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会的唐诗

  古代人和现代人不一样。现代人有复印机,有照相机,复制一段信息基本能做到不走样,而古代读书人就难多了,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是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来一个字一个字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复制的质量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眼神不济,会突然走神抄漏掉个把字,会急着出去吃饭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   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无伤大雅,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对作品本身可能伤筋动骨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诗的特点是以最少的字表达最微妙的含义,一字之差,很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万一错误的版本流传后世,让我们对诗人本意有了错误的理解,这误会就闹得更大了。   就拿最负盛名的唐诗来说吧。唐朝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的唐诗作品和它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实际上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比如崔颢的那首《黄鹤楼》,被推为七律之首,开头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被传颂千古,就连诗仙李白都为之搁笔叹息,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根据施蛰存先生和台湾学者黄永武先生的考证,这首名诗的第一句就抄错了。崔颢的原诗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唐宋两代的诗集,包括敦煌卷子,都是这么写的。一直到了元代,才第一次有人抄成了“昔人已乘黄鹤去”,然后到了清代,先是金圣叹误把“黄鹤”当真本,然后纪晓岚据此做了修订,沈德潜做《唐诗别裁》信了两位大才子的说法,后来又被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照抄。《唐诗三百首》太受欢迎了,结果“昔人”下了“白云”,改乘了“黄鹤”,成为一段最著名的误会。   顺便说一句。相传李白搁笔以后,还写了“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的诗。其实那是宋代人伪造的,后来清朝人稀里糊涂归到《全唐诗》李白名下,也成了一段典故。我前几年去黄鹤楼,还听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过呢。   说到李白,诗仙也不能幸免。李白的《将进酒》里有句名句,被无数励志高考作文和成功学教材引用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一直到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才知道其名叫做《惜礴空》,那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白居易也未逃过一劫。《长恨歌》中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两句。描摹唐明皇逃难于蜀地,思念杨玉环的孤寂心伤。宋朝有人还特意在蜀地立了一块“唐明皇幸蜀闻铃处”的石碑,此后元明清一路就这么闻铃过来。好在日本人在唐代就特别喜欢白居易,他们抄录了大量白诗带回日本,流传下来几个版本。学者们比对了日本收藏的唐代抄本,才发现根本不是“闻铃”而是“闻猿”。大家伙儿发挥了几朝几代,全都会错意了。   此类掌故黄永武先生著有《中国诗学》考据篇,讲了不少,可以一阅。我把这些故事讲给朋友们听,他们个个义愤填膺:“你让我们以后怎么教孩子背诗,背对的吧。与主流不符;背错的吧,自己心里又难受。归根到底,你干吗告诉我啊?”   选自《看天下》   图/周云

  古代人和现代人不一样。现代人有复印机,有照相机,复制一段信息基本能做到不走样,而古代读书人就难多了,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是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来一个字一个字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复制的质量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眼神不济,会突然走神抄漏掉个把字,会急着出去吃饭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   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无伤大雅,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对作品本身可能伤筋动骨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诗的特点是以最少的字表达最微妙的含义,一字之差,很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万一错误的版本流传后世,让我们对诗人本意有了错误的理解,这误会就闹得更大了。   就拿最负盛名的唐诗来说吧。唐朝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的唐诗作品和它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实际上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比如崔颢的那首《黄鹤楼》,被推为七律之首,开头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被传颂千古,就连诗仙李白都为之搁笔叹息,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根据施蛰存先生和台湾学者黄永武先生的考证,这首名诗的第一句就抄错了。崔颢的原诗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唐宋两代的诗集,包括敦煌卷子,都是这么写的。一直到了元代,才第一次有人抄成了“昔人已乘黄鹤去”,然后到了清代,先是金圣叹误把“黄鹤”当真本,然后纪晓岚据此做了修订,沈德潜做《唐诗别裁》信了两位大才子的说法,后来又被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照抄。《唐诗三百首》太受欢迎了,结果“昔人”下了“白云”,改乘了“黄鹤”,成为一段最著名的误会。   顺便说一句。相传李白搁笔以后,还写了“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的诗。其实那是宋代人伪造的,后来清朝人稀里糊涂归到《全唐诗》李白名下,也成了一段典故。我前几年去黄鹤楼,还听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过呢。   说到李白,诗仙也不能幸免。李白的《将进酒》里有句名句,被无数励志高考作文和成功学教材引用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一直到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才知道其名叫做《惜礴空》,那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白居易也未逃过一劫。《长恨歌》中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两句。描摹唐明皇逃难于蜀地,思念杨玉环的孤寂心伤。宋朝有人还特意在蜀地立了一块“唐明皇幸蜀闻铃处”的石碑,此后元明清一路就这么闻铃过来。好在日本人在唐代就特别喜欢白居易,他们抄录了大量白诗带回日本,流传下来几个版本。学者们比对了日本收藏的唐代抄本,才发现根本不是“闻铃”而是“闻猿”。大家伙儿发挥了几朝几代,全都会错意了。   此类掌故黄永武先生著有《中国诗学》考据篇,讲了不少,可以一阅。我把这些故事讲给朋友们听,他们个个义愤填膺:“你让我们以后怎么教孩子背诗,背对的吧。与主流不符;背错的吧,自己心里又难受。归根到底,你干吗告诉我啊?”   选自《看天下》   图/周云


相关文章

  • 昔人已下白云来一拳捶碎黄鹤楼[散文欣赏]
  • 昔人已下白云来 一拳捶碎黄鹤楼 劳 燕 网络鬼才.大陆版九把刀马伯庸,发表了<被误会的唐诗>随笔.我将<被误会的唐诗>中提及的"黄鹤楼公案"发挥一下,以为读书乐. 古代诗歌,版本流传,多以传抄为主 ...查看


  • 伤感的句子:冯唐经典语录
  • [1]: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 <三十六大> [2]: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 --冯唐 <三十六大> [3]: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查看


  • 阜阳三中三调语文试卷
  • 阜阳三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第II 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 ...查看


  • 初盛唐诗人张若虚的两首诗
  • 初盛唐诗人张若虚的两首诗<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 前记:张若虚,初盛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的诗歌仅存两首,一首就是名作<春江花月夜>,另外一首就是这首& ...查看


  • 洁白的月光_蔓琳散文诗创作及其散文诗集_穿过河流的月光_窥管_牛放
  • 批评与阐释·当代文坛·2012.4 洁白的月光 ---蔓琳散文诗创作及其散文诗集<穿过河流的月光>窥管 牛放 要:诗歌与散文在散文诗里的分配,是散文诗艺术定位的关键.散文诗,在诗歌中配以散文的 在散文中注入诗歌的意境与思考,诗歌 ...查看


  • [宋诗选注]序(钱钟书)
  • 诗词格律十讲 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第二讲 五言绝句 凝视, 一种(原创) <宋诗选注>序(钱钟书) 2010-10-21 00:28:5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宋诗选注>序(钱钟书)  掌故  诗歌  ...查看


  • 中考作文题
  • 2011 我们常常欣赏他人,却忽视了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暖暖善意,欣赏自己的拳挚孝心,欣赏自己的奇思妙想„„欣赏自己可以增强信心,带给你前行的动力:欣赏自己可以完善自己,带给你完美的人生.请以"欣赏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


  • 天命之年话人生
  •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今天,我刚好跨入天命之年的门槛,走过了人生的大半个旅程.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50岁,犹如一年四时中的秋季,步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熟期.大凡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世事多会有更深层的感悟,对人生 ...查看


  • 怎样给小孩取名字?从诗经楚辞.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中找灵感
  • 如何给小孩取名呢? 好听,典雅,吉利,还不烂大街的名字有没有? 喜欢国学典籍.诗词歌赋的文艺青年们,大家一起来,说出你喜欢的古典诗词,名言名句吧!<诗经>.<楚辞>.<周易>.<论语>.< ...查看


热门内容