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应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应用

【摘要】财政部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再次进行了调整,相比旧的准则而言,新准则更加科学合理,但在表述上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本文通过对新准则的相关概念和规定进行分析,通过应用举例,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财政部于1999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施行。然而该准则仅施行了一年左右,就出现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业务来操纵企业利润的现象,因此财政部又于2001年1月对其进行了修订,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财政部再次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替代了原有准则,已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财政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准则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该项准则的变迁,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完善的渐进过程。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准则调整前后的对比

2001年修改的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一律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不得确认损益,即使涉及补价,也仅以收到的补价所含的损益为限。该准则虽然简化了1999年准则核算前对资产性质界定的程序,尤其对堵住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业务进行会计造假的漏洞,提高会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准则否定了非货币性交易除了补价之外客观上也存在交换损益问题。

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最大不同在于引入了“商业实质”概念,并规定主要以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时间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显著不同为标准,因此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大量依赖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方能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否则,不论是否收到了补价,都只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且不得确认损益。虽然新准则的规定更加科学合理,且符合国际惯例,操作也更简单,对不符合条件交换的要求甚至更加严格和谨慎,体现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展的统一要求。但是,新准则的条款规定十分原则化,首先使得会计人员在具体会计实务中,容易对该准则中 “公允价值”的概念产生理解歧义;其次,新准则对于换入资产成本及涉及补价情况下损益确认的规定也不够简单清晰。笔者拟通过举例方式对新准则的概念和规定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加深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

二、新准则的应用

新准则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七条进一步规定,企业在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应用

【摘要】财政部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再次进行了调整,相比旧的准则而言,新准则更加科学合理,但在表述上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本文通过对新准则的相关概念和规定进行分析,通过应用举例,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财政部于1999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施行。然而该准则仅施行了一年左右,就出现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业务来操纵企业利润的现象,因此财政部又于2001年1月对其进行了修订,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财政部再次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替代了原有准则,已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财政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准则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该项准则的变迁,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完善的渐进过程。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准则调整前后的对比

2001年修改的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一律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不得确认损益,即使涉及补价,也仅以收到的补价所含的损益为限。该准则虽然简化了1999年准则核算前对资产性质界定的程序,尤其对堵住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业务进行会计造假的漏洞,提高会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准则否定了非货币性交易除了补价之外客观上也存在交换损益问题。

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最大不同在于引入了“商业实质”概念,并规定主要以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时间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显著不同为标准,因此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大量依赖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方能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否则,不论是否收到了补价,都只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且不得确认损益。虽然新准则的规定更加科学合理,且符合国际惯例,操作也更简单,对不符合条件交换的要求甚至更加严格和谨慎,体现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展的统一要求。但是,新准则的条款规定十分原则化,首先使得会计人员在具体会计实务中,容易对该准则中 “公允价值”的概念产生理解歧义;其次,新准则对于换入资产成本及涉及补价情况下损益确认的规定也不够简单清晰。笔者拟通过举例方式对新准则的概念和规定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加深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

二、新准则的应用

新准则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七条进一步规定,企业在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


相关文章

  •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特征及分类归纳
  • 会计理论与实务2010.4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特征及分类归纳 □葛锦林 2006年,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了我国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要求企业 ...查看


  • 浅析不等价交换条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2009年7月中国管理信息化 Jul.,2009 V01.12.No.13 第12卷第13期ChinaManagementlnformationization 浅析不等价交换条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刘金芹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 ...查看


  • 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大纲
  •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 一. 课程地位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课.是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应考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实现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在专业知识课 ...查看


  • 以财务报告评估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研究
  •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研究 摘要:随着评估业务的不断延伸,评估领域和会计领域在不断进行交融,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已成为重要的评估服务领域.与传统的知识产权评估业务相比,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具有不同的特点, 加之知识 ...查看


  •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10-12-9 [摘要]本文从分析公允价值运用情况入手,指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对策.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系中部分采用了公允价值 ...查看


  • 探讨财务会计中的资产公允价值计量
  • 探讨财务会计中的资产公允价值计量 摘要 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文中详细介 绍了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在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 以及应用,以及如何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特别分析了在财务 会计中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 ...查看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探析
  •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方法.通过对该条款的分析可知,确定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有三个递进的层次:首先,若换出或换入资产中只有一方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以该方的 ...查看


  • 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 内容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不断变化,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如何具体使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我国,理论界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实务界对如何具体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更处于迷 ...查看


  • 论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
  • 论文摘要 2006年是我国的会计改革年,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较之以前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变化之一是重新提出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新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