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指标 潮气量(VT 或TV)
补呼气量(ERV) 补吸气量(IRV) 残气量(RV ) 功能残气量(FRC ) 深吸气量(IC )肺活量(VC ) 肺总量(TLC)
肺通气指标 肺功能指标 呼吸频率(f )死腔气量(VD )定义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气末作用力呼气时能继续呼出的最大气量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作最大用力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FRC=ERV+RV
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
定义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每次呼吸末能达到肺泡进行
气体交换的无效气量
正常参考值* 0.5L 1.68L 1.55L 4.13L 5.67L 正常参考值 14次/min
临床意义
用于计算分钟通气量盒调节呼吸机 与通气储备有关 与同期储备有关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可增加 意义同RV 与通气储备有关
为临床上最常用指标之一,减少见于限制性病变和严重阻塞性病变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增加。且RV/TLC比值增加(RV/TLC比值常约0.3)
临床意义
中枢抑制时可减慢;肺部病变时常增快 包括解刨死腔和生理死腔,肺部疾病时常增加
肺泡通气量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
(VA)
有效气量。VA=(VT-VD)*f 4L
每分钟通气量静态状态下每分钟呼出的气
(VE )
量。VE=VT*f
6L
最大自主分钟
单位时间内最大自主努力呼
通气量(MVV )
吸所达到的通气量。MVV ≈150L/min
FEVI*35
通气储量(VR%) VR%=(MVV-VE)/MVV*100% >=93% 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 指标 肺功能指标 定义 正常参考值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
(FVC) 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4.13L
一秒量(FEV1) 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
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3.65L
一秒率(FEV1%) FEV1/FVC比值 >75% 呼气中断流速用力呼气时呼出气量为肺活(MMEF 或量的25%~75%区间的平均流4.29L/sec FEF ~75%) 速 呼吸中期瞬间流速(V50或50%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4.80L/sec FEV50%
呼吸后期瞬间流速(V25或25%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2.09L/sec FEV75%
最高呼气流速
(PEF)
用力呼气的最大流速 8.38L/sec
最高呼气流速(PEFR=2*(PEF最高值-PEF 最
反映有效的通气量 人工通气常用指标
反映呼吸系统整体效能(包括呼吸神经肌肉功能、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用力依赖性强,阻塞性及限制性障碍均可致其下降 通气储备能力指标,
FVC 正常应=VC,下降见于限制性障碍和严重阻塞性障碍,用力依赖性强
临床上最常用指标,重复性好,用力依赖性较强。限制性障碍和阻塞性障可下降
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90%提示限制性障碍
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碍,亦见于小气道病变。用力依赖性低
下降意义同MMEF ,用力依赖性低
峡江意义同MMEF ,更敏感,但个体差异大。用力依赖性低,若FVC 、FEV1及F 三者正常而MMEF 、FEF50%、FEF75%三者中有二个低于60%预计值、可判断气道病变
简易通气指标,亦反映咳嗽能力,用力依赖性强。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性障碍。
可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常用于判断可逆性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哮喘患者
变异率(PEFR ) 低值)(PEF 最高值+PEF最低
值)*100%
从肺TLC 位用力呼气呼出气量
于夜间或凌晨时下降,PEFR>=5%为阳性,对诊断和疗效判断有意义
用于判断上气道阻塞(UAO) 病变。当FEV1接近正常而FEF200-1200明显下FEF200~1200
为200~1200ml
FIF50%
吸气峰值流速(PIF ) FEF50%/FIF50% 外推容量
(Extra
监控开始用力呼气速度的质
Volume 控指标
FET100% 弥散功能指标 肺功能指标 定义 肺一氧化碳弥单位时间单位压力差时CO 透散量(Dlco ) 过肺呼吸膜的量 Dlco/VA 每升肺泡气量的Dico
Krogh's K
BTPS 条件下每升肺泡容积的CO 弥散量
气道阻力指标 肺功能指标 定义
气体通过气道所消耗的压力
气道阻力(Raw ) 与气体流速的比值,
Raw=(Palv-Pao)/F
气道传导率
(Gaw )
为Raw 的倒数
比气道传导率sGaw=Gaw/Vtg
7.89L/sec
提示UAO ,用力依赖性强
反映吸气能力。下降提示UAO (尤其是胸外型),用力依赖性强 意义同FIE50%
用于判断上气道阻塞部位,若>1可疑胸外型UAO 增大提示开始用力不够、过慢或漏气 气道阻塞者呼气时间延长
临床意义
受所用影响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通气血流比例、血红蛋白、心排出因素影响,下降常见于肺容量(弥散面积)减少、肺间质病变(肺泡结构破肺毛细血管阻塞、肺间质水肿或纤维化等)及贫血等
经肺泡容积矫正,鉴别肺容量减少与肺泡膜病变所致的弥散功能下降 意义与Dlco/VA 临床意义
增加提示气道阻塞,受肺容量影响(成反比)
经胸腔气量矫正,减少提示气体阻塞
(sGaw ) 比气道阻力(sRaw)
胸腔内气体容积(Vtg ) 顺应性指标 肺功能指标
肺顺应性(CL )胸廓顺应性(Ccw ) 为Raw*Vtg
检测当时的胸腔内气量
定义
肺扩张容积与所需压力之比。静态顺应性(Cst )在不同肺
容量位气道阻断状态下测得。
动态顺应性(Cdyn )在自主呼吸过程测得
胸廓扩张容积与所需压力之比
≈RV 正常参考值
Cst :0.2L/cm H2OCsdyn:0.18L/cmH2O 经胸腔气量矫正的Raw ,增加提示气道阻塞
一般在静息状态下测定,用于矫正气道阻力或计算功能残气量 临床意义
Cst 反映肺的弹性回缩力,肺气肿时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Cdyn :与肺弹
缩力和气道阻力有关Csdyn/Cst
反映胸廓的弹性,胸膜病变时降低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指标 潮气量(VT 或TV)
补呼气量(ERV) 补吸气量(IRV) 残气量(RV ) 功能残气量(FRC ) 深吸气量(IC )肺活量(VC ) 肺总量(TLC)
肺通气指标 肺功能指标 呼吸频率(f )死腔气量(VD )定义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气末作用力呼气时能继续呼出的最大气量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作最大用力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FRC=ERV+RV
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
定义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每次呼吸末能达到肺泡进行
气体交换的无效气量
正常参考值* 0.5L 1.68L 1.55L 4.13L 5.67L 正常参考值 14次/min
临床意义
用于计算分钟通气量盒调节呼吸机 与通气储备有关 与同期储备有关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可增加 意义同RV 与通气储备有关
为临床上最常用指标之一,减少见于限制性病变和严重阻塞性病变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增加。且RV/TLC比值增加(RV/TLC比值常约0.3)
临床意义
中枢抑制时可减慢;肺部病变时常增快 包括解刨死腔和生理死腔,肺部疾病时常增加
肺泡通气量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
(VA)
有效气量。VA=(VT-VD)*f 4L
每分钟通气量静态状态下每分钟呼出的气
(VE )
量。VE=VT*f
6L
最大自主分钟
单位时间内最大自主努力呼
通气量(MVV )
吸所达到的通气量。MVV ≈150L/min
FEVI*35
通气储量(VR%) VR%=(MVV-VE)/MVV*100% >=93% 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 指标 肺功能指标 定义 正常参考值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
(FVC) 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4.13L
一秒量(FEV1) 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
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3.65L
一秒率(FEV1%) FEV1/FVC比值 >75% 呼气中断流速用力呼气时呼出气量为肺活(MMEF 或量的25%~75%区间的平均流4.29L/sec FEF ~75%) 速 呼吸中期瞬间流速(V50或50%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4.80L/sec FEV50%
呼吸后期瞬间流速(V25或25%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2.09L/sec FEV75%
最高呼气流速
(PEF)
用力呼气的最大流速 8.38L/sec
最高呼气流速(PEFR=2*(PEF最高值-PEF 最
反映有效的通气量 人工通气常用指标
反映呼吸系统整体效能(包括呼吸神经肌肉功能、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用力依赖性强,阻塞性及限制性障碍均可致其下降 通气储备能力指标,
FVC 正常应=VC,下降见于限制性障碍和严重阻塞性障碍,用力依赖性强
临床上最常用指标,重复性好,用力依赖性较强。限制性障碍和阻塞性障可下降
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90%提示限制性障碍
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碍,亦见于小气道病变。用力依赖性低
下降意义同MMEF ,用力依赖性低
峡江意义同MMEF ,更敏感,但个体差异大。用力依赖性低,若FVC 、FEV1及F 三者正常而MMEF 、FEF50%、FEF75%三者中有二个低于60%预计值、可判断气道病变
简易通气指标,亦反映咳嗽能力,用力依赖性强。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性障碍。
可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常用于判断可逆性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哮喘患者
变异率(PEFR ) 低值)(PEF 最高值+PEF最低
值)*100%
从肺TLC 位用力呼气呼出气量
于夜间或凌晨时下降,PEFR>=5%为阳性,对诊断和疗效判断有意义
用于判断上气道阻塞(UAO) 病变。当FEV1接近正常而FEF200-1200明显下FEF200~1200
为200~1200ml
FIF50%
吸气峰值流速(PIF ) FEF50%/FIF50% 外推容量
(Extra
监控开始用力呼气速度的质
Volume 控指标
FET100% 弥散功能指标 肺功能指标 定义 肺一氧化碳弥单位时间单位压力差时CO 透散量(Dlco ) 过肺呼吸膜的量 Dlco/VA 每升肺泡气量的Dico
Krogh's K
BTPS 条件下每升肺泡容积的CO 弥散量
气道阻力指标 肺功能指标 定义
气体通过气道所消耗的压力
气道阻力(Raw ) 与气体流速的比值,
Raw=(Palv-Pao)/F
气道传导率
(Gaw )
为Raw 的倒数
比气道传导率sGaw=Gaw/Vtg
7.89L/sec
提示UAO ,用力依赖性强
反映吸气能力。下降提示UAO (尤其是胸外型),用力依赖性强 意义同FIE50%
用于判断上气道阻塞部位,若>1可疑胸外型UAO 增大提示开始用力不够、过慢或漏气 气道阻塞者呼气时间延长
临床意义
受所用影响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通气血流比例、血红蛋白、心排出因素影响,下降常见于肺容量(弥散面积)减少、肺间质病变(肺泡结构破肺毛细血管阻塞、肺间质水肿或纤维化等)及贫血等
经肺泡容积矫正,鉴别肺容量减少与肺泡膜病变所致的弥散功能下降 意义与Dlco/VA 临床意义
增加提示气道阻塞,受肺容量影响(成反比)
经胸腔气量矫正,减少提示气体阻塞
(sGaw ) 比气道阻力(sRaw)
胸腔内气体容积(Vtg ) 顺应性指标 肺功能指标
肺顺应性(CL )胸廓顺应性(Ccw ) 为Raw*Vtg
检测当时的胸腔内气量
定义
肺扩张容积与所需压力之比。静态顺应性(Cst )在不同肺
容量位气道阻断状态下测得。
动态顺应性(Cdyn )在自主呼吸过程测得
胸廓扩张容积与所需压力之比
≈RV 正常参考值
Cst :0.2L/cm H2OCsdyn:0.18L/cmH2O 经胸腔气量矫正的Raw ,增加提示气道阻塞
一般在静息状态下测定,用于矫正气道阻力或计算功能残气量 临床意义
Cst 反映肺的弹性回缩力,肺气肿时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Cdyn :与肺弹
缩力和气道阻力有关Csdyn/Cst
反映胸廓的弹性,胸膜病变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