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史结课论文

浅谈中国科技发展

人类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科学技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也已发展了很长时间。什么是科技呢?科技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指的是理论上的知识,而技术则是人类把科学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方法。今天我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是科学而非技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勤奋聪明的,于是我们有了四大发明,我们有了浑天仪与地动仪;我们有了勾股定理与对圆周率的推算,我们有了《九章算术》;我们有了《本草纲目》,我们有了《黄帝内经》;我们有了《山海经》《水经注》;我们有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梦溪笔谈》„„诸多事实都证明了古代中国不愧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但是这种科学不同于我们现代的科学。什么是现代的科学呢?我认为现代的科学大多包涵了一些西方的思想,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以获得普遍规律,有了这些普遍规律,我们就可以处理很多具体问题,这就是现代的科学。而中国古代的科学,实质上是建立在大量的经验积累上的。这与当时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是脱不开干系的,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封建时代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那时的老百姓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发展科技,所以研究科学技术,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举几个具体例子:造纸技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的,经过皇帝下令推广。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火药虽然来自炼丹术,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炼丹家不但无法生活,更没有炼丹必须的设备和原料。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各朝都把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的历法改革。我国所以有世界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应该主要归功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然而中国古代的科学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从直观上看,中国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经验的形态上,缺少欧洲近代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和定则来。这说明它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大体有如下几方面的弊病:(1)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入微,是中国学者的一大特长。比如,人人都看到过下雪现象,而中国古代的学者却能首先发现雪花的结晶体是六角形的几何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是,每一个角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却从不深究,更未从几何学的角度去作探讨。这和古希腊几何学形成鲜明对照。(2)中国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一些人与自然协调的正确思想,但也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更无益于对人事的研究。中国有对太阳黑子、彗星、陨石雨、日晕、月晕、新星、超新星的最早观察和记录,然而长期以来,却把它们与人事联系在一起,纠缠不清。(3)科学实验是建立近代科学的基础。不进行实验,便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内部的运动规律。实验是受控的,只要掌握受控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得出同样的预期结果。中国古代的学者缺少这方面的传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王阳明“格竹子”。王阳明是影响几代人的大学问家,他的朋友坐在亭子里观察竹子生长的机理,一连坐了3昼夜,终于病倒;他继而静观7天,仍无所获,他便得出道理,认为“其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上做”。这些大思想家认为,“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研究自然事物变成了心性之学。

众所周知,中国是没有近代科学的,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又有哪些呢?(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

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4)教育的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而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缺乏科学的精神,甚至到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可以决定科学家的成就的地步。这一点从“匠”的地位就可以看出来。在封建官僚社会里,科学家、技师、工匠不像在古希腊或近代欧洲那样,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讲,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服从于封建国家。大型的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自不必说,几乎任何一种新式的复杂机械,如早期的水车和历代水力趋动的天文仪器,不是在皇家宫廷制作,便是在地方豪门的家庭作坊里产生。这些科学家、技师有的本身就是官吏,有的是依附于官吏的食客。张衡、杜诗、蔡伦、宇文恺、李诫、苏颂、沈括、燕肃、郭守敬都是做过官的人,马钧、耿询、丁谖则是依附于豪门贵族的门人。因此,科学家们的成就,就往往取决于封建国家的盛衰。大体说来,封建国家国势强盛时,诸如天文学、都邑营造、车服器械等方面,就会有所发展,反之,就无所建树。百工的地位,比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科学家更低的多。他们从事的职业往往被称为“贱业”的倍受歧视。百工的技艺常常通过血统延嗣一代一代留传下来,具有浓厚的狭隘性和保守性,一旦家族绝嗣,世代辛勤积累的宝贵技艺就会频于失传。这种恪守祖传的技术模式妨碍技术的交流,并与科学的精神背道而驰。

中国古代科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了很多启示,归根结底,还是邓小平说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大量科学人才,不再重蹈覆辙。

浅谈中国科技发展

人类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科学技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也已发展了很长时间。什么是科技呢?科技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指的是理论上的知识,而技术则是人类把科学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方法。今天我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是科学而非技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勤奋聪明的,于是我们有了四大发明,我们有了浑天仪与地动仪;我们有了勾股定理与对圆周率的推算,我们有了《九章算术》;我们有了《本草纲目》,我们有了《黄帝内经》;我们有了《山海经》《水经注》;我们有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梦溪笔谈》„„诸多事实都证明了古代中国不愧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但是这种科学不同于我们现代的科学。什么是现代的科学呢?我认为现代的科学大多包涵了一些西方的思想,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以获得普遍规律,有了这些普遍规律,我们就可以处理很多具体问题,这就是现代的科学。而中国古代的科学,实质上是建立在大量的经验积累上的。这与当时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是脱不开干系的,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封建时代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那时的老百姓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发展科技,所以研究科学技术,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举几个具体例子:造纸技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的,经过皇帝下令推广。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火药虽然来自炼丹术,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炼丹家不但无法生活,更没有炼丹必须的设备和原料。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各朝都把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的历法改革。我国所以有世界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应该主要归功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然而中国古代的科学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从直观上看,中国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经验的形态上,缺少欧洲近代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和定则来。这说明它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大体有如下几方面的弊病:(1)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入微,是中国学者的一大特长。比如,人人都看到过下雪现象,而中国古代的学者却能首先发现雪花的结晶体是六角形的几何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是,每一个角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却从不深究,更未从几何学的角度去作探讨。这和古希腊几何学形成鲜明对照。(2)中国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中包含一些人与自然协调的正确思想,但也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更无益于对人事的研究。中国有对太阳黑子、彗星、陨石雨、日晕、月晕、新星、超新星的最早观察和记录,然而长期以来,却把它们与人事联系在一起,纠缠不清。(3)科学实验是建立近代科学的基础。不进行实验,便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内部的运动规律。实验是受控的,只要掌握受控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得出同样的预期结果。中国古代的学者缺少这方面的传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王阳明“格竹子”。王阳明是影响几代人的大学问家,他的朋友坐在亭子里观察竹子生长的机理,一连坐了3昼夜,终于病倒;他继而静观7天,仍无所获,他便得出道理,认为“其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上做”。这些大思想家认为,“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研究自然事物变成了心性之学。

众所周知,中国是没有近代科学的,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又有哪些呢?(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

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4)教育的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而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缺乏科学的精神,甚至到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可以决定科学家的成就的地步。这一点从“匠”的地位就可以看出来。在封建官僚社会里,科学家、技师、工匠不像在古希腊或近代欧洲那样,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讲,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服从于封建国家。大型的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自不必说,几乎任何一种新式的复杂机械,如早期的水车和历代水力趋动的天文仪器,不是在皇家宫廷制作,便是在地方豪门的家庭作坊里产生。这些科学家、技师有的本身就是官吏,有的是依附于官吏的食客。张衡、杜诗、蔡伦、宇文恺、李诫、苏颂、沈括、燕肃、郭守敬都是做过官的人,马钧、耿询、丁谖则是依附于豪门贵族的门人。因此,科学家们的成就,就往往取决于封建国家的盛衰。大体说来,封建国家国势强盛时,诸如天文学、都邑营造、车服器械等方面,就会有所发展,反之,就无所建树。百工的地位,比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科学家更低的多。他们从事的职业往往被称为“贱业”的倍受歧视。百工的技艺常常通过血统延嗣一代一代留传下来,具有浓厚的狭隘性和保守性,一旦家族绝嗣,世代辛勤积累的宝贵技艺就会频于失传。这种恪守祖传的技术模式妨碍技术的交流,并与科学的精神背道而驰。

中国古代科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了很多启示,归根结底,还是邓小平说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大量科学人才,不再重蹈覆辙。


相关文章

  •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它是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里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阐述,从而揭示现象(或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科技论文.按照写作目的不同,科技论文可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 ...查看


  • 怎样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
  • 怎样写好科技论文 <天津港口>编辑部 李来库 1 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 1.1 科技论文定义及其分类 1.1.1 科技论文的定义 1.1.2 科技论文的分类 1.2 科技论文的作用 1.3 科技论文的特点 2 写好科技论文的前提 ...查看


  • 科技论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初探
  • [编者按] 针对有些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因平时忙于具体工作,而忽视了科技论文的写作,或想提笔总结归纳而不知道怎么提炼.如何规范撰写的问题.<人民长江>编辑部特刊选原<华中理工大学学报>主编钱文霖教授的文章 ...查看


  • XX大学科技处工作总结
  • XXX农业大学 科技工作总结 目 录 一.2006年度科技工作总结 ...................................................................................... ...查看


  • 科技手抄报:怎样撰写科技论文
  • 科学技术论文简称科技论文.它一般包括:报刊科技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又分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 ...查看


  • 怎样馔写科技论文
  • 怎样馔写科技论文 一.科技论文的含义 科学技术论文简称科技论文.它一般包括:报刊科技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又分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查看


  •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科技论文评价中的应用
  • 2008年5月第5期 May 2008 N o. 5 现代情报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科技论文评价中的应用 金新建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安徽合肥230032) [摘 要] 阐述了论文发表数量.被引频次., 指出文献计量学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查看


  • 论文范文_基于动机.价值.质量的科学论文评价观
  • 第26卷第5期 2008年10月 科学学研究 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 V01.26No.50ct.2008 文章编号:1003-2053(2008)05-0921-06 基于动机.价值.质量的科学论文评价观 李睿 ...查看


  • [热点话题]科技创新--关于评审专业科技期刊论文的讨论
  • 科技创新--关于评审专业科技期刊论文的讨论 朱涵(美籍) 博士, 教授, 博导 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 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而评审专业科技期刊论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众所周知, ...查看


  • 2015科学发展报告
  • 2015科学发展报告 任何依赖经验传承的行业,都需要足够的记忆力.就记忆力而言,长远来看,人脑一定比不过电脑.所以,从人类研究电脑伊始,尤其是开始研究人工智能以来,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就致力于电脑医生的研制. 中国的科研到底有多强?中国科学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