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加强综合性;加强弹性;加强( )。

A.情感性 B.社会性 C.实践性 D.研究性

19.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文艺活动 D.社会活动

20.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以及( )。

A.课外辅导 B.成绩评定 C.学业考试 D.教研活动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制度化的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它指向形成系统的 。

22.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 。

23.20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他们是 、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4.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 的教育。

25.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基本的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 。

26.认定身心发展规律包括: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和身心发展的 。

27.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学生的主要权利包括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学生的 。

28.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 关系。

29.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 。

30.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和 。

31.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 、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 。

3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因与外部环境在 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33.小学阶段的课程应该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 。

34.制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

35.近代兴办学校以来,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以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 。

36.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们的 。

37.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8.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有哪些?

39.简述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40.简述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41.简述小学德育的内容。

42.教学过程作为认识过程,其特殊性的表现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3.结合实际,论述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 )。

A.教馆、坐馆 B.家塾、私塾 C. 庠、序 D.律学、书学

2.明确提出“教育适合自然原则”的西方近代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乌申斯基 D.第斯多惠

3.提出“博学语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4.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儿童而言,它的实现是通过 。

A.遗传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5.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

A.《政治学》 B.《大教学论》 C.《理想国》 D.《爱弥儿》

6.标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现代文明水平,保障每个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是( )。

A.普通教育 B.小学教育 C.义务教育 D.普及教育

7.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8.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9.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A.交往能力的培养 B.基本素养的培养 C.学会生存的能力 D.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1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的关系为( )。

A.民族平等关系 B.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C.人格平等关系 D.授受关系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个体发展的动因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相乘论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教学活动 D.实践活动

13.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斯宾塞 B.泰勒 C.康德 D.布鲁纳

14.“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体现的是教学原则( )。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15.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因为学生具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6.提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学生“从做中学”的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

17.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教师的经验 D.个体经验

18.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小组教学 D.复式教学

2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教师社会地位专业性的是( )。

A.《教师资格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是确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法律。

22.我国义务教育实行“ 、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23.基础型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即“ ”为中心的基础素养。

24.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又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刚要和重要依据的是 。

25.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6.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 等。

27.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是现场教学和 。

28.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评价时, 是直接认知被评价的最好方法。

29.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 、政治教育和细心教育三部分组成。

30.儿童的品德是有 等因素构成的互动体。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品德发展中要晓之以理、 、

持之以恒。

3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 、 建立学生档案、 、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32.班会一般有三类,其中 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33. 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34. 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5.简述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36.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7.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38.简述“讨论法”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39.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0.请结合实际,论述小学德育过程是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 )。

A.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本位论 C.人们的教育理想 D.个人本位论

2.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出发,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卡连柯 B.杜威 C.乌申斯基 D.陶行知

3.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说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德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称为( )。

A.心理测验 B.品德评价 C.成绩评价 D.操行评定

4.学说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 )。

A.认识的行动性 B.有领导的认识 C.认识的简洁性 D.有目的的认识

5.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说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社会实践 D.社会调查

6.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是( )。

A.社会文化 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生产力

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测验的可靠度,又称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效度

8.给学说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活缺课的学生补习,指导学习方法,对尖子学习作提高性指导,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课程研究的帮助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称为( )。

A.社会实践 B.兴趣小组 C.个别教学 D.课外辅导

9.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说服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10.德育过程的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是( )。

A.知、情、意、行 B.活动、目标、模式、方法

C.品德、个性、心理、人格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11.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

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期

12.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和选士缺席的思想家是( )。

A.王充 B.郑玄 C.董仲舒 D.杨雄

13.《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14.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说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5.教学过程的特点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以及( )。

A.教与学相结合 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D.个人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16.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 )。

A.社会公德教育 B.伦理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自我教育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 )。

A.理论基础 B.实践依据 C.指导思想 D.人学依据

18.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

A.殷周时代 B.战国时代 C.春秋时代 D.西汉时期

19.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这一观点称为(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遗传论

20.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和( )。

A.个性 B.情感 C.意向 D.行为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 、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2.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 教材。

23.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4.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 ,分为四院落,其中的外院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

25.教育实体的产生有以下标志: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独立的 。

26.西周以后,我国已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说明古代教育已经具备了完备的 制度。

27.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以及对自己情绪、意志的自我意识。属于对自己感知方面的有自我观察和 等。

28.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 。

29.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 关系。

30.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 。

31.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其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授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 入学。

3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34.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称为 。

35.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 等。

36.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 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37.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 等。

38.在教学中药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一原则称 。

3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性格特点; 。

40.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明确的 ;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班主任应当协调哪些方面的教育影响?

4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的界定。

43.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44.简述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45.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6.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论述三类课程的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之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已经比较完备,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课程。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夏代 D.隋唐

2.先秦时期,墨家与()并称为显学。

A.道家 B.名家 C.法家 D.儒家

3.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每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 )岁的儿童。

A.5—11 B.5—12 C.6—12 D.7—13

4.下列思想家中,在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持有内发论的学者是( )。

A.华生 B.荀子 C.孟子 D.洛克

5.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 )确认了儿童利益最佳,尊重儿童尊严,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无歧视儿童等基本原因,并将之视为改善儿童政策,处理儿童问题的基本要求。

A.《儿童国际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世界人权宣言》 D.《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国际公约》

6.师生关系的内涵是复杂的,它包含着许多方面,从道德学习到道德成长的意义上说,师生关系一般被理解为( )。

A.相互促进关系 B.权威-服从关系 C.道德授受关系 D.服从一定向关系

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提倡者。

A.博比特 B.斯宾塞 C.泰勒 D.杜威

8.根据我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目前我国小学共开设( )门课程。

A.七 B.八 C.九 D.十

9.( )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A.德育 B.上课 C.教学 D.课外活动

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为主,这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同过程,这反映出教学过程中( )的特点。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教育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有领导的认同

11.( )是把两个年级的儿童放在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位老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道尔顿制 C.小组教学法 D.复式教学

12.反映一个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的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下列关于我国小学德育构成的诸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部分

B.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环保教育4个部分

C.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环保教育三个部分

D.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4个部分

14.( )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测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A.小学德育内容 B.小学德育过程 C.小学德育目标 D.小学德育评价

15.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段话反映出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6.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践渠道或者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A.少先队活动 B.思想品德课程 C.班主任工作 D.思想品德课程与其它学科教学

17.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非常广泛,其中(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A.了解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8.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中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在下列诸多因素中,( )是集体形成的基础。

A.共同生活的准则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明确的共同目标 D.学生的知识基础

19.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

A.学校的师资力量 B.学生的兴趣、爱好 C.学校的教学特色 D.学生的知识基础

20.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 )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个人情绪 C.群众性活动 D.参观,访问,调查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狭义的教育则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 的社会活动。

22. 是适合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教育应该是贯彻人的一生的教育。

23.苏格拉底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这一方法可以要为三种,第一种叫苏格拉底讽刺,第二种叫定义,第三种叫 。

2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思想家是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界定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使命。

26.学生 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27. 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既培训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8.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9.教学是 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30.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础事实及其相应 原理和公式及系统。

31.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以为教学是教师的 ,学生对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32.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进程的基本阶段,在这些阶段中 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33.上好一堂课,首先要 ,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提高科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34.考查与考试的结果都是化为分数,常用记分法有百分制和 。

35.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针对儿童的 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36.儿童品德的形式与发展是一个以 为基础,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激励,发展到道德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

37.班主任是指 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以工作的教师。

38. 是指教育结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校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39.课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的 特点。

40. 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它以课堂讲授的知识为基础,但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而是学科中某一领域的拓展,它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独特功能。

4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43.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中发展趋势。

44.直观教学的涵义和贯彻要求。

45.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6.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理论。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2’*20=40)

1.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教育制度的建产,这一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教育立法 B.义务教育 C. 学校系统 D.初等教育

2.教育民主化的追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是追求让所有的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方面是追求教育的( )

A.自由化 B 现代化 C.多元化 D.终身化

3.主张回归自然,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这种教育思想是( )

A.儒家教育思想 B. 道家教育思想 C.墨家教育思想 D.法家教育思想

4 .1897年南洋公学创立,分为四院,其中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南洋公学的创

立者是( )

A.盛宜怀 B. 张之洞 C.张焕轮 D.康有为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教育文件或者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在下列教育家中,主张内发论的是( )。

A.华生 B.洛克 C.荀子 D.格塞尔

7.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维果茨基提出的用以表述这一差异的概念是( )。

A.认知发展区B.最近发展区C.思维发展区D.后运算阶段

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生理成熟

9.一名教师要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合格履行教师的角色,根本在于其具有( )。

A.合格学历B.教师资格证C.学术知识D.教师专业素养

10.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关系,他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其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的关系是( )。

A.授受关系B.互促关系C.平等关系D.交往关系

11.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在根据课程的任务划分出的课程类型中,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教育的课程属于( )。

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12.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更多的是学科专家)来制定,通常采用的开发模式是( )

A.研制-开发-推广B.实践-评估-开发C.研制-评估-推广D.实践-研制-开发

13.下列课程文件中,属于课程计划职能的是( )。

A.明确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B.规定教学内容的标准和范围

C.规定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等

D.规定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等

14.学校工作涉及到从德育、教学、教研、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若干方面,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的经验表明,必须将学校工作的中心确定为( )。

A.教学B.德育C.教研D.管理

15.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这说明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6.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探究法

17.根据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称为( )。

A.教学原则B.教学方法C.教学模式D.教学策略

18.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道尔顿制B.设计教学C.分组教学D.复式教学

19.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小学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做好德育工作B.开展班队活动C.组织和培育班集体D.实施民主管理

20.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的知识基础B.学生的兴趣、爱好C.课堂教学的情况D.学校的课程资源

二、填空题(1’*20=20)

21.狭义的教育则是以_____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2.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撰写的著作《____________》为标志。

2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____________。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24.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25.____________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全过程,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26.___________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2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主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_____________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_____________的、本质的特征。

29.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导,儿童进入小学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它必须以_________为主导。

30.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________权。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_________制度。

32.19世纪末以后,出现了以强调“____________”的师生关系模式,在哲学上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33.把课程用于教学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______的系统组织。

34.教学认识的客体以_________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凝聚的精神客体,它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学生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

35.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等,二是______________,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36.常用的测验种类主要包括论文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__________。

37.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_________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准备。

38.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就是要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对所遭遇的道德现象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矫正自己的行为。

39.德育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________之间的矛盾。

40.学校课外活动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6’*5=30)

4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2.教师怎样正确使用教科书?

43.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基本含义。

44.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5.课外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10’*1=10)

46.先阅读案例,然后回答问题。

一次,我在某小学参观时,看见该校三年级(2)班教室内的公告栏里张贴着各种各样的“保证书”:“我保证下次不再说谎了,如果我说谎的话,自愿罚抄课文20遍”,“我保证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如果我再去拿别人的东西,我就把家长喊过来”,“如果我再欺负同学,我自愿罚做值日两个星期”。——其中最多的一个同学,有五份保证书,每份保证书都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以及对自己过错的认识,并且表达了一定要改正的决心。

问题:你认为教师让学生写“保证书”的方法会有助于学生品德成长吗?请运用小学德育过程的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B 7、D 8、C 9、A 10、A 11、B 12、C 13、D 14、BD 15、C

16、B 17、C 18、B 19、B 20、D

二、填空题

1、学校课程 2、自我评价 3、发展关键期 4、《儿童权利公约》 5、个体的实践活动 6、教育目的 7、发展性 8、学生身心发展 9、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0、讲述 11、道德教育 12、教育者 13、说服法 14、谈话法 15、群众 16、1989 17、儿童 18、盛宣怀 19、演示法 20、意

三、简答题

1、P100-101

2、P157-158

3、P64-66

4、P51

5、P86-87

四、论述题

1、P136

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C 5、C 6、A 7、A 8、B 9、D 10、A 11、C 12、D 13、B 14、C 15、C 16、

A 17、A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 2、非学校代观念 3、教育的终身化 4、其他学科教学 5、阶段性 6、差异性 7、人身权 8、相互促进 9、学校课程;研究型课程 10、强制性 11、示范者角色;研究者角色 12、个体活动 13、发展性 14、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15、学科 16、教育理想 17、地方负责

三、简单答

1、P35-36

2、P50

3、P68-71

4、P126-129

5、P95-96

四、论述题

1、P145-155

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B 5、C 6、C 7、D 8、C 9、D 10、D 11、C 12、C 13、A 14、B 15、C 16、

B 17、A 18、B 19、B 20、D

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法》 2、地方负责 3、读、写、算 4、课程计划 5、教学大纲 6、讲授法、练习法 7、个别教学 8、观察 9、道德教育 10、知情意;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11、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个别教育、班会活动 12、主题班会 13、良好的班风 14、小组活动

三、简答题

1、P9-10

2、P64-67

3、P100-102

4、P111-112

5、P166-167

四、论述题

1、P133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D 7、B 8、D 9、A 10、]A 11、A 12、C 13、D 14、B 15、C 16、

A 17、A 18、A 19、B 20、C

二、填空题

1、不平衡性 2、理解 3、个别教学制 4、南洋公学 5、社会活动形态 6、学校教育 7、自我评价 8、模象直观 9、授受 10、研究者角色 11、儿童权利公约 12、七周岁 13、弗洛伊德 14、人的发展 15、自我调控 16、课堂教学 17、练习法 18、直观性原则

19学生特点 20共同目标

三、简答题

1、P146

2、P60-61

3、P110

4、P36

5、P141

四、论述题

1、P74-75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B 6、A 7、B 8、C 9、C 10、A 11、D 12、B 13、A 14、C 15、B 16、

D 17、B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

1、直接目标 2、终身教育 3、产婆术 4、赫尔巴特 5、专业人员 6、主体性 7、基础型 8、教学大纲 9、教育目的 10、基本概念 11、? 12、领会知识 13、备好课 14、等级制 15、思想品德 16、道德认知 17、全面负责 18、操行评定 19、多样性 20、学科活动

三、简答题

1、P46-47

2、P61-62

3、P89

4、P104-105

5、P153-155

四、论述题

1、P35-36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A 5、B 6、D 7、B 8、C 9、D 10、A 11、C 12、A 13、D 14、A 15、B 16、

B 17、A 18、D 19、C 20、B

二、填空题

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2、普通教育学 3、康德 4、普通文化知识 5、小学教育目的

6、创新能力 7、主观能动性 8、典型 9、学习 10、公正评价 11、资格 12、儿童为中心

13、教学内容 14、课程教材15、模象直观 16、标准化测验 17、道德教育18、道德思维

19、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20、小组活动

三、简答题

1、P33

2、P85

3、P99-100

4、P153

5、P157-158

四、论述题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 )。

A.发展基础教育 B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普通教育 D发展农村教育

2.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国家统一管理 B各省统一管理 C各县、乡自行管理 D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3.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

A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B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C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 D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精神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洛克 D亚里士多德

5.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 )。

A受教育者 B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 C社会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在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使他们形成所学事物清晰表象,丰富他们感性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这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

8.教师不向学生讲课,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学习一个阶段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察。考察通过者,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程序教学

9.科尔伯格揭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反映了个体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稳定性 D可塑性

10.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日期是( )。

A1981年 B1986年 C1991年 D1996年

1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使成为乞丐、强盗……”这个说法强调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实践

13.集中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政治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理想国》

1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

A普及性、科学性、基础性B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C科学性、基础性、强制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15.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因为学生享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隐私权

1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然,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孔子十分讲究德育中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连贯性原则

17.教师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常常要进行摸底测验,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新内容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摸底测验属于(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8.“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出自的教育家是( )。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蔡元培 D陈鹤琴

20.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基础课程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 。

22.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它由 、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

23.人的身心发展在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或训练最为有效,错过了这个时期,训练的结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这个时期称为 。

2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其核心就是维护儿童社会权利的主体地位。

25.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 。

26.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依据。

2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该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 。

2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 的过程。

2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 、课外辅导

30.讲授法通常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讲解和讲演。

31.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 的总称。

3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

33.通过把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方法称为 。

3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常用方法是观察法和 。

35.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 组织。

36. 年,清政府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这可以看作现代小学的开始。

37.社会、知识和 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38.1897年, 创办的南阳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9.小学以感知为主的常用教学方法有 和实验法。

40.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 、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2.简述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43.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44.简述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45.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6.论德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内涵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记》主张“学不躐等”,意思是( )。

A.学生生来平等 B.教学应循序渐进 C.学习不分贵贱 D.教学应跳跃式前进

2.关于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起源情况,有记载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一记载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孟子》

3.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 )。

A.自然性 B.人文性 C.系统性 D.社会性

4.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涂尔干 C.杜威 D.赫尔巴特

5.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他的特殊性表现在: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 )。

A.自主化的学习 B.启发性的学习 C.规范化的学习 D.探索性的学习

6.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一般包括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和( )

A.自我评价法 B.实习作业法 C.教师评价法 D.情境测验法

7.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 )。

A.思想教育 B.法制教育 C.心理教育 D.个性教育

8.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方法和( )。

A.德育途径 B.德育内容 C.德育活动 D.德育评价

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0.认为认定认定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持这一主张的是英国哲学家( )。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11.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 )。

A.活动性原则 B.即时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个性化原则

1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以及具有( )。

A.崇高的人格形象 B.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C.灵活的教育机智 D.一定的研究能力

13.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 )。

A.榜样法 B.陶冶法 C.实践法 D.锻炼法

14.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以及( )。

A.小队教学 B.现场教学 C.分组教学制 D.弹性教学制

1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作业法

16.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教学的目的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以及个性特点;以及( )。

A.学生特点 B.学校特点 C.课程特点 D.社会要求

17.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就具有较高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8.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加强综合性;加强弹性;加强( )。

A.情感性 B.社会性 C.实践性 D.研究性

19.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文艺活动 D.社会活动

20.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以及( )。

A.课外辅导 B.成绩评定 C.学业考试 D.教研活动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制度化的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它指向形成系统的 。

22.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 。

23.20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他们是 、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4.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 的教育。

25.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基本的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 。

26.认定身心发展规律包括: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和身心发展的 。

27.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学生的主要权利包括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学生的 。

28.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 关系。

29.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 。

30.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和 。

31.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 、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 。

3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因与外部环境在 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33.小学阶段的课程应该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 。

34.制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

35.近代兴办学校以来,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以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 。

36.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们的 。

37.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8.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有哪些?

39.简述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40.简述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41.简述小学德育的内容。

42.教学过程作为认识过程,其特殊性的表现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3.结合实际,论述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 )。

A.教馆、坐馆 B.家塾、私塾 C. 庠、序 D.律学、书学

2.明确提出“教育适合自然原则”的西方近代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乌申斯基 D.第斯多惠

3.提出“博学语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4.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儿童而言,它的实现是通过 。

A.遗传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5.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

A.《政治学》 B.《大教学论》 C.《理想国》 D.《爱弥儿》

6.标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现代文明水平,保障每个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是( )。

A.普通教育 B.小学教育 C.义务教育 D.普及教育

7.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8.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9.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A.交往能力的培养 B.基本素养的培养 C.学会生存的能力 D.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1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的关系为( )。

A.民族平等关系 B.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C.人格平等关系 D.授受关系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个体发展的动因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相乘论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教学活动 D.实践活动

13.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斯宾塞 B.泰勒 C.康德 D.布鲁纳

14.“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体现的是教学原则( )。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15.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因为学生具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6.提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学生“从做中学”的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

17.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教师的经验 D.个体经验

18.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小组教学 D.复式教学

2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教师社会地位专业性的是( )。

A.《教师资格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是确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法律。

22.我国义务教育实行“ 、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23.基础型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即“ ”为中心的基础素养。

24.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又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刚要和重要依据的是 。

25.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6.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 等。

27.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是现场教学和 。

28.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评价时, 是直接认知被评价的最好方法。

29.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 、政治教育和细心教育三部分组成。

30.儿童的品德是有 等因素构成的互动体。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品德发展中要晓之以理、 、

持之以恒。

3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 、 建立学生档案、 、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32.班会一般有三类,其中 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33. 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34. 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5.简述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36.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7.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38.简述“讨论法”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39.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0.请结合实际,论述小学德育过程是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 )。

A.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本位论 C.人们的教育理想 D.个人本位论

2.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出发,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卡连柯 B.杜威 C.乌申斯基 D.陶行知

3.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说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德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称为( )。

A.心理测验 B.品德评价 C.成绩评价 D.操行评定

4.学说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 )。

A.认识的行动性 B.有领导的认识 C.认识的简洁性 D.有目的的认识

5.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说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社会实践 D.社会调查

6.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是( )。

A.社会文化 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生产力

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测验的可靠度,又称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效度

8.给学说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活缺课的学生补习,指导学习方法,对尖子学习作提高性指导,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课程研究的帮助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称为( )。

A.社会实践 B.兴趣小组 C.个别教学 D.课外辅导

9.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说服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10.德育过程的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是( )。

A.知、情、意、行 B.活动、目标、模式、方法

C.品德、个性、心理、人格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11.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

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期

12.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和选士缺席的思想家是( )。

A.王充 B.郑玄 C.董仲舒 D.杨雄

13.《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14.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说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5.教学过程的特点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以及( )。

A.教与学相结合 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D.个人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16.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 )。

A.社会公德教育 B.伦理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自我教育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 )。

A.理论基础 B.实践依据 C.指导思想 D.人学依据

18.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

A.殷周时代 B.战国时代 C.春秋时代 D.西汉时期

19.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这一观点称为(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遗传论

20.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和( )。

A.个性 B.情感 C.意向 D.行为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 、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2.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 教材。

23.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4.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 ,分为四院落,其中的外院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

25.教育实体的产生有以下标志: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独立的 。

26.西周以后,我国已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说明古代教育已经具备了完备的 制度。

27.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以及对自己情绪、意志的自我意识。属于对自己感知方面的有自我观察和 等。

28.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 。

29.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 关系。

30.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 。

31.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其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授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 入学。

3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34.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称为 。

35.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 等。

36.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 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37.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 等。

38.在教学中药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一原则称 。

3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性格特点; 。

40.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明确的 ;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班主任应当协调哪些方面的教育影响?

4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的界定。

43.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44.简述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45.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6.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论述三类课程的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之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已经比较完备,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课程。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夏代 D.隋唐

2.先秦时期,墨家与()并称为显学。

A.道家 B.名家 C.法家 D.儒家

3.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每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 )岁的儿童。

A.5—11 B.5—12 C.6—12 D.7—13

4.下列思想家中,在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持有内发论的学者是( )。

A.华生 B.荀子 C.孟子 D.洛克

5.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 )确认了儿童利益最佳,尊重儿童尊严,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无歧视儿童等基本原因,并将之视为改善儿童政策,处理儿童问题的基本要求。

A.《儿童国际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世界人权宣言》 D.《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国际公约》

6.师生关系的内涵是复杂的,它包含着许多方面,从道德学习到道德成长的意义上说,师生关系一般被理解为( )。

A.相互促进关系 B.权威-服从关系 C.道德授受关系 D.服从一定向关系

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提倡者。

A.博比特 B.斯宾塞 C.泰勒 D.杜威

8.根据我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目前我国小学共开设( )门课程。

A.七 B.八 C.九 D.十

9.( )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A.德育 B.上课 C.教学 D.课外活动

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为主,这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同过程,这反映出教学过程中( )的特点。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教育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有领导的认同

11.( )是把两个年级的儿童放在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位老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道尔顿制 C.小组教学法 D.复式教学

12.反映一个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的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下列关于我国小学德育构成的诸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部分

B.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环保教育4个部分

C.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环保教育三个部分

D.我国小学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4个部分

14.( )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测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A.小学德育内容 B.小学德育过程 C.小学德育目标 D.小学德育评价

15.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段话反映出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6.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践渠道或者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A.少先队活动 B.思想品德课程 C.班主任工作 D.思想品德课程与其它学科教学

17.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非常广泛,其中(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A.了解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8.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中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在下列诸多因素中,( )是集体形成的基础。

A.共同生活的准则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明确的共同目标 D.学生的知识基础

19.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

A.学校的师资力量 B.学生的兴趣、爱好 C.学校的教学特色 D.学生的知识基础

20.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 )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个人情绪 C.群众性活动 D.参观,访问,调查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1.狭义的教育则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 的社会活动。

22. 是适合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教育应该是贯彻人的一生的教育。

23.苏格拉底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这一方法可以要为三种,第一种叫苏格拉底讽刺,第二种叫定义,第三种叫 。

2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思想家是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界定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使命。

26.学生 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27. 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既培训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8.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9.教学是 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30.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础事实及其相应 原理和公式及系统。

31.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以为教学是教师的 ,学生对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32.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进程的基本阶段,在这些阶段中 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33.上好一堂课,首先要 ,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提高科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34.考查与考试的结果都是化为分数,常用记分法有百分制和 。

35.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针对儿童的 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36.儿童品德的形式与发展是一个以 为基础,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激励,发展到道德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

37.班主任是指 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以工作的教师。

38. 是指教育结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校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39.课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的 特点。

40. 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它以课堂讲授的知识为基础,但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而是学科中某一领域的拓展,它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独特功能。

4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43.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中发展趋势。

44.直观教学的涵义和贯彻要求。

45.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

46.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理论。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2’*20=40)

1.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教育制度的建产,这一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教育立法 B.义务教育 C. 学校系统 D.初等教育

2.教育民主化的追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是追求让所有的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方面是追求教育的( )

A.自由化 B 现代化 C.多元化 D.终身化

3.主张回归自然,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这种教育思想是( )

A.儒家教育思想 B. 道家教育思想 C.墨家教育思想 D.法家教育思想

4 .1897年南洋公学创立,分为四院,其中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南洋公学的创

立者是( )

A.盛宜怀 B. 张之洞 C.张焕轮 D.康有为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教育文件或者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在下列教育家中,主张内发论的是( )。

A.华生 B.洛克 C.荀子 D.格塞尔

7.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维果茨基提出的用以表述这一差异的概念是( )。

A.认知发展区B.最近发展区C.思维发展区D.后运算阶段

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生理成熟

9.一名教师要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合格履行教师的角色,根本在于其具有( )。

A.合格学历B.教师资格证C.学术知识D.教师专业素养

10.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关系,他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其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的关系是( )。

A.授受关系B.互促关系C.平等关系D.交往关系

11.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在根据课程的任务划分出的课程类型中,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教育的课程属于( )。

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12.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更多的是学科专家)来制定,通常采用的开发模式是( )

A.研制-开发-推广B.实践-评估-开发C.研制-评估-推广D.实践-研制-开发

13.下列课程文件中,属于课程计划职能的是( )。

A.明确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B.规定教学内容的标准和范围

C.规定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等

D.规定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等

14.学校工作涉及到从德育、教学、教研、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若干方面,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的经验表明,必须将学校工作的中心确定为( )。

A.教学B.德育C.教研D.管理

15.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这说明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6.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探究法

17.根据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称为( )。

A.教学原则B.教学方法C.教学模式D.教学策略

18.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道尔顿制B.设计教学C.分组教学D.复式教学

19.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小学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做好德育工作B.开展班队活动C.组织和培育班集体D.实施民主管理

20.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的知识基础B.学生的兴趣、爱好C.课堂教学的情况D.学校的课程资源

二、填空题(1’*20=20)

21.狭义的教育则是以_____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2.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撰写的著作《____________》为标志。

2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____________。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24.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25.____________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全过程,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26.___________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2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主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_____________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_____________的、本质的特征。

29.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导,儿童进入小学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它必须以_________为主导。

30.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________权。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_________制度。

32.19世纪末以后,出现了以强调“____________”的师生关系模式,在哲学上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33.把课程用于教学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______的系统组织。

34.教学认识的客体以_________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凝聚的精神客体,它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学生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

35.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等,二是______________,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36.常用的测验种类主要包括论文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__________。

37.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_________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准备。

38.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就是要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对所遭遇的道德现象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矫正自己的行为。

39.德育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________之间的矛盾。

40.学校课外活动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6’*5=30)

4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2.教师怎样正确使用教科书?

43.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基本含义。

44.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5.课外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10’*1=10)

46.先阅读案例,然后回答问题。

一次,我在某小学参观时,看见该校三年级(2)班教室内的公告栏里张贴着各种各样的“保证书”:“我保证下次不再说谎了,如果我说谎的话,自愿罚抄课文20遍”,“我保证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如果我再去拿别人的东西,我就把家长喊过来”,“如果我再欺负同学,我自愿罚做值日两个星期”。——其中最多的一个同学,有五份保证书,每份保证书都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以及对自己过错的认识,并且表达了一定要改正的决心。

问题:你认为教师让学生写“保证书”的方法会有助于学生品德成长吗?请运用小学德育过程的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B 7、D 8、C 9、A 10、A 11、B 12、C 13、D 14、BD 15、C

16、B 17、C 18、B 19、B 20、D

二、填空题

1、学校课程 2、自我评价 3、发展关键期 4、《儿童权利公约》 5、个体的实践活动 6、教育目的 7、发展性 8、学生身心发展 9、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0、讲述 11、道德教育 12、教育者 13、说服法 14、谈话法 15、群众 16、1989 17、儿童 18、盛宣怀 19、演示法 20、意

三、简答题

1、P100-101

2、P157-158

3、P64-66

4、P51

5、P86-87

四、论述题

1、P136

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C 5、C 6、A 7、A 8、B 9、D 10、A 11、C 12、D 13、B 14、C 15、C 16、

A 17、A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 2、非学校代观念 3、教育的终身化 4、其他学科教学 5、阶段性 6、差异性 7、人身权 8、相互促进 9、学校课程;研究型课程 10、强制性 11、示范者角色;研究者角色 12、个体活动 13、发展性 14、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15、学科 16、教育理想 17、地方负责

三、简单答

1、P35-36

2、P50

3、P68-71

4、P126-129

5、P95-96

四、论述题

1、P145-155

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B 5、C 6、C 7、D 8、C 9、D 10、D 11、C 12、C 13、A 14、B 15、C 16、

B 17、A 18、B 19、B 20、D

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法》 2、地方负责 3、读、写、算 4、课程计划 5、教学大纲 6、讲授法、练习法 7、个别教学 8、观察 9、道德教育 10、知情意;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11、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个别教育、班会活动 12、主题班会 13、良好的班风 14、小组活动

三、简答题

1、P9-10

2、P64-67

3、P100-102

4、P111-112

5、P166-167

四、论述题

1、P133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D 7、B 8、D 9、A 10、]A 11、A 12、C 13、D 14、B 15、C 16、

A 17、A 18、A 19、B 20、C

二、填空题

1、不平衡性 2、理解 3、个别教学制 4、南洋公学 5、社会活动形态 6、学校教育 7、自我评价 8、模象直观 9、授受 10、研究者角色 11、儿童权利公约 12、七周岁 13、弗洛伊德 14、人的发展 15、自我调控 16、课堂教学 17、练习法 18、直观性原则

19学生特点 20共同目标

三、简答题

1、P146

2、P60-61

3、P110

4、P36

5、P141

四、论述题

1、P74-75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B 6、A 7、B 8、C 9、C 10、A 11、D 12、B 13、A 14、C 15、B 16、

D 17、B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

1、直接目标 2、终身教育 3、产婆术 4、赫尔巴特 5、专业人员 6、主体性 7、基础型 8、教学大纲 9、教育目的 10、基本概念 11、? 12、领会知识 13、备好课 14、等级制 15、思想品德 16、道德认知 17、全面负责 18、操行评定 19、多样性 20、学科活动

三、简答题

1、P46-47

2、P61-62

3、P89

4、P104-105

5、P153-155

四、论述题

1、P35-36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小学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A 5、B 6、D 7、B 8、C 9、D 10、A 11、C 12、A 13、D 14、A 15、B 16、

B 17、A 18、D 19、C 20、B

二、填空题

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2、普通教育学 3、康德 4、普通文化知识 5、小学教育目的

6、创新能力 7、主观能动性 8、典型 9、学习 10、公正评价 11、资格 12、儿童为中心

13、教学内容 14、课程教材15、模象直观 16、标准化测验 17、道德教育18、道德思维

19、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20、小组活动

三、简答题

1、P33

2、P85

3、P99-100

4、P153

5、P157-158

四、论述题


相关文章

  •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小学)3
  •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小学)3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 ...查看


  •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解答题(二)
  •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解答题(二) 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 ...查看


  •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备考策略
  •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备考策略 一.复习备考的依据 (一)<语文课程标准> 课标是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根据课标要求,语文水平测试主要是体现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思想情感 ...查看


  • 2012年河南省考试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
  • 专家解析最新河南公务员面试热点 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含参考答案 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还有疑问?点击这里>> ...查看


  • 2014年云南省德宏州教师招聘岗前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2)
  • 11.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力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12.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 ). A. ...查看


  • 2014昆明市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华容道教育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三.简答题 2.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单项选择题 ...查看


  • 监理工程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04年-16年)
  • 2016-09-01 16:50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考监理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教育网(www.jianshe99.com)特将近几年的考题进行汇总,以便大家更好地进行复习. 年份/考试科目 合同管理 三大控制 理论 ...查看


  • 2016年广西特岗教师招聘历年考试题库
  • 2016年广西特岗教师招聘历年考试题库 2016年广西特岗教师招聘公告尚未发布,2016年广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下载考生可通过关注: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网查看.2016年广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时间安排可参照2015年的:报名时间为6 月 11 ...查看


  • 2016年广西事业单位笔试答题技巧
  • 2016年广西事业单位笔试答题技巧 考生进行2016年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的时候,可以通过访问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查看广西事业单位笔试答题技巧,下载广西事业单位真题,查看广西各地市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技巧.中公教育广西分校密切关注广西事业 ...查看


  • [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
  • <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 江苏教师考试网会及时发布中公教育最新研发成果,历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及真题,及相关复习备考资料,配套练习题等供考生巩固学习,助力广大考生在2014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1. 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