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巧妙的设疑,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后的几节课做良好铺垫。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探索猜想——总结规律——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铺开例题,设计变式,同时通过多媒体、图形观察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解法,能够类比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例2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要鼓励学生讨论,开放多种思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点和矫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1、[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

2、[设置情境]

请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是用以前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首先研究如何测量距离。

Ⅱ.讲授新课

(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

[例题讲解]

(2)例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51,ACB=75。求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启发提问1: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

启发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那些边和角呢?请学生回答。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题目条件告诉了边AB的对角,AC为已知边,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很容易根据两个已知角算出AC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算出AB边。

解:根据正弦定理,得

AB

sinACB = ACsinABC AB = ACsinACB sinABC

= 55sinACB sinABC

= 55sin75 sin(1805175)

= 55sin75 sin54

≈ 65.7(m)

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5.7米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南偏东60,则A、B之

间的距离为多少?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建立数学模型。 解略:2a km

例2、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分析:这是例1的变式题,研究的是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测量问题。首先需要构造三角形,所以需要确定C、D两点。根据正弦定理中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与一边既可求出另两边的方法,分别求出AC和BC,再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AB的距离。

解: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a,并且在C、D两点分别测得BCA=,

 ACD=,CDB=,BDA =,在ADC和BDC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AC =

BC = asin() = asin() sin[180()]sin()asin = asin sin[180()]sin()

计算出AC和BC后,再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

AB = AC2BC22ACBCcos

分组讨论:还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师生一起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变式训练: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D两点,测得BCA=60,ACD=30,CDB=45,BDA =60

略解:将题中各已知量代入例2推出的公式,得AB=206

评注:可见,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题目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 学生阅读课本4页,了解测量中基线的概念,并找到生活中的相应例子。

Ⅲ.课堂练习

课本第13页练习第1、2题

Ⅳ.课时小结

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Ⅴ.课后作业

课本第19页第1、2、3题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巧妙的设疑,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后的几节课做良好铺垫。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探索猜想——总结规律——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铺开例题,设计变式,同时通过多媒体、图形观察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解法,能够类比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例2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要鼓励学生讨论,开放多种思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点和矫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1、[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

2、[设置情境]

请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是用以前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首先研究如何测量距离。

Ⅱ.讲授新课

(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

[例题讲解]

(2)例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51,ACB=75。求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启发提问1: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

启发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那些边和角呢?请学生回答。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题目条件告诉了边AB的对角,AC为已知边,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很容易根据两个已知角算出AC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算出AB边。

解:根据正弦定理,得

AB

sinACB = ACsinABC AB = ACsinACB sinABC

= 55sinACB sinABC

= 55sin75 sin(1805175)

= 55sin75 sin54

≈ 65.7(m)

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5.7米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南偏东60,则A、B之

间的距离为多少?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建立数学模型。 解略:2a km

例2、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分析:这是例1的变式题,研究的是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测量问题。首先需要构造三角形,所以需要确定C、D两点。根据正弦定理中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与一边既可求出另两边的方法,分别求出AC和BC,再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AB的距离。

解: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a,并且在C、D两点分别测得BCA=,

 ACD=,CDB=,BDA =,在ADC和BDC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AC =

BC = asin() = asin() sin[180()]sin()asin = asin sin[180()]sin()

计算出AC和BC后,再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

AB = AC2BC22ACBCcos

分组讨论:还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师生一起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变式训练: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D两点,测得BCA=60,ACD=30,CDB=45,BDA =60

略解:将题中各已知量代入例2推出的公式,得AB=206

评注:可见,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题目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 学生阅读课本4页,了解测量中基线的概念,并找到生活中的相应例子。

Ⅲ.课堂练习

课本第13页练习第1、2题

Ⅳ.课时小结

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Ⅴ.课后作业

课本第19页第1、2、3题


相关文章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案
  • 27.2.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才 一.教学目标 1. 2. 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 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3. 通过把实际 ...查看


  • 数学教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判定线段成比例,另一方面,当不能直接证明要证的比例成立时,常用这个定理把两条线段的比"转 ...查看


  • [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5)
  • <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 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查看


  • 三角形的稳定性教案1
  • 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2.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准确使用三角形稳定性于生产生活之中. 自主学习.新知探究 1.认真阅读课本67-68页内 ...查看


  • 长方形周长教案(公开课)
  • 教材分析: 本课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标题为"长方形周长",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把正方形周长作为特殊的长方形来呈现,根据其自身的特征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二是不出现周长的计算公式,教科书中呈现的多种方法都是建立 ...查看


  • 数学教案-解直角三角形
  •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本小节主要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 ...查看


  • 六年级下册复习课教案
  •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认识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促进学生 ...查看


  •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案
  • 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多反思必定成功! §2-1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温故知新] 1. (自学.讨论))什么是胶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分散质粒子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 ...查看


  • 八年级 物体的长度及其测量(教案)
  •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4.学会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