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气污染扩散

第五章 大气污染扩散

第一节大气结构与气象

有效地防止大气污染的途径,除了采用除尘及废气净化装置等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即大气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及其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气象因素,此外还与污染物的特征和排放特性,以及排放区的地形地貌状况有关。下面简要介绍大气结构以及气象条件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大气的结构

气象学中的大气是指地球引力作用下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其最外层的界限难以确定。通常把自地面至1200 km 左右范围内的空气层称做大气圈或大气层,而空气总质量的98.2%集中在距离地球表面30 km 以下。超过1200 km 的范围,由于空气极其稀薄,一般视为宇宙空间。

自然状态的大气由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水蒸气和悬浮微粒组成。其中,纯净干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氩气三种主要成分的总和占空气体积的99.97%,它们之间的比例从地面直到90km 高空基本不变,为大气的恒定的组分;二氧化碳由于燃料燃烧和动物的呼吸,陆地的含量比海上多,臭氧主要集中在55~60km 高空,水蒸气含量在4%以下,在极地或沙漠区的体积分数接近于零,这些为大气的可变的组分;而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的灾害排放的煤烟、粉尘、氯化氢、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为大气的不定的组分。

大气的结构是指垂直(即竖直)方向上大气的密度、温度及其组成的分布状况。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如图5-1所示。 1. 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面的一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微尘杂质。受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的影响,对流层中空气的湍流运动和垂直方向混合比较强烈,主要的天气现象云雨风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有可能形成污

染物易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也可能生成对环境产生有危害的逆温气象条件。因此,该层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和转化影响最大。

大气对流层的厚度不恒定,随地球纬度增高而降低,且与季节的变化有关,赤道附近约为15km, 中纬度地区约为10~12 km,两极地区约为8km

;同一地区,夏季比冬季厚。一

般情况下,对流层中的气温沿垂直高度自下而上递减,约每升高100m 平均降低0.65℃。

从地面向上至1~1.5 km高度范围内的对流层称为大气边界层,该层空气流动受地表影响最大。由于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作用的的影响,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又称为摩擦层。地表面冷热的变化使气温在昼夜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可相差十几乃至几十度。由于从地面到lOOm 左右的近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热量和动量的交换甚微,所以上下气温之差可达1~2℃。大气边界层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最大,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稀释转化也主要在这一层进行。

边界层以上的气流受地面摩擦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称为自由大气。 2. 平流层

平流层是指从对流层顶到离地高度约55 km 范围的大气层,该层和对流层包含了大气质量的99.9 %。平流层内空气稀薄,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平流层的温度分布是:从对流层顶到离地约22km 的高度范围为同温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约为-55℃。从22km 继续向上进入臭氧带,在这里太阳的紫外辐射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到达层顶时气温升高到-3℃左右。平流层内气温下低上高的分布规律,使得该层空气的竖直对流混合微弱,大气基本处于平流运动。因此,该层大气的透明度较好,气流稳定,很少出现云雨及风暴等天气现象。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是80~100km 处的氧分子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光解为氧原子,再与其它氧分子化合成臭氧而形成的,其化合作用主要在30~60km 处。从对流层顶向上,臭氧浓度逐渐增大,在22~25km 处达最大值,往后逐渐减小,到平流层顶臭氧含量极其微小。因为40km 以上,在光化作用下,由氧化合为臭氧和由臭氧光解成氧的过程几乎保持平衡状态。在某种环流作用下,臭氧被送到很少光解的高度以下积聚,集中在15~35km 高度之间。通常将22~25km 处称为臭氧层。

3. 中间层

中间层是指从平流层顶到高度80km 左右范围内的大气层,其空气质量仅占大气质量的10-3。该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层顶的温度可降到-93℃左右。因此,空气的对流运动强烈,垂直方向混合明显。 4. 暖层

暖层为中层顶延伸到800km 高空的大气层,该层的空气质量只有大气质量的10-5。暖层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其气温随高度上升而迅速增高,暖层顶部温度可高达500~2000K ,且昼夜温度变化很大。暖层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因此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故又称为电离层。

二、气象要素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空气污染危害事件,都是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发生的。为了掌握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以便采取

有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的形成,必须了解气象条件对大气扩散的影响,以及局部气象因素与地形地貌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气象学中,气象要素是指用于描述的物理状态与现象的物理量,包括气压、气温、气湿、云、风、能见度以及太阳辐射等。这些要素都能从观测直接获得,并随着时间经常变化,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不同的气象要素组合呈现不同的气象特征,因此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风和大气不规则的湍流运动是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特征,而气温的垂直分布又制约着风场与湍流结构。下面介绍主要的气象要素:

1. 气压

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强,即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力。气压的单位为Pa ,气象学中常用毫巴(mbar)或百帕(hPa )表示。定义温度为273K 时,位于纬度45o 平均海平面上的气压值为1013.25hPa ,称为标准大气压。对于任一地区,气压的变化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在静止状态下,可以用下式表示:

dp =-ρgdZ (5-1)

式中 p—气压,Pa ;

Z —大气的竖直高度,m ;

ρ—大气密度,kg/m3。

2. 气温

气温是指离地面1.5 m 高处的百叶箱内测量到的大气温度。气温的单位一般为℃,理论计算中则用绝对温度K 表示。

3. 气湿

气湿即为大气的湿度,用以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气象学中常用绝对湿度、水蒸气分压、露点、相对湿度和比湿等量来表示。

绝对湿度就是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单位为g/m3,其数值为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表明了湿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水蒸气分压是指湿空气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力,它随空气的湿度增加而增大。当空气温度不变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分压力称为饱和水蒸气压,此时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温度即称为露点。饱和水蒸气压随温度降低而下降,若降低饱和空气的温度,则空气中的一部分水蒸气将凝结下来,即结露。相对湿度是湿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与同温下最大可能含有的水蒸气含量的比值,也即实际的水蒸气分压与饱和水蒸气压之比,表明了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及其潮湿程度。相对湿度愈小,空气愈干燥,反之则表示空气潮湿。比湿是指单位质量干空气含有的水蒸气质量,单位是g/kg。 4. 云

云是指漂浮在大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构成的汇集物质。云吸收或反射太阳的辐射,反映了气象要素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状况,其形成、数量、分布及演变也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趋势,可用云量和云高来描述。

云遮蔽天空的份额称为云量。我国规定将视野内的天空分为10等分,云遮蔽的成数即为云量。例如:云密布的阴天时的云量为10;云遮蔽天空3成时云量为3;当碧空无云的晴天时,云量则为0。而国外是把天空分为8等分来,仍按云遮蔽的成数来计算云量。

云底距地面的高度称为云高。按云高的不同范围分为:云底高度在2500m 以下称为低云;云底高度在2500~5000m 之间称为中云;而云底高度大于5000m 之上称为高云。 5. 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从水平方向中能够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 或km 。能见度的大小反映了大气混浊或透明的程度,一般分为十个级别,0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小,50m 以下,9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大,大于50km 。 6. 风

风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风的运动规律可用风向和风速描述。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常可用16个或8个方位表示,如西北风指风从西北方来。此外也可用角度表示,以北风为0o ,8个方位中相邻两方位的夹角为45o ,正北与风向的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夹角称为风向角,如东南风的风向角为135。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水平运动的距离。气象预报的风向和风速指的是距地面10m 高处在一定时间内观测到的平均风速。

在自由大气中,风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风的运动处于水平的匀速运动。但在大气边界层中,空气运动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使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在离地面几米以上的大气层中,平均风速与高度之间关系一般可以利用迪肯(Deacon)的幂定律描述:

u u 1(z /z 1)

n

o

(5-2)

式中 u及u 1—在高度Z 及已知高度Z 1处的平均风速,m/s;

n —与大气稳定度有关的指数。在中性层结条件下,且地形开阔平坦只有少量地表覆盖物时,

n =1/7。

空气的大规模运动形成风。地球两极和赤道之间大气的温差,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温差以及陆地上局部地貌不同之间的温差,从而对空气产生的热力作用,形成各种类型风,如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峡谷风等。

当气压基本不变时,日出后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由底部气层开始的热涡流上升运动逐渐增强,使大气上下混合强度增大,因此下层风速渐大,一般在午后达到最大值;而夜间在地面的冷却作用下,湍流活动减弱直至停止,使下层风速减小,乃至静止。反之,高层大气的白天风速最小,夜间风速最大。

海陆风出现在沿海地区,是由于海陆接壤区域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天为周期而变化的大气局部环流。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于海水,因此地表温度的升降变化比海水快。白天,阳光照射下的陆地温升比海洋快,近地层陆地上空的气温高于海面上空,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因此产生水平气压梯度,低层气压低于海上,于是下层空气从海面上流向陆地,称为海风;而陆地高层空间的气压高于海上,气流由陆地流向海

洋,从而在这一区域形成空气的闭合环流。夜间,陆地温降又比海洋快,近地气层的气温低于海面上的气温,形成了高于海面上的气压,于是下层空气从陆地流向海上,称为陆风,并与高空的逆向气流形成闭合环流。海陆风的流动示意图如图5-2所示。 海陆风的影响区域有限。海风高约1000m ,一般深入到陆地20~40km 处,最大风力为5~6级;陆风高约

100~300m ,延伸到海上8~lOkm 处,风力不过3级。在内陆的江河湖泊岸边,也会出现类似的环流,但强度和活动范围均较小。

季风也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年四季为周期而变化的大气环流,但影响的范围比海陆风大得多。夏季,大陆上空的气温高于海洋上空,形成低层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而高层大气相反流动,于是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类似于白天海风环流的循环。冬季,大陆上空的气温低于海洋上空,形成低层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高层大气由海洋流向大陆的冬季的季风环流,类似于夜间陆风环流的循环。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和印度洋西侧,夏季大陆盛行东南风,西南地区吹西南风;冬季大陆盛行西北风,西南地区吹东北风。

山谷风是山区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另外一种局地风,也是以一天为周期循环变化。白天,山坡吸受较强的太阳辐射,气温增高,因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形成空气从谷底沿山坡向上流动,称为谷风;同时在高空产生由山坡指向山谷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产生谷底

上空的下降气流,形成空气的热力循环。夜间,山坡的冷却速度快,气温比同高度的谷底上空低,空气密度大,使得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流动,形成山风,同时构成与白天反向的热力环流。山谷风的流动示意图如图5-3所示。

峡谷风是由于气流从开阔地区进入流动截面积缩小的狭窄峡谷口时,因气流加速而形成的顺峡谷流动的强风。

三、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1. 气温直减率

实际大气的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变化率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可用参数γ表示:

γ=-

⎛∂T ⎫

⎝∂Z ⎭(5-3)

式中,负号表示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2. 大气的温度层结

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分布规律称为温度层结,

因此坐标图上气温变化曲线也称为温度层结

曲线。温度层结反映了沿高度的大气状况是否稳定,其直接影响空气的运动,以及污染物质的扩散过程和浓度分布。

图5-4所示为温度层结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

(1)递减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降低,即γ>O ,如曲线1所示。递减层结属于正常分布,一般出现在晴朗的白天,风力较小的天气。地面由于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使近地空气也得以加热,形成气温沿高度逐渐递减。此时上升空气团的降温速度比周围气温慢,空气团处于加速上升运动,大气为不稳定状态。

(2)等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不变,即γ=O ,如曲线2所示。等温层结多出现于阴天、多云或大风时,由于太阳的辐射被云层吸收和反射,地面吸热减少,此外晚上云层又向地面辐射热量,大风使得空气上下混合强烈,这些因素导致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变化不明显。此时上升空气团的降温速度比周围气温快,上升运动将减速并转而返回,大气趋于稳定状态。

(3)逆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升高,即γ

辐射逆温为大陆上常年可见的逆温类型,是由于地面的快速冷却而形成,通常出现于晴朗无云或少云、风速不大的夜间。夜晚地面向大气辐射白天吸收的热量而逐渐冷却,近地面的气温随之降低。离地愈近,气温冷却愈快,离地愈远的空气受地面影响愈弱,降温愈慢,形成自地面开始的辐射逆温。辐射逆温随着地面的冷却逐渐向上扩展,到日出前逆温充分发展。日出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逐渐升温,逆温层又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到上午九点钟左右,逆温全部消失。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如图5-5所示。辐射逆温层的厚度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高纬度地区甚至厚达2~3km 。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且消失较慢。夏季夜短,则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此外,地形、云层、风等因素也会影响辐射逆温的形成及强度。

下沉逆温是因高压区内某一层空气发生下沉运动

时,导致下层空气被压缩升温而形成;湍流逆温发生在绝热状态下的大气湍流运动时;平流逆温是暖空气水平流至冷地表地区上空所形成;锋面逆温为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时,由于暖空气密度小,爬到冷空气上面所致。这些类型的逆温一般不从地面开始,出现在离地面数十米至数千米的高空,也称为上层逆温。实际上,大气中出现逆温可能是由几种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

出现逆温时,好像一个盖子阻碍它下面的污染物质扩散,对大气污染扩散影响极大,因此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发生在具有逆温层与静风的气象条件下。

3. 干绝热直减率

考察一团在大气中做垂直运动的干空气,如果干空气在运动中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则称为绝热过程。当干气团垂直运动在递减层结时,气团的温度变化与气压变化相反。

若气

团的压力沿高度发生显著变化,则气温变化引起的气团内能变化与气压变化导致的气团做功相当,此时可忽略气团与周围大气的热交换,视为绝热过程。干气团绝热上升时,因周围气压减小而膨胀,消耗大部分内能对周围大气做膨胀功,则气团温度显著降低。干气团绝热下降时,因周围气压增大被压缩,外界的压缩功大部分转化为气团的内能增量,气团温度明显上升。

干气团在绝热垂直运动过程中,升降单位距离(通常取l00m) 的温度变化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的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γd ,即:

γd =-

⎛∂T ⎫

⎝∂Z ⎭(5-4)

干气团在垂直升降过程中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

q =∆u +w (5-5)

气团可视为理想气体,并设气团的压力与周围大气的气压随时保持平衡,在绝热过程中有dq= 0,则式(5-5)可改写为:

dq =c v dT +vdp =0

(5-6)

气团的物理状态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描述,即:

pv =RT (5-7)

pdv +vdp =RdT (5-8)

由式(4-6)、及式(4-8)可得:

vdp =c p dT

(5-9)

式中 cp —干空气比定压热容,c p =c v +R =1004 J/(kg·K) 。

将式(5-1)带入式(5-9),并近似地视气团的密度ρ与比体积v 互为倒数,得:

γd =-

dT dZ

=

g c p

≈1K /100m

(5-10)

上式可见,在干绝热过程中,气团每上升或下降100 m,温度约降低或升高1K ,即γd 为固定值,而气温直减率γ则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大气的稳定度 1. 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中的某一气团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程度。一团空气受到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当运动到某—位置时消除外力,此后气团的运动可能出现三种情况:①气团仍然继续加速向前运动,这时的大气称为不稳定大气;②气团不加速也不减速

而作匀速运动,或趋向停留在外力去除时所处的位置,这时的大气称为中性大气;③气团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先高度的趋势,这时的大气称为稳定大气。

设某一气团在外力作用下上升了一段距离dz ,在新位置的状态参数为p i 、ρi 及T i ,它周围大气的状态参数为p 、ρ及T 。消除外力后,单位体积气团受到重力ρi g 和浮升力ρg 的共同作用,产生垂直方向的升力(ρ-ρi )g ,其加速度为:

a =

ρ-ρi

ρi

g

(5-11)

假定移动过程中气团的压力与周围大气的气压随时保持平衡,即p i =p ,则由状态方程可得ρi T i =ρT ,代入上式则得

a =

T i -T T

g

(5-12)

上式可见,在新位置上,T i >T ,则a >0,即气团的温度大于周围大气温度时,气团仍然加速,表明大气是不稳定的;若T i <T ,则a <0,气团减速,表明大气稳定。因为气团的温度难以确定,实际上很难用上式判别大气稳定度。

假定在初始位置时,气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等,均为T 0,其绝热上升dz 距离后,气团温度为T i =T 0-γd dz ,周围气温为T =T 0-γdz ,式(5-12) 则变为:

a =g

γ-γd

T

dz

(5-13)

由式(5-13)可分析大气的稳定性,在γ>0的区域,当γ>γd 时,a >0, 气团加速,大气为不稳定;当γ=γd 时,a =0,大气为中性;当γ<γd 时,a <0, 气团减速,大气为弱稳定,而出现等温层结与逆温层结时,即γ≤0,则大气处于强稳定状态,图5-6为大气稳定度分析图。分析可见,干绝热直减率γd =1K/lOOm可作为大气稳定性的判据,可用当地实际气层的γ与其比较,以此判断大气的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有很大影响。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扩散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2. 大气稳定度的分类

大气稳定度与天气现象、时空尺度及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其级别的准确划分非常困难。目前国内外对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已多达10余种,应用较广泛的有帕斯奎尔(Pasquill )法和特纳尔(Turner)法。帕斯奎尔法用地面风速(距离地面高度10m) 、白天的太阳辐射状况(分为强、中、弱、阴天等)或夜间云量的大小将稳定度分为A ~F 六个级别,如表5-1所示。

表5-1 大气稳定度等级

帕斯奎尔法虽然可以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简单易行,应用方便,但这种方法没有确切地描述太阳的辐射强度,云量的确定也不准确,较为粗略,为此特纳尔作了改进与补充。

特纳尔方法首先根据某地、某时及太阳倾角的太阳高度θh 和云量(全天空为10分制) ,确定太阳辐射等级,再由太阳的辐射等级和距地面高度10m 的平均风速确定大气稳定度的级别。我国采用特纳尔方法,太阳高度角θh 可按下式计算:

θh =arcsin ⎡⎣sin ϕsin δ+cos ϕcos δcos (15t +λ-300)⎤⎦(5-14) 式中 ϕ、λ—分别为当地地理纬度、经度,(︒);

t —观测时的北京时间,h ;

δ—太阳倾角(赤纬),(︒),其概略值查阅表5-2。

表5-2 太阳倾角(赤纬)概略值 δ/

(︒)

我国提出的太阳辐射等级见表5-3,表中总云量和低云量由地方气象观测资料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见表5-4,表中地面平均风速指离地面10m 高度处10min 的平均风速。

表5-3 太阳辐射等级(中国)

表5-4 大气稳定度等级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一、湍流与湍流扩散理论 1. 湍流

低层大气中的风向是不断地变化,上下左右出现摆动;同时,风速也是时强时弱,形成迅速的阵风起伏。风的这种强度与方向随时间不规则的变化形成的空气运动称为大气湍流。湍流运动是由无数结构紧密的流体微团——湍涡组成,其特征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都具有随机性,但它们的统计平均值仍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大气湍流的流动特征尺度一般取离地面的高度,比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要大得多,湍涡的大小及其发展基本不受空间的限制,因此在较小的平均风速下就能有很高的雷诺数,从而达到湍流状态。所以近地层的大气始终处于湍流状态,尤其在大气边界层内,气流受下垫面影响,湍流运动更为剧烈。大气湍流造成流场各部分强烈混合,能使局部的污染气体或微粒迅速扩散。烟团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下,由湍涡不断把烟气推向周围空气中,同时又将周围的空气卷入烟团,从而形成烟气的快速扩散稀释过程。

烟气在大气中的扩散特征取决于是否存在湍流以及湍涡的尺度(直径) ,如图5-7所示。图5-7(a )为无湍流时,烟团仅仅依靠分子扩散使烟团长大,烟团的扩散速率非常缓慢,其扩散速率比湍流扩散小5~6个数量级;图5-7(b )为烟团在远小于其尺度的湍涡中扩散,由于烟团边缘受到小湍涡的扰动,逐渐

与周边空气混合而缓慢膨胀,浓度逐渐降低,烟流几乎呈直线向下风运动;图5-7(c )为烟团在与其尺度接近的湍涡中扩散,在湍涡的切入卷出作用下烟团被迅速撕裂,大幅度变形,横截面快速膨胀,因而扩散较快,烟流呈小摆幅曲线向下风运动;图5-7(d )为烟团在远大于其尺度的湍涡中扩散,烟团受大湍涡的卷吸扰动影响较弱,其本身膨胀有限,烟团在大湍涡的夹带下作较大摆幅的蛇形曲线运动。实际上烟云的扩散过程通常不是仅由上述单一情况所完成,因为大气中同时并存的湍涡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度。

根据湍流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大气湍流可分为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两种形式。机械湍流是因地面的摩擦力使风在垂直方向产生速度梯度,或者由于地面障碍物(如山丘、树木与建筑物等) 导致风向与风速的突然改变而造成的。热力湍流主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匀,或因大气温度层结不稳定,在垂直方向产生温度梯度而造成的。一般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总是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的共同作用,其发展、结构特征及强弱决定于风速的大小、地面障碍物形成的粗糙度和低层大气的温度层结状况。

2. 湍流扩散与正态分布的基本理论

气体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一面随大气整体飘移,同时由于湍流混合,使污染物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稀释,其扩散程度取决于大气湍流的强度。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程度在于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其持续时间,大气扩散理论就是用数理方法来模拟各种大气污染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扩散稀释过程,用数学模型计算和预报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研究物质在大气湍流场中的扩散理论主要有三种:梯度输送理论、相似理论和统计理论。针对不同的原理和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扩散数学模型。由于数学模型建立时作了一些假设,以及考虑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对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影响而引入的经验系数,目前的各种数学模式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应用较多的是采用湍流统计理论体系的高斯扩散模式。

图5-8所示为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污染物在湍流大气中的扩散模型。假定从原点释放出一个粒子在稳定均匀的湍流大气中飘移扩散,平均风向与x 轴同向。湍流统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湍流脉动作用,粒子在各方向(如图中y 方向)的脉动速度随时间而变化,因而粒子的运动轨迹也随之变化。若平均时间间隔足够长,则速度脉动值的代数和为零。如果从原点释放出许多粒子,经过一段时间T 之后,这些粒子的浓度趋于一个稳定的统计分布。湍流扩散理论(K 理论)和统计理论的分析均表明,粒子浓度沿y 轴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f(y)的一般形式为:

⎡-(y -μ)

⎢2

2σ⎢⎣2

f (y ) =

⎥⎥⎦(-∞

σ>0)

(5-15)

式中σ为标准偏差,是曲线任一侧拐点位置的尺度;μ为任何实数。

图5-8中的f(y)曲线即为μ=0时的高斯分布密度曲线。它有两个性质,一是曲线关于y =μ的轴对称;二是当y =μ时,有最大值f (

μ)=1/

,即:这些粒子在y =μ轴上

的浓度最高。如果μ值固定而改变σ值,曲线形状将变尖或变得平缓;如果σ值固定而改变μ

值,f(y)的图形沿0y 轴平移。不论曲线形状如何变化,曲线下的面积恒等于1。分析可见,标准偏差σ的变化影响扩散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增加σ值将使浓度分布函数趋于平缓并伸展扩大,这意味提高了污染物在y 方向的扩散速度。

高斯在大量的实测资料基础上,应用湍流统计理论得出了污染物在大气中的高斯扩散模式。虽然污染物浓度在实际大气扩散中不能严格符合正态分布的前提条件,但大量小尺度扩散试验证明,正态分布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近似。

二、高斯扩散模式 (一)连续点源的扩散

连续点源一般指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烟囱、放散管、通风口等。排放口安置在地面的称为地面点源,处于高空位置的称为高架点源。

1. 大空间点源扩散

高斯扩散公式的建立有如下假设:①风的平均流场稳定,风速均匀,风向平直;②污染物的浓度在y 、z

轴方向符

合正态分布;③污染物在输送扩散中质量守恒;④污染源的源强均匀、连续。

图5-9所示为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示意图。有效源位于坐标原点o 处,平均风向与x 轴平行,并与x 轴正向同向。假设点源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自由空间扩散,不考虑下垫面的存在。大气中的扩散是具有y 与z 两个坐标方向的二维正态分布,当两坐标方向的随机变量独立时,分布密度为每个坐标方向的一维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乘积。由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②,参照正态分布函数的基本形式式(5-15),取μ=0,则在点源下风向任一点的浓度分布函数为:

2⎡1⎛y 2

z

C (x , y , z )=A (x ) exp ⎢- 2+2

⎢2⎝σy σz ⎣

3

⎫⎤

⎥⎪⎪

⎥(5-16) ⎭⎦

式中 C—空间点(x ,y ,z )的污染物的浓度,mg/m; A (x )—待定函数;

σy 、σz —分别为水平、垂直方向的标准差,即y 、x 方向的扩散参数,m 。 由守恒和连续假设条件③和④,在任一垂直于x 轴的烟流截面上有:

q =

⎰⎰

-∞

+∞+∞-∞

uCdydz

(5-17)

式中 q—源强,即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μg/s; u —平均风速,m/s。

将式(5-16)代入式(5-17), 由风速稳定假设条件①,A 与y 、z

无关,考虑到

+∞-∞

e x p (-t

2

/2) d t =

q

A (x ):

A (x )=

2πu σy σz

(5-18)

将式(5-18)代入式(5-16),得大空间连续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

2⎡1⎛y 2

z

C (x , y , z )=exp ⎢- 2+2

2πu σy σz 2 ⎢⎝σy σz ⎣

q

⎫⎤

⎥⎪⎪⎭⎥⎦(5-19)

式中,扩散系数σy 、σz 与大气稳定度和水平距离x 有关,并随x 的增大而增加。当y =0,z =0时,A (x )=C (x ,0,0),即A (x )为x 轴上的浓度,也是垂直于x 轴截面上污染物的最大浓度点C max 。当x →∞,σy 及σz →∞,则C →0,表明污染物以在大气中得以完全扩散。

2.高架点源扩散

在点源的实际扩散中,污染物可能受到地面障碍物的阻挡,因此应当考虑地面对扩散的影响。处理的方法是,或者假定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的质量不变,到达地面时不发生沉降或化学反

应而全部反射;或者污染物在没有反射而被全部吸收,实际情况应在这两者之间。

(1)高架点源扩散模式。点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o 作为坐标原点,有效源位于z 轴上某点, z=H 。高架有效源的高度由两部分组成,即H =h +Δh ,其中h 为排放口的有效高度,Δh 是热烟流的浮升力和烟气以一定速度竖直离开排放口的冲力使烟流抬升的一个附加高度,如图5-10所示。

当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全部反射时,可以按照全反射原理,用“像源法”来求解空间某点k 的浓度。图5-10中k 点的浓度显然比大空间点源扩散公式(5-19)计算值大,它是位于(0,0,H) 的实源在k 点扩散的浓度和反射回来的浓

度的叠加。反射浓度可视为由一与实源对称的位于(0,0,-H) 的像源(假想源)扩散到k 点的浓度。由图可见,k 点在以实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则实源在k 点扩散的浓度为式(5-19)的坐标沿z 轴向下平移距离H :

2⎧(z -H ⎪1⎡y

C s =exp ⎨-⎢2+2

2πu σy σz 2σσy z ⎢⎪⎣⎩

q

)

2

⎤⎫⎪

⎥⎬⎥⎪(5-20) ⎦⎭

k 点在以像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 ,则像源在k 点扩散的浓度为式(5-19)的坐标沿z 轴向上平移距离H :

2⎧(z +H ⎪1⎡y

C x =exp ⎨-⎢2+2

2πu σy σz 2σσy z ⎢⎪⎣⎩

q

)

2

⎤⎫⎪

⎥⎬⎥⎪(5-21) ⎦⎭

由此,实源C s 与像源C x 之和即为k 点的实际污染物浓度:

C (x , y , z , H

)

⎛-y 2

=exp

2σ2

2πy σz

y ⎝

q

⎡-(z -H ⎫⎧⎪

exp ⎢⎪2⎪⎨2σz

⎢⎭⎪⎣⎩

)

2

⎤⎡-(z +H

⎥+exp ⎢2

2σz

⎥⎢⎦⎣

)

2

⎤⎫⎪

⎥⎬⎥⎦⎪⎭(5-22)

若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完全吸收,则C x =0,污染物浓度C (x ,y ,z ,H )=C s ,即式(5-20)。

(2)地面全部反射时的地面浓度。实际中,高架点源扩散问题中最关心的是地面浓度的分布状况,尤其是地面最大浓度值和它离源头的距离。在式(5-22)中,令z =0,可得高架点源的地面浓度公式:

22⎧H ⎪1⎡y

C (x , y , 0, H ) =exp ⎨-⎢2+2

πu σy σz 2⎣σz ⎢σy ⎪⎩

q

⎤⎫⎪

⎥⎬⎥⎪⎦⎭(5-23)

上式中进一步令y =0则可得到沿x 轴线上的浓度分布: ⎛H 2⎫

C (x , 0, 0, H ) =exp -2⎪

πu σy σz 2σz ⎭(5-24)

q

地面浓度分布如图图5-11所示。y 方向的浓度以x 轴为对称轴按正态分布;沿x 轴线上,在污染物排放源附近地面浓度接近于零,然后顺风向不断增大,在离源一定距离时的某处,地面轴线上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逐渐减小。

地面最大浓度值C max 及其离源的距离x max 可以由式(5-24)求导并取极值得到。令∂C /∂x =0,由于σy 、σz 均为x 的未知函数,最简单的情况可假定σy /σz =常数,则当

σz |x =x

max

=H /2q

5-25) 时,得地面浓度最大值

C m ax =

πeuH

2

=

σz σy

(5-26)

由式(5-25)可以看出,有效源H 越高, xmax 处的σz 值越大,而σz ∝x max ,则C max 出现的位置离污染源的距离越远。式(5-26)表明,地面上最大浓度C max 与有效源高度的平方及平均风速成反比,增加H 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物在地面某一局部区域的聚积。

式(5-25)和式(5-26)是在估算大气污染时经常选用的计算公式。由于它们是在 σ

y

/σz =常数的假定下得到的,应用于小尺度湍流扩散更合适。除了极稳定或极不稳定的大气

条件,通常可设σy /σz =2估算最大地面浓度,其估算值与孤立高架点源(如电厂烟囱) 附近的环境监测数据比较一致。通过理论或经验的方法可得σz =f (x )的具体表达式,代入(5-25)可求出最大浓度点离源的距离x max ,具体可查阅我国GB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3. 地面点源扩散

对于地面点源,则有效源高度H =0。当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全部反射时,可令式(5-22)中H =0,即得出地面连续点源的高斯扩散公式:

2⎡1⎛y 2

z

C (x , y , z , 0)=exp ⎢- 2+2

πu σy σz 2 ⎢⎝σy σz ⎣

q

⎫⎤

⎥⎪⎪⎭⎥⎦(5-27)

其浓度是大空间连续点源扩散式(5-19)或地面无反射高架点源扩散式(5-20)在H =0时的两倍,说明烟流的下半部分完全对称反射到上部分,使得浓度加倍。若取y 与z 等于零,则可得到沿x 轴线上的浓度分布:

C (x , 0, 0, 0)=

q

πu σy σz

(5-28)

如果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完全吸收,其浓度即为地面无反射高架点源扩散式(5-20)在H =0时的浓度,也即大空间连续点源扩散式(5-19)。

高斯扩散模式的一般适用条件是:①地面开阔平坦,性质均匀,下垫面以上大气湍流稳定;②扩散处于同一大气温度层结中,扩散范围小于10km ;③扩散物质随空气一起运动,在扩散输送过程中不产生化学反应,地面也不吸收污染物而全反射;

④平均风向和风速平直

稳定,且u >1~2m/s。

高斯扩散模式适应大气湍流的性质,物理概念明确,估算污染浓度的结果基本上能与实验资料相吻合,且只需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即可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因此使用最为普遍。

(二)连续线源的扩散

当污染物沿一水平方向连续排放时,可将其视为一线源,如汽车行驶在平坦开阔的公路上。线源在横风向排放的污染物浓度相等,这样,可将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对变量y 积分,即可获得线源的高斯扩散模式。但由于线源排放路径相对固定,具有方向性,若取平均风向为x 轴,则线源与平均风向未必同向。所以线源的情况较复杂,应当考虑线源与风向夹角以及线源的长度等问题。

如果风向和线源的夹角β>45︒,无限长连续线源下风向地面浓度分布为:

C (x , 0, H ) =

⎛H 2⎫

-2⎪

2σz ⎭(5-29) ⎝

当β<45︒时,以上模式不能应用。如果风向和线源的夹角垂直,即β=90︒,可得:

C (x , 0, H ) =

⎛H 2⎫

-2⎪⎝2σz ⎭(5-30) 对于有限长的线源,线源末端引起的“边缘效应”将对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很大影响。随着污染物接受点距线源的距离增加,“边源效应”将在横风向距离的更远处起作用。因此在估算有限长污染源形成的浓度分布时,“边源效应”不能忽视。对于横风向的有限长线源,应以污染物接受点的平均风向为x 轴。若线源的范围是从y 1到y 2,且y 1<y 2,则有限长线源地面浓度分布为:

C (x , 0, H ) =

⎛H 2⎫s 2 -2⎪⎰s

⎝2σz ⎭1

⎛s ⎫

-⎪ds ⎝2⎭(5-31) 1

2

式中,s 1=y 1/σy ,s 2=y 2/σy ,积分值可从正态概率表中查出。

(三)连续面源的扩散

当众多的污染源在一地区内排放时,如城市中家庭炉灶的排放,可将它们作为面源来处理。因为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很小但数量很大,若依点源来处理,将是非常繁杂的计算工作。

常用的面源扩散模式为虚拟点源法,即将城市按污染源的分布和高低不同划分为若干个正方形,每一正方形视为一个面源单元,边长一般在0.5~10km 之间选取。

这种方法假设:①有一距离为x 0的虚拟点源位于面源单元形心的上风处,如图5-12所示,它在面源单元中心线处产生的烟流宽度为2y 0=4.3σy0,等于面源单元宽度B ;②面源单元向下风向扩散的浓度可用虚拟点源在下风向造成的同样的浓度所代替。

根据污染物在面源范

围内的分布状况,可分为以下两种虚拟点源扩散模式:

第一种扩散模式假定污染物排放量集中在各面源单元的形心上。由假设①可得: σ

y 0

=B /4.3

(5-32)

σ

y 0

由确定的大气稳定度级别和上式求出的,应用P -G 曲线图(见下节)可查取x o 。

再由(x0+x) 分布查出σy 和σz ,则面源下风向任一处的地面浓度由下式确定:

⎛H 2⎫

C =exp -2⎪

πu σy σz 2σz ⎭(5-33) ⎝

q

上式即为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5-24),式中H 取面源的平均高度,m 。

如果排放源相对较高,而且高度相差较大,也可假定z 方向上有一虚拟点源,由源的最初垂直分布的标准差确定

σz

,再由

σz

求出

x z 0

,由

x z 0+x

求出σz ,由(x0+x) 求出σy ,

最后代入式(5-33)求出地面浓度。

第二种扩散模式假定污染物浓度均匀分布在面源的y 方向,且扩散后的污染物全都均匀分布在长为π(x0+x) /8的弧上,如图5-12所示。因此,利用式(5-32)求σy 后,由稳定度级别应用P -G 曲线图查出x 0,再由(x0+x) 查出σz ,则面源下风向任一点的地面浓度由下式确定:

C =

⎛H 2⎫

-2⎪

2σz ⎭(5-34) ⎝

三、扩散参数及烟流抬升高度的确定

高斯扩散公式的应用效果依赖于公式中的各个参数的准确程度,尤其是扩散参数σy 、σz 及烟流抬升高度Δh 的估算。其中,平均风速u 取多年观测的常规气象数据;源强q 可以计算或测定,而σy 、σz 及Δh 与气象条件和地面状况密切相关。

1. 扩散参数σy 、σz 的估算

扩散参数σy 、σz 是表示扩散范围及速率大小的特征量,也即正态分布函数的标准差。为了能较符合实际地确定这些扩散参数,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把浓度场和气象条件结合起来,提出了各种符合实验条件的扩散参数估计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由是帕斯奎尔(Pasquill) 和吉福特(Gifford)提出的扩散参数估算方法,也称为P -G 扩散曲线,如图5-13和图5-14所示。由图可见,只要利用当地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由表5-1查取帕斯奎尔大气稳定度等级,即可确定扩散参数。扩散参数σ具有如下规律:①σ随着离源距离增加而增大;②不稳定大气状态时的σ值大于稳定大气状态,因此大气湍流运动愈强,σ值愈大;③以上两种条件相同时,粗糙地面上的σ值大于平坦地面。

由于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便能确定帕斯奎尔大气稳定度,因此P -G 扩散曲线简便实用。但是,P -G 扩散曲线是利用观测资料统计结合理论分析得到的,其应用具有一定的经验性

和局限性。σy 是利用风向脉动资料和有限的扩散观测资料作出的推测估计,σz 是在近距离应用了地面源在中性层结时的竖直扩散理论结果,也参照一些扩散试验资料后的推算,而稳定和强不稳定两种情况的数据纯系推测结果。一般,P -G 扩散曲线较适用于近地源的小尺度扩散和开阔平坦的地形。实践表明,σy 的近似估计与实际状况比较符合,但要对地面粗糙度和取样时间进行修正;σz 的估计值与温度层结的关系很大,适用于近地源的lkm 以内的扩散。因此,大气扩散参数的准确定量描述仍是深入研究的课题。

估算地面最大浓度值C max 及其离源的距离x max 时,可先按式(5-25)计算出σz ,并图5-14查取对应的x 值,此值即为当时大气稳定度下的x max 。然后从图5-13查取与x max 对应的σy 值,代如式(5-26)即可求出C max 值。用该方法计算,在E 、F 级稳定度下误差较大,

在D 、C 级时误差较小。H 越高,误差越小。

我国GB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采用如下经验公式确定扩散参数σy 、σz :

σy =γ1x 及σz =γ2x

α1α2

(5-35)

式中,γ1、α1、γ2及α2称为扩散系数。这些系数由实验确定,在一个相当长的x 距离内为常数,可从GB3840-91的表中查取。

2. 烟流抬升高度Δh 的计算

烟流抬升高度是确定高架源的位置,准确判断大气污染扩散及估计地面污染浓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从烟囱里排出的烟气,通常会继续上升。上升的原因一是热力抬升,即当烟气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时,密度比较小,浮升力的作用而使其上升;二是动力抬升,即离开烟囱的烟气本身具有的动量,促使烟气继续向上运动。在大气湍流和风的作用下,漂移一段距离后逐渐变为水平运动,因此有效源的高度高于烟囱实际高度。

热烟流从烟囱中喷出直至变平是一个连续的逐渐缓变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如图5-15所示。首先是烟气依靠本身的初始动量垂直向上喷射的喷出阶段,该阶段的距离约为几至十几倍烟囱的直径;其次是由于烟气和周围空气之间温差而产生的密度差所形成的浮力而使烟流上升的浮升阶段,上升烟流与水平气流之间的速度差异而产生的小尺度湍涡使

得两者混合后的温差不断减小,烟流上升趋势不断减缓,逐渐趋于水平方向;然后是在烟体不断膨胀过程中使得大气湍流作用明显加强,烟体结构瓦解,逐渐失去抬升作用的瓦解阶段;最后是在环境湍流作用下,烟流继续扩散膨胀并随风飘移的变平阶段。

从烟流抬升及扩散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显然,浮升力和初始动量是影响烟流抬升的主要因素,但使烟流抬升的发展又受到气象条件和地形状况的制约。主要表现为:①浮升力取决于烟流与环境空气的密度差,即与两者的温差有关;而烟流初始动量取决于烟囱出口的烟流速度,即与烟囱出口的内径有关。一般来讲,增大烟流与周围空气的温差以及提高烟流速度,抬升高度增加。但如果烟流的初始速度过大,促进烟流与空气的混合,反而会减少浮力抬升高度,一般该速度大于出口处附近风速的两倍为宜。②大气的湍流强度愈大,烟与周围空气混合就愈快,烟流的温度和初始动量降低得也愈快,则烟流抬升高度愈低。大气的湍流强度取决于温度层结,而温度层结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如不稳定温度层结由于湍流交换活跃能抑制烟流的抬升,但也能促进热力抬升,这取决于大气不稳定程度;③平均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抬升高度越低;④地面粗糙度大,使近地层大气湍流增强,不利于烟流抬升。 由于烟流抬升受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因此烟流抬升高度Δh 的计算尚无统一的理想的结果。在30多种计算公式中,应用较广适用于中性大气状况的霍兰德(Holland)公式如下:

∆h =

⎫1.5v s D +0.01Q h v s D ⎛T s -T a

1.5+2.7D ⎪=u ⎝T s u ⎭m (5-36)

式中 v S —烟流出口速度,m/s; D —烟囱出口内径,m ;

u —烟囱出口的环境平均风速,m/s; T s —烟气出口温度,K ; T a —环境平均气温度,K ;

Q h —烟囱的热排放率,kW 。

上式计算结果对很强的热源(如大型火电站) 比较适中甚至偏高,而对中小型热源(Qh <60~80 MW) 的估计偏低。当大气处于不稳定或稳定状态时,可在上式计算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少10%~20%。

根据GB /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和GBl3223—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烟气的热释放率Q h 、烟囱出口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T s -T a )及地面状况,我国分别采用下列抬升计算式。

(1)当Q h ≥2100kW 并且(T s -T a )≥35 K时:

∆h =

n 0Q h 1h

u

n

n 2

m (5-37)

kW (5-38)

Q h =c p V 0(T s -T a )

式中 n0、n 1、n 2—地表状况系数,可从GB /T3840—91查取; V 0—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排放量,m /s;

C p —标准状态下的烟气平均定压比热,C p =1.38kJ/(m3·K) ; T a —取当地最近5年平均气温值,K ;

烟囱出口的环境平均风速u 按下式计算:

u =u 0(z /z 0) m/s (5-39)

n

3

u 0—烟囱所在地近5年平均风速,m/s,测量值;

z 0,z —分别为相同基准高度时气象台(站) 测风仪位置及烟囱出口高度,m ;

m —风廓线幂指数,在中性层结条件下,且地形开阔平坦只有少量地表覆盖物时,n =1/7,

其他条件时可从GB /T3840—91查取。 (2)当Q H <2100kW 或(T s -T a )<35 K时:

⎛1.5v s D +0.01Q h ⎫

∆h =2 ⎪

u ⎝⎭m (5-40)

上式为霍兰德公式(5-36)的两倍。

第三节 影响大气扩散的若干因素

大气污染物在大气湍流混合作用下被扩散稀释。大气污染扩散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地貌状况及污染物的特征的影响。

一、气象因子影响

影响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子主要是大气稳定度和风。

1. 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随着气温层结的分布而变化,是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极重要因素。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扩散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当近地面的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由于上部气温低而密度大,下部气温高而密度小,两者之间形成的密度差导致空气在竖直方向产生强烈的对流,使得烟流迅速扩散。大气处于逆温层结的稳定状态时,将抑制空气的上下扩散,使得排向大气的各种污染物质因此而在局部地区大量聚积。当污染物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并在局部地区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就可能造成大气污染。

烟流在不同气温层结及稳定度状态的大气中运动,具有不同的扩散型态。图5-16为烟流在五种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典型烟云。

(1)波浪型。这种烟型发生在不稳定大气中,即

γ>0,γ>γd 。大气湍流强烈,烟流呈上下左右

剧烈翻卷的波浪状向下风向输送,多出现在阳

光较强的晴朗白天。污染物随着大气运动向各

个方向迅速扩散,地面落地浓度较高,最大浓

度点距排放源较近,大气污染物浓度随着远离

排放源而迅速降低,对排放源附近的居民有害。

(2) 锥型。大气处于中性或弱稳定状态,

即γ>0,γ<γd 。烟流扩散能力弱于波浪型,离

开排放源一定距离后,烟流沿基本保持水平的

轴线呈圆锥形扩散,多出现阴天多云的白天和

强风的夜间。大气污染物输送距离较远,落地

浓度也比波浪型低。

(3) 带型。这种烟型出现在逆温层结的稳定大

气中,即γ<0,γ<γd 。大气几乎无湍流发生,

烟流在竖直方向上扩散速度很小,其厚度在漂

移方向上基本不变,像一条长直的带子,而呈扇形在水平方向缓慢扩散,也称为扇型,多出现于弱风晴朗的夜晚和早晨。由于逆温层的存在,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但输送较远。若排放源较低,污染物在近地面处的浓度较高,遇到高大障碍物阻挡时,会在该区域聚积以致造成污染。如果排放源很高时,近距离的地面上不易形成污染。

(4)爬升型。爬升型为大气某一高度的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即γ>0,γ>γd ,

而下部为

稳定状态,即γ<0,γ<γd 时出现的烟流扩散型态。如果排放源位于这一高度,则烟流呈下

侧边界清晰平直,向上方湍流扩散形成一屋脊状,故又称为屋脊型。这种烟云多出现于地面附近有辐射逆温日落前后,而高空受冷空气影响仍保持递减层结。由于污染物只向上方扩散而不向下扩散,因而地面污染物的浓度小。

(5)熏烟型。与爬升型相反,熏烟型为大气某一高度的上部处于稳定状态,即γ<0,γ<γd ,而下部为稳定状态,即γ>0,γ>γd 时出现的烟流运动型态。若排放源在这一高度附近,

上部的逆温层好像一个盖子,使烟流的向上扩散受到抑制,而下部的湍流扩散比较强烈,也称为漫烟型烟云。这种烟云多出现在日出之后,近地层大气辐射逆温消失的短时间内,此时地面的逆温已自下而上逐渐被破坏,而一定高度之上仍保持逆温。这种烟流迅速扩散到地面,在接近排放源附近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很高,地面污染最严重。

上述典型烟云可以简单地判断大气稳定度的状态和分析大气污染的趋势。但影响烟流形成的因素很多,实际中的烟流往往更复杂。

2. 风

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的漂移方向主要受风向的影响,依

靠风的输送作用顺风而下在下风向地区稀释。因此污染物

排放源的上风向地区基本不会形成大气污染,而下风向区

域的污染程度就比较严重。

风速是决定大气污染物稀释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高斯

扩散模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风速和大气稀释扩散能力之

间存在着直接对应关系,当其它条件相同时,下风向上的

任一点污染物浓度与风速成反比关系。风速愈高,扩散稀

释能力愈强,则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就愈低,对排放源附近区域造成的污染程度就比较轻。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速u 的关系曲线如图5-17所示,该图是某城市11月份和12月份SO 2浓度的观测数据。显然,随着风速的提高,SO 2浓度值降低,但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当u >

(2~3)m/s时,SO 2浓度值随着风速的增加迅速减小,而u <(2~3)m/s后,SO 2浓度值基本不变,表明此时的风速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影响甚微。

二、地理环境状况的影响

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状况和地面物体。

1. 地形状况

陆地和海洋,以及陆地上广阔的平地和高低起伏的山地及丘陵都可能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产生不同的影响。

局部地区由于地形的热力作用,会改变近地面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而形成前述的地方风,最终影响到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

海陆风会形成的局部区域的环流,抑制了大气污染物向远处的扩散。例如,白天,海岸附近的污染物从高空向海洋扩散出去,可能会随着海风的环流回到内地,

这样去而复返的循

环使该地区的污染物迟迟不能扩散,造成空气污染加重。此外,在日出和日落后,当海风与陆风交替时大气处于相对稳定甚至逆温状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还有,大陆盛行的季风与海陆风交汇,两者相遇处的污染物浓度也较高,如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夜间与陆风相遇。有时,大陆上气温较高的风与气温较低的海风相遇时,会形成锋面逆温。

山谷风也会形成的局部区域的封闭性环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当夜间出现山风时,由于冷空气下沉谷底,而高空容易滞留由山谷中部上升的暖空气,因此时常出现使污染物难以扩散稀释的逆温层。若山谷有大气污染物卷入山谷风形成的环流中,则会长时间滞留在山谷中难以扩散。

如果在山谷内或上风峡谷口建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工厂,则峡谷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并且污染物随峡谷风流动,从而造成峡谷下游地区的污染。

当烟流越过横挡于烟流途径的山坡时,在其迎风面上会发生下沉现象,使附近区域污染物浓度增高而形成污染,如背靠山地的城市和乡村。烟流越过山坡后,又会在背风面产生旋转涡流,使得高空烟流污染物在漩涡作用下重新回到地面,可能使背风面地区遭到较严重点污染。

2. 地面物体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集中的地区。由于人类的活

动和工业生产中大量消耗燃料,使城市成为一大热

源。此外,城市建筑物的材料多为热容量较高的砖

石水泥,白天吸收较多的热量,夜间因建筑群体拥

挤而不宜冷却,成为一巨大的蓄热体。因此,城市与周围郊区的气温比周围郊区气温高,年平均气温一般高于乡村1~1.5℃,冬季可高出6~8℃。由于城市气温高,热气流不断上升,乡村低层冷空气向市区侵入,从而形成封闭的城乡环流。这种现象与夏日海洋中的孤岛上空形成海风环流一样,所以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如图5-18所示。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与盛行风和城乡间的温差有关。夜晚城乡温差比白天大,热岛效应在无风时最为明显,从乡村吹来的风速可达2m/s。虽然热岛效应加强了大气的湍流,有助于污染物在排放源附近的扩散。但是这种热力效应构成的局部大气环流,一方面使得城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会随着乡村风流返回城市;另一方面,城市周围工业区的大气污染物也会被环流卷吸而涌向市区,这样,市区的污染物浓度反而高于工业区,并久久不宜散去。

城市内街道和建筑物的吸热和放热的不均匀性,还会在群体空间形成类似山谷风的小型环流或涡流。这些热力环流使得不同方位街道的扩散能力受到影响,尤其对汽车尾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建筑物与在其之间的东西走向街道,白天屋顶吸热强而街道受热弱,屋顶上方的热空气上升,街道上空的冷空气下降,构成谷风式环流。晚上屋顶冷却速度比街面快,使得街道内的热空气上升而屋顶上空的冷空气下沉,反向形成山风式环流。由于建筑物一般为锐边形状,环流在靠近建筑物处还会生成涡流。当污染物被环流卷吸后就不利于向高空的扩散。

排放源附近的高大密集的建筑物对烟流的扩散有明显影响。

地面上的建筑物除了阻碍了气流运动而使风速减小,有时还

会引起局部环流,这些都不利于烟流的扩散。例如,当烟流

掠过高大建筑物时,建筑物的背面会出现气流下沉现象,并

在接近地面处形成返回气流,从而产生涡流。结果,建筑物背风侧的烟流很容易卷入涡流之中,使靠近建筑物背风侧的污染物浓度增大,明显高于迎风侧,如图5-19所示。如果建筑物高于排放源,这种情况将更加严重。通常,当排放源的高度超过附近建筑物高度2.5倍或5倍以上时,建筑物背面的涡流才不对烟流的扩散产生影响。

三、污染物特征的影响

实际上,大气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除了在湍流及平流输送的主要作用下被稀释外,对于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还存在沉降、化合分解、净化等质量转化和转移作用。虽然这些作用对中、小尺度的扩散为次要因素,但对较大粒子沉降的影响仍须考虑,而对较大区域进行环境评价时净化作用的影响不能忽略。大气及下垫面的净化作用主要有干沉积、湿沉积和放射性衰变等。

干沉积包括颗粒物的重力沉降与下垫面的清除作用。显然,粒子的直径和密度越大,其沉降速度越快,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衰减也越快,但粒子的最大落地浓度靠近排放源。所以,一般在在计算颗粒污染物扩散时应考虑直径大于l0μm 的颗粒物的重力沉降速度。当粒径小于l0μm 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尘埃扩散时,碰到下垫面的地面、水面、植物与建筑物等,会因碰撞、吸附、静电吸引或动物呼吸等作用而被逐渐从烟流中清除出来,也能降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但是,这种清除速度很慢,在计算短时扩散时可不考虑。

湿沉积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云或雾) 与降水(雨或雪) 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放射性衰变是指大气中含有的放射物质可能产生的衰变现象。这些大气的自净化作可能减少某种污染物的浓度,但也可能增加新的污染物。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尚未掌握它们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规律性。若假定有粒子重力沉降时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与无沉降时相同,且地面对粒子全吸收,并假定污染物浓度在湿沉积、放射性衰变和化学反应净化作用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则高架源扩散时的浓度分布可以用下式粗略估算:

C (x , y , z , H )2⎛y =exp - 2σ22πu σy σz y ⎝q ⎫⎪⎪⎭

22⎧⎡⎛⎡⎛u s x ⎫⎤u s x ⎫⎤⎫

⎪⎢ z -H +⎢- z +H -⎪⎥⎪⎥⎪⎪u u ⎛0.693x ⎫⎝⎭⎝⎭⎥⎪⎢⎥⎢exp -+exp exp ⎨⎬ -⎪222σ2σTu ⎢⎥⎢⎥⎝⎭z z ⎪⎪⎢⎥⎢⎥⎪⎣⎦⎣⎦⎪⎩⎭(5-41)

式中 us —粒子群的平均粒子直径在静止介质中的沉降速度,m/s,按式(4-9)计算;

T —污染物浓度的半衰周期,即浓度衰减到原来一半时所需的时间,s 。

第四节 烟囱高度及厂址

一、烟囱高度的设计方法

高架连续点源的典型代表就是孤立的高烟囱。烟囱的作用除了利用热烟气与环境冷空气之间的密度差产生的自生通风力来克服烟气流动阻力向大气排放外,还要把烟气中的污染物散逸到高空之中,通过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使烟囱的周边的环境处于允许的污染程度之下。

1. 烟囱高度对烟气扩散的影响

烟囱高度对扩散稀释污染物以及降低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起着重要作用。由高斯扩散模式(4-23)可见,落地最大浓度与烟囱有效高度的平方成反比。一个高烟囱所造成的地面污染物浓度,总是比相同排放强度的低烟囱所造成的浓度低,如图5-20所示。其中,C(h2) <C(h1) ,即烟囱下风向高烟囱的地面烟气浓度小于低烟囱,只有当离开烟囱相当长的距离

后烟气浓度曲线才逐渐接近。此外,X max (h2) >X max (h1) ,C max (h2) <C max (h1) ,即低烟囱的污染

物最大落地浓度C max 位于离烟囱较近的距离X max 处,而且数值上比高烟囱污染物的最大落地

浓度要大得多。因此,高烟囱的作用不是将高浓度的烟气由近处转移至远处,而是使下风处约10 km范围内的烟气浓度都降低了。

烟囱的设计应合理地确定烟囱高度,做到既减少污

染又不浪费。因为高烟囱虽然非常有利于污染物浓

度的扩散稀释,但烟囱达到一定高度后,再继续增

加高度对污染物落地浓度的降低已无明显作用,而

烟囱的造价也近似地与烟囱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因

此,烟囱高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排放源造成的

地面最大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数值标准下,使得建造投资费用最小。

2. 烟囱高度的设计方法

烟囱高度应满足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目前,烟囱高度的计算一般采用按烟气在有效高度H 处的正态分布扩散模式推导确定的简化公式,主要以地面最大浓度为依据,可以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按污染物的地面最大浓度计算的h 。若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浓度为C 0,当地本底浓度

为C b ,则烟囱排放污染物产生的地面最大允许浓度应满足C max ≤C 0-C b 。如果设计有效高度

为H 的烟囱,当σz /σy =常数(一般取0.5~1.0)时,由式(5-26)求解可得烟囱高度:

h ≥2q σz -∆h πeu (C 0-C b ) σy m (5-42)

(2)按污染物的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计算的h 。 烟囱排放污染物产生的地面绝对最大允许浓度应满足C absm ≤C 0-C b 。当σz /σy =常数(一般取0.5~1.0)时,可得烟囱高度:

h ≥(5-43)

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别在于风速取值不同。式(5-42)中按地面最大浓度计算h 时取多年平均风速u ,而式(5-43)则取用危险风速u cr 计算h ,这是考虑风速变化对地面最大浓

度C max 到的影响,当风速增加时,一方面使C max 减小(见式5-26);另一方面,从烟流抬升

公式(5-36)可见烟流抬升高度Δh 减小,则C max 反而增大。这双重相反影响的结果,定会

在某一风速下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极大值,称为地面绝对最大浓度C absm 。当出现绝对最大浓

度时的风速即为危险风速u cr 。显然,风速取值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

将烟流抬升高度公式代入式(5-26)中,对u 求导,并令dC max /du=0,即可解得危险风速

u cr 。再将u cr 代入式(5-26)中,便可得到式(5-43)。

3. 影响烟囱设计高度的因素

设计烟囱高度首先要考虑所用公式是否适当,能否代表实际的烟流扩散型式,其次是选择合理的计算参数。

(1)计算公式。烟囱高度设计中,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是准确确定烟囱高度的必要条件。除了上述介绍的以外,还有一些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对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且计算结果差别也很大。例如上述两种烟囱高度计算公式,按u=5m/s和u cr =15m/s分

别计算,可达h =0.46h cr ,即按u 计算的烟囱高度还不到按u cr 计算结果的一半。设计时应

结合当地实际状况,考虑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以及地面最大浓度的数值、出现的频率与持续时间,从而选择适合相应条件的计算公式。

(2)气象参数。主要的气象参数有风速和扩散参数。

近地面的风速是影响大气扩散和烟囱高度的重要因素。如

前所述,随着风速的增大,一方面增强了大气对污染物扩

散稀释的能力,直接使地面最大浓度值减小;另一方面减

小了烟流的抬升高度,降低了烟囱有效高度,反而使地面

最大浓度值增大。因此,当烟囱的几何高度一定时,地面

最大浓度将随风速由小增大而出现最大值,如图5-21

所示。

若按危险风速或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要求设计烟囱高度,实际风速下地面浓度均不会超标,但烟囱高、投资大;若按平均风速或地面最大浓度要求来设计,则烟囱较矮,可节省费用,但风速小于平均风速时,地面浓度可能超标。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区,应当考虑一个合理的计算风速。

通常是确定出一个地面浓度不会超标的保证率,以此确定用于烟囱高度设计的计算风速,即这个高度可保证在所确定的保证率内地面浓度不会超标。对有抬升烟源的情况,用图5-21加以说明。若规定地面污染浓度不超过0.9C absm ,由曲线查得,当风速u/ u cr<0.52或u/ u cr>1.92时,C max <0.9 C absm 。如果这两区间风速的累计出现频率为90%,此即为抬

升烟源的风速保证率,则计算风速应为0.52 u cr或1.92 u cr。

扩散参数对烟囱高度的设计影响也很大,选择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与实测σz 、σ数据的统计分析。

(3)烟流出口速度v S

。污染物地面最大浓度随烟囱的高度和出口烟气流速的增加而降低。y

为了保证在烟囱高度处的平均风速u 较大的情况下,不因过分降低烟气抬升高度而造成局部污染浓度过高,一般要求v S /u>1.5。当有几个烟源相距较近时,可采用集合式的单座烟囱

以提高v S 。考虑到设备运行有先后或启停时的v S 不致过低,还可采用多筒集合式烟囱排放。

但在集合温度相差较大的烟囱排烟时,要认真考虑。应当注意的是,如果烟流抬升高度主要取决于热力抬升,则过高的v S 对烟流抬升的作用并不大,反而增大了烟气流动的阻力。

根据烟气流速度即可计算烟囱出口截面的内直径。

(4)烟气的干、湿沉降。为避免出现烟气的干、湿沉降现象,以及烟流受建筑物背风面涡流区影响,从而增加烟囱附近地区的污染浓度,要求烟囱与附近建筑物相距约20倍烟囱高度的距离,其高度不得低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2.5倍。对于排放生产性粉尘的烟囱,其高度从地面算起应当大于15m ,排气口高度应高于主厂房最高点3m 以上,烟流出口速度v S =20~30m/s.

此外,还可以考虑改进烟囱结构。例如,在烟囱出口处安装一个帽沿状的,向外延伸的尺寸不小于烟囱出口直径的水平圆盘;将烟囱出口段设计成文丘里喷管形状以提高烟气的动力抬升高度,但不应过分增大阻力。

(5)烟囱的散热。了提高出口烟气温度,增加进烟气的热力抬升能力,在烟囱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尽量减少烟道与烟囱的散热损失。例如,一座中型火电厂的排烟温度为150℃左右,如果风速为5 m/s,每提高1℃烟气温度,可使抬升高度增加约1.5m 。

总之,烟囱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到较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厂址的选择

厂址选择是一个需要综合性考虑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从大气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厂址应是本底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低,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强,以及所排放的污染物应被输送到对人类居住区域影响小或污染危害轻的地方。这里仅对气象条件和地形状况对厂址选择的影响进行讨论。

1. 本底环境浓度

本底环境浓度是指某地区现有的某些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又称作背景浓度。显然,已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地区不宜再建排放这些污染物的新厂。虽然有些地方本底环境浓度没有超标,但加上拟建厂的排放物后浓度将会超标,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克服,也不宜建厂。因此,厂址应选择本底环境浓度小的地区。

2. 风向和风速

厂址选择应考虑风对附近的生活区、工作区以及农作物区的影响,尤其是风向及其出现的频率与这些区域的关系。如果依据地区的风向频率图,其考虑原则如下:①厂址应设置在居住区等主要污染受体最小频率风向的上侧,排放量大或废气毒性大的企业应尽可能设在最小频率风向的最上侧,使居住区受污染的时间达到最少;②应尽量减少各企业之间发生重叠污染,不宜将各污染源布置在最大频率风向一致的直线上;③污染源应尽可能设置在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损害最小的生长季节的最大频率风向的下游。

此外,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与污染的停留时间和浓度两个因素有关,而风速与浓度成反比,所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风速。如果仅考虑按风向频率布局,只能保证居民区受污染的时间最短,但不能确保该区域受到的污染程度最轻,因此在确定污染源与和被污染区的相对位置时,可定义一个污染系数ε来综合考虑风向频率f 和平均风速u 两个因素:

ε=f /u (4-44)

上式表明,某方位的风速大而风向频率小,该方位的污染系数就小,

则其下风向的大气污染程度就轻。因此,污染源应该设在使污染地

区的污染系数达到最小的方位上风向。表5-5为测定各方位风向频

率和风速后的污染系数计算实例,表中的相对污染系数为某方位污

染系数与各方位污染系数之和的比值,并将各方位的污染系数在图

上连接后,得到图5-22所示的污染系数玫瑰图。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可以判断,如仅考虑风向频率,厂址应设置在东边,但从污染系数的大小来看,厂址就应选择在西北方向。可见,污染系数是选择厂址的重要判断依据。

表5-5风向频率及污染系数实例

但是,污染系数没有考虑风速对烟流抬升的影响,即排放源下风向污染程度最轻的地方并非总是污染系数值为最小。由上述讨论可知,随着风速的增大,一方面使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增强,直接减小地面最大浓度;另一方面使烟流抬升高度减小,反而增大了地面最大浓度,而风速达到危险风速时,地面出现绝对最大浓度。所以,只有当风速超过危险风速后,才出现风速越大,地面浓度越小的现象,见图5-21。对于中、矮烟囱,烟流抬升较弱,危险风速只有1~2 m/s,此时仍可用污染系数来考虑厂址的选择。但对抬升高度很高的发电厂、冶炼厂,危险风速非常高,可能超过10m/s,如果风速小于危险风速,随着风速增大,地面浓度反而增高,因此不能仅利用污染系数估算污染的程度,还要根据烟流特性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对于静风(u<1.0m/s)和微风(u=1~2m/s)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地区,由于大气的扩散能力差,容易引起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增高而造成污染。因此要统计静风频率和静风的持续时间,绘制出静风持续时间频率图进行分析,尽量避免在全年静风频高或静风持续时间长的地方建厂。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区,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风向风速变化很大,应选择适当的测点绘出局部污染系数玫瑰图。

3. 温度层结

近地层大气温度层结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过程影响极大。选择厂址时,可以利用已有的气象资料,按照帕斯奎尔法或其它方法对大气稳定度级别出现的频率进行分类统计,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尤其要收集有关逆温情况的资料,如出现时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的高度、厚度以及强度等,特别要注意逆温与静风或微风同时出现的情况。

离地面200~300m 以内的逆温对大多数低矮烟源影响很大,由于此时地面风速都较小,污染物扩散稀释缓慢,往往在排放源附近造成很高的污染物浓度,因此具有低矮排放源的工厂不宜建在近地层出现逆温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地区。如果排放源的有效高度高于近地逆温层的顶部,污染物难以向下运动,将产生爬升型扩散,对防止污染最为有利。如果高大烟源位于逆温层内,在逆温消解时会产生短时间的熏烟型污染,其它时间一般不会使烟源附近出现高浓度污染,但扩散速度缓慢,污染范围较大,远距离地面浓度偏高。

上部逆温主要对高大烟源扩散的影响较大,即使增加烟囱高度也不能明显降低污染物的地面浓度,但它对低矮烟源的扩散无明显的影响。

厂址选择还要适当考虑其它象条件。如低云和雾较多的地区容易形成更大的污染,而降水较多的地区由于雨水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空气往往较洁净。当降雨与固定的盛行风常常同时出现的地区,厂址选择中应考虑被污染的雨水可能会被风吹向下风方向的问题。

4. 地形

不同的地形,在其上空会产生不同的扩散条件。如果厂址选择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地形位置,可能在小范围内造成污染物的聚积,产生较高的浓度,严重时会引起大气污染。因此,选择厂址时应考虑地形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最基本考虑的因素有:

(1)在低洼地区选择厂址时,应考虑四周山坡上的居民区及农田。当排放源的有效高度不能超过山坡上的农田与居民区的高度时,不宜建厂。对于高山或四周很高的深谷,由于静、微风频率高且持续时间长,以及逆温层经常不易消散,污染物可能持久在深谷内聚积,浓度很高,不宜建厂。

(2)在山坡附近选择厂址时,排放源的有效高度必须能够超过背风坡的湍流区及下坡风的厚度,否则不宜建厂,因为烟流会很快压向背风坡地面,造成高浓度的污染。如果要在背风坡建厂,工厂的排放源应设在远离背风坡湍流区的地方,而一般不宜将居住区设在背风面的污染区。

(3)走向与盛行风向交角为45︒~135︒的较深长的山谷,谷内风速一般较低,经常出现静风与微风现象,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因此排放源的有效高度应高于山谷内静风或微风的高度,否则不宜建厂。在风速有规律变化或日平均风速经常很小的山谷中也不宜建厂。

(4)在海陆风比较稳定的大型水域,如果沿岸与山地毗邻,靠山地区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不宜作为厂址。如果在水域毗邻的陆地建厂时,应该使生活区与厂区的排列与海岸平行,以减少海陆风环流对生活区造成的污染。

由于地形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也非常复杂,选址必须对实地情况作具体分析。如果在地形复杂的地区选址,应当根据地形和专门的气象观测判断可能出现的主要大气污染现象,一般应进行现场扩散实验或风洞模拟实验。这样,才能对当地的大气扩散能力、

建厂条件,以及厂外布置等做出准确的评价,为确定必要的对策或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复习思考题

1. 主要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2. 何谓气温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大气稳定度?

3. 大气的温度层结有几种型式?有哪几种逆温? 辐射逆温是怎么形成和消失的?

4. 推出高斯扩散模式中高架点源扩散的地面浓度浓度分布C (x,y,0,H )表达式。

5. 影响烟流抬升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6. 试分析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主要因素。

7. 试分析烟囱高度对烟气扩散的影响,以及设计烟囱高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五章 大气污染扩散

第一节大气结构与气象

有效地防止大气污染的途径,除了采用除尘及废气净化装置等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即大气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及其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气象因素,此外还与污染物的特征和排放特性,以及排放区的地形地貌状况有关。下面简要介绍大气结构以及气象条件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大气的结构

气象学中的大气是指地球引力作用下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其最外层的界限难以确定。通常把自地面至1200 km 左右范围内的空气层称做大气圈或大气层,而空气总质量的98.2%集中在距离地球表面30 km 以下。超过1200 km 的范围,由于空气极其稀薄,一般视为宇宙空间。

自然状态的大气由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水蒸气和悬浮微粒组成。其中,纯净干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氩气三种主要成分的总和占空气体积的99.97%,它们之间的比例从地面直到90km 高空基本不变,为大气的恒定的组分;二氧化碳由于燃料燃烧和动物的呼吸,陆地的含量比海上多,臭氧主要集中在55~60km 高空,水蒸气含量在4%以下,在极地或沙漠区的体积分数接近于零,这些为大气的可变的组分;而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的灾害排放的煤烟、粉尘、氯化氢、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为大气的不定的组分。

大气的结构是指垂直(即竖直)方向上大气的密度、温度及其组成的分布状况。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如图5-1所示。 1. 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面的一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微尘杂质。受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的影响,对流层中空气的湍流运动和垂直方向混合比较强烈,主要的天气现象云雨风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有可能形成污

染物易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也可能生成对环境产生有危害的逆温气象条件。因此,该层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和转化影响最大。

大气对流层的厚度不恒定,随地球纬度增高而降低,且与季节的变化有关,赤道附近约为15km, 中纬度地区约为10~12 km,两极地区约为8km

;同一地区,夏季比冬季厚。一

般情况下,对流层中的气温沿垂直高度自下而上递减,约每升高100m 平均降低0.65℃。

从地面向上至1~1.5 km高度范围内的对流层称为大气边界层,该层空气流动受地表影响最大。由于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作用的的影响,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又称为摩擦层。地表面冷热的变化使气温在昼夜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可相差十几乃至几十度。由于从地面到lOOm 左右的近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热量和动量的交换甚微,所以上下气温之差可达1~2℃。大气边界层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最大,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稀释转化也主要在这一层进行。

边界层以上的气流受地面摩擦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称为自由大气。 2. 平流层

平流层是指从对流层顶到离地高度约55 km 范围的大气层,该层和对流层包含了大气质量的99.9 %。平流层内空气稀薄,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平流层的温度分布是:从对流层顶到离地约22km 的高度范围为同温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约为-55℃。从22km 继续向上进入臭氧带,在这里太阳的紫外辐射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到达层顶时气温升高到-3℃左右。平流层内气温下低上高的分布规律,使得该层空气的竖直对流混合微弱,大气基本处于平流运动。因此,该层大气的透明度较好,气流稳定,很少出现云雨及风暴等天气现象。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是80~100km 处的氧分子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光解为氧原子,再与其它氧分子化合成臭氧而形成的,其化合作用主要在30~60km 处。从对流层顶向上,臭氧浓度逐渐增大,在22~25km 处达最大值,往后逐渐减小,到平流层顶臭氧含量极其微小。因为40km 以上,在光化作用下,由氧化合为臭氧和由臭氧光解成氧的过程几乎保持平衡状态。在某种环流作用下,臭氧被送到很少光解的高度以下积聚,集中在15~35km 高度之间。通常将22~25km 处称为臭氧层。

3. 中间层

中间层是指从平流层顶到高度80km 左右范围内的大气层,其空气质量仅占大气质量的10-3。该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层顶的温度可降到-93℃左右。因此,空气的对流运动强烈,垂直方向混合明显。 4. 暖层

暖层为中层顶延伸到800km 高空的大气层,该层的空气质量只有大气质量的10-5。暖层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其气温随高度上升而迅速增高,暖层顶部温度可高达500~2000K ,且昼夜温度变化很大。暖层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因此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故又称为电离层。

二、气象要素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空气污染危害事件,都是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发生的。为了掌握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以便采取

有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的形成,必须了解气象条件对大气扩散的影响,以及局部气象因素与地形地貌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气象学中,气象要素是指用于描述的物理状态与现象的物理量,包括气压、气温、气湿、云、风、能见度以及太阳辐射等。这些要素都能从观测直接获得,并随着时间经常变化,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不同的气象要素组合呈现不同的气象特征,因此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风和大气不规则的湍流运动是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特征,而气温的垂直分布又制约着风场与湍流结构。下面介绍主要的气象要素:

1. 气压

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强,即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力。气压的单位为Pa ,气象学中常用毫巴(mbar)或百帕(hPa )表示。定义温度为273K 时,位于纬度45o 平均海平面上的气压值为1013.25hPa ,称为标准大气压。对于任一地区,气压的变化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在静止状态下,可以用下式表示:

dp =-ρgdZ (5-1)

式中 p—气压,Pa ;

Z —大气的竖直高度,m ;

ρ—大气密度,kg/m3。

2. 气温

气温是指离地面1.5 m 高处的百叶箱内测量到的大气温度。气温的单位一般为℃,理论计算中则用绝对温度K 表示。

3. 气湿

气湿即为大气的湿度,用以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气象学中常用绝对湿度、水蒸气分压、露点、相对湿度和比湿等量来表示。

绝对湿度就是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单位为g/m3,其数值为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表明了湿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水蒸气分压是指湿空气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力,它随空气的湿度增加而增大。当空气温度不变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分压力称为饱和水蒸气压,此时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温度即称为露点。饱和水蒸气压随温度降低而下降,若降低饱和空气的温度,则空气中的一部分水蒸气将凝结下来,即结露。相对湿度是湿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与同温下最大可能含有的水蒸气含量的比值,也即实际的水蒸气分压与饱和水蒸气压之比,表明了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及其潮湿程度。相对湿度愈小,空气愈干燥,反之则表示空气潮湿。比湿是指单位质量干空气含有的水蒸气质量,单位是g/kg。 4. 云

云是指漂浮在大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构成的汇集物质。云吸收或反射太阳的辐射,反映了气象要素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状况,其形成、数量、分布及演变也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趋势,可用云量和云高来描述。

云遮蔽天空的份额称为云量。我国规定将视野内的天空分为10等分,云遮蔽的成数即为云量。例如:云密布的阴天时的云量为10;云遮蔽天空3成时云量为3;当碧空无云的晴天时,云量则为0。而国外是把天空分为8等分来,仍按云遮蔽的成数来计算云量。

云底距地面的高度称为云高。按云高的不同范围分为:云底高度在2500m 以下称为低云;云底高度在2500~5000m 之间称为中云;而云底高度大于5000m 之上称为高云。 5. 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从水平方向中能够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 或km 。能见度的大小反映了大气混浊或透明的程度,一般分为十个级别,0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小,50m 以下,9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大,大于50km 。 6. 风

风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风的运动规律可用风向和风速描述。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常可用16个或8个方位表示,如西北风指风从西北方来。此外也可用角度表示,以北风为0o ,8个方位中相邻两方位的夹角为45o ,正北与风向的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夹角称为风向角,如东南风的风向角为135。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水平运动的距离。气象预报的风向和风速指的是距地面10m 高处在一定时间内观测到的平均风速。

在自由大气中,风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风的运动处于水平的匀速运动。但在大气边界层中,空气运动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使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在离地面几米以上的大气层中,平均风速与高度之间关系一般可以利用迪肯(Deacon)的幂定律描述:

u u 1(z /z 1)

n

o

(5-2)

式中 u及u 1—在高度Z 及已知高度Z 1处的平均风速,m/s;

n —与大气稳定度有关的指数。在中性层结条件下,且地形开阔平坦只有少量地表覆盖物时,

n =1/7。

空气的大规模运动形成风。地球两极和赤道之间大气的温差,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温差以及陆地上局部地貌不同之间的温差,从而对空气产生的热力作用,形成各种类型风,如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峡谷风等。

当气压基本不变时,日出后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由底部气层开始的热涡流上升运动逐渐增强,使大气上下混合强度增大,因此下层风速渐大,一般在午后达到最大值;而夜间在地面的冷却作用下,湍流活动减弱直至停止,使下层风速减小,乃至静止。反之,高层大气的白天风速最小,夜间风速最大。

海陆风出现在沿海地区,是由于海陆接壤区域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天为周期而变化的大气局部环流。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于海水,因此地表温度的升降变化比海水快。白天,阳光照射下的陆地温升比海洋快,近地层陆地上空的气温高于海面上空,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因此产生水平气压梯度,低层气压低于海上,于是下层空气从海面上流向陆地,称为海风;而陆地高层空间的气压高于海上,气流由陆地流向海

洋,从而在这一区域形成空气的闭合环流。夜间,陆地温降又比海洋快,近地气层的气温低于海面上的气温,形成了高于海面上的气压,于是下层空气从陆地流向海上,称为陆风,并与高空的逆向气流形成闭合环流。海陆风的流动示意图如图5-2所示。 海陆风的影响区域有限。海风高约1000m ,一般深入到陆地20~40km 处,最大风力为5~6级;陆风高约

100~300m ,延伸到海上8~lOkm 处,风力不过3级。在内陆的江河湖泊岸边,也会出现类似的环流,但强度和活动范围均较小。

季风也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年四季为周期而变化的大气环流,但影响的范围比海陆风大得多。夏季,大陆上空的气温高于海洋上空,形成低层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而高层大气相反流动,于是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类似于白天海风环流的循环。冬季,大陆上空的气温低于海洋上空,形成低层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高层大气由海洋流向大陆的冬季的季风环流,类似于夜间陆风环流的循环。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和印度洋西侧,夏季大陆盛行东南风,西南地区吹西南风;冬季大陆盛行西北风,西南地区吹东北风。

山谷风是山区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另外一种局地风,也是以一天为周期循环变化。白天,山坡吸受较强的太阳辐射,气温增高,因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形成空气从谷底沿山坡向上流动,称为谷风;同时在高空产生由山坡指向山谷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产生谷底

上空的下降气流,形成空气的热力循环。夜间,山坡的冷却速度快,气温比同高度的谷底上空低,空气密度大,使得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流动,形成山风,同时构成与白天反向的热力环流。山谷风的流动示意图如图5-3所示。

峡谷风是由于气流从开阔地区进入流动截面积缩小的狭窄峡谷口时,因气流加速而形成的顺峡谷流动的强风。

三、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1. 气温直减率

实际大气的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变化率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可用参数γ表示:

γ=-

⎛∂T ⎫

⎝∂Z ⎭(5-3)

式中,负号表示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2. 大气的温度层结

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分布规律称为温度层结,

因此坐标图上气温变化曲线也称为温度层结

曲线。温度层结反映了沿高度的大气状况是否稳定,其直接影响空气的运动,以及污染物质的扩散过程和浓度分布。

图5-4所示为温度层结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

(1)递减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降低,即γ>O ,如曲线1所示。递减层结属于正常分布,一般出现在晴朗的白天,风力较小的天气。地面由于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使近地空气也得以加热,形成气温沿高度逐渐递减。此时上升空气团的降温速度比周围气温慢,空气团处于加速上升运动,大气为不稳定状态。

(2)等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不变,即γ=O ,如曲线2所示。等温层结多出现于阴天、多云或大风时,由于太阳的辐射被云层吸收和反射,地面吸热减少,此外晚上云层又向地面辐射热量,大风使得空气上下混合强烈,这些因素导致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变化不明显。此时上升空气团的降温速度比周围气温快,上升运动将减速并转而返回,大气趋于稳定状态。

(3)逆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升高,即γ

辐射逆温为大陆上常年可见的逆温类型,是由于地面的快速冷却而形成,通常出现于晴朗无云或少云、风速不大的夜间。夜晚地面向大气辐射白天吸收的热量而逐渐冷却,近地面的气温随之降低。离地愈近,气温冷却愈快,离地愈远的空气受地面影响愈弱,降温愈慢,形成自地面开始的辐射逆温。辐射逆温随着地面的冷却逐渐向上扩展,到日出前逆温充分发展。日出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逐渐升温,逆温层又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到上午九点钟左右,逆温全部消失。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如图5-5所示。辐射逆温层的厚度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高纬度地区甚至厚达2~3km 。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且消失较慢。夏季夜短,则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此外,地形、云层、风等因素也会影响辐射逆温的形成及强度。

下沉逆温是因高压区内某一层空气发生下沉运动

时,导致下层空气被压缩升温而形成;湍流逆温发生在绝热状态下的大气湍流运动时;平流逆温是暖空气水平流至冷地表地区上空所形成;锋面逆温为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时,由于暖空气密度小,爬到冷空气上面所致。这些类型的逆温一般不从地面开始,出现在离地面数十米至数千米的高空,也称为上层逆温。实际上,大气中出现逆温可能是由几种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

出现逆温时,好像一个盖子阻碍它下面的污染物质扩散,对大气污染扩散影响极大,因此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发生在具有逆温层与静风的气象条件下。

3. 干绝热直减率

考察一团在大气中做垂直运动的干空气,如果干空气在运动中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则称为绝热过程。当干气团垂直运动在递减层结时,气团的温度变化与气压变化相反。

若气

团的压力沿高度发生显著变化,则气温变化引起的气团内能变化与气压变化导致的气团做功相当,此时可忽略气团与周围大气的热交换,视为绝热过程。干气团绝热上升时,因周围气压减小而膨胀,消耗大部分内能对周围大气做膨胀功,则气团温度显著降低。干气团绝热下降时,因周围气压增大被压缩,外界的压缩功大部分转化为气团的内能增量,气团温度明显上升。

干气团在绝热垂直运动过程中,升降单位距离(通常取l00m) 的温度变化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的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γd ,即:

γd =-

⎛∂T ⎫

⎝∂Z ⎭(5-4)

干气团在垂直升降过程中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

q =∆u +w (5-5)

气团可视为理想气体,并设气团的压力与周围大气的气压随时保持平衡,在绝热过程中有dq= 0,则式(5-5)可改写为:

dq =c v dT +vdp =0

(5-6)

气团的物理状态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描述,即:

pv =RT (5-7)

pdv +vdp =RdT (5-8)

由式(4-6)、及式(4-8)可得:

vdp =c p dT

(5-9)

式中 cp —干空气比定压热容,c p =c v +R =1004 J/(kg·K) 。

将式(5-1)带入式(5-9),并近似地视气团的密度ρ与比体积v 互为倒数,得:

γd =-

dT dZ

=

g c p

≈1K /100m

(5-10)

上式可见,在干绝热过程中,气团每上升或下降100 m,温度约降低或升高1K ,即γd 为固定值,而气温直减率γ则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大气的稳定度 1. 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中的某一气团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程度。一团空气受到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当运动到某—位置时消除外力,此后气团的运动可能出现三种情况:①气团仍然继续加速向前运动,这时的大气称为不稳定大气;②气团不加速也不减速

而作匀速运动,或趋向停留在外力去除时所处的位置,这时的大气称为中性大气;③气团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先高度的趋势,这时的大气称为稳定大气。

设某一气团在外力作用下上升了一段距离dz ,在新位置的状态参数为p i 、ρi 及T i ,它周围大气的状态参数为p 、ρ及T 。消除外力后,单位体积气团受到重力ρi g 和浮升力ρg 的共同作用,产生垂直方向的升力(ρ-ρi )g ,其加速度为:

a =

ρ-ρi

ρi

g

(5-11)

假定移动过程中气团的压力与周围大气的气压随时保持平衡,即p i =p ,则由状态方程可得ρi T i =ρT ,代入上式则得

a =

T i -T T

g

(5-12)

上式可见,在新位置上,T i >T ,则a >0,即气团的温度大于周围大气温度时,气团仍然加速,表明大气是不稳定的;若T i <T ,则a <0,气团减速,表明大气稳定。因为气团的温度难以确定,实际上很难用上式判别大气稳定度。

假定在初始位置时,气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等,均为T 0,其绝热上升dz 距离后,气团温度为T i =T 0-γd dz ,周围气温为T =T 0-γdz ,式(5-12) 则变为:

a =g

γ-γd

T

dz

(5-13)

由式(5-13)可分析大气的稳定性,在γ>0的区域,当γ>γd 时,a >0, 气团加速,大气为不稳定;当γ=γd 时,a =0,大气为中性;当γ<γd 时,a <0, 气团减速,大气为弱稳定,而出现等温层结与逆温层结时,即γ≤0,则大气处于强稳定状态,图5-6为大气稳定度分析图。分析可见,干绝热直减率γd =1K/lOOm可作为大气稳定性的判据,可用当地实际气层的γ与其比较,以此判断大气的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有很大影响。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扩散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2. 大气稳定度的分类

大气稳定度与天气现象、时空尺度及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其级别的准确划分非常困难。目前国内外对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已多达10余种,应用较广泛的有帕斯奎尔(Pasquill )法和特纳尔(Turner)法。帕斯奎尔法用地面风速(距离地面高度10m) 、白天的太阳辐射状况(分为强、中、弱、阴天等)或夜间云量的大小将稳定度分为A ~F 六个级别,如表5-1所示。

表5-1 大气稳定度等级

帕斯奎尔法虽然可以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简单易行,应用方便,但这种方法没有确切地描述太阳的辐射强度,云量的确定也不准确,较为粗略,为此特纳尔作了改进与补充。

特纳尔方法首先根据某地、某时及太阳倾角的太阳高度θh 和云量(全天空为10分制) ,确定太阳辐射等级,再由太阳的辐射等级和距地面高度10m 的平均风速确定大气稳定度的级别。我国采用特纳尔方法,太阳高度角θh 可按下式计算:

θh =arcsin ⎡⎣sin ϕsin δ+cos ϕcos δcos (15t +λ-300)⎤⎦(5-14) 式中 ϕ、λ—分别为当地地理纬度、经度,(︒);

t —观测时的北京时间,h ;

δ—太阳倾角(赤纬),(︒),其概略值查阅表5-2。

表5-2 太阳倾角(赤纬)概略值 δ/

(︒)

我国提出的太阳辐射等级见表5-3,表中总云量和低云量由地方气象观测资料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见表5-4,表中地面平均风速指离地面10m 高度处10min 的平均风速。

表5-3 太阳辐射等级(中国)

表5-4 大气稳定度等级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一、湍流与湍流扩散理论 1. 湍流

低层大气中的风向是不断地变化,上下左右出现摆动;同时,风速也是时强时弱,形成迅速的阵风起伏。风的这种强度与方向随时间不规则的变化形成的空气运动称为大气湍流。湍流运动是由无数结构紧密的流体微团——湍涡组成,其特征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都具有随机性,但它们的统计平均值仍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大气湍流的流动特征尺度一般取离地面的高度,比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要大得多,湍涡的大小及其发展基本不受空间的限制,因此在较小的平均风速下就能有很高的雷诺数,从而达到湍流状态。所以近地层的大气始终处于湍流状态,尤其在大气边界层内,气流受下垫面影响,湍流运动更为剧烈。大气湍流造成流场各部分强烈混合,能使局部的污染气体或微粒迅速扩散。烟团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下,由湍涡不断把烟气推向周围空气中,同时又将周围的空气卷入烟团,从而形成烟气的快速扩散稀释过程。

烟气在大气中的扩散特征取决于是否存在湍流以及湍涡的尺度(直径) ,如图5-7所示。图5-7(a )为无湍流时,烟团仅仅依靠分子扩散使烟团长大,烟团的扩散速率非常缓慢,其扩散速率比湍流扩散小5~6个数量级;图5-7(b )为烟团在远小于其尺度的湍涡中扩散,由于烟团边缘受到小湍涡的扰动,逐渐

与周边空气混合而缓慢膨胀,浓度逐渐降低,烟流几乎呈直线向下风运动;图5-7(c )为烟团在与其尺度接近的湍涡中扩散,在湍涡的切入卷出作用下烟团被迅速撕裂,大幅度变形,横截面快速膨胀,因而扩散较快,烟流呈小摆幅曲线向下风运动;图5-7(d )为烟团在远大于其尺度的湍涡中扩散,烟团受大湍涡的卷吸扰动影响较弱,其本身膨胀有限,烟团在大湍涡的夹带下作较大摆幅的蛇形曲线运动。实际上烟云的扩散过程通常不是仅由上述单一情况所完成,因为大气中同时并存的湍涡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度。

根据湍流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大气湍流可分为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两种形式。机械湍流是因地面的摩擦力使风在垂直方向产生速度梯度,或者由于地面障碍物(如山丘、树木与建筑物等) 导致风向与风速的突然改变而造成的。热力湍流主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匀,或因大气温度层结不稳定,在垂直方向产生温度梯度而造成的。一般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总是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的共同作用,其发展、结构特征及强弱决定于风速的大小、地面障碍物形成的粗糙度和低层大气的温度层结状况。

2. 湍流扩散与正态分布的基本理论

气体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一面随大气整体飘移,同时由于湍流混合,使污染物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稀释,其扩散程度取决于大气湍流的强度。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程度在于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其持续时间,大气扩散理论就是用数理方法来模拟各种大气污染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扩散稀释过程,用数学模型计算和预报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研究物质在大气湍流场中的扩散理论主要有三种:梯度输送理论、相似理论和统计理论。针对不同的原理和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扩散数学模型。由于数学模型建立时作了一些假设,以及考虑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对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影响而引入的经验系数,目前的各种数学模式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应用较多的是采用湍流统计理论体系的高斯扩散模式。

图5-8所示为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污染物在湍流大气中的扩散模型。假定从原点释放出一个粒子在稳定均匀的湍流大气中飘移扩散,平均风向与x 轴同向。湍流统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湍流脉动作用,粒子在各方向(如图中y 方向)的脉动速度随时间而变化,因而粒子的运动轨迹也随之变化。若平均时间间隔足够长,则速度脉动值的代数和为零。如果从原点释放出许多粒子,经过一段时间T 之后,这些粒子的浓度趋于一个稳定的统计分布。湍流扩散理论(K 理论)和统计理论的分析均表明,粒子浓度沿y 轴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f(y)的一般形式为:

⎡-(y -μ)

⎢2

2σ⎢⎣2

f (y ) =

⎥⎥⎦(-∞

σ>0)

(5-15)

式中σ为标准偏差,是曲线任一侧拐点位置的尺度;μ为任何实数。

图5-8中的f(y)曲线即为μ=0时的高斯分布密度曲线。它有两个性质,一是曲线关于y =μ的轴对称;二是当y =μ时,有最大值f (

μ)=1/

,即:这些粒子在y =μ轴上

的浓度最高。如果μ值固定而改变σ值,曲线形状将变尖或变得平缓;如果σ值固定而改变μ

值,f(y)的图形沿0y 轴平移。不论曲线形状如何变化,曲线下的面积恒等于1。分析可见,标准偏差σ的变化影响扩散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增加σ值将使浓度分布函数趋于平缓并伸展扩大,这意味提高了污染物在y 方向的扩散速度。

高斯在大量的实测资料基础上,应用湍流统计理论得出了污染物在大气中的高斯扩散模式。虽然污染物浓度在实际大气扩散中不能严格符合正态分布的前提条件,但大量小尺度扩散试验证明,正态分布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近似。

二、高斯扩散模式 (一)连续点源的扩散

连续点源一般指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烟囱、放散管、通风口等。排放口安置在地面的称为地面点源,处于高空位置的称为高架点源。

1. 大空间点源扩散

高斯扩散公式的建立有如下假设:①风的平均流场稳定,风速均匀,风向平直;②污染物的浓度在y 、z

轴方向符

合正态分布;③污染物在输送扩散中质量守恒;④污染源的源强均匀、连续。

图5-9所示为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示意图。有效源位于坐标原点o 处,平均风向与x 轴平行,并与x 轴正向同向。假设点源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自由空间扩散,不考虑下垫面的存在。大气中的扩散是具有y 与z 两个坐标方向的二维正态分布,当两坐标方向的随机变量独立时,分布密度为每个坐标方向的一维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乘积。由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②,参照正态分布函数的基本形式式(5-15),取μ=0,则在点源下风向任一点的浓度分布函数为:

2⎡1⎛y 2

z

C (x , y , z )=A (x ) exp ⎢- 2+2

⎢2⎝σy σz ⎣

3

⎫⎤

⎥⎪⎪

⎥(5-16) ⎭⎦

式中 C—空间点(x ,y ,z )的污染物的浓度,mg/m; A (x )—待定函数;

σy 、σz —分别为水平、垂直方向的标准差,即y 、x 方向的扩散参数,m 。 由守恒和连续假设条件③和④,在任一垂直于x 轴的烟流截面上有:

q =

⎰⎰

-∞

+∞+∞-∞

uCdydz

(5-17)

式中 q—源强,即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μg/s; u —平均风速,m/s。

将式(5-16)代入式(5-17), 由风速稳定假设条件①,A 与y 、z

无关,考虑到

+∞-∞

e x p (-t

2

/2) d t =

q

A (x ):

A (x )=

2πu σy σz

(5-18)

将式(5-18)代入式(5-16),得大空间连续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

2⎡1⎛y 2

z

C (x , y , z )=exp ⎢- 2+2

2πu σy σz 2 ⎢⎝σy σz ⎣

q

⎫⎤

⎥⎪⎪⎭⎥⎦(5-19)

式中,扩散系数σy 、σz 与大气稳定度和水平距离x 有关,并随x 的增大而增加。当y =0,z =0时,A (x )=C (x ,0,0),即A (x )为x 轴上的浓度,也是垂直于x 轴截面上污染物的最大浓度点C max 。当x →∞,σy 及σz →∞,则C →0,表明污染物以在大气中得以完全扩散。

2.高架点源扩散

在点源的实际扩散中,污染物可能受到地面障碍物的阻挡,因此应当考虑地面对扩散的影响。处理的方法是,或者假定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的质量不变,到达地面时不发生沉降或化学反

应而全部反射;或者污染物在没有反射而被全部吸收,实际情况应在这两者之间。

(1)高架点源扩散模式。点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o 作为坐标原点,有效源位于z 轴上某点, z=H 。高架有效源的高度由两部分组成,即H =h +Δh ,其中h 为排放口的有效高度,Δh 是热烟流的浮升力和烟气以一定速度竖直离开排放口的冲力使烟流抬升的一个附加高度,如图5-10所示。

当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全部反射时,可以按照全反射原理,用“像源法”来求解空间某点k 的浓度。图5-10中k 点的浓度显然比大空间点源扩散公式(5-19)计算值大,它是位于(0,0,H) 的实源在k 点扩散的浓度和反射回来的浓

度的叠加。反射浓度可视为由一与实源对称的位于(0,0,-H) 的像源(假想源)扩散到k 点的浓度。由图可见,k 点在以实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则实源在k 点扩散的浓度为式(5-19)的坐标沿z 轴向下平移距离H :

2⎧(z -H ⎪1⎡y

C s =exp ⎨-⎢2+2

2πu σy σz 2σσy z ⎢⎪⎣⎩

q

)

2

⎤⎫⎪

⎥⎬⎥⎪(5-20) ⎦⎭

k 点在以像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 ,则像源在k 点扩散的浓度为式(5-19)的坐标沿z 轴向上平移距离H :

2⎧(z +H ⎪1⎡y

C x =exp ⎨-⎢2+2

2πu σy σz 2σσy z ⎢⎪⎣⎩

q

)

2

⎤⎫⎪

⎥⎬⎥⎪(5-21) ⎦⎭

由此,实源C s 与像源C x 之和即为k 点的实际污染物浓度:

C (x , y , z , H

)

⎛-y 2

=exp

2σ2

2πy σz

y ⎝

q

⎡-(z -H ⎫⎧⎪

exp ⎢⎪2⎪⎨2σz

⎢⎭⎪⎣⎩

)

2

⎤⎡-(z +H

⎥+exp ⎢2

2σz

⎥⎢⎦⎣

)

2

⎤⎫⎪

⎥⎬⎥⎦⎪⎭(5-22)

若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完全吸收,则C x =0,污染物浓度C (x ,y ,z ,H )=C s ,即式(5-20)。

(2)地面全部反射时的地面浓度。实际中,高架点源扩散问题中最关心的是地面浓度的分布状况,尤其是地面最大浓度值和它离源头的距离。在式(5-22)中,令z =0,可得高架点源的地面浓度公式:

22⎧H ⎪1⎡y

C (x , y , 0, H ) =exp ⎨-⎢2+2

πu σy σz 2⎣σz ⎢σy ⎪⎩

q

⎤⎫⎪

⎥⎬⎥⎪⎦⎭(5-23)

上式中进一步令y =0则可得到沿x 轴线上的浓度分布: ⎛H 2⎫

C (x , 0, 0, H ) =exp -2⎪

πu σy σz 2σz ⎭(5-24)

q

地面浓度分布如图图5-11所示。y 方向的浓度以x 轴为对称轴按正态分布;沿x 轴线上,在污染物排放源附近地面浓度接近于零,然后顺风向不断增大,在离源一定距离时的某处,地面轴线上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逐渐减小。

地面最大浓度值C max 及其离源的距离x max 可以由式(5-24)求导并取极值得到。令∂C /∂x =0,由于σy 、σz 均为x 的未知函数,最简单的情况可假定σy /σz =常数,则当

σz |x =x

max

=H /2q

5-25) 时,得地面浓度最大值

C m ax =

πeuH

2

=

σz σy

(5-26)

由式(5-25)可以看出,有效源H 越高, xmax 处的σz 值越大,而σz ∝x max ,则C max 出现的位置离污染源的距离越远。式(5-26)表明,地面上最大浓度C max 与有效源高度的平方及平均风速成反比,增加H 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物在地面某一局部区域的聚积。

式(5-25)和式(5-26)是在估算大气污染时经常选用的计算公式。由于它们是在 σ

y

/σz =常数的假定下得到的,应用于小尺度湍流扩散更合适。除了极稳定或极不稳定的大气

条件,通常可设σy /σz =2估算最大地面浓度,其估算值与孤立高架点源(如电厂烟囱) 附近的环境监测数据比较一致。通过理论或经验的方法可得σz =f (x )的具体表达式,代入(5-25)可求出最大浓度点离源的距离x max ,具体可查阅我国GB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3. 地面点源扩散

对于地面点源,则有效源高度H =0。当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全部反射时,可令式(5-22)中H =0,即得出地面连续点源的高斯扩散公式:

2⎡1⎛y 2

z

C (x , y , z , 0)=exp ⎢- 2+2

πu σy σz 2 ⎢⎝σy σz ⎣

q

⎫⎤

⎥⎪⎪⎭⎥⎦(5-27)

其浓度是大空间连续点源扩散式(5-19)或地面无反射高架点源扩散式(5-20)在H =0时的两倍,说明烟流的下半部分完全对称反射到上部分,使得浓度加倍。若取y 与z 等于零,则可得到沿x 轴线上的浓度分布:

C (x , 0, 0, 0)=

q

πu σy σz

(5-28)

如果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完全吸收,其浓度即为地面无反射高架点源扩散式(5-20)在H =0时的浓度,也即大空间连续点源扩散式(5-19)。

高斯扩散模式的一般适用条件是:①地面开阔平坦,性质均匀,下垫面以上大气湍流稳定;②扩散处于同一大气温度层结中,扩散范围小于10km ;③扩散物质随空气一起运动,在扩散输送过程中不产生化学反应,地面也不吸收污染物而全反射;

④平均风向和风速平直

稳定,且u >1~2m/s。

高斯扩散模式适应大气湍流的性质,物理概念明确,估算污染浓度的结果基本上能与实验资料相吻合,且只需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即可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因此使用最为普遍。

(二)连续线源的扩散

当污染物沿一水平方向连续排放时,可将其视为一线源,如汽车行驶在平坦开阔的公路上。线源在横风向排放的污染物浓度相等,这样,可将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对变量y 积分,即可获得线源的高斯扩散模式。但由于线源排放路径相对固定,具有方向性,若取平均风向为x 轴,则线源与平均风向未必同向。所以线源的情况较复杂,应当考虑线源与风向夹角以及线源的长度等问题。

如果风向和线源的夹角β>45︒,无限长连续线源下风向地面浓度分布为:

C (x , 0, H ) =

⎛H 2⎫

-2⎪

2σz ⎭(5-29) ⎝

当β<45︒时,以上模式不能应用。如果风向和线源的夹角垂直,即β=90︒,可得:

C (x , 0, H ) =

⎛H 2⎫

-2⎪⎝2σz ⎭(5-30) 对于有限长的线源,线源末端引起的“边缘效应”将对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很大影响。随着污染物接受点距线源的距离增加,“边源效应”将在横风向距离的更远处起作用。因此在估算有限长污染源形成的浓度分布时,“边源效应”不能忽视。对于横风向的有限长线源,应以污染物接受点的平均风向为x 轴。若线源的范围是从y 1到y 2,且y 1<y 2,则有限长线源地面浓度分布为:

C (x , 0, H ) =

⎛H 2⎫s 2 -2⎪⎰s

⎝2σz ⎭1

⎛s ⎫

-⎪ds ⎝2⎭(5-31) 1

2

式中,s 1=y 1/σy ,s 2=y 2/σy ,积分值可从正态概率表中查出。

(三)连续面源的扩散

当众多的污染源在一地区内排放时,如城市中家庭炉灶的排放,可将它们作为面源来处理。因为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很小但数量很大,若依点源来处理,将是非常繁杂的计算工作。

常用的面源扩散模式为虚拟点源法,即将城市按污染源的分布和高低不同划分为若干个正方形,每一正方形视为一个面源单元,边长一般在0.5~10km 之间选取。

这种方法假设:①有一距离为x 0的虚拟点源位于面源单元形心的上风处,如图5-12所示,它在面源单元中心线处产生的烟流宽度为2y 0=4.3σy0,等于面源单元宽度B ;②面源单元向下风向扩散的浓度可用虚拟点源在下风向造成的同样的浓度所代替。

根据污染物在面源范

围内的分布状况,可分为以下两种虚拟点源扩散模式:

第一种扩散模式假定污染物排放量集中在各面源单元的形心上。由假设①可得: σ

y 0

=B /4.3

(5-32)

σ

y 0

由确定的大气稳定度级别和上式求出的,应用P -G 曲线图(见下节)可查取x o 。

再由(x0+x) 分布查出σy 和σz ,则面源下风向任一处的地面浓度由下式确定:

⎛H 2⎫

C =exp -2⎪

πu σy σz 2σz ⎭(5-33) ⎝

q

上式即为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5-24),式中H 取面源的平均高度,m 。

如果排放源相对较高,而且高度相差较大,也可假定z 方向上有一虚拟点源,由源的最初垂直分布的标准差确定

σz

,再由

σz

求出

x z 0

,由

x z 0+x

求出σz ,由(x0+x) 求出σy ,

最后代入式(5-33)求出地面浓度。

第二种扩散模式假定污染物浓度均匀分布在面源的y 方向,且扩散后的污染物全都均匀分布在长为π(x0+x) /8的弧上,如图5-12所示。因此,利用式(5-32)求σy 后,由稳定度级别应用P -G 曲线图查出x 0,再由(x0+x) 查出σz ,则面源下风向任一点的地面浓度由下式确定:

C =

⎛H 2⎫

-2⎪

2σz ⎭(5-34) ⎝

三、扩散参数及烟流抬升高度的确定

高斯扩散公式的应用效果依赖于公式中的各个参数的准确程度,尤其是扩散参数σy 、σz 及烟流抬升高度Δh 的估算。其中,平均风速u 取多年观测的常规气象数据;源强q 可以计算或测定,而σy 、σz 及Δh 与气象条件和地面状况密切相关。

1. 扩散参数σy 、σz 的估算

扩散参数σy 、σz 是表示扩散范围及速率大小的特征量,也即正态分布函数的标准差。为了能较符合实际地确定这些扩散参数,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把浓度场和气象条件结合起来,提出了各种符合实验条件的扩散参数估计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由是帕斯奎尔(Pasquill) 和吉福特(Gifford)提出的扩散参数估算方法,也称为P -G 扩散曲线,如图5-13和图5-14所示。由图可见,只要利用当地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由表5-1查取帕斯奎尔大气稳定度等级,即可确定扩散参数。扩散参数σ具有如下规律:①σ随着离源距离增加而增大;②不稳定大气状态时的σ值大于稳定大气状态,因此大气湍流运动愈强,σ值愈大;③以上两种条件相同时,粗糙地面上的σ值大于平坦地面。

由于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便能确定帕斯奎尔大气稳定度,因此P -G 扩散曲线简便实用。但是,P -G 扩散曲线是利用观测资料统计结合理论分析得到的,其应用具有一定的经验性

和局限性。σy 是利用风向脉动资料和有限的扩散观测资料作出的推测估计,σz 是在近距离应用了地面源在中性层结时的竖直扩散理论结果,也参照一些扩散试验资料后的推算,而稳定和强不稳定两种情况的数据纯系推测结果。一般,P -G 扩散曲线较适用于近地源的小尺度扩散和开阔平坦的地形。实践表明,σy 的近似估计与实际状况比较符合,但要对地面粗糙度和取样时间进行修正;σz 的估计值与温度层结的关系很大,适用于近地源的lkm 以内的扩散。因此,大气扩散参数的准确定量描述仍是深入研究的课题。

估算地面最大浓度值C max 及其离源的距离x max 时,可先按式(5-25)计算出σz ,并图5-14查取对应的x 值,此值即为当时大气稳定度下的x max 。然后从图5-13查取与x max 对应的σy 值,代如式(5-26)即可求出C max 值。用该方法计算,在E 、F 级稳定度下误差较大,

在D 、C 级时误差较小。H 越高,误差越小。

我国GB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采用如下经验公式确定扩散参数σy 、σz :

σy =γ1x 及σz =γ2x

α1α2

(5-35)

式中,γ1、α1、γ2及α2称为扩散系数。这些系数由实验确定,在一个相当长的x 距离内为常数,可从GB3840-91的表中查取。

2. 烟流抬升高度Δh 的计算

烟流抬升高度是确定高架源的位置,准确判断大气污染扩散及估计地面污染浓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从烟囱里排出的烟气,通常会继续上升。上升的原因一是热力抬升,即当烟气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时,密度比较小,浮升力的作用而使其上升;二是动力抬升,即离开烟囱的烟气本身具有的动量,促使烟气继续向上运动。在大气湍流和风的作用下,漂移一段距离后逐渐变为水平运动,因此有效源的高度高于烟囱实际高度。

热烟流从烟囱中喷出直至变平是一个连续的逐渐缓变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如图5-15所示。首先是烟气依靠本身的初始动量垂直向上喷射的喷出阶段,该阶段的距离约为几至十几倍烟囱的直径;其次是由于烟气和周围空气之间温差而产生的密度差所形成的浮力而使烟流上升的浮升阶段,上升烟流与水平气流之间的速度差异而产生的小尺度湍涡使

得两者混合后的温差不断减小,烟流上升趋势不断减缓,逐渐趋于水平方向;然后是在烟体不断膨胀过程中使得大气湍流作用明显加强,烟体结构瓦解,逐渐失去抬升作用的瓦解阶段;最后是在环境湍流作用下,烟流继续扩散膨胀并随风飘移的变平阶段。

从烟流抬升及扩散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显然,浮升力和初始动量是影响烟流抬升的主要因素,但使烟流抬升的发展又受到气象条件和地形状况的制约。主要表现为:①浮升力取决于烟流与环境空气的密度差,即与两者的温差有关;而烟流初始动量取决于烟囱出口的烟流速度,即与烟囱出口的内径有关。一般来讲,增大烟流与周围空气的温差以及提高烟流速度,抬升高度增加。但如果烟流的初始速度过大,促进烟流与空气的混合,反而会减少浮力抬升高度,一般该速度大于出口处附近风速的两倍为宜。②大气的湍流强度愈大,烟与周围空气混合就愈快,烟流的温度和初始动量降低得也愈快,则烟流抬升高度愈低。大气的湍流强度取决于温度层结,而温度层结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如不稳定温度层结由于湍流交换活跃能抑制烟流的抬升,但也能促进热力抬升,这取决于大气不稳定程度;③平均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抬升高度越低;④地面粗糙度大,使近地层大气湍流增强,不利于烟流抬升。 由于烟流抬升受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因此烟流抬升高度Δh 的计算尚无统一的理想的结果。在30多种计算公式中,应用较广适用于中性大气状况的霍兰德(Holland)公式如下:

∆h =

⎫1.5v s D +0.01Q h v s D ⎛T s -T a

1.5+2.7D ⎪=u ⎝T s u ⎭m (5-36)

式中 v S —烟流出口速度,m/s; D —烟囱出口内径,m ;

u —烟囱出口的环境平均风速,m/s; T s —烟气出口温度,K ; T a —环境平均气温度,K ;

Q h —烟囱的热排放率,kW 。

上式计算结果对很强的热源(如大型火电站) 比较适中甚至偏高,而对中小型热源(Qh <60~80 MW) 的估计偏低。当大气处于不稳定或稳定状态时,可在上式计算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少10%~20%。

根据GB /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和GBl3223—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烟气的热释放率Q h 、烟囱出口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T s -T a )及地面状况,我国分别采用下列抬升计算式。

(1)当Q h ≥2100kW 并且(T s -T a )≥35 K时:

∆h =

n 0Q h 1h

u

n

n 2

m (5-37)

kW (5-38)

Q h =c p V 0(T s -T a )

式中 n0、n 1、n 2—地表状况系数,可从GB /T3840—91查取; V 0—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排放量,m /s;

C p —标准状态下的烟气平均定压比热,C p =1.38kJ/(m3·K) ; T a —取当地最近5年平均气温值,K ;

烟囱出口的环境平均风速u 按下式计算:

u =u 0(z /z 0) m/s (5-39)

n

3

u 0—烟囱所在地近5年平均风速,m/s,测量值;

z 0,z —分别为相同基准高度时气象台(站) 测风仪位置及烟囱出口高度,m ;

m —风廓线幂指数,在中性层结条件下,且地形开阔平坦只有少量地表覆盖物时,n =1/7,

其他条件时可从GB /T3840—91查取。 (2)当Q H <2100kW 或(T s -T a )<35 K时:

⎛1.5v s D +0.01Q h ⎫

∆h =2 ⎪

u ⎝⎭m (5-40)

上式为霍兰德公式(5-36)的两倍。

第三节 影响大气扩散的若干因素

大气污染物在大气湍流混合作用下被扩散稀释。大气污染扩散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地貌状况及污染物的特征的影响。

一、气象因子影响

影响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子主要是大气稳定度和风。

1. 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随着气温层结的分布而变化,是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极重要因素。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扩散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当近地面的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由于上部气温低而密度大,下部气温高而密度小,两者之间形成的密度差导致空气在竖直方向产生强烈的对流,使得烟流迅速扩散。大气处于逆温层结的稳定状态时,将抑制空气的上下扩散,使得排向大气的各种污染物质因此而在局部地区大量聚积。当污染物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并在局部地区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就可能造成大气污染。

烟流在不同气温层结及稳定度状态的大气中运动,具有不同的扩散型态。图5-16为烟流在五种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典型烟云。

(1)波浪型。这种烟型发生在不稳定大气中,即

γ>0,γ>γd 。大气湍流强烈,烟流呈上下左右

剧烈翻卷的波浪状向下风向输送,多出现在阳

光较强的晴朗白天。污染物随着大气运动向各

个方向迅速扩散,地面落地浓度较高,最大浓

度点距排放源较近,大气污染物浓度随着远离

排放源而迅速降低,对排放源附近的居民有害。

(2) 锥型。大气处于中性或弱稳定状态,

即γ>0,γ<γd 。烟流扩散能力弱于波浪型,离

开排放源一定距离后,烟流沿基本保持水平的

轴线呈圆锥形扩散,多出现阴天多云的白天和

强风的夜间。大气污染物输送距离较远,落地

浓度也比波浪型低。

(3) 带型。这种烟型出现在逆温层结的稳定大

气中,即γ<0,γ<γd 。大气几乎无湍流发生,

烟流在竖直方向上扩散速度很小,其厚度在漂

移方向上基本不变,像一条长直的带子,而呈扇形在水平方向缓慢扩散,也称为扇型,多出现于弱风晴朗的夜晚和早晨。由于逆温层的存在,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但输送较远。若排放源较低,污染物在近地面处的浓度较高,遇到高大障碍物阻挡时,会在该区域聚积以致造成污染。如果排放源很高时,近距离的地面上不易形成污染。

(4)爬升型。爬升型为大气某一高度的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即γ>0,γ>γd ,

而下部为

稳定状态,即γ<0,γ<γd 时出现的烟流扩散型态。如果排放源位于这一高度,则烟流呈下

侧边界清晰平直,向上方湍流扩散形成一屋脊状,故又称为屋脊型。这种烟云多出现于地面附近有辐射逆温日落前后,而高空受冷空气影响仍保持递减层结。由于污染物只向上方扩散而不向下扩散,因而地面污染物的浓度小。

(5)熏烟型。与爬升型相反,熏烟型为大气某一高度的上部处于稳定状态,即γ<0,γ<γd ,而下部为稳定状态,即γ>0,γ>γd 时出现的烟流运动型态。若排放源在这一高度附近,

上部的逆温层好像一个盖子,使烟流的向上扩散受到抑制,而下部的湍流扩散比较强烈,也称为漫烟型烟云。这种烟云多出现在日出之后,近地层大气辐射逆温消失的短时间内,此时地面的逆温已自下而上逐渐被破坏,而一定高度之上仍保持逆温。这种烟流迅速扩散到地面,在接近排放源附近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很高,地面污染最严重。

上述典型烟云可以简单地判断大气稳定度的状态和分析大气污染的趋势。但影响烟流形成的因素很多,实际中的烟流往往更复杂。

2. 风

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的漂移方向主要受风向的影响,依

靠风的输送作用顺风而下在下风向地区稀释。因此污染物

排放源的上风向地区基本不会形成大气污染,而下风向区

域的污染程度就比较严重。

风速是决定大气污染物稀释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高斯

扩散模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风速和大气稀释扩散能力之

间存在着直接对应关系,当其它条件相同时,下风向上的

任一点污染物浓度与风速成反比关系。风速愈高,扩散稀

释能力愈强,则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就愈低,对排放源附近区域造成的污染程度就比较轻。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速u 的关系曲线如图5-17所示,该图是某城市11月份和12月份SO 2浓度的观测数据。显然,随着风速的提高,SO 2浓度值降低,但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当u >

(2~3)m/s时,SO 2浓度值随着风速的增加迅速减小,而u <(2~3)m/s后,SO 2浓度值基本不变,表明此时的风速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影响甚微。

二、地理环境状况的影响

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状况和地面物体。

1. 地形状况

陆地和海洋,以及陆地上广阔的平地和高低起伏的山地及丘陵都可能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产生不同的影响。

局部地区由于地形的热力作用,会改变近地面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而形成前述的地方风,最终影响到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

海陆风会形成的局部区域的环流,抑制了大气污染物向远处的扩散。例如,白天,海岸附近的污染物从高空向海洋扩散出去,可能会随着海风的环流回到内地,

这样去而复返的循

环使该地区的污染物迟迟不能扩散,造成空气污染加重。此外,在日出和日落后,当海风与陆风交替时大气处于相对稳定甚至逆温状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还有,大陆盛行的季风与海陆风交汇,两者相遇处的污染物浓度也较高,如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夜间与陆风相遇。有时,大陆上气温较高的风与气温较低的海风相遇时,会形成锋面逆温。

山谷风也会形成的局部区域的封闭性环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当夜间出现山风时,由于冷空气下沉谷底,而高空容易滞留由山谷中部上升的暖空气,因此时常出现使污染物难以扩散稀释的逆温层。若山谷有大气污染物卷入山谷风形成的环流中,则会长时间滞留在山谷中难以扩散。

如果在山谷内或上风峡谷口建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工厂,则峡谷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并且污染物随峡谷风流动,从而造成峡谷下游地区的污染。

当烟流越过横挡于烟流途径的山坡时,在其迎风面上会发生下沉现象,使附近区域污染物浓度增高而形成污染,如背靠山地的城市和乡村。烟流越过山坡后,又会在背风面产生旋转涡流,使得高空烟流污染物在漩涡作用下重新回到地面,可能使背风面地区遭到较严重点污染。

2. 地面物体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集中的地区。由于人类的活

动和工业生产中大量消耗燃料,使城市成为一大热

源。此外,城市建筑物的材料多为热容量较高的砖

石水泥,白天吸收较多的热量,夜间因建筑群体拥

挤而不宜冷却,成为一巨大的蓄热体。因此,城市与周围郊区的气温比周围郊区气温高,年平均气温一般高于乡村1~1.5℃,冬季可高出6~8℃。由于城市气温高,热气流不断上升,乡村低层冷空气向市区侵入,从而形成封闭的城乡环流。这种现象与夏日海洋中的孤岛上空形成海风环流一样,所以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如图5-18所示。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与盛行风和城乡间的温差有关。夜晚城乡温差比白天大,热岛效应在无风时最为明显,从乡村吹来的风速可达2m/s。虽然热岛效应加强了大气的湍流,有助于污染物在排放源附近的扩散。但是这种热力效应构成的局部大气环流,一方面使得城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会随着乡村风流返回城市;另一方面,城市周围工业区的大气污染物也会被环流卷吸而涌向市区,这样,市区的污染物浓度反而高于工业区,并久久不宜散去。

城市内街道和建筑物的吸热和放热的不均匀性,还会在群体空间形成类似山谷风的小型环流或涡流。这些热力环流使得不同方位街道的扩散能力受到影响,尤其对汽车尾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建筑物与在其之间的东西走向街道,白天屋顶吸热强而街道受热弱,屋顶上方的热空气上升,街道上空的冷空气下降,构成谷风式环流。晚上屋顶冷却速度比街面快,使得街道内的热空气上升而屋顶上空的冷空气下沉,反向形成山风式环流。由于建筑物一般为锐边形状,环流在靠近建筑物处还会生成涡流。当污染物被环流卷吸后就不利于向高空的扩散。

排放源附近的高大密集的建筑物对烟流的扩散有明显影响。

地面上的建筑物除了阻碍了气流运动而使风速减小,有时还

会引起局部环流,这些都不利于烟流的扩散。例如,当烟流

掠过高大建筑物时,建筑物的背面会出现气流下沉现象,并

在接近地面处形成返回气流,从而产生涡流。结果,建筑物背风侧的烟流很容易卷入涡流之中,使靠近建筑物背风侧的污染物浓度增大,明显高于迎风侧,如图5-19所示。如果建筑物高于排放源,这种情况将更加严重。通常,当排放源的高度超过附近建筑物高度2.5倍或5倍以上时,建筑物背面的涡流才不对烟流的扩散产生影响。

三、污染物特征的影响

实际上,大气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除了在湍流及平流输送的主要作用下被稀释外,对于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还存在沉降、化合分解、净化等质量转化和转移作用。虽然这些作用对中、小尺度的扩散为次要因素,但对较大粒子沉降的影响仍须考虑,而对较大区域进行环境评价时净化作用的影响不能忽略。大气及下垫面的净化作用主要有干沉积、湿沉积和放射性衰变等。

干沉积包括颗粒物的重力沉降与下垫面的清除作用。显然,粒子的直径和密度越大,其沉降速度越快,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衰减也越快,但粒子的最大落地浓度靠近排放源。所以,一般在在计算颗粒污染物扩散时应考虑直径大于l0μm 的颗粒物的重力沉降速度。当粒径小于l0μm 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尘埃扩散时,碰到下垫面的地面、水面、植物与建筑物等,会因碰撞、吸附、静电吸引或动物呼吸等作用而被逐渐从烟流中清除出来,也能降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但是,这种清除速度很慢,在计算短时扩散时可不考虑。

湿沉积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云或雾) 与降水(雨或雪) 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放射性衰变是指大气中含有的放射物质可能产生的衰变现象。这些大气的自净化作可能减少某种污染物的浓度,但也可能增加新的污染物。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尚未掌握它们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规律性。若假定有粒子重力沉降时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与无沉降时相同,且地面对粒子全吸收,并假定污染物浓度在湿沉积、放射性衰变和化学反应净化作用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则高架源扩散时的浓度分布可以用下式粗略估算:

C (x , y , z , H )2⎛y =exp - 2σ22πu σy σz y ⎝q ⎫⎪⎪⎭

22⎧⎡⎛⎡⎛u s x ⎫⎤u s x ⎫⎤⎫

⎪⎢ z -H +⎢- z +H -⎪⎥⎪⎥⎪⎪u u ⎛0.693x ⎫⎝⎭⎝⎭⎥⎪⎢⎥⎢exp -+exp exp ⎨⎬ -⎪222σ2σTu ⎢⎥⎢⎥⎝⎭z z ⎪⎪⎢⎥⎢⎥⎪⎣⎦⎣⎦⎪⎩⎭(5-41)

式中 us —粒子群的平均粒子直径在静止介质中的沉降速度,m/s,按式(4-9)计算;

T —污染物浓度的半衰周期,即浓度衰减到原来一半时所需的时间,s 。

第四节 烟囱高度及厂址

一、烟囱高度的设计方法

高架连续点源的典型代表就是孤立的高烟囱。烟囱的作用除了利用热烟气与环境冷空气之间的密度差产生的自生通风力来克服烟气流动阻力向大气排放外,还要把烟气中的污染物散逸到高空之中,通过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使烟囱的周边的环境处于允许的污染程度之下。

1. 烟囱高度对烟气扩散的影响

烟囱高度对扩散稀释污染物以及降低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起着重要作用。由高斯扩散模式(4-23)可见,落地最大浓度与烟囱有效高度的平方成反比。一个高烟囱所造成的地面污染物浓度,总是比相同排放强度的低烟囱所造成的浓度低,如图5-20所示。其中,C(h2) <C(h1) ,即烟囱下风向高烟囱的地面烟气浓度小于低烟囱,只有当离开烟囱相当长的距离

后烟气浓度曲线才逐渐接近。此外,X max (h2) >X max (h1) ,C max (h2) <C max (h1) ,即低烟囱的污染

物最大落地浓度C max 位于离烟囱较近的距离X max 处,而且数值上比高烟囱污染物的最大落地

浓度要大得多。因此,高烟囱的作用不是将高浓度的烟气由近处转移至远处,而是使下风处约10 km范围内的烟气浓度都降低了。

烟囱的设计应合理地确定烟囱高度,做到既减少污

染又不浪费。因为高烟囱虽然非常有利于污染物浓

度的扩散稀释,但烟囱达到一定高度后,再继续增

加高度对污染物落地浓度的降低已无明显作用,而

烟囱的造价也近似地与烟囱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因

此,烟囱高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排放源造成的

地面最大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数值标准下,使得建造投资费用最小。

2. 烟囱高度的设计方法

烟囱高度应满足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目前,烟囱高度的计算一般采用按烟气在有效高度H 处的正态分布扩散模式推导确定的简化公式,主要以地面最大浓度为依据,可以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按污染物的地面最大浓度计算的h 。若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浓度为C 0,当地本底浓度

为C b ,则烟囱排放污染物产生的地面最大允许浓度应满足C max ≤C 0-C b 。如果设计有效高度

为H 的烟囱,当σz /σy =常数(一般取0.5~1.0)时,由式(5-26)求解可得烟囱高度:

h ≥2q σz -∆h πeu (C 0-C b ) σy m (5-42)

(2)按污染物的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计算的h 。 烟囱排放污染物产生的地面绝对最大允许浓度应满足C absm ≤C 0-C b 。当σz /σy =常数(一般取0.5~1.0)时,可得烟囱高度:

h ≥(5-43)

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别在于风速取值不同。式(5-42)中按地面最大浓度计算h 时取多年平均风速u ,而式(5-43)则取用危险风速u cr 计算h ,这是考虑风速变化对地面最大浓

度C max 到的影响,当风速增加时,一方面使C max 减小(见式5-26);另一方面,从烟流抬升

公式(5-36)可见烟流抬升高度Δh 减小,则C max 反而增大。这双重相反影响的结果,定会

在某一风速下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极大值,称为地面绝对最大浓度C absm 。当出现绝对最大浓

度时的风速即为危险风速u cr 。显然,风速取值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

将烟流抬升高度公式代入式(5-26)中,对u 求导,并令dC max /du=0,即可解得危险风速

u cr 。再将u cr 代入式(5-26)中,便可得到式(5-43)。

3. 影响烟囱设计高度的因素

设计烟囱高度首先要考虑所用公式是否适当,能否代表实际的烟流扩散型式,其次是选择合理的计算参数。

(1)计算公式。烟囱高度设计中,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是准确确定烟囱高度的必要条件。除了上述介绍的以外,还有一些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对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且计算结果差别也很大。例如上述两种烟囱高度计算公式,按u=5m/s和u cr =15m/s分

别计算,可达h =0.46h cr ,即按u 计算的烟囱高度还不到按u cr 计算结果的一半。设计时应

结合当地实际状况,考虑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以及地面最大浓度的数值、出现的频率与持续时间,从而选择适合相应条件的计算公式。

(2)气象参数。主要的气象参数有风速和扩散参数。

近地面的风速是影响大气扩散和烟囱高度的重要因素。如

前所述,随着风速的增大,一方面增强了大气对污染物扩

散稀释的能力,直接使地面最大浓度值减小;另一方面减

小了烟流的抬升高度,降低了烟囱有效高度,反而使地面

最大浓度值增大。因此,当烟囱的几何高度一定时,地面

最大浓度将随风速由小增大而出现最大值,如图5-21

所示。

若按危险风速或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要求设计烟囱高度,实际风速下地面浓度均不会超标,但烟囱高、投资大;若按平均风速或地面最大浓度要求来设计,则烟囱较矮,可节省费用,但风速小于平均风速时,地面浓度可能超标。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区,应当考虑一个合理的计算风速。

通常是确定出一个地面浓度不会超标的保证率,以此确定用于烟囱高度设计的计算风速,即这个高度可保证在所确定的保证率内地面浓度不会超标。对有抬升烟源的情况,用图5-21加以说明。若规定地面污染浓度不超过0.9C absm ,由曲线查得,当风速u/ u cr<0.52或u/ u cr>1.92时,C max <0.9 C absm 。如果这两区间风速的累计出现频率为90%,此即为抬

升烟源的风速保证率,则计算风速应为0.52 u cr或1.92 u cr。

扩散参数对烟囱高度的设计影响也很大,选择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与实测σz 、σ数据的统计分析。

(3)烟流出口速度v S

。污染物地面最大浓度随烟囱的高度和出口烟气流速的增加而降低。y

为了保证在烟囱高度处的平均风速u 较大的情况下,不因过分降低烟气抬升高度而造成局部污染浓度过高,一般要求v S /u>1.5。当有几个烟源相距较近时,可采用集合式的单座烟囱

以提高v S 。考虑到设备运行有先后或启停时的v S 不致过低,还可采用多筒集合式烟囱排放。

但在集合温度相差较大的烟囱排烟时,要认真考虑。应当注意的是,如果烟流抬升高度主要取决于热力抬升,则过高的v S 对烟流抬升的作用并不大,反而增大了烟气流动的阻力。

根据烟气流速度即可计算烟囱出口截面的内直径。

(4)烟气的干、湿沉降。为避免出现烟气的干、湿沉降现象,以及烟流受建筑物背风面涡流区影响,从而增加烟囱附近地区的污染浓度,要求烟囱与附近建筑物相距约20倍烟囱高度的距离,其高度不得低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2.5倍。对于排放生产性粉尘的烟囱,其高度从地面算起应当大于15m ,排气口高度应高于主厂房最高点3m 以上,烟流出口速度v S =20~30m/s.

此外,还可以考虑改进烟囱结构。例如,在烟囱出口处安装一个帽沿状的,向外延伸的尺寸不小于烟囱出口直径的水平圆盘;将烟囱出口段设计成文丘里喷管形状以提高烟气的动力抬升高度,但不应过分增大阻力。

(5)烟囱的散热。了提高出口烟气温度,增加进烟气的热力抬升能力,在烟囱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尽量减少烟道与烟囱的散热损失。例如,一座中型火电厂的排烟温度为150℃左右,如果风速为5 m/s,每提高1℃烟气温度,可使抬升高度增加约1.5m 。

总之,烟囱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到较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厂址的选择

厂址选择是一个需要综合性考虑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从大气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厂址应是本底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低,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强,以及所排放的污染物应被输送到对人类居住区域影响小或污染危害轻的地方。这里仅对气象条件和地形状况对厂址选择的影响进行讨论。

1. 本底环境浓度

本底环境浓度是指某地区现有的某些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又称作背景浓度。显然,已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地区不宜再建排放这些污染物的新厂。虽然有些地方本底环境浓度没有超标,但加上拟建厂的排放物后浓度将会超标,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克服,也不宜建厂。因此,厂址应选择本底环境浓度小的地区。

2. 风向和风速

厂址选择应考虑风对附近的生活区、工作区以及农作物区的影响,尤其是风向及其出现的频率与这些区域的关系。如果依据地区的风向频率图,其考虑原则如下:①厂址应设置在居住区等主要污染受体最小频率风向的上侧,排放量大或废气毒性大的企业应尽可能设在最小频率风向的最上侧,使居住区受污染的时间达到最少;②应尽量减少各企业之间发生重叠污染,不宜将各污染源布置在最大频率风向一致的直线上;③污染源应尽可能设置在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损害最小的生长季节的最大频率风向的下游。

此外,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与污染的停留时间和浓度两个因素有关,而风速与浓度成反比,所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风速。如果仅考虑按风向频率布局,只能保证居民区受污染的时间最短,但不能确保该区域受到的污染程度最轻,因此在确定污染源与和被污染区的相对位置时,可定义一个污染系数ε来综合考虑风向频率f 和平均风速u 两个因素:

ε=f /u (4-44)

上式表明,某方位的风速大而风向频率小,该方位的污染系数就小,

则其下风向的大气污染程度就轻。因此,污染源应该设在使污染地

区的污染系数达到最小的方位上风向。表5-5为测定各方位风向频

率和风速后的污染系数计算实例,表中的相对污染系数为某方位污

染系数与各方位污染系数之和的比值,并将各方位的污染系数在图

上连接后,得到图5-22所示的污染系数玫瑰图。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可以判断,如仅考虑风向频率,厂址应设置在东边,但从污染系数的大小来看,厂址就应选择在西北方向。可见,污染系数是选择厂址的重要判断依据。

表5-5风向频率及污染系数实例

但是,污染系数没有考虑风速对烟流抬升的影响,即排放源下风向污染程度最轻的地方并非总是污染系数值为最小。由上述讨论可知,随着风速的增大,一方面使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增强,直接减小地面最大浓度;另一方面使烟流抬升高度减小,反而增大了地面最大浓度,而风速达到危险风速时,地面出现绝对最大浓度。所以,只有当风速超过危险风速后,才出现风速越大,地面浓度越小的现象,见图5-21。对于中、矮烟囱,烟流抬升较弱,危险风速只有1~2 m/s,此时仍可用污染系数来考虑厂址的选择。但对抬升高度很高的发电厂、冶炼厂,危险风速非常高,可能超过10m/s,如果风速小于危险风速,随着风速增大,地面浓度反而增高,因此不能仅利用污染系数估算污染的程度,还要根据烟流特性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对于静风(u<1.0m/s)和微风(u=1~2m/s)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地区,由于大气的扩散能力差,容易引起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增高而造成污染。因此要统计静风频率和静风的持续时间,绘制出静风持续时间频率图进行分析,尽量避免在全年静风频高或静风持续时间长的地方建厂。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区,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风向风速变化很大,应选择适当的测点绘出局部污染系数玫瑰图。

3. 温度层结

近地层大气温度层结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过程影响极大。选择厂址时,可以利用已有的气象资料,按照帕斯奎尔法或其它方法对大气稳定度级别出现的频率进行分类统计,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尤其要收集有关逆温情况的资料,如出现时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的高度、厚度以及强度等,特别要注意逆温与静风或微风同时出现的情况。

离地面200~300m 以内的逆温对大多数低矮烟源影响很大,由于此时地面风速都较小,污染物扩散稀释缓慢,往往在排放源附近造成很高的污染物浓度,因此具有低矮排放源的工厂不宜建在近地层出现逆温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地区。如果排放源的有效高度高于近地逆温层的顶部,污染物难以向下运动,将产生爬升型扩散,对防止污染最为有利。如果高大烟源位于逆温层内,在逆温消解时会产生短时间的熏烟型污染,其它时间一般不会使烟源附近出现高浓度污染,但扩散速度缓慢,污染范围较大,远距离地面浓度偏高。

上部逆温主要对高大烟源扩散的影响较大,即使增加烟囱高度也不能明显降低污染物的地面浓度,但它对低矮烟源的扩散无明显的影响。

厂址选择还要适当考虑其它象条件。如低云和雾较多的地区容易形成更大的污染,而降水较多的地区由于雨水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空气往往较洁净。当降雨与固定的盛行风常常同时出现的地区,厂址选择中应考虑被污染的雨水可能会被风吹向下风方向的问题。

4. 地形

不同的地形,在其上空会产生不同的扩散条件。如果厂址选择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地形位置,可能在小范围内造成污染物的聚积,产生较高的浓度,严重时会引起大气污染。因此,选择厂址时应考虑地形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最基本考虑的因素有:

(1)在低洼地区选择厂址时,应考虑四周山坡上的居民区及农田。当排放源的有效高度不能超过山坡上的农田与居民区的高度时,不宜建厂。对于高山或四周很高的深谷,由于静、微风频率高且持续时间长,以及逆温层经常不易消散,污染物可能持久在深谷内聚积,浓度很高,不宜建厂。

(2)在山坡附近选择厂址时,排放源的有效高度必须能够超过背风坡的湍流区及下坡风的厚度,否则不宜建厂,因为烟流会很快压向背风坡地面,造成高浓度的污染。如果要在背风坡建厂,工厂的排放源应设在远离背风坡湍流区的地方,而一般不宜将居住区设在背风面的污染区。

(3)走向与盛行风向交角为45︒~135︒的较深长的山谷,谷内风速一般较低,经常出现静风与微风现象,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因此排放源的有效高度应高于山谷内静风或微风的高度,否则不宜建厂。在风速有规律变化或日平均风速经常很小的山谷中也不宜建厂。

(4)在海陆风比较稳定的大型水域,如果沿岸与山地毗邻,靠山地区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不宜作为厂址。如果在水域毗邻的陆地建厂时,应该使生活区与厂区的排列与海岸平行,以减少海陆风环流对生活区造成的污染。

由于地形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也非常复杂,选址必须对实地情况作具体分析。如果在地形复杂的地区选址,应当根据地形和专门的气象观测判断可能出现的主要大气污染现象,一般应进行现场扩散实验或风洞模拟实验。这样,才能对当地的大气扩散能力、

建厂条件,以及厂外布置等做出准确的评价,为确定必要的对策或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复习思考题

1. 主要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2. 何谓气温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大气稳定度?

3. 大气的温度层结有几种型式?有哪几种逆温? 辐射逆温是怎么形成和消失的?

4. 推出高斯扩散模式中高架点源扩散的地面浓度浓度分布C (x,y,0,H )表达式。

5. 影响烟流抬升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6. 试分析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主要因素。

7. 试分析烟囱高度对烟气扩散的影响,以及设计烟囱高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关文章

  • 大气污染源扩散模拟的实现及应用-v
  • 污染源扩散模拟的实现及应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一种威胁人类安全和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危害性大的污染事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突发环境事故爆发,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给国家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同时还严重的危害了周边人民的健康 ...查看


  • 基于高斯烟羽模型对工业气体污染物扩散的研究
  • [摘要]本文指出了工业气体污染物对人类.植物及环境的危害,并分析了影响工业气体污染物扩散的因素,据此引出适用于研究工业气体污染物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在选取模型的同时,针对研究的工业废气污染问题进行模型优化设计,带入不同环境下工业污染源的各项 ...查看


  • 城市道路空气污染概况及道路扩散模型综述
  • 公路交通技术2013牟2月第1期TechnologyofHighwayandTranspofl Feb.2013 No.1 城市道路空气污染概况及道路扩散模型综述 张 怡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 摘要:目前, ...查看


  • 大气预测模型适用范围以及输入输出参数
  • 点源扩散模式 适用范围:平坦地形,有风条件,点源,污染物下风向任意一点,小于24h取样时间,排放源相对高度较低(排放源有效高度的具体限值由混合层高度.接受点下风向距离以及地面粗糙度等因素决定) 输入参数:单位时间排放量,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查看


  • 数学建模获奖论文
  • ****大学(第七届)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本次竞赛的章程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相同,我们已认真阅读. 我们明白,在竞赛开 ...查看


  • 气体扩散初稿
  • 放射性气体扩散的预测 摘 要 摘要中要把文章中模型的方法.思想.技巧.结论体现出来. 日本福岛核电遭遇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了大海啸的破坏,发生了核泄漏,核事故发生后,气载放射性污染物经大气扩散,在短期内对环境产生大范围的影响,日本 ...查看


  • 放射性气体的扩散预估模型
  • 放射性气体扩散的预估模型 摘要 本文对从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气体扩散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利用气体湍流扩散微分方程, 建立了地面瞬时和连续泄漏源气体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 并用于解决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泄漏扩散危险区范围预测中的问题. 针对 ...查看


  • 空气污染扩散模型与GIS应用结合的探讨
  • 空气污染扩散模型与GIS应用结合的探讨 谢鹏 侯祺棕 黄晔莹 1 1 2 (1.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430070; 2.广东发展银行广州市分行科技部 广州510665) 摘 要 污染物的扩散模拟对环境决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查看


  • 空气污染问题研究
  • 2015年第十二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