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诗句:急雪舞回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载至二载),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载至二载),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相关文章

  • 描写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诗句大全
  • 出自当代诗人陈毅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赏析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含"冬"字的诗句的描写冬天的诗句
  • 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2.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大全
  •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寒冷的诗句
  • 描写冬天寒冷的诗句 1.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3.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哪些
  • 出自盛唐诗人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赏析 自古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 ...查看


  • 描写冬天风的诗句
  • 1.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酬崔五郎中>唐. 李白 2.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  --<踏莎行 咏雪>元. 白朴 3.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精选
  •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30句描写冬天的优美诗句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必背的描写冬天的诗句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卓文君<白头吟>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不含"冬"字的描写冬天的诗句
  • 1.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