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张艳:我们心底藏着的那些温暖

  2016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上午10点,全国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会上,四川省德阳市私协城南分会理事张艳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44岁的张艳和丈夫魏宇带着女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了这份荣誉。

  北京的5月,春光明媚,一如张艳全家的心情。18年转瞬即逝,而留给岁月的艰辛、磨难和喜悦也深深地刻在夫妻的心间……

  不害怕跌倒,更不害怕从头再来

  张艳家里有4姐弟。作为大姐,小时候的张艳,时常因为满是补丁的衣服而受到同学嘲笑、欺负。“每天都哭,不想上学。妈妈就劝,不要记恨别人,要自己努力、争气,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张艳说。善良和要强,对她来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张艳,时时记得与人为善。那时的出租车司机办驾照,门槛高、手续麻烦。张艳在劳动服务公司工作,只要在职责范围内,她都尽量与人方便。由于张艳正直善良,她在司机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大家都喜欢这个和善美丽的姑娘。而一个叫魏宇的小伙子也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一次,张艳帮朋友张罗婚礼,又跑出去为婚礼车队买来了矿泉水、冰淇淋,这份热心让开出租车的魏宇感动不已。他开始追求张艳,张艳也对这个踏实能干的小伙子颇有好感。不知不觉,他们开始形影不离。

  “想办证的出租车司机,一般都是我在帮助他们。而他们就想送一些东西给我,或者请我吃饭来作为报答,但我都没有收。”张艳说。后来这些出租车司机就建议她开修理厂。魏宇也说:“你心地这么好,不如开个汽修部,大家都会去捧场。”张艳坦承家里境况不好,自己是老大,责任重。魏宇当即承诺:“我帮你,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自小就想在城市闯出一番天地的张艳有点心动,两人开始筹划起来。可是,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从哪来?

  “刚结婚时,我们只有一张单人床,翻身都难。创业贷款要有能担保的公司,我们走遍成都都找不到一家愿意提供担保的公司。”张艳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心酸不已。

  最终,两人辛苦筹集到3000元资金,租下一间10平方米的铺面,买了一张钢丝床和一些工具后便没有多余的钱再买汽车配件,该怎么办?

  “我和魏宇带着身份证等证件,想抵押给成都配件公司去赊配件。”张艳说,“现在想来还有些天真,但当时也是没有办法了。问了十多家,没有一家愿意赊配件。”

  两人跑得心力交瘁,最后,张艳与魏宇的这份执着感动了一位陌生人,这位陌生人建议他们在德阳找一家企业作为担保,然后再到成都赊配件。刚好张艳曾经帮助过的一位朋友又认识成都一家配件企业的负责人。就这样,张艳成功赊到了价值5000元的配件。

  “我们和配件公司约定,3个月就结清账款,但是实际上只用了两个月。”张艳说,即使自己的款项没有到位,也会借钱把配件公司的钱结清。

  由于张艳夫妇的诚信,成都的这家配件公司从开始的5000元赊账,逐渐涨到1万元、2万元、3万元……同时还给张艳夫妇介绍更多可供开展合作的公司。

  凭借不服输的精神,这个小小的10平米汽修店有口皆碑。在经营过程中,无论街坊邻居有什么困难,张艳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获得了极好的口碑,生意也越来越好。“自己受过穷,吃过‘瘪’,知道个中辛酸,所以能帮就帮,但无意中,这些都变成了对生意最好的广告宣传。”

  18年来,夫妻俩靠着诚信办企业,逐渐将当初的小门面扩大成了集销售、维修、保养为一体的,拥有上百名员工的汽车服务企业。而这段艰苦的创业,也伴随着青春美好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如今想来,这些经历如清晨薄雾的歌声,更好像初阳一样温暖。

  18年助人数百,喜悦满怀

  “我的家庭不仅指血亲家人,还有我企业里的三百多名员工。”张艳说。在以孝悌、友爱、责任等关键词打造的企业文化里,员工不叫她“老板”,而叫“老姐”。

  “老姐”传承了父母的善良与宽容,与志同道合的丈夫并肩创业,用公益之心灌输女儿,带动全公司员工践行孝道,还影响了一批企业家投身慈善,同心协力为社会作贡献。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张艳夫妇也曾遇到很多难题,而正是这些难题的解决让夫妇俩更坚定了要回馈社会、帮助有困难的人的信念。

  2011年,刚刚投入50万元准备扩大企业规模的张艳夫妇却被要求搬迁。“当时向私人租地的时候没有签合同,所以不得不搬走。本来说好的一个月搬迁,可是没到一个月,通往修理厂的道路就被挖断,严重影响了生意。”张艳急得大病一场。

  城南街道办桃园社区知道情况后找到了张艳,邀请他们将厂房搬到社区,并表示将尽快为她联系一个地方。张艳知道后,非常高兴。“病都没好,我就捂着肚子把合同签了。”张艳说,“当时社区书记的侄子是修厂房的,还垫资建起了修理厂。”

  “当时我就想,社区帮了我这么多,等我发展起来了,就一定要回馈社会,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张艳说。

  18年来,张艳夫妇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一直都热心公益。他们积极参与到“5・12”大地震和“4・20”地震的救助中,为灾区送去手电筒、方便面等物资,还免费帮受灾群众修理汽车。他们成立了爱心公益基金,把每次卖车的利润全部拿出来捐献给贫困户,以后每卖出一辆车就拿出1000元放在爱心基金中,用以帮助贫困妇女。她同时还常去看望留守儿童,设立留守儿童奖学金,开展社区帮扶活动。

  截至目前,张艳夫妇已为一百五十多名贫困妇女捐助16万元,为六十多名留守儿童捐助13万元。

  作为德阳女企业家代表,张艳担任了德阳市妇联的执行委员,在这个平台中,她看到很多妇女由于种种原因,或丧失劳动能力,或致富无门。“对前者积极救济,对后者帮其搞家庭种植养殖。”

  “我们的汽修厂叫做‘宇艳修理厂’,是由我们夫妇二人的名字组合而成。”张艳说,他们夫妻要永远不分开,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子子孙孙听。

  有一种幸福叫彼此相依

  说起自己的家庭,张艳的笑容就能给出答案。刚开始创业时,夫妻俩怕前来修理的车子被偷,往往是每个人各在店外守半夜,只能在车里睡觉,这样的情况坚持了一年。由于魏宇过度劳累,出现吐血症状,住进了医院,这份重担不得不落在张艳身上。

  “他本来该休息半个月的,但是三天后就出院了。”张艳说,“他不想我那么辛苦,要为我分担”。

  2011年,张艳的汽车销售公司开张,夫妻约定每卖出一辆车,就捐出1000元给留守妇女和儿童。自家生活,却仍像创业时一样简单。

  张艳12岁的女儿告诉她:“同学说咱家像仓库,车子也差。”张艳家100多平方米,地方小东西多,用好多纸箱子放东西,所以看起来像仓库;家里开的车也一直是店里销售的亲民车型。“够用就行,不要攀比。”张艳告诫女儿。“与其把财富传给下一代,我们更愿意把对爱的承诺传给子女。”

  而她的女儿更是她的骄傲。“我的其中一个梦想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人,而女儿说想读博士,以后可以帮助我完成这个梦想。”张艳说,由于工作很忙,有时候晚上回去女儿都睡了,一般只能早上和她交流。但是女儿并没有怪大人没时间陪她,反而很体谅父母的辛苦。

  “我们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她分享了,所以她很理解我们。”张艳说。

  面对前来取经的企业家朋友,张艳坦承“存好心、办好事”为她创业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但办好慈善不一定就能办好企业。相反,不论你成功或是平凡,都应尽己所能去输出正能量。不求回报地付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如今,张艳联合一些朋友帮助聋哑孩子,让他们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其实,我们的社会不缺关爱和善良,缺少的是推动和参与。对此,张艳这样说:“很多人还没加入到公益中来,因为身边没榜样,这一站,我是你们的榜样,希望下一站,你们能成为更多其他人的榜样。”

  责编/沫菲

  2016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上午10点,全国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会上,四川省德阳市私协城南分会理事张艳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44岁的张艳和丈夫魏宇带着女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了这份荣誉。

  北京的5月,春光明媚,一如张艳全家的心情。18年转瞬即逝,而留给岁月的艰辛、磨难和喜悦也深深地刻在夫妻的心间……

  不害怕跌倒,更不害怕从头再来

  张艳家里有4姐弟。作为大姐,小时候的张艳,时常因为满是补丁的衣服而受到同学嘲笑、欺负。“每天都哭,不想上学。妈妈就劝,不要记恨别人,要自己努力、争气,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张艳说。善良和要强,对她来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张艳,时时记得与人为善。那时的出租车司机办驾照,门槛高、手续麻烦。张艳在劳动服务公司工作,只要在职责范围内,她都尽量与人方便。由于张艳正直善良,她在司机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大家都喜欢这个和善美丽的姑娘。而一个叫魏宇的小伙子也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一次,张艳帮朋友张罗婚礼,又跑出去为婚礼车队买来了矿泉水、冰淇淋,这份热心让开出租车的魏宇感动不已。他开始追求张艳,张艳也对这个踏实能干的小伙子颇有好感。不知不觉,他们开始形影不离。

  “想办证的出租车司机,一般都是我在帮助他们。而他们就想送一些东西给我,或者请我吃饭来作为报答,但我都没有收。”张艳说。后来这些出租车司机就建议她开修理厂。魏宇也说:“你心地这么好,不如开个汽修部,大家都会去捧场。”张艳坦承家里境况不好,自己是老大,责任重。魏宇当即承诺:“我帮你,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自小就想在城市闯出一番天地的张艳有点心动,两人开始筹划起来。可是,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从哪来?

  “刚结婚时,我们只有一张单人床,翻身都难。创业贷款要有能担保的公司,我们走遍成都都找不到一家愿意提供担保的公司。”张艳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心酸不已。

  最终,两人辛苦筹集到3000元资金,租下一间10平方米的铺面,买了一张钢丝床和一些工具后便没有多余的钱再买汽车配件,该怎么办?

  “我和魏宇带着身份证等证件,想抵押给成都配件公司去赊配件。”张艳说,“现在想来还有些天真,但当时也是没有办法了。问了十多家,没有一家愿意赊配件。”

  两人跑得心力交瘁,最后,张艳与魏宇的这份执着感动了一位陌生人,这位陌生人建议他们在德阳找一家企业作为担保,然后再到成都赊配件。刚好张艳曾经帮助过的一位朋友又认识成都一家配件企业的负责人。就这样,张艳成功赊到了价值5000元的配件。

  “我们和配件公司约定,3个月就结清账款,但是实际上只用了两个月。”张艳说,即使自己的款项没有到位,也会借钱把配件公司的钱结清。

  由于张艳夫妇的诚信,成都的这家配件公司从开始的5000元赊账,逐渐涨到1万元、2万元、3万元……同时还给张艳夫妇介绍更多可供开展合作的公司。

  凭借不服输的精神,这个小小的10平米汽修店有口皆碑。在经营过程中,无论街坊邻居有什么困难,张艳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获得了极好的口碑,生意也越来越好。“自己受过穷,吃过‘瘪’,知道个中辛酸,所以能帮就帮,但无意中,这些都变成了对生意最好的广告宣传。”

  18年来,夫妻俩靠着诚信办企业,逐渐将当初的小门面扩大成了集销售、维修、保养为一体的,拥有上百名员工的汽车服务企业。而这段艰苦的创业,也伴随着青春美好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如今想来,这些经历如清晨薄雾的歌声,更好像初阳一样温暖。

  18年助人数百,喜悦满怀

  “我的家庭不仅指血亲家人,还有我企业里的三百多名员工。”张艳说。在以孝悌、友爱、责任等关键词打造的企业文化里,员工不叫她“老板”,而叫“老姐”。

  “老姐”传承了父母的善良与宽容,与志同道合的丈夫并肩创业,用公益之心灌输女儿,带动全公司员工践行孝道,还影响了一批企业家投身慈善,同心协力为社会作贡献。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张艳夫妇也曾遇到很多难题,而正是这些难题的解决让夫妇俩更坚定了要回馈社会、帮助有困难的人的信念。

  2011年,刚刚投入50万元准备扩大企业规模的张艳夫妇却被要求搬迁。“当时向私人租地的时候没有签合同,所以不得不搬走。本来说好的一个月搬迁,可是没到一个月,通往修理厂的道路就被挖断,严重影响了生意。”张艳急得大病一场。

  城南街道办桃园社区知道情况后找到了张艳,邀请他们将厂房搬到社区,并表示将尽快为她联系一个地方。张艳知道后,非常高兴。“病都没好,我就捂着肚子把合同签了。”张艳说,“当时社区书记的侄子是修厂房的,还垫资建起了修理厂。”

  “当时我就想,社区帮了我这么多,等我发展起来了,就一定要回馈社会,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张艳说。

  18年来,张艳夫妇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一直都热心公益。他们积极参与到“5・12”大地震和“4・20”地震的救助中,为灾区送去手电筒、方便面等物资,还免费帮受灾群众修理汽车。他们成立了爱心公益基金,把每次卖车的利润全部拿出来捐献给贫困户,以后每卖出一辆车就拿出1000元放在爱心基金中,用以帮助贫困妇女。她同时还常去看望留守儿童,设立留守儿童奖学金,开展社区帮扶活动。

  截至目前,张艳夫妇已为一百五十多名贫困妇女捐助16万元,为六十多名留守儿童捐助13万元。

  作为德阳女企业家代表,张艳担任了德阳市妇联的执行委员,在这个平台中,她看到很多妇女由于种种原因,或丧失劳动能力,或致富无门。“对前者积极救济,对后者帮其搞家庭种植养殖。”

  “我们的汽修厂叫做‘宇艳修理厂’,是由我们夫妇二人的名字组合而成。”张艳说,他们夫妻要永远不分开,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子子孙孙听。

  有一种幸福叫彼此相依

  说起自己的家庭,张艳的笑容就能给出答案。刚开始创业时,夫妻俩怕前来修理的车子被偷,往往是每个人各在店外守半夜,只能在车里睡觉,这样的情况坚持了一年。由于魏宇过度劳累,出现吐血症状,住进了医院,这份重担不得不落在张艳身上。

  “他本来该休息半个月的,但是三天后就出院了。”张艳说,“他不想我那么辛苦,要为我分担”。

  2011年,张艳的汽车销售公司开张,夫妻约定每卖出一辆车,就捐出1000元给留守妇女和儿童。自家生活,却仍像创业时一样简单。

  张艳12岁的女儿告诉她:“同学说咱家像仓库,车子也差。”张艳家100多平方米,地方小东西多,用好多纸箱子放东西,所以看起来像仓库;家里开的车也一直是店里销售的亲民车型。“够用就行,不要攀比。”张艳告诫女儿。“与其把财富传给下一代,我们更愿意把对爱的承诺传给子女。”

  而她的女儿更是她的骄傲。“我的其中一个梦想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人,而女儿说想读博士,以后可以帮助我完成这个梦想。”张艳说,由于工作很忙,有时候晚上回去女儿都睡了,一般只能早上和她交流。但是女儿并没有怪大人没时间陪她,反而很体谅父母的辛苦。

  “我们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她分享了,所以她很理解我们。”张艳说。

  面对前来取经的企业家朋友,张艳坦承“存好心、办好事”为她创业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但办好慈善不一定就能办好企业。相反,不论你成功或是平凡,都应尽己所能去输出正能量。不求回报地付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如今,张艳联合一些朋友帮助聋哑孩子,让他们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其实,我们的社会不缺关爱和善良,缺少的是推动和参与。对此,张艳这样说:“很多人还没加入到公益中来,因为身边没榜样,这一站,我是你们的榜样,希望下一站,你们能成为更多其他人的榜样。”

  责编/沫菲


相关文章

  • 特殊的生日
  • 特殊的生日(校园剧) 时间:2010年4月 地点:普通楼房赵林的家. 人物:陈蓓,女,11岁,五年级学生:赵林,男,11岁,同班同学:张艳,女,11岁,同班同学:徐阳,男,11岁,同班同学: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方老师,女,25岁. (幕启.在 ...查看


  • 报名托福考试需具备哪些条件
  • 报名托福考试需具备哪些条件 报名托福考试条件有哪些?对于想报名参加托福考试的同学来说,总是会担心自己是否有资格报名.其实,报名托福考试条件是很低的,基本上,只要你是中国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托福考试的. 托福报名条件跟学历也是没有关系的.托福考 ...查看


  • 有关工程造价的计价规范和政策文件
  • 有关工程造价的计价规范和政策文件 --<工程估价基础>第一次调研作业 B110803班第三组 组长:B11080327段梦琦 组员:B11080321朱希光,B11080310孙德源 B11080303刘 宁,B10080324 ...查看


  • 我和我的母亲
  • 我和我的母亲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题记 母亲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母亲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看来,母亲不仅仅是我们一生中 ...查看


  • 如何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张艳华)
  • 如何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 长岭岗中学 张艳华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在当今世界,各种发明创造和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要让中华经济保持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使中华民族高高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人们的创 ...查看


  • 爱岗敬业演讲稿:因为承诺,我们守护光明
  • 在翻山涉水的施工工地,看不到我们的身影;在走街串户的抢修现场,看不到我们的身影;在灯火阑珊的繁华街市,看不到我们的身影.我们9个女孩,像一束幽香的茉莉,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静静的开放. 伟人故里广安,电业局五楼角落的一间办公室,我们默默地用坚守 ...查看


  • "2009寒冬送温暖"之慰问活动策划案
  • "2009寒冬送温暖"-资助同学 策 划 书 活动全称:延安大学学生爱心社"2009温暖"--资助同学活动 寒冬送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19日-12月6日 活动地点:延安大学校本部 活动赞助: ...查看


  • 生命与你 慢慢变老 ...
  • 一种缘分,无须多言,一眼,欢喜了一个世界.不曾预约,彼此在彼此的生命里诚恳的安暖.千万种美丽,不及灵魂的轻抚的温柔.一种情感,是命里的喜欢,在生命里,没完没了的缠绵.或许,无须任何承诺,无须任何誓言,无须惊天动地,你情我愿,在温柔里永如初见 ...查看


  • 表白情书:心底永远的爱
  • 曾以为,今生我不会再爱谁,也不会再牵挂思念谁,更不会再为谁流泪.因为,我的爱已经冬眠,我的心已经死去. 曾经的爱,让我看破.放下.自虐.生命如花,落英如雨,很想学佛拈花一笑,淡看爱与恋的纠缠.有时,我总爱想,一个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忧伤?一个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