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

《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 孙佳兰 发布时间: 19/12/2010 PM 1:29:50

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2、初步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3、了解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学习英雄梦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知道和平利用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是中国探索太空奥秘的目的。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在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我国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目的与意义,正确认识我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教具准备:

课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我国航天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的课前一支歌唱的真好听。今天,老师唱一首歌给你们听。

2、教师配乐演唱《东方红》。

3、老师的五音不全,唱的歌并不怎么好听。谁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唱这支歌?

4、老师今天特意演唱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歌唱的是领导中国人民得解放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还因为《东方红》曾是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乐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二课《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

【《东方红》是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教师现场演唱的这首老歌,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还由此引发学生对中国飞天梦的的研究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1、翻开课本,先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2、请同学来谈一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的?

【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一步地来,中国实现飞天梦也是如此。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也必将明白人造地球卫星是中国实现的飞天大梦的起点,载人航天是中国飞天梦圆的关键。】

三、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幻灯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谁知道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名字?

2、对,这就是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3、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段文字(幻灯出示这颗人造卫星的形状、大小、发射时间等文字资料介绍)。

4、读了这段文字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成为了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

5、这颗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在人类太空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请看世界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览表。

6、看了这个统计表,你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发言后,教师

小结并板书: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虽说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较晚,但是中国的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更大,卫星发射的起点更高。)

【先用图片和文字揭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神秘面纱,再用一张统计表吸引住学生。让在学生对中外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关数据的比较中,了解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世界探索太空史上的地位。】

四|、讨论研究人类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

1、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射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我们研制并发射这些人造地球卫星到底用来做什么呢?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哪些便捷?请同学们分组自学研究。

2、集体汇报:

3、教师小结并板书:人造地球卫星应用于气象观测、全球通信、广播电视、资源普查、军事侦察、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学生用心观察,认真研究,就不难发现它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相信学生在分组学习中,不仅能学到一些科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五、师生谈话,感知中国飞天之梦。

1、同学们,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我们来看一组照片,这些照片与我国的载人航天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乘坐神五、神六和神七的中国宇航员的照片)

2、学生谈论这组照片后,教师点拨并板书要点:第一张是2003年10月15日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中国飞天梦的中国宇航员杨利伟;第二张是2005年10月12日乘坐的神舟六号飞船实现多人飞天的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盛;第三张是2008年9月25日乘坐的神舟七号飞船实现太空漫步梦想的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教师适时板书相关文字。

【通过师生谈话,调动学生兴趣,激发情感,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主题,直接导入新课,为后面的积极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六、欣赏飞天图片,重温飞天梦圆之乐。

1、欣赏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国人欢呼的图片,学生谈自己和家人当时的心情。

2、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载人航天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3、学生看书自学会交流后,教师小结并板书:由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从此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4、欣赏杨利伟在太空向世人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并用中英文说:“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一说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5、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航天计划。

6、教师点拨并板书:和平利用太空资源,为全人类造福就是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7、中国的航天计划分三步走,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二步。展示翟志刚出舱活动的图片,了解神七的四大突破

8、讲翟志刚出仓活动时的小插曲,学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9、出示2007年10月25日成功发射的中国嫦娥一号卫星的相关图片,了解中国的探月计划。

【学生虽然对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骄傲、自豪,但是对人类征服太空的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要通过图片展示、交流,认识到和平利用太空资源,为人类造福才是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七、畅想未来,规划明天。

1、探知更多的宇宙奥秘,更好地利用太空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研究主题,中国未来的航天事业需要我们的关注与参与,让我们一起畅想未来,规划明天。

2、我们能为中国航天做什么?

【在学生为我们民族取得的巨大成就自豪、激动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畅想未来,树立胸怀祖国,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五、课堂总结。

1、再读课本,整理课堂学习笔记。

2、学生再读课文,整理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

【教材年年变,可它怎么变也赶不上世界的变化快。因此品社教师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给学生补充学习材料,以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教材编在前,神舟六号飞船、神舟七号飞船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等重大事件发生在后,教师在上这部分课文时,及时地补充这些资料,有助于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

3、汇报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反刍也是一种学习。新课之后,及时给学生整理学习笔记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学生随堂消化这些新知识。】

六、附板书设计: 2、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 世界第五

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气象观测、全球通信、广播电视、资源普查、军事侦察、科学试验等 2003年10月5日 杨利伟 神舟五号飞船 中国圆了单人飞天梦 2005年10月12日 费俊龙 聂海盛 神舟六号飞船 中国圆了多人多天飞天梦 2008年9月25日 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 神舟七号飞船 中国圆了太空漫步梦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卫星开始探月之旅 中国圆了绕月卫星梦 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落实“教师的讲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和练习不少于20分钟”,我认真钻研教材,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课的设计在“新、实、活”上下功夫,“新”是理念新,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实”就是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用句平常话就是该记的知识必须记下来;“活”就是形式活,不能为自主而自主,为记而记,要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地学,为此我设立了“我是小小航天人”“记者招待会”“走进航天城”“航天知识大擂台”环节。经过课后认真反思,并看了自己的课堂录像,我感到问题还很多。

一、教师的课堂习惯不好。上课经常有“是不是,对不对”这种语言出现;再有就是仪表不够端庄。这些事虽小,但折射出教师的教学严谨程度。

二、教学设计不够精细。设计学生讨论的形式和氛围创设也不好。题型设计最后一道“发挥题”出得也无新意。“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在课前备课上下功夫,把课备到心里,每个环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才能做到“平中见齐,稳中有新”。

三、学法指导不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成局长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学法。本节课在让生自主研读文本时,看到学生大声朗读,也很投入,但读完了才去看问题找答案,这样做浪费了时间,这里的学法指导很简单,就是要求生“边读边思”。

四、课堂教学语言缺少激情。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五、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读不够。

通过本节教学我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确定目标→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出示探究题 自主研读→汇报交流→解疑释惑→适度拓展→强化记忆→达标检测

《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 孙佳兰 发布时间: 19/12/2010 PM 1:29:50

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2、初步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3、了解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学习英雄梦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知道和平利用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是中国探索太空奥秘的目的。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在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我国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目的与意义,正确认识我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教具准备:

课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我国航天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的课前一支歌唱的真好听。今天,老师唱一首歌给你们听。

2、教师配乐演唱《东方红》。

3、老师的五音不全,唱的歌并不怎么好听。谁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唱这支歌?

4、老师今天特意演唱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歌唱的是领导中国人民得解放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还因为《东方红》曾是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乐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二课《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

【《东方红》是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教师现场演唱的这首老歌,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还由此引发学生对中国飞天梦的的研究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1、翻开课本,先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2、请同学来谈一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的?

【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一步地来,中国实现飞天梦也是如此。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也必将明白人造地球卫星是中国实现的飞天大梦的起点,载人航天是中国飞天梦圆的关键。】

三、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幻灯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谁知道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名字?

2、对,这就是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3、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段文字(幻灯出示这颗人造卫星的形状、大小、发射时间等文字资料介绍)。

4、读了这段文字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成为了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

5、这颗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在人类太空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请看世界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览表。

6、看了这个统计表,你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发言后,教师

小结并板书: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虽说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较晚,但是中国的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更大,卫星发射的起点更高。)

【先用图片和文字揭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神秘面纱,再用一张统计表吸引住学生。让在学生对中外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关数据的比较中,了解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世界探索太空史上的地位。】

四|、讨论研究人类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

1、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射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我们研制并发射这些人造地球卫星到底用来做什么呢?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哪些便捷?请同学们分组自学研究。

2、集体汇报:

3、教师小结并板书:人造地球卫星应用于气象观测、全球通信、广播电视、资源普查、军事侦察、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学生用心观察,认真研究,就不难发现它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相信学生在分组学习中,不仅能学到一些科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五、师生谈话,感知中国飞天之梦。

1、同学们,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我们来看一组照片,这些照片与我国的载人航天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乘坐神五、神六和神七的中国宇航员的照片)

2、学生谈论这组照片后,教师点拨并板书要点:第一张是2003年10月15日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中国飞天梦的中国宇航员杨利伟;第二张是2005年10月12日乘坐的神舟六号飞船实现多人飞天的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盛;第三张是2008年9月25日乘坐的神舟七号飞船实现太空漫步梦想的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教师适时板书相关文字。

【通过师生谈话,调动学生兴趣,激发情感,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主题,直接导入新课,为后面的积极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六、欣赏飞天图片,重温飞天梦圆之乐。

1、欣赏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国人欢呼的图片,学生谈自己和家人当时的心情。

2、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载人航天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3、学生看书自学会交流后,教师小结并板书:由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从此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4、欣赏杨利伟在太空向世人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并用中英文说:“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一说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5、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航天计划。

6、教师点拨并板书:和平利用太空资源,为全人类造福就是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7、中国的航天计划分三步走,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二步。展示翟志刚出舱活动的图片,了解神七的四大突破

8、讲翟志刚出仓活动时的小插曲,学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9、出示2007年10月25日成功发射的中国嫦娥一号卫星的相关图片,了解中国的探月计划。

【学生虽然对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骄傲、自豪,但是对人类征服太空的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要通过图片展示、交流,认识到和平利用太空资源,为人类造福才是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七、畅想未来,规划明天。

1、探知更多的宇宙奥秘,更好地利用太空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研究主题,中国未来的航天事业需要我们的关注与参与,让我们一起畅想未来,规划明天。

2、我们能为中国航天做什么?

【在学生为我们民族取得的巨大成就自豪、激动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畅想未来,树立胸怀祖国,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五、课堂总结。

1、再读课本,整理课堂学习笔记。

2、学生再读课文,整理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

【教材年年变,可它怎么变也赶不上世界的变化快。因此品社教师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给学生补充学习材料,以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教材编在前,神舟六号飞船、神舟七号飞船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等重大事件发生在后,教师在上这部分课文时,及时地补充这些资料,有助于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

3、汇报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反刍也是一种学习。新课之后,及时给学生整理学习笔记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学生随堂消化这些新知识。】

六、附板书设计: 2、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 世界第五

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气象观测、全球通信、广播电视、资源普查、军事侦察、科学试验等 2003年10月5日 杨利伟 神舟五号飞船 中国圆了单人飞天梦 2005年10月12日 费俊龙 聂海盛 神舟六号飞船 中国圆了多人多天飞天梦 2008年9月25日 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 神舟七号飞船 中国圆了太空漫步梦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卫星开始探月之旅 中国圆了绕月卫星梦 中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落实“教师的讲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和练习不少于20分钟”,我认真钻研教材,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课的设计在“新、实、活”上下功夫,“新”是理念新,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实”就是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用句平常话就是该记的知识必须记下来;“活”就是形式活,不能为自主而自主,为记而记,要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地学,为此我设立了“我是小小航天人”“记者招待会”“走进航天城”“航天知识大擂台”环节。经过课后认真反思,并看了自己的课堂录像,我感到问题还很多。

一、教师的课堂习惯不好。上课经常有“是不是,对不对”这种语言出现;再有就是仪表不够端庄。这些事虽小,但折射出教师的教学严谨程度。

二、教学设计不够精细。设计学生讨论的形式和氛围创设也不好。题型设计最后一道“发挥题”出得也无新意。“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在课前备课上下功夫,把课备到心里,每个环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才能做到“平中见齐,稳中有新”。

三、学法指导不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成局长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学法。本节课在让生自主研读文本时,看到学生大声朗读,也很投入,但读完了才去看问题找答案,这样做浪费了时间,这里的学法指导很简单,就是要求生“边读边思”。

四、课堂教学语言缺少激情。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五、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读不够。

通过本节教学我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确定目标→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出示探究题 自主研读→汇报交流→解疑释惑→适度拓展→强化记忆→达标检测


相关文章

  • 梦圆飞天第二课时教案
  • 6<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 ...查看


  • 11飞天梦圆
  • 11.<飞天梦圆>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 ...查看


  •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教案
  •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 ...查看


  • [飞天]教案
  • 飞天 课时:二课时 课前准备:绘画材料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参考传统的飞天形象,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2.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 ...查看


  • 我的飞天梦作文600字
  • 我的飞天梦作文600字一:我的飞天梦(602字) 2003年10月15日,对于中国,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这一天,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当杨利伟叔叔乘坐着"神舟 ...查看


  • 飞天圆梦(教师中心稿)
  • diwen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好一个不度春风的玉门关.就在这个连春风都不度的玉门关外却有一个让所有华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敦煌.这里曾埋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在 ...查看


  •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1
  •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板书"梦圆")黑板上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2.中华民族圆了很多梦,1969年登上珠峰,2001年申奥成功,那么这次圆的是什么梦?(板书"飞天&q ...查看


  • 梦圆飞天2
  • <梦圆飞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播放<超越梦想>歌曲.同学们,我们刚刚听的是哪一首歌曲?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 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将肩负着我们中 ...查看


  • 飞天梦圆教案 1
  • 11*飞天梦圆 作者:董红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 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 个生字,读读记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