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业主方)的经验总结

大 型公 共 建 筑项 目管理 ( 业主 方 )的经验 总 结 ◆方 圆 ( 昌理工学院 ) 武  【 摘要】某局科研 大楼 是某局 自筹资金 , 建设 的规模 最 大的一栋公 进度管理 ; 成本管理 ; . A 建立投资管理制度 ; . B 建立成本 预测 、  共 建 筑 。 结 合 大 楼 建 设 中遇 到 的 问题 , 文 从 甲 方 项 目管 理 的 角 跟踪及分析制度 ; . 本   C 工程价款的计算 及拨付 ; . D 设立 以下成本管理 度, 进行 了经验总结。为确保 针对其他 类似 项 目也具有适 用性 , 制 度 或 方 法 。 对   措 辞 进 行 了一 定调 整 。  三、 合同管理 【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一项 目管理总结 质量管理 , 设立如下 管理制 度 ; 沟通及信 息管 理 ; 阶段 及管  各理板块的经验总结。   1 总体策略 : .   提前制定符合项 目特点的管理流程 ; 审计单位提前跟踪 。   2 报建阶段  .、项 目概 况 某局科研大楼 为某 局综 合 办公 楼 , 有办 公 、 具 会议 、 研 、 科 金  融、 餐饮 、 住宿 等多 种功 能。项 目用地 面 积 2 . 7 5亩 , 建筑 面积  总 30 0平 方米 , 中地 下一层 平 战结 合人 防地 下室 4 0 50 其 20平 方米 。  主要是要解决时间控制问题 。报建 人员要做到熟悉 手续办理  科研大楼地 上 2 3层 , 附楼 6层 , 建筑高度 9 . ( 3 9米 含顶层 钢塔 为  的各项程序和政府 相关人 员 , 熟悉各项 审核 之间 的因果关 系。报  18 8 )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 1. 米 , 绿化率 4 % , 0 内外共设  建过程 中必须提前准备 , 积极推进任何可提前的程序。   车位 2 0个 。建筑 中除建 筑结构 及装 修外 , 6 还分 布 了消防 、 暖通 、   3 招标阶段  . 强弱电 、 电梯等 安装 工程 , 墙采 用玻 璃 隐框 幕 墙及 石材 干挂 幕  外 选择设计单位 时, 应重视设计师 与其 团队 的挑选 , 而不应 该仅  墙 , 于大型公共建筑。 属   注重设计公 司选择上 , 可在 招标 时提高对设 计 师及其 团队 的评 分  二 、 目管 理 总 体 思 路  项 权重。市场上监理单位鱼龙混杂 , 而监 理又是直接监督 工程实 体 ,   1 明确项 目建设各 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 因此选择监理单位 时, 注重对 总监或 总监代理 的考 察 , 选择重 信誉  将整个工程建设 分为 : 目前 期报建 、 计 、 项 设 招标 、 工 、 工  施 竣 重纪律 、 管理规范并 将大 型公建项 目作 为其业 务战 略定 位 的监理  验收及 移交 这五个 阶段 , 中的二 次深化 ( : 其 如 装修 、 外立 面 、 园林  单位。总包单位应选择实力强 、 信誉 高的施工单位 , 其资质 应 当涌  景观等 ) 设计和专业分包( : 如 外立 面 、 空调 、 防 、 政等 ) 消 市 可在施  盖公 建项 目的所 有专业 , 并达 到各专 业最 高资质等 级 。减少 业 主  工阶段穿插进行 。如果设 计时 间充裕并 且业 主决策稳 定 , 可以提  指定分包 , 强化总包管理。   前完成深化设计 , 于成本控制。 便   4 设计 阶段  . 项 目前期报建以办理土地证 、 用地规划许可证 、 建设规 划许可  在设计招标前 , 建立 专 家咨 询机 制 , 其是 建 筑 、 尤 暖通 专 业 。   证 以及施工许可证 , 为主要控制对象 ;   采用 限额设计 。确保充裕 的设计时间 。   设计 阶段分为 : 方案设计 、 步设计 、 初 扩大 初步设 计 以及施 工  5 成本管理  . 图设计 , 还包括 消防、 抗震 、 民防空和防雷等专项设计 的报审 。 人   ①技术方面 : 制订 先进 的、 经济合 理 的施 工开 发方 案 , 以达 到  招标分 为 : 招标代理 、 计 、 设 监理 、 总包 、 业分包 和设 备材 料  专 缩短工期 、 高质量 、 提 降低成本 的 目的; 在结构施 工 中推 广使用各  供应等 内容 。   种 降低消耗 、 提高工效 的新工艺 、 新技术 、 材料 , 新 降低成本 。加强  施工分为 : 基础 、 地下室 、 地上结构 、 设备 ( 空调 、 消防 、 上下水 、   质量管理 , 次成优 , 少返工 , 一 减 降低 成本 。   强 电 、 电) 弱 安装 、 外立 面装修 、 内装 修 、 室 室外 园林 市政 等主要 内  ②制定严格的洽商 管理办法 和反施 工索赔 管理 办法 , 根据 合  容 。以开工 、 完成正负零 以下工程 、 结构封顶 、 外立面完工 、 设备 安  理 的洽商变更及 时调整投 资额 , 防止不正确 的 、 合理 的 、 不 未经许  装 完工 、 工 验 收 为 里 程 碑 。 竣   可 的 工程 变 更 费 用 。   竣工验 收及移交分为 : 专业 ( 消防 、 环境 、 防、 人 电梯等 ) 收和  验 ③设计变更管理 。   总体竣 工验 收 , 办理完备案手续后 , 进行资料 及工程移交 。   6 质 量 管 理  . 2 确定 总进度计划及相关计划  . 提前 明确关键工序 、 关键部位 的质量控 制点 、 产生质量 通病  易 在“ . 明确主要工作 内容 的基础 上 , 1” 编排总 进度计划 。根据  的部 位及 业主方监控措施 。重视施 工组织设计 的审批 以及要 求各  总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 招标计划 、 采购计划 以及人 力资源  级施工单位的书面技术交底 。重视对施工部位 ( 包括隐蔽工程 ) 和  等计划 。   进场材料的质量抽查 。检查施工 ( 供料 ) 单位 的质检 资料 和施工记  3 明确项 目管理 ( . 业主方) 的工作内容  录的完备性  项 目报建 ; 进度管理 ; 资金 管理 ; 招标 管理 ; 同管理 ; 本管  合 成 7 进 度管 理   . 理; 质量 管理 ; 安全管理 ; 协调沟通 ; 资料及信息管理。   设立专人定期跟踪进度计划 的执行情况 , 及时纠 正进度偏 差。   4 搭建项 目管理 团队  . 定期 ( 每周 ) 组织 召开工程协调会 , 及时纠正进度偏差。   根据 以上“ . 明确下来 的主要工作 内容 、 3” 工程规模 ( 5万平方  8合 同管理  . 米 以下 ) 以及 总进度计划确 定后形 成的建设 强度 , 搭建 管理 团队 ,   加强合同管理意识 , 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 同的重要性 , 强调  自下而上 , 先设置执行层 , 一般设置 为 : 土建工程师 2名 、 他各专  其 不但要按图施工 , 而且还按合同要求施工 :   业( 暖通 、 电气 、 电等 ) 弱 工程师各一名 、 报建及综合管理 人员 2名 ,   9 信息管理  . 造 价 工 程 师 1 及 财 务 人 员 1名 ; 根 据 中层 管 理 人 员 能 力 划 分  名 再 提前对上级与各单位之 间可能发 生的信息资料进行 编排 。报  部门 , 一般设置 为工程 部 、 标成本 控制部 、 招 综合 管理 办公室 。项  告制度 : . A 定期 ( 半月 、 月度 ) 工程情况通 ( 下转 第 2 7页) 8   目管理团队在 以下简称“ 目管理部” 项   5 确定 流程管理体系 , . 形成管理平台 镪一 8  28遇 。但 过劳死 与职业 病有着 重大 差别 。首先 , 质不 同。职业 病  性( ) 二 明确 过劳死认定制度 是 劳动者在 职业 活动中 , 因接 触粉尘 、 射性物 质或 其他有 毒 、 放 有 认 定过劳死的工伤性 质的 同时 , 还应该 及时 出台科学合 理 的   害物质 等而 引起 的疾 病。职业病 防治是 针对特定 职业危 害倾 向的  过劳死认定标准 。日本关 于“ 过劳死 ” 的认 定标准 中 , 断劳动者  判疾病作 出的 , 具有很强 的职业特定性 。而 过劳死不分 职业 , 不分  是否因工作过度而死亡时 , 也 将原 来死 前一周 的考察周 期延 长至死  人群 , 只要是过劳都有过劳死的可能 。过 劳只是诱 因 , 并不是 致死  前一个 月或六个 月 , 并增加工作 中 日积月 累的疲劳和 紧张等 原因 ,   的主要原 因, 这点并不 同于职业病。其次 , 职业病是 一种患病 的状  把工作 时间的规 律性 、 出差 的次数 、 办公 场所 的温度状 况和噪音等  态, 而过劳导致的是亚健康状态 , 不一定导致 过劳死 。另一类 观  也考虑在 内。过劳死的认定 应采用 无过错 责任 原则 , 并 减轻 劳动者  点 为直 接认 定为工伤说 , 以重庆大学教授 黄席樾为代表 , 为过劳  的举证责任 , 认 规定用人单 位应 当给予 过劳死 者与其他 工伤 死亡者  死符合 工伤 的认 定要 素 , 劳死 往往具 备工 伤认 定的一个 或 多个  相同的待遇。在过劳死认 定程序 上 , 方面 可以适用 一般 工伤 的  过 一 特征, 而且我 国的法律 曾有 并一 直有将 过劳 死纳人 工伤认 定 的有  认定程序 , 由于过劳死问题的特殊性 、 但 专业性 、 技术性等 , 还应有 效 实践 。  特别规定 。如认 定机构 应在 地 ( ) 以上设 立 , 市 级 由工会 、 人单  用主张侵权说 的学 者认 为 , 过劳死既不 属于工伤 , 也不属 于职业  位 、 政府 、 法律专 家 、 医学专 家 等五 方代 表组 成 , 增加 认 定 的权威 病, 而是一种 民事侵权行为 。主要理 由是过 劳死事件 中 , 单位  性 。在 责任承担 方面 , 用人 由于现在劳动者工作 流动性较大 , 在与现用  侵 犯劳动者的生命健 康权 、 休息休假权等 宪法权利 , 既有侵权 的行  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前就 已经出现过劳问题 , 或者身兼数职 , 以  所为, 又有死亡后果 , 两者之 间存在直 接 的因果关 系 , 以过劳死 认  应 当根据科学的过劳死认定 标准合理分担单 位责任 。 所   定 为侵权是最适合 的。但是 , 目前 劳动争议 案件来看 , 从 劳动 者在 ( ) 三 完善过劳死法律救济制度 诉讼程序 、 举证责任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 这种保 护并不周全 。   过劳死 除具 有工伤性 质之外 , 具有侵 权性 质。从 保护 劳动  还 主张工 伤侵权竞合 说学 者认 为过劳死 不属 于职业 病 , 而属 于  者合法权益和促 使用 人单位 守法用 法 , 当赋 予权利 人两个 单独  应工 伤侵权竞合 的特殊 工伤 。一方面法定 职业病 目录中不包含 过劳  的请求 权 , 但对 于两种 请求 权 重叠 部分 职能 行使 一 次权利 救济 。  死, 而过劳死往往符合工伤认定一个或多个特征 。另一 方面“ 劳  在 用人单位 严重违反 劳动法 规定 , 过 致使 劳动者过 度劳 累致死 的情  死” 是用人单位严重侵犯 了劳动者 的休息休 假权 、 健康 权 、 生命权  况下 , 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过劳死者家属 的工 伤死 亡保险待遇 , 还 的结果 。因此“ 过劳死” 既具有工 伤性质 , 有侵权属 性 , 把 “ 又 应 过  面临民事侵权风险。在没有 违反 劳动法规 定时 , 用人 单位 只需承  劳死” 界定为工伤侵权竞合的特殊工伤 。  本 文赞 同将 过劳死认定 为工 伤 , 并不 否认过 劳死 的侵权 性  但 质, 二者存在法律救 济途径 之分 。过 劳死 是一种 工伤 , 由如下 : 理   担工伤死亡保 险待遇支付 责任 。  四 、 语  结过劳死 问题 已经成 为全社会不 可规避 的事实 。其他 国家和地 首先 , 工伤是一种职业伤害 , 劳动者在从事职业 活动或者 与职业  区在此问题上虽 然规定 各 有不 同 , 是 但大 都将 过 劳死认 定 为工 伤。   活动有 关的活动时所遭受 的不 良因素 的伤害 和职业病 伤 害, 劳  构 建 和 谐社 会 的 进程 中 , 法 需 完 善 对 过 劳 死 问题 规 定 , 其 认 定  过 立 将 死则是 由于从事 超时、 超负荷职业活动 时遭受 的伤 害。其次 , 过劳  为 工 伤 。  死 符合认定工伤的一般构成 要件 : 劳死劳 动者 与用人 单位 之间  过 由于理论水平和资料的有限 , 对过劳死 问题 中的认定标 准、 举  存 在劳动关系 ; 过劳死与劳动者执行职务有 关 ; 劳动 者在执行 职务  证 责任以及法律 规制 等问题的矫 正并没有进行深 入探讨 。同时过  过 程中发生的过劳死并 不是劳 动者 主观上 的过错 。再 次 , 从工 伤  劳死问题并 不是 用人单位 一方造成 的 , 整个 国家、 社会 也是有责任 保 险条例的规定来看 , 过劳死往往符合工 伤认 定 的多个 要素 , 只要  的 。应 发挥 全社会 的力量 , 正确认识过劳死 问题 , 树立 事前预防 的  符合第 1 5条规定 的都 可作为工伤 , 没有理 由排除相 同性 质的过劳  理念 , 构建事前预 防制度 , 逐步完善 针对全体公 民的医疗 、 老、 养 就 死。最后 , 过劳死确定 为工伤有迹 可循 。16 9 5年全 国总工会 劳动  业等社会保 障体系 , 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尊严的劳动 。  保险部( 5 险字第 70号文 规定 , 6) 6 职工在个别特殊情 况 , 如 由于  例 加班加点突击任务( 包括开会 ) 突然发生急病死亡 的可 以比照因  而 工死亡待遇处理 。劳动部 (9 6 2 6号 文件 《 19 ) 6 企业 职工工 伤保 险  试 行办法》 8条第 4款 , 第 职工在 生产 工作 的时间 和区域 内 , 由于 工作紧张突发疾 病造 成死 亡 的应 认定 为工 伤 。虽 然 两文 件 已废 参考文献 :  [] 1 周何奇. 简论 日本“ 过劳死” 及其社 会问题[ ] SLC N VA L Y, J . IIO   L E  2 0 ( 5 :7 . 0 8,1 ) 18  [] 2 吴海航. 日本预防企业工人“ 过劳死” 对策 的启示[ ] 生产 力研 究, J.  2 0 ( ) 15—16 0 8,2 :0 0.  止, 但这也是过劳死 曾经认 定为工 伤 的依据 。过 劳死 同样具 有侵  权性质 , 过劳 客观上严 重侵犯 劳动 者生命健 康 、 息权 , 休 是一种 侵 权行为。  [] 3 吴义太 , 肖赣萍. 我国“ 劳死” 过 立法初探 [ ] 江西社会科学 ,09, J. 20  ( 1 :6 . 1 ) 10 [ ] 海燕. 4艾 过劳死制度 反思和 法律机制研究[ .0 1 D] 2 1 .  ( 上接第28页) 8 报协调会议 ; . B 进度报告 ; . C 工程造价报告 ; 工程  损失。采取合作方式共 同承担风险 。 D.   质量报告  三、 结束 语  E 安全情况报告 ; . . F 招标及合同管理报告。   1. 0 风险控制 近几年我 国建设工程项 目技术发展 突 飞猛 进 , 管理水 平不断  提高 。施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 目管理 , 是提高工程建设管 理水平 ,  权衡利弊后 , 回避风险大 的工作计划 , 择风险小或适 中的计  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 选 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秩 序 、 加 划。采取先进 的技术 措施 和完善 的组织 措施 , 以减小风 险产生 的  快工程管理方法同 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 购买保 险或要求对方 担保 。以转移 风  险。提出合理的风险保证金 , 这足从财务 的角度为风 险做准备 , 在  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 的风险费 , 以抵 消或减少 风险发 生时 的  参考文献 :  [ ] 设 工 程 项 目管 理 规 范 ( B T 0 2 - 20 )  1建 G / S3 6 06 .[] 2 建设工程施工项 目管理 规范 ( 5 26 2 0 ) GB 0 1- 0 1 .  27 8 

大 型公 共 建 筑项 目管理 ( 业主 方 )的经验 总 结 ◆方 圆 ( 昌理工学院 ) 武  【 摘要】某局科研 大楼 是某局 自筹资金 , 建设 的规模 最 大的一栋公 进度管理 ; 成本管理 ; . A 建立投资管理制度 ; . B 建立成本 预测 、  共 建 筑 。 结 合 大 楼 建 设 中遇 到 的 问题 , 文 从 甲 方 项 目管 理 的 角 跟踪及分析制度 ; . 本   C 工程价款的计算 及拨付 ; . D 设立 以下成本管理 度, 进行 了经验总结。为确保 针对其他 类似 项 目也具有适 用性 , 制 度 或 方 法 。 对   措 辞 进 行 了一 定调 整 。  三、 合同管理 【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一项 目管理总结 质量管理 , 设立如下 管理制 度 ; 沟通及信 息管 理 ; 阶段 及管  各理板块的经验总结。   1 总体策略 : .   提前制定符合项 目特点的管理流程 ; 审计单位提前跟踪 。   2 报建阶段  .、项 目概 况 某局科研大楼 为某 局综 合 办公 楼 , 有办 公 、 具 会议 、 研 、 科 金  融、 餐饮 、 住宿 等多 种功 能。项 目用地 面 积 2 . 7 5亩 , 建筑 面积  总 30 0平 方米 , 中地 下一层 平 战结 合人 防地 下室 4 0 50 其 20平 方米 。  主要是要解决时间控制问题 。报建 人员要做到熟悉 手续办理  科研大楼地 上 2 3层 , 附楼 6层 , 建筑高度 9 . ( 3 9米 含顶层 钢塔 为  的各项程序和政府 相关人 员 , 熟悉各项 审核 之间 的因果关 系。报  18 8 )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 1. 米 , 绿化率 4 % , 0 内外共设  建过程 中必须提前准备 , 积极推进任何可提前的程序。   车位 2 0个 。建筑 中除建 筑结构 及装 修外 , 6 还分 布 了消防 、 暖通 、   3 招标阶段  . 强弱电 、 电梯等 安装 工程 , 墙采 用玻 璃 隐框 幕 墙及 石材 干挂 幕  外 选择设计单位 时, 应重视设计师 与其 团队 的挑选 , 而不应 该仅  墙 , 于大型公共建筑。 属   注重设计公 司选择上 , 可在 招标 时提高对设 计 师及其 团队 的评 分  二 、 目管 理 总 体 思 路  项 权重。市场上监理单位鱼龙混杂 , 而监 理又是直接监督 工程实 体 ,   1 明确项 目建设各 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 因此选择监理单位 时, 注重对 总监或 总监代理 的考 察 , 选择重 信誉  将整个工程建设 分为 : 目前 期报建 、 计 、 项 设 招标 、 工 、 工  施 竣 重纪律 、 管理规范并 将大 型公建项 目作 为其业 务战 略定 位 的监理  验收及 移交 这五个 阶段 , 中的二 次深化 ( : 其 如 装修 、 外立 面 、 园林  单位。总包单位应选择实力强 、 信誉 高的施工单位 , 其资质 应 当涌  景观等 ) 设计和专业分包( : 如 外立 面 、 空调 、 防 、 政等 ) 消 市 可在施  盖公 建项 目的所 有专业 , 并达 到各专 业最 高资质等 级 。减少 业 主  工阶段穿插进行 。如果设 计时 间充裕并 且业 主决策稳 定 , 可以提  指定分包 , 强化总包管理。   前完成深化设计 , 于成本控制。 便   4 设计 阶段  . 项 目前期报建以办理土地证 、 用地规划许可证 、 建设规 划许可  在设计招标前 , 建立 专 家咨 询机 制 , 其是 建 筑 、 尤 暖通 专 业 。   证 以及施工许可证 , 为主要控制对象 ;   采用 限额设计 。确保充裕 的设计时间 。   设计 阶段分为 : 方案设计 、 步设计 、 初 扩大 初步设 计 以及施 工  5 成本管理  . 图设计 , 还包括 消防、 抗震 、 民防空和防雷等专项设计 的报审 。 人   ①技术方面 : 制订 先进 的、 经济合 理 的施 工开 发方 案 , 以达 到  招标分 为 : 招标代理 、 计 、 设 监理 、 总包 、 业分包 和设 备材 料  专 缩短工期 、 高质量 、 提 降低成本 的 目的; 在结构施 工 中推 广使用各  供应等 内容 。   种 降低消耗 、 提高工效 的新工艺 、 新技术 、 材料 , 新 降低成本 。加强  施工分为 : 基础 、 地下室 、 地上结构 、 设备 ( 空调 、 消防 、 上下水 、   质量管理 , 次成优 , 少返工 , 一 减 降低 成本 。   强 电 、 电) 弱 安装 、 外立 面装修 、 内装 修 、 室 室外 园林 市政 等主要 内  ②制定严格的洽商 管理办法 和反施 工索赔 管理 办法 , 根据 合  容 。以开工 、 完成正负零 以下工程 、 结构封顶 、 外立面完工 、 设备 安  理 的洽商变更及 时调整投 资额 , 防止不正确 的 、 合理 的 、 不 未经许  装 完工 、 工 验 收 为 里 程 碑 。 竣   可 的 工程 变 更 费 用 。   竣工验 收及移交分为 : 专业 ( 消防 、 环境 、 防、 人 电梯等 ) 收和  验 ③设计变更管理 。   总体竣 工验 收 , 办理完备案手续后 , 进行资料 及工程移交 。   6 质 量 管 理  . 2 确定 总进度计划及相关计划  . 提前 明确关键工序 、 关键部位 的质量控 制点 、 产生质量 通病  易 在“ . 明确主要工作 内容 的基础 上 , 1” 编排总 进度计划 。根据  的部 位及 业主方监控措施 。重视施 工组织设计 的审批 以及要 求各  总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 招标计划 、 采购计划 以及人 力资源  级施工单位的书面技术交底 。重视对施工部位 ( 包括隐蔽工程 ) 和  等计划 。   进场材料的质量抽查 。检查施工 ( 供料 ) 单位 的质检 资料 和施工记  3 明确项 目管理 ( . 业主方) 的工作内容  录的完备性  项 目报建 ; 进度管理 ; 资金 管理 ; 招标 管理 ; 同管理 ; 本管  合 成 7 进 度管 理   . 理; 质量 管理 ; 安全管理 ; 协调沟通 ; 资料及信息管理。   设立专人定期跟踪进度计划 的执行情况 , 及时纠 正进度偏 差。   4 搭建项 目管理 团队  . 定期 ( 每周 ) 组织 召开工程协调会 , 及时纠正进度偏差。   根据 以上“ . 明确下来 的主要工作 内容 、 3” 工程规模 ( 5万平方  8合 同管理  . 米 以下 ) 以及 总进度计划确 定后形 成的建设 强度 , 搭建 管理 团队 ,   加强合同管理意识 , 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 同的重要性 , 强调  自下而上 , 先设置执行层 , 一般设置 为 : 土建工程师 2名 、 他各专  其 不但要按图施工 , 而且还按合同要求施工 :   业( 暖通 、 电气 、 电等 ) 弱 工程师各一名 、 报建及综合管理 人员 2名 ,   9 信息管理  . 造 价 工 程 师 1 及 财 务 人 员 1名 ; 根 据 中层 管 理 人 员 能 力 划 分  名 再 提前对上级与各单位之 间可能发 生的信息资料进行 编排 。报  部门 , 一般设置 为工程 部 、 标成本 控制部 、 招 综合 管理 办公室 。项  告制度 : . A 定期 ( 半月 、 月度 ) 工程情况通 ( 下转 第 2 7页) 8   目管理团队在 以下简称“ 目管理部” 项   5 确定 流程管理体系 , . 形成管理平台 镪一 8  28遇 。但 过劳死 与职业 病有着 重大 差别 。首先 , 质不 同。职业 病  性( ) 二 明确 过劳死认定制度 是 劳动者在 职业 活动中 , 因接 触粉尘 、 射性物 质或 其他有 毒 、 放 有 认 定过劳死的工伤性 质的 同时 , 还应该 及时 出台科学合 理 的   害物质 等而 引起 的疾 病。职业病 防治是 针对特定 职业危 害倾 向的  过劳死认定标准 。日本关 于“ 过劳死 ” 的认 定标准 中 , 断劳动者  判疾病作 出的 , 具有很强 的职业特定性 。而 过劳死不分 职业 , 不分  是否因工作过度而死亡时 , 也 将原 来死 前一周 的考察周 期延 长至死  人群 , 只要是过劳都有过劳死的可能 。过 劳只是诱 因 , 并不是 致死  前一个 月或六个 月 , 并增加工作 中 日积月 累的疲劳和 紧张等 原因 ,   的主要原 因, 这点并不 同于职业病。其次 , 职业病是 一种患病 的状  把工作 时间的规 律性 、 出差 的次数 、 办公 场所 的温度状 况和噪音等  态, 而过劳导致的是亚健康状态 , 不一定导致 过劳死 。另一类 观  也考虑在 内。过劳死的认定 应采用 无过错 责任 原则 , 并 减轻 劳动者  点 为直 接认 定为工伤说 , 以重庆大学教授 黄席樾为代表 , 为过劳  的举证责任 , 认 规定用人单 位应 当给予 过劳死 者与其他 工伤 死亡者  死符合 工伤 的认 定要 素 , 劳死 往往具 备工 伤认 定的一个 或 多个  相同的待遇。在过劳死认 定程序 上 , 方面 可以适用 一般 工伤 的  过 一 特征, 而且我 国的法律 曾有 并一 直有将 过劳 死纳人 工伤认 定 的有  认定程序 , 由于过劳死问题的特殊性 、 但 专业性 、 技术性等 , 还应有 效 实践 。  特别规定 。如认 定机构 应在 地 ( ) 以上设 立 , 市 级 由工会 、 人单  用主张侵权说 的学 者认 为 , 过劳死既不 属于工伤 , 也不属 于职业  位 、 政府 、 法律专 家 、 医学专 家 等五 方代 表组 成 , 增加 认 定 的权威 病, 而是一种 民事侵权行为 。主要理 由是过 劳死事件 中 , 单位  性 。在 责任承担 方面 , 用人 由于现在劳动者工作 流动性较大 , 在与现用  侵 犯劳动者的生命健 康权 、 休息休假权等 宪法权利 , 既有侵权 的行  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前就 已经出现过劳问题 , 或者身兼数职 , 以  所为, 又有死亡后果 , 两者之 间存在直 接 的因果关 系 , 以过劳死 认  应 当根据科学的过劳死认定 标准合理分担单 位责任 。 所   定 为侵权是最适合 的。但是 , 目前 劳动争议 案件来看 , 从 劳动 者在 ( ) 三 完善过劳死法律救济制度 诉讼程序 、 举证责任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 这种保 护并不周全 。   过劳死 除具 有工伤性 质之外 , 具有侵 权性 质。从 保护 劳动  还 主张工 伤侵权竞合 说学 者认 为过劳死 不属 于职业 病 , 而属 于  者合法权益和促 使用 人单位 守法用 法 , 当赋 予权利 人两个 单独  应工 伤侵权竞合 的特殊 工伤 。一方面法定 职业病 目录中不包含 过劳  的请求 权 , 但对 于两种 请求 权 重叠 部分 职能 行使 一 次权利 救济 。  死, 而过劳死往往符合工伤认定一个或多个特征 。另一 方面“ 劳  在 用人单位 严重违反 劳动法 规定 , 过 致使 劳动者过 度劳 累致死 的情  死” 是用人单位严重侵犯 了劳动者 的休息休 假权 、 健康 权 、 生命权  况下 , 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过劳死者家属 的工 伤死 亡保险待遇 , 还 的结果 。因此“ 过劳死” 既具有工 伤性质 , 有侵权属 性 , 把 “ 又 应 过  面临民事侵权风险。在没有 违反 劳动法规 定时 , 用人 单位 只需承  劳死” 界定为工伤侵权竞合的特殊工伤 。  本 文赞 同将 过劳死认定 为工 伤 , 并不 否认过 劳死 的侵权 性  但 质, 二者存在法律救 济途径 之分 。过 劳死 是一种 工伤 , 由如下 : 理   担工伤死亡保 险待遇支付 责任 。  四 、 语  结过劳死 问题 已经成 为全社会不 可规避 的事实 。其他 国家和地 首先 , 工伤是一种职业伤害 , 劳动者在从事职业 活动或者 与职业  区在此问题上虽 然规定 各 有不 同 , 是 但大 都将 过 劳死认 定 为工 伤。   活动有 关的活动时所遭受 的不 良因素 的伤害 和职业病 伤 害, 劳  构 建 和 谐社 会 的 进程 中 , 法 需 完 善 对 过 劳 死 问题 规 定 , 其 认 定  过 立 将 死则是 由于从事 超时、 超负荷职业活动 时遭受 的伤 害。其次 , 过劳  为 工 伤 。  死 符合认定工伤的一般构成 要件 : 劳死劳 动者 与用人 单位 之间  过 由于理论水平和资料的有限 , 对过劳死 问题 中的认定标 准、 举  存 在劳动关系 ; 过劳死与劳动者执行职务有 关 ; 劳动 者在执行 职务  证 责任以及法律 规制 等问题的矫 正并没有进行深 入探讨 。同时过  过 程中发生的过劳死并 不是劳 动者 主观上 的过错 。再 次 , 从工 伤  劳死问题并 不是 用人单位 一方造成 的 , 整个 国家、 社会 也是有责任 保 险条例的规定来看 , 过劳死往往符合工 伤认 定 的多个 要素 , 只要  的 。应 发挥 全社会 的力量 , 正确认识过劳死 问题 , 树立 事前预防 的  符合第 1 5条规定 的都 可作为工伤 , 没有理 由排除相 同性 质的过劳  理念 , 构建事前预 防制度 , 逐步完善 针对全体公 民的医疗 、 老、 养 就 死。最后 , 过劳死确定 为工伤有迹 可循 。16 9 5年全 国总工会 劳动  业等社会保 障体系 , 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尊严的劳动 。  保险部( 5 险字第 70号文 规定 , 6) 6 职工在个别特殊情 况 , 如 由于  例 加班加点突击任务( 包括开会 ) 突然发生急病死亡 的可 以比照因  而 工死亡待遇处理 。劳动部 (9 6 2 6号 文件 《 19 ) 6 企业 职工工 伤保 险  试 行办法》 8条第 4款 , 第 职工在 生产 工作 的时间 和区域 内 , 由于 工作紧张突发疾 病造 成死 亡 的应 认定 为工 伤 。虽 然 两文 件 已废 参考文献 :  [] 1 周何奇. 简论 日本“ 过劳死” 及其社 会问题[ ] SLC N VA L Y, J . IIO   L E  2 0 ( 5 :7 . 0 8,1 ) 18  [] 2 吴海航. 日本预防企业工人“ 过劳死” 对策 的启示[ ] 生产 力研 究, J.  2 0 ( ) 15—16 0 8,2 :0 0.  止, 但这也是过劳死 曾经认 定为工 伤 的依据 。过 劳死 同样具 有侵  权性质 , 过劳 客观上严 重侵犯 劳动 者生命健 康 、 息权 , 休 是一种 侵 权行为。  [] 3 吴义太 , 肖赣萍. 我国“ 劳死” 过 立法初探 [ ] 江西社会科学 ,09, J. 20  ( 1 :6 . 1 ) 10 [ ] 海燕. 4艾 过劳死制度 反思和 法律机制研究[ .0 1 D] 2 1 .  ( 上接第28页) 8 报协调会议 ; . B 进度报告 ; . C 工程造价报告 ; 工程  损失。采取合作方式共 同承担风险 。 D.   质量报告  三、 结束 语  E 安全情况报告 ; . . F 招标及合同管理报告。   1. 0 风险控制 近几年我 国建设工程项 目技术发展 突 飞猛 进 , 管理水 平不断  提高 。施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 目管理 , 是提高工程建设管 理水平 ,  权衡利弊后 , 回避风险大 的工作计划 , 择风险小或适 中的计  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 选 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秩 序 、 加 划。采取先进 的技术 措施 和完善 的组织 措施 , 以减小风 险产生 的  快工程管理方法同 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 购买保 险或要求对方 担保 。以转移 风  险。提出合理的风险保证金 , 这足从财务 的角度为风 险做准备 , 在  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 的风险费 , 以抵 消或减少 风险发 生时 的  参考文献 :  [ ] 设 工 程 项 目管 理 规 范 ( B T 0 2 - 20 )  1建 G / S3 6 06 .[] 2 建设工程施工项 目管理 规范 ( 5 26 2 0 ) GB 0 1- 0 1 .  27 8 


相关文章

  • 现阶段我国大型公共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 项目管理技术 2009年4月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第7卷第4期 现阶段我国大型公共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曹宝琴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大型公共工程是指政府投资所兴建的具 ...查看


  • 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评估导则
  • 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评估导则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前言 本导则是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果和经 ...查看


  • 中国与美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比较
  • 中国与美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比较 [日期:2009-01-06] 一.美国项目管理发展状况 五.六十年代是美国与西方国家建筑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新的科学计划方法与大型建筑机械的使用,美国建筑工业生产率在1944年至1965年期间经历了每 ...查看


  • 2015-2020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 附件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2015-2020年) 目录 一.前言.................................................................................. ...查看


  •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
  •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能源审计导则 2007年10月 前 言 建筑能源审计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 ...查看


  • 大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方案
  • XX 大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方案 目 录 一.楼盘介绍------------------------1 二.XXX 物业管理述要-------------------1 三.管理目标和设想--------------------‥3 四.管 ...查看


  • XX物业管理公司商业市场拓展体系可行性方案
  • XX 物业管理公司商业市场拓展体系 可行性方案 依据<南京久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概要>,在未来5年内,拓展经营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 拓展发展目标 1. 定位 □ 面积定位:住宅项目建筑面积不少于5万M 2,,写字楼等商业项 ...查看


  • 万科城物业管理策划书
  • 长春万科城物业管理策划书 第一节.项目简介 一.万科城项目介绍: 万科城位于城市发展所向的泛南新城生态居住区核心,市政府70亿元打造的EBD生态商务区内,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齐备,发展潜质无限.万科城,百万平米都市生态城,全精装产品,新都 ...查看


  • 建筑节能激励政策及参考文献
  • 2.1激励政策相关理论 2.1.1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源于上世纪 40 年代末,该理论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认为公共选择是一种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机制,利用了非市场决策的方式.该理论以为社会由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两个市场组成.在两种市场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