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目 录

一 武汉产业结构的演变 ............................................. 1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 1

(二) 主导产业的选择 ........................................... 3

(1)首先,从各年份占GDP比重来分析制造业里面各行业规模。 ... 3

(2)其次,分析2005-2008年武汉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区位商。 ... 4

(3)最后,简要分析武汉市各制造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 4

二、武汉城市圈对武汉产业结构影响 ................................... 5

三、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 ............................................. 7

武汉市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优化

摘 要

在近代史中的武汉非常强大,“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至少繁荣了二十多年。甚至在80年代初工业总值还一度在广州之上,但是从90年代末大武汉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东部几大城市,到近年来中西部特大城市也纷纷追赶甚至超越武汉经济发展。究其原因,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如投资政策东部倾斜;有地方政策影响,如前些年控制武汉发展规模,“削峰填壑”;有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等。那么,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武汉市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主要是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优化,使武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真正回归到中西部最大中心城市,就要对武汉市近些年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结构布局,结合“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关键词:产业结构分布;主导产业选择;武汉城市圈

在湖北历年国民生产总值中,武汉一直是大户,近些年都占到1/3左右,可以说湖北经济靠武汉带动,武汉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武汉不但应该做大做强成为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还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调整好产业结构,带动整个“武汉城市圈”中其他中小城市发展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 武汉产业结构的

演变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图1

“图1”[1]为武汉市进入21世纪后三次产业发展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武汉市最十年左右时间里,第一产

业比例逐年减小,第二三产业分别

有轻微的增大,且第二三产业比重

相差不大,都处于快速增长期。

下图将对比全国平均水平和

发达地区广州的情况来分析。

“从工业化的角度看区域发展阶段,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的区域三次产业比例为Ⅱ>Ⅲ>Ⅰ,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三次产业比例为Ⅲ>Ⅱ>Ⅰ。”[2]“图1,3”

[3]显示,武汉市、广州市均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武汉第二

产业比重高于广州,但广州市第三产业比例较武汉突出,

因此,广州市经济发展更为靠前,后工业化发展相对更

加成熟。“图1,2”[4]显示,武汉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三

产业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来看,武汉的第三产业

比重将进一步增大,但近十年来发展缓慢,几乎没什么

变化。主要由于武汉地处内地,周边均为经济发展落后

的中小城市,没有像京沪广那样有发展第三产业的良好

土壤,缺乏有一定实力腹地作为支撑,经济转型面临难

题。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5]主导产业应具备的几个特点:规模相对较大,发展速度明显快于GDP,效益较好,地位较高,影响逐渐加大。要选择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首先必须对将产业的规模、专业化程度和生产率进行比较,并且要遵从几个大的原则:一是,剔除增长潜力不大或者布局关联性行业,如烟草业;二是,本市经济处在后工业化阶段,应选择与之相配的制造业,第一、三产业此处不加讨论。

主导产业的选择从三个方面比较得出,gdp比重、区位商和全员生产率。

(1)首先,从各年份占GDP比重来分析制造业里面各行业规模。

依图表[6]可知:煤炭开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采矿业、皮革、贸易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业、文体制造业等多达16个行业占GDP比重小于1%,

因其国模过小,地位较低,不足以作为主导

产业;其中比重较大的前十五项依次为:烟

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

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

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剔除

烟草行业(关联度几乎为零)。根据增减,

金属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两个相对靠

前,且所占比重在加大。

以上共计16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行业

主要为与高科技材料有关的制造业,如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也有传统制造业,如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这些产业也必成为武汉市主导产业选择所要优先考虑的产业。

(2)其次,分析2005-2008年武汉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区位商。

区位商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通过计算武汉各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武汉市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

在2008年,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饮料制造业等10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行业区位商都较大。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属于武汉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联度较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大的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优势,是推动武汉市整体经济向前发展的主体。

根据区位商2005年至2008年增减排序,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6个行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区位商略有增加,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备选产业。

(3)最后,简要分析武汉市各制造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但由于各行业生产率跟技术水平,特别是跟具体产品价值,

技术要求密切相关,因此,行业间全员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甚至可以高达数倍和数十倍。在此,仅举出有一定规模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分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7个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选择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粗略分析——用GDP比重来分析各行业规模,用区位商反映各自的专业化程度,既而选定优势产业,用全员生产率来衡量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加上武汉市正由全面工业化阶段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主导产业应由重工业开始转向深加工和技术型制造业。结合这些方面,武汉市制造业里面比较符合主导产业选择的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大行业。

二、武汉城市圈对武汉产业结构影响

2004年两会期间,温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2月,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中部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在“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推动下,中部先后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4个中部的城市群入围中央相关文件,其中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实力不相上下。地理上讲,湖北市中部的中部,而武汉又是中部唯一副省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中国中部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要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必须以武汉城市圈为突破口,以大武汉为带动,加强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分析武汉的产业结构,实际是希望以武汉的复兴带动湖北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武汉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周围中小城市的支撑,对比京沪广,周围均有

大中型城市甚至特大城市。湖北包括整个中西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首位现象明显,特大型的中心城市周围缺少大中城市,这使得向武汉这样的增长极缺少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仅仅是集聚周围地区的初级原料进行加工,直接关系到其产业结构转型的快慢与否,高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武汉城市圈,又称

相对于东部三大经济圈而言,武汉经济圈面临着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武汉要继续做大做强,做回中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以此吸收和集聚更大区域内的各种经济资源;另一方面,武汉周边地区经济根基薄弱,武汉经济圈内除黄石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其他7个城市均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武汉的带动。“目前,除黄石外,其他7市都直接或间接提出要当大武汉的“米袋子”、“菜篮子”。大武汉城市需要这么多“米袋子”、“菜篮子”吗?”[6][7]虽然几个城市都知道要以大武汉为依托,但定位混乱,“小而全”、“中而全”,依然没有摆脱求全的经济思维束缚。这些就需要武汉做出带头作用,在省政府领导下,实行区域分工与合作,向长三角地区学习,分工明确,走专业化集约化之路。

作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曾经全国数一数二的特大城市,武汉在80年代后期的发展确实不尽人意,长沙、郑州、重庆、西安等几个周边特大城市纷纷向武汉靠齐,甚至在近年来它们在某些方面已超过武汉,这不得不说是政策的失误,直接导致武汉区域地位下降,知名度也大受影响,无形之中降低了竞争力。武汉城市交通拥挤,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在近年来省市政府的大刀阔斧城市建设下获得很大改善,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汉还必将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大力发展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业。

三、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

总的来说,武汉经济发展要以武汉城市圈为大的立足点,在区域范围内进行产业的分工合作,使区域资源集聚起来;要适时适当地进行产业转移,提升武汉产业发展水平,建设中部地区最高级的文化产业中心、高科技产业中心和金融贸易中心。

就第二产业而言,钢铁、食品加工业作为武汉市支柱产业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而汽车产业带动性较强,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对武汉而言具有较大科技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于作为长江航运枢纽和铁路核心枢纽之一的武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是武汉市的一个重点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武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其他发展较好产业,如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等应该逐步向周围城市转移。黄石发展相对较好,可以接替武汉市转移的大部分重工业,纺织服装业,黄冈发展特色农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产业,鄂州依其资源优势发展冶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咸宁依其山水资源发展造纸业、制药业、特色农业、核电事业等等。

武汉城市圈建设,对于武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已有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迹象,处于转型阶段,要实现完全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短期内很难做到,然而,经济的转型滞后又将阻碍快速发展。武汉市在向周边地区转移其轻重工业时,若不能很好的从周边吸收商业及其他服务业利益,第三产业将可能面临被架空的风险。因此,在做出产业转移时需注意几点,一是确保优势产业,二是积极发展高新制造和第三产业,如光电产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等,三是大力投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流通。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http://www.whtj.gov.cn/ 2009年12月28日

[2] 吴殿廷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第69 页 科学出版社

[3] 广州市统计信息网 http://www.gzstats.gov.cn/tjgb/ 2010年4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2009年统计年鉴

[5] 吴殿廷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第104 页 科学出版社

[6]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http://www.whtj.gov.cn/ 2009年12月28日

[7] 陈文科,秦尊文,郭慧伶 大武汉城市圈战略与周边城市定位 中部论坛

目 录

一 武汉产业结构的演变 ............................................. 1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 1

(二) 主导产业的选择 ........................................... 3

(1)首先,从各年份占GDP比重来分析制造业里面各行业规模。 ... 3

(2)其次,分析2005-2008年武汉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区位商。 ... 4

(3)最后,简要分析武汉市各制造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 4

二、武汉城市圈对武汉产业结构影响 ................................... 5

三、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 ............................................. 7

武汉市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优化

摘 要

在近代史中的武汉非常强大,“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至少繁荣了二十多年。甚至在80年代初工业总值还一度在广州之上,但是从90年代末大武汉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东部几大城市,到近年来中西部特大城市也纷纷追赶甚至超越武汉经济发展。究其原因,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如投资政策东部倾斜;有地方政策影响,如前些年控制武汉发展规模,“削峰填壑”;有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等。那么,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武汉市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主要是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优化,使武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真正回归到中西部最大中心城市,就要对武汉市近些年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结构布局,结合“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关键词:产业结构分布;主导产业选择;武汉城市圈

在湖北历年国民生产总值中,武汉一直是大户,近些年都占到1/3左右,可以说湖北经济靠武汉带动,武汉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武汉不但应该做大做强成为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还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调整好产业结构,带动整个“武汉城市圈”中其他中小城市发展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 武汉产业结构的

演变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图1

“图1”[1]为武汉市进入21世纪后三次产业发展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武汉市最十年左右时间里,第一产

业比例逐年减小,第二三产业分别

有轻微的增大,且第二三产业比重

相差不大,都处于快速增长期。

下图将对比全国平均水平和

发达地区广州的情况来分析。

“从工业化的角度看区域发展阶段,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的区域三次产业比例为Ⅱ>Ⅲ>Ⅰ,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三次产业比例为Ⅲ>Ⅱ>Ⅰ。”[2]“图1,3”

[3]显示,武汉市、广州市均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武汉第二

产业比重高于广州,但广州市第三产业比例较武汉突出,

因此,广州市经济发展更为靠前,后工业化发展相对更

加成熟。“图1,2”[4]显示,武汉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三

产业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来看,武汉的第三产业

比重将进一步增大,但近十年来发展缓慢,几乎没什么

变化。主要由于武汉地处内地,周边均为经济发展落后

的中小城市,没有像京沪广那样有发展第三产业的良好

土壤,缺乏有一定实力腹地作为支撑,经济转型面临难

题。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5]主导产业应具备的几个特点:规模相对较大,发展速度明显快于GDP,效益较好,地位较高,影响逐渐加大。要选择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首先必须对将产业的规模、专业化程度和生产率进行比较,并且要遵从几个大的原则:一是,剔除增长潜力不大或者布局关联性行业,如烟草业;二是,本市经济处在后工业化阶段,应选择与之相配的制造业,第一、三产业此处不加讨论。

主导产业的选择从三个方面比较得出,gdp比重、区位商和全员生产率。

(1)首先,从各年份占GDP比重来分析制造业里面各行业规模。

依图表[6]可知:煤炭开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采矿业、皮革、贸易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业、文体制造业等多达16个行业占GDP比重小于1%,

因其国模过小,地位较低,不足以作为主导

产业;其中比重较大的前十五项依次为:烟

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

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

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剔除

烟草行业(关联度几乎为零)。根据增减,

金属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两个相对靠

前,且所占比重在加大。

以上共计16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行业

主要为与高科技材料有关的制造业,如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也有传统制造业,如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这些产业也必成为武汉市主导产业选择所要优先考虑的产业。

(2)其次,分析2005-2008年武汉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区位商。

区位商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通过计算武汉各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武汉市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

在2008年,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饮料制造业等10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行业区位商都较大。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属于武汉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联度较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大的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优势,是推动武汉市整体经济向前发展的主体。

根据区位商2005年至2008年增减排序,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6个行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区位商略有增加,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备选产业。

(3)最后,简要分析武汉市各制造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但由于各行业生产率跟技术水平,特别是跟具体产品价值,

技术要求密切相关,因此,行业间全员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甚至可以高达数倍和数十倍。在此,仅举出有一定规模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分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7个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选择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粗略分析——用GDP比重来分析各行业规模,用区位商反映各自的专业化程度,既而选定优势产业,用全员生产率来衡量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加上武汉市正由全面工业化阶段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主导产业应由重工业开始转向深加工和技术型制造业。结合这些方面,武汉市制造业里面比较符合主导产业选择的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大行业。

二、武汉城市圈对武汉产业结构影响

2004年两会期间,温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2月,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中部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在“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推动下,中部先后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4个中部的城市群入围中央相关文件,其中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实力不相上下。地理上讲,湖北市中部的中部,而武汉又是中部唯一副省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中国中部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要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必须以武汉城市圈为突破口,以大武汉为带动,加强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分析武汉的产业结构,实际是希望以武汉的复兴带动湖北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武汉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周围中小城市的支撑,对比京沪广,周围均有

大中型城市甚至特大城市。湖北包括整个中西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首位现象明显,特大型的中心城市周围缺少大中城市,这使得向武汉这样的增长极缺少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仅仅是集聚周围地区的初级原料进行加工,直接关系到其产业结构转型的快慢与否,高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武汉城市圈,又称

相对于东部三大经济圈而言,武汉经济圈面临着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武汉要继续做大做强,做回中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以此吸收和集聚更大区域内的各种经济资源;另一方面,武汉周边地区经济根基薄弱,武汉经济圈内除黄石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其他7个城市均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武汉的带动。“目前,除黄石外,其他7市都直接或间接提出要当大武汉的“米袋子”、“菜篮子”。大武汉城市需要这么多“米袋子”、“菜篮子”吗?”[6][7]虽然几个城市都知道要以大武汉为依托,但定位混乱,“小而全”、“中而全”,依然没有摆脱求全的经济思维束缚。这些就需要武汉做出带头作用,在省政府领导下,实行区域分工与合作,向长三角地区学习,分工明确,走专业化集约化之路。

作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曾经全国数一数二的特大城市,武汉在80年代后期的发展确实不尽人意,长沙、郑州、重庆、西安等几个周边特大城市纷纷向武汉靠齐,甚至在近年来它们在某些方面已超过武汉,这不得不说是政策的失误,直接导致武汉区域地位下降,知名度也大受影响,无形之中降低了竞争力。武汉城市交通拥挤,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在近年来省市政府的大刀阔斧城市建设下获得很大改善,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汉还必将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大力发展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业。

三、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

总的来说,武汉经济发展要以武汉城市圈为大的立足点,在区域范围内进行产业的分工合作,使区域资源集聚起来;要适时适当地进行产业转移,提升武汉产业发展水平,建设中部地区最高级的文化产业中心、高科技产业中心和金融贸易中心。

就第二产业而言,钢铁、食品加工业作为武汉市支柱产业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而汽车产业带动性较强,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对武汉而言具有较大科技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于作为长江航运枢纽和铁路核心枢纽之一的武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是武汉市的一个重点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武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其他发展较好产业,如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等应该逐步向周围城市转移。黄石发展相对较好,可以接替武汉市转移的大部分重工业,纺织服装业,黄冈发展特色农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产业,鄂州依其资源优势发展冶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咸宁依其山水资源发展造纸业、制药业、特色农业、核电事业等等。

武汉城市圈建设,对于武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已有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迹象,处于转型阶段,要实现完全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短期内很难做到,然而,经济的转型滞后又将阻碍快速发展。武汉市在向周边地区转移其轻重工业时,若不能很好的从周边吸收商业及其他服务业利益,第三产业将可能面临被架空的风险。因此,在做出产业转移时需注意几点,一是确保优势产业,二是积极发展高新制造和第三产业,如光电产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等,三是大力投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流通。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http://www.whtj.gov.cn/ 2009年12月28日

[2] 吴殿廷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第69 页 科学出版社

[3] 广州市统计信息网 http://www.gzstats.gov.cn/tjgb/ 2010年4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2009年统计年鉴

[5] 吴殿廷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第104 页 科学出版社

[6]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http://www.whtj.gov.cn/ 2009年12月28日

[7] 陈文科,秦尊文,郭慧伶 大武汉城市圈战略与周边城市定位 中部论坛


相关文章

  •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王良健 (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长沙410079) [摘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及旅游管理部门备受关注的课题,科学地制订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实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 ...查看


  •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
  • <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2期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 曹允春,席艳荣,李微微 (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天津300300) 摘要:新经济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区域分析能力.将其应用于临空经济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查看


  • 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174 第25卷第3期2009年3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oftheCSAE .b1.25No.3 Mar.2009 "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陈豫1,一,杨改河2,强,冯永忠2, ...查看


  • 经济学论文创新点
  • 区域经济学论文创新点,我觉得要跳出教材的框框,放眼更多的经济奇迹案例.区域发展案例.城市崛起案例.如果在中国范围内探讨区域经济学,有几个点或许可以稍加着墨. 在一定的国际背景下,特定区域(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中国的某一特定小区域)的经济发展 ...查看


  • 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在生态安徽建设中的作用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1):113-116 JournalofAnhuiAgrieuhuralUniversity 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在生态安徽建设中的作用 贾良清1一,欧阳志云1,张之源3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 ...查看


  • 基于相关分析的省级政府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李和中,王宝成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以2007年中国31个省级政府(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为样本,在将政府规模划分为财政规模. 人力规模.职能规模三个侧面的基础上,考察省级政府财政规模.人力规模.职能规模与经济发 ...查看


  •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 20l 1年第20期 sci.nc.锄d T.熏熏莲驴譬委毫n把..Re.∞∞h 20llNo.20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 1.20.024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张梅 ...查看


  • 文献信息检索实习报告(经济学)
  • 文 献 信 息 检 索 课 综 合 实 习 报 告 学生姓名__ __ ___ 学 号 _ _ _ ___ 系(所)__ ___ 专 业 _ ______ E-mail 指导老师 _ __ _ 报告完成日期_________ _ _总 成 ...查看


  • 区域经济差异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 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10-014-02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 ...查看


  •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 OJOURNALOFNATIONALACADEMYOFEDUCATl0NADMINlSTRATION 乏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君 浙江金华321007) 乏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随 着争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电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